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7469A -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7469A
CN116567469A CN202210101586.5A CN202210101586A CN116567469A CN 116567469 A CN116567469 A CN 116567469A CN 202210101586 A CN202210101586 A CN 202210101586A CN 116567469 A CN116567469 A CN 116567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outlet
resonant cavity
speaker
outlet hole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15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真
刘志青
傅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015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7469A/zh
Priority to EP22919284.4A priority patent/EP4266701A1/en
Priority to JP2023551200A priority patent/JP2024508287A/ja
Priority to CN202280009438.9A priority patent/CN1173214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9085 priority patent/WO2023142746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28668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33372A/ko
Priority to US18/351,51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6252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567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7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该佩戴件包括:壳体,包括下凹段,下凹段形成有在佩戴状态下向下的凹陷,下凹段设有第一出音孔;扬声器,设置于下凹段,并在与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谐振腔,第一出音孔连通谐振腔;其中,在扬声器与壳体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靠近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远离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佩戴件能够提升谐振腔的谐振频率,进而避免谐振腔在出音时发生谐振导致的用户佩戴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背景技术
随着2012谷歌公司首次发布的谷歌眼镜,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开始为公众所熟悉,现今已较成熟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有智能手表、VR/AR头显及智能眼镜等。
智能眼镜多具有出音功能,智能眼镜常因各种原因致使谐振频率较低,进而出音时易发生谐振,致使用户佩戴不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以解决智能眼镜出音时易发生谐振,致使用户佩戴不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壳体,包括下凹段,所述下凹段形成有在佩戴状态下向下的凹陷,所述下凹段设有第一出音孔;扬声器,设置于所述下凹段,并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谐振腔,所述第一出音孔连通所述谐振腔;其中,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所述谐振腔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谐振腔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谐振腔的厚度在从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佩戴件包括遮挡罩,所述遮挡罩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并与所述扬声器配合形成谐振腔;
其中,所述遮挡罩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遮挡罩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罩包括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罩体临近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罩还包括第三罩体,所述第三罩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之间,所述第三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两对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过渡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平面至所述第二平面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直接配合,以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凹段还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所述谐振腔,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位于所述谐振腔的相邻两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凹段包括呈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壁配合形成所述凹陷,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部;
所述下凹段的底壁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底面、第二底面和第三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底面和所述第三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底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视件和如上述的佩戴件,所述佩戴件与所述可视件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通过限定在扬声器与壳体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靠近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远离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进而可等效缩短谐振腔的腔体长度,以提升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可使得扬声器所产生的频响曲线尽量平坦,避免谐振腔在出音时发生谐振导致的用户佩戴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可穿戴设备中佩戴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另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又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佩戴件中谐振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100,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眼镜、智能手环、耳机、助听器、智能头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意组合。例如,可穿戴设备100可以是功能型的近视眼镜、老花镜、骑行眼镜或太阳镜等,也可以是智能化的眼镜,例如具有耳机功能的音频眼镜,该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是头盔、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头戴式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强现实设备或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头盔、增强现实眼镜等或其任何组合。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Google Glass、Oculus Rift、Hololens、Gear VR等。
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可视件10、快拆组件20和佩戴件30,可视件10和佩戴件30分别连接于快拆组件20的两端,且可视件10和佩戴件30均能够与快拆组件20快速拆卸,佩戴件30还能够与快拆组件20设置成常规连接结构或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100为头戴式设备,可视件10可以是镜片、显示屏或具有镜片作用的显示屏,可视件10还可以是镜片及其辅助部件或显示屏及其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可以是镜框或框架等,以便于其与快拆组件20相互连接。
可选地,可视件10还可以是具有显示功能的表盘结构。
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0为眼镜,可视件10为镜框,佩戴件30是镜腿,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一个可视件10、两组快拆组件20和两组佩戴件30,两组快拆组件20设置于可视件10的两端,两组佩戴件30分别与对应的一组快拆组件20连接。
可选地,佩戴件30还可以是头带或表带等,佩戴件3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一组相对应的快拆组件20连接,佩戴件30也可以一端与一组快拆组件20连接,另一端直接与可视件10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不还有快拆组件20,进而可视件10的两端可连接有佩戴件30。
换言之,佩戴件30可直接地或通过快拆组件20间接地连接可视件10。
结合参阅图3至图6,其中图3是图2所示可穿戴设备中佩戴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另一轴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又一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佩戴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佩戴件30包括壳体31和扬声器32,壳体31包括下凹段312,下凹段312形成有在佩戴状态下向下的凹陷314,下凹段312设有第一出音孔301;扬声器32设置于下凹段312,并在与壳体3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谐振腔303,第一出音孔301连通谐振腔303,第一出音孔301用于发声;其中,在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303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303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从而可相对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提高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具体而言,壳体31具有顶壁315、底壁316、第一侧壁317和第二侧壁318,第一侧壁317、顶壁315、第二侧壁318和底壁316组成壳体31;其中在佩戴状态下,第一侧壁317贴向用户头部,第二侧壁317朝向背离用户头部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之间形成有谐振腔303;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第二侧壁318之间形成有谐振腔303;其中第一出音孔301设置于底壁316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31还包括第一连接段311和第二连接段313,第一连接段311、下凹段312和第二连接段313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段311远离下凹段312的一端与快拆组件20铰接,第二连接段313用以架设于用户的耳廓上。
顶壁315、底壁316、第一侧壁317和第二侧壁318还具体地构成第一连接段311、下凹段312和第二连接段313。
可选地,壳体31还可以包括有多个下凹段312,且其中至少一个下凹段312还可用以架设于用户的耳廓,临近快拆组件20的下凹段312还可以与快拆组件20铰接;或者,壳体31包括如上述的下凹段312和第二连接段313,下凹段312远离第二连接段313的一端与快拆组件20铰接。
进一步地,参阅图5,以用户佩戴该可穿戴设备100的场景为例,在佩戴状态下,下凹段312形成有向下的凹陷314,即下凹段312向耳道口延伸,以使得设置于下凹段312的第一出音孔301接近于耳道口,利于向用户传递声音。
本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3和图6,下凹段312包括呈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扬声器32设置于第二弯折部3122,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的顶壁315彼此配合形成凹陷314,换言之,凹陷314大致呈V字型。其中,第一连接段311连接于第一弯折部3121远离第二弯折部3122的一端,第二连接段313连接于第二弯折部3122远离第一弯折部3121的一端。
其中弯折连接可理解为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的延伸方向不同,或者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呈夹角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的顶壁315为佩戴件30的顶壁315分别位于第一弯折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上的部分。
可选地,下凹段312还可以呈U型或W型等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顶壁315包括位于第一弯折部3121的第一顶面3151和位于第二弯折部3122的第二顶面3152,第一顶面3151和第二顶面3152构成该凹陷314。
底壁316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底面3161、第二底面3162和第三底面3163,第一底面3161位于第一弯折部3121,第二底面3162和第三底面3163位于第二弯折部3122,第一出音孔301设置于第二底面3162。
通过限定在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303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303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可等效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以提升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可使得扬声器32所产生的频响曲线尽量平坦,避免谐振腔303发生谐振导致的用户佩戴时的不适感。
具体而言,若下凹段312仅设有第一出音孔301与谐振腔303连通,则相当于谐振腔303呈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形式,而当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等于声波波长的四分之一时,谐振腔303产生谐振峰,而谐振峰在用户佩戴该穿戴设备100时易导致用户的不适感,因而需要将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往高处移动;而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意味着腔体长度应尽量短,因而通过限定在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303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303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相比于第一侧壁317与扬声器32之间的间距在各处均相等的方式,可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提高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参阅图6,谐振腔303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303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厚度,例如谐振腔303具有两种不同的厚度,其靠近第一出音孔301的区段具有第一厚度,其远离第一出音孔301的区段具有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或者,谐振腔303的厚度在从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到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谐振腔303的厚度在从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到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现将谐振腔303从其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到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方向定义为谐振腔303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谐振腔303的厚度沿谐振腔303的长度方向可呈线性较小或非线性减小;例如谐振腔303的厚度在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部分区段内保持不变,而在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部分区段内逐渐减小;或者,谐振腔303的厚度在靠近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部分区段内逐渐减小,而在远离第一出音孔301一端的部分区段内保持不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32与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直接配合,以形成谐振腔303,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靠近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远离第一出音孔301的一端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大致为平面,则第一侧壁317为不等厚的侧壁,其朝向扬声器32的内壁面为斜面,该内壁面与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构成谐振腔303的厚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佩戴件30还包括遮挡罩33,遮挡罩33设置于扬声器32和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之间,并与扬声器32配合形成谐振腔303;其中,遮挡罩33靠近第一出音孔301的一端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遮挡罩33远离第一出音孔301的一端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遮挡罩33包括连接的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第一罩体331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罩体332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其中第一罩体331临近第一出音孔301设置。
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可以均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为等间距,或者第一罩体331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沿谐振腔303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而第二罩体332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沿谐振腔303的长度方向不变。
通过限定第二罩体332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罩体331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以利用第二罩体332了进一步地等效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从而提高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331具有朝向扬声器32的第一平面334,第二罩体332具有朝向扬声器32的第二平面335,第一平面334和第二平面335分别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平行,以简化遮挡罩33的结构,使得其便于制作。
可选地,第一罩体331朝向扬声器32的侧面还可以为斜面,该斜面在沿谐振腔303的长度方向上,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而第二罩体332具有朝向扬声器的第二平面335,第二平面335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平行。
遮挡罩33还包括第三罩体333,第三罩体333连接于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之间,第三罩体333具有朝向扬声器32的过渡面336,过渡面336的两对边分别连接第一平面334和第二平面335,过渡面336与扬声器32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自第一平面334至第二平面335逐渐减小,以平滑遮挡罩33朝向扬声器32振膜平面的侧边,避免形成尖角结构而致使输出的声音能量受到损耗。
进一步地,参阅图5和图6,下凹段312上还可设有第二出音孔302,第二出音孔302连通谐振腔303,第一出音孔301和第二出音孔302相对位于谐振腔303的相邻两侧边,其中第二出音孔302可用于发声以及提升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扬声器32可以设置于第一弯折部3121或第二弯折部3122。
本实施例中,扬声器32设置于第一弯折部3121内,而第一出音孔301设置于第二底面3162,第二出音孔302设置于第三底面3163,进而第二出音孔302能够等效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以提升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参阅图7,图7是图6所示佩戴件中谐振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谐振腔303垂直于扬声器32和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7的间隔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谐振腔303的矩形截面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第一出音孔301和第二出音孔302位于该矩形的相邻的第一侧边3031和第二侧边3032上,从而第二出音孔302可等效缩短谐振腔303沿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上的腔体长度,以提高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
本实施例中,谐振腔303的该矩形截面呈长方形,第一侧边3031为该矩形的短边,第二侧边为3032为该矩形的长边,第二出音孔302可等效缩短谐振腔303沿该矩形的长边延伸方向上的腔体长度。
进一步地,第二出音孔302自第二侧边3032临近第一侧边3031的一端向第二侧边3032远离第一侧边3031的另一端延伸设置,即可同时等效缩短谐振腔303的腔体长度,也能够加强第一出音孔301的出音效果。
可选地,第二出音孔302还能够设置于第二侧边3032的中部。
进一步地,第二出音孔302沿第二侧边30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侧边3032的长度之比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7,该比值大于等于0.1可有效地提高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该比值小于等于0.7可避免第二弯折部3122的强度或刚度等指标过于削弱;因而该比值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7,既能够使得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得以明显地提升,又能够确保第二弯折部3122的强度或刚度等指标仍然符合标准。
举例说明,当未设有第二出音孔302,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在3.4kHz左右;当第二出音孔302沿第二侧边30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侧边3032的长度之比为0.3时,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提升至4.4kHz;当第二出音孔302沿第二侧边30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侧边3032的长度之比为0.6时,谐振腔303的谐振频率提升至6.0kHz。
第二出音孔302沿第二侧边303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侧边3032的长度之比还可以是0.1、0.15、0.2、0.25、0.35、0.4、0.5或0.7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通过限定在扬声器与壳体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谐振腔靠近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大于谐振腔远离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进而可等效缩短谐振腔的腔体长度,以提升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可使得扬声器所产生的频响曲线尽量平坦,避免谐振腔在出音时发生谐振导致的用户佩戴的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
壳体,包括下凹段,所述下凹段形成有在佩戴状态下向下的凹陷,所述下凹段设有第一出音孔;
扬声器,设置于所述下凹段,并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谐振腔,所述第一出音孔连通所述谐振腔;
其中,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的间隔方向上,所述谐振腔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谐振腔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厚度在从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遮挡罩,所述遮挡罩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并与所述扬声器配合形成谐振腔;
其中,所述遮挡罩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遮挡罩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罩包括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罩体临近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罩还包括第三罩体,所述第三罩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之间,所述第三罩体具有朝向所述扬声器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两对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过渡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自所述第一平面至所述第二平面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直接配合,以形成所述谐振腔,所述壳体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出音孔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段还设有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连通所述谐振腔,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位于所述谐振腔的相邻两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段包括呈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壁配合形成所述凹陷,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折部;
所述下凹段的底壁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底面、第二底面和第三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底面和所述第三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底面。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可视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佩戴件,所述佩戴件与所述可视件连接。
CN202210101586.5A 2022-01-27 2022-01-27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Pending CN116567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586.5A CN116567469A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EP22919284.4A EP4266701A1 (en) 2022-01-27 2022-12-14 Wearable device and wearing part thereof
JP2023551200A JP2024508287A (ja) 2022-01-27 2022-12-14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装着具
CN202280009438.9A CN117321479A (zh) 2022-01-27 2022-12-14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PCT/CN2022/139085 WO2023142746A1 (zh) 2022-01-27 2022-12-14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KR1020237028668A KR20230133372A (ko) 2022-01-27 2022-12-14 착용가능장치 및 그 착용부재
US18/351,516 US20230362523A1 (en) 2022-01-27 2023-07-13 Wearable device and wearable member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1586.5A CN116567469A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7469A true CN116567469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1586.5A Pending CN116567469A (zh) 2022-01-27 2022-01-27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74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6545C1 (ru) Очки
WO2022022618A1 (zh) 一种耳机
WO2022142500A1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05340294A (zh) 具有可适应装配的耳机
US20220326550A1 (en) Smart head-mounted device
US20230388689A1 (en) Wearable devices and wearing members thereof
CN217428319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21738895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21738600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116567469A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217386000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KR102033767B1 (ko) 안경 착탈형 골전도 이어폰
CN217386001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117321479A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CN116567468A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WO2023142746A1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件
RU2800544C1 (ru) Звукопроизвод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102089729B1 (ko) 골전도 이어폰 및 골전도 이어폰 패키지
WO2023142745A1 (zh) 佩戴件、可穿戴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18446257U (zh) 近眼显示眼镜
CN219372564U (zh) 一种耳机
RU2793148C2 (ru) Очки
US20240147113A1 (en) Earphones
CN217767092U (zh) 眼镜
WO2024113550A1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