CN116633603A -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3603A
CN116633603A CN202310531232.9A CN202310531232A CN116633603A CN 116633603 A CN116633603 A CN 116633603A CN 202310531232 A CN202310531232 A CN 202310531232A CN 116633603 A CN116633603 A CN 116633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user
adopting
identifier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12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itongtianxia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12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3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3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3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通过身份匹配信息,确定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而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以对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Description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领域各细分赛道的竞争白热化,同细分赛道中的并购和不同赛道中的收购变得越发常见。在收购和并购之后,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两个平台之间的用户匹配。
以平台A收购了平台B为例,现有技术中常常是需要用户登录平台A或B后再进行关联操作,即将平台A中的用户信息与平台B中的用户信息关联。如果用户不手动进行关联操作,当用户登录A平台在A平台使用某种B平台的功能时,或从A平台进入B平台时,由于A平台与B平台之间的用户信息并未匹配,则无法在A平台中使用B平台的功能或从A平台进入B平台。
然而,手动进行关联操作,不仅不利于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还会导致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对不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平台访问方法,包括:
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所述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基于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所述身份匹配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身份访问信息;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信息,获取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
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不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访问信息为身份访问编码;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信息,获取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编码,从所述第一平台获取所述用户标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具有预设优先级的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依次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
所述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包括:
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所述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
所述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包括:
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或者,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则确定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所述预设匹配验证条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跨平台访问方法,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所述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
查询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执行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基于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所述身份匹配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身份访问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信息,获取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
所述查询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若查询不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身份访问信息为身份访问编码;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编码,从所述第一平台获取所述用户标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具有预设优先级的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所述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依次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
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所述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所述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
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或者,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则确定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所述预设匹配验证条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通过身份匹配信息,确定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而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以对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针对目前企业收购或并购发生后,两个及以上平台之间的平台用户信息不匹配的问题,往往需要用户手动关联,然而,手动关联不仅不利于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还会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在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时,通过采用第二平台查询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而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以对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用户无需手动进行关联,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电子设备,如手机、计算机等。
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
其中,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均可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第一平台例如可以为运单管理平台,第二平台例如可以为冷链信息平台,第一平台中可以嵌入有第二平台的一些业务功能,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平台对第二平台进行业务访问。
在实际应用中,若需要通过第一平台对第二平台进行业务访问,则用户可通过第一平台输入针对第二平台的业务访问请求,即,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
其中,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为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登录用户标识,例如可以为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账号密码信息,也就是说,预设用户需要登录第一平台,再通过第一平台访问第二平台。
S102、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其中,第二平台可以保存有第二平台和其它多个平台之间的多个身份匹配信息,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的标识,可从多个身份匹配信息中确定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然后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从身份匹配信息中确定第二平台用户标识,其中,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为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登录用户标识,例如可以为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账号密码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该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S103、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其中,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二平台上的一些信息进行增删查改操作,以查看操作为例,通过第一平台查看一个冷链运单的运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单号、运单起始点、终止点、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等,还可以通过点击运单号以跳转到第二平台查看该冷链运单的冷链运输物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冷链运输物品、物品种类、物品重量等。
也就是说,预设用户可基于第二平台标识对第二平台进行业务访问,无需再验证匹配,例如,从A平台登录使用B平台的功能时,无需再次输入B平台的账号信息以进行验证匹配,以使用B平台的功能,从而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以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第一平台中嵌入第三平台、第四平台等多个平台时,均可采用该方案进行不同的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在本实施例的跨平台业务方法中,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通过身份匹配信息,确定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而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以对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1、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
其中,身份匹配请求可以为首次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针对第二平台的业务访问请求或者针对第二平台的登录请求,例如,用户首次通过第一平台点击运单号,以触发通过第一平台将业务访问请求发送给第二平台,或者,用户通过第一平台点击针对第二平台的登录信息,以触发通过第一平台将登录请求发送给第二平台。
在实际应用中,若首次需要通过第一平台对第二平台进行业务访问,则用户可通过第一平台输入针对第二平台的首次业务访问请求或登录请求,相应地,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
其中,身份匹配请求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身份访问信息。
身份访问信息可以为第一平台中保存的预设用户的身份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均可设置有一个用户匹配专用接口,以第一平台为例,采用第一平台通过第一平台的用户匹配专用接口将身份匹配请求发送给第二平台,或者,采用第二平台通过第一平台的用户匹配专用接口获取该身份匹配请求。通过在后台单独设置用户匹配专用接口,避免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在网页里面传来传去,避免泄露用户隐私。
S202、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访问信息,获取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
其中,用户标识为第一平台中保存的预设用户的标识,例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姓名、出生年月日、驾驶证号码等,身份访问信息可以为用户标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身份访问信息可以为身份编码信息,则可以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访问编码,从第一平台获取用户标识,其中,身份编码信息可以为针对用户标识生成的一个编码信息,第一平台保存有身份编码信息和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编码信息,可查询该映射关系,以从第一平台获取用户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可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编码信息通过第一平台的身份匹配专用接口从第一平台查询用户标识,如此,采用身份匹配专用接口传递身份编码信息来获取用户标识,避免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在网页里面传来传去,避免泄露用户隐私,以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当然,对于第二平台而言,用户在第二平台也可以具有一个身份编码信息,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过程类似。
S203、采用第二平台从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标识。
S204、若查询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其中,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用于保存在第二平台上进行注册登录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和在第二平台上注册登录过的用户的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第二平台从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标识,若查询到用户标识,说明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进行过注册登录,即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而言是老用户,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该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如此,可将预设用户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这样,预设用户在登录第一平台后,可直接访问第二平台,而无需再验证匹配,以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值得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第二平台将身份匹配信息通过第一平台的用户匹配专用接口发送给第一平台,或者,或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二平台用户标识通过第一平台的用户匹配专用接口发送给第一平台,以使第一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这样,当采用第一平台接收通过第二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时,可采用第一平台查询该身份匹配信息,以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并采用第一平台基于第一平台用户标识执行该业务请求对应的操作,从而当用户登录第二平台时可直接使用第一平台的功能时,也无需再验证匹配,具体方式和上述过程类似。
在本实施例的跨平台业务方法中,在采用第二平台接收到身份匹配请求后,可查询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在查询到用户标识时,即若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是老用户,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从而通过身份匹配信息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后续可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1、若查询不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若在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不到用户标识,说明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未进行注册登录,即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而言是新用户,则采用该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新用户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S302、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这样,预设用户在登录第一平台后,可直接访问第二平台,而无需再验证匹配,以对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在本实施例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中,若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是新用户,通过生成第二平台用户标识,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从而通过身份匹配信息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进行自动关联,后续可实现跨平台业务访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4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采用第二平台从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标识,可以包括:
S401、根据预设优先级,采用第二平台依次从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
用户标识包括:具有预设优先级的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优先级越高说明越能表征用户身份,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例如可以为: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号码,或者也可以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姓名。
相应地,步骤S204,若查询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可以包括:
S402、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根据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的预设优先级,采用第二平台依次从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说明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而言也是老用户,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其中,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为至少子用户标识在第二平台的登录用户标识。
值得说明的是,用户登录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可以将一些用户标识保存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但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保存的用户标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通过优先级进行查询,在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能在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到时,则确定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进行过注册登录,从而提高了匹配准确度。
其中,预设数量例如可以为至少两个,以优先级从高到低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为:电话号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短信为例,采用第二平台基于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在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如果可查询到电话号码,则将继续查询姓名,如果可查询到姓名,则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用户可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访问第二平台,同时,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二平台用户标识通过第一平台的用户匹配专用接口反馈给第一平台,第一平台同样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当用户通过第二平台登录使用第一平台的功能时则无需再验证匹配。
值得说明的是,若查询不到姓名(即用户数据库中的姓名和查询的姓名不一致,或者用户数据库中无姓名),则查询身份证号码,若查询不到身份证号码(即用户数据库中的身份证号码和查询的身份证号码不一致,或者用户数据库中无身份证号码),则启动短信验证,验证通过后则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并同步将用户数据库中的缺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补齐,或者,将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存入用户数据库中,或者当用户登录第二平台时,要求其择一保留后进行更新确认。
在本实施例的跨平台访问方法中,根据预设优先级,采用第二平台依次从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根据优先级查询子用户标识,以及在查询到至少两个子用户标识时,确定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进行注册登录过,则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从而提高了匹配准确度。另外,根据预设优先级进行查询,无需查询所有第一子用户标识,而是在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用户标识时,则进行身份匹配,进一步提高了处理速度。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如图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采用第二平台从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标识,可以包括:
S501、采用第二平台从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
用户标识包括: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例如可以为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姓名、出生年月日、驾驶证号码等,采用第二平台从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得到对应的多个查询结果。
相应地,步骤S204,若查询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可以包括:
S502、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这样,可在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时进行身份匹配。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或者,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则确定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
其中,预设标识类型可以为预先设定的用于身份匹配验证的必要类型,例如姓名和/或电话号码,预设数量条件可以为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或预设数量占比,预设数量占比为可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和所有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之间的比值,预设数量阈值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预设数量占比例如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2。
即,在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说明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而言是老用户,则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或者,在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或预设数量占比时,确定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说明预设用户对于第二平台而言是老用户,则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跨平台访问方法中,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从而提高了匹配准确度。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业务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
查询模块602,用于采用第二平台根据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预设用户在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执行模块603,用于采用第二平台基于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601,还用于:
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身份匹配请求包括:第一平台的标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身份访问信息;
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604,用于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访问信息,获取预设用户在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
查询模块602,还用于采用第二平台从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标识;
匹配模块605,用于若查询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创建模块606,用于若查询不到用户标识,则采用用户标识,在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匹配模块605,还用于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身份访问信息为身份访问编码;获取模块604,具体用于:
采用第二平台根据身份访问编码,从第一平台获取用户标识。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标识包括:具有预设优先级的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查询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优先级,采用第二平台依次从用户数据库中查询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
匹配模块605,具体用于:
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标识包括: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查询模块602,具体用于:
采用第二平台从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
匹配模块605,具体用于:
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第二平台将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身份匹配信息。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607,用于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或者,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则确定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总线703,所述存储器702存储有所述处理器70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01与所述存储器702之间通过总线703通信,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还可以执行其它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实施例中其它所述的方法,关于具体执行的方法步骤和原理参见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所述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基于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平台输入的身份匹配请求,所述身份匹配请求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身份访问信息;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信息,获取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
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不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创建新用户,并生成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生成的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访问信息为身份访问编码;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信息,获取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用户标识,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身份访问编码,从所述第一平台获取所述用户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具有预设优先级的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依次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多个第一子用户标识;
所述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包括:
若查询到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包括: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所述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第二平台的用户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用户标识,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平台从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分别查询所述多个第二子用户标识;
所述若查询到所述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对应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包括:
若查询到满足预设匹配验证条件的第二子用户标识,则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将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得到所述身份匹配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类型为预设标识类型,或者,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的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则确定所述查询到的第二子用户标识满足所述预设匹配验证条件。
8.一种跨平台业务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采用第二平台接收通过第一平台输入的业务访问请求,所述业务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以及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平台用户标识;
查询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根据所述第一平台用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一平台的标识,查询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的身份匹配信息,得到所述预设用户在所述第二平台的第二平台用户标识;
执行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平台基于所述第二平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业务访问请求对应的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531232.9A 2023-05-11 2023-05-11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33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1232.9A CN116633603A (zh) 2023-05-11 2023-05-11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1232.9A CN116633603A (zh) 2023-05-11 2023-05-11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3603A true CN116633603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0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1232.9A Pending CN116633603A (zh) 2023-05-11 2023-05-11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36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3774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跨平台的信息联合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3774A (zh) * 2023-12-22 2024-01-26 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跨平台的信息联合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2036B2 (ja) モデルトレーニ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1968799B (zh) 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用户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4954322A (zh) 一种账号的绑定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11880B (zh) 文件的上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81485B (zh) 单点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6633603A (zh) 跨平台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85037B (zh) 一种车辆诊断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933789B (zh) 一种防止个人信息泄漏的方法及第三方应用服务器
US11641356B2 (en) Authorization apparatus, data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51818B (zh) 验证码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4363B (zh) 一种交换机密码修改方法及系统
CN109829321B (zh) 一种认证身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109804A (ko) 자율 주행 차량에서의 차량 호출 서비스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637231B (zh) 授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3225694A (zh) 一种短信群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0808841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5567271B (zh) 鉴权方法和装置、页面跳转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262892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数据链的票务发布方法、装置及数据链节点
CN110417851B (zh) 数据匹配方法、托管平台、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A2835193A1 (en) Email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unif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048457A (zh) 多平台用户关系创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2279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850683A (zh) 车险询价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32247A (zh) 工时报告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7181A (zh) 企业内部数据库登录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