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0978B -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0978B
CN116600978B CN202180082982.1A CN202180082982A CN116600978B CN 116600978 B CN116600978 B CN 116600978B CN 202180082982 A CN202180082982 A CN 202180082982A CN 116600978 B CN116600978 B CN 116600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size
pair
support elements
dru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29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0978A (zh
Inventor
C·德科尔
A·米尔托
G·E·波尔蒂纳里
D·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Tyre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Tyre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Tyre SpA
Publication of CN116600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0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5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s for the processing of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2030/202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the building drums being movable, i.e. not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a fixed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之间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过程的方法。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规定沿着包括第一路径(110)的构建路径(30)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沿着第一路径(110)的移动是通过利用移动装置(170)一次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与第一对轴向相对的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一个鼓来执行,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移动装置(170)相联接并且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规定用针对所述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替换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按照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运行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构建线。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构建线。
背景技术
车辆车轮用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按照基本环面构造成形并且包括具有轴向相对端部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轴向相对端部接合到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所述环形锚固结构中的每个通常由至少一个称为“胎圈芯”的基本上周向环形插入件形成,在所述胎圈芯上通常施加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所述填充插入件随着径向远离旋转轴线而渐缩。环形锚固结构位于通常以“胎圈”标识的区域中。胎圈的内径基本上对应于轮胎在相应安装轮辋上的所谓“装配直径”。
轮胎还包括胎冠结构,所述胎冠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条和胎面带,所述至少一个带束条相对于胎体帘布层位于径向外部位置,所述胎面带相对于该带束条位于径向外部。纵向沟槽和横向沟槽通常在胎面带上成形并且布置成限定期望的胎面花纹。在胎面带和带束条(或多个带束条)之间可以布置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谓“底层”,该“底层”具有用以获得带束条(或多个带束条)和胎面带之间的稳定结合的合适性能。
轮胎还包括一对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谓侧壁,所述侧壁代表相对于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中面的轮胎的轴向外表面。例如,侧壁代表相对于环形锚固结构、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条(或多个带束条)以及可能的胎面带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外表面。
在“无内胎”轮胎中,在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内部位置设置有通常称为“衬里”的至少一层弹性体材料,其是气密的并且基本上从一个胎圈延伸到另一个胎圈。
轮胎生产循环提供了生轮胎的构建过程以及随后的模制和硫化过程。特别地,生轮胎构建过程包括构建胎体结构、构建胎冠结构、以及成形和组装步骤,在所述成形和组装步骤中通过将胎体结构组装到胎冠结构上而使胎体结构环面成形。如此构建的生轮胎被转移到模制和硫化线,在所述模制和硫化线,执行模制和硫化过程,所述模制和硫化过程适于按照期望的几何形状和胎面花纹限定轮胎的结构。
术语“弹性体材料”是指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添加剂,像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交联剂的存在,可以通过加热使这种材料交联,从而形成最终产品。
术语轮胎的“部件”或“结构部件”是指能够执行其自身功能或其一部分的轮胎的任何部分。轮胎的结构部件的示例是:衬里、底衬、耐磨插入件、胎圈芯、胎圈填料、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带束条(或多个带束条)、底带束层、底胎面带层、侧壁、侧壁插入件、胎面带、织物或金属增强件、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增强元件等等或其部分。
术语“轴向”、“轴向地”、“径向”、“径向地”、“周向”和“周向地”参照轮胎或轮胎生产过程中所用的鼓来使用。
特别地,术语“轴向”和“轴向地”是指在基本上平行于轮胎或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参照/量度。
术语“径向”和“径向地”是指在垂直于轮胎或鼓的旋转轴线并且位于包括该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方向上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参照/量度。
术语“周向”和“周向地”是指沿着围绕轮胎或鼓的旋转轴线延伸的圆周布置/测量或延伸的参照/量度。
术语“胎体结构”是指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具有基本上圆柱形形状的套筒。通常,套筒具有与适于形成轮胎胎圈的相应环形锚固结构接合的轴向相对端部。优选地,每个环形锚固结构包括称为“胎圈芯”的基本上周向的环形插入件,优选地在所述胎圈芯上施加至少一个填充插入件。优选地,胎体结构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耐磨插入件、衬里、底层衬里、复合物(即由衬里、底层衬里和耐磨插入件形成的组件)、侧壁插入件、增强件、底层带束插入件。
术语“胎冠结构”是指至少由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条)和胎面带形成的组件。
术语“生轮胎”是指通过构建过程获得但尚未模制和硫化的轮胎。
术语“成品轮胎”是指从包括生轮胎的构建及其随后的模制和硫化的制造过程获得的成品轮胎。
术语“轮胎”是指成品轮胎或生轮胎或正在处理的轮胎。
术语“正在处理的轮胎”是指在相对制造过程的任何步骤处的轮胎,所述相对制造过程从构建至少构成胎体结构和/或胎冠结构的第一部件开始直至获得成品轮胎为止。
术语“稳态运行状态”是指构建线或过程的正常运行状态,因此不包括与生产批次的变化有关的任何瞬态时间段。
术语“换鼓运行状态”是指与鼓更换、例如针对生产批次的鼓更换相关的构建线或过程的瞬态运行状态。
术语“生产批次”是指按照统一尺寸在构建线或过程中构建的预定数量的轮胎。
关于轮胎的术语“尺寸”是指区分轮胎的所有几何特征,特别是装配直径、胎面带的平面宽度、和侧壁高度中的至少一个。
术语“生产批次变化”是指从预定尺寸的轮胎的生产批次改变为不同尺寸的轮胎的生产批次。
术语“稳定联接”或“稳定联接的”是指在稳态运行状态下在轮胎构建循环的各个步骤期间持续存在的联接。
术语“构建循环”是指构建轮胎所需的操作集合,所述操作集合包括鼓沿着构建路径的移动。
参照N个鼓(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的术语“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是指在稳态运行状态下的这样的移动,N个鼓依照所述移动沿着构建路径一个接一个地同时移动直至路径末端,然后将N个鼓带回到路径的起点以开始新的构建循环。
术语“构建循环时间”是指在稳态运行状态下从所构建的轮胎离开构建线或过程到下一个所构建的轮胎离开之间的时间。
术语“上游”、“下游”、“之后”是指鼓沿着构建路径的移动方向。
同一申请人名下的WO 2016/097905描述了一种用于管理胎体结构构建线的方法,所述胎体结构构建线包括多个站,所述多个站包括用于卸载所构建的胎体结构的站和n个构建站,每个构建站包括一个或多个适用于形成正在处理的胎体结构的构建装置。根据所描述的方法,规定从构建循环和尺寸改变循环中选择一个。构建循环包括在n个构建站和卸载站之间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m个正在处理的成型鼓,其中2≤m≤n。尺寸改变循环包括通过使用至少部分与在构建循环中提供的移动顺序不同的构建站之间的移动顺序,用m个进入成型鼓一次一个地替换正在处理的成型鼓。在尺寸改变循环的至少一次运行下,与初始站不同的至少一个构建站包括与正在处理的胎体结构断开关联的进入成型鼓。还提供了一对正在处理的支撑元件,所述一对支撑元件包括:正在处理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所述正在处理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适用于正在处理的胎体结构的第一尺寸;以及至少一对进入支撑元件,其包括第一和第二进入支撑元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进入支撑元件适用于正在处理的胎体结构的第二尺寸。尺寸改变循环还包括在初始站引入与第一进入支撑元件相关联的第一进入成型鼓以及在初始站处用第二进入支撑元件替换正在处理的第二支撑元件。
WO 2016/097905规定,在每个尺寸对应于一对正在处理的支撑元件的情况下,尺寸改变循环既提供所述一对正在处理的支撑元件的替换又提供正在处理的成型鼓的替换。
本申请人观察到在WO 2016/097905所描述的系统中,当尺寸改变循环既提供所述一对正在处理的支撑元件的替换又提供正在处理的鼓的替换时,所述一对正在处理的支撑元件的替换是手动管理的。
发明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人已经意识到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管理既提供鼓的替换又提供相应支承元件的替换的鼓更换的替代方法。
特别地,本申请人已经意识到需要从结构和逻辑的角度优化这种管理,以便在管理和优化所用的资源、限制所需的时间和投资方面获得优势。
本申请人已经意识到,在从第一尺寸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通过对支撑元件的移动进行合适的自动化管理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更准确地说,本申请人已经发现,在从第一尺寸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中,设法利用相同构建路径和相同资源执行第一尺寸的支撑元件的替换可以满足上述需求,所述相同构建路径和相同资源在稳态运行状态中用于移动第一尺寸的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之间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规定沿着包括第一路径的构建路径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通过利用移动装置一次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与第一对轴向相对的支撑元件相联接的一个鼓来执行沿着第一路径的移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移动装置相联接并且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
优选地,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规定用针对所述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替换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离开第一路径之后,所述替换包括使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第一连接轴相联接。
优选地,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离开第一路径之后,所述替换包括利用移动装置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离开第一路径之后,所述替换包括在使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移动装置脱离联接之后在第一路径的末端处释放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离开第一路径之后,所述替换包括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离开第一路径之后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运行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构建线。
优选地,提供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优选地,提供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的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提供构建路径,所述构建路径被配置成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尺寸的轮胎的多个构建循环,所述构建路径包括第一路径。
优选地,提供第一连接轴。
优选地,提供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路径中提供移动装置,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路径一次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与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一个鼓,以及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在所述第一路径末端处释放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轴、以及使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操纵器,所述操纵器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将所述第一连接轴输送至所述移动装置。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操纵器,所述操纵器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将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
本申请人认为,由于上述规定,通过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利用用于移动N个鼓的相同资源和相同路径,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实施了既包括鼓的替换又包括支撑元件的替换的鼓更换,无需中断轮胎构建过程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额外资源的数量。这有利地允许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执行鼓更换,从而最小化所需的投资以及对构建线布局、轮胎构建过程和构建循环时间的影响。
在前述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以下优选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构建路径包括在所述第一路径之后的第二路径,在第一路径的末端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被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
优选地,在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之前,从位于第一路径上游的存储站拾取所述第一连接轴。
优选地,所述替换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移动装置稳定地相联接。
优选地,第一路径具有初始站。
优选地,第二路径具有最终站。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之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一个接一个地移动,以在最终站结束。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之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一个接一个地移动直至最终站,然后被带回第一路径的初始站,以继续沿着所述构建路径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到达所述最终站的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在已经将在其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卸载在位于第二路径下游的卸载站处(优选地在成形和组装站处)之后被带回到第一路径的初始站。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跟随N个鼓中的所述最后一个鼓沿着所述构建路径移动。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之后,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被输送到第二路径下游的所述存储站。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已经从存储站拾取所述第一连接轴并且将其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之后执行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第一连接轴的联接。
优选地,通过从所述存储站拾取第二连接轴来执行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的联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
优选地,通过将从存储站取出的所述第二连接轴输送到其中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联接的所述第一路径来执行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的联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的联接包括利用移动装置使得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的联接包括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已经与保持与移动装置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之后将所述第二连接轴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规定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
以这种方式,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之后所述第二连接轴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联接则沿着第二路径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之后。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轴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之后被输送到第二路径下游的所述存储站。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提供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联接(以及第二连接轴从第一路径离开)之后,规定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第一路径的移动装置,在这里,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次一个地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以便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
优选地,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之后,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一个接一个地移动。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之后,从最终站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以在已经将在其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卸载到第二路径下游的卸载站之后输送到转移装置。
优选地,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规定使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在它们完成其沿着第二路径的移动时离开构建路径。更优选地,在它们到达卸载站时离开构建路径。
优选地,规定使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离开构建路径,从而在它们到达卸载站时将它们输送到转移装置。
优选地,一旦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已经被全部输送到转移装置并且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已经被全部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移动装置,稳态运行状态就被重新建立,在稳态运行状态中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构建路径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
优选地,通过利用移动装置一次一个地移动与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来执行沿着第一路径的移动。
优选地,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之后,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一个接一个地移动直至最终站,从所述最终站拾取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以在已经将在其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卸载到第二路径下游的卸载站之后被带回到第一路径的初始站。
优选地,针对第一(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与第一(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的第二路径移动。
优选地,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与第一(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针对第一(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次一个地沿着第一路径移动时,针对第一(第二)尺寸配置的剩余N-1个鼓中的至少一部分同时沿着第二路径移动。
优选地,第一尺寸对应于第一装配直径。
优选地,第二尺寸对应于与第一装配直径不同的第二装配直径。
优选地,沿着N个鼓沿构建路径移动的方向,第二路径在第一路径之后。
优选地,在针对第一(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构建路径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期间,构建正在处理的轮胎的胎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构建路径包括在所述第一路径之后的第二路径,并且所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将所述第一连接轴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
优选地,提供存储站,所述存储站被配置成存储至少所述第一连接轴和针对所述第二尺寸配置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从所述存储站拾取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提供支撑和运送装置,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并且使得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之前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将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优选地在第一路径的初始站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从第二路径的最终站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并且将它们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优选地在第一路径的初始站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从第二路径的最终站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将它们转移到卸载站以便卸载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以及然后将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优选地在第一路径的初始站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第二路径的最终站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转移到卸载站以便卸载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以及然后将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输送到转移装置。例如,转移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将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运送到构建线内部或外部的合适存放处(store)。
在一实施例中,该构建线被配置成用于构建胎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卸载站中卸载的正在处理的轮胎是胎体结构。此外,卸载站优选地位于成形和组装站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路径的最终站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并且将其输送到所述存储站。
优选地,构建线包括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存储站被配置成存储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从存储站拾取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并且将其输送至所述移动装置。更优选地在第一路径的初始站处。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移动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接收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联接,以及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脱离联接。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移动装置被配置成在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脱离联接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接轴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之前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
优选地,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移动装置拾取与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并且使之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更优选地,移动到所述第二路径的最终站。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第二路径的最终站拾取与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接轴输送到所述存储站。
优选地,该构建线包括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
优选地,该构建线还包括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被配置成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该构建线内运送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更优选地,从构建线内部或外部的合适存放处取出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
优选地,转移装置被配置成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运送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更优选地,转移装置被配置成从卸载站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并且将它们输送到构建线内部或外部的合适存放处。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联接之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适于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第一路径的移动装置。更优选地,在将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从所述转移装置取出之后。
优选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路径一次一个地移动与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
优选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并且使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移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从第二路径的最终站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将它们转移到卸载站以便卸载在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以及然后再次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优选地在第一路径的初始站处。
优选地,第一连接轴具有预定轴向延展,所述预定轴向延展与为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提供的最大轴向延展相当,更优选地基本上相等。
优选地,第二连接轴具有预定轴向延展,所述预定轴向延展与为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提供的最大轴向延展相当,更优选地基本上相等。
优选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相联接,以便保持其预定轴向延展不变。换言之,第一对支撑件与第一连接轴相联接,以便不相对于其两个轴向端部突出。
优选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相联,以便保持其预定轴向延展不变。换言之,第二对支撑元件与第二连接轴相联接,以便不相对于其两个轴向端部突出。
优选地,第一连接轴具有两个轴向端部,其形状和尺寸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鼓的两个轴向端部基本上相同。
优选地,第二连接轴具有两个轴向端部,其形状和尺寸与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鼓的两个轴向端部基本上相同。
优选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基本上相同。
优选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具有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同的轴向端部。
上述规定无论单独地还是优选地组合在一起都有利地使得可以利用被配置成操纵鼓的相同资源(例如,操纵器、移动装置、支撑和运送装置),以便也操纵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无需特定的调整或额外的资源。
优选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识别第一连接轴并且相应地激活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联接、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沿着第一路径的移动(不执行任何构建操作)、以及然后使它们与移动装置脱离以便释放到第二路径。
优选地,移动装置被配置成识别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并且相应地激活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移动装置的联接、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沿着第一路径的移动(不执行任何构建操作)、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脱离联接以便将第二连接轴释放到第二路径。
优选地,第二路径被配置成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以便在其沿着第二路径通过时使轮胎构建操作无效。
优选地,第二路径被配置成识别第二连接轴,以便在其沿着第二路径通过时使轮胎构建操作无效。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被配置成识别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以便在从第二路径的最终站拾取之后将它们输送到存储站。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清楚,其中将参照附图进行所述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构建线制造的轮胎的径向半截面;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在稳态运行状态下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构建线,其中针对第一尺寸配置鼓和第一对支撑元件;
-图3示出了在从第一尺寸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的步骤中的图2的构建线;
-图4示出了在鼓从第一尺寸改变成第二尺寸之后的稳态运行状态期间的图3的构建线,其中针对第二尺寸配置鼓和第二对支撑元件;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轮胎2的示例,所述轮胎可以在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1中生产。
轮胎2具有垂直于其旋转轴线R的中面A(应注意的是,在图2中,旋转轴线R相对于轮胎2的截面的位置以完全指示性和示意性的方式示出)。中面A将轮胎2分成第一轴向半体2a和第二轴向半体。为了简化说明起见,图2仅示出了轮胎2的第一轴向半体2a,另一半体基本上是镜像的(除了胎面花纹相对于上述中面A可能不对称之外)。
轮胎2主要包括具有一个或两个胎体帘布层4a、4b的胎体结构3。在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4a、4b内部施加有一层不可渗透的弹性体材料或所谓的衬里5。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仅其轴向半体2a在图2中示出)在轴向相对位置(相对于中面A)与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4a、4b的相应轴向端部相接合。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均包括所谓的胎圈芯6a,所述胎圈芯在径向外部位置中承载弹性体填料6b。两个环形锚固结构6靠近通常以名称“胎圈”7标识的区域(图2中仅示出了其轴向半体2a的区域)集成,轮胎2与相应安装轮辋之间的接合通常发生在该胎圈处。包括带束层8a、8b的带束结构8周向地施加在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4a、4b周围,胎面带9周向地并置在带束结构8上。带束结构8可以包括位于上述带束层8a、8b的径向外部位置中的另外的所谓的零度层(未示出)。带束结构8还可以与所谓的“底带束插入件”10相关联,每个底带束插入件均布置在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4a、4b与带束结构8的轴向相对端部边缘之一之间。两个侧壁11在轴向相对位置(相对于中面A)中被施加在胎体帘布层(或多个胎体帘布层)4a、4b上,每个侧壁从对应胎圈7延伸到胎面带9的对应侧边缘。每个侧壁11的靠近胎面带9的相应侧边缘的部分和胎面带9的靠近相应侧壁11的每个部分的组件被称为轮胎的胎肩1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按照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运行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构建线20。
构建线20被配置成实施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
构建线20包括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在该图中,N=6)。
构建线20还包括构建路径30,所述构建路径被配置成用于在构建线20的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N个鼓上按照所述第一尺寸构建轮胎。
构建路径30包括第一路径110和第二路径120,分别用于按照第一尺寸构建正在处理的轮胎的第一部分部件和第二部分部件。
第一路径110包括多个工作站(未示出)。这样的工作站优选顺序地布置在第一路径110的两端之间,初始站P1优选位于所述两端中的一端处。优选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每个鼓可以以与所述多个工作站的空间顺序相同或不同的顺序在所述多个工作站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未示出),沿着第一路径110,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每个鼓从初始站P1开始在所述多个工作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工作站之间移动,然后返回到所述初始站P1。在该实施例中,初始站P1充当第一路径110的进入/离开(或类似地,鼓装载/卸载)站,进入第一路径110(准备好开始新的构建循环)的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空鼓100和从第一路径110离开(准备好沿着第二路径120继续构建循环)的承载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的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鼓100两者经过这里。
沿着第一路径110,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每个鼓优选地由移动装置170移动,所述移动装置优选地为穿梭器(shuttle)的形式。在一实施例(未示出)中,穿梭器优选地能够通过合适的马达移动而沿着合适的引导件(优选地直线引导件)从所述初始站P1开始/朝向所述初始站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作为第一路径110的进入站的初始站P1被配置成布置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使得它们的轴向延展是正在处理的轮胎的几何特征的函数。
第二路径120包括多个工作站130、131、132(例如三个,如图2所示)。
构建线20还包括支撑和运送装置180,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并且使它们在第二路径120的工作站130、131、132之间移动以及在轮胎部件的各个部分构建期间支撑它们。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和运送装置180是拟人化机器人,优选地具有拥有至少6个运动轴的机器人臂。
构建线20还包括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所述第一路径110中的移动装置170稳定地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一次移动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一个鼓。
以这种方式,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第一路径110一次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与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一个鼓的同时,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剩余N-1(N>1)个鼓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二路径120移动(同时地移动,N>2)。
此外,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每个鼓100沿着第一路径110移动的同时(其中,其两个轴向端部分别与两个支撑元件101相联接),沿着第二路径120,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鼓100与支撑元件101脱离联接,所述支撑元件保持与移动装置170的稳定联接。
例如,移动装置170包括用于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每个鼓100的两个相对轴向端部处支撑第一对中的两个支撑元件101的末端和对立末端。
构建线20还包括卸载站150。
构建线20还包括至少一个操纵器190,所述操纵器被配置成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从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并且将在它们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输送到卸载站150以及将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因此与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断开关联)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优选地在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处。
以这种方式,如图2中深灰色箭头示意性所示,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实施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的顺序且循环的移动,按照该移动,在从初始站P1开始沿着第一路径110移动之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一个接一个地沿着第二路径120移动直至最终站P2,然后经过卸载站150被带回到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并且开始新的构建循环。
在一实施例中,操纵器190是非拟人化笛卡尔移动装置,其允许按照三个笛卡尔轴X、Y、Z移动并且优选地围绕所述笛卡尔轴中的两个轴X和Y旋转。
可替代地,操纵器19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拟人化机器人制成,优选地具有拥有至少6个运动轴的机器人臂。
特别地,应当注意,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操纵器190可以由单个装置或多个装置制成。
为了允许既提供用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替换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又提供用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替换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的鼓更换,构建线20还包括存储站160,所述存储站被配置成存储第一连接轴161和与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联接的第二连接轴162。
构建线20还包括转移装置140(例如,台车),其被配置成运送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和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
例如,转移装置140可以配置成使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进入构建线20,从而从位于构建线20内部或外部的合适存放处(未示出)取出它们,以及随后使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来看构建线20,从而将它们运送到所述存放处。
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中的最后一个鼓从第一路径110离开之后,操纵器190被配置成从存储站160拾取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并且将其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优选地在所述初始站P1处。
进而,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移动装置170被配置成,优选地在所述初始站P1处,接收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并且使之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沿着第一路径11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以及然后将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
进而,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支撑和运送装置180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以及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直至最终站P2。
以这种方式,如图3所示,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跟随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最后一个鼓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
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操纵器190还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并且将其输送至所述存储站160(不经过卸载站150)。
在图2-3中,白色虚线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构建线20内首先由第一连接轴161单独遵循(从存储站160到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的路径)以及然后由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遵循(从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回到卸载站160的路径)的总体路径。
可以看出,在其中需要替换第一尺寸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第一连接轴161的帮助下,利用相同资源(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和相同路径(构建路径30)从构建循环移除了所述第一尺寸的第一对支撑元件,所述相同资源和所述相同路径用于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其中唯一的区别在于,从最终站P2,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鼓100经过卸载站150被带回到初始站P1,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被输送到存储站160。
相同资源的利用使得可以有利地执行鼓更换,从而最小化所需的投资和对构建线20布局的影响。另外,相同构建路径的使用有利地使得可以在无需中断构建过程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构建循环时间的影响的情况下执行鼓更换。因此,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的移除是在不影响构建过程的情况下执行的。
优选地,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操纵器190还被配置成从存储站160拾取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以及将其输送至所述移动装置170,优选地在所述初始站P1处。
应当注意的是,通过使第一尺寸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跟随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沿着构建路径30的流动而从构建循环中移除该第一尺寸的第一对支撑元件并且将其输送到存储站160的事实避免了在与移动装置170脱离联接后由操纵器190拾取的情况下使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从第一路径110直接返回到存储站160。这有利地使得可以通过允许操纵器190在已经将第一连接轴161输送到移动装置170之后紧接着开始执行从存储站160撤回第二连接轴162的上述撤回来避免等待时间。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将与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输送到第二路径120之后,移动装置170被配置成从操纵器190接收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移动装置自身相联接,以及沿着第一路径110移动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以然后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脱离联接并且将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保持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支撑和运送装置180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拾取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以及使之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直至最终站P2。
以这种方式,所述第二连接轴162跟随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又跟随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最后一个鼓。
优选地,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操纵器190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拾取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并且将其输送到所述存储站160(不经过卸载站150)。
在图2-3中,白色虚线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构建线20内首先由与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第二连接轴162遵循(从存储站160开始,抵达初始站P1,然后到达第一路径110的末端处的路径)以及然后由第二连接轴162单独遵循(从第一路径110的末端返回到卸载站160的路径)的总体路径。
可以看出,在其中需要替换第一尺寸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将第二尺寸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引入到构建线20中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第二连接轴162的帮助下,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被引入到构建循环中,通过利用相同资源(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和相同路径(构建路径30)管理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相同资源和相同路径用于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
通过使第二连接轴162跟随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沿着构建路径30的流动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轴返回到存储站160的事实避免了在操纵器190的拾取下使第二连接轴162直接从第一路径110返回到存储站160。这有利地使得可以避免等待时间,从而允许操纵器190在将与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第二连接轴162输送到移动装置170之后紧接着开始执行后续操作(特别是拾取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中的第一鼓)。
根据描述,鼓更换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执行,不需要额外的资源(除了存储站160、两个连接轴161、162、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和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之外),也不需要中断构建线20内的轮胎构建。这有利地使得能够执行鼓更换,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投资和对构建线布局、对轮胎构建过程和对构建循环的影响。
为了使得能够利用用于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的相同资源(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优选地具有预定轴向延展,其与为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提供的最大轴向延展相当,优选地基本上相等。
优选地,还是为此目的,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分别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和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以便保持它们的预定轴向延展不变。换句话说,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和第二对支撑件201分别与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相联接,以便不相对于其两个轴向端部突出。
优选地,还是为了能够利用用于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的相同资源(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均具有两个轴向端部,所述两个轴向端部的形状和尺寸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同。
优选地,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是相同的。
由于上述规定,能够利用已经配置成操纵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在它们的轴向端部处接合它们)的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来操纵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在它们的轴向端部处接合它们),不需要特定的调整适配。
优选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具有拥有基本上相同形状和尺寸的轴向端部。
优选地,操纵器190被配置成操纵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其中它们的轴线竖直取向。
在操纵器190移动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期间,为了加强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和第二对支撑元件201分别与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的锚固,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优选地设置有安全齿,其由弹簧机构致动,所述安全齿适于接合相应对的支撑元件101、201,从而避免其轴向移动。
优选地,构建线20被配置成实施识别系统,由此操纵器190、移动装置170、支撑和运送装置180、第一路径110内的工作站和第二路径120内的工作站130、131、132设置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适于识别与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与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与第一连接轴161以及与第二连接轴162相关联的合适的标识装置,以便根据上面的描述每次激活适当的操作。
特别地,移动装置170优选地被配置成识别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并且因此激活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的联接、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沿着第一路径110的移动、以及然后其与移动装置170脱离联接以便释放到第二路径120。
此外,移动装置170优选地被配置成识别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并且因此激活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移动装置170本身的联接、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沿着第一路径110的移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第二连接轴162的脱离联接以将第二连接轴162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
第一路径110内的工作站、第二路径120内的工作站130、131、132、以及支撑和运送装置180优选地被配置成识别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以便在其沿着第一路径110和第二路径120移动期间使轮胎构建操作无效。
最后,操纵器190被配置成识别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以便在从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拾取之后将它们输送到存储站160。
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规定使转移装置140与针对第二尺寸配置N个鼓200一起进入构建线20。
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从所述第一路径110离开之后,操纵器190被配置成从转移装置140一个接一个地拾取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并且将它们输送到第一路径110的移动装置170,优选地在初始站P1处。
进而,移动装置170被配置成一次一个地接收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将它们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优选地在初始站P1处,以及然后使它们沿着所述第一路径移动。
进而,支撑和运送装置180被配置成一个接一个地拾取到达第一路径110的末端处的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以及使它们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到最终站P2。
此外,操纵器190被配置成当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到达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时一个接一个地拾取该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以及将在其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输送到卸载站150和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因此与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断开关联)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优选地在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处。
在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进一步规定,在沿着第一路径110和第二路120移动之后,当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在卸载站150处完成它们的构建循环时,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离开构建线20。
优选地,操纵器190被配置成当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到达卸载站150时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并且将它们(与在卸载站150中卸载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断开关联)输送到转移装置140。
一旦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全部都已经被输送到转移装置140,所述转移装置便优选地适于将它们运送到合适存放处(未示出)中。
在图2中构建线20示出为处于稳态运行状态,带有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而图3作为示例示出了处于换鼓运行状态的图2的构建线20。特别地,图3示出了一个时刻,其中:
-第二连接轴162沿着第二路径120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之后紧挨着定位,所述第一连接轴又沿着第二路径120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最后一个鼓之后紧挨着定位;
-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中的第一个鼓位于第一路径110中,在所述第一路径中与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鼓由移动装置170移动;
-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一些已经被输送到转移装置140,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中的一些仍在转移装置140中,等待进入构建循环。
图4示出了在稳态运行状态中从第一尺寸改变成第二尺寸的鼓更换结束时图2的构建线20,带有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全部都已经由转移装置140(在图4中不再可见)运送出构建线20之后的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以及带有存储在存储站160中的与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第一连接轴161和第二连接轴162。
图4中的深灰色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稳态运行状态期间由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在构建线20内遵循的总体路径。
清楚的是,对于鼓从第二尺寸改变成第一尺寸的后续可能更换,将以类似方式应用上文参照鼓从第一尺寸改变成第二尺寸所描述的相同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轴162和第一连接轴161(分别与第二对支撑元件201和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或不联接)将以与上文参照图2-3描述的类似但角色颠倒的方式遵循白色虚线箭头指示的路径。
在将鼓从第二尺寸改变成第三尺寸的鼓更换以及在转移装置140的帮助下使针对第三尺寸配置的N个鼓(未示出)进入构建线20的情况下,将需要使连接到针对第三尺寸配置的第三对支撑元件(未示出)的第三连接轴进入构建线20(例如,通过利用转移装置140)。可替代地,存储站可以被预先配置成存储连接到第三对支撑元件的这种第三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轴162和与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关联的第一连接轴161。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连接到第一/第二对支撑元件101、201的第一/第二连接轴161、162不再被后续构建循环需要,转移装置140也可以用于使它们离开构建线20。
优选地,第一尺寸对应于第一装配直径,第二尺寸对应于与第一装配直径不同的第二装配直径,可能的第三尺寸对应于与第一装配直径和第二装配直径不同的第三装配直径。
图5示出了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设备1,其中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构建线20。
设备1包括由上述构建线20实施的胎体结构构建线、胎冠结构构建线40以及包括上述卸载站150的成形和组装站151。
在设备1的稳态运行状态下,由构建线20实施的胎体结构构建线适用于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的帮助下构建N个胎体结构(同时地,N>1)。
实施胎体结构构建线的构建线20的第一路径110可以包括例如以下工作站(未示出)中的至少一些:
-复合施加站(包括衬里、底衬和耐磨插入件);
-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施加站;
-用于施加金属和/或织物增强件的可选站;
-可选的底带束插入件施加站
-可选的侧壁插入件施加站。
此外,在实施胎体结构构建线的构建线20中,在第一路径110下游紧接着的第二路径120的站130可以例如被配置成顺序地一次一个地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上执行正在处理的胎体结构的轴向相对端部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的接合。
此外,第二路径120的其他工作站131、132可以例如被配置成实施以下工作站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通过围绕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螺旋卷绕连续细长元件来一次一个地施加耐磨插入件的站;
-通过围绕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螺旋卷绕连续细长元件来一次一个地施加侧壁部分的侧壁部分施加站。
在设备1的稳态运行状态下,胎冠结构构建线40适用于在合适的鼓和一个或多个工作站(未示出)的帮助下构建胎冠结构。
在换鼓运行状态下,胎体结构构建线适用于根据上述内容实施更换。
成形和组装机151适于在N个胎体结构从胎体结构构建线到达时一次一个地顺序成形,以及在它们从胎冠结构构建线40到达时将它们组装到相应的胎冠结构,以便获得生轮胎。成形和组装机151优选地适用于使胎体结构成形并将它们组装到相应成型鼓(未示出)上的相应胎冠结构。因此,它对与相应构建鼓断开关联的胎体结构和胎冠结构进行操作。
在成形和组装机151下游,设备1还包括至少一个模制和硫化单元(未示出),在这里,离开所述成形和组装机151的所构建的生轮胎被转移以启动模制和硫化过程,所述模制和硫化过程适用于按照所需的几何形状和胎面花纹限定轮胎的结构,以便获得成品轮胎。
胎冠结构构建线40、成形和组装机151以及模制和硫化单元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技术制造而成,因此不对它们进行详细描述。

Claims (33)

1.一种用于在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之间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稳态运行状态期间,
-沿着包括第一路径(110)的构建路径(30)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其中:
-通过利用移动装置(170)一次移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与轴向相对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一个鼓来执行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的移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并且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并且其中:
-所述方法在改变成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包括用针对所述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替换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所述替换包括:在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最后一个鼓从所述第一路径(110)离开之后,
·使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
·利用所述移动装置(170)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
·在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脱离联接之后,在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末端处释放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以及
·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从所述第一路径(110)离开之后,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构建路径(30)包括在所述第一路径(110)之后的第二路径(120),在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末端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被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其中,所述替换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之前,所述第一连接轴(161)被从所述第一路径(110)上游处的存储站(160)拾取,并且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之后,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被输送到所述第二路径(120)下游处的所述存储站(1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的联接通过从所述存储站(160)拾取第二连接轴(162)来执行,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的联接通过将从所述存储站(160)拾取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输送至所述第一路径(110)来执行,在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的联接包括利用所述移动装置(170)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相联接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的联接包括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62)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脱离联接之后将所述第二连接轴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保持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之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被输送到所述第二路径(120)下游处的所述存储站(1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规定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次一个地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以便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规定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次一个地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以便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并且其中,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之后,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一个接一个地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之后,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一个接一个地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直到最终站(P2),在将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2)卸载到所述第二路径(120)下游的卸载站(150)之后,从所述最终站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以便将其带回到所述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之后,从所述最终站(P2)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以在将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正在处理的轮胎(2)卸载到所述第二路径(120)下游的所述卸载站(150)之后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输送到转移装置(14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规定将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一次一个地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以便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并且其中,一旦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全部都已经被输送到所述转移装置(140)并且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全部都已经被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便重新建立稳态运行状态,其中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沿着所述构建路径(30)顺序地且循环地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尺寸对应于第一装配直径,所述第二尺寸对应于与所述第一装配直径不同的第二装配直径。
16.一种按照稳态运行状态和换鼓运行状态运行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2)的构建线(20),所述构建线包括:
-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针对所述第一尺寸配置的第一对支撑元件(101),
-构建路径(30),所述构建路径被配置成在所述稳态运行状态期间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上执行根据所述第一尺寸的轮胎(2)的多个构建循环,所述构建路径(30)包括第一路径(110),
-第一连接轴(161),
-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第二对支撑元件(201),
-在所述第一路径(110)中的移动装置(170),所述移动装置在所述稳态运行状态期间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并且被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一次移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中的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一个鼓,并且所述移动装置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连接轴(161)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在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末端处释放与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轴(161),以及使之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
-至少一个操纵器(190),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
·将所述第一连接轴(161)输送至所述移动装置(170),
·将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输送至所述移动装置(17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路径(30)包括在所述第一路径(110)之后的第二路径(120),并且其中,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连接轴(161)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构建线(20),包括存储站(160),所述存储站被配置成存储至少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和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从所述存储站(160)拾取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和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线包括支撑和运送装置(180),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它们,并且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移动装置(170)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在将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之前沿着所述第一路径(11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被配置成在所述稳态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转移到卸载站(150)以便卸载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以及然后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路径(30)包括在所述第一路径(110)之后的第二路径(120),其中,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连接轴(161)释放到所述第二路径(120),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二路径(120)的最终站(P2)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并且将其输送到所述存储站(160)。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存储站(160)被配置成存储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第二连接轴(162)。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被配置成从所述存储站(60)拾取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接轴输送到所述移动装置(170)。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所述移动装置(170)被配置成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接收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相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将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本身相联接,以及使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2)脱离联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线包括支撑和运送装置(180),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它们,并且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路径(110)拾取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61)相联接的所述第一对支撑元件(101);并且其中,所述支撑和运送装置(180)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移动装置(170)拾取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并且沿着所述第二路径(120)移动所述第二连接轴。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第二路径拾取与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脱离联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接轴输送到所述存储站(160)。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线包括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适于将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至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被配置成在改变成所述第二尺寸的所述换鼓运行状态期间从所述第二路径(120)的所述最终站(P2)一个接一个地拾取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转移到卸载站(150)以便卸载在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上构建的相应的正在处理的轮胎(2),以及然后将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输送至转移装置(140)。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线包括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适于将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至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和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具有预定轴向延展,所述预定轴向延展基本上等于为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提供的最大轴向延展。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构建线包括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其中,在所述第二对支撑元件(201)与所述移动装置(170)相联接之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器(190)适于将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一个接一个地输送至所述第一路径(110)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161)和所述第二连接轴(162)各自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针对第一尺寸配置的N个鼓(100)和所述针对第二尺寸配置的N个鼓(200)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构建线(20),其中,所述移动装置(170)在所述第一路径(110)的初始站(P1)处。
CN202180082982.1A 2020-12-17 2021-12-16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Active CN1166009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202000031280 2020-12-17
IT102020000031280 2020-12-17
PCT/IB2021/061819 WO2022130265A1 (en) 2020-12-17 2021-12-16 Method for managing a proces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and building l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978A CN116600978A (zh) 2023-08-15
CN116600978B true CN116600978B (zh) 2024-05-14

Family

ID=7485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2982.1A Active CN116600978B (zh) 2020-12-17 2021-12-16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63194A1 (zh)
CN (1) CN116600978B (zh)
WO (1) WO2022130265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518A (zh) * 2012-10-17 2015-08-0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用于车轮的轮胎的方法和成套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6195B1 (en) * 2010-05-28 2015-07-15 Pirelli Tyre S.p.A.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anagement of forming drums in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and plant for production of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RU2690337C2 (ru) * 2014-12-15 2019-05-31 Пирелли Тайр С.П.А.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нией сборки каркасных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борки каркасных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шин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2518A (zh) * 2012-10-17 2015-08-0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构建用于车轮的轮胎的方法和成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978A (zh) 2023-08-15
WO2022130265A1 (en) 2022-06-23
EP4263194A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27355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KR101588398B1 (ko) 차륜용 생타이어 건조 방법 및 설비
US11993039B2 (en) Plant for building green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JP5620490B2 (ja) 車両ホイール用タイヤを構築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およびプラント
US10213976B2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116600978B (zh) 用于管理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过程的方法和构建线
CN114829120B (zh) 用于生产车辆车轮用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JP7196361B2 (ja) 車両の車輪用のタイヤを組み立て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設備
EP4076925B1 (en) Method for building belt assemblies for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KR102159663B1 (ko) 차륜용 타이어를 생산하는 설비 및 방법
EP4076924B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