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7025B -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7025B
CN116617025B CN202310920372.5A CN202310920372A CN116617025B CN 116617025 B CN116617025 B CN 116617025B CN 202310920372 A CN202310920372 A CN 202310920372A CN 116617025 B CN116617025 B CN 116617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body
pillow
elastic sheet
sea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03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7025A (zh
Inventor
陈欣
陈志琼
罗茜
邓海棠
游红君
刘香兰
张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9203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7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7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7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7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7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 A61G7/07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for the head on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1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out substantial movement between the skin and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02Special features for tracheal tub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 A61G2200/325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p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 A61G2210/3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for intensive ca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2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辅助器械以及插管后患者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包括枕体和调节座,枕体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第三枕体的一端部与第一枕体相连,第三枕体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枕体相连,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形成U形结构;U形结构与患者的头部相适配;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上均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包括座体和调节杆,座体固定在枕体上,调节杆与座体螺纹连接,通过使调节杆相对座体转动,用于调节调节座的高度。本申请的多功能枕,不仅在插管过程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使患者气道开放,且在插管后能减小压疮的风险发生,能降低气管导管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辅助器械以及插管后患者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相较于普通患者的护理而言更复杂,其临床上危重症患者的需求是多种的,特别是气管插管还需要俯卧位的患者。
其中,俯卧位是重症肺炎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危重症患者多数均有气管插管,在俯卧位时,通常将患者头部置于枕头上,医护人员需要固定气管导管、预防脸部压疮、以及注意在体位引流时及时清理口腔引流物。
进一步的,由于脸部为俯卧位压疮发生的高危部位,目前通常使用减压贴保护患者脸部,但由于俯卧位时间常常大于12小时,且俯卧位时患者口腔均有引流物流出,使患者脸部皮肤湿润,导致患者脸部压疮风险大大增加,使得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增加脸部翻身次数,同时还要及时清理患者脸部引流液体,以此保持皮肤干燥,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难以使用牙垫,如若使用牙垫会压伤患者,为了避免患者脸部压伤,通常需要将患者脸部左右翻动,如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导管脱落风险。
而且,对于插管患者,无论是插管时还是插管后,特别是插管时需要保持患者气道开放,目前通常是采用支撑装置对患者的颈部位置进行支撑,以此确保插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麻醉科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装置,专利公告号为:CN114768022A,其根据插管需要来对患者颈部屈曲的体位进行调整,进而可以使口腔咽喉通道与颈部胸腔内的气管通道相对处于同一平直直线上,以便确保后续插管的安全顺利进行,也避免以往在插管过程中由于患者颈部屈曲的体位难以自行控制而导致插管时不顺畅,进而容易损伤到患者体内气管通道的风险发生。
然而上述方式也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在于:
一方面,插管过程和插管后的器械不能共用,导致医疗器械过多,医护人员操作和更换困难,也带来了较高的治疗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颈部损伤的患者,该种支撑方式便不再合适,目前通常只能够采用普通的枕头以及医护人员协助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这样的插管方式,不仅需要多名医护协作,插管顺利与否通常取决于医护人员的经验手法,存在较多的不可控风险因素。
所以,基于上述不足,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即能够在插管阶段辅助插管,又能够在插管后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以此降低插管过程中的事故风险,以及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导管脱落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危重症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张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导管脱落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包括枕体和调节座,所述枕体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所述第三枕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枕体相连,所述第三枕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枕体相连,所述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形成U形结构;
所述U形结构与患者的头部相适配;
所述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座体和调节杆,所述座体固定在所述枕体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座体螺纹连接,通过使所述调节杆相对所述座体转动,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的高度。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座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调节杆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远离所述枕体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枕体包括枕体本体和枕座,所述枕体本体包括第一枕体本体、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三枕体本体,所述枕座包括第一枕座、第二枕座和第三枕座;
所述第一枕体包括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一枕座,所述第二枕体包括所述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二枕座,所述第三枕体包括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和第三枕座;
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一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二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具有弹性,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和第三枕座之间设置有方位调节装置;
所述方位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运动,且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运动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第一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朝靠近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朝远离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所述枕体本体上的压力成正比;
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用于提供弹性力,并对经移动后的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进行复位。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弯曲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一后端部,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从所述第一前端部到所述第一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前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枕座上,所述第一后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枕体本体上;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二前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二后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从所述第二前端部到所述第二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前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枕座上,所述第二后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枕体本体上;
所述第一弹性片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弹性片的U形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三枕体;
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具有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弹性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中间部位;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后端部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二后端部移动;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移动。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片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一枕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的端部,所述夹角α处于40°-75°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片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二枕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的端部,所述夹角β处于40°-75°之间;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均发生变化,并使所述第一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弯曲,所述第二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弯曲。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枕体本体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
所述第二枕体本体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弹性;
所述第一枕座、第二枕座和第三枕座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方位调节装置包括抵块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枕座上,所述抵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上,所述抵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用于与所述滑动块相抵;
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
在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在沿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抵块上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处,所述第二挡块设置在第二斜面处;
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挡槽和第二挡槽,所述第一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槽相扣,所述第二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槽相扣;
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所述第一挡块能与所述第一挡槽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移动至所述第二斜面处;
在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所述第二挡块能与所述第二挡槽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处。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抵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挡槽,所述第三挡槽能与所述滑动块相配合;在所述第三挡槽与所述滑动块相配合时,所述滑动块相对所述抵块固定,在向所述第三枕体本体施加竖向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滑动块不会向所述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本申请多功能枕在插管过程中使用,能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插管的便利性,通过对调节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枕体倾斜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在患者处于仰卧位进行插管时,可使枕体呈较大角度,以此增加患者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便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并在开放气道后在患者体位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提高了插管的顺畅性,并待气管插管完毕后,进一步对调节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降低患者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便插管后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在插管时和插管后,患者均可使用该多功能枕,无需在插管时使用其他支撑装置对患者的颈部位置进行支撑,以此能减少患者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使得插管过程和插管后的器械能共用,提高了医护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减少了治疗成本,并且,其U性结构便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提高了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时的稳定性;
如此,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枕不仅可以在插管过程中,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使患者气道开放,并且通过设置枕体和调节座,并使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形成U形结构,如此,通过对调节座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所对应的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调节枕体的高度,从而提高患者使用本申请的多功能枕时的舒适性;并且,其多功能枕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使第三枕体位于患者的颈下,第一枕体和第二枕体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以此便于患者处于仰卧位,使患者的头部处于U形结构的中间区域,以此悬空患者头底部,便于开放气道,并且通过调节其调节座的高度,便于对枕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在患者使用前,对枕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使枕体适配于处于仰卧位的不同患者,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可使患者的额头处于第三枕体上,其第一枕体和第二枕体对应患者的脸部,并能使患者的脸部未与枕体接触的部分呈悬空状,如此,在引流过程中,患者的脸部可不与床单接触,引流物不会聚集在患者脸部皮肤上,能够减小压疮的风险发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清理工作,同时便于患者使用牙垫,降低了患者脸部翻动的频率,降低了气管导管脱落的风险,同时,气管导管可从悬空处拉出,便于气管导管配合患者体位安置,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并且其气管导管可固定在其多功能枕上,在取放多功能枕时可不必断开气管导管,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如此,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枕兼具多个功能,能够适用于俯卧位和仰卧位,在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2.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片、第二弹性片和方位调节装置,使得其第三枕体本体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且在第三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座移动时,第三枕体本体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枕体本体上的压力成正比,如此,在患者需处于仰卧位时,调节方位调节装置,使第三枕体本体对应第二运动状态,在患者躺下且头部位于多功能枕上时,在其头部重力的作用下,能使第三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座朝远离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直至枕体处于平衡状态,其第三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座固定,在此状态的基础上,在增加枕体本体所受的压力时,能进一步使第三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座朝远离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且此时第三枕体本体的移动方向朝向患者的身体,如此,能够提高患者的头部位于枕体上的稳固性,并且其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能提供弹性力对第三枕体本体进行复位,一方面,能够提高多功能枕使用时的便利性,便于在单次使用完后,其第三枕体本体复位后便于下次使用,另一方面,处于仰卧位的患者在使用该多功能枕头时,可进行反复抬头操作,其可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抬头操作,使其头部能始终与枕体接触,如此,患者通过反复抬头,能在其身体躯干不动的情况下,使患者头部与枕体本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枕体本体能对患者头部的受压面进行按摩,能够提高患者头部的舒适感,并且利于患者体位的稳定;同时,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患者可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抬头操作,亦可在患者身体躯干不动的情况下,使患者头部与枕体本体发生相对位移,使枕体本体对患者脸部进行按摩,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脸部的压疮风险;
3. 进一步的,将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设置成U形结构,并使第一弹性片上的从第一前端部到第一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第二弹性片上的从第二前端部到第二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并且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如此,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患者的颈部位于第三枕体本体上,并且,在多个患者的头骨重量相近时,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而言,其头部的脂肪较多,会出现颈部脂肪堆积以及舌肥大的情况,而本申请的第三枕体本体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枕体本体上的压力成正比,因此患者越肥胖,其第三枕体本体移动的距离越长,并且此时在患者逐渐躺在该多功能枕上时,其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使得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前端部移动,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前端部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以及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均增大,使得枕体本体逐渐朝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处倾斜,且患者越肥胖,其倾斜程度越大,使得头部后仰程度越大,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枕能针对患者的肥胖程度自动调节患者头部的后仰程度,以便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能够减少出现体型较瘦的患者其头部后仰程度过大的情况,以及减少出现体型较胖的患者其头部后仰程度不足的情况,同时,由于枕体本体逐渐朝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处倾斜,会使第三枕体本体对患者的体位变换形成阻挡,能够防止患者头部向躯干滑动,以此能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处于仰卧位时的稳固性;
并且,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第三枕体本体位于患者的额头处,在多个患者的头骨重量相近时,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而言,在患者逐渐躺在该多功能枕上时,其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使得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后端部移动,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二后端部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以及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均减小,使得枕体本体逐渐朝第三枕体本体处倾斜,其患者越肥胖,其倾斜程度越大,使得患者低头程度越大,如此,对于肥胖的患者,使得患者口部无需正对床单,其处于低头的姿势能够提高更多的空间,便于在患者口中插入气管,同时低头位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尤其是对于肥胖的患者而言,并且其枕体本体上的对应患者的颈处能够对患者的体位变换形成阻挡,能够防止患者头部向躯干滑动,以此能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处于俯卧位时的稳固性;
4. 进一步的,通过使第一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以及使第二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使得在第三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座移动时,能够使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以及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发生变化,并使第一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体本体弯曲,第二枕体本体相对第三枕体本体弯曲,具体的,在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向外扩张,使得第一枕体本体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的端部和第二枕体本体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向内收拢,使得第一枕体本体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的端部和第二枕体本体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进而,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更利于多功能枕对患者脸部靠近额头处的区域以及患者额头进行支撑,对于较胖的患者,能够为患者脸部靠近颈部处的区域预留更多的空间,便于气管插管,也便于患者头部向两侧进行微偏,以此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并且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对于较胖的患者,其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向内收拢的程度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者头部支撑的稳固性,尤其是在患者头部置于该多功能枕的过程中,其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二枕体本体由接触患者头部的两侧逐渐向患者头部的中间区域靠拢,能够进一步防止患者头部接触到床单,尤其是当床单铺在较硬的床垫且患者用力将头部置于多功能枕上时,能够进一步防止患者头部的损伤,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位于枕体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位于枕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枕体,2-调节座,3-第一枕体,4-第二枕体,5-第三枕体,6-座体,7-调节杆,8-支撑板,9-枕体本体,10-枕座,11-第一枕体本体,12-第二枕体本体,13-第三枕体本体,14-第一枕座,15-第二枕座,16-第三枕座,17-第一弹性片,18-第二弹性片,19-方位调节装置,20-第一前端部,21-第一后端部,22-第二前端部,23-第二后端部,24-第一弹性件,25-第二弹性件,26-抵块,27-滑动块,28-第一斜面,29-第二斜面,30-第一挡块,31-第二挡块,32-第一挡槽,33-第二挡槽,34-第三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包括枕体1和调节座2,所述枕体1包括第一枕体3、第二枕体4和第三枕体5,所述第三枕体5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枕体3相连,所述第三枕体5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枕体4相连,所述第一枕体3、第二枕体4和第三枕体5形成U形结构;
所述U形结构与患者的头部相适配;
所述第一枕体3、第二枕体4和第三枕体5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座2,所述调节座2包括座体6和调节杆7,所述座体6固定在所述枕体1上,所述调节杆7与所述座体6螺纹连接,通过使所述调节杆7相对所述座体6转动,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2的高度。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枕体1和调节座2,并使第一枕体3、第二枕体4和第三枕体5形成U形结构,如此,通过对调节座2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所对应的第一枕体3、第二枕体4和第三枕体5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调节枕体1的高度,从而提高患者使用本申请的多功能枕时的舒适性;并且,其多功能枕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使第三枕体5位于患者的颈下,第一枕体3和第二枕体4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以此便于患者处于仰卧位,使患者的头部处于U形结构的中间区域,以此悬空患者头底部,便于开放气道,并且通过调节其调节座2的高度,便于对枕体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在患者使用前,对枕体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使枕体1适配于处于仰卧位的不同患者,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可使患者的额头处于第三枕体5上,其第一枕体3和第二枕体4对应患者的脸部,并能使患者的脸部未与枕体1接触的部分呈悬空状,如此,在引流过程中,患者的脸部可不与床单接触,引流物不会聚集在患者脸部皮肤上,能够减小压疮的风险发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清理工作,同时便于患者使用牙垫,降低了患者脸部翻动的频率,降低了气管导管脱落的风险,同时,气管导管可从悬空处拉出,便于气管导管配合患者体位安置,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并且其气管导管可固定在其多功能枕上,在取放多功能枕时可不必断开气管导管,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如此,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枕兼具多个功能,能够适用于俯卧位和仰卧位,在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座2还包括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调节杆7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支撑板8位于所述调节杆7上的远离所述枕体1的一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支撑板8,并使支撑板8与调节杆7通过球铰连接,在枕体1处于不同倾斜角度时,其支撑板8均能在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下与病床接触,以此能够提高多功能枕被支撑时的稳固性。
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4所示,
在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枕体1包括枕体本体9和枕座10,所述枕体本体9包括第一枕体本体11、第二枕体本体12和第三枕体本体13,所述枕座10包括第一枕座14、第二枕座15和第三枕座16;
所述第一枕体3包括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一枕座14,所述第二枕体4包括所述第二枕体本体12和第二枕座15,所述第三枕体5包括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和第三枕座16;
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一枕座1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片17,所述第二枕体本体12和第二枕座1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片18,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均具有弹性,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和第三枕座16之间设置有方位调节装置19;
所述方位调节装置19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运动,且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运动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第一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所述第三枕座16朝靠近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所述第三枕座16朝远离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所述第三枕座16移动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所述枕体本体9上的压力成正比;
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用于提供弹性力,并对经移动后的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片17、第二弹性片18和方位调节装置19,使得其第三枕体本体13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且在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移动时,第三枕体本体13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枕体本体9上的压力成正比,如此,在患者需处于仰卧位时,调节方位调节装置19,使第三枕体本体13对应第二运动状态,在患者躺下且头部位于多功能枕上时,在其头部重力的作用下,能使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朝远离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直至枕体1处于平衡状态,其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固定,在此状态的基础上,在增加枕体本体9所受的压力时,能进一步使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朝远离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且此时第三枕体本体13的移动方向朝向患者的身体,如此,能够提高患者的头部位于枕体1上的稳固性,并且其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能提供弹性力对第三枕体本体13进行复位,一方面,能够提高多功能枕使用时的便利性,便于在单次使用完后,其第三枕体本体13复位后便于下次使用,另一方面,处于仰卧位的患者在使用该多功能枕头时,可进行反复抬头操作,其可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抬头操作,使其头部能始终与枕体1接触,如此,患者通过反复抬头,能在其身体躯干不动的情况下,使患者头部与枕体本体9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枕体本体9能对患者头部的受压面进行按摩,能够提高患者头部的舒适感,并且利于患者体位的稳定;同时,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患者可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抬头操作,亦可在患者身体躯干不动的情况下,使患者头部与枕体本体9发生相对位移,使枕体本体9对患者脸部进行按摩,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脸部的压疮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均弯曲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一前端部20,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一后端部21,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从所述第一前端部20到所述第一后端部21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前端部20固定在所述第一枕座14上,所述第一后端部21固定在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上;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二前端部22,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二后端部23,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从所述第二前端部22到所述第二后端部23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前端部22固定在所述第二枕座15上,所述第二后端部23固定在所述第二枕体本体12上;
所述第一弹性片17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8的U形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三枕体5;
所述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均具有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弹性片17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17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弹性片18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片18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中间部位;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后端部21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二后端部23移动;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20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20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
进一步的,将第一弹性片17和第二弹性片18均设置成U形结构,并使第一弹性片17上的从第一前端部20到第一后端部21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第二弹性片18上的从第二前端部22到第二后端部23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并且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如此,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患者的颈部位于第三枕体本体13上,并且,在多个患者的头骨重量相近时,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而言,其头部的脂肪较多,会出现颈部脂肪堆积以及舌肥大的情况,而本申请的第三枕体本体13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枕体本体9上的压力成正比,因此患者越肥胖,其第三枕体本体13移动的距离越长,并且此时在患者逐渐躺在该多功能枕上时,其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二运动状态,使得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前端部20移动,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前端部20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以及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均增大,使得枕体本体9逐渐朝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处倾斜,且患者越肥胖,其倾斜程度越大,使得头部后仰程度越大,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枕能针对患者的肥胖程度自动调节患者头部的后仰程度,以便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能够减少出现体型较瘦的患者其头部后仰程度过大的情况,以及减少出现体型较胖的患者其头部后仰程度不足的情况,同时,由于枕体本体9逐渐朝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处倾斜,会使第三枕体本体13对患者的体位变换形成阻挡,能够防止患者头部向躯干滑动,以此能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处于仰卧位时的稳固性;
并且,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第三枕体本体13位于患者的额头处,在多个患者的头骨重量相近时,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而言,在患者逐渐躺在该多功能枕上时,其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一运动状态,使得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一弹性片17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一后端部21移动,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第二弹性片18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第二后端部23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以及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均减小,使得枕体本体9逐渐朝第三枕体本体13处倾斜,其患者越肥胖,其倾斜程度越大,使得患者低头程度越大,如此,对于肥胖的患者,使得患者口部无需正对床单,其处于低头的姿势能够提高更多的空间,便于在患者口中插入气管,同时低头位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尤其是对于肥胖的患者而言,并且其枕体本体9上的对应患者的颈处能够对患者的体位变换形成阻挡,能够防止患者头部向躯干滑动,以此能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处于俯卧位时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片17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一弹性片17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一枕体3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5的端部,所述夹角α处于40°-75°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片18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二弹性片18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二枕体4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5的端部,所述夹角β处于40°-75°之间;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所述第三枕座16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均发生变化,并使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所述第二枕体本体12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
进一步的,通过使第一弹性片17的宽度方向与枕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以及使第二弹性片18的宽度方向与枕体1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使得在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移动时,能够使第一弹性片17上的弯曲部位以及第二弹性片18上的弯曲部位发生变化,并使第一枕体本体11相对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第二枕体本体12相对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具体的,在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向外扩张,使得第一枕体本体11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13的端部和第二枕体本体12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1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向内收拢,使得第一枕体本体11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13的端部和第二枕体本体12上的远离第三枕体本体13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进而,在患者处于俯卧位时,更利于多功能枕对患者脸部靠近额头处的区域以及患者额头进行支撑,对于较胖的患者,能够为患者脸部靠近颈部处的区域预留更多的空间,便于气管插管,也便于患者头部向两侧进行微偏,以此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并且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对于较胖的患者,其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向内收拢的程度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者头部支撑的稳固性,尤其是在患者头部置于该多功能枕的过程中,其第一枕体本体11和第二枕体本体12由接触患者头部的两侧逐渐向患者头部的中间区域靠拢,能够进一步防止患者头部接触到床单,尤其是当床单铺在较硬的床垫且患者用力将头部置于多功能枕上时,能够进一步防止患者头部的损伤,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该多功能枕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24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24具有弹性;
所述第二枕体本体12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25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25具有弹性;
所述第一枕座14、第二枕座15和第三枕座16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24和第二弹性件25,便于第一枕体本体11相对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也便于第二枕体本体12相对第三枕体本体13弯曲。
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5所示,
在实施例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方位调节装置19包括抵块26和滑动块27,所述滑动块27固定在所述第三枕座16上,所述抵块26固定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上,所述抵块26上设置有第一斜面28和第二斜面29,所述第一斜面28和第二斜面29均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面28和第二斜面29均用于与所述滑动块27相抵;
在所述第一斜面28与所述滑动块27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9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27沿所述第一斜面28滑动;
在所述第二斜面29与所述滑动块27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9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27沿所述第二斜面29滑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所述第三枕座16移动时,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在沿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一枕体本体11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抵块26和滑动块27,以及在抵块26上设置第一斜面28和第二斜面29,以此便于处于第一运动状态的第三枕体本体13的运动,以及便于处于第二运动状态的第三枕体本体13的运动,能够提高其第三枕体本体13运动的稳定性,并且在单位时间内,使第三枕体本体13在沿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小于第一枕体本体11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能够减弱第三真枕体本体9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对枕体1倾斜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抵块26上设置有第一挡块30和第二挡块31,所述第一挡块30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28处,所述第二挡块31设置在第二斜面29处;
所述滑动块27上设置有第一挡槽32和第二挡槽33,所述第一挡块30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槽32相扣,所述第二挡块31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槽33相扣;
在所述第一斜面28与所述滑动块27相抵时,所述第一挡块30能与所述第一挡槽32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27移动至所述第二斜面29处;
在所述第二斜面29与所述滑动块27相抵时,所述第二挡块31能与所述第二挡槽33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27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28处。
进一步的,通过在抵块26上设置第一挡块30和第二挡块31,以及在滑动块27上设置第一挡槽32和第二挡槽33,使得滑动块27在第一斜面28上滑动时,第一挡块30和第一挡槽32形成锁定结构,能够防止第三枕体本体13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由第一运动状态切换至第二运动状态,能够提高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的稳定性;同理,能够防止第三枕体本体13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由第二运动状态切换至第一运动状态,能够提高第三枕体本体13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抵块26上还设置有第三挡槽34,所述第三挡槽34能与所述滑动块27相配合;在所述第三挡槽34与所述滑动块27相配合时,所述滑动块27相对所述抵块26固定,在向所述第三枕体本体13施加竖向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滑动块27不会向所述第一斜面28或第二斜面29移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三挡槽34,在第三挡槽34与滑动块27相配合时,且在向第三枕体本体13施加竖向方向的作用力时,能使第三枕体本体13相对第三枕座16固定,如此,使得患者在在使用该多功能枕时,在此状态下,能够防止枕体1的变化,使得枕体1呈一稳定的结构移动供患者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和调节座,所述枕体包括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所述第三枕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枕体相连,所述第三枕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枕体相连,所述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形成U形结构;
所述U形结构与患者的头部相适配;
所述第一枕体、第二枕体和第三枕体上均设置有所述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座体和调节杆,所述座体固定在所述枕体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座体螺纹连接,通过使所述调节杆相对所述座体转动,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的高度;
所述调节座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调节杆通过球铰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调节杆上的远离所述枕体的一侧;
所述枕体包括枕体本体和枕座,所述枕体本体包括第一枕体本体、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三枕体本体,所述枕座包括第一枕座、第二枕座和第三枕座;
所述第一枕体包括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一枕座,所述第二枕体包括所述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二枕座,所述第三枕体包括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和第三枕座;
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和第一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二枕体本体和第二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具有弹性,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和第三枕座之间设置有方位调节装置;
所述方位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运动,且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运动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第一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朝靠近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为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朝远离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的连线的中点处移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移动的距离与施加在所述枕体本体上的压力成正比;
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用于提供弹性力,并对经移动后的所述第三枕体本体进行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弯曲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一后端部,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从所述第一前端部到所述第一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前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枕座上,所述第一后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枕体本体上;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为第二前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第二后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从所述第二前端部到所述第二后端部的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前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枕座上,所述第二后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枕体本体上;
所述第一弹性片的U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弹性片的U形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三枕体;
所述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具有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弹性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弹性片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弯曲部位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中间部位;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后端部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二后端部移动;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移动,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逐渐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向所述第一前端部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弯曲时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所对应的厚度成反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一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一枕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的端部,所述夹角α处于40°-75°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片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弯曲,所述第二弹性片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枕体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开口方向偏向所述第二枕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三枕体的端部,所述夹角β处于40°-75°之间;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和所述第二弹性片上的弯曲部位均发生变化,并使所述第一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弯曲,所述第二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弯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体本体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
所述第二枕体本体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弹性;
所述第一枕座、第二枕座和第三枕座为一体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调节装置包括抵块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枕座上,所述抵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上,所述抵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用于与所述滑动块相抵;
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
在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在向所述枕体本体施加压力后,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所述滑动块沿所述第二斜面滑动;
在所述第三枕体本体相对所述第三枕座移动时,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三枕体本体在沿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小于所述第一枕体本体在竖向方向上的移动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上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处,所述第二挡块设置在第二斜面处;
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挡槽和第二挡槽,所述第一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挡槽相扣,所述第二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槽相扣;
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所述第一挡块能与所述第一挡槽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移动至所述第二斜面处;
在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动块相抵时,所述第二挡块能与所述第二挡槽相扣,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块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上还设置有第三挡槽,所述第三挡槽能与所述滑动块相配合;在所述第三挡槽与所述滑动块相配合时,所述滑动块相对所述抵块固定,在向所述第三枕体本体施加竖向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滑动块不会向所述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移动。
CN202310920372.5A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Active CN116617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0372.5A CN116617025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0372.5A CN116617025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7025A CN116617025A (zh) 2023-08-22
CN116617025B true CN116617025B (zh) 2023-09-15

Family

ID=8759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0372.5A Active CN116617025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702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9697A (ja) * 2002-07-08 2004-03-25 Nakajima Meriyasu:Kk 伏臥位用の枕及び腹部マットレス
CN106213923A (zh) * 2016-08-24 2016-12-14 沈国定 一种双稳态自动调节枕头
CN209048532U (zh) * 2018-07-04 2019-07-02 楼水平 医用俯卧位枕头
CN209058633U (zh) * 2018-06-25 2019-07-05 盖红梅 一种俯卧位枕
WO2019183293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Johnson David A Adaptive ergonomic positioning device
CN209713472U (zh) * 2019-02-20 2019-12-03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一种颈椎术后枕头
CN215021080U (zh) * 2021-07-06 2021-12-07 无锡市人民医院 插管患者俯卧位通气枕
CN114010432A (zh) * 2021-12-22 2022-02-08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婴儿头型管理的可调节枕头及婴儿鸟巢
WO2023040172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深圳正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7946A1 (en) * 2004-02-12 2005-08-18 Riley Kenneth A. Head support device for use when lying in the prone position
US9820593B2 (en) * 2014-08-28 2017-11-21 Joseph Michael Adams Head support sleep aid
US20160354265A1 (en) * 2015-06-04 2016-12-08 Frederick Usoltseff Inflatable head support apparatus to maintain neutrally aligned neck 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9697A (ja) * 2002-07-08 2004-03-25 Nakajima Meriyasu:Kk 伏臥位用の枕及び腹部マットレス
CN106213923A (zh) * 2016-08-24 2016-12-14 沈国定 一种双稳态自动调节枕头
WO2019183293A1 (en) * 2018-03-22 2019-09-26 Johnson David A Adaptive ergonomic positioning device
CN209058633U (zh) * 2018-06-25 2019-07-05 盖红梅 一种俯卧位枕
CN209048532U (zh) * 2018-07-04 2019-07-02 楼水平 医用俯卧位枕头
CN209713472U (zh) * 2019-02-20 2019-12-03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一种颈椎术后枕头
CN215021080U (zh) * 2021-07-06 2021-12-07 无锡市人民医院 插管患者俯卧位通气枕
WO2023040172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深圳正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及其调节高度方法
CN114010432A (zh) * 2021-12-22 2022-02-08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婴儿头型管理的可调节枕头及婴儿鸟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7025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1603B (zh) 用于麻醉状态下的患者的定位装置和方法
JP5802194B2 (ja) 自動cprシステムに対するバックボード
US957273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or enhancing a person's breathing
US20100122414A1 (en) Pediatric craniofacial surgical table
US6000401A (en) Anatomical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erson's head
US9289344B2 (en) Medical support pillow for facilitating tracheal intubation on obese patient
US20120266383A1 (en) Medical Support Pillow for Facilitating Tracheal Intubation on Obese Patient
EP3768214B1 (en) Adaptive ergonomic positioning device
KR101845357B1 (ko) 기도확보 베개 장치
CN101052431A (zh) 气体输送和监视系统
JP4115012B2 (ja) 体外式気道確保補助装置
US7213596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assistance device
CN116617025B (zh) 一种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使用的多功能枕
CN210521342U (zh) 一种术前气道开放装置
CN210331053U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充气式甲状腺手术体位垫
CN109820679A (zh) 麻醉头架
CN209951680U (zh) 俯卧位通气头部支架支撑系统
CN214550575U (zh) 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EP3656255A1 (en) A pillow that facilitates the lateral sniff position, improved airway management and comfort
CN209950924U (zh) 一种医用枕头
US20040181180A1 (en) Wood airway, neck, and head support
RU2755223C1 (ru) Модуль прикроватный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CN215021499U (zh) 一种改良式肩颈托枕头
CN212997298U (zh) 一种麻醉架
CN217138568U (zh) 一种胃管置管固定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