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5391A -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5391A
CN116565391A CN202310706263.3A CN202310706263A CN116565391A CN 116565391 A CN116565391 A CN 116565391A CN 202310706263 A CN202310706263 A CN 202310706263A CN 116565391 A CN116565391 A CN 116565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valve
battery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62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钟国彬
易斌
杨荣洲
徐凯琪
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62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5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5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5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本发明与电池储能系统连接的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方法包括:获取靠近电池储能系统进水口的电芯温度和靠近电池储能系统出水口的电芯温度;计算两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并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接收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检测到冷却液在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关闭。本发明能够可靠、有效地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储能系统需要通过对电池散热来缩小电池表面温度和电芯温度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增加电池寿命的效果。电池储能系统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冷两种。其中,液冷散热方式主要是通过液冷机组对电池模块进行散热,液冷机组里的冷却液流经电池模块的底部和侧面的散热液冷板,从而带走电池模块的热量。
然而,在对电池模块进行散热时,液冷机组进水口处的冷却液温度和液冷机组出水口处的冷却液温度差别较大,使得临近液冷机组进水口的电池模块和临近液冷机组出水口的电池模块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造成电池储能系统温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解决了如何在采用液冷散热方式对电池储能系统散热时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
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
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关闭。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开启,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关闭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关闭;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关闭,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开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均为电子三通阀;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
以及,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包括第二电子阀门和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二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包括第四电子阀门和第五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四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液口;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阀门、所述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及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启闭状态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与预置温度余量的差值。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上任意一项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
本发明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
调节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关闭。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开启,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关闭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关闭;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关闭,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开启。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均为电子三通阀;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
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包括第二电子阀门和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二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包括第四电子阀门和第五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四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液口;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阀门、所述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及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启闭状态实现。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与预置温度余量的差值。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其连接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
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方法包括:获取靠近电池储能系统进水口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和靠近电池储能系统出水口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计算两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将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接收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该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检测到冷却液在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关闭;本发明能够灵活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从而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且通过设置第一电子阀门,能够避免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调节时间差、调节延迟或故障等导致的机械故障,提高了冷却液流向调节的可靠性,确保有效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图3所示方法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
A-第一阀门模块;A0-第一进液口;A1-第一出液口;A2-第二出液口;B-第二阀门模块;B0-第二进液口;B1-第三出液口;B2-第四出液口;C1-第一电子阀门;C2-第二电子阀门;C3-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4-第四电子阀门;C5-第五电子阀门;D-电池模块;D1-进水端;D2-出水端;G-液冷机组;G1-出水口;G2-回水口;1-获取模块;2-计算模块;3-比较模块;4-第一控制模块;5-调节模块;6-第二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在采用液冷散热方式对电池储能系统散热时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各项实施例中,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D,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G、第一电子阀门C1、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设有第一进液口A0、第一出液口A1和第二出液口A2,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设有第二进液口B0、第三出液口B1和第四出液口B2;所述液冷机组G的出水口G1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A0,所述液冷机组G的回水口G2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B0,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D1,所述第二出液口A2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D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小型电池单元组成,小型电池单元通过连接冷却管路的方式进行散热。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均为电子三通阀。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包括第二电子阀门C2和第三电子阀门C3,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一进液口A0,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液口A2,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包括第四电子阀门C4和第五电子阀门C5,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和所述第五电子阀门C5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二进液口B0,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三出液口B1,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液口B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S6。
步骤S1,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D1的电池模块D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D2的电池模块D的电芯温度。
对于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储能系统,第一电芯温度即电芯温度T1,第二电芯温度即电芯温度T2。
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测点,通过设置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各电芯温度测点的温度,从而得到该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电芯温度测量方法不做限制。
步骤S2,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步骤S3,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例如,若想控制整个液冷系统回路的温差在3℃,则该温差设计值为3℃。
在另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与预置温度余量的差值。
其中,预置温度余量的设置范围可以为0.2~0.5℃。
通过在预置温度差阈值的确定中引入预置温度余量,可以使得对液冷系统回路的温度控制能够避免受到温度检测误差的影响,提高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的可靠性。
步骤S4,控制第一电子阀门C1开启。
本申请在液冷机组G的出水口G1和回水口G2之间布置第一电子阀门C1,第一电子阀门C1可根据需求进行开启和关闭,使液冷机组G进入自循环模式。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电子阀门C1开启,再进行步骤S5,可避免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调节时间差、调节延迟或故障等导致的机械故障,从而有效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阀门C1为安全配置设备,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作为本申请的延伸方案,也可采用给液冷机组G发送开关机指令或者配置可自动启停的液冷机组G等方式来实现与第一电子阀门C1相同的安全功能。
步骤S5,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再进行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的调节,能够提高液冷温度控制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第一流向可以为正向流向,即冷却液从电池储能系统的首只的电池模块D处流向末只的电池模块D处。此时,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需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正向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反向流向循环。
作为另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第一流向也可以为反向流向,即冷却液从电池储能系统的末只的电池模块D处流向首只的电池模块D处。此时,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需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反向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正向流向循环。
以第一流向为正向流向为例,所述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开启,且所述第二出液口A2关闭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关闭;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关闭,且所述第二出液口A2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开启。
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均为电子三通阀,如图1所示;此时,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实现。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
以及,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
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为0和1分别代表电子三通阀两个出水口的流量为0%和100%。即占空比为0时,第一阀门模块A内冷却液只在第一进液口A0至第一出液口A1间流通,第二出液口A2关闭;第二阀门模块B内冷却液只在第二进液口B0至第三出液口B1间流通,第四出液口B2关闭。占空比为1时,第一阀门模块A内冷却液只在第一进液口A0至第二出液口A2间流通,第一出液口A1关闭;第二阀门模块B内冷却液只在第二进液口B0至第四出液口B2间流通,第三出液口B1关闭。
基于该实施方式的控制逻辑如图4所示,其中T1表示第一电芯温度,Tn表示第二电芯温度,K为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i为预置温度余量。当|T1-Tn|≤K-i时,将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使电池模块D按预定的冷却液循环方向进行冷却。当|T1-Tn|>K-i时,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电池模块D的进出水口方向互换,使冷却液循环方向反向进行冷却,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其中在调节占空比前,先把第一电子阀门C1置为开启,当第一电子阀门C1置为开启信号反馈无误,延迟一段时间后调节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当占空比信号反馈无误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将第一电子阀门C1置为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时,除了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外,也可以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其他大于0.5的占比值,此时第二出液口A2和第四出液口B2并非是全开状态。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若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结构如图2所示,则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及所述第五电子阀门C5的启闭状态实现。
步骤S6,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关闭。
具体地,根据关于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的端口开合状态的反馈信号来确定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是否无误。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进行第一电子阀门C1的关闭,能够提高液冷温度控制的安全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能够灵活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从而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且通过设置第一电子阀门C1,能够避免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调节时间差、调节延迟或故障等导致的机械故障,提高了冷却液流向调节的可靠性,确保有效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温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连接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D1的电池模块D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D2的电池模块D的电芯温度;
计算模块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比较模块3,用于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4,用于控制第一电子阀门C1开启;
调节模块5,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第二控制模块6,用于在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关闭。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5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开启,且所述第二出液口A2关闭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关闭;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关闭,且所述第二出液口A2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开启。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均为电子三通阀;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实现。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
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包括第二电子阀门C2和第三电子阀门C3,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一进液口A0,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一出液口A1,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液口A2,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包括第四电子阀门C4和第五电子阀门C5,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和所述第五电子阀门C5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二进液口B0,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三出液口B1,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液口B2;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阀门C2、所述第三电子阀门C3、所述第四电子阀门C4及所述第五电子阀门C5的启闭状态实现。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与预置温度余量的差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其连接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D,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G、第一电子阀门C1、第一阀门模块A和第二阀门模块B,所述第一阀门模块A设有第一进液口A0、第一出液口A1和第二出液口A2,所述第二阀门模块B设有第二进液口B0、第三出液口B1和第四出液口B2;所述液冷机组G的出水口G1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A0,所述液冷机组G的回水口G2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B0,所述第一出液口A1和所述第四出液口B2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D1,所述第二出液口A2和所述第三出液口B1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D2;
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上述描述的装置和模块的具体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和方法、液冷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
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
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包括: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开启,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关闭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关闭;
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为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关闭,且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均为电子三通阀;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电子三通阀的占空比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0;
以及,所述调节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至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包括:
将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和所述第二阀门模块的占空比均调节为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模块包括第二电子阀门和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二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三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包括第四电子阀门和第五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和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进液口并联形成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四电子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液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液口;
所述第一端口开合状态和所述第二端口开合状态均通过调节所述第二电子阀门、所述第三电子阀门、所述第四电子阀门及所述第五电子阀门的启闭状态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温度差阈值为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差设计值与预置温度余量的差值。
7.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其中,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
9.一种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系统连接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芯温度和第二电芯温度;所述第一电芯温度为靠近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所述第二电芯温度为靠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的电池模块的电芯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电芯温度和所述第二电芯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与预置温度差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子阀门开启;
调节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的反馈信号时,延迟第一预置时间后基于所述温度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以使得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不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一流向循环,而在所述温度差绝对值大于预置温度差阈值时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中沿第二流向循环;所述第一流向和所述第二流向相反;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冷却液在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流向无误时,延迟第二阈值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阀门关闭。
10.一种液冷系统,连接电池储能系统,所述电池储能系统冷却管路串联方式进行散热的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第一电子阀门、第一阀门模块和第二阀门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模块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阀门模块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口和第四出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液冷机组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阀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第四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进水端,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三出液口连接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出水端;
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装置。
CN202310706263.3A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Pending CN116565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6263.3A CN116565391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6263.3A CN116565391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5391A true CN116565391A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9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6263.3A Pending CN116565391A (zh) 2023-06-14 2023-06-14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53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8074A (zh) * 2024-02-18 2024-03-19 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液冷降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8074A (zh) * 2024-02-18 2024-03-19 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液冷降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728074B (zh) * 2024-02-18 2024-05-03 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液冷降温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02355B2 (en) Cooling method for fuel cell
CN116565391A (zh) 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液冷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冷系统
TWI643395B (zh)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
CN211404638U (zh) 一种车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2824140B (zh) 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WO2024036916A1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水热系统
JP3979582B2 (ja) 燃料電池用の冷却水循環供給システム
CN114709518A (zh) 一种储能液冷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11581554B2 (en) Cool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fuel cell
CN114188566A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
CN113097597B (zh) 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
CN111129538B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汽车及存储介质
CN218385294U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热管理装置
CN113865207B (zh)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3643069B2 (ja) 燃料電池の冷却方法
CN113921934B (zh) 车辆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36531A (zh)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
CN113054218B (zh) 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635787A (zh) 燃料电池的冷却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1251450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uel cell cooling
JP2003123804A (ja) 燃料電池の冷却方法
US20240039019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rt control therein
CN219759626U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KR102674659B1 (ko) 연료전지의 냉각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220209027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