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7412A -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7412A
CN116627412A CN202310627813.2A CN202310627813A CN116627412A CN 116627412 A CN116627412 A CN 116627412A CN 202310627813 A CN202310627813 A CN 202310627813A CN 116627412 A CN116627412 A CN 11662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terface
data packet
interface data
vehicle
vehicl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78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莹莹
朱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ro Be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278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7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7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30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 G06F8/38Creation or generation of source code for implementing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包括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汽车已经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屏幕来代替仪表盘。相应的,智能汽车屏幕的车端UI界面的设计是否能带来良好的驾驶体验感也成为了用户对于智能汽车选购的参考和方向。
现有技术中智能汽车的车端UI界面的主题场景/车端用户界面通常是汽车出厂时自带的默认主题场景/默认用户界面。主题场景选择范围小,且无法对车端UI界面的主题场景进行任意编辑,导致难以满足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用户驾驶体验感一般。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包括: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移动端根据应用启动操作,展示应用程序的界面,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可编辑页列表;当移动端检测到对可编辑页列表中的可编辑页的触发操作时,展示可编辑页;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包括:对可编辑页进行文字、贴纸、壁纸的添加操作、移动操作、旋转操作、删除操作;对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页面预览操作;对可编辑页面进行应用位置的选择操作,应用位置包括车端的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当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时,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包括: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已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良好、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未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还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若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则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是否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则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包括:移动端、云端、车端。其中,移动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并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云端,用于存储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用于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并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综上,借由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编辑使移动端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及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主题场景)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仅标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图1为描述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应理解,移动端可以是手机,还可以是笔记本、平板电脑。
还应理解,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文字状态数据、贴纸状态数据、壁纸状态数据、应用位置状态数据等。其中,文字状态数据包括文字字体、文字字号、文字内容、文字的旋转角度、文字所在的区域等。贴纸状态数据包括贴纸的大小、贴纸的旋转角度、贴纸的内容等。壁纸状态数据包括壁纸的翻转角度、壁纸的大小等。应用位置状态数据包括应用于中控屏位置、应用于仪表盘位置、应用于副驾屏位置。
还应理解,用户界面数据包可以有多个。
还应理解,不同的编辑操作导致最终生成的用户界面数据包也不同,从而有利于满足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
步骤S102,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
应理解,在生成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情况下,移动端可以在每生成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就向云端发送该用户界面数据包。移动端也可以在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都生成后,统一将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向云端发送。
示例性地,手机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了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手机可以在生成第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就将第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发送给云端,手机也可以在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全部生成后,将这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统一向云端发送。
步骤S103,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应理解,车端丛云端下载的用户界面数据包是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的,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的用户界面数据包全部存储在云端,等待车端进行下载。
还应理解,在云端存储有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时,车端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只从云端下载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也可以同时下载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
步骤S104,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应理解,车端执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是从云端下载的用户界面数据包。
还应理解,当车端从云端下载了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车端在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时,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只执行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也可以执行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综上,借由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编辑使移动端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及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主题场景)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移动端根据应用启动操作,展示应用程序的界面,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可编辑页列表;当移动端检测到对可编辑页列表中的可编辑页的触发操作时,展示可编辑页;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包括:对可编辑页进行文字、贴纸、壁纸的添加操作、移动操作、旋转操作、删除操作;对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页面预览操作;对可编辑页面进行应用位置的选择操作,应用位置包括车端的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屏。
示例性地,手机根据应用启动操作开启手机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开启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可编辑页列表,该可编辑页列表包括了多个可编辑页,当用户选中可编辑列表中的某一个可编辑页时,手机检测到对可编辑页列表中的可编辑页的触发操作,此时手机展示被选中的可编辑页。然后手机根据检测到的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作为另一示例,手机根据检测到的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进行的文字、壁纸的添加操作、旋转操作;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面进行应用位置的选择操作如将应用位置选择为车端的中控屏和副驾屏;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则生成的该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文字状态数据、壁纸状态数据、应用位置状态数据。其中,该用户界面数据包中的文字状态数据包括文字内容、文字的旋转角度,壁纸状态数据包括壁纸的翻转角度、壁纸的内容,应用位置状态数据包括应用于中控屏位置及应用于副驾屏位置。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动态数据包和静态数据包。
示例性地,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包括将用户界面数据包保存为动态数据包和静态数据包。当手机检测到对被选中的可编辑页的分享操作时,展示分享选项,分享选项为图片分享和视频分享。手机根据检测到的图片分享操作或视频分享操作向云端发送静态数据包或动态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当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时,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包括: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已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良好、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未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
应理解,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包括:已联网、未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包括:良好、一般、无信号。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包括:超时、未超时。
示例性地,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已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良好、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未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作为另一示例,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已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一般、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失败,车端无法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作为另一示例,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未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无信号、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失败,车端无法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还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若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则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是否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则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
示例性地,车端从云端下载了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若预设数据量范围为1MB~100MB,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为20MB,则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该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车端执行该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作为另一示例,车端从云端下载了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为2.1.2,预设安装版本为2.1.2,二者安装版本一致,则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车端执行该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作为另一示例,参见图2,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201;若否,则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2,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是否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若否,则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3,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步骤S204,车端丢弃用户界面数据包。
即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并且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用户界面数据包才通过安装校验,然后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通过车端对用户界面数据包进行安装校验,保证了车端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全性,避免了数据泄漏风险。
本申请通过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编辑使移动端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及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主题场景)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参见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包括:
移动端301,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并向云端302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
应理解,移动端301可以是手机,还可以是笔记本、平板电脑。
还应理解,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文字状态数据、贴纸状态数据、壁纸状态数据、应用位置状态数据等。其中、文字状态数据包括文字字体、文字字号、文字内容、文字的旋转角度、文字所在的区域等。贴纸状态数据包括贴纸的大小、贴纸的旋转角度、贴纸的内容等。壁纸状态数据包括壁纸的翻转角度、壁纸的大小等。应用位置状态数据包括应用于中控屏位置、应用于仪表盘位置、应用于副驾屏位置。
还应理解,用户界面数据包可以有多个。
还应理解,在生成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情况下,移动端301可以在每生成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就向云端302发送该用户界面数据包。移动端301也可以在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都生成后,统一将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向云端302发送。
示例性地,手机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了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手机可以在生成第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就将第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发送给云端,手机也可以在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全部生成后,将这五个用户界面数据包统一向云端发送。
云端302,用于存储用户界面数据包。
车端303,用于从云端302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并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303的用户界面。
应理解,车端303丛云端302下载的用户界面数据包是移动端301向云端302发送的,移动端301向云端302发送的用户界面数据包全部存储在云端302,等待车端303进行下载。
还应理解,在云端302存储有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时,车端303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只从云端302下载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也可以同时下载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
还应理解,车端303执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是从云端302下载的用户界面数据包。
还应理解,当车端303从云端302下载了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后,车端303在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时,可以根据用户选择只执行一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303的用户界面,也可以执行多个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303的用户界面。
综上,借由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编辑使移动端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及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主题场景)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移动端根据应用启动操作,展示应用程序的界面,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可编辑页列表;当移动端检测到对可编辑页列表中的可编辑页的触发操作时,展示可编辑页;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对可编辑页的编辑操作包括:对可编辑页进行文字、贴纸、壁纸的添加操作、移动操作、旋转操作、删除操作;对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页面预览操作;对可编辑页面进行应用位置的选择操作,应用位置包括车端的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车端检测与云端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当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时,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包括:若车端与云端的联网状态为已联网、车端与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为良好、车端与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为未超时,则连接状态指示车端与云端连接成功。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还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若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则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车端的用户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车端判断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是否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包括:若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则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
通过车端对用户界面数据包进行安装校验,保证了车端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全性,避免了数据泄漏风险。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动态数据包和静态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提供了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通过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编辑使移动端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移动端向云端发送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及车端执行用户界面数据包,车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界面数据包生成不同的用户界面,实现了车端的用户界面的灵活生成、扩大了车端的用户界面(主题场景)的选择范围,满足了用户客制化的使用需求,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用于实现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中的移动端、云端、车端的功能实现均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部分的描述。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
上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方法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至此,已经对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或名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包括:
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所述移动端向云端发送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
车端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
所述车端执行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所述车端的用户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
移动端根据应用启动操作,展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所述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可编辑页列表;
当所述移动端检测到对所述可编辑页列表中的可编辑页的触发操作时,展示所述可编辑页;
所述移动端根据检测到的对所述可编辑页的所述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可编辑页的所述编辑操作包括:
对所述可编辑页进行文字、贴纸、壁纸的添加操作、移动操作、旋转操作、删除操作;
对所述可编辑页进行页面保存操作、页面预览操作;
对所述可编辑页面进行应用位置的选择操作,所述应用位置包括所述车端的中控屏、仪表盘、副驾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包括:
所述车端检测与所述云端的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包括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联网状态、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信号强度状态、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连接时间状态;
当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连接成功时,所述车端从云端下载用户界面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连接成功,包括:
若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所述联网状态为已联网、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所述信号强度状态为良好、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的所述连接时间状态为未超时,则所述连接状态指示所述车端与所述云端连接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端判断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
[2023市场拓展与销售1339][HS2310377CCN]若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则所述车端执行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所述车端的用户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判断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是否通过安装校验,包括:
所述车端判断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是否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
所述车端判断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的安装版本是否与预设安装版本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包括:
若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数据量在预设数据量范围内,和/或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的所述安装版本与所述预设安装版本一致,则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通过安装校验。
9.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编辑操作,生成用户界面数据包,并向云端发送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
云端,用于存储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
车端,用于从所述云端下载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并执行所述用户界面数据包,以生成所述车端的用户界面。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
CN202310627813.2A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27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7813.2A CN116627412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7813.2A CN116627412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7412A true CN116627412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7813.2A Pending CN116627412A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74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7947B (zh) 预置应用程序升级后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6559773B1 (en) Reconfigurable display architecture with spontaneous reconfiguration
KR102107134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에서 목록을 배열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0928567A (zh) 车辆系统升级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15450B (zh) 用于管理车辆影音导航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5210032B (zh) 应用程序的登记和交互
CN112202920B (zh) 车机系统升级方法及装置
EP2677420A1 (en) Method to boot up a mobile phone operating system by using a mobile memory card
CN103324517A (zh) 离线应用的生成及调用方法、终端及系统
EP3680765A1 (en) Navigation ba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87752A (zh)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EP216954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langu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6627412A (zh) 一种车端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9683755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80086907A (ko) 차량용 블랙박스의 펌웨어 업데이트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149768A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装置、储存介质及车机平台
WO2022171058A1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32728B (zh) Ui界面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193A (zh) 转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3008A (zh) 基于多终端的桌面管理方法
JP4467745B2 (ja) 会議支援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媒体
KR2021010107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클립 보드 운용 방법
CN109144446B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0742B (zh) 页面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7331591B (zh) 一种系统升级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