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1107U -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1107U
CN219021107U CN202222877236.6U CN202222877236U CN219021107U CN 219021107 U CN219021107 U CN 219021107U CN 202222877236 U CN202222877236 U CN 202222877236U CN 219021107 U CN219021107 U CN 219021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nozzle
valve body
suc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72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72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1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1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1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所述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柱塞,其中:所述阀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端,所述柱塞部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柱塞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至所述阀体外;所述阀体还包括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液嘴和出液嘴,所述进液嘴与所述出液嘴同轴设置,且所述出液嘴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倾斜设置;所述柱塞开设有衔接通道,所述柱塞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衔接通道将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连通。上述方案能够优化抽吸积液的效率以及手柄内的结构布局。

Description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一种能够置于患者体内的医疗器械,在诊断检查、微创手术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内窥镜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发现患者体内常存留有较多的积液,因此常通过内窥镜对积液进行抽吸,例如通过吸痰镜吸取患者咽喉部的痰液。
在相关技术中,内窥镜在手柄中配置有吸引阀,通过吸引阀可实现对积液的抽吸控制。但是,上述内窥镜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积液抽吸效率低、吸引阀堵塞的情况,且吸引阀会与手柄中的牵引轮存在布局冲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能够优化抽吸积液的效率以及手柄内的结构布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柱塞,其中:
所述阀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端,所述柱塞部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柱塞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至所述阀体外;
所述阀体还包括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液嘴和出液嘴,所述进液嘴与所述出液嘴同轴设置,且所述出液嘴相对于所述阀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倾斜设置;所述柱塞开设有衔接通道,所述柱塞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衔接通道将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柄,包括吸引嘴、器械嘴以及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吸引阀,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器械嘴均适于连接内窥镜的器械管,所述出液嘴与所述吸引嘴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插入部以及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相连。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公开的吸引阀中,通过将进液嘴和出液嘴同轴设置,在柱塞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进液嘴、出液嘴和衔接通道形成的积液流道大致呈直线状,由此能够确保积液在被抽吸时顺畅流动,从而避免积液在吸引阀内蓄积,达到提升积液抽吸效率、防止积液堵塞吸引阀的技术目的。
与此同时,本申请的出液嘴相对于阀体朝向第一开口端倾斜设置,如此可使出液嘴以及与出液嘴连接的吸引嘴相对于内窥镜的牵引轮错位设置,在将吸引阀安装至内窥镜的手柄内后,能够避免出液嘴、吸引嘴以及牵引轮等结构堆叠布置,从而优化了内窥镜手柄内的结构布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种内窥镜隐去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5为基于图4剖切柱塞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第五种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主动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主动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公开的被动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柄、
110-壳体、111-第一突出子壳部、112-第二突出子壳部、
120-吸引阀、
121-阀体、121a-第一开口端、121b-进液嘴、121c-出液嘴、121d-第一限位部、121e-第一子腔、121f-第二子腔、121g-第二开口端、121h-第三限位部、121i-第四限位部、121j-第五限位部、121k-导向凸起、
122-柱塞、122a-杆体、122a1-衔接通道、122a2-第二限位部、122a3-导槽、122b-按钮、122b1-第二弹性卡爪、
123-弹性件、124-端盖、124a-第一弹性卡爪、125-第一密封件、126-第二密封件、127-第三密封件、120a-限位凸起、
130-吸引嘴、140-器械嘴、150-活检帽、160-牵引轮、170-三通管、180-导管、190-接头、
200-插入部、
210-主动弯曲段、220-被动弯曲段、221-器械通道、222-走线通道、223-牵引绳通道、
300-便携式显示器、400-转接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内窥镜对积液的抽吸控制,则需要在内窥镜的手柄中配置有吸引阀,通过按压吸引阀的柱塞即可开启或关闭吸引阀内的积液流道。
在实际应用时,配置有上述吸引阀的内窥镜在长期使用后常出现积液抽吸效率低、积液堵塞吸引阀的情况,这导致内窥镜的使用体验极差。发明人发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吸引阀内部的积液流道存在弯折区域,这些弯折区域会对积液的流动造成阻碍,从而降低了积液的抽吸效率;在长期使用后,积液容易在这些弯折区域蓄积而无法被抽吸走,由此导致堵塞吸引阀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请参见图1~图1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引阀120,其应用于内窥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吸引阀120包括阀体121和柱塞122,其中:
如图3和图4所示,阀体121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端121a,柱塞122部分可移动地设于内腔中,且柱塞122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开口端121a延伸至阀体121外。可以理解,阀体121为吸引阀120的主体部分,其内腔为柱塞122提供了容置空间,柱塞122能够在内腔与阀体121产生相对移动,具体可通过向柱塞122的第一端施加驱动力实现;柱塞122的第一端位于阀体121之外,且在实际装配后柱塞122的第一端可位于手柄100的壳体110之外,由此便于操作者向柱塞122进行按压施力,从而开启或关闭吸引阀120。
如图2~图5所示,阀体121还包括与内腔连通的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进液嘴121b与出液嘴121c同轴设置,且出液嘴121c相对于阀体121朝向第一开口端121a倾斜设置;柱塞122开设有衔接通道122a1,柱塞122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在柱塞12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衔接通道122a1将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连通。
具体而言,进液嘴121b是阀体121的积液流入通道,出液嘴121c是阀体121的积液流出通道,二者同轴设置即是指二者的中心轴线大致共线;本申请实施例的柱塞122在移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衔接通道122a1将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连通,此时吸引阀120处于开启状态,同时,衔接通道122a1、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的中心轴线均大致共线,也即三者形成的积液流道大致呈直线状,那么,三者构成的积液流道显然不存在弯折区域,积液可在吸引阀120内实现顺畅流动而不会受阻,这样就显著地提升了积液的抽吸效率。同时,正是由于直线状的积液流道能够避免积液在吸引阀120内蓄积,由此就能够达到防止积液堵塞吸引阀120的技术目的。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出液嘴121c朝向第一开口端121a倾斜设置,如此可使出液嘴121c以及与出液嘴121c连接的吸引嘴130相对于内窥镜的牵引轮160错位设置,在将吸引阀120安装至内窥镜的手柄100内后,吸引阀120与牵引轮160等构件大致共面,这样就避免了出液嘴121c、吸引嘴130以及牵引轮160等结构堆叠布置,在减少手柄100内部结构的堆叠厚度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减薄手柄100的厚度;同时,如图2所示,吸引阀120具备一定的长度尺寸,其会占据手柄100内腔的一定空间,而出液嘴121c依然对应该空间范围布置,这样的结构布局改进几乎未改变吸引阀120在手柄100内腔的占位空间的大小,因此不会增大手柄100的宽度。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引阀120在装配于内窥镜的手柄100内后能够提升手柄100内部的结构紧凑性,从而实现对手柄100内的结构布局优化。
为了确保衔接通道122a1能够可靠地将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连通,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体121的内壁和柱塞122的周侧面中,其中一者设有导槽122a3,另一者设有导向凸起121k,导槽122a3和导向凸起121k均沿其所在主体的轴向延伸布置,导向凸起121k和导槽122a3可以沿轴向定位导向配合,也即二者可以实现沿轴向的相对滑动配合,由此来确保柱塞122在阀体121内移动的情况下避免沿周向转动,以始终确保衔接通道122a1能够连通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
本申请的实施例未限制导槽122a3和导向凸起121k的具体布局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导槽122a3设于柱塞122上,而导向凸起121k设于阀体121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体121包括设于其内壁上的第一限位部121d,第一限位部121d将内腔划分为第一子腔121e和第二子腔121f,沿阀体121上自第一开口端121a至另一端的方向,第一子腔121e和第二子腔121f依次布置;柱塞122包括设于其周侧面的第二限位部122a2,第二限位部122a2位于第二子腔121f中,且能够与第一限位部121d沿轴向限位配合。
可以理解,在此种结构布局下,第一子腔121e靠近第一开口端121a设置,第二子腔121f相对于第一子腔121e更远离第一开口端121a,第二限位部122a2位于第二子腔121f中,当柱塞122整体朝向阀体121外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121d就会与第二限位部122a2沿轴向实现限位配合,由此能够放置柱塞122从阀体121内脱离,以提升吸引阀120的装配可靠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121d可以为台阶结构。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限位部121d为环形凸起。当然,第二限位部122a2也可以为台阶结构、环形凸起等多种结构类型。
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部122a2可以设于柱塞122的第二端,这样可缩减柱塞122的整体长度,降低成本;当然,第二限位部122a2也可以设于柱塞122上的中间区域。
如图3~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吸引阀120还包括弹性件123,弹性件123设于内腔中,弹性件123与柱塞122的第二端相连,用以向柱塞122施加预紧力。可以理解,基于弹性件123的特性,其可以对柱塞122施加弹性预紧力,从而推动柱塞122移动至衔接通道122a1与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错位的位置,以使吸引阀120处于关闭状态;当使用者按压柱塞122的第一端时向柱塞122施加了驱动力,该驱动力可抵消弹性件123的预紧力并推动柱塞122进一步伸入阀体121的内腔中,直至衔接通道122a1移动至连通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的位置,以使吸引阀120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件123可以为弹簧,或者为橡胶、泡棉、弹性高分子材料等材质的结构件。如图4所示,柱塞122的第二端可设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适于供弹性件123套设,而与弹性件123定位配合。
如图3~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阀体121具有与第一开口端121a相背离的第二开口端121g,吸引阀120还包括端盖124,端盖124可在第二开口端121g处与阀体121可拆卸连接。如此布局下,通过拆卸端盖124而使阀体121的第二开口端121g外露,并可经由第二开口端121g将柱塞122装配入阀体121的内腔中,如此可优化装配柱塞122的便捷性,特别是在阀体121和柱塞122通过第一限位部121d和第二限位部122a2实现轴向限位的实施例中。
端盖124和阀体121的第二开口端121g可通过多种组配方式实现连接,例如螺纹配合、磁吸配合等。
在上述配置弹性件123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23背离柱塞122的另一端可与端盖124相连,或者与阀体121的内壁相连。如图4所示,在弹性件123与端盖124相连的实施例中,端盖124上设有第二定位凸起,以与弹性件123定位配合。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端盖124和第二开口端121g中,其中一者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弹性卡爪124a,另一者的侧壁设有第三限位部121h,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可与第三限位部121h沿轴向限位配合而相互止退。
可以理解,间隔布置的第一弹性卡爪124a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如此使第一弹性卡爪124a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而通过第一弹性卡爪124a可与第三限位部121h所在的部位进行卡持,从而实现组配。在上述结构布局下,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与第三限位部121h之间沿轴向相互限位,由此可对第一弹性卡爪124a起到止退作用,从而防止端盖124从阀体121的第二开口端121g脱离。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卡爪124a设于端盖124上,第三限位部121h设于阀体121上,当然,第一弹性卡爪124a也可设于阀体121上,而第三限位部121h则设于端盖124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爪124a与第三限位部121h实现轴向限位配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限位部121h为凸起结构,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起120a,该限位凸起120a与第三限位部121h互相止挡限位;或者,第三限位部121h为凸起结构,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设有凹陷结构,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相互限位止挡;或者,第三限位部121h为凹陷结构,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起120a,限位凸起120a与凹陷结构相互止挡限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三限位部121h设于阀体121上的实施例中,阀体121的外周侧壁还设有第四限位部121i,第一弹性卡爪124a的自由端可卡接在第三限位端与第四卡接端之间。如此布局下,第四限位部121i可防止端盖124沿轴向过度插接于阀体121,从而避免端盖124受损。
为了确保端盖124与阀体121装配后的密封性能,如图3和图4所示,吸引阀120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件125,端盖124通过第一密封件125与第二开口端121g密封配合。可以理解,第一密封件125可被压紧在端盖124与第二开口端121g之间,从而实现密封配合。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端盖124设有用于定位配合弹性件123的第二定位凸起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5可套设在第二定位凸起上,以对第一密封件125进行定位安装。
如图3~图5所示,柱塞122包括设于其第一端的按钮122b,在按钮122b和第一开口端121a中,其中一者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弹性卡爪122b1,另一者的侧壁设有第五限位部121j,第二弹性卡爪122b1的自由端可与第五限位部121j沿轴向限位配合而相互止退。
可以理解,间隔布置的第二弹性卡爪122b1之间具有活动间隙,如此使第二弹性卡爪122b1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而通过第二弹性卡爪122b1可与第五限位部121j所在的部位进行卡持,从而实现组配。在上述结构布局下,第二弹性卡爪122b1的自由端与第五限位部121j之间沿轴向相互限位,由此可对第二弹性卡爪122b1起到止退作用,以防止按钮122b从阀体121的第一开口端121a脱离,从而防止柱塞122与阀体121脱离。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卡爪122b1设于按钮122b上,第五限位部121j设于阀体121上,当然,第二弹性卡爪122b1也可设于阀体121上,而第五限位部121j则设于按钮122b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卡爪122b1与第五限位部121j实现轴向限位配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五限位部121j为凸起结构,第二弹性卡爪122b1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起120a,该限位凸起120a与第五限位部121j互相止挡限位;因第二弹性卡爪122b1和第五限位部121j的结构布局形式与第一弹性卡爪124a和第三限位部121h的结构布局形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他限位配合方式。
如图3~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吸引阀12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26,第二密封件126设于阀体121或柱塞122上,在第一限位部121d与第二限位部122a2限位配合的情况下,第二密封件126被压紧于第一限位部121d与第二限位部122a2之间。
在此种结构布局下,在第一限位部121d与第二限位部122a2限位配合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密封件126可实现第一限位部121d与第二限位部122a2间的密封配合,从而提升了第一子腔121e和第二子腔121f间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进液嘴121b对应第二子腔121f设置,出液嘴121c对应第一子腔121e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21d与第二限位部122a2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126密封配合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防止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中的积液继续流通的效果。
其中,如图4所示,第二密封件126设于柱塞122上,当然,其也可以设于阀体121上。
和/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吸引阀12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27,第三密封件127设于阀体121或按钮122b上,在按钮122b与第一开口端121a相抵接的情况下,第三密封件127被压紧于按钮122b与第一开口端121a之间。
在此种结构布局下,在钮与第一开口端121a相抵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三密封件127可实现按钮122b与第一开口端121a之间的密封配合,从而防止衔接通道122a1将进液嘴121b和出液嘴121c连通时积液从第一开口端121a泄漏。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三密封件127设于按钮122b上,具体地,柱塞122包括杆体122a,按钮122b内可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杆体122a的套管,第三密封件127可套设于套管上;或者,第三密封件127设于阀体121上,具体可设于第一开口端121a。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未限制第一密封件125、第二密封件126和第三密封件127的具体类型,如图3所示,三者均可以为密封圈,或者为泡棉等其他密封结构。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液嘴121c的轴线与阀体121的轴线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20°≤α<90°。由于进液嘴121b与出液嘴121c同轴设置,则进液嘴121b的轴线与阀体121的轴线的夹角也为α,从而防止进液嘴121b在与导管180连接时存在较大的弯折角度,也就是说,通过上述对α的范围进行限制以使由导管180流通至进液嘴121b的积液更为顺畅,且避免蓄积。
其中,α可选为30°、45°、50°、60°、75°等取值。
如图1~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柄100,其包括吸引嘴130、器械嘴140以及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吸引阀120,进液嘴121b和器械嘴140均适于连接内窥镜的器械管,出液嘴121c与吸引嘴130连接。其中,器械嘴140处可对应设有活检帽150。
该实施例的手柄100具备前述吸引阀12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包括设于其一侧面的第一突出子壳部111,吸引嘴130和柱塞122的第一端均贯穿第一突出子壳部111而延伸至壳体110外,器械嘴140设于第一突出子壳部111,且吸引嘴130、柱塞122的第一端和器械嘴140相互间相邻设置。在柱塞122包括设于其第一端的按钮122b的情况下,按钮122b外露于壳体110。
可以理解,如此布局下,吸引嘴130、柱塞122的第一端和器械嘴140均集成布置在第一突出子壳部111,而吸引嘴130和器械嘴140在壳体110内的管路布置以及吸引阀120在壳体110内的布置均可在对应第一突出子壳部111的区域适应性设置,能够显著地提升手柄100内部结构的紧凑性。同时,在吸引嘴130、柱塞122的第一端和器械嘴140均集成布置于第一突出子壳部111的情况下,显然有利于操作者的单手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布局方案中,如图6和图8所示,吸引嘴130、柱塞122的第一端和器械嘴140呈竖列布置;或者,如图7所示,器械嘴140与柱塞122的第一端并排设置。
如图6~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吸引嘴130为直管结构件,且与出液嘴121c同轴连接。可以理解,直管状的吸引嘴130内的通道与出液嘴121c的通道大致共线,相较于吸引嘴130存在弯折的方案,此种结构布局的吸引嘴130可优化积液被抽吸的流动顺畅性,从而提升抽吸效率,并能够防止积液蓄积。
如图1和图9所示,壳体110还包括设于其侧面的第二突出子壳部112,吸引嘴130和柱塞122的第一端集成布置于第一突出子壳部111,器械嘴140对应设置于第二突出子壳部112。进一步地,第一突出子壳部111和第二突出子壳部112之间可呈预设夹角布置,该预设夹角可以为90°、60°、110°等多个角度方案,由此可方便单人操作。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0还包括导管180和三通管170,三通管170的底端用于连接器械管,其顶端连接导管180,其侧面支管连接器械嘴140,导管180的另一端与吸引阀120的进液嘴121b连接。
进一步地,三通管170的主管道、导管180和吸引阀120的进液嘴121b构造为大致平直的管路,以提升积液流通的顺畅性。
如图1~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插入部200以及前述任一方案所提及的手柄100,手柄100与插入部200相连。该实施例的内窥镜具备前述手柄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插入部200包括主动弯曲段210和被动弯曲段22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未限制主动弯曲段210的具体构型,如图10所示,其可以为蛇骨铆接时结构;或者,主动弯曲段210可以为切割式弯曲段,具体可以为一体切割式管段,也可以为多切口管段,在多切口管段的主动弯曲段210中,切口可以对称分布为两列,具体如图11所示,当然,切口也可以为错位布置。
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被动弯曲段220为多腔管结构,其具体可包括器械通道221、走线通道222和牵引绳通道223,也即将器械通道221、走线通道222和牵引绳通道223集成设置于一个管体上,相较于传统的布局方式,此种结构布局具的成本更低,且因为被动弯曲段220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能够将器械通道221的管径设置得更大,从而有利于提升抽吸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0上(例如其顶端)可设有接头190,其中,如图1所示,接头190可连接转接线缆400,而由转接线缆400连接大型显示器,以获取更清晰的影像显示效果;或者,如图6~图9所示,接头190可连接便携式显示器300,以提升使用便捷性。可见,基于上述接头190,可提升内窥镜的多场景适应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内窥镜可以为胃镜、肠镜、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柱塞,其中:
所述阀体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端,所述柱塞部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柱塞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至所述阀体外;
所述阀体还包括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液嘴和出液嘴,所述进液嘴与所述出液嘴同轴设置,且所述出液嘴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倾斜设置;所述柱塞开设有衔接通道,所述柱塞能够移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衔接通道将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设于其内壁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将所述内腔划分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沿所述阀体上自所述第一开口端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依次布置;所述柱塞包括设于其周侧面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子腔中,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轴向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柱塞的第二端相连,用以向所述柱塞施加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背离的第二开口端,所述吸引阀还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和所述第二开口端中,其中一者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弹性卡爪,另一者的侧壁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卡爪的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沿轴向限位配合而相互止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包括设于其第一端的按钮,在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一开口端中,其中一者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弹性卡爪,另一者的侧壁设有第五限位部,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的自由端可与所述第五限位部沿轴向限位配合而相互止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阀体或所述柱塞上,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密封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和/或,所述吸引阀还包括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于所述阀体或所述按钮上,在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密封件被压紧于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开口端之间。
7.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嘴、器械嘴以及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阀,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器械嘴均适于连接内窥镜的器械管,所述出液嘴与所述吸引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设于其一侧面的第一突出子壳部,所述吸引嘴和所述柱塞的第一端均贯穿所述第一突出子壳部而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器械嘴设于所述第一突出子壳部,且所述吸引嘴、所述柱塞的第一端和所述器械嘴相互间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嘴为直管结构件,且与所述出液嘴同轴连接。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以及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相连。
CN202222877236.6U 2022-10-31 2022-10-31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Active CN219021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7236.6U CN219021107U (zh) 2022-10-31 2022-10-31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7236.6U CN219021107U (zh) 2022-10-31 2022-10-31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1107U true CN21902110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7236.6U Active CN219021107U (zh) 2022-10-31 2022-10-31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1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872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872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CN117958725B (zh) * 2024-04-01 2024-06-18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内窥镜手柄和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1181B2 (en) Disposable air/water and suction valves for an endoscope
US10321813B2 (en)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distal chamber
US4408598A (en) Endoscope with an air-liquid suction device
US11224733B2 (en) Complex irrigation/suction flow path in a medical device
CN219021107U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US20090234193A1 (en) Apparatus for keeping clean a distal scope end of a medical viewing scope
CN103027654B (zh) 用于端部开口的封闭装置
US20070270646A1 (en) Cystoscope and disposable sheath system
US11937773B2 (en) Endoscope with a suction valve having a sealing button
US12017033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EP2644082A1 (en) Endoscope device
CN117297506A (zh) 吸引阀、手柄及内窥镜
US11832795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CN219147516U (zh) 一种内窥镜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JP3538254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US20230404377A1 (en) Endoscope with a suction valve having a fixation ring
AU2020311423B2 (en) Endoscope air/water flush adaptor and method
US12075979B2 (en) Endoscope air/water flush adaptor and method
JP3825752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US20240225419A1 (en) Endoscope valv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JP4247606B2 (ja) 内視鏡の鉗子栓
JP4217487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JPH05228103A (ja) 内視鏡の送気送水吸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