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6678B -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16678B
CN116616678B CN202310916840.1A CN202310916840A CN116616678B CN 116616678 B CN116616678 B CN 116616678B CN 202310916840 A CN202310916840 A CN 202310916840A CN 116616678 B CN116616678 B CN 116616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negative pressure
valve rod
hol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6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16678A (zh
Inventor
周震华
莫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68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16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1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6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16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16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61B1/00068Valve switch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该吸引阀包括阀座、阀杆以及密封件。阀座具有安装腔以及负压孔。阀杆与阀座活动连接,阀杆一端位于安装腔内,另一端位于阀座外,且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大气通道。密封件固定在阀杆位于安装腔内的端部。在阀杆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至少部分位于负压孔中,以封堵负压孔,负压孔与安装腔相隔断,负压孔与大气通道连通,大气通道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在阀杆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位于安装腔,安装腔与负压孔连通,安装腔与大气通道连通,大气通道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隔断。本发明能够提高吸引阀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提高负压源的抽吸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在现代医疗中应用广泛,具体使用中,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人体内,目前手术用的大部分内窥镜的手柄处设置有吸引阀,在插入部的远端设置有吸引口,插入部内设置有连通吸引阀和吸引口的管路,通过吸引阀实现吸引口与外接的负压源之间的连通或者断开。
现有的吸引阀在使用时,通过按压阀杆,来实现吸引口与外接的负压源之间的连通或者断开,但是由于阀杆自身结构的限制,吸引阀连通吸引口与外接的负压源时,阀杆会占用吸引阀的部分工作通道,使得吸引阀能够使用的工作通道减少,导致负压源的抽吸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引阀,该吸引阀可用于内窥镜。吸引阀包括阀座、阀杆以及密封件。阀座具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负压孔,负压孔的轴线与安装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阀杆与阀座活动连接,阀杆一端位于安装腔内,另一端位于阀座外,阀杆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大气通道。密封件固定在阀杆位于安装腔内的端部。阀杆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阀杆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至少部分位于负压孔中,以封堵负压孔,负压孔与安装腔相隔断,负压孔与大气通道连通,大气通道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在阀杆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位于安装腔,密封件和负压孔之间形成流通空间,安装腔与负压孔连通,安装腔与大气通道连通,大气通道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隔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该内窥镜手柄具有上述吸引阀相同的技术特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具有上述内窥镜手柄相同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吸引阀、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通过在阀杆上设置密封件,通过将部分密封件设置在负压孔中,对负压孔进行封堵。这样,当密封件从负压孔中移出后,即可解除对负压孔的封堵,负压孔可与安装腔连通,与负压孔连接的负压源可对目标位置进行抽吸。在密封件从负压孔中移出的情况下,密封件和负压孔之间形成流通空间,流通空间作为吸引阀的部分工作通道,该部分工作通道内未设置有其他结构,且阀杆远离该部分工作通道,不会对该部分工作通道进行占用,从而提高吸引阀能够使用的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提高与负压孔相连的负压源的抽吸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吸引阀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吸引阀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按压件、反向组件以及复位件与阀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阀杆与密封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剖视图一;
图8是本申请图7中阀杆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A处细节图;
图9是本申请图7中阀杆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A处细节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剖视图二;
图1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阀座剖视图;
图12是相关技术中吸引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阀座,20-阀杆,30-密封件,100-阀座,110-安装腔,120-负压孔,200-阀杆,210-大气通道,220-第二通孔,230-第三通道,300-密封件,310-第四通孔,320-第五通孔,400-按压件,410-第二导向块,420-第三通孔,500-反向组件,510-安装座,511-第一通道,512-第二通道,513-第一通孔,520-滑块,521-滑轴,522-第一导向块,522a-接触面,600-复位件,700-限位环,a-第一侧,b-第二侧,c-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配件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
相关技术中,如图12所示,吸引阀包括阀座10和阀杆20,阀座10设置有安装腔,同时阀杆20安装在安装腔中,且阀杆20上连接有密封件30。安装腔中剩余的空间用作吸引阀的工作通道。通过控制阀杆20的位置来控制密封件30与安装腔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安装腔的封堵或者是连通。由于阀杆20和密封件30占用了安装腔的部分体积,导致吸引阀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减少,不利于流体的流通,并且工作通道只能沿着密封件30和阀杆20的周向设置,导致工作通道能够通过的物体尺寸较小,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引阀。该吸引阀可用于内窥镜。该吸引阀中,在负压孔120与安装腔110连通的情况下,与负压孔120连接的负压源可对目标位置进行抽吸。密封件300和负压孔120之间的部分安装腔110可作为吸引阀的工作通道。阀杆200远离该工作通道,不会对该工作通道进行占用。因此,该吸引阀可以提高其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提高与负压孔120相连的负压源的抽吸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1,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到图4所示,吸引阀包括阀座100、阀杆200以及密封件300。阀座100具有安装腔110以及与安装腔110连通的负压孔120。示例性的,安装腔110的近端为封闭端,安装腔110的远端为器械管对接腔,通过器械管对接腔与内窥镜插入部内的器械通道连通,插入部的吸引口位于器械通道的远端。负压孔120用于连接负压源,负压孔的轴线与安装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负压源用于对吸引阀连接的内窥镜插入部的目标位置进行抽吸。阀杆200与阀座100活动连接,且阀杆200一端位于安装腔110内,另一端位于阀座100外,阀杆200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大气通道210。大气通道210可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示例性的,阀杆200为内部中空的柱体结构。吸引阀的外部环境是指位于吸引阀外的环境。示例性的,阀座100侧壁上设置有安装通孔,阀杆200穿过该安装通孔,以使得阀杆200一端位于安装腔110中,另一端位于阀座100外。需要注意的是,安装通孔需要设置密封结构,避免安装孔出现漏气的情况。密封件300固定在阀杆200位于安装腔110内的端部。示例性的,密封件300具有弹性,能够紧贴在负压孔120的侧壁,提高密封件300对负压孔120的封堵效果。
阀杆200活动设置在阀座100内,且阀杆200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参考图3所示,密封件300至少部分位于负压孔120中,以封堵负压孔120,使得负压孔120与安装腔110相隔断。同时,负压孔120与阀杆200内的大气通道210连通,大气通道210可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与负压孔120相连的负压源进行抽吸时,对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进行抽吸。在阀杆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参考图4所示,阀杆200与阀座100的相对位置出现改变,以使得阀杆200的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隔断,同时,密封件300移动到安装腔110中,密封件300解除对负压孔120的封堵,密封件300和负压孔120之间形成流通空间,负压孔120与安装腔110连通,阀杆200上与负压孔120连通的大气通道210则转变为与安装腔110连通,不过由于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隔断,因此,与负压孔120相连的负压源在抽吸时,仅能够对插入部远端所在的位置进行抽吸。
阀杆200自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改变了密封件300的位置,以使得密封件300由负压孔120的位置移动到安装腔110中,而密封件300和负压孔120之间的部分安装腔110则形成流通空间。与负压孔120相连的负压源进行抽吸时,在目标位置处抽吸形成的物体流体依次穿过安装腔110的远端、密封件300与负压孔120之间的部分安装腔110、负压孔120。流通空间作为负压阀的部分工作通道,阀杆200远离该部分工作通道,未对该部分工作通道进行占用,如此,吸引阀能够使用的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增加,与负压孔120相连的负压源的抽吸效率提高。并且,由于未在该部分工作通道中设置有其他结构占用安装腔110的空间,因此,该部分工作通道能够通过的最大物体尺寸对应增加,有效避免负压源在进行抽吸的过程中,安装腔110中出现堵塞的情况出现。
可通过外力操控阀杆200,改变阀杆200在阀座100中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阀杆200上连接有操控部。操控部与阀杆200固定设置,通过移动操控部来控制阀杆200的位置。示例性的,操控部可以直接为阀杆200位于阀座100外的一部分,操控部也可以是额外的结构,操控部与阀杆200位于阀座100外的部分固定连接。阀座100上固定有遮挡部,遮挡部用于对大气通道210位于阀座100外的开口进行封堵。使用者通过操作操控部,控制阀杆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示例性的,使用者在拔出阀杆200时,阀杆200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使用者在按压阀杆200时,阀杆20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在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与大气通道210位于阀座100外的开口分离,遮挡部未对大气通道210进行封堵,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在阀杆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遮挡部遮挡在大气通道210位于阀座100外的开口处,对大气通道210竞争封堵,使得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阻隔。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阀座100外设置有按压件400、反向组件500以及复位件600配合阀杆200使用。按压件400设置在阀杆200位于阀座100外的端部,按压件400被配置为能够在受外力作用下,沿着阀杆200的轴向朝着阀座100所在的位置进行移动。反向组件500连接在按压件400跟阀杆200之间,用于将按压件400的受力传递到阀杆200上,反向组件500被配置为在受到按压件400的驱动的情况下,驱动阀杆200相对按压件400反向移动。示例性的,在按压件400朝着阀座100移动的情况下,阀杆200朝着远离阀座100的方向移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复位件600设置在按压件400和阀杆200之间,复位件600用于驱动阀杆20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示例性的,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复位件600处于被压缩状态,复位件600恢复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势能能够驱动阀杆20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同时,复位件600也能够驱动按压件400移动至其未受外力的位置。
设置阀杆200与按压件400反向移动,则在按压按压件400的情况下,可驱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取消对按压件400的按压作用,按压件400在复位件600的驱动下移动至未受外力的位置。如此,使用者在操作阀杆200时,更为便捷和顺手,并且,阀杆200能够在复位件600的驱动下自动恢复第一位置,避免使用者手动控制阀杆200复位,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另外,在复位件600的作用下,阀杆200能够保持对负压孔120的封堵,避免负压源对手术目标位置出现不必要的抽吸。
反向组件500在使用中,用于实现阀杆200和按压件400的反向移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8、图9和图11所示,反向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10和滑块520,利用安装座510和滑块520配合阀杆200以及按压件400,实现按压件400和阀杆200的反向移动。安装座510固定在阀座100外侧壁,安装座510具有第一通道511和第二通道512。第二通道512贯穿第一通道511设置。第一通道511沿着阀杆200的轴向延伸设置。第二通道512沿着阀杆200的径向延伸设置。阀杆200活动设置在第一通道511中,可沿着第一通道511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滑块520包括滑轴521以及设置在滑轴521两端的第一导向块522。阀杆200具有供滑轴521穿过的第三通道230。滑轴521活动设置在第三通道230中。按压件400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块522配合的第二导向块410。示例性的,按压件400沿阀杆200的径向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块410。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与第一导向块522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导向块410和第一导向块522面接触导向配合。两个第一导向块522与第二导向块410的接触面522a平行设置。
并且,相对阀杆200的任一横截面c,参照图8和图9所示,滑轴521相对该任一横截面c的第一侧a倾斜设置,接触面522a朝着横截面c的第二侧b倾斜设置。第一侧a和第二侧b分别位于该横截面c的轴向两侧,以使得滑轴521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示例性的,以图8和图9为例,第一侧a设置在图示方向的右边,第二侧b设置在图示方向的左边,滑轴521相对该横截面c朝着第一侧a倾斜,接触面522a相对该横截面c朝着第二侧b倾斜。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侧a和第二侧b可交换位置。另外,需要注意的时,接触面522a和横截面c之间的夹角不能等于90度,避免接触面522a与阀杆200的轴向平行,导致反向组件500无法驱动阀杆200移动的情况出现。
在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结合图8所示,在复位件600的作用下,按压件400和阀杆200的相对位置维持稳定,第一导向块522和第二导向块410面接触配合。两个第二导向块410对两个第一导向块522进行限制,以使得滑轴521在阀杆200的第三通道230中维持稳定。
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按压件400受力朝着阀座100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向块522和第二导向块410相互分离。由于第一导向块522与第二导向块410的接触面522a相对阀杆200的任一横截面c倾斜设置,在按压件400沿着阀杆200的轴向移动时,滑块520受力在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之间移动,即,两个第一导向块522以及滑轴521均在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之间移动。示例性的,第二导向块410与第一导向块522接触的表面也是倾斜设置的,在驱动按压件400朝着阀座100移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之间的间隙长度虽然维持稳定,但是该间隙的位置会相对阀杆200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以使得位于该间隙的滑块520相对阀杆200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由于滑轴521活动设置在阀杆200的第三通道230中,且阀杆200的周向由安装座510固定,因此,滑轴521会带动阀杆200同步移动,以使阀杆200朝着远离阀座100的方向移动。示例性的,如果滑块520在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之间相对阀杆200上升,由于滑轴521的倾斜方向与接触面522a的倾斜方向相反,则上升后的滑轴521位于未上升滑轴521靠近按压件400的一侧,阀杆200也随滑轴521朝着按压件400所在侧移动,以将阀杆2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如果滑轴521的倾斜方向与接触面522a的倾斜方向相同,则上升后的滑轴521位于未上升滑轴521靠近阀座100的一侧,导致阀杆200朝着阀座100所在侧移动,无法将将阀杆2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滑块520在两个导向块之间下降同理。
在阀杆200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结合图9所示,滑块520相对阀杆200的轴线上升,且上升后的滑轴521位于图8中未上升滑轴521靠近按压件400的一侧,以使阀杆200朝着按压件400移动,以将阀杆2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滑块520在两个第二导向块410之间移动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滑块520沿着阀杆200的径向移动,以使得滑块520与第二导向块410导向配合时,滑块520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以确定阀杆200的移动距离。参照图8和图9所示,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块5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通道512中,第二通道512与第一导向块522导向配合。滑块520在第二通道512中移动时,由于第二通道512与第一导向块522导向配合,第一导向块522沿着第二通道51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确保滑块520沿着阀杆200的径向移动。
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除了密封件300需要从负压孔120中移动到安装腔110中,大气通道210也需要在阀杆200的移动过程中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阻隔。安装座5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13,阀杆200侧壁设置有与大气通道210连通的第二通孔220,按压件400具有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的第三通孔420,第三通孔420与第一通孔513连通。在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通孔220与第一通孔513连通,以使得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在吸引阀具体安装时,确保负压源能够对大气进行吸附。在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通孔220与第一通孔513相互错位,分离。在阀杆200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通孔220与第一通孔513之间相互错位的距离可以使得第二通孔220和第一通孔513相隔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8、图9以及图11所示,在阀座100外固定设置有限位环700,限位环700套设在按压件400外。限位环700用于限制按压件400的移动方向,以使得按压件400沿着阀杆200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阀杆200与负压孔120同轴设置,阀杆200上连接的密封件300能够更均匀地抵接在负压孔120侧壁,对负压孔120的封堵效果更好。负压孔120的轴线与安装腔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阀杆200朝着阀座100外移动的距离越多,吸引阀的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越大,负压源的抽吸效率越高。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阀杆200与负压孔120同轴设置。负压孔120的轴线与安装腔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并且,在阀杆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即密封件300处于安装腔110中的情况下,负压孔120相对阀杆200分布在安装腔110的远端。由于安装腔110的远端对接插入部的器械管道,负压源对目标位置进行抽吸时,流体物质由安装腔110的远端进入安装腔110,然后进入到负压孔120中。因此,负压孔120相对阀杆200分布在安装腔110的远端,使得阀杆200更远离吸引阀的工作通道,进一步减小阀杆200对吸引阀工作通道的流通体积的影响。
密封件300对负压孔120进行封堵时,密封件300的周向侧壁与负压孔120的内侧壁抵接,以提高封堵效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沿安装腔110到负压孔120的方向,负压孔120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在阀杆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密封件300的至少部分周向侧壁与负压孔120的内侧壁抵接。提高密封件300对负压孔120的封堵效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11所示,负压孔120包括沿其轴向分布的两部分,一部分连通安装腔,且该部分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另一部分连通负压源,该部分的径向尺寸维持不变。
由于阀杆200端部安装有密封件300,且阀杆200内的大气通道210还需要与安装腔110或者是负压孔120连通,因此,设置大气通道210可通过密封件300与大气通道210或者是安装腔110连通,避免由于密封件300的存在影响大气通道210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300固定在阀杆200端部后,密封件300上需要设置与阀杆200的大气通道210连通的通孔。示例性的,在密封件300上设置有第五通孔320,可参照图6所示,第五通孔320与大气通道210连通。在密封件300至少部分封堵在负压孔120时,负压源的抽吸气流依次通过大气通道210、第五通孔320和负压孔12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300围绕阀杆200的周向外侧壁设置。这样,阀杆200中的大气通道210在通气时,不会受到密封件300的限制。示例性的,参照图6所示,密封件300为块状结构,在密封件300上设置第四通孔310。阀杆200穿过第四通孔310,并且,阀杆200的周向外侧壁与密封件300的内侧壁固定设置。在密封件300至少部分封堵在负压孔120时,负压源的抽吸气流依次通过大气通道210和负压孔120。
本申请提供的吸引阀除了可配合内窥镜使用外,还可以与其他需要负压吸引的设备配合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壳体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吸引阀,壳体设置有吸引阀安装位,吸引阀设于吸引阀安装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内窥镜手柄,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0),所述阀座(100)具有安装腔(110)以及与所述安装腔(110)连通的负压孔(120),所述负压孔(120)的轴线与所述安装腔(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所述负压孔(120)用于与外部负压源连通;
阀杆(200),所述阀杆(200)与所述阀座(100)活动连接,所述阀杆(200)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腔(110)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阀座(100)外,所述阀杆(200)具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大气通道(210),所述阀杆(200)与所述负压孔(120)同轴设置;
密封件(300),所述密封件(300)固定在所述阀杆(200)位于所述安装腔(110)内的端部,其中:所述密封件(300)套设在所述阀杆(200)外,或所述密封件(300)具有与所述大气通道(210)连通的通孔;
所述阀杆(200)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负压孔(120)中,以封堵所述负压孔(120),所述负压孔(120)与所述安装腔(110)相隔断,所述负压孔(120)与所述大气通道(210)连通,所述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在所述阀杆(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300)位于所述安装腔(110),所述密封件(300)和所述负压孔(120)之间形成流通空间,所述安装腔(110)与所述负压孔(120)连通,所述安装腔(110)与所述大气通道(210)连通,所述大气通道(210)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相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阀还包括按压件(400)、反向组件(500)和复位件(600),其中:
所述按压件(400)设置在所述阀杆(200)位于所述阀座(100)外的端部,所述按压件(400)被配置为能够受压以沿所述阀杆(200)的轴向朝着所述阀座(100)移动;
所述反向组件(500)连接所述按压件(400)和所述阀杆(200),所述反向组件(50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阀杆(200)相对所述按压件(400)反向移动;
所述复位件(600)设于所述按压件(400)和所述阀杆(200)之间,所述复位件(600)用于驱动所述阀杆(20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10)和滑块(520);
所述安装座(510)固定在所述阀座(100)外侧壁,所述安装座(510)具有沿所述阀杆(200)的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通道(511)以及沿所述阀杆(200)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通道(512),所述第二通道(512)贯穿所述第一通道(511),所述阀杆(200)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511)中,所述滑块(520)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512)中;
所述滑块(520)包括滑轴(521)和设置在所述滑轴(521)两端的第一导向块(522),所述阀杆(200)具有供所述滑轴(521)穿过的第三通道(230);
所述按压件(400)沿所述阀杆(200)的径向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块(410),所述第二导向块(410)和所述第一导向块(52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块(522)与所述第二导向块(410)面接触导向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块(522)与所述第二导向块(410)的接触面(522a)平行设置;
相对所述阀杆(200)的任一横截面(c),所述滑轴(521)朝着所述横截面(c)的第一侧(a)倾斜设置,所述接触面(522a)朝着所述横截面(c)的第二侧(b)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侧(a)和所述第二侧(b)分别位于所述横截面(c)的轴向两侧,所述接触面(522a)和所述横截面(c)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块(5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道(512)中,所述第二通道(512)与所述第一导向块(522)导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5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13),所述阀杆(200)侧壁具有与所述大气通道(210)连通的第二通孔(220),所述按压件(400)具有与吸引阀的外部环境连通的第三通孔(420),所述第三通孔(420)与所述第一通孔(513)连通;
在所述阀杆(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孔(220)与所述第一通孔(513)连通;
在所述阀杆(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通孔(220)与所述第一通孔(513)相互错位,以使所述第二通孔(220)与所述第一通孔(513)相隔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负压孔(120)的轴线与所述安装腔(1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的情况下,且所述阀杆(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负压孔(120)相对所述阀杆(200)分布在所述安装腔(110)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安装腔(110)到所述负压孔(120)的方向,所述负压孔(120)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在所述阀杆(2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300)的至少部分周向侧壁与所述负压孔(120)的内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引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300)具有供所述阀杆(200)穿过的第四通孔(310),所述阀杆(200)的周向外侧壁与所述密封件(300)的内侧壁固定设置;
或,所述密封件(300)具有第五通孔(320),所述第五通孔(320)与所述大气通道(210)连通。
9.一种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引阀,所述壳体设置有吸引阀安装位,所述吸引阀设于所述吸引阀安装位。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手柄。
CN202310916840.1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ctive CN116616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6840.1A CN116616678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6840.1A CN116616678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6678A CN116616678A (zh) 2023-08-22
CN116616678B true CN116616678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59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6840.1A Active CN116616678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166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6497A (zh) * 2010-09-22 2012-04-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的吸引按钮组件
CN203987967U (zh) * 2014-06-09 2014-12-10 上海市肺科医院 气管镜用供氧、吸痰双向切换接口及改良型气管镜
CN204293107U (zh) * 2014-11-20 2015-04-29 珠海迈德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的吸引装置
WO2023071853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CN219147516U (zh) * 2022-11-30 2023-06-09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9192C (en) * 2010-11-30 2020-03-24 Medivators Inc. Disposable suction valve for an endoscope
US11944329B2 (en) * 2017-01-12 2024-04-02 Well Lead Co, LTD Suction evacuation device
US20210378486A1 (en) * 2020-06-05 2021-12-09 Ga Health Company Limited Suction valve for an endoscop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6497A (zh) * 2010-09-22 2012-04-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的吸引按钮组件
CN203987967U (zh) * 2014-06-09 2014-12-10 上海市肺科医院 气管镜用供氧、吸痰双向切换接口及改良型气管镜
CN204293107U (zh) * 2014-11-20 2015-04-29 珠海迈德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的吸引装置
WO2023071853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CN219147516U (zh) * 2022-11-30 2023-06-09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16678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3155B2 (ja) 内視鏡の吸引制御装置
JP4394394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操作弁
CN216060451U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JP4608606B2 (ja) 内視鏡用流体制御装置
CA2579988A1 (en) Liquid co-infusion device
US20210016075A1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CN116616678B (zh)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3071852A1 (zh) 一种吸引按钮、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CN210446976U (zh) 一种可变刚度的柔性胃镜
CN219147516U (zh) 一种内窥镜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3538254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CN219921010U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219921011U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WO2020162565A1 (ja) 内視鏡の吸引制御装置及び内視鏡
JP4424978B2 (ja) 超音波内視鏡の吸引操作装置
CN219062474U (zh) 内镜用吸引阀门
CN116784783B (zh)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JP4185345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CN117297505A (zh) 一种吸引阀以及内窥镜
CN219021107U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N112074224A (zh) 内窥镜用流体控制装置
CN219846515U (zh) 一种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2012249654A (ja) 管路切換装置及び内視鏡
CN117297506A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N218960683U (zh) 一种吸引控制装置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