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9064A -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9064A
CN116559064A CN202310837541.9A CN202310837541A CN116559064A CN 116559064 A CN116559064 A CN 116559064A CN 202310837541 A CN202310837541 A CN 202310837541A CN 116559064 A CN116559064 A CN 116559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color difference
polymer material
difference change
accelerated 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7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59064B (zh
Inventor
陈延安
覃家祥
杨波
罗忠富
曾钫
吴水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3108375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9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9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9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59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9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4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to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60/00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r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ir design, synthesis, processing, characterisation or uti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材料老化试验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中,通过序列加速老化试验从而获得对应的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并将其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的预测寿命值,进而通过预测寿命值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实现了快速的进行材料性能评价的目的,并且本发明评价方法与实际使用环境建立联系,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和寿命预估,因此,能够用于指导材料选型选材及性能提升,进而提高汽车、家电、日用产品等领域的色牢度,且能实现反向指导高分子材料产品开发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老化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晶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优良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工具、电子电器、日用产品等行业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装备产品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结晶高分子材料被赋予饱和度更高、色彩更鲜明的外观效果,即多彩结晶高分子材料。然而,这种高饱和度,色彩鲜艳外观效果的产品,包括黄色、红色、橙色、蓝色等,均离不开有机颜料或染料的使用。多彩结晶高分子材料的致命缺点是,这类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辐照等因素的影响下,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内部有机颜料会发生迁移和析出,从而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严重变色,造成产品及部件发生失效。而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从投入使用到失效依然是一个长期的老化过程,是外部环境长期的综合作用结果。因此,如何通过设计系统的试验来加速多彩颜色高分子材料的加速老化,并预测其服役寿命,用于指导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一直是行业的痛点问题。
专利201711366597.1公开了一种彩色沥青混凝土颜色耐久性评价方法,通过热老化、紫外光老化、水浸泡及湿轮磨耗试验紫外光老化试验等组合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材料颜色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然后以彩色变化度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该专利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彩色沥青混凝土的颜色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试验,可预测彩色沥青混凝土在1-2年后的颜色情况,为路面养护提供指导。虽然该专利提供了组合试验方法适用于无定形的沥青混凝土颜色耐久性评价,但结晶高分子材料颜料的迁移机理不同,需要针对性进行设计;同时,该方法只能预估1-2年的颜色变化情况,不能预测其具体寿命。专利201110194598.9公开了一种结合光照试验、下雨试验、凝露试验、循环试验对输电线路导线复合材料芯棒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再通过抗拉强度测试评估其耐候性。该发明考虑了阳光和黑暗交替、高低温湿热环境的交替变化以及露水冷凝等现象,模拟复合材料芯棒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对该导向耐候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试验对象为导线,没有专门针对颜料迁移设计相对应的试验程序,也没有形成相关的寿命预测模型,不利于产品的长期质量提升。
即现有技术中并未有针对有机颜料在彩色结晶高分子热塑性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迁移进行相对应的试验程序设计,也并未形成对应的寿命预测方法,使得产品开发周期较为漫长,不符合日益增长的装备产品个性化外观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有效进行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试样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得加速老化试验的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
将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得高分子材料预测寿命数值;
根据预测寿命数值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
所述寿命预测公式,其中,I1为加速老化试验中的辐照量,I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辐照量,E为活化能,T1为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温度,T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温度,R为气体常数8.314J/(mol·K),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中,通过进行加速老化试验从而获得对应的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并将其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的预测寿命值,进而通过预测寿命值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实现了快速的进行材料性能评价的目的,能够最终用于指导材料选型选材及产品性能提升进而提高汽车、家电、日用产品等领域的色牢度。
其中,I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辐照量,T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温度,两者的获得途径为查阅https://energyplus.net/weather获得。其中,该网站年平均辐照数据为总辐照数据,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的含量为5%,而且辐照单位为Btu/sq.ft,需要自行将其转化为MJ/m2。E为活化能,即为对应的高分子材料的活化能,通过测试得到,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的测试方法相同,具体测试方法参照文献: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 31(5): 111-114进行。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速老化试验按顺序依次包括: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湿热试验。
优选地,所述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同时进行。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速老化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
(2)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ΔE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3)循环进行步骤(2),当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时,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
本发明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结合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其中,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同步开展;具体地,通过高低温冲击试验加强高分子材料内部应力作用,同时以淋雨冲刷加速颜料迁移,模拟自然环境下的降雨作用,加强结晶颜料老化导致的颜色变化,同时结合紫外灯试验和湿热试验,更真实的模拟自然服役状态下的环境,有利于提升耐候性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a)-(d)的至少一种:
(a)所述紫外灯试验参数为:温度为75~85℃,湿度为45~55%,辐射强度为(0.5~1.5)W/m2@340nm;
(b)所述高低温冲击试验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1.5~2.5min,保持时间为25~35min,冲击次数为20~28次;
(c)所述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0~30mm/h,水滴分布为2.0~3.0mm,持续时间为25~35min,角度为0~90°;
(d)所述湿热试验参数为:温度为80~90℃,湿度为80~90%。
研究发现,当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的参数在上述给出的范围内时,得到的耐候性评价方法的准确度更好。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e)-(g)的至少一种:
(e)所述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35;
(f)所述ΔE为1~3;
(g)所述一定时间为24-48h。
研究发现,当实际使用具有鲜艳颜色且颜色饱和度高的汽车、家电及日用产品材料时,若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在30以上时,就说明极大程度老化了,因此,本发明限定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35,在此范围内,产品材料达到了完全老化的程度。
其中ΔE指的是在加速老化试验的步骤(2)中,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得到的前后色差变化差值;研究发现,当选择的序列加速老化过程中每个试验的ΔE为1~3时,能够保证循环次数适中,且得到的评价方法的准确性高。
一定时间为24-48h,即每间隔24-48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进一步优选为每间隔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研究发现,在上述时间范围内进行色差测试,得到的色差变化ΔE会在本发明给出的范围内,从而能够保证循环次数适中,得到的评价方法准确性高。
优选地,所述紫外灯试验中,紫外光谱参数符合GB/T16422.3-2014标准要求。
优选地,所述紫外灯试验中辐照量为加速老化试验中的辐照量I1,I1的计算方法为将340nm处的辐照强度转化为全紫外波段的辐照强度,如一天的辐照量I1的计算公式为I1=110*R*3600*24,其中R为辐射强度。
优选地,所述色差测试方法参照ASTM D2244-2005,测试设备为德国BYK分光色彩精灵色差仪。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彩结晶高分子材料。
结晶高分子材料是指材料基体内部所有或部分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的材料,多彩结晶高分子材料是指结晶高分子材料被赋予饱和度高、色彩鲜明的外观效果。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醚中的至少一种;上述高分子都是典型的结晶高分子材料。
作为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试样的制备方法为: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本发明对试样的取样量、大小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尺寸为55×85×2mm的样板是由于常规研究中样板为上述尺寸,无需进一步开发样板的模板。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评价方法在高分子材料耐候性评价和/或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应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中,通过结合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速老化从而获得对应的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并将其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的预测寿命值,进而通过预测寿命值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实现了快速的进行材料性能评价的目的,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与实际使用环境建立联系,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和寿命预估,因此,能够最终用于指导材料选型选材及产品性能提升进而提高汽车、家电、日用产品等领域的色牢度,且能实现反向指导高分子材料产品开发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1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4+1+4)×8=72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72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A的活化能E为26.63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广州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6个月,即1275天,预测准确度为1-[(1275-1190.1)/1275]×100%=93.4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P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P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3天时色差变化>2;
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1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5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3+1+5)×8=72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72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P的活化能E为19.48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广州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1年8个月,即605天,预测准确度为1-[(605-572.8)/605]×100%=94.6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PE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PE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1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5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4+1+5)×8=80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80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PE的活化能E为22.00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广州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10个月,即1395天,预测准确度为1-[(1395-1273.0)/1395]×100%=91.2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于2022年对海拉尔寒冷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3天时色差变化>2;
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1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7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3+1+7)×8=88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88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海拉尔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248MJ/m2,根据文献,PA的活化能E为26.63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海拉尔地区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1个月,即1125天,预测准确度为1-[(1125-1101.1)/1125]×100%=97.9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10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3天时色差变化>2;
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10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1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100℃,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7次,试验天数d=(3+1+4)×7=56天;
(5)将循环次数n=7和试验天数d=56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A的活化能E为26.63kJ/mol;
同时将试样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1个月,即1125天,预测准确度为1-[(1125-608.4)/1125]×100%=54.08%。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淋雨试验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3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4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4+3+4)×8=88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88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A的活化能E为26.63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广州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6个月,即1275天,预测准确度为1-[(1455.2-1275)/1275]×100%=85.87%。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于2022年对广州地区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进行耐候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将多彩颜色结晶PA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尺寸为55×85×2mm的样品,随后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50%的条件下恒温恒湿放置24h,得试样;
(2)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
(3)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高低温冲击试验、淋雨试验、湿热试验和紫外灯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每24h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2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其中,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中,高低温冲击试验的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2min,保持时间为30min,冲击次数为24次;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5mm/h,水滴分布为2mm,持续时间为30min,角度为90°,试验时间为5天时色差变化>2;
湿热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5℃,湿度为85%,试验时间为2天时色差变化>2;
紫外灯试验中参数为:温度为80℃,湿度为50%,辐射强度为1W/m2@340nm,试验时间为5天时色差变化>2;
(4)循环步骤(3)至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30,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为8次,试验天数d=(5+2+5)×8=96天;
(5)将循环次数n=8和试验天数d=96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其中广州地区全年平均温度T2为25℃,全年平均辐照量I2为195MJ/m2,根据文献,PA的活化能E为26.63kJ/mol;
同时将试样置于广州自然老化,达到同样的色差变化值时的时间为3年6个月,即1275天,预测准确度为1-[(1984.3-1275)/1275]×100%=44.37%。
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广、准确度高,准确度数值在91.25-97.91%之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试样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得加速老化试验的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
将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代入寿命预测公式D中,得高分子材料预测寿命数值;
根据预测寿命数值判断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
所述寿命预测公式,其中,I1为加速老化试验中的辐照量,I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辐照量,E为活化能,T1为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温度,T2为自然老化中的年平均温度,R为气体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老化试验按顺序依次包括: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湿热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同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老化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试样在加速老化试验中的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
(2)将试样进行序列加速老化,所述序列加速老化依次为紫外灯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和淋雨试验、湿热试验;在序列加速老化的每个试验中,间隔一定时间进行色差变化测试,当色差变化>ΔE时进行下一个试验;
(3)循环进行步骤(2),当实际色差变化积累值>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时,停止循环,整个试验结束,记录循环次数n和试验天数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a)-(d)的至少一种:
(a)所述紫外灯试验参数为:温度为75~85℃,湿度为45~55%,辐射强度为(0.5~1.5)W/m2@340nm;
(b)所述高低温冲击试验参数为:温度范围为-40~90℃,转换时间为1.5~2.5min,保持时间为25~35min,冲击次数为20~28次;
(c)所述淋雨试验参数为:降雨强度为20~30mm/h,水滴分布为2.0~3.0mm,持续时间为25~35min,角度为0~90°;
(d)所述湿热试验参数为:温度为80~90℃,湿度为80~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e)-(g)的至少一种:
(e)所述标准色差变化积累值为30~35;
(f)所述ΔE为1~3;
(g)所述一定时间为24-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彩结晶高分子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醚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评价方法在高分子材料耐候性评价和/或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多彩颜色结晶高分子材料。
CN202310837541.9A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6559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7541.9A CN116559064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7541.9A CN116559064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9064A true CN116559064A (zh) 2023-08-08
CN116559064B CN116559064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49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7541.9A Active CN116559064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906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3079A (ja) * 2006-05-22 2008-01-10 Minebea Co Ltd グリース組成物の寿命評価方法
JP2013217736A (ja) * 2012-04-06 2013-10-24 Tais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品質判断方法及び品質判断システム
CN103954550A (zh) * 2014-05-04 2014-07-30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一种涂层海洋大气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方法
CN104296888A (zh) * 2014-09-24 2015-01-21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服役寿命预测的高分子材料老化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CN106644916A (zh) * 2017-03-06 2017-05-10 大连理工大学 船用电缆绝缘材料老化寿命评估方法
CN109781611A (zh) * 2018-12-10 2019-05-21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长期服役核电站压水堆主管道应力腐蚀开裂的量化评价方法
CN113074930A (zh) * 2021-04-16 2021-07-06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单一加速因子的微机电器件寿命预测方法
CN114459986A (zh) * 2022-03-23 2022-05-10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快速砂浆棒法的混凝土碱硅酸反应寿命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3079A (ja) * 2006-05-22 2008-01-10 Minebea Co Ltd グリース組成物の寿命評価方法
JP2013217736A (ja) * 2012-04-06 2013-10-24 Tais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品質判断方法及び品質判断システム
CN103954550A (zh) * 2014-05-04 2014-07-30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一种涂层海洋大气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方法
CN104296888A (zh) * 2014-09-24 2015-01-21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服役寿命预测的高分子材料老化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CN106644916A (zh) * 2017-03-06 2017-05-10 大连理工大学 船用电缆绝缘材料老化寿命评估方法
CN109781611A (zh) * 2018-12-10 2019-05-21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长期服役核电站压水堆主管道应力腐蚀开裂的量化评价方法
CN113074930A (zh) * 2021-04-16 2021-07-06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单一加速因子的微机电器件寿命预测方法
CN114459986A (zh) * 2022-03-23 2022-05-10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快速砂浆棒法的混凝土碱硅酸反应寿命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9064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1279B (zh) 多环境因素下聚合物材料的老化失效规律及寿命的预测方法
CN102539307B (zh) 复合材料芯棒光照老化试验方法
KR102613725B1 (ko) 환경 빅데이터 및 머신 러닝을 기반으로 한 고분자 재료의 사용 수명 예측 방법
CN102539247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质量检测方法
CN116559064B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79168B (zh) 一种光伏组件户外暴露试验方法
H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degradation of encapsulant materials used in photovoltaic modules exposed to different climates in China
CN104701207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蜗牛纹预测方法
CN113201216B (zh) 一种高颜色稳定性的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5025A (zh) 一种使用pet/pbt弯曲丝的人造草坪
CN110658079A (zh) 沥青面层在多重环境梯度耦合下的室内表征方法
CN109540772B (zh) 一种量化比较不同气候环境对高分子材料老化损伤的方法
CN203759005U (zh) 一种沥青路面延深度方向老化程度的试验装置
CN113820267A (zh) 一种用于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老化试验方法
CN107490670B (zh) 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水泥路面嵌缝料自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JP4245080B1 (ja) 樹脂成形品の診断方法
CN210834607U (zh) 沥青面层在多重环境梯度耦合下的室内模拟装置
CN101539503B (zh) 网箱或渔具用聚丙烯纤维耐候性快速检测方法
CN112834390A (zh) 一种降黏型路用温拌剂掺量及降温幅度的快速确定方法
Šveikauskaitė et al. Artificial aging test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anges in properties of architectural membranes and membrane connections
CN111007102A (zh) 一种光伏组件温湿度加速老化因子的计算方法
CN116297145A (zh) 一种快速判断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紫外老化程度方法
CN110157152A (zh) 一种碳/玻纤维复合材料车罩制备方法
CN106111216A (zh) 电线检测用空气老化试验箱
Wootton Weathering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