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9834A -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69834A CN116569834A CN202310752566.9A CN202310752566A CN116569834A CN 116569834 A CN116569834 A CN 116569834A CN 202310752566 A CN202310752566 A CN 202310752566A CN 116569834 A CN116569834 A CN 1165698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ale
- parent
- seed production
- balsam pear
- impr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A01H1/02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by treatment with chemic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属于苦瓜制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母本,非强雌性苦瓜品种为父本,隔离栽培;(2)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一米以下的侧蔓;(3)于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本发明通过母本植株调整,结合开花结果期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延长苦瓜种子采收期,提高了种子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苦瓜制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苦瓜因其特殊的药用保健功能和高产值效益,生产格局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主产区向全国各地区迅速扩展,现已成为中外医药、保健行业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仅华南地区苦瓜种植面积接近10万公顷,年需种量30万㎏左右。而苦瓜自然生长能产生大量侧蔓和叶子,主侧蔓均能结瓜,传统栽培方式的植株调整留多条侧蔓(包括子蔓和孙蔓),致使大量的光合产物耗费在侧蔓和叶子的生长上,坐瓜过多也会引发光合产物的过度竞争,产生大量畸形瓜,从而导致植株早衰,采收期缩短,制种产量低下;因侧蔓过多,对于母本去雄难度增大,纯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母本植株调整,结合开花结果期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延长苦瓜种子采收期,以达到增加种子产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母本,非强雌性苦瓜品种为父本,隔离栽培;
(2)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一米以下的侧蔓;
(3)于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
优选的,所述母本为强雌性苦瓜品种,所述父本为非强雌性苦瓜品种。
优选的,所述父本与母本的栽培株数比例为1∶8~10。
优选的,所述父本较所述母本提早7~10d播种。
优选的,所述父本与母本栽培时的株距为0.4~0.6m,栽培密度为1300~1400株/亩。
优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为0.1~0.3%,所述丙酰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0.0000005~0.000001%;所述喷施的频率为7~10天/次。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利用苦瓜主侧蔓均可结瓜和植株无限生长的特性,采用母本主蔓结瓜的整枝方式,即只留主蔓结瓜,摘除所有侧蔓,摘除母本所有雄花,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保障种子的健康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侧蔓摘除后可有效提高植株的通风透光率,提高光能利用率,降低空气湿度,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仅留主蔓结瓜,大大提高母本去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有效保障种子纯度;本发明还在开花结果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0.000001%丙酰芸苔素内酯,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无需疏瓜,保证植株营养平衡,抗病抗逆能力增强,从而有效延长苦瓜种子的采收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苦瓜种子产量比常规栽培方式提高40%以上,从而实现苦瓜种子的高产、高效、节本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延长苦瓜种子采收期,使苦瓜种子产量比常规栽培方式提高40%以上,从而实现苦瓜种子的高产、高效、节本的目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母本,非强雌性苦瓜品种为父本,隔离栽培;
(2)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一米以下的侧蔓;
(3)于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隔离栽培前,还包括土壤消毒、整地施肥、培育壮苗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消毒优选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剂随滴灌管施入土壤,消毒期间盖上地膜。
在本发明中,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浓度优选为8~12%,进一步优选为10%;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用量优选为1~2kg/亩,进一步优选为1.5kg/亩;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2kg:20t,进一步优选为1.5kg:20t。
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消毒1~2d后揭开地膜,优选消毒1d后揭开地膜,进行整地施肥。
在本发明中,所述整地时每亩优选施入有机肥200~400kg、复合肥(15-15-15)20~30kg、氯化钾4~8kg、钙镁磷肥20~30kg,进一步优选施入有机肥300kg、复合肥(15-15-15)25kg、氯化钾5kg、钙镁磷肥25kg。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60%,NPK总含量≥5%,购自南宁市行健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牛骨粉生物酶解型有机肥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整地时优选起龟背畦,畦高优选为15~20cm,进一步优选为18cm,沟宽优选为40~60cm,进一步优选为50cm,畦面宽优选为140~160cm,进一步优选为150cm。
在本发明中,所述整地后,优选铺设滴灌管和覆盖银黑地膜。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育壮苗优选包括对苦瓜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播种育苗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所述消毒优选采用浓度为2~4%的漂白水,进一步优选采用浓度为3%的漂白水,浸泡8~12min,优选浸泡10min。所述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子表面残留的消毒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漂白水优选为有效成分为4~6%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一步优选为有效成分为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浸种优选采用清水浸种6~7h,进一步优选采用清水浸种6h。
在本发明中,所述催芽优选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28~32℃下催芽至种子露白,进一步优选将浸种后的种子置于30℃下催芽至种子露白。
在本发明中,所述播种育苗优选将露白的种子播种于穴盘中,培养至4叶1心得到壮苗用于移栽。
在本发明中,父本的播种时间优选比母本提前7~10天,进一步优选提前8天。
在本发明中,所述穴盘的规格优选为32孔,所述穴盘中填充的基质优选为瓜类育苗基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的条件优选为设施隔离栽培。
在本发明中,培养至4叶1心得到壮苗后,将父本和母本隔离栽培,定植于整好的龟背畦中;所述父本与母本的栽培株数比例优选为1∶8~10,进一步优选为1:9。
在本发明中,所述定植时父本和母本均采用双行种植,定植株距优选为0.4~0.6m,进一步优选为0.5m;种植密度优选为1300~1400株/亩,进一步优选为1350株/亩。
在本发明中,定植后,于0.5~0.8m,优选为0.8m时进行吊蔓引蔓,当母本主蔓长度大于2m后,将吊蔓绳降低,把藤蔓盘绕在植株基部。
在本发明中,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一米以下的侧蔓。
在本发明中,于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为0.1~0.3%,优选为0.2%;所述丙酰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0.0000005~0.000001%,优选为0.000001%;所述所述喷施的频率为7~10天/次,优选为8天/次。
在本发明中,优选基肥施入有机肥300kg、复合肥25kg、氯化钾5kg、钙镁磷肥25kg;根外追肥施入复合肥(15-15-15)10kg、氯化钾10kg、尿素10kg;叶面追肥施用0.2%磷酸二氢钾。
上述施肥中,基肥优选采用全层施入,根外追肥优选采用穴施的方式分2次施入,叶面追肥优选采用喷施的方式施入。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开花前一天将母本雌花进行套袋,优选在晴天上午7:00~10:00采摘父本当日开放的雄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除去父本的花冠,将花药在当天开放的母本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使花粉粘在柱头上,继续套袋,之后优选摘除未授粉的雌花和授粉后发育不良的幼瓜和畸形瓜。
在本发明中,针对病虫害优选采用综合防控,优选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进行。
在本发明中,当授粉瓜果皮由绿转橙黄色,种子外包附的假种皮变成深红色的浆体时且种瓜未开裂时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及时破瓜取种、洗干净假种皮,并用水选法去除不饱满的种子;在通风遮阴处晾晒种子,晒种温度<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种植畦准备
(1)土壤消毒
采用10%二氧化氯土壤消毒剂等进行土壤消毒,在整地后,铺设滴灌管,盖膜,按照1.5kg/667m2将10%二氧化氯土壤消毒剂加水20t,通过滴灌管施入土壤,1d后即可去掉地膜,整地施肥。
(2)整地
整地时施入有机肥300kg、复合肥25kg、氯化钾5kg、钙镁磷肥25kg,与土壤混合均匀后起龟背畦,畦高18cm,沟宽50cm,畦面宽150cm,铺设滴灌管,覆盖银黑地膜。
(3)培育壮苗
将苦瓜种子用3%漂白水(有效成分为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泡10min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到清水中浸种7h后置于30℃条件下恒温催芽,将露白种子播于盛装有瓜类育苗基质的穴盘(32孔)中,在设施隔离条件下培养,其中父本比母本种子提前8天播种,苗龄达到4叶1心时进行移栽。
(4)定植
父母本双行种植,行距为1.5m(含沟),种植株距0.5m;种植密度1300~1400株/667m2。定植时,父本和母本的栽培株数比例为1:9,父母本隔离栽培。
(5)植株调整
植株长到0.8m时,采用吊蔓绳引蔓。当母本主蔓长度大于2m后,将吊蔓绳降低,把藤蔓盘绕在植株基部。
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1m以下的侧蔓。
(6)平衡施肥
基肥施入有机肥300kg、复合肥(15-15-15)25kg、氯化钾5kg、钙镁磷肥25kg;根外追肥施入复合肥(15-15-15)10kg、氯化钾10kg、尿素10kg;叶面追肥施用0.2%磷酸二氢钾;具体操作为在整地时,全层施入基肥,根外追肥采用穴施的方式分2次施入。
开花结果期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000001%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配制方法: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稀释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8d/次,每次喷施溶液量为50kg/亩。
(7)人工授粉
在开花前一天将母本雌花套袋,晴天上午7:00~10:00采摘父本当日开放的雄花,除去花冠,将花药在当天开放的母本株上的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使花粉粘在柱头上,继续套袋,尽早摘除其余未授粉雌花或授粉发育不良的幼瓜和畸形瓜。
(8)病虫害综合防控
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进行。
农业防治:及时清理园地,及时整枝打蔓、摘除老叶病叶、被瓜实蝇为害的幼瓜集中消毒处理,科学施肥,及时排掉田间积水等。
物理防治:每亩悬挂35块黄板(25×40cm)诱杀有翅蚜虫、粉虱等,覆盖银灰双色地膜驱避蚜虫。
生物防治
a.利用瓜实蝇性诱剂装置诱杀瓜实蝇成虫,每亩悬挂35个。
b.结合施基肥施入微生物菌肥,或定植后结合定根水淋施枯草芽孢杆菌水制剂以增加根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总量,预防病害发生。
c.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g可湿性粉剂120g,对水喷雾防治瓜绢螟、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化学防治
a.白粉病防治:发病初期喷5%己唑醇微乳剂1000倍液或者43%戊唑醇2000~3000倍,叶片正反面均要喷到,每7d/次,连喷2次。
b.枯萎病防治:枯萎病属土传病害,发病株及时拔除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c.瓜绢螟、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防治:50%甲维盐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叶防治。
(9)采收及采种
授粉瓜果皮由绿转橙黄色,种子外包附的假种皮变成深红色的浆体时且种瓜未开裂时及时采收;及时破瓜取种、洗干净假种皮,并用水选法去除不饱满的种子;在通风遮阴处晾晒种子,晒种温度<38℃。
发明人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基地按照上述方法分别生产桂农科3号苦瓜种子、桂农科5号苦瓜种子,具体的苦瓜品种种植参数及种子产量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桂农科3号苦瓜的种子产量为49.52kg/亩,比CK1的采收期延长17d,产量增加59.74%;桂农科5号苦瓜的种子产量为55.01kg/亩,比CK1的采收期延长24d,产量增加40.47%。可见,利用本发明的制种方法,可使光合产物极大限度地分配到果实上,保证植株营养平衡,抗病抗逆能力增强,有效延长采收期,实现种子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表1为不同苦瓜品种通过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种植方法获得的种子产量对比数据。
注:CK1为桂农科3号传统制种模式,即只摘除父本、母本1米以下的侧蔓,不做其他整枝处理,开花结果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CK2为桂农科5号传统制种模式,即只摘除父本、母本1米以下的侧蔓,不做其他整枝处理,开花结果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
表1.不同苦瓜品种种植参数及种子产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强雌性苦瓜品种为母本,非强雌性苦瓜品种为父本,隔离栽培;
(2)于全生育期,摘除母本所有侧蔓及雄花,摘除父本一米以下的侧蔓;
(3)于开花结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和丙酰芸苔素内酯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为强雌性苦瓜品种,所述父本为非强雌性苦瓜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与母本的栽培株数比例为1∶8~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较所述母本提早7~10d播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与母本栽培时的株距为0.4~0.6m,栽培密度为1300~1400株/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为0.1~0.3%,所述丙酰芸苔素内酯的浓度为0.0000005~0.000001%;所述喷施的频率为7~10天/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52566.9A CN116569834B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52566.9A CN116569834B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69834A true CN116569834A (zh) | 2023-08-11 |
CN116569834B CN116569834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8754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52566.9A Active CN116569834B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69834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2858A (zh) * | 2003-05-16 | 2003-11-0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一种杂交苦瓜的育种方法 |
CN101317569A (zh) * | 2008-07-03 | 2008-12-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减少苦瓜化瓜的制剂 |
US20120079618A1 (en) * | 2010-07-16 | 2012-03-29 | Clemson University | Bitter melon variety cbm12 and products therefrom |
CN103461107A (zh) * | 2013-09-16 | 2013-12-25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一种白色型强雌杂交苦瓜的育种方法 |
CN104082022A (zh) * | 2014-07-21 | 2014-10-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方法 |
CN104798682A (zh) * | 2015-05-19 | 2015-07-29 | 镇江鑫源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苦瓜育种栽培方法 |
US20150250172A1 (en) * | 2012-10-01 | 2015-09-10 | Basf Se | Use of anthranilamide compounds in soil and seed treatment application methods |
CN108411029A (zh) * | 2018-05-29 | 2018-08-17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苦瓜长绿2号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特异性标记及方法 |
CN108617436A (zh) * | 2018-05-10 | 2018-10-0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
CN108849480A (zh) * | 2018-07-24 | 2018-11-23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粒条相间瘤长纺锤形抗枯萎病的苦瓜品种育种方法 |
CN108925380A (zh) * | 2018-08-01 | 2018-12-04 | 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长沙市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一茬双收苦瓜制种方法 |
CN113179878A (zh) * | 2021-05-21 | 2021-07-30 | 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苦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
TW202233590A (zh) * | 2020-10-29 | 2022-09-01 | 日商組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稠合雜環衍生物及含其作為有效成分之除草劑 |
US20230189816A1 (en) * | 2020-05-29 | 2023-06-22 |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Tokai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 Bacterial strain belonging to bacillus genus, and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using said bacterial strain |
-
2023
- 2023-06-25 CN CN202310752566.9A patent/CN1165698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2858A (zh) * | 2003-05-16 | 2003-11-05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一种杂交苦瓜的育种方法 |
CN101317569A (zh) * | 2008-07-03 | 2008-12-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减少苦瓜化瓜的制剂 |
US20120079618A1 (en) * | 2010-07-16 | 2012-03-29 | Clemson University | Bitter melon variety cbm12 and products therefrom |
US20150250172A1 (en) * | 2012-10-01 | 2015-09-10 | Basf Se | Use of anthranilamide compounds in soil and seed treatment application methods |
CN103461107A (zh) * | 2013-09-16 | 2013-12-25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一种白色型强雌杂交苦瓜的育种方法 |
CN104082022A (zh) * | 2014-07-21 | 2014-10-08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方法 |
CN104798682A (zh) * | 2015-05-19 | 2015-07-29 | 镇江鑫源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苦瓜育种栽培方法 |
CN108617436A (zh) * | 2018-05-10 | 2018-10-09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
CN108411029A (zh) * | 2018-05-29 | 2018-08-17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苦瓜长绿2号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特异性标记及方法 |
CN108849480A (zh) * | 2018-07-24 | 2018-11-23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粒条相间瘤长纺锤形抗枯萎病的苦瓜品种育种方法 |
CN108925380A (zh) * | 2018-08-01 | 2018-12-04 | 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长沙市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一茬双收苦瓜制种方法 |
US20230189816A1 (en) * | 2020-05-29 | 2023-06-22 |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Tokai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 Bacterial strain belonging to bacillus genus, and micro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using said bacterial strain |
TW202233590A (zh) * | 2020-10-29 | 2022-09-01 | 日商組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種稠合雜環衍生物及含其作為有效成分之除草劑 |
CN113179878A (zh) * | 2021-05-21 | 2021-07-30 | 湖南春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苦瓜富硒提质栽培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曾正明;况浩池;杨跃华;李乾平;罗俊涛;: "几种技术措施对苦瓜利用强雌系制种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no. 11, 20 April 2007 (2007-04-20), pages 69 * |
曾瑞廉, 伍家豪: "南方地区选育杂交苦瓜良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广西热带农业, no. 05, 10 November 2005 (2005-11-10), pages 37 - 38 * |
杨和平;杨晓芬;高先爱;梅再胜;曾发良;: "利用苦瓜强雌系杂交制种技术", 长江蔬菜, no. 07, 8 April 2010 (2010-04-08), pages 1 - 4 * |
杨德宝: "苦瓜制种田间管理技术", 种子科技, no. 04, 12 August 1998 (1998-08-12), pages 44 * |
郭汉权, 黎庭耀, 罗剑宁, 郑晓明: "苦瓜利用强雌系杂交制种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no. 01, 25 February 2003 (2003-02-25), pages 22 * |
陆振裕;叶万余;陈勤平;: "春季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广西农学报, no. 04, 30 August 2010 (2010-08-30), pages 52 - 54 * |
韩金伟;王学民;姜巍;: "苦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辽宁农业科学, no. 03, 18 June 2007 (2007-06-1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69834B (zh) | 2024-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60208B (zh) | 一种幼龄经济林果套种谢君魔芋多样性栽培方法 | |
CN111418418A (zh) | 一种绿色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
CN107493940B (zh) | 一种番茄绿色栽培方法及植株残体再利用方法 | |
CN104082022B (zh) | 苦瓜早熟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8617436B (zh) | 一种提高苦瓜商品瓜率的植株调整方法 | |
CN102282993B (zh) | 马铃薯苗后覆膜栽培方法 | |
CN102415259A (zh) | 一种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1366337A (zh) | 一种高品质芦笋的栽培种植方法 | |
CN105230322A (zh) | 一种露水鸡枞大棚蔬菜轮作方法 | |
CN110073905A (zh) | 一种华南果园杂草管理控制的方法 | |
CN101946610A (zh) | 一种西瓜的栽培技术及防治方法 | |
CN109463235A (zh) | 一种马铃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 |
CN113711869A (zh) | 一种全程无农药的辣椒种植方法 | |
CN107278586A (zh) | 一种淮山套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 |
CN111528024A (zh) | 一种马铃薯原原种栽培方法 | |
CN116569834B (zh) | 一种提高苦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 |
CN112470834B (zh) | 一种樱桃西红柿的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9121532A (zh) | 一种sod功能种植方法 | |
CN109429950A (zh) | 一种无污染的有机大米种植方法 | |
CN111903448B (zh) | 一种辣椒植株培育方法 | |
CN114830974A (zh) | 一种草莓白粉病绿色防控方法 | |
CN114375829A (zh) | 一种甜瓜绿色提质栽培方法 | |
CN114503912A (zh) | 一种番茄杂交制种的方法 | |
CN115918458B (zh) | 一种小果型西瓜的大棚种植方法 | |
CN105993438A (zh) | 一种有机辣椒的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