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5652A -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5652A
CN116575652A CN202310669096.XA CN202310669096A CN116575652A CN 116575652 A CN116575652 A CN 116575652A CN 202310669096 A CN202310669096 A CN 202310669096A CN 116575652 A CN116575652 A CN 116575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oof
construction
parapet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90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
张新羽
杨建龙
李艳龙
刘考东
曾志献
刘飞
程伟
高亚婷
张维浩
姜健
孟宝桂
宋国旺
张文书
彭林林
廖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Nor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Nor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Nor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Nor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90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5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5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5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1/00Roof covering, as far as not restricted to features covered by only one of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Roof covering in way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E04D1/00 - E04D9/00, e.g. built-up roofs, elevated load-supporting roof coverings
    • E04D11/02Build-up roofs, i.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layers bonded together in situ, at least one of the layers being of watertight com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14Junctions of roof sheathings to chimneys or other parts extending above the roof
    • E04D13/143Junctions of roof sheathings to chimneys or other parts extending above the roof with ventilating means in junctions of roof sheathings to parts extending above the ro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16Insulat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in so far as the roof covering is concerned,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of the roof insulating material or its integration in the roof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5/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exible material, e.g. supplied in roll form
    • E04D5/1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exible material, e.g. supplied in roll form by making use of compounded or laminated materials, e.g. metal foils or plastic films coated with bitum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屋面、女儿墙、基层防水层、找坡层、冷底子油层、隔汽层、防火隔离带、屋面保温层、屋面防水层、隔离层以及屋面保护层;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屋面的基层处理、涂刷基层防水层、找坡层施工、冷底子油施工、隔汽层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屋面防水层施工、隔离层施工、屋面保护层施工以及检查验收。本发明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使屋面构造层层数更多,防水、保温、隔热等效果更加优异,并可形成自闭和系统,无渗漏、安全等隐患。

Description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超低能耗建筑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日趋严重,各个行业对于能耗控制的也越发重视起来。在建筑领域,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随之出现,所谓超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是一种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相比,基础筏板相当于一个人传了一个靴子,楼座地下室外墙了一个秋裤,地下室楼梯间穿的是羽绒裤,地上外墙穿的加厚保暖内衣,屋面带了一个带内衬的棉帽子,窗户是一个高级保温隔热护目镜,室内烟风道四周要做保温板隔热。类似的概念还包括有低能耗、零能耗建筑等。
随着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现有技术的施工工艺已经很难满足超低能耗建筑的质量需求。例如:传统屋面、女儿墙保温板外露,厚度在100mm左右,且容易受潮,保温性能降低,不能够达到被动房的保温性能,对保温、防水操作工人及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及技能要求。此外,传统的保温材料一般采用砂浆粘贴,容易产生水蒸气,因此还需要在屋顶设置复杂的屋面排气系统以实现防潮排气的功能。如图1至6所示,屋面结构主要由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找坡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等复合构成。在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伸出的排气管外壁紧贴密封设置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屋面排气系统在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使得保温层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有效防止了屋面因水蒸气的热胀冷缩、气体的压力导致屋面的开裂破坏,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然而,屋面排气系统毕竟增加了屋面施工的难度以及成本,与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不十分相符,因此,需要设计研究一种全新的、能够适应超低能耗建筑质量需求的施工工艺。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构造层层数更多,防水、保温、隔热等效果更加优异,并可形成自闭和系统,无渗漏、安全等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屋面、女儿墙、基层防水层、找坡层、冷底子油层、隔汽层、防火隔离带、屋面保温层、屋面防水层、隔离层以及屋面保护层;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屋面的基层处理、涂刷基层防水层、找坡层施工、冷底子油施工、隔汽层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屋面防水层施工、隔离层施工、屋面保护层施工以及检查验收。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混凝土屋面的顶面以及女儿墙的内墙面设置基层防水层;在混凝土屋面的基层防水层设置找坡层;在混凝土屋面的基层防水层和女儿墙的内墙面的基层防水层设置冷底子油层;在冷底子油层设置隔汽层;沿女儿墙内墙面的根部在混凝土屋面的隔汽层设置一定宽度的防火隔离带;沿防火隔离带的内边缘在混凝土屋面的隔汽层设置屋面保温层;在混凝土屋面的屋面保温层及女儿墙内墙面的隔汽层和女儿墙的顶面设置屋面防水层;在女儿墙的内墙面和顶面的屋面防水层设置屋面保温层;在女儿墙的内墙面的屋面保温层和女儿墙的顶面的屋面保温层以及女儿墙的顶面的屋面保温层的外侧面设置屋面防水层;在混凝土屋面的屋面防水层设置隔离层;以及在混凝土屋面的隔离层设置屋面保护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混凝土屋面板和女儿墙一体浇筑而成,混凝土屋面板和女儿墙的抗渗等级满足P6;基层防水层采用1.5mm厚JSⅡ型防水涂料;找坡层采用轻集料砼,流水坡度不小于2%,找坡层最薄处不小于40mm;隔汽层采用1.2mm厚耐碱铝箔面层玻纤胎自粘性改性沥青隔汽卷材;防火隔离带采用岩棉带;屋面保温层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mm厚的高强石墨聚苯板或采用23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屋面防水层采用单面或双面3mm厚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隔离层采用0.1mm厚聚乙烯塑料薄膜;以及屋面保护层采用50mm厚的C20细石砼内配中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基层防水层的两层之间的施工间隔在2~4小时之间,在基层防水层的最后一层干涸48小时后蓄水24小时,以无渗漏为合格;基层防水层以及冷底子油层的涂刷范围上返至女儿墙的内墙面及女儿墙和太阳能基础墩的挑檐底部;隔汽层采用搭接施工,搭接尺寸不小于100mm,隔汽层施工的上返高度至女儿墙的内墙面、太阳能基础墩及栏杆基础的挑檐底部;以及屋面防水层采用搭接施工,搭接尺寸不小于100mm,屋面防水层施工的上返高度至女儿墙的内墙面、太阳能基础墩及栏杆基础的挑檐底部;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蓄水24小时,以无渗漏为合格。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保温层施工包括:岩棉带的内边缘至女儿墙的内墙面的宽度不小于600mm,岩棉带采用分层错缝施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在女儿墙的内墙面和顶面的屋面防水层的屋面保温层上罩设金属盖顶,且金属盖顶的下沿低于女儿墙的挑檐的下沿,金属盖顶的顶面从外向内倾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排气道出屋面节点的施工,排气道出屋面节点包括排气口、外保温层、内保温层、保温砂浆、隔热垫块、附加防水层、风帽配套金属盖板以及风帽;排气口与混凝土屋面一体浇筑且高出屋顶一定高度;外保温层设置在排气口的外墙壁上;内保温层设置在排气口的内墙壁上;其中外保温层的厚度大于内保温层的厚度,外保温层的材料与内保温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保温砂浆设置在外保温层、排气口以及内保温层的顶面处;隔热垫块设置在保温砂浆上;风帽底座设置在排气口的顶部出口处;附加防水层设置在外保温层、隔热垫块及风帽底座的外部;风帽配套金属盖板罩设在风帽底座以及隔热垫块上,风帽配套金属盖板的下沿低于排气口的顶面;风帽盖设在排气口的顶部出口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女儿墙雨水口节点的施工,女儿墙雨水口节点包括主雨水口、主雨水管、副雨水口以及副雨水管;主雨水口设置在临近女儿墙的内墙面根部处的细石混凝土层内;主雨水管的上端与主雨水口连通,主雨水管的上部埋设在岩棉带内,并弯转穿过女儿墙后再弯转向下沿楼梯外墙面设置;副雨水口设置在空调板的顶面处;副雨水管的顶部与副雨水口连通,副雨水管向下穿过空调板的顶面并弯折后与主雨水管连通;其中屋面防水层下返至女儿墙雨水口内部一段距离,且女儿墙雨水口四周的细石混凝土层的表面向女儿墙雨水口倾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太阳能基础墩节点的施工,太阳能基础墩节点包括基础墩本体以及隔热垫片;基础墩本体与混凝土屋面一体浇筑;隔热垫片设置在基础墩本体的顶面;其中基础墩本体侧墙外设置冷底子油层、隔汽层、保温层、防水层以及隔离层,基础墩本体的挑檐外包裹屋面保温层以及屋面防水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屋面保护层接缝节点的施工,屋面保护层接缝节点采用沥青油膏嵌缝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的屋面采用防水隔汽卷材将保温板包裹起来,使得保温板长期处在一个干燥的状态下,保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mm厚石墨聚苯板或230mm厚聚氨酯保温板,相较于传统粘接砂浆粘贴保温,聚氨酯胶粘剂完全是干法粘贴,不会产生水蒸气,保温层厚度为普通屋面保温层厚度的2倍多,保温隔热效果更好。防水层和隔汽卷材将保温板安全包裹,且保温粘贴完全干法作业,使其处于干燥状态,无需设置排气管道,也避免了繁琐的施工工艺以及渗漏隐患,使得施工更加方便,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了能耗。保温板与女儿墙之间设置防火隔离带,满足防火需求,保证安全。本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构造层层数更多,防水、保温、隔热等效果更加优异,可形成自闭和系统,无渗漏、安全等隐患。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透气管结构及布置和排气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屋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屋面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细石混凝土缝隙节点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排气道出屋面节点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雨水口节点的防水卷材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基础墩节点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隔缝设置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7至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屋面、女儿墙、基层防水层、找坡层、冷底子油层、隔汽层、防火隔离带、屋面保温层、屋面防水层、隔离层以及屋面保护层;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屋面的基层处理、涂刷基层防水层、找坡层施工、冷底子油施工、隔汽层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屋面防水层施工、隔离层施工、屋面保护层施工以及检查验收。
请参阅图7、图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工程的屋面结构的施工工艺和主要层次为:1、50厚C20细石砼内配中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随打随抹平,设置分隔缝(间距3米)。2、0.1厚聚乙烯塑料薄膜隔离层。3、单面3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双面3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厚高强石墨聚苯板/230厚聚氨酯保温板。6、1.2厚耐碱铝箔面层玻纤胎自粘性改性沥青隔汽卷材。7、冷底子油。8、最薄40厚轻集料砼找坡2%。9、1.5厚JSⅡ型防水涂料。10、混凝土屋面板(抗渗等级满足P6)。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基本遵从如下主要工艺流程:屋面基层处理→涂刷JSⅡ型防水涂料→轻集料找坡施工→冷底子油施工→隔汽卷材施工→屋面保温层施工→屋面防水层施工→隔离层施工→屋面保护层施工→检查验收。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基层清理主要包括将基层表面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基层平整、干燥、干净等。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层防水层的施工主要包括:
1、施工工艺:基面处理→防水涂料配制→大面分层涂刮防水涂料→组织验收。
2、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2.1用铲刀和扫帚及其它工具将基层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清除,杂物清扫干净。凹凸不平和裂缝处应用聚合物砂浆补平,施工前清理、清扫干净,必要时用吸尘器或高压吹尘机吹净。基层表面达到坚固密实,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陷,设备预埋件已安装好,基层表面平整、牢固,含水率不大于9%。
2.2基面处理:用铁铲、扫帚等工具清除施工垃圾,如遇污渍需用溶剂清洗,基层有缺损或跑砂现象,需要新修整。
2.3防水涂料Ⅱ型配制:先将防水涂料配制好,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细微,不含团粒的混合物即可使用,配料数量根据工程面和完成时间所安排的劳动力而定,配好的材料应在40分钟内用完。
2.4大面分层涂刮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采用多次施工涂刷方式,后一涂层应在前一涂层表干但未实干时施工(一般情况下,两层之间约2~4小时),以指触不粘为准,保证JS-Ⅱ型防水涂料涂刷厚度达到1.5mm设计厚度。
2.5第一次蓄水试验:在最后一遍防水层干涸48h后,蓄水24h,以无渗漏为合格。
2.6组织验收。
3、涂刷范围:1#、2#、3#、4#、5#、11#、12#楼(未绘示)屋面1.5厚JS-Ⅱ型防水涂料,光伏板及女儿墙刷到挑檐底部,其他部位刷到屋面完成面300mm以上。请参阅图13。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轻集料找坡层施工主要包括:
操作工艺:基层清理→做灰饼找坡→轻集料混凝土压光
1、基层清理: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且要求基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
2、做灰饼找坡:按图纸设计要求及流水方向,用灰饼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找坡层的厚度范围。设计要求流水坡度为2%,且最低处找坡层的厚度不低于4cm。
3、找坡层要点:
①铺设或滚压:铺已搅拌好复合轻骨料垫层混凝土,用铁锹将混凝土铺在基层上,以已做好的找平墩为标准将灰铺平,比找平堆高出3mm,然后用收面找平。
②二次收面:二次收面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为刚能够上人而踩上去有明显脚印时。混凝土此时已具有一定强度,为提高效率应采用磨光机进行。收面时应先进行粗磨,粗磨后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起伏。
③如厚度较薄时,可随铺随用铁锹和特制木拍板拍压密实,并随即用大杠找平,用木抹子搓平或用铁滚滚压密实,全部操作过程要在3h内完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底子油层的施工主要包括:上道程序验收合格后涂刷冷底子油,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上,且需上返至女儿墙内墙面、光伏板及女儿墙挑檐底部,其他部位上返到屋面完成面300mm以上,常温经过4h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请参阅图7至图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保温层的施工主要包括:
本工程的有些楼,例如1#、3#、4#、5#、11#、12#住宅楼(未绘示)屋面保温层采用230厚聚氨酯保温板,2#住宅楼(未绘示)屋面保温层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厚高强石墨聚苯板。
1、施工工艺流程:隔汽层验收合格→保温层分层错缝施工→拼缝打发泡→验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保温层分层施工:
(1)首先对隔汽层进行清理,并沿着女儿墙周边进行弹线,沿着边线内侧先铺600mm宽岩棉防火隔离带,后铺设保温板。岩棉板采用采用分层错缝施工,有效搭接长度为500mm。
(2)屋面保温层施工采用专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厚高强石墨聚苯板/230厚聚氨酯保温板。铺设保温板时应先选料,选用外观质量较好的板材,板材不应有破碎、缺棱掉角等质量缺陷。
(3)保温板应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紧紧粘靠在屋面隔汽卷材上,并应铺平垫稳,无空隙;板间拼缝应严密,超过2mm的缝隙应采用发泡胶嵌填密实。
(4)保温层施工完毕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基本规定:
(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请参阅下表。
(2)保温材料应保持干燥。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4)保温材料的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相容,其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保温板铺设后,在胶粘剂凝固前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胶粘剂凝固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
4、技术关键要求:
(1)保温层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
(2)施工屋面保温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板块保温层采用胶粘剂粘结施工,胶粘剂要满涂,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4)保温板与基层在边角处应满涂胶结材料,其他部位可采用点粘,并应使其互相贴严、粘牢,缺角处应用碎屑加胶粘剂拌均匀填补严密。
(5)保温板铺设后,在胶粘剂凝固前不得上人踩踏。胶粘剂凝固后应尽快进行下一步施工程序。
(6)保温层和岩棉带均采用分层方式进行施工,板间拼缝应严密,超过2mm的缝隙应采用发泡胶嵌填密实。
5、质量关键要求:
(1)防止保温隔热层功能不良,避免出现保温材料表观密度过大,铺设前含水量大,未充分晾干等现象。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含水量和铺设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2)铺设厚度均匀:铺设时认真操作,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避免材料在屋面上的堆积二次倒运,保证匀质铺设及表面平整,铺设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3)保证保温层边角处质量:防止出现边线不直、边搓不齐整,影响屋面找坡、找平和排水。
(4)保温材料应铺设紧密、拼缝处应严密,以确保保温效果。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验收。
6、其他要求:
(1)保温层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好已施工完毕的防水层;
(2)做好工序交接验收,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进行保温层施工时,要求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应具备以下质量验收记录:材质及试验资料;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保温层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长时间搁置保温层。
(6)超低能耗要求,女儿墙保温板需被第一层防水卷材整体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防止浸水。
请参阅图7至图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防水层的施工主要包括:
1、工艺流程:保温层施工→附加层施工→弹基准线试铺→撕开卷材底部隔离纸→卷材铺贴→辊压排气→搭接封边、收头密封→第二次蓄水试验→工程质量验收。
2、弹基准线试铺:根据施工现场状况,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在基层上弹好卷材控制线,按照东西方向进行卷材试铺。
3、撕开卷材底部隔离纸:卷材试铺后,先将要铺贴的卷材剪好,反铺于基面上(即是底部隔离纸朝上),撕剥去卷材隔离纸。撕剥时,已剥开的隔离纸宜与粘结面保持45~60度的锐角,防止拉断隔离纸,尽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状态,但不要有皱折。
4、防水加强层施工:一般用自粘型改性沥青卷材施工防水层,在女儿墙、水落口、管根、阴阳角等细部做加强层,每边宽度≥250mm。
5、卷材铺贴:将卷铺贴方向与找坡方向垂直,先铺贴低处,然后向高处铺贴,长边搭接缝处为高处卷材压低处卷材,材对准基准线试铺,在约5m长处将隔离纸轻轻划开,注意不要划伤卷材,将未铺开卷材隔离纸从背面缓缓撕开,同时将未铺开卷材沿基准线慢慢向前推铺。边撕隔离膜边铺贴。铺贴好后再将前面试铺剩余的约5m长卷材卷回,依上述方法粘贴在基层上。同一层卷材短边搭接接缝错开1.5mm,铺完一层卷材后,第二层卷材长边接缝与第一层卷材接缝错开500mm,第二层卷材短边搭接接缝与第一层卷材搭接接缝错开1.5m。
6、辊压排气:待卷材铺贴完成后,用软橡胶板或辊筒等从中间向卷材搭接方向另一侧刮压并排出空气,使卷材充分满粘于基面上。搭接铺贴下一幅卷材时,将位于下层的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纸揭起,将上层卷材对准搭接控制线平整粘贴在下层卷材上,刮压排出空气,充分满粘。
7、搭接封边、收头密封:
(1)单面粘卷材搭接边施工:短边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搭接。长边为加温自粘搭接,搭接宽带不小于100mm。大面积铺贴完成后24小时再进行搭接边施工,施工时清理干净搭接边部位的泥浆及灰尘,再揭除上下卷材搭接隔离膜(短边不用撕隔离膜),用热风枪边加温边粘结。
(2)双面粘卷材搭接边施工:直接将上下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撕开,长、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且需上返至女儿墙内墙面、光伏基础及女儿墙挑檐底部,其他部位上返到屋面完成面300mm以上。
8、注意事项:
(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2)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3)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4)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5)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6)自粘型改性沥青卷材应粘接牢靠,严禁出现空鼓、松动现象。
9、第二次蓄水试验:
防水层完工后,进行第二次蓄水,蓄水24h,以无渗漏为合格,确保屋面的防水工程质量。
10、工程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程序。
请参阅图7至图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层层的施工主要包括:本工程屋面隔离层施工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根据设计做法要求,0.1厚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屋面隔离层在屋面进行满铺。本工程屋面隔离层施工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根据设计做法要求,0.1厚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屋面隔离层在屋面进行满铺。
请参阅图7至图9以及图13至图1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保护层的施工主要包括:屋面保护层采用50厚C20细石砼内配中φ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
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弹线、找标高→抹灰饼→设置分格缝→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钢筋→养护。
2、操作方法:
(1)基层清理:隔离层表面杂物、垃圾已经清理完毕。
(2)弹线、找标高:在女儿墙四周墙上弹泛水线,作为确定细石混凝土面层标高的依据。
(3)抹灰饼:根据屋面排水方向、排水坡度及水平基准线,在四周墙角处每隔2m用砂浆抹标志块。
(4)设置分格缝:采用木条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宽度为20mm,横纵间距为6m。(缝隙上下贯通,基础边、泛水根部,设备基础不要有朝天缝、排水通畅)
(5)浇筑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双向钢筋:
先铺设φ6@200双向钢筋,再铺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用木抹子在混凝土初凝前搓平拍压密实,偏差不得大于5mm,木抹子抹平后,立即用铁抹子抹压第一遍,直到出浆为止。如果砂浆过稀表面有沁水现象时,可均匀撒一遍干水泥和砂(1:1)拌合料(砂子过3mm筛),再用木抹子用力抹压,使干拌料与砂浆紧密结合一体,吸水后用铁抹子压平,如表面无多余水分,不得任意撒干水泥,否则引起面层干缩开裂。上述操作均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面层混凝土初凝后,人踩上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抹压第二遍,边抹边压把坑凹处填平,要求不漏压,表面压平、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人踩上去稍有脚印),铁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纹时,用铁抹子把第二遍抹压时留下的全部抹纹压平、压实、压光(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6)养护:面层抹压后,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在混凝土达到上人强度之前,禁止在屋面上人施工,保护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踩踏痕迹。养护期不得少于7d。
(7)保护层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取出分格缝木条,缝内填密封膏。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凸出屋面墙体、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
(8)分格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端头、女儿墙处;
2)分格缝纵横向交接处应互相贯通,不宜形成T字形或L字形缝;
3)分格缝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节点施工,如排气道出屋面节点施工、女儿墙雨水口节点施工以及太阳能基础墩节点施工请参阅图13至图15以及前述的相应结构处的施工细节。
请参阅图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烟风道混凝土外侧涂刷1.5mm厚JSⅡ型防水涂料,粘贴隔气卷材至烟风道顶部,做第一遍防水卷材,且翻包处理,粘贴保温板,翻包在第一遍防水卷材里,做第二遍防水卷材,与第一遍防水卷材搭接并做到烟风道顶部,安装烟风帽及托板,用隔热垫块隔开。
请参阅图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屋面JSⅡ型防水涂料、轻集料砼找坡层、冷底子油、隔气卷材施工完成之后,做屋面排水管,粘贴保温层,做防水层,防水层卷到雨水口里侧,做防水保护层。
请参阅图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础墩混凝土外侧涂刷1.5mm厚JSⅡ型防水涂料,粘贴隔气卷材至基础墩挑檐下,做第一遍防水卷材,且翻包处理,粘贴保温板,翻包在第一遍防水卷材里,做第二遍防水卷材,与第一遍防水卷材搭接并做到基础墩挑檐下,太阳能板或栏杆,用隔热垫块隔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法的屋面采用防水隔汽卷材将保温板包裹起来,使得保温板长期处在一个干燥的状态下,保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mm厚石墨聚苯板或230mm厚聚氨酯保温板,相较于传统粘接砂浆粘贴保温,聚氨酯胶粘剂完全是干法粘贴,不会产生水蒸气,保温层厚度为普通屋面保温层厚度的2倍多,保温隔热效果更好。防水层和隔汽卷材将保温板安全包裹,且保温粘贴完全干法作业,使其处于干燥状态,无需设置排气管道,也避免了繁琐的施工工艺以及渗漏隐患,使得施工更加方便,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了能耗。保温板与女儿墙之间设置防火隔离带,满足防火需求,保证安全。本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构造层层数更多,防水、保温、隔热等效果更加优异,可形成自闭和系统,无渗漏、安全等隐患。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包括混凝土屋面、女儿墙、基层防水层、找坡层、冷底子油层、隔汽层、防火隔离带、屋面保温层、屋面防水层、隔离层以及屋面保护层;所述施工方法包括所述混凝土屋面的基层处理、涂刷所述基层防水层、所述找坡层施工、所述冷底子油施工、所述隔汽层施工、所述屋面保温层施工、所述屋面防水层施工、所述隔离层施工、所述屋面保护层施工以及检查验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顶面以及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设置所述基层防水层;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基层防水层设置所述找坡层;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找坡层和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的所述基层防水层设置所述冷底子油层;
在所述冷底子油层设置所述隔汽层;
沿所述女儿墙内墙面的根部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隔汽层设置一定宽度的所述防火隔离带;
沿所述防火隔离带的内边缘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隔汽层设置所述屋面保温层;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屋面保温层及所述女儿墙内墙面的隔汽层和所述女儿墙的顶面设置所述屋面防水层;
在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和顶面的所述屋面防水层设置所述屋面保温层;
在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的所述屋面保温层和所述女儿墙的顶面的所述屋面保温层以及所述女儿墙的顶面的所述屋面保温层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屋面防水层;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屋面防水层设置所述隔离层;以及
在所述混凝土屋面的所述隔离层设置屋面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所述混凝土屋面板和所述女儿墙一体浇筑而成,所述混凝土屋面板和所述女儿墙的抗渗等级满足P6;
所述基层防水层采用1.5mm厚JSⅡ型防水涂料;
所述找坡层采用轻集料砼,流水坡度不小于2%,所述找坡层最薄处不小于40mm;
所述隔汽层采用1.2mm厚耐碱铝箔面层玻纤胎自粘性改性沥青隔汽卷材;
所述防火隔离带采用岩棉带;
所述屋面保温层采用聚氨酯胶粘剂粘贴300mm厚的高强石墨聚苯板或采用230m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
所述屋面防水层采用单面或双面3mm厚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所述隔离层采用0.1mm厚聚乙烯塑料薄膜;以及
所述屋面保护层采用50mm厚的C20细石砼内配中6@200单层双向钢筋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层防水层的两层之间的施工间隔在2~4小时之间,在所述基层防水层的最后一层干涸48小时后蓄水24小时,以无渗漏为合格;所述基层防水层以及所述冷底子油层的涂刷范围上返至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及所述女儿墙和太阳能基础墩的挑檐底部;
所述隔汽层采用搭接施工,搭接尺寸不小于100mm,所述隔汽层施工的上返高度至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所述太阳能基础墩及栏杆基础的挑檐底部;以及
所述屋面防水层采用搭接施工,搭接尺寸不小于100mm,所述屋面防水层施工的上返高度至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所述太阳能基础墩及栏杆基础的挑檐底部;所述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蓄水24小时,以无渗漏为合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保温层施工包括:所述岩棉带的内边缘至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的宽度不小于600mm,所述岩棉带采用分层错缝施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
6.如权利要求3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和顶面的所述屋面防水层的所述屋面保温层上罩设金属盖顶,且所述金属盖顶的下沿低于所述女儿墙的挑檐的下沿,所述金属盖顶的顶面从外向内倾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道出屋面节点的施工,所述排气道出屋面节点包括:
排气口,其与所述混凝土屋面一体浇筑且高出屋顶一定高度;
外保温层,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外墙壁上;
内保温层,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内墙壁上;
其中所述外保温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内保温层的厚度,所述外保温层的材料与所述内保温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
保温砂浆,其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层、所述排气口以及所述内保温层的顶面处;
隔热垫块,其设置在所述保温砂浆上;
风帽底座,其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顶部出口处;
附加防水层,其设置在所述外保温层、所述隔热垫块及所述风帽底座的外部;
风帽配套金属盖板,其罩设在所述风帽底座以及所述隔热垫块上,所述风帽配套金属盖板的下沿低于所述排气口的顶面;以及
风帽,其盖设在所述排气口的顶部出口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女儿墙雨水口节点的施工,所述女儿墙雨水口节点包括:
主雨水口,其设置在临近所述女儿墙的内墙面根部处的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内;
主雨水管,其上端与所述主雨水口连通,所述主雨水管的上部埋设在所述岩棉带内,并弯转穿过所述女儿墙后再弯转向下沿所述楼梯外墙面设置;
副雨水口,其设置在空调板的顶面处;以及
副雨水管,其顶部与所述副雨水口连通,所述副雨水管向下穿过所述空调板的顶面并弯折后与所述主雨水管连通;
其中所述屋面防水层下返至所述女儿墙雨水口内部一段距离,且所述女儿墙雨水口四周的所述细石混凝土层的表面向所述女儿墙雨水口倾斜。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基础墩节点的施工,所述太阳能基础墩节点包括:
基础墩本体,其与所述混凝土屋面一体浇筑;以及
隔热垫片,其设置在所述基础墩本体的顶面;
其中所述基础墩本体侧墙外设置所述冷底子油层、所述隔汽层所述屋面保温层、所述屋面防水层以及所述隔离层,所述基础墩本体的挑檐外包裹所述屋面保温层以及所述屋面防水层。
10.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屋面保护层接缝节点的施工,所述屋面保护层接缝节点采用沥青油膏嵌缝工艺。
CN202310669096.XA 2023-06-07 2023-06-07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575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9096.XA CN116575652A (zh) 2023-06-07 2023-06-07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9096.XA CN116575652A (zh) 2023-06-07 2023-06-07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5652A true CN116575652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9096.XA Pending CN116575652A (zh) 2023-06-07 2023-06-07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56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4927B (zh) 地下室底板与墙面的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1695580U (zh) 倒置式屋面结构
CN109779162B (zh) 被动式建筑平屋面保温防水系统及分区式干作业施工方法
CN107313560B (zh) 仿古建筑加强型防水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530B (zh) 严寒地区琉璃瓦坡屋面贴锚施工方法
CN105649285A (zh) 一种上人屋面保温层组合式排气孔施工工法
CN201695411U (zh) 地下室底板与墙面的防水系统
CN110778062A (zh) 一种地暖区域的饰面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82600A (zh) 屋面女儿墙混凝土压顶保温防水施工方法
CN108457429B (zh) 一种用于坡屋面的沥青瓦及其铺设方法
CN114876117A (zh) 一种多坡度种植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13552U (zh) 混凝土板保护层倒置式的屋面结构
CN112695959A (zh) 被动式无热桥坡屋面300mm厚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工艺
CN114197524A (zh) 一种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12772858U (zh)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女儿墙连接处节点结构
CN204252414U (zh) 屋面防水结构
CN105089290A (zh) 一种屋面维修的方法
CN111287347A (zh) 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CN208396162U (zh) 一种蓄水隔热屋面
CN116575652A (zh) 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2671027U (zh) 一种露台屋面防渗漏结构
CN109183839A (zh) 一种综合管廊防水施工工艺
CN216276503U (zh) 多功能保温隔热屋顶装饰一体板及装配式屋顶结构
CN216616362U (zh) 一种气凝胶毡外墙外保温系统
CN214739146U (zh) 一种弧形屋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