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94130B -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94130B
CN116594130B CN202310862075.XA CN202310862075A CN116594130B CN 116594130 B CN116594130 B CN 116594130B CN 202310862075 A CN202310862075 A CN 202310862075A CN 116594130 B CN116594130 B CN 116594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wall
optical fiber
fiber ribbon
bone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2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94130A (zh
Inventor
路庆海
沈峰
张文琴
张创锋
张明念
郑峰
彭武
陈志华
徐凌
柯强
胡秀明
徐继凡
方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tern Co Ltd
Huangg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tern Co Ltd
Huangg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tern Co Ltd, Huangg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ter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20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94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94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4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94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94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02B6/4404Multi-podd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位于外护套(5)内的十字弯折部件(13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23)、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本发明还公开了制造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制造、保管、维护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能光电同缆传输、机械性能更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带光缆,其中的光纤带为直线结构,这样由于设备的原因,无法生产大芯数的光纤带,同时也使光纤带光缆的纤芯密度无法提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带光缆,采用层绞式的结构,需要复杂的绞合设备,生产速度慢、设备昂贵、生产过程中噪声大,检验及施工时,由于采用聚酯扎纱包扎了松套管且松套管呈现扭曲状,故开剥及恢复不便,易扎坏松套管。
CN115524784A公开了一种自装配超密堆叠光纤带、其制备方法、光单元及光纤带缆。其目的在于光纤之间采用柔性的连接部形成竹排状,同时被覆高强度的并带树脂,同时解决柔性和并带稳定性的问题,形成可自装配超密堆叠的光纤带,由此解决现有的光纤带堆叠为光纤带阵列,空间不能充分利用或者蛛网光纤带容易散带的技术问题。所述光单元包括松套管和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采用多个所述自装配超密堆叠光纤带堆叠而成,收纳于所述松套管中。所述光缆包括所述光单元。其光纤带可以形成自装配,减少在后续堆叠过程中出现扭转,翻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光纤带可以进行弯曲,可以填充套管空隙,进一步提升光缆中光纤密度。但是,其拉升了水平尺寸,不适合集中空间中使用。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揭示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十字弯折部件、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十字弯折部件由第一骨叶、第二骨叶、第三骨叶、第四骨叶构成,第一骨叶、第二骨叶、第三骨叶、第四骨叶四者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骨叶与第三骨叶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骨叶与第四骨叶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骨叶与第二骨叶相垂直,第一骨叶、第二骨叶、第三骨叶、第四骨叶四者长度相等,第一骨叶与第二骨叶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一空间,第二骨叶与第三骨叶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二空间,第三骨叶与第四骨叶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三空间,第四骨叶与第一骨叶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四空间,第一骨叶、第二骨叶、第三骨叶、第四骨叶四者的另一端在同一圆周上;第二弯折体由第一外壁体构成,第一外壁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第二外折壁构成,第一外折壁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的长度相等;第三弯折体与第二弯折体具有相似的、比例相对缩小的形状,第三弯折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五外折壁、第六外折壁构成,第五外折壁的一端与第六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外折壁的长度与第六外折壁的长度相等;填充部件由填充芯、包覆壳体构成,包覆壳体包覆在填充芯之外,包覆壳体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将所有第一光纤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之间互不接触;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二光纤、将所有第二光纤包覆住的第二粘结层一起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二光纤之间互不接触;或者,第二光纤带体由第二水平光纤带、第二垂直光纤带、柔软连接体构成,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相互垂直,柔软连接体的一端与第二水平光纤带的一端相连,柔软连接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垂直光纤带的一端相连,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水平光纤带与第二垂直光纤带可绕柔软连接体转动;十字弯折部件位于护套内腔内,第二骨叶及第四骨叶与水平对称轴线相重叠,第一骨叶及第三骨叶与垂直对称轴线相重叠;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及第二骨叶相紧贴,第一个第二弯折体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一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与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一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相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一空间内,第一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内,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及第二骨叶相紧贴,第二个第二弯折体位于第二空间内,第二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与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内,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二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相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二空间内,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二空间内,第二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内,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及第二骨叶相紧贴,第三个第二弯折体位于第三空间内,第三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与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内,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三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相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三空间内,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三空间内,第三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内,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及第二骨叶相紧贴,第四个第二弯折体位于第四空间内,第四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与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内,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四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一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的第二外折壁相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四空间内,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个填充部件位于第四空间内,第四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为:
先制造十字弯折部件、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
接着将十字弯折部件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将四根第一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并使其紧贴十字弯折部件;
然后将四个第二弯折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将四根第二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并使其紧贴第二弯折体;第一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模芯中心十字孔外, 第一L形孔与模芯中心十字孔不相连通, 第一L形孔具有四个;
再接着将四个第三弯折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的第一L形孔之外的第二L形孔,将四根填充部件分别穿过第二L形孔并使填充部件位于第三弯折体之外;第二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第一L形孔外,第二L形孔的位置与第一L形孔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L形孔具有四个;
再然后一起牵引十字弯折部件、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形成缆芯,在缆芯外挤塑包覆塑料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的制造。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第一弯折部件、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部件、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部件、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第一弯折部件由第一光纤带体、第一弯折体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将所有第一光纤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之间互不接触,第一弯折体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一弯折腔,第一弯折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弯折腔内,在第一弯折体的横截面上,第一弯折体的外缘为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弯折体的内缘为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第二弯折部件由第二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二光纤、将所有第二光纤包覆住的第二粘结层一起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二光纤之间互不接触,第二弯折体由第一外壁体、第一内壁体、第一连接外壁体构成,第二弯折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外壁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外折壁及第二外折壁构成,第一外折壁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壁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内折壁及第二内折壁构成,第一内折壁的一端与第二内折壁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折壁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与第一内折壁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竖孔,第二外折壁与第二内折壁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横孔,第一竖孔与第一横孔相垂直连通,第一竖孔与第一横孔构成第二弯折腔,第一外折壁的外缘指第一外折壁远离第一竖孔的边缘,第二外折壁的外缘指第二外折壁远离第一横孔的边缘,第一外折壁的外缘与第二外折壁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外折壁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外折壁的外缘及第二外折壁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的外缘,第一内折壁的外缘指第一内折壁远离第一竖孔的边缘,第二内折壁的外缘指第二内折壁远离第一横孔的边缘,第一内折壁的外缘与第二内折壁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内折壁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内折壁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内折壁的外缘及第二内折壁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的内缘,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弯折腔内;第三弯折部件由第三光纤带体、第三弯折体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三水平光纤带及第三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三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三光纤、将所有第三光纤包覆住的第三粘结层一起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三光纤之间互不接触,第三弯折体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三弯折腔,第三弯折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光纤带体位于第三弯折腔内,在第三弯折体的横截面上,第三弯折体的外缘为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弯折体的内缘为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填充部件由填充芯、包覆壳体构成,包覆壳体包覆在填充芯之外,包覆壳体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外护套由依次连接并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第六侧壁、第七侧壁、第八侧壁构成,外护套内部具有护套内腔,在与外护套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第一侧壁与第五侧壁相平行,第三侧壁与第七侧壁相平行,第二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平行,第四侧壁与第八侧壁相平行,第一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一顶点,第五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二顶点,第五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三顶点,第一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四顶点,经过第一顶点与第三顶点的直线为第一对角线,经过第二顶点与第四顶点的直线为第二对角线,第一对角线与第二对角线相互垂直,第一对角线与第四侧壁相平行,第二对角线与第二侧壁相平行,外护套被水平对称轴线上下平分且外护套关于水平对称轴线相对称,外护套被垂直对称轴线左右平分且外护套关于垂直对称轴线相对称;四个第一弯折部件的第一弯折体的外缘紧贴水平对称轴线及垂直对称轴线,第一弯折体的顶角顶点位于护套内腔的中央,四个第二弯折部件的第二弯折体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一弯折部件的第一弯折体的内缘,四个第三弯折部件的第三弯折体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二弯折部件的第二弯折体的内缘,四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各自紧贴一个第三弯折部件的第三弯折体的内缘,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第三弯折部件、填充部件都位于护套内腔内。
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制造、保管、维护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能光电同缆传输、抗拉、抗压、抗冲击等机械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使用的外护套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使用的第一弯折部件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使用的第二弯折部件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去除第二光纤带体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使用的第三弯折部件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使用的填充部件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实例1中所用的外护套的内壁附加延伸线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实例2中所使用的第二弯折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实例3中所使用的第二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实例4中所使用的第二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实例5中所使用的十字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实例5中所使用的第二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实例6中所使用的第二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实例7中所用的外护套的内壁附加延伸线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实例7中所使用的十字弯折部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好地理解及实施本专利,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中的标记作详细说明。
图中:1—第一弯折部件、2—第二弯折部件、3—第三弯折部件、4—填充部件、5—外护套、11—第一光纤、12—第一粘结层、13—第一弯折体、21—第二光纤、22—第二粘结层、221—柔软连接体、23—第二弯折体、231—第一外壁体、232—第一内壁体、233—第一连接外壁体、2311—第一外折壁、2312—第二外折壁、2321—第一内折壁、2322—第二内折壁、2301—第一竖孔、2302—第一横孔、23111—第一撕裂口、23112—第二撕裂口、23121—第三撕裂口、23122—第四撕裂口、23211—第五撕裂口、23212—第六撕裂口、23221—第七撕裂口、23222—第八撕裂口、31—第三光纤、32—第三粘结层、33—第三弯折体、41—填充芯、42—包覆壳体、131—十字弯折部件、1311—第一骨叶、1312—第二骨叶、1313—第三骨叶、1314—第四骨叶、501—第一空间、502—第二空间、503—第三空间、504—第四空间、50—护套内腔、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第三侧壁、54—第四侧壁、55—第五侧壁、56—第六侧壁、57—第七侧壁、58—第八侧壁、511—水平对称轴线、512—垂直对称轴线、513—第一对角线、514—第二对角线、θ—第二侧壁与第一对角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14,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第一弯折部件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部件2、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部件3、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4;
第一弯折部件1由第一光纤带体、第一弯折体13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11、将所有第一光纤11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12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11之间互不接触,第一弯折体13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一弯折腔,第一弯折体1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弯折腔内,在第一弯折体13的横截面上,第一弯折体13的外缘为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弯折体13的内缘为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
第二弯折部件2由第二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23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二光纤21、将所有第二光纤21包覆住的第二粘结层22一起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二光纤21之间互不接触,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第一内壁体232、第一连接外壁体233构成,第二弯折体2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外壁体231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壁体232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内折壁2321及第二内折壁2322构成,第一内折壁2321的一端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233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折壁23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23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2311与第一内折壁2321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竖孔2301,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二内折壁2322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横孔2302,第一竖孔2301与第一横孔2302相垂直连通,第一竖孔2301与第一横孔2302构成第二弯折腔,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指第一外折壁2311远离第一竖孔2301的边缘,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指第二外折壁2312远离第一横孔2302的边缘,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及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23的外缘,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指第一内折壁2321远离第一竖孔2301的边缘,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指第二内折壁2322远离第一横孔2302的边缘,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及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23的内缘,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弯折腔内;
第三弯折部件3由第三光纤带体、第三弯折体33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三水平光纤带及第三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三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三光纤31、将所有第三光纤31包覆住的第三粘结层32一起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三光纤31之间互不接触,第三弯折体33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三弯折腔,第三弯折体33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光纤带体位于第三弯折腔内,在第三弯折体33的横截面上,第三弯折体33的外缘为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弯折体33的内缘为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
填充部件4由填充芯41、包覆壳体42构成,包覆壳体42包覆在填充芯41之外,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外护套5由依次连接并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第三侧壁53、第四侧壁54、第五侧壁55、第六侧壁56、第七侧壁57、第八侧壁58构成,外护套5内部具有护套内腔50,在与外护套5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第一侧壁51与第五侧壁55相平行,第三侧壁53与第七侧壁57相平行,第二侧壁52与第六侧壁56相平行,第四侧壁54与第八侧壁58相平行,第一侧壁51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53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一顶点,第五侧壁55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53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二顶点,第五侧壁55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57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三顶点,第一侧壁51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57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四顶点,经过第一顶点与第三顶点的直线为第一对角线513,经过第二顶点与第四顶点的直线为第二对角线514,第一对角线513与第二对角线514相互垂直,第一对角线513与第四侧壁54相平行,第二对角线514与第二侧壁52相平行,外护套5被水平对称轴线511上下平分且外护套5关于水平对称轴线511相对称,外护套5被垂直对称轴线512左右平分且外护套5关于垂直对称轴线512相对称;
四个第一弯折部件1的第一弯折体13的外缘紧贴水平对称轴线511及垂直对称轴线512,第一弯折体13的顶角顶点位于护套内腔50的中央,四个第二弯折部件2的第二弯折体23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一弯折部件1的第一弯折体13的内缘,四个第三弯折部件3的第三弯折体33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二弯折部件2的第二弯折体23的内缘,四个填充部件4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各自紧贴一个第三弯折部件3的第三弯折体33的内缘,第一弯折部件1、第二弯折部件2、第三弯折部件3、填充部件4都位于护套内腔50内。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壁52与第一对角线513之间的夹角为θ,本实施实例中θ为直角。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折体13的两端与外护套5内壁都是相紧贴的;第二弯折体23的两端与外护套5内壁都是相紧贴的;第三弯折体33的两端与外护套5内壁都是相紧贴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部件4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斜边部分还可以是与第二侧壁52、第四侧壁54、第六侧壁56、第八侧壁58的内壁相紧贴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部件4内部可不具有填充芯41。
当然,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折体13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第二弯折体23那样一端是开口的,同理第三弯折体33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第二弯折体23那样一端是开口的,这样更便于取出内部的光纤带体。
当然,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折体13、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33的两端都可以封闭。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等于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的长度,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的长度等于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等于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长,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斜边边长不大于第二侧壁52的长度。
实施实例2
请见图15,并参考图1至图14,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外折壁2311上具有第一撕裂口23111及第二撕裂口23112,第一撕裂口23111更靠近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三撕裂口23121及第四撕裂口23122,第三撕裂口231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内折壁2321上具有第五撕裂口23211及第六撕裂口23212,第五撕裂口23211更靠近第一内折壁232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七撕裂口23221及第八撕裂口23222,第七撕裂口232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撕裂口23111与第五撕裂口232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撕裂口23112与第六撕裂口232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撕裂口23121与第七撕裂口23221的位置相对应,第四撕裂口23122与第八撕裂口23222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实例中不局限于第二弯折体23为上述形状与结构,实际上,第一弯折体13、第三弯折体33都可以为上述结构。
实施实例3
请见图16,并参考图1至图15,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分体式结构,第二水平光纤带位于第一横孔2302内,第二垂直光纤带位于第一竖孔2301内。
第一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都可采用上述结构。
实施实例4
请见图17,并参考图1至图16,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光纤带体由第二水平光纤带、第二垂直光纤带、柔软连接体221构成,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相互垂直,柔软连接体221的一端与第二水平光纤带的一端相连,柔软连接体221的另一端与第二垂直光纤带的一端相连,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水平光纤带位于第一横孔2302内,第二垂直光纤带位于第一竖孔2301内;第二水平光纤带与第二垂直光纤带可绕柔软连接体221l转动。第一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也都可采用上述结构。
实施实例5
请见图18和图19,并参考图1至图17,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十字弯折部件13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23、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
十字弯折部件131由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构成,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骨叶1311与第三骨叶1313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骨叶1312与第四骨叶13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相垂直,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长度相等,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一空间501,第二骨叶1312与第三骨叶1313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二空间502,第三骨叶1313与第四骨叶1314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三空间503,第四骨叶1314与第一骨叶1311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四空间504,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另一端在同一圆周上;
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构成,第一外壁体231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2311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长度相等;
第三弯折体与第二弯折体23具有相似的形状,只是比例相对缩小,第三弯折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五外折壁、第六外折壁构成,第五外折壁的一端与第六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外折壁的长度与第六外折壁的长度相等;
填充部件与实施实例1中的填充部件相同,外护套与实施实例1中的外护套5相同,第一光纤带体与实施实例1中的第一光纤带体相同,第二光纤带体与实施实例1中的第二光纤带体相同;
十字弯折部件131位于护套内腔50内,第二骨叶1312及第四骨叶1314与水平对称轴线511相重叠,第一骨叶1311及第三骨叶1313与垂直对称轴线512相重叠;
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个填充部件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为:
先制造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
接着将十字弯折部件131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将四根第一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并使其紧贴十字弯折部件;
然后将四个第二弯折体23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将四根第二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并使其紧贴第二弯折体23;第一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模芯中心十字孔外, 第一L形孔与模芯中心十字孔不相连通, 第一L形孔具有四个;
再接着将四个第三弯折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的第一L形孔之外的第二L形孔,将四根填充部件分别穿过第二L形孔并使填充部件位于第三弯折体之外;第二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第一L形孔外,第二L形孔的位置与第一L形孔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L形孔具有四个;
再然后一起牵引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形成缆芯,在缆芯外挤塑包覆塑料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的制造。
实施实例6
请见图20,并参考图1至图19,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5,不同之处在于:
之一为: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构成,第一外壁体231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2311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长度相等,第一外折壁2311上具有第一撕裂口23111及第二撕裂口23112,第一撕裂口23111更靠近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三撕裂口23121及第四撕裂口23122,第三撕裂口231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撕裂口23111的位置与第三撕裂口2312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撕裂口23112的位置与第四撕裂口23122的位置相对应。
上述所述的位置相对应,即指第一外折壁2311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相交处到对应位置的距离相等,如相交处到第一撕裂口23111与到第三撕裂口23121相等,其它类同,本申请中的相对应都代表上述意思。
之二为:还具有四根相同的第三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与第二光纤带体、第一光纤带体的形状相似。
之三为: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第四弯折体。
第三弯折体是第二弯折体从第一撕裂口23111与第三撕裂口23121处切开后的部分,第四弯折体是第二弯折体从第二撕裂口23112与第四撕裂口23122处切开后的部分。
十字弯折部件131与第二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与第三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弯折体与第四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三光纤带体,第四弯折体外放置填充部件,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四弯折体、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都位于护套内腔50内。
实施实例7
请见图21和图22,并参考图1至图20,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基本同实施实例5,不同之处在于:
之一:外护套5的横截面延伸后并不是正方形,而且矩形,第二侧壁52与第一对角线之间的夹角θ并非直角,水平对称轴线511上下平分外护套5,外护套5关于水平对称轴线511上下对称,垂直对称轴线512左右平分外护套5,外护套5关于垂直对称轴线512左右对称;
之二:填充部件的横截面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是不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之三:十字弯折部件131中,第一骨叶1311、第三骨叶1313的长度相等且在一直线上,第二骨叶1312、第四骨叶1314的长度相等且在一直线上,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相垂直,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另一端在同一椭圆面上,第二骨叶1312的长度大于第一骨叶1311的长度;
之四:第二弯折体由第一外壁体构成,第一外壁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第二外折壁构成,第一外折壁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的长度小于第二外折壁的长度;
之五:第三弯折体与第二弯折体具有相似的、比例相对缩小的形状,第三弯折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五外折壁、第六外折壁构成,第五外折壁的一端与第六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外折壁的长度小于第六外折壁的长度;
之六:第一光纤带体与实施实例1中的第一光纤带体相同,第二光纤带体与实施实例1中的第二光纤带体相同;也可以第一光纤带体由长度不相等的第一光纤带和第二光纤带构成,同理,也可以第二光纤带体由长度不相等的第三光纤带和第四光纤带构成;
之七:在所述带状光缆中,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都位于外护套5内的护套腔内,十字弯折部件131的中心位于护套腔的中央,四根第一光纤带体都紧贴十字弯折部件131且分别位于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四个第二弯折体分别紧贴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且分别位于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四根第二光纤带体分别紧贴四个第二弯折体且分别位于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四个第三弯折体分别紧贴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且分别位于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四个填充部件分别紧贴四个第三弯折体且分别位于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四个填充部件的斜边所在的平面分别与第二侧壁52、第四侧壁54、第六侧壁56、第八侧壁58的内壁相紧贴;填充部件,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都位于护套内腔50内。
当然,本实施实例中,不局限于填充部件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实际上如图21那样作适当延伸,填充部件的横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此时,外护套不需要第二侧壁52、第四侧壁54、第六侧壁56、第八侧壁58,而是由第一侧壁51、第三侧壁53、第五侧壁55、第七侧壁57四者构成,第一侧壁51、第三侧壁53、第五侧壁55、第七侧壁57形成矩形的截面。
当然,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侧壁51、第三侧壁53、第五侧壁55、第七侧壁57变形,若长度一样,即可形成实施实例1至实施实例6的情形,当然,填充部件的横截面此时为正方形。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1、2、3、4中的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都可应用到其它实施实例中。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5、6、7中还可以增加第四弯折体,第四弯折体与第三弯折体相似且相对缩小,这样填充部件与第四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三光纤带体。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6中的第二弯折体结构在适当变形,如将第二外折壁2312适当延长后,也可用于实施实例7中。
本申请中,实施实例2及实施实例6中的第二弯折体只是示例,撕裂口可以成对地去除,只要适合放在第一空间501、第二空间502、第三空间503、第四空间504内;而且,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撕裂口,这样可以放置更多的光纤带体,即不限于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的情形;实际上,还可以是第一弯折体为上述形状,上述图片只是为了方便表述而已,在使用时,首先,第一弯折体采用图15或图20的第二弯折体,其次,将图15或图20中的第二弯折体的第一撕裂口23111至第一外折壁2311的上方的部分去除、将第三撕裂口23121至第二外折壁2312的右方的部分去除,即可形成可使用的第二弯折体,再次,再取图15或图20中的第二弯折体,将第二弯折体的第二撕裂口23112至第一外折壁2311的上方的部分去除、将第四撕裂口23122至第二外折壁2312的右方的部分去除,即可形成可使用的第三弯折体;然后取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填充部件及外护套即可完成光纤带光缆的制造或组装。
本申请中,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四弯折体的两端可以不紧贴外护套的内壁,即,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四弯折体的两端与外护套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填充部件的倾斜面紧贴外护套的内壁,这种情况下,位于四角的填充部件作为支撑,在外部受压力、冲击力时可以得到缓冲,有效地保护弯折体及光纤带体。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5的材料为塑料。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纤11、第二光纤21、第三光纤31都可为单模或多模光纤。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粘结层12、第二粘结层22、第二弯折体23的材料是塑料,优选的是聚丙烯酸树脂。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柔软连接体221的材料是塑料。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折体13、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33、十字弯折部件131的材料都是塑料,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颜色。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填充芯41的材料是铜或铝或铁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铁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时,主要起到加强光缆的作用及限定其它部件的作用抗压、抗冲击作用;是铜或铝时,主要起输电作用及限定其它部件的作用抗压、抗冲击作用,当然也起到了加强机械拉伸的作用。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包覆壳体42的材料都是塑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第三弯折部件、填充部件、外护套的配合完成了完整的结构;还可以是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填充部件、外护套的配合完成了完整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第三弯折部件、填充部件、外护套及更多的弯折部件配合完成完整的结构,故结构更简单、组装或制造更方便。
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弯折体、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可替代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第三弯折部件,使得结构进一步简化,产品制造更简单、部件保存更方便。
本申请中的第二弯折部件、第二弯折体具有撕裂口的示例完全可应用于第一弯折部件、第一弯折体,其通过撕裂达到了简化弯折部件或弯折体的效果,使得只要生产一种,使用/生产时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去除后的部分可以回收、回塑再利用,使得保管、维护更加方便。
本申请中充分利用了护套内腔空间,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空间,而且,光纤带体弯折的结构使得同一光纤带体内纤芯数量大幅提高,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单根光纤带内的光纤数量为24根的限制,故使得产品的纤芯密度更高。
本申请中外护套实际不局限于挤塑的方式,如可以采用韧性足够的套管,直接套在缆芯外,这样即形成了光缆。
本申请中,第一弯折部件、第二弯折部件、第三弯折部件的一端开口时,更便于光纤带体的取放及更换,而且沿外护套的侧壁下切即可方便地取出光纤带或填充部件。
本申请中,填充部件内具有金属时,可以方便地输电,实现光电同缆传输,减少了采购、敷设、空间租用等成本。
本申请中, 弯折部件可采用不同的颜色,这样极易相互之间的区分。
本申请中,填充部件的存在,增加了抗拉、抗压、抗冲击等机械性能。
本申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所有技术问题,不需要绞合设备,生产速度快,生产时不会由于绞合设备产生噪声,不需要包扎设备、不需要聚酯扎纱,不会由于绞合、螺旋包覆等扎坏松套管,光纤带中的光纤数量大幅提高,而且充分利用了集中的空间,不会像背景技术的文献那样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幅扩展,故适用范围更广,纤芯密度更高。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十字弯折部件、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填充部件由填充芯、包覆壳体构成,包覆壳体包覆在填充芯之外,包覆壳体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十字弯折部件将空间划分成四个象限,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都具有直角弯折的形状,每个象限内,从十字弯折部件的中心向外依次放置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一个第二弯折体、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一个第三弯折体、一个填充部件;外护套由依次连接并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一至第八侧壁构成,外护套内部具有护套内腔,在与外护套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第一侧壁与第五侧壁相平行,第三侧壁与第七侧壁相平行,第二侧壁与第六侧壁相平行,第四侧壁与第八侧壁相平行,第一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一顶点,第五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二顶点,第五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三顶点,第一侧壁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四顶点,经过第一顶点与第三顶点的直线为第一对角线,经过第二顶点与第四顶点的直线为第二对角线,第一对角线与第二对角线相互垂直,第一对角线与第四侧壁相平行,第二对角线与第二侧壁相平行,外护套被水平对称轴线上下平分且外护套关于水平对称轴线相对称,外护套被垂直对称轴线左右平分且外护套关于垂直对称轴线相对称;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十字弯折部件位于护套内腔内,十字弯折部件的水平部分与水平对称轴线相重叠,十字弯折部件的垂直部分与垂直对称轴线相重叠。
因此,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制造、保管、维护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能光电同缆传输、抗拉、抗压、抗冲击等机械性能更优。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十字弯折部件(13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23)、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
十字弯折部件(131)由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构成,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骨叶(1311)与第三骨叶(1313)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骨叶(1312)与第四骨叶(13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相垂直,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长度相等,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一空间(501),第二骨叶(1312)与第三骨叶(1313)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二空间(502),第三骨叶(1313)与第四骨叶(1314)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三空间(503),第四骨叶(1314)与第一骨叶(1311)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四空间(504),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另一端在同一圆周上;
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构成,第一外壁体(231)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2311)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长度相等;
第三弯折体与第二弯折体(23)具有比例相对缩小的形状,第三弯折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五外折壁、第六外折壁构成,第五外折壁的一端与第六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外折壁的长度与第六外折壁的长度相等;
填充部件(4)由填充芯(41)、包覆壳体(42)构成,包覆壳体(42)包覆在填充芯(41)之外,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11)、将所有第一光纤(11)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12)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11)之间互不接触;
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二光纤(21)、将所有第二光纤(21)包覆住的第二粘结层(22)一起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二光纤(21)之间互不接触;
十字弯折部件(131)位于护套内腔(50)内,第二骨叶(1312)及第四骨叶(1314)与水平对称轴线(511)相重叠,第一骨叶(1311)及第三骨叶(1313)与垂直对称轴线(512)相重叠;
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个填充部件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2.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十字弯折部件(13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体(23)、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体、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四根相同的第一光纤带体、四根相同的第二光纤带体;
十字弯折部件(131)由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构成,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骨叶(1311)与第三骨叶(1313)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骨叶(1312)与第四骨叶(13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相垂直,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长度相等,第一骨叶(1311)与第二骨叶(1312)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一空间(501),第二骨叶(1312)与第三骨叶(1313)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二空间(502),第三骨叶(1313)与第四骨叶(1314)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三空间(503),第四骨叶(1314)与第一骨叶(1311)围成的小空间部分为第四空间(504),第一骨叶(1311)、第二骨叶(1312)、第三骨叶(1313)、第四骨叶(1314)四者的另一端在同一圆周上;
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构成,第一外壁体(231)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2311)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长度相等;
第三弯折体与第二弯折体(23)具有比例相对缩小的形状,第三弯折体由互相垂直的第五外折壁、第六外折壁构成,第五外折壁的一端与第六外折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外折壁的长度与第六外折壁的长度相等;
填充部件(4)由填充芯(41)、包覆壳体(42)构成,包覆壳体(42)包覆在填充芯(41)之外,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11)、将所有第一光纤(11)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12)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11)之间互不接触;
第二光纤带体由第二水平光纤带、第二垂直光纤带、柔软连接体(221)构成,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相互垂直,柔软连接体(221)的一端与第二水平光纤带的一端相连,柔软连接体(221)的另一端与第二垂直光纤带的一端相连,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水平光纤带与第二垂直光纤带可绕柔软连接体(221)转动;
十字弯折部件(131)位于护套内腔(50)内,第二骨叶(1312)及第四骨叶(1314)与水平对称轴线(511)相重叠,第一骨叶(1311)及第三骨叶(1313)与垂直对称轴线(512)相重叠;
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一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一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一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一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一空间(501)内,第一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一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二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二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二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二空间(502)内,第二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二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三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三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三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三个填充部件位于第三空间(503)内,第三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与第一骨叶(1311)及第二骨叶(1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四根第一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与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四个第二弯折体(23)的第二外折壁(2312)相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与第四根第二光纤带体相紧贴,第四个填充部件位于第四空间(504)内,第四个填充部件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紧贴第四个第三弯折体的第五外折壁及第三个第三弯折体的第六外折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根相同的第三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构成,第一外壁体(231)由互相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外折壁(2311)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长度相等,第一外折壁(2311)上具有第一撕裂口(23111)及第二撕裂口(23112),第一撕裂口(23111)更靠近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三撕裂口(23121)及第四撕裂口(23122),第三撕裂口(231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撕裂口(23111)的位置与第三撕裂口(2312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撕裂口(23112)的位置与第四撕裂口(23122)的位置相对应;
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第四弯折体;
十字弯折部件(131)与第二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与第三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弯折体与第四弯折体之间放置第三光纤带体,第四弯折体外放置填充部件,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第三弯折体、第四弯折体、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第三光纤带体都位于护套内腔(5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为:
先制造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
接着将十字弯折部件(131)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将四根第一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并使其紧贴十字弯折部件;
然后将四个第二弯折体(23)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将四根第二光纤带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中心十字孔外的第一L形孔并使其紧贴第二弯折体(23);第一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模芯中心十字孔外, 第一L形孔与模芯中心十字孔不相连通, 第一L形孔具有四个;
再接着将四个第三弯折体分别穿过护套挤塑机的模芯的第一L形孔之外的第二L形孔,将四根填充部件分别穿过第二L形孔并使填充部件位于第三弯折体之外;第二L形孔对称地分布在第一L形孔外,第二L形孔的位置与第一L形孔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L形孔具有四个;
再然后一起牵引十字弯折部件(131)、第二弯折体(23)、第三弯折体、填充部件、第一光纤带体、第二光纤带体形成缆芯,在缆芯外挤塑包覆塑料形成外护套,完成了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的制造。
5.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具有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第一弯折部件(1)、四个相同的第二弯折部件(2)、四个相同的第三弯折部件(3)、四个相同的填充部件(4);
第一弯折部件(1)由第一光纤带体、第一弯折体(13)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水平光纤带及第一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一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一光纤(11)、将所有第一光纤(11)包覆住的第一粘结层(12)一起构成第一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一光纤(11)之间互不接触,第一弯折体(13)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一弯折腔,第一弯折体(1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光纤带体位于第一弯折腔内,在第一弯折体(13)的横截面上,第一弯折体(13)的外缘为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弯折体(13)的内缘为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
第二弯折部件(2)由第二光纤带体、第二弯折体(23)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二光纤(21)、将所有第二光纤(21)包覆住的第二粘结层(22)一起构成第二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二光纤(21)之间互不接触,第二弯折体(23)由第一外壁体(231)、第一内壁体(232)、第一连接外壁体(233)构成,第二弯折体(2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外壁体(231)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外折壁(2311)及第二外折壁(2312)构成,第一外折壁(2311)的一端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壁体(232)由相互垂直的第一内折壁(2321)及第二内折壁(2322)构成,第一内折壁(2321)的一端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233)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内折壁(232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外壁体(23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外折壁(2311)与第一内折壁(2321)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竖孔(2301),第二外折壁(2312)与第二内折壁(2322)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横孔(2302),第一竖孔(2301)与第一横孔(2302)相垂直连通,第一竖孔(2301)与第一横孔(2302)构成第二弯折腔,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指第一外折壁(2311)远离第一竖孔(2301)的边缘,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指第二外折壁(2312)远离第一横孔(2302)的边缘,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外折壁(2311)的外缘及第二外折壁(2312)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23)的外缘,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指第一内折壁(2321)远离第一竖孔(2301)的边缘,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指第二内折壁(2322)远离第一横孔(2302)的边缘,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互相垂直,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的长度与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的长度相等,第一内折壁(2321)的外缘及第二内折壁(2322)的外缘合称为第二弯折体(23)的内缘,第二光纤带体位于第二弯折腔内;
第三弯折部件(3)由第三光纤带体、第三弯折体(33)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由相互垂直的第三水平光纤带及第三垂直光纤带构成,第三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多根第三光纤(31)、将所有第三光纤(31)包覆住的第三粘结层(32)一起构成第三光纤带体,相邻的第三光纤(31)之间互不接触,第三弯折体(33)内部具有呈直角弯折的第三弯折腔,第三弯折体(33)为一体式结构,第三光纤带体位于第三弯折腔内,在第三弯折体(33)的横截面上,第三弯折体(33)的外缘为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弯折体(33)的内缘为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第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大于第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
填充部件(4)由填充芯(41)、包覆壳体(42)构成,包覆壳体(42)包覆在填充芯(41)之外,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外护套(5)由依次连接并形成封闭结构的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第三侧壁(53)、第四侧壁(54)、第五侧壁(55)、第六侧壁(56)、第七侧壁(57)、第八侧壁(58)构成,外护套(5)内部具有护套内腔(50),在与外护套(5)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上,第一侧壁(51)与第五侧壁(55)相平行,第三侧壁(53)与第七侧壁(57)相平行,第二侧壁(52)与第六侧壁(56)相平行,第四侧壁(54)与第八侧壁(58)相平行,第一侧壁(51)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53)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一顶点,第五侧壁(55)的延伸处与第三侧壁(53)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二顶点,第五侧壁(55)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57)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三顶点,第一侧壁(51)的延伸处与第七侧壁(57)的延伸处相交形成第四顶点,经过第一顶点与第三顶点的直线为第一对角线(513),经过第二顶点与第四顶点的直线为第二对角线(514),第一对角线(513)与第二对角线(514)相互垂直,第一对角线(513)与第四侧壁(54)相平行,第二对角线(514)与第二侧壁(52)相平行,外护套(5)被水平对称轴线(511)上下平分且外护套(5)关于水平对称轴线(511)相对称,外护套(5)被垂直对称轴线(512)左右平分且外护套(5)关于垂直对称轴线(512)相对称;
四个第一弯折部件(1)的第一弯折体(13)的外缘紧贴水平对称轴线(511)及垂直对称轴线(512),第一弯折体(13)的顶角顶点位于护套内腔(50)的中央,四个第二弯折部件(2)的第二弯折体(23)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一弯折部件(1)的第一弯折体(13)的内缘,四个第三弯折部件(3)的第三弯折体(33)的外缘各自紧贴一个第二弯折部件(2)的第二弯折体(23)的内缘,四个填充部件(4)的包覆壳体(42)的外缘的直角边部分各自紧贴一个第三弯折部件(3)的第三弯折体(33)的内缘,第一弯折部件(1)、第二弯折部件(2)、第三弯折部件(3)、填充部件(4)都位于护套内腔(5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折壁(2311)上具有第一撕裂口(23111)及第二撕裂口(23112),第一撕裂口(23111)更靠近第一外折壁(231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三撕裂口(23121)及第四撕裂口(23122),第三撕裂口(231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内折壁(2321)上具有第五撕裂口(23211)及第六撕裂口(23212),第五撕裂口(23211)更靠近第一内折壁(2321)的另一端,第二外折壁(2312)上具有第七撕裂口(23221)及第八撕裂口(23222),第七撕裂口(23221)更靠近第二外折壁(2312)的一端,第一撕裂口(23111)与第五撕裂口(232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撕裂口(23112)与第六撕裂口(232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撕裂口(23121)与第七撕裂口(23221)的位置相对应,第四撕裂口(23122)与第八撕裂口(23222)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光纤带体由第二水平光纤带、第二垂直光纤带、柔软连接体(221)构成,第二水平光纤带及第二垂直光纤带相互垂直,柔软连接体(221)的一端与第二水平光纤带的一端相连,柔软连接体(221)的另一端与第二垂直光纤带的一端相连,第二光纤带体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水平光纤带位于第一横孔(2302)内,第二垂直光纤带位于第一竖孔(2301)内;第二水平光纤带与第二垂直光纤带可绕柔软连接体(221)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5)的材料为塑料。
CN202310862075.XA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6594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2075.XA CN116594130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2075.XA CN116594130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4130A CN116594130A (zh) 2023-08-15
CN116594130B true CN116594130B (zh) 2023-09-22

Family

ID=8759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2075.XA Active CN116594130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94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8180B (zh) * 2023-10-13 2024-04-09 常熟闪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状光缆及带状电缆
CN117826352B (zh) * 2024-03-06 2024-04-30 常熟白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的光纤带光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5286U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리본형 초다심 광케이블
KR100308503B1 (ko) * 1998-12-31 2001-11-30 김진찬 십자형 그루브와 그것을 구비한 초다심 광케이블
JP200727209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331813A (zh) * 2020-04-26 2020-06-26 常熟虞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及使用该模具制造通信光缆的方法
CN111696704A (zh) * 2020-07-20 2020-09-22 常熟市邦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芯数密度通信电缆
CN113903526A (zh) * 2020-10-20 2022-01-07 王爱华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通信光缆及光纤带
CN116381882A (zh) * 2023-04-03 2023-07-0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光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5286U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리본형 초다심 광케이블
KR100308503B1 (ko) * 1998-12-31 2001-11-30 김진찬 십자형 그루브와 그것을 구비한 초다심 광케이블
JP2007272098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wcc Showa Cable Systems Co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331813A (zh) * 2020-04-26 2020-06-26 常熟虞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及使用该模具制造通信光缆的方法
CN111696704A (zh) * 2020-07-20 2020-09-22 常熟市邦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芯数密度通信电缆
CN113903526A (zh) * 2020-10-20 2022-01-07 王爱华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通信光缆及光纤带
CN116381882A (zh) * 2023-04-03 2023-07-04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芯数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94130A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94130B (zh) 一种具有弯折部件的带状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US5212756A (en) Fiber optic ribbon cable including flexible web
CN111273415A (zh) 一种5g通信基站用拼合结构电缆及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51216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及通信光缆及光纤带
WO2020095958A1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239947A (zh) 一种5g网络用通信光缆及光电复合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5181094U (zh) 一种管道用双芯蝶形引入光缆
CN211263901U (zh) 一种带状光缆及具有光纤带的电缆
CN116755206B (zh) 一种具有拼合体的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AU2017213391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7111239A (zh) 一种具有六棱柱体部件的层绞式带状光缆及电缆
CN107076954B (zh) 光缆、光缆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17111245B (zh) 一种阻燃光纤带光缆
CN212321940U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11603644U (zh) 一种5g网络用通信光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11265108U (zh) 一种5g通信基站用拼合结构光缆及电缆
JP6196838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中間後分岐方法
CN219978579U (zh) 一种具有保护模块的蝶形引入光缆
JP2019056837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1856675A (zh)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104704581A (zh) 光电复合线缆
CN116577889A (zh) 一种异形结构蝶形引入光缆
CN111142205A (zh) 一种异型结构光缆及一种异型结构电缆
JP2004354448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263902U (zh) 一种异型光缆及一种异型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