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2701A -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2701A
CN116602701A CN202310407128.9A CN202310407128A CN116602701A CN 116602701 A CN116602701 A CN 116602701A CN 202310407128 A CN202310407128 A CN 202310407128A CN 116602701 A CN116602701 A CN 116602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light source
sub
target
distribut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71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丽
金鑫
陈志强
高河伟
邢宇翔
王振天
李亮
邓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071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2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2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2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61B6/51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with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007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with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source units
    • A61B6/4014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with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source units arranged in multiple source-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e.g.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58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detection or reduction of artifacts or nois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布式光源、探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源和所述探测器连接,所述分布式光源包括多个靶点;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所述探测器,用于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本申请能够提升图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成像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牙科成像设备目前就成为了一种比较常用的成像设备。
通常情况下,牙科成像设备检测的图像需要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分析,因此,牙科成像设备检测的图像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图像质量的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布式光源、探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分别与分布式光源和探测器连接,分布式光源包括多个靶点;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探测器,用于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控制器,还用于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器包括:分布式探测器和/或牙片探测器,其中,分布式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子探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子探测器之间存在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其中,分布式光源设置在第一旋转臂上,各子探测器设置在第二旋转臂上;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移动;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T图像、全景图像、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图像和/或全景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轨;分布式光源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各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各子探测器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控制分布式光源沿第一滑轨以及各子探测器沿第二滑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第二旋转臂上,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各子探测器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控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三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牙片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牙层析图像和/或牙片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靶点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方法,所述成像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该成像方法包括:控制成像设备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控制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成像设备、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控制器分别与分布式光源和探测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包括多个靶点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使得探测器能够获取到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利用控制器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就可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通过控制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的方式,可以减小光源的锥角,从而抑制了锥角伪影和散射效应的影响,得到更精准的目标投影数据,进而对该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目标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另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CT成像和全景拍摄过程中的光路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旋转臂的结构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旋转臂的结构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探测器的主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牙片拍摄和牙层析成像过程中的光路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光源的结构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光源射出的射线的光路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一个子探测器被射线照射的光路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靶点的头颅侧位摄影的光路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单靶点的头颅侧位摄影的光路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牙科成像设备一般采用X射线源,这类牙科成像设备可称之为牙科X射线成像设备,牙科X射线成像设备的多功能化是当前业内的主流设计趋势。目前,问世的牙科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one beam CT,CBCT)具有四个功能,分别是CT成像、全景摄影、头颅侧位摄影和牙片拍摄。CBCT实现这四个功能,是采用集成多套独立的单靶点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通过它们的组合实现各项成像功能,具体是通过CT的一套X射线源和探测器实现CT成像、全景摄影、头颅侧位摄影,再通过另一套X射线源和探测器实现牙片拍摄。但是,该CBCT具有以下缺陷:
(1)单靶点X射线源的锥角较大,造成的锥角伪影和散射效应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都较大。
(2)探测器采用的是一个成像面积较大的探测器,使得探测器成本较高。
(3)牙片拍摄时需要用另一套X射线源,使得X射线源使用效率低。
(4)要获得头颅侧位图像,单靶点X射线源射出的射线需要能够覆盖头颅,因此X射线源和探测器的距离较远,使得CBCT的占地面积较大。
(5)牙层析成像相比于CT成像具有扫描剂量小的优点,相比于牙片拍摄具有成像质量高的优点,但该CBCT无法实现牙层析成像,也就是说CBCT可实现的功能较少。而按照现有CBCT实现多功能化的方式,需要额外增加一套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实现牙层析成像,但是这将会增加硬件成本。
基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图,该成像设备包括:分布式光源100、探测器200和控制器300;其中,控制器300分别与分布式光源100和探测器200连接,分布式光源100包括多个靶点;其中,控制器300,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探测器200,用于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控制器300,还用于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示例性地,分布式光源100可以包括具有多个阴极的新型分布式射线源,其包括多个阴极和一个直线型阳极,阳极包括多个靶点,其中阴极和靶点一一对应,阴极和阳极集成在一个真空的线球管里,通过控制电子束打靶可实现各个靶点依次进行脉冲式射线出束,而且出束时间和占空比均可调。例如,分布式光源100可以是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射线源,其具有小焦点密集排布、低能耗、长寿命,可以精准控制各靶点的快速切换出束等特点。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光源100还可以包括其它形式的多靶点光源,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探测器200可以是射线探测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射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
示例性地,控制器300可以是设置于成像设备上的具有控制功能的器件,或者可以是设置于成像设备之外的具有控制功能的设备。控制器300可以对分布式光源100和探测器200进行分别控制。另外,控制器300与分布式光源100和探测器200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
目标对象可以包括牙齿和头颅等,目标检测图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对象对应的二维图和/或三维图。
可选的利用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中的第一靶点射出第一射线,探测器200获取第一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第一目标投影数据,并将第一投影数据上传至控制器300。
再利用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中的第二靶点射出第二射线,探测器200获取第二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第二目标投影数据,并将第二投影数据上传至控制器300。
控制器300对接收到的第一投影数据和第二投影数据进行重建等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重建包括FDK类重建或者迭代重建等。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分布式光源100中的更多靶点射出射线,使得探测器得到各靶点对应的目标投影数据,然后根据各靶点的位置和各靶点对应的目标投影数据得到目标检测图像,而具体设定多少靶点射出射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控制器300分别与分布式光源100和探测器200连接,通过控制器300控制包括多个靶点的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使得探测器200能够获取到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利用控制器300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就可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通过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的方式,可以减小光源的锥角,从而抑制了锥角伪影和散射效应的影响,得到更精准的目标投影数据,进而对该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目标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00具体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示例性地,预设顺序可以是1、3、5靶点顺序,也可以是1、2、3、4、5靶点顺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而且CT成像、全景摄影、头颅侧位摄影、牙片拍摄和牙层析成像中的预设顺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用。应理解,上述“1、2、3、4、5”可以代表靶点的标号。
可选的,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阴极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发射电子束轰击对应的靶点,以使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另外,目标检测图像上的一个点,需要多个射线穿过目标对象上对应的点得到的多个投影数据来确定,因此,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出哪个靶点对应哪些目标投影数据,以便于控制器300在重建目标检测图像上的一个点时从目标投影数据中确定出需要的投影数据。
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光源100是至少两个靶点依次发射射线,与传统的单靶点发射射线相比,不仅可以减小光源的锥角,抑制锥角伪影和散射效应的影响,而且分布式光源100发射射线的速度快,无需靶点移动,还可以减少运动伪影,因此,采用分布式光源100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器200包括:分布式探测器和/或牙片探测器201,其中,分布式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子探测器2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子探测器202之间存在间隔。
其中,子探测器202和牙片探测器201均可以选用小型探测器。另外,牙片探测器201在使用时放置于口腔中;至少两个子探测器202之间是按照预设距离间隔设置的,这种设置方式与传统的一个成像面积较大的探测器相比,不仅降低了冗余数据的获取,而且降低了探测器成本,从而降低了成像设备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另一种成像设备的结构图。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旋转轴400,以及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00上的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其中,分布式光源100设置在第一旋转臂401上,各子探测器202设置在第二旋转臂402上;控制器300还用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相对于第一旋转轴400移动;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T图像、全景图像、头颅侧位图像。
可选地,成像设备还包括承载结构,该承载结构包括承载底板501和承载柱502,承载底板501与承载柱502连接,第一旋转轴400设置于承载柱502上,另外,承载底板501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503,固定支架503用于固定目标对象。另外,第一旋转轴400包括连接结构和旋转结构,旋转结构设置于承载柱502上,连接结构设置于旋转结构上,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设置于连接结构上,且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设置于连接结构的两端,使得设置于第一旋转臂上的分布式光源100和设置于第二旋转臂402上的各子探测器202呈面对面状。
可选的,首先利用激光等方式标定分布式光源100、探测器200和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然后利用控制器300调整分布式光源100、探测器200的位置,使分布式光源100射出的射线能够照射到目标对象上,且照射到目标对象之后,穿过目标对象的射线能够照射到探测器200上
然后利用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绕第一旋转轴400移动,并且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300可以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得到CT图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300可以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拼接和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后得到全景图像或头颅侧位图像。
当然,不同的移动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像,具体如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00具体用于:控制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绕第一旋转轴400旋转第一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图像和/或全景图像。
可选的,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CT成像和全景拍摄过程中的光路图。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绕目标对象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是逆时针旋转,也可以是顺时针旋转。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绕目标对象旋转的过程中,控制器300可以每旋转一个第四预设角度(第四预设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且小于360°)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300可以将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后得到的所有目标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得到目标对象的CT图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300可以将旋转第一预设角度后得到的所有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拼接和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后得到目标对象的全景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提供了一种第一旋转臂的结构图和第二旋转臂的结构图。第一旋转臂40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301,第二旋转臂402上设置有第二滑轨302;分布式光源100设置在第一滑轨301上,各子探测器202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303设置在第二滑轨302上,控制器300还用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绕第二旋转轴303旋转第二预设角度;控制分布式光源100沿第一滑轨301以及各子探测器202沿第二滑轨302,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可选的,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探测器的主视图。控制器300控制各子探测器202绕第二旋转轴303旋转90°,使得各子探测器202的长边垂直于地面,以便于所有探测器202的高度之和大于头颅的高度。然后再控制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同步朝相同方向平行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1同步朝相同方向平行移动的过程中,每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最后将移动了第一预设距离后得到的所有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拼接和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后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子探测器202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303设置在第二旋转臂402上(即无需第二滑轨302),控制器300还用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绕第二旋转轴303旋转第二预设角度;控制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绕第一旋转轴400旋转第三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移动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可选的,控制器300控制各子探测器202绕第二旋转轴303旋转90°,使得各子探测器202的长边垂直于地面,以便于所有探测器202的高度之和大于头颅的高度。如需要患者的左侧脸,则控制第一旋转臂401和第二旋转臂402绕第一旋转轴400旋转第三预设角度,使得第一旋转臂401位于靠近患者的左侧脸一侧,再控制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2同步朝相同方向平行移动第一预设距离,在分布式光源100和各子探测器201同步朝相同方向平行移动的过程中,每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后,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各子探测器202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最后将移动了第一预设距离后得到的所有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拼接和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后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应理解,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二预设角度为90°为例示出的,当然,第二预设角度还可以为其它角度,只要使得所有探测器202的高度之和大于头颅的高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00具体用于:控制牙片探测器201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牙层析图像和/或牙片图像。
可选的,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牙片拍摄和牙层析成像过程中的光路图。将牙片探测器201放置于目标对象的一边,也即是患者口腔中牙齿的一边,利用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牙片探测器201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得到牙层析图像。
利用控制器300控制分布式光源100的一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或者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然后控制牙片探测器201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拼接和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得到牙片图像。
本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用一套分布式光源和牙片探测器,就可实现牙层析成像和牙片拍摄,在无需增加额外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成像设备的多功能化。而且实现CT成像、全景摄影、头颅侧位摄影、牙片拍摄和牙层析成像所用的光源为一个,均是上述分布式光源100,因此本申请中分布式光源使用的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源的结构图。多个靶点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分布式光源100中的多个靶点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预设距离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靶点之间间隔的距离、子探测器之间间隔的距离以及子探测器的宽度和高度的设计要在确保射线能够覆盖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射线,以降低子探测器的成本。
另外,下面以举例的形式说明本申请相比于现有的牙科成像设备的优点。
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源射出的射线的光路图,分布式光源为含有8个靶点的X射线管,其高度为200mm。分布式探测器包括两个子探测器,子探测器的高度为20mm,宽度为130mm,两个子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60mm。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为600mm,目标对象的中心点距离分布式探测器200mm,从而分布式光源射出的射线能够对目标对象覆盖高度100mm、宽度为160mm的面积。
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一个子探测器被射线照射的光路图。该子探测器相比于图9中的子探测器是旋转了90°之后的,其可以获取到半个目标对象的投影数据,因此,将子探测器旋转90°,获取目标对象的投影数据的方式可称之为半探测器扫描模式。
如图11和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多靶点的头颅侧位摄影的光路图和单靶点的头颅侧位摄影的光路图。可以看出,两个子探测器均旋转90°后,它们的高度之和为260mm,多靶点的分布式光源可覆盖头颅摄影高度达240mm。而采用单靶点的光源,在头颅距离探测器距离均为200mm的情况下,要达到覆盖头颅240mm,单靶点的光源需要距离探测器1200mm,而且探测器需要的高度为288mm。因此,采用多靶点的分布式光源,不仅能够减少成像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能够减少探测器的面积,从而降低探测器的成本。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成像设备的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成像设备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成像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成像设备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成像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成像设备实施中,该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控制成像设备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步骤102,控制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
步骤103,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成像设备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包括:
控制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测器包括:分布式探测器和/或牙片探测器,其中,分布式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子探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子探测器之间存在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其中,分布式光源设置在第一旋转臂上,各子探测器设置在第二旋转臂上;成像方法还包括:控制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移动;
对应地,控制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包括:
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各子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T图像、全景图像、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移动,包括:控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CT图像和/或全景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轨;分布式光源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各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成像方法还包括:控制各子探测器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对应地,控制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移动,包括:
控制分布式光源沿第一滑轨以及各子探测器沿第二滑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第二旋转臂上,成像方法还包括:控制各子探测器绕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对应地,控制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移动,包括:
控制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绕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三预设角度,以带动分布式光源和各子探测器移动;其中,目标检测图像包括:头颅侧位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包括:
控制牙片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牙层析图像和/或牙片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靶点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方法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上述成像设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成像设备的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成像设备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成像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成像设备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的结构框图,所述成像装置600应用于上述任一成像设备实施中,该成像装置60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601、第二控制模块602和处理模块603,其中:
第一控制模块601,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第二控制模块602,用于控制成像装置中的探测器获取各射线照射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
处理模块603,用于对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成像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成像装置6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成像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成像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分布式光源、探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源和所述探测器连接,所述分布式光源包括多个靶点;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所述探测器,用于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向所述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分布式探测器和/或牙片探测器,其中,所述分布式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子探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探测器之间存在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其中,所述分布式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臂上,各所述子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控制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移动;
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所述目标投影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检测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检测图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T图像、全景图像、头颅侧位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臂和所述第二旋转臂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预设角度,以带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
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所述目标投影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CT图像和/或全景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分布式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各所述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分布式光源沿所述第一滑轨以及各所述子探测器沿所述第二滑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所述目标投影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探测器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臂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预设角度;
控制所述第一旋转臂和所述第二旋转臂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三预设角度,以带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
在所述分布式光源和各所述子探测器移动过程中,控制各所述子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所述目标投影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头颅侧位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牙片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并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牙层析图像和/或牙片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2、4-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靶点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11.一种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成像设备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控制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
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12.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中的分布式光源的至少两个靶点向目标对象发射射线;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成像装置中的探测器获取各所述射线照射到所述目标对象形成的目标投影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投影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检测图像。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407128.9A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6602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7128.9A CN116602701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7128.9A CN116602701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2701A true CN116602701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7128.9A Pending CN116602701A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27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9408B2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049726B (zh) 射线照相设备和使用其的射线照相方法
CN102988074A (zh) 扫描狭槽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以及扫描聚焦光斑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US20180070894A1 (en) X-ray ct apparatus
US20220240877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ation based imaging
KR20130011822A (ko)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42425B1 (ko) 방사선 촬영 장치 및 방사선 촬영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2011513942A (ja) 円状の断層合成撮像用のx線管
US20130235970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of a Computer Tomography System
JP2012527934A (ja) マルチ検出器アレイイメ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US20170215818A1 (en)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or c-arm imaging
JP6824260B2 (ja) 焦点位置を逆行させるx線断層撮影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3198724A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886444B (zh) 一种cbct成像重建方法
US20100189211A1 (en) X-ray souce for measuring radiation
US107221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ing a subject
JP6195337B2 (ja) X線ct装置
JP7224829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242288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モデル学習装置
JP7461102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x線ct装置
US20190200945A1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20115975A (ja) X線ct装置及び撮影計画装置
CN116602701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源和分布式探测器的五合一成像设备
EP2208184A2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high density region in an image
CN111067558B (zh) 图像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多层螺旋ct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