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0914A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0914A
CN116580914A CN202310072473.1A CN202310072473A CN116580914A CN 116580914 A CN116580914 A CN 116580914A CN 202310072473 A CN202310072473 A CN 202310072473A CN 116580914 A CN116580914 A CN 116580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il
flange portion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24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清文
须藤满则
佐藤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80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0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ils, e.g.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极和线圈之间的短路不良、以及附着于电极的导电性部件和线圈之间的短路不良的发生的线圈装置。线圈装置(10)具有:磁芯,其具有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的卷芯部(23)和形成于卷芯部(23)的轴向的一端的凸缘部(22);线圈(30),其配置于卷芯部(23);以及电极(40),其连接线圈(30)的引出部(30a),并且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凸缘部(22)的外周面,电极(40)具有朝向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侧凹陷的凹部(420)。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具备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卷芯部的所谓的纵置鼓形磁芯的线圈装置。在这种线圈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有时以横跨凸缘部的外端面及外周面的方式形成电极。在此,形成于凸缘部的外端面的电极的一部分作为与安装基板的安装面发挥作用,形成于凸缘部的外周面的电极的一部分作为焊锡圆角的形成面发挥作用。在线圈装置安装至安装基板时,通过在形成于凸缘部的外周面的电极的一部分形成焊锡圆角,可以将线圈装置以充分的安装强度安装于安装基板。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当线圈的外周面与形成于凸缘部的外周面的电极的一部分接近配置时,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接触,可能在它们之间发生短路不良。另外,在形成于凸缘部的外周面的电极的一部分形成焊锡圆角时,焊锡圆角的一部分溢上(绕入)凸缘部的内端面,焊锡圆角与线圈的外周面接触,可能在它们之间发生短路不良。因此,寻求用于消除上述问题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9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状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极和线圈之间的短路不良、以及附着于电极的导电性部件和线圈之间的短路不良的发生的线圈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装置具有:
磁芯,其具有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的卷芯部和形成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端的凸缘部;
线圈,其配置于所述卷芯部;以及
电极,其连接所述线圈的引出部,并且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
所述电极具有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侧凹陷的凹部。
在本发明的线圈装置中,电极具有朝向凸缘部的外端面侧凹陷的凹部。因此,在凹部的位置,电极形成于从线圈的外周面离开与凹部的凹陷程度对应的距离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线圈的外周面和电极之间的接触风险,且防止在线圈和电极之间发生短路不良。
另外,在凹部的位置,电极形成于从凸缘部的内端面离开与凹部的凹陷程度对应的距离的位置。因此,在导电性部件(例如焊锡圆角)附着于电极时,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绕入)凸缘部的内端面。由此,能够降低线圈的外周面和焊锡圆角之间的接触风险,且防止在线圈和焊锡圆角之间发生短路不良。
另外,在凸缘部的外周面形成电极时,通过以形成凹部的方式在凸缘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电极材料,能够防止电极材料意外地溢上凸缘部的内端面的情况。
优选在所述凹部的位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与所述外周面的交叉部和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电极非形成区域,在所述电极非形成区域未形成所述电极。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凹部的位置,电极非形成区域介于线圈的外周面和电极之间,因此,能够将电极和线圈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拉开与电极非形成区域的宽度对应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接触的风险。
另外,在凹部的位置,电极非形成区域介于凸缘部的内端面和电极之间,因此,能够将电极和凸缘部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拉开与电极非形成区域的宽度对应的量。因此,形成于电极的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凸缘部的内端面,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优选所述电极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延伸,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在大范围内形成凹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或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另外,通常,特别是在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电极和线圈的外周面最接近地配置。因此,通过在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形成凹部,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或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优选所述电极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延伸,所述电极的厚度随着朝向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而变小。通过缩小电极的厚度,能够抑制电极从凸缘部的外周面突出,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或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特别是通过朝向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缩小电极的厚度,能够以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沿着电极的延伸方向,在大范围内形成电极厚度小的区域。由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或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优选所述电极的厚度随着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侧而变小。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越是凸缘部的内端面侧即接近线圈的位置,越能够抑制电极从凸缘部的外周面突出,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接触的风险。另外,越是接近线圈的位置,越能够抑制形成于电极的焊锡圆角的突出,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另外,形成于电极的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凸缘部的内端面,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优选所述电极具有连接所述线圈的引出部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设置于与所述凹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中,与凹部的位置相比,可以沿着卷芯部的轴向,充分确保接线部的电极宽度。因此,通过在与凹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设置接线部,能够将线圈的引出部与接线部可靠地连接。
优选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观察,所述凸缘部具有多边形状,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相互相邻的多个面,所述电极横跨多个所述面,所述接线部形成于与形成所述凹部的面不同的面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形成接线部的面上,能够沿着卷芯部的轴向充分确保接线部的电极宽度,将线圈的引出部与接线部可靠地连接。另外,在形成凹部的面上,能够充分确保线圈的外周面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与电极接触的风险。另外,能够沿着卷芯部的轴向,充分确保凸缘部的内端面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防止形成于电极的焊锡圆角的一部分溢上凸缘部的内端面。
优选在所述凹部的位置,与所述接线部的位置相比,所述电极的厚度变小。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在凹部的位置,电极的厚度相对变小,在接线部的位置,电极的厚度相对变大。因此,能够兼顾上述的各种效果,即降低线圈的外周面和电极之间的接触风险、降低线圈的外周面和焊锡圆角之间的接触风险(防止焊锡圆角向凸缘部的内端面的溢上)、及提高线圈的引出部相对于接线部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所述电极含有金属及玻璃。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凸缘部的外周面上以充分的连接强度形成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中省略了封装树脂时的立体图。
图3A是从IIIA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3B是从IIIB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仰视图。
图5A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VA-VA线的截面图。
图5B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圈装置的VB-VB线的截面图。
图6A是沿着图3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VIA-VIA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B是沿着图3A所示的线圈装置的VIB-VIB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线圈装置
20…磁芯
21…第一凸缘部
22…第二凸缘部
220…外周面
221…外端面
222…内端面
23…卷芯部
30…线圈
30a、30b…引线部
40…第一电极
41…接线部
42…侧面电极部
420…凹部
421…底面
422…薄壁部
423…厚壁部
424…锥形部
425…电极非形成区域
43…辅助电极部
44…安装部
50…第二电极
51…接线部
52…侧面电极部
522…薄壁部
523…厚壁部
524…锥形部
525…电极非形成区域
53…辅助电极部
54…安装部
60…封装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0搭载于车载用设备等,例如作为电感器发挥作用。线圈装置10具有磁芯20、线圈30(图2)、第一电极40、以及第二电极50。另外,线圈装置10也可以除了这些之外,还具有封装树脂60。
在图1中,X轴与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的各长边的延伸方向对应。Y轴与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50相互面对面的方向对应。Z轴为相对于线圈装置10的安装面垂直地延伸的轴,与磁芯20的卷芯部23(图3A)的轴向对应。
如图2所示,磁芯20具有第一凸缘部21、第二凸缘部22、以及卷芯部23(图3A)。磁芯20是卷芯部23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的所谓的纵置鼓形磁芯。磁芯20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但其X轴方向的宽度为1.0~6.0mm,其Y轴方向的宽度为1.0~6.0mm,其Z轴方向的宽度为0.5~3.0mm。
磁芯20由包含磁性材料和树脂的材料形成。作为形成磁芯20的磁性材料,可以例示铁氧体颗粒或金属磁性体颗粒等。作为铁氧体颗粒,可以例示Ni-Zn系铁氧体、Mn-Zn系铁氧体等。作为金属磁性体颗粒,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Fe-Ni合金粉、Fe-Si合金粉、Fe-Si-Cr合金粉、Fe-Co合金粉、Fe-Si-Al合金粉、非晶铁等。作为形成磁芯20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其它的合成树脂、或其它的非磁性材料等。此外,磁芯20也可以为金属磁性体的烧结体。
卷芯部23(参照图3A及图5A)由柱状形状构成,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卷芯部23的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矩形或大致八边形、或其它的多边形。卷芯部23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在卷芯部23的外周面上安装线圈30。线圈30的外周面配置于第二凸缘部22的外缘附近。此外,作为形成线圈30的电线,例如,能够使用通过由酰亚胺改性聚氨酯等构成的绝缘材料包覆由铜等良导体构成的芯材,然后通过聚酯等薄的树脂膜包覆最外表面而成的电线。
第一凸缘部21形成于卷芯部23的轴向的一端(上端),第二凸缘部22形成于卷芯部23的轴向的另一端(下端)。第一凸缘部21及第二凸缘部22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00~600μm。第一凸缘部21和第二凸缘部22具有相同的形状,从Z轴方向观察,由大致八边形状构成。但是,从Z轴方向观察的第一凸缘部21及第二凸缘部22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从Z轴方向观察,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四边形(长方形)、六边形、其它的多边形等。
在线圈装置10安装至安装基板(省略图示)时,第二凸缘部22的底面以与安装基板面对面的方式配置。此外,也可以对第一凸缘部21的上表面赋予条形码等标识符。
第一电极40和第二电极50具有相互对称的形状。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由导电性部件构成,例如由金属膏烧接膜或镀金属膜构成。在第一电极40上,通过例如热压接连接线圈30的一个引出部30a。在第二电极50上,通过例如热压接连接线圈30的另一个引出部30b。
第一电极40在Y轴方向的一侧,横跨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周侧面)220和外端面(安装面)221而形成。第一电极40在外周面220上,横跨相互连接的相邻的3个面(第一面220a、第二面220b及第三面220c)。第一电极40在Y轴方向的一侧,以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方向成为大致C字形状(或弧状)的方式延伸。
第二电极50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横跨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周侧面)220和外端面221而形成。第二电极50在外周面220,横跨相互连接的相邻的三个面(图5A所示的第四面220d、第五面220e、第六面220f)。第二电极50在Y轴方向的另一侧,以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方向成为大致C字形状(或弧状)的方式延伸。
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通过向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及外端面221涂布例如Ag膏并烧接后,对其表面实施例如电场镀或无电场镀,形成镀膜而形成。金属膏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Cu膏或Ag膏等。另外,镀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例如可以例示镀Cu、镀Ni、镀Sn、镀Ni-Sn、镀Cu-Ni-Sn、镀Ni-Au、镀Au等镀膜。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30μm。
此外,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也可以除了上述金属等之外,还包含玻璃。在该情况下,能够在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上以充分的连接强度形成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另外,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也可以通过使Ag膏等导电性膏体进行了固化的导电性膏体层(导电颗粒和树脂的复合材料)而形成。
第一电极40具有接线部41、侧面电极部42、辅助电极部43、以及安装部44(图4)。接线部41形成于外周面220的第一面220a。在接线部41连接有线圈30的引出部30a。在接线部41的上端和第一面220a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一些间隙,但接线部41也可以无间隙地形成于第一面220a的整体。优选接线部41的Z轴方向的长度比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的Z轴方向的长度(第二凸缘部22的厚度)的一半大。对于侧面电极部42及辅助电极部43也同样。
如图5A所示,接线部41的厚度随着接近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和其顺时针方向上相邻的面(第二面220b)的交叉部(角部)而变小。即,接线部41具有朝向侧面电极部42,厚度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周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
另外,接线部41的厚度随着接近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和其逆时针方向上相邻的面的交叉部而变小。即,接线部41具有朝向第一电极4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厚度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周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
如图2所示,侧面电极部42形成于第二凸缘部22的与第一面220a相邻的第二面220b。即,侧面电极部42形成于与形成接线部41的面不同的面。侧面电极部42发挥作为圆角形成部的作用,在将线圈装置10例如焊接安装于安装基板时,在侧面电极部42形成焊锡圆角。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设为在线圈装置10焊接安装后的外观检查中应检查的对象。
侧面电极部42与接线部41连续地(一体地)连接,相对于接线部41以规定的角度(第一面220a和第二面220b所成的角度)沿着X轴方向延伸。侧面电极部42和接线部41连续地连接,因此,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和第二面220b的交叉部被第一电极40覆盖。在侧面电极部42的上端和第二面220b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一些间隙,但侧面电极部42也可以无间隙地形成于第二面220b的整体(其中,不包括后述的凹部420的位置)。
辅助电极部43形成于第二凸缘部22的与第二面220b相邻的第三面220c。即,辅助电极部43形成于与形成侧面电极部42的面不同的面。在将线圈装置10例如焊接安装于安装基板时,也可以在辅助电极部43形成焊锡圆角。
辅助电极部43位于X轴方向上与接线部41相反侧,具有与接线部41同样的形状。辅助电极部43与侧面电极部42连续地(一体地)连接,相对于侧面电极部42以规定的角度(第二面220b和第三面220c所成的角度)延伸。辅助电极部43和侧面电极部42连续地连接,因此,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和第三面220c的交叉部被第一电极40覆盖。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但在辅助电极部43的上端和第三面220c的上端之间形成有一些间隙。但是,辅助电极部43也可以无间隙地形成于第三面220c的整体。
如图5A所示,辅助电极部43的厚度随着接近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三面220c和其逆时针方向上相邻的面(第二面220b)的交叉部而变小。即,辅助电极部43具有朝向侧面电极部42,厚度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周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
另外,辅助电极部43的厚度随着接近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三面220c和其顺时针方向上相邻的面的交叉部而变小。即,辅助电极部43具有朝向第一电极40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部,厚度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周向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
如图4所示,在第二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形成有安装部44。安装部44在Y轴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从外端面221的X轴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沿着X轴方向延伸。安装部44可以发挥作为与安装基板的连接部的作用,经由安装部44,能够将线圈装置10安装于安装基板。
如图4及图5A所示,第二电极50具有接线部51、侧面电极部52、辅助电极部53、以及安装部54。接线部51形成于第二凸缘部22的第四面220d,侧面电极部52形成于第五面220e,辅助电极部53形成于第六面220f。接线部51、侧面电极部52、辅助电极部53及安装部54的形状及功能分别与接线部41、侧面电极部42、辅助电极部43及安装部44的形状及功能相同,因此,对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此外,如图2所示,在接线部51连接线圈30的引出部30b。引出部30b在与引出部30a同一侧(X轴正方向侧)被引出。因此,接线部51配置于与接线部41同一侧(X轴正方向侧)。但是,引出部30b的引出方向也可以是X轴方向上与引出部30a的引出方向相反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二电极50的辅助电极部53作为接线部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说明,第一电极40的侧面电极部42(对于第二电极50的侧面电极部52也同样)的形状具有显著的特征。如图2所示,侧面电极部42具有凹部420。凹部420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上缘部(上端部),沿着Z轴方向,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侧凹陷。
凹部420形成于第一电极40(侧面电极部42)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在此,第一电极40(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与线圈30的外周面最接近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的位置即位置P对应。换而言之,位置P为线圈30的外周面和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之间的距离最小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位置P拉开侧面电极部42和线圈3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在侧面电极部42设置有凹部420。因此,凹部420在位置P朝向远离线圈30的外周面的方向凹陷。由此,可以降低侧面电极部42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或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
凹部420设置于与接线部41不同的位置(面)。通过在与凹部420不同的位置设置接线部41,可以沿着Z轴方向充分确保接线部41的电极宽度,能够将线圈30的引出部30a与接线部41可靠地连接。
如图3A所示,凹部420的深度随着朝向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而逐渐变大。凹部420的深度D1和侧面电极部42的Z轴方向的长度L1的比D1/L1优选为1/20~1/4,进一步优选为1/20~1/6。通过将D1/L1的范围设为上述的范围,能够降低第一电极40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或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此外,对于凹部420的深度D1和第二凸缘部22的厚度的比也可以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
凹部420的底面421由弯曲成大致C字形状(弧状)的弯曲面构成。底面421位于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的Z轴方向的中央的上方。在凹部420的底部的位置(凹部420的深度D1成为最大的位置),第一电极40的Z轴方向的长度(第一电极40的高度)比第二凸缘部22的Z轴方向的长度(第二凸缘部22的厚度)的一半大。
如图2所示,凹部420的X轴正方向侧的端部位于从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和第二面220b的交叉部向X轴负方向侧分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另外,凹部420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位于从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三面220c和第二面220b的交叉部向X轴正方向侧分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如图3A所示,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宽度W1比第二凸缘部22的X轴方向的宽度W2小。另外,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宽度W1比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的X轴方向的宽度小。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宽度W1和第二凸缘部22的X轴方向的宽度W2的比W1/W2优选为1/6~1/3。通过将W1/W2的范围设为上述的范围,能够有效地降低第一电极40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或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和线圈30的外周面的接触风险。此外,对于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宽度W1和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的X轴方向的宽度的比也可以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在凹部420的位置,在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和外周面220的交叉部、与第一电极40(侧面电极部42)之间,设置有实际上未形成侧面电极部42的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电极非形成区域425具有由凹部420(底面421)划定的凸形状,朝向外端面221侧突出。
作为使第一电极40具备凹部420的结果,电极非形成区域425形成于外周面220。因此,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Z轴方向的长度与凹部420的深度对应,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X轴方向的宽度与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宽度对应。另外,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下端与侧面电极部42的上端对应。
这样,在外周面220形成了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情况下,在凹部420的位置,电极非形成区域425介于线圈30的外周面和侧面电极部42之间。因此,可以将侧面电极部42和线圈30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绝缘距离)拉开与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宽度对应的量。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侧面电极部42接触的风险。
另外,在凹部420的位置,电极非形成区域425介于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和侧面电极部42之间,因此,可以沿着Z轴方向,将侧面电极部42和内端面222之间的距离拉开与电极非形成区域425的宽度对应的量。因此,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内端面222,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此外,优选在电极非形成区域425不存在侧面电极部42,但也可以略微(能够忽视的程度)形成侧面电极部42。例如,侧面电极部42的一部分也可以以无助于焊锡圆角的形成的极薄的厚度存在于电极非形成区域425。
如图5A所示,侧面电极部42具有薄壁部422和厚壁部423。薄壁部422和厚壁部423连续地(一体地)连接。薄壁部422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即凹部420的位置,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中心(卷芯部23的轴芯)凹陷。从Z轴方向观察,薄壁部422的表面由大致C字形状(弧状)构成。薄壁部422中、厚度最薄的部分位于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大致中央。
薄壁部422(侧面电极部42)的厚度随着朝向侧面电极部42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而变小。换而言之,侧面电极部42的厚度也可以随着接近凹部420而变小。因此,薄壁部422具有厚度朝向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如图6A所示,薄壁部422的厚度T1和厚壁部423的厚度T2的比T1/T2优选为1/2~9/10。
通过将上述比T1/T2的范围设定在上述的范围内,在凹部420的位置,抑制侧面电极部42从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突出,能够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侧面电极部42或附着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特别是通过朝向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缩小侧面电极部42的厚度,能够以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沿着X轴方向,在大范围内形成电极厚度小的薄壁部422。由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侧面电极部42或附着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厚壁部423形成于薄壁部422(凹部420)的X轴方向的外侧。在侧面电极部42,以薄壁部422位于中间的方式具备两个厚壁部423。薄壁部422的厚度比厚壁部423的厚度小。厚壁部423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Y轴方向的外侧突出,具有凸形状。从Z轴方向观察,厚壁部423的表面由大致C字形状(弧状)构成。
厚壁部423的厚度随着接近辅助电极部43(或,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和第三面220c的交叉部)而变小。另外,厚壁部423的厚度随着接近接线部41(或,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和第一面220a的交叉部)而变小。另外,厚壁部423的厚度随着接近薄壁部422而变小。即,侧面电极部42具有的各厚壁部423具有厚度朝向X轴正方向侧及X轴负方向侧逐渐变小的锥形形状。通过使侧面电极部42具备厚壁部423,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和第二面220b的角部、或第二面220b和第三面220c的角部的缺损。
在侧面电极部42(特别是凹部420的位置),优选第一电极40的厚度(最大厚度或平均厚度)比接线部41小。此外,接线部41的厚度优选为25μm以上。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线圈30的引出部30a相对于接线部41的连接可靠性的提高。
如图5B所示,侧面电极部42的厚度随着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侧而变小。如图6A及6B所示,在第二凸缘部22的第二面220b的外端面221侧(参照图6A),薄壁部422及厚壁部423的厚度均比第二面220b的内端面222侧(参照图6B)小。但是,如图6B所示,薄壁部422的厚度实际上成为零。
这样,在侧面电极部42具备厚度朝向内端面222侧逐渐变小的锥形部424(图5B)。锥形部424在图5A所示的薄壁部422的位置,形成于从第二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到与电极非形成区域425之间的区域。另外,锥形部424在图5A所示的厚壁部423的位置,从第二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形成至内端面222的附近。此外,上述的锥形形状也可以不仅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还形成于接线部41及辅助电极部43。
第二电极50的侧面电极部52具有与形成于第一电极40的侧面电极部42的凹部420同样的凹部(省略图示)。另外,如图5A及图5B所示,侧面电极部52具有薄壁部522、厚壁部523、锥形部524及电极非形成区域525。第二电极50的侧面电极部52的形状与第一电极40的侧面电极部42的形状相同,因此,对其详细的说明进行省略。
接着,对线圈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图2所示的鼓形状的磁芯20。接着,在磁芯20的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及外端面221形成第一电极40及第二电极50。第一电极40通过例如利用刷毛向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第一面220a、第二面220b、第三面220c)及外端面221涂布电极材料而形成。此时,以赋予如图2所示那样的凹部420的形状的方式,对第二面220b涂布电极材料。或者,第一电极40也可以通过浸渍法形成。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通过浸渍法形成第一电极40的情况下,以赋予如图2所示那样的凹部420的形状的方式,利用夹具等进行期望的操作。第二电极50的形成也同样。
接着,对卷芯部23(图5A)卷绕线圈30,例如通过热压接将线圈30的引出部30a与第一电极40的接线部41连接。另外,例如通过热压接将线圈30的引出部30b与第二电极50的接线部51连接。接着,如图1所示,以覆盖线圈30的外周面的方式,在第一凸缘部21和第二凸缘部22之间涂布封装树脂60并使其固化。此外,封装树脂60中也可以包含金属粉等。经由以上的工序,能够制造线圈装置10。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0中,图2所示的侧面电极部42具有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外端面221侧凹陷的凹部420。因此,在凹部420的位置,侧面电极部42形成于从线圈30的外周面离开与凹部420的凹陷的程度对应的距离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和侧面电极部42之间的接触风险,防止在线圈30和侧面电极部42之间发生短路不良。
另外,在凹部420的位置,侧面电极部42形成于沿着Z轴方向从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离开与凹部420的凹陷的程度对应的距离的位置。因此,焊锡圆角附着于侧面电极部42时,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绕入)内端面222。由此,能够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和焊锡圆角之间的接触风险,防止在线圈30和焊锡圆角之间发生短路不良。
另外,在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形成侧面电极部42时,通过以形成凹部420的方式在外周面220涂布电极材料,能够防止电极材料意外地溢上内端面222的情况。
另外,侧面电极部42沿着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向X轴方向延伸,凹部420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因此,能够以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为中心,沿着X轴方向,在大范围内形成凹部420。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的外周面30与侧面电极部42或与附着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另外,通常,特别是在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侧面电极部42和线圈30的外周面最接近地配置(参照图2中的位置P)。因此,通过在侧面电极部42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凹部420,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侧面电极部42或与附着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另外,如图5B所示,侧面电极部42的厚度随着朝向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侧而变小。因此,越是接近线圈30的位置,越能够抑制侧面电极部42从第二凸缘部22的外周面220向Y轴方向外侧的突出,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侧面电极部42接触的风险。另外,越是接近线圈30的位置,越能够抑制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向Y轴方向外侧的突出,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另外,形成于侧面电极部42的焊锡圆角的一部分不易溢上第二凸缘部22的内端面222,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线圈30的外周面与焊锡圆角接触的风险。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对电感器的应用例,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电感器以外的线圈装置(例如变压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侧面电极部42具备一个凹部420,但也可以具备多个凹部420。对于第二电极50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引出部30a与形成于第二凸缘部22的第一面220a的接线部41连接,但也可以与形成于第二面220b的侧面电极部42连接。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接线部41。但是,优选引出部30a形成于与凹部42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例如,图5A所示的厚壁部423)。对于引出部30b也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第一电极40省略辅助电极部43。另外,也可以从第二电极50省略辅助电极部53。

Claims (10)

1.一种线圈装置,其中,
具有:
磁芯,其具有相对于安装面大致垂直地配置的卷芯部和形成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端的凸缘部;
线圈,其配置于所述卷芯部;以及
电极,其连接所述线圈的引出部,并且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
所述电极具有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侧凹陷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凹部的位置,在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与所述外周面的交叉部和所述电极之间设置有电极非形成区域,
在所述电极非形成区域未形成所述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延伸,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延伸,
所述电极的厚度随着朝向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而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的厚度随着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侧而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的厚度随着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内端面侧而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具有连接所述线圈的引出部的接线部,
所述接线部设置于与所述凹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观察,所述凸缘部具有多边形状,
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具有相互相邻的多个面,
所述电极横跨多个所述面,
所述接线部形成于与形成所述凹部的面不同的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在所述凹部的位置,与所述接线部的位置相比,所述电极的厚度变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含有金属及玻璃。
CN202310072473.1A 2022-02-09 2023-02-07 线圈装置 Pending CN1165809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8913A JP2023116229A (ja) 2022-02-09 2022-02-09 コイル装置
JP2022-018913 2022-0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0914A true CN116580914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0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2473.1A Pending CN116580914A (zh) 2022-02-09 2023-02-07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3143A1 (zh)
JP (1) JP2023116229A (zh)
CN (1) CN11658091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53143A1 (en) 2023-08-10
JP2023116229A (ja)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2705B2 (en) Coil device
US8013704B2 (en) Coil component
CN110676032B (zh) 线圈元件
US11031170B2 (en) Coil device
CN109243778B (zh) 线圈装置
US11404200B2 (en) Surface-mount inductor
CN113674971A (zh) 线圈装置
JP6965858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32745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
US201900060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28513A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器件
US20200143979A1 (en) Coil component
CN116580914A (zh) 线圈装置
JP2019186523A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
US11610726B2 (en) Coil device and pulse transformer
US20220059280A1 (en) Coil component
US11636967B2 (en) Coil device
TWI700712B (zh) 線圈零件及電子機器
CN112466597B (zh) 电感器部件
CN111161945B (zh) 线圈电子组件
JP4636014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
US11387032B2 (en) Coil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coil component, and DC-to-DC converter
JP2022055132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26543B2 (e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274875A1 (en) Coil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