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2843A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82843A CN116582843A CN202310411728.2A CN202310411728A CN116582843A CN 116582843 A CN116582843 A CN 116582843A CN 202310411728 A CN202310411728 A CN 202310411728A CN 116582843 A CN116582843 A CN 1165828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ar field
- field communication
- application
- equipment
- user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在指定环境中预设近场通信设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端探测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接收并解析探测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通过查找所述设备编码的映射关系获得相关联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相应地,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信号交互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不断拓展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移动终端服务于各种人群。从手机扫码支付,到刷码乘坐公交或地铁,再到线上预约服务、点餐等,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需要手机的支持。虽然手机厂商和应用提供方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随着应用数量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杂。这既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便利,也给部分人群带来了使用困扰,例如对于老年人群,或者视障人士带来了困扰。
因此,期望能有一种应用推荐方法,当多个使用场景进行切换时,可以自动为用户推荐适用于当前使用场景的应用。
在当前,有一些基于地理位置进行应用推荐的方法,但是其精度不佳。此外还有一些基于用户行为进行应用推荐的方法,但是其多适用于购物场景,数据的时效性不高。
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应用推荐方案,其在应用推荐时具备精确性和时效性。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该方法通过用户端和近场通信设备的近场通信,精确且具有时效性地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推荐,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根据上述目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在指定环境中预设近场通信设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用户端探测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
当探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根据与所述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以近场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用户端和近场通信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交流,用户端通过检测近场通信信号获取到近场通信设备的信息以及相关联的应用信息,从而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获得应用推荐,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近场通信区域内具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
根据与所述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之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推荐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所对应的应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近场通信信号也可以是WiFi信号,用户端从WiFi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
当所述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可选地,上述各项动作或者步骤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具体步骤可以只执行上述动作中的一个,也可以执行上述动作的组合,例如,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接着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应用于服务端,包括步骤:
向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接收用户端传输的设备编码,其中所述设备编码是用户端对探测到的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析而获取的;
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以使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应用ID,推荐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其中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来自于用户端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的排序。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该系统精确且具有时效性地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推荐,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根据上述目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包括:在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服务端以及用户端;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其中:
服务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用户端探测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并且在探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用户端将所述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
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向用户端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用户端根据接收的应用ID,推荐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对应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
用户端将所述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具体包括:用户端将经过排序的各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
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向用户端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近场通信信号也可以是WiFi信号,所述近场通信设备通过其WiFi模块广播WiFi信号,用户端通过其WiFi模块接收WiFi信号,并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端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
当所述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可选地,上述各项动作或者步骤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步骤可以只执行上述动作中的一个,也可以执行上述动作的组合,例如,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接着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端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近场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用户端和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交流,用户端通过检测近场通信信号获取到近场通信设备的信息以及相关联的应用信息,从而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推荐,例如能够优化应用的展现形式,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难度。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场景示意图。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应用推荐示意图。
图4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应用推荐示意图。
图5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该详细说明不构成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以蓝牙近场通信为例子,来对方案进行阐述,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并不只限于蓝牙近场通信,下述实施例也并不用于限制本方案的使用场景。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场景示意图。该应用推荐的方法和系统具体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或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以及诸如此类的移动设备,服务器可以是单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去医院就医时,可以在一个集成了若干小程序的应用平台上实现挂号结账、出示二维码等服务。
例如,如图1所示的,服务端预先为提供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类型编号,以作为该近场通信设备的设备编码,并维护该设备编码与推荐应用的应用ID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用户携带用户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进入自助挂号机区域,需要通过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时,用户端能够监听到自助挂号机广播的蓝牙信号,用户端接收并解析该蓝牙信号,就能够获得自助挂号机的设备编码,用户端将该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服务端基于预先存储的设备编码与推荐应用的应用ID之间的映射关系向用户端返回对应的应用ID,例如“医疗健康”这个应用的的应用ID。由此,在用户端设备的应用平台上,该被应用就会以某种形式被推荐,例如被更新到排序的第一位,或者以预设的大小或颜色呈现,以达到醒目提示的效果,用户只需要在相应位置点击就能进入相应的应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有一些场景下需要用户连续打开多个应用,例如在用户进入医院时需要连续核验第一二维码和第二二维码,根据本方案提供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一个近场通信设备可以与多个推荐应用建立映射关系,用户端获取到多个推荐应用的应用ID后,这些应用将按照先后次序醒目显示以使用户打开。
这种对应用的排序优化和展示优化为用户,尤其是某些特定人群,例如视障人群操作手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得用户拥有更好的操作体验,降低了手机操作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该方法基于在指定环境中预设近场通信设备,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而实施。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具体包括步骤:
100:用户端探测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
用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具备近场通信功能的移动设备,该设备上安装有能够实现多种相关服务的应用平台。
当用户进入指定环境中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进入医院门禁区域时需要出示身份二维码,坐上公交或者地铁时需要扫乘车码。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在指定环境内可以设置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例如在医院门口可以设置身份读取设备,在医院大厅内可以设置自主挂号机、自助缴费机和报告打印机。由于近场通信设备持续广播着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进入该通信范围内时,用户端能够探测到对应的近场通信信号。
其中,近场通信设备可以是不同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硬件设备,例如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公交上的扫码机或者地铁闸门等已经具备或者可以安装近场通信功能模块的设备。
102:当探测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在近场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前,由服务端为近场通信设备分配设备编码,用于标记近场通信设备的身份,区分为用户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例如将医院门禁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1,将医院自助挂号机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不同地区下提供同种服务类型的应用不同,因此安放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提供该类型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到的设备编码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不同地区的身份二维码采用不同的应用来呈现,则不同地区的门禁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以蓝牙信号为例,由于蓝牙设备的广播内容受限为31个字节,而设备编码的长度也有限制,广播长度足以覆盖,为了防止被恶意攻击,近场通信信号需要由近场通信设备经过加密后发出,通常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据加密,根据选择的加密方案不同,近场通信信号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用户端设备通过其预先内置的密钥对加密后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再根据近场通信信号的类型执行不同的解析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用户端与近场通信设备按照约定的蓝牙协议进行蓝牙信号的传输,在该协议中,作为近场通信设备的蓝牙设备拥有服务(Service)和特征值(Characteristic)两个属性,每个服务和特征值都有唯一标识UUID。蓝牙设备进行广播时,需指定一个基础服务进行广播,以表明此次广播的目的和用途,便于用户端进行蓝牙扫描,因此同一类用途的蓝牙设备的服务UUID相同。通常一个蓝牙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服务,一个服务中又可以包括一条或者多条特征值。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里,蓝牙设备按照相同的服务UUID进行广播,这样就能过滤掉其他与本方案无关的蓝牙信号,便于用户端通过扫描此服务UUID快速获取到蓝牙设备发出的蓝牙信号,并解析得到与该蓝牙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基于近场通信,尤其是蓝牙技术的应用推荐方法,拥有较好的时效性;由于蓝牙广播的开销较低,近场通信设备得以持续广播,用户端得以持续监听,从而能够进行实时通信,使用户即时获得想要的服务。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WiFi传输近场通信信号,用户端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若用户端探测到多个近场通信信号,则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并解析,获取对应的近场通信设备的设备编码。
104:根据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在近场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前,由服务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为近场通信设备分配设备编码,并建立与对应的推荐应用的应用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用户端获得设备编码后,基于与服务端的通信得到推荐应用的信息,从而调整推荐应用的展现形式,例如将医院门禁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1,与第一二维码(AppId1)和第二二维码(AppId2)建立关联;将医院自助挂号机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2,与“医疗健康”(AppId3)应用建立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近场通信区域内具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包括: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根据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之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推荐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所对应的应用。
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预设了不同的通信范围以构成指定环境;由于近场通信设备持续广播着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进入该通信范围内时,用户端能够探测到对应的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位于不同近场通信设备的通信范围重叠之处时,用户端将探测到多个近场通信信号,由于信号强度与用户离设备的距离成反比,因此按照信号强度将探测到的近场通信信号排序后,选择信号强度最大,也即距离最近的近场通信设备作为目标设备,根据该设备的设备编码从服务端获得推荐应用的信息。换句话说,用户在想要执行服务时,需要尽量靠近提供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避免进入其他设备的通信范围从而推荐错误的应用。
通过对信号强度的限制与选择,可以较大地增强定位近场通信设备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定位效率,方便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应用;
当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包括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最前面第一个位置。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应用推荐示意图。第一个位置通常被认为是重要且常用的位置,将推荐应用显示在第一个位置不仅遵循了用户的习惯,而且有利于用户快速打开应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包括调整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图标大小或者颜色,或者以弹窗的形式呈现。
图4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应用推荐示意图。可以将推荐的应用的图标放大,或者加以强颜色标识,以达到醒目提示的效果,便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从而进入正确的应用。
可选地,上述各项动作或者步骤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步骤可以只执行上述动作中的一个,也可以执行上述动作的组合,例如,当用户端未安装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应用,接着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上述应用展示形式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推荐,优化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布局,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难度。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当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用户端可以维护一个列表用以存储应用ID的先后次序,然后在推荐时,通过弹窗的形式依次打开各推荐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为用户进行应用推荐,可以实现更精准、更即时的应用推荐。除了扩大应用交互区域外,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还适用于多应用关联场景,其大幅降低手机操作难度,优化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图5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的,其应用于服务端,包括步骤:
200:向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当用户进入指定环境中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进入医院门禁区域时需要出示身份二维码,坐上公交或者地铁时需要扫乘车码。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预设了不同的通信范围以构成指定环境;由于近场通信设备持续广播着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进入该通信范围内时,就能通过用户端探测到对应的近场通信信号。
其中,近场通信设备可以是不同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硬件设备,例如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公交上的扫码机或者地铁闸门等已经具备或者可以安装近场通信功能模块的设备。
在近场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前,由服务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为近场通信设备分配设备编码,用于标记近场通信设备的身份,区分为用户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并建立与对应的推荐应用的应用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用户端获得设备编码后,基于与服务端的通信得到推荐应用的信息,从而调整推荐应用的展现形式,例如将医院门禁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1,与第一二维码(AppId1)和第二二维码(AppId2)建立关联;将医院自助挂号机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2,与“医疗健康”(AppId3)应用建立关联。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不同地区下提供同种服务类型的应用不同,因此安放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提供该类型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到的设备编码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不同地区的身份二维码采用不同的应用来呈现,则不同地区的门禁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可以不同。
202:接收用户端传输的设备编码,其中设备编码是用户端对探测到的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析而获取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的用户端传输的设备编码是用户端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蓝牙信号中获取的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基于近场通信,尤其是蓝牙技术的应用推荐方法,拥有较好的时效性;由于蓝牙广播的开销较低,近场通信设备得以持续广播,用户端得以持续监听,从而能够进行实时通信,使用户即时获得想要的服务。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服务端接收的用户端传输的设备编码也可以由用户端通过WiFi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从而获得对应的设备编码。
204:基于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以使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基于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其中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来自于用户端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各设备编码按照信号强度大小进行的排序。
当用户位于不同近场通信设备的通信范围重叠之处时,将存在多个近场通信信号可被探测到,由于信号强度与用户离设备的距离成反比,因此按照信号强度将可被探测到的近场通信信号排序后,选择信号强度最大,也即距离最近的近场通信设备作为目标设备,通过该设备的设备编码返回给用户端推荐应用的信息。换句话说,用户在想要执行服务时,需要尽量靠近提供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避免进入其他设备的通信范围从而推荐错误的应用。
通过对信号强度的限制与选择,可以较大地增强定位近场通信设备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定位效率,方便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包括:在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30,服务端32以及用户端34;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图6示例性地显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在一个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的,其中:
服务端32向近场通信设备30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30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用户端34探测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并且在探测到近场通信设备30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30对应的设备编码;
用户端34将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32;
服务端32基于设备编码向用户端34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用户端34根据接收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
用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具备近场通信功能的移动设备,该设备上装有能够实现多种相关服务的应用平台。
近场通信设备可以是不同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硬件设备,例如医院的自助挂号机、公交上的扫码机或者地铁闸门等已经具备或者可以安装近场通信功能模块的设备。
在近场通信设备投入使用前,服务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为近场通信设备分配设备编码,用于标记近场通信设备的身份,区分为用户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并建立与对应的推荐应用的应用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于用户端获得设备编码后,基于与服务端的通信得到推荐应用的信息,从而调整推荐应用的展现形式,例如将医院门禁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1,与第一二维码(AppId1)和第二二维码(AppId2)建立关联;将医院自助挂号机的设备编码设置为Type2,与“医疗健康”(AppId3)应用建立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用户端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以蓝牙信号为例,由于蓝牙设备的广播内容受限为31个字节,而设备编码的长度也有限制,广播长度足以覆盖,为了防止被恶意攻击,近场通信信号需要由近场通信设备经过加密后发出,通常采用现有技术进行数据加密,根据选择的加密方案不同,近场通信信号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用户端设备通过其预先内置的密钥对加密后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再根据近场通信信号的类型执行不同的解析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用户端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基于近场通信,尤其是蓝牙技术的应用推荐方法,拥有较好的时效性;由于蓝牙广播的开销较低,近场通信设备得以持续广播,用户端得以持续监听,从而能够进行实时通信,使用户即时获得想要的服务。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WiFi传输近场通信信号,用户端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用户端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对应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
用户端将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具体包括:用户端将经过排序的各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
服务端基于设备编码向用户端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根据具体的服务内容,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预设了不同的通信范围以构成指定环境;由于近场通信设备持续广播着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进入该通信范围内时,用户端能够探测到对应的近场通信信号。当用户位于不同近场通信设备的通信范围重叠之处时,用户端将探测到多个近场通信信号,由于信号强度与用户离设备的距离成反比,因此按照信号强度将探测到的近场通信信号排序后,选择信号强度最大,也即距离最近的近场通信设备作为目标设备,将该设备的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服务端再返回对应的应用ID。换句话说,用户在想要执行服务时,需要尽量靠近提供服务的近场通信设备,避免进入其他设备的通信范围从而推荐错误的应用。
通过对信号强度的限制与选择,可以较大地增强定位近场通信设备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定位效率,方便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用户端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应用;
当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包括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最前面第一个位置。第一个位置通常被认为是重要且常用的位置,将推荐应用显示在第一个位置不仅遵循了用户的习惯,而且有利于用户快速打开应用。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包括调整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图标大小或者颜色,或者以弹窗的形式呈现,可以将对应应用的图标放大,或者加以强颜色标识,以达到醒目提示的效果,便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从而进入正确的应用。
可选地,上述各项动作或者步骤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的步骤可以只执行上述动作中的一个,也可以执行上述动作的组合,例如,当用户端未安装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应用,接着将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上述应用展示形式根据线下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推荐,优化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布局,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触达应用,降低用户使用手机的操作难度。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用户端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当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用户端维护一个列表用以存储应用ID的先后次序,通过弹窗的形式依次打开各推荐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通过近场通信技术,把线下场景的硬件设备和用户端的移动设备关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大大提高了视障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常见的线下消费,例如乘坐公交或者地铁、医院就医等场景,基于此方案都可以大幅降低视障用户使用手机的成本和难度。比如,用户靠近线下收款机,推荐付款码应用;用户靠近地铁闸机口,推荐地铁乘车码或者电子残疾证等应用。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不仅适用于大型应用平台,手机厂商也可以基于此套方案做应用推荐。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在指定环境中预设近场通信设备,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用户端探测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
当探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根据与所述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中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中所述近场通信区域内具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
根据与所述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推荐与之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推荐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所对应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中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接收并解析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
当所述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7.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应用于服务端,包括步骤:
向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接收用户端传输的设备编码,其中所述设备编码是用户端对探测到的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析而获取的;
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以使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应用ID,推荐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其中所述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发送与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基于各设备编码的排序,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其中各设备编码的排序来自于用户端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各对应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的排序。
9.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包括:在指定环境中预设的近场通信设备,服务端以及用户端;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广播近场通信信号;其中:
服务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分配与之对应的设备编码,并在该设备编码和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关联的应用I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用户端探测所述指定环境中的近场通信信号,并且在探测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近场通信信号时,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用户端将所述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
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向用户端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用户端根据接收的应用ID,推荐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经过加密的近场通信信号,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进行解密和解析,以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中所述指定环境中预设有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
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根据若干个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对应各近场通信信号的信号强度大小,对获取的各设备编码按照所述信号强度大小进行排序;
用户端将所述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具体包括:用户端将经过排序的各设备编码传输至服务端;
服务端基于所述设备编码向用户端发送与该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具体包括: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与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编码具有映射关系的应用ID。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接收并解析所述近场通信信号,并基于对所述近场通信信号的解析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具体包括:
所述用户端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广播的蓝牙信号,并基于约定的蓝牙服务UUID从所述蓝牙信号中获取与该近场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编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中所述用户端推荐与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下述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的预设位置;
将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以预设的形态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
当用户端未安装与所述应用ID对应的应用时,提示安装所述应用;
当所述设备编码与多个应用ID具有映射关系时,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系统,其中用户端按照先后次序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依次显示与各应用ID对应的应用具体包括:
当上一个被推荐的应用被关闭后,将下一个应用以弹窗的形式显示在用户端的显示操作界面上。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11728.2A CN116582843A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11728.2A CN116582843A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82843A true CN116582843A (zh) | 2023-08-11 |
Family
ID=8753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11728.2A Pending CN116582843A (zh) | 2023-04-13 | 2023-04-13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82843A (zh) |
-
2023
- 2023-04-13 CN CN202310411728.2A patent/CN11658284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41883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application with a portable terminal | |
CN103098441A (zh) | 设备通信 | |
JP2008306512A (ja) |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 |
CN113568699B (zh) |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938451B (zh) | 业务提醒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2667581A1 (en) |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local information | |
CN105450662A (zh) | 加密方法及装置 | |
JP2018195339A (ja) | 電子マニュアル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60316357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06054535A (ja) | 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方法、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RU2447605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бора людей на основе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запрограммированных предпочтений | |
WO2016085299A1 (ko) | 웹 페이지의 상품 정보에 대응하는 채팅 메시지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서버, 그리고 채팅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디바이스 | |
CN116582843A (zh)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应用推荐方法和系统 | |
KR20060102181A (ko) | Ap 중심의 지역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서버 및 시스템 | |
CN109918168A (zh) | 显示图形码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WO2006104320A1 (en) | Popula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ing desktop | |
JP3812262B2 (ja) | 情報流通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 |
US10395107B2 (en) | Authentication method, computer system, server computer and authentication program | |
CN105930386A (zh) | 资讯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1678519A (zh) | 智能导航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6304002A (zh) | 一种信息推广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694315B2 (en) | Technique for allowing registered mobile user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social networks in the vicinity to use mobile device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operation system to identify each other and exchange business information | |
EP1968241A1 (en) | Method for gaining access to a co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192878B1 (ko) | 키오스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치 공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CN115065550B (zh) | 推荐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