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7335A -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57335A
CN116557335A CN202310847568.6A CN202310847568A CN116557335A CN 116557335 A CN116557335 A CN 116557335A CN 202310847568 A CN202310847568 A CN 202310847568A CN 116557335 A CN116557335 A CN 116557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in shaft
pipe
outer sid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75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57335B (zh
Inventor
夏晓刚
杨广毅
郭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gxiang Hea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gxiang Hea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gxiang Hea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gxiang Hea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75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57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57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7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57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57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6Lubrication
    • F04D29/061Lubrication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8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specially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2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fil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属于循环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和泵体,且所述泵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同时所述支架中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而且所述主轴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还包括:冷却箱,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下方,所述冷却箱与冷却器连接,实现降温;润滑组件,安装于暗槽中的主轴的外侧,通过主轴的驱动实现对轴承处的自动喷油润滑;滤油组件,安装于暗槽中的主轴的外侧。该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自动润滑,且可以对油液进行有效滤净和添加,降低设备磨损,同时可以对油液和泵体进行自动降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循环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背景技术
热力站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热电站工作时,需要使用到动力循环泵将热媒输送至供热管道中,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长时间供暖,但是现有的动力循环泵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8328340U的一种热力站热能动力循环泵,其采用可更换的循环箱以及连接部的设置,在对泵体进行保养、维护、检修或清理时,无需暂停热力循环管线内的流体循环,减少泵体的维护成本,且在需要的时候,将循环内填充过滤介质,并串联入热力循环管线中,实现对于热力循环管线内流体的过滤,提升其功能性,但是其缺少轴部润滑机构,使得循环泵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观察和添加润滑油液,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容易存在油液缺失的现象;
同时又如公开号为CN113482964A的一种带导轴承润滑冷却结构的高温热水循环泵,其冷却液流经导轴承,对导轴承起到润滑的作用,高温介质与冷却液混合之前,高温介质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减缓两者的直接混合造成泵盖和主轴的热疲劳;混合液通过流道重新流回到叶轮内,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液只能通过流动来实现对轴承处的冷却,使得油液与轴承接触率低,同时油液无法快速散热,导致油液升温而降低润滑效果,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动力循环泵不便进行便捷的自润滑和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和泵体,且所述泵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同时所述支架中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而且所述主轴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
还包括:冷却箱,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下方,所述冷却箱与冷却器连接,实现降温;
暗槽,开设于支架的内侧,所述暗槽的内侧存储有润滑油液;
润滑组件,安装于暗槽中的主轴的外侧,通过主轴的驱动实现对轴承处的自动喷油润滑;
滤油组件,安装于暗槽中的主轴的外侧,用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自动过滤除渣,提高润滑效果;
输液管,连接于冷却箱的外侧,所述输液管的部分贯穿支架,使得其在滤油组件驱动下实现冷却液输送,实现降温。
优选的,所述暗槽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吸取筒、存储槽和活塞片,且吸取筒固定安装于主轴的外侧,所述吸取筒的内侧开设有存储槽,且所述存储槽的内侧贴合滑动设置有活塞片,并且所述活塞片下方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抵触板,同时活塞片的上表面与存储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轴带动吸取筒进行旋转时,可以使得抵触板贴合于存储槽的弧形内壁进行滑动,随着主轴到存储槽内壁距离之间的改变,使得抵触板会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带动活塞片在存储槽的内侧进行滑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抵触板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且所述输送管为单向流通结构,并且所述吸取筒的外侧连接有喷油管,同时所述喷油管朝向轴承设置,而且喷油管也为单向流通结构,油液通过输送管进入存储槽后通过喷油管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吸取筒旋转过程中,可以使得其通过抵触板上的通孔自动吸取油液,并通过喷油管自动喷向轴承,实现自润滑。
优选的,所述滤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主轴外侧的旋转件,且所述旋转件的弧面贴合于暗槽的部分内壁,并且旋转件的弧面贯穿固定设置有倾斜的滤油管,同时所述滤油管的孔径逐渐变化,并且滤油管位于旋转件内侧的一端孔径小于滤油管另一端,所述旋转件上均匀开设有滤油的排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轴带动旋转件进行旋转,可以使得旋转件外侧的滤油管对润滑油液进行捞取,使得润滑油液和碎渣进入旋转件中,而润滑油液会通过排油孔排出,实现除渣作用。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旋转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件旋转时,磁珠会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旋转摆动,使得多个磁珠与碎屑会发生撞击和摩擦,从而使得碎屑产生磁力,进而使得碎屑发生相互吸附聚拢,避免碎屑再次细化后漏出旋转件。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为扇形结构设置,且位于暗槽中的输液管在旋转件的运动轨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件旋转过程中,会间歇靠近并挤压输液管,从而使得输液管可以对其内侧的冷却液进行自动输送,实现对润滑油液的自动降温。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中的冷却液循环输送,且所述输液管部分绕设于泵体的壳体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输液管可以利用内部的冷却液与泵体进行换热,从而避免泵体的壳体温度过高而影响连接处的密封稳定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开设有油仓,且所述油仓与暗槽之间开设有油孔,并且油孔中升降安装有密封塞,并且所述密封塞呈倒置圆台形结构设置,同时所述密封塞的上端与油仓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密封塞可以在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下对油孔进行堵塞,避免油仓中润滑油液全部流入暗槽中而造成过度损耗。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储气囊,且所述储气囊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储气囊贴合于轴承外圈,同时储气囊通过输气管连接有调节气囊,而且所述调节气囊套设于密封塞的外侧,所述调节气囊的上端抵触于密封塞的上端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润滑油液缺失时,轴承在旋转过程中会发生一定升温,从而加热储气囊,使得储气囊和调节气囊中气体膨胀,继而使得调节气囊膨胀并推动密封塞上移,使得油孔自动开启,实现油液的自动添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自动润滑,且可以对油液进行有效滤净和添加,降低设备磨损,同时可以对油液和泵体进行自动降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内容如下;
1、设置有吸取筒、活塞片和抵触板,当循环泵使用时,主轴会驱动吸取筒进行旋转,当抵触板逐渐浸没润滑油液中时,其会受到暗槽内壁的抵触,使得抵触板通过输送管带动活塞片在吸取筒内部滑动,使得存储槽通过通孔和输送管自动抽取暗槽中的润滑油液,而当吸取筒继续旋转时,抵触板进行复位时,会使得吸入的润滑油液通过喷油管喷向轴承,实现对轴承的有效润滑,同时可以将摩擦产生的碎屑冲落,而油液喷洒过程中会进一步降温,当吸取筒运动至主轴上方时,吸取筒可以吸入空气并吹向轴承,实现对轴承的降温,有效降低了轴承的磨损;
2、设置有旋转件、滤油管和磁珠,当主轴带动旋转件进行旋转时,可以使得旋转件外侧的滤油管对润滑油液进行捞取,使得润滑油液携带碎屑进入旋转件中,同时润滑油会通过排油孔排出,实现对碎屑的滤除,同时磁珠会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无规则摆动,从而对碎屑进行吸附和摩擦,使得碎屑变为弱磁性,进而使得碎屑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吸附,避免磨损细化的碎屑再次漏出,同时旋转件旋转过程中会推动输液管中冷却液进行输送,实现循环冷却,从而有效降低了轴承部件的磨损;
3、设置有密封塞、储气囊和调节气囊,当暗槽内部缺少润滑油液时,轴承会发生一定升温,从而使得储气囊受热,使得其与调节气囊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随着调节气囊的膨胀,其会推动密封塞弹性上移,使得油仓中的润滑油液可以自动添加入暗槽中,实现润滑油的自动添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泵体和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吸取筒和旋转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吸取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旋转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旋转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泵体;4、支架;5、主轴;6、联轴器;7、冷却箱;8、暗槽;9、吸取筒;10、存储槽;11、活塞片;12、输送管;13、抵触板;14、第一弹簧;15、喷油管;16、旋转件;17、滤油管;18、排油孔;19、第二弹簧;20、磁珠;21、输液管;22、油仓;23、密封塞;24、第三弹簧;25、储气囊;26、调节气囊;27、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座1,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和泵体3,且泵体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4,同时支架4中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5,而且主轴5与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6进行连接;
还包括:冷却箱7,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下方,冷却箱7与冷却器连接,实现降温;
暗槽8,开设于支架4的内侧,暗槽8的内侧存储有润滑油液;润滑组件,安装于暗槽8中的主轴5的外侧,通过主轴5的驱动实现对轴承处的自动喷油润滑;
暗槽8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设置,润滑组件包括吸取筒9、存储槽10和活塞片11,且吸取筒9固定安装于主轴5的外侧,吸取筒9的内侧开设有存储槽10,且存储槽10的内侧贴合滑动设置有活塞片11,并且活塞片11下方通过输送管12固定连接抵触板13,同时活塞片11的上表面与存储槽10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输送管12、抵触板13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且输送管12为单向流通结构,并且吸取筒9的外侧连接有喷油管15,同时喷油管15朝向轴承设置,而且喷油管15也为单向流通结构,油液通过输送管12进入存储槽10后通过喷油管15排出。
如图1-图6所示,将泵体3与热力系统管路进行连接,然后调节压力后,启动电机2,使得泵体3可以对热媒进行输送,同时主轴5会驱动吸取筒9进行旋转,当吸取筒9运动至最下方位置时,抵触板13会接触暗槽8的底面,使得抵触板13通过输送管12带动活塞片11在吸取筒9的存储槽10进行滑动,此时吸取筒9可以通过抵触板13上的通孔和输送管12抽取暗槽8中的润滑油液,当吸取筒9继续旋转时,活塞片11会在第一弹簧14弹力作用下进行逐渐复位,使得吸取筒9将其内侧的润滑油液通过喷油管15洒向轴承,从而实现对轴承的充分润滑,同时可以将轴承上的碎屑冲落,同时润滑油液的洒开可以促进其冷却,而当吸取筒9运动至最高处位置时,其可以采用相同原理吸入空气并再次吹向轴承,实现对轴承和油液的进一步降温。
滤油组件,安装于暗槽8中的主轴5的外侧,用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自动过滤除渣,提高润滑效果;输液管21,连接于冷却箱7的外侧,输液管21的部分贯穿支架4,使得其在滤油组件驱动下实现冷却液输送,实现降温。
滤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主轴5外侧的旋转件16,且旋转件16的弧面贴合于暗槽8的部分内壁,并且旋转件16的弧面贯穿固定设置有倾斜的滤油管17,同时滤油管17的孔径逐渐变化,并且滤油管17位于旋转件16内侧的一端孔径小于滤油管17另一端,旋转件16上均匀开设有滤油的排油孔18。旋转件16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且第二弹簧19远离旋转件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珠20。旋转件16为扇形结构设置,且位于暗槽8中的输液管21在旋转件16的运动轨迹上。输液管21中的冷却液循环输送,且输液管21部分绕设于泵体3的壳体外侧。
如图4-图5和图7-图8所示,随着主轴5的旋转,其会带动旋转件16同步旋转,使得旋转件16上的滤油管17可以对润滑油液和碎屑进行捞取,使得润滑油液和碎屑可以进入旋转件16中,而润滑油液会通过排油孔18排出,实现碎屑的有效滤出,同时磁珠20会在第二弹簧19弹力作用下进行无规则摆动,实现对碎屑的吸附和摩擦,使得碎屑产生弱磁性,使得小体积碎屑可以相反吸附,避免碎屑进一步细化后再次漏入暗槽8中,同时旋转件16旋转时会间歇挤压输液管21,使得输液管21对冷却液进行输送,实现对润滑油液和泵体3的降温,进一步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支架4上开设有油仓22,且油仓22与暗槽8之间开设有油孔,并且油孔中升降安装有密封塞23,并且密封塞23呈倒置圆台形结构设置,同时密封塞23的上端与油仓22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4。支架4的内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储气囊25,且储气囊25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储气囊25贴合于轴承外圈,同时储气囊25通过输气管27连接有调节气囊26,而且调节气囊26套设于密封塞23的外侧,调节气囊26的上端抵触于密封塞23的上端下表面,如图4和图9所示,当暗槽8内侧缺少润滑油液时,轴承处会发生一定升温,使得储气囊25、调节气囊26内部气体受热膨胀,从而使得膨胀的调节气囊26可以推动密封塞23进行弹性上升,使得油仓22和暗槽8连通,实现对暗槽8中润滑油液的自动添加。
综上,在使用该热力站动力循环泵时,首先,如图1-图9所示,启动电机2驱动泵体3,实现热媒的输送,同时主轴5会带动吸取筒9和旋转件16进行同步旋转,使得吸取筒9可以抽取暗槽8中的润滑油液后再次喷向轴承,实现对轴承的有效润滑和降温,同时旋转件16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对润滑油液进行充分过滤,并促进输液管21中冷却液的输送,实现对润滑油液和泵体3的降温,而当缺少润滑油液时,密封塞23会自动开启,实现润滑油液的添加,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包括固定安装于地面的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机(2)和泵体(3),且所述泵体(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架(4),同时所述支架(4)中通过轴承安装有主轴(5),而且所述主轴(5)与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6)进行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箱(7),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下方,所述冷却箱(7)与冷却器连接,实现降温;
暗槽(8),开设于支架(4)的内侧,所述暗槽(8)的内侧存储有润滑油液;
润滑组件,安装于暗槽(8)中的主轴(5)的外侧,通过主轴(5)的驱动实现对轴承处的自动喷油润滑;
滤油组件,安装于暗槽(8)中的主轴(5)的外侧,用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自动过滤除渣,提高润滑效果,所述滤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主轴(5)外侧的旋转件(16),且所述旋转件(16)的弧面贴合于暗槽(8)的部分内壁,并且旋转件(16)的弧面贯穿固定设置有倾斜的滤油管(17),同时所述滤油管(17)的孔径逐渐变化,并且滤油管(17)位于旋转件(16)内侧的一端孔径小于滤油管(17)另一端,所述旋转件(16)上均匀开设有滤油的排油孔(18),所述旋转件(16)的内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且所述第二弹簧(19)远离旋转件(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珠(20);
输液管(21),连接于冷却箱(7)的外侧,所述输液管(21)的部分贯穿支架(4),使得其在滤油组件驱动下实现冷却液输送,实现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槽(8)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设置,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吸取筒(9)、存储槽(10)和活塞片(11),且吸取筒(9)固定安装于主轴(5)的外侧,所述吸取筒(9)的内侧开设有存储槽(10),且所述存储槽(10)的内侧贴合滑动设置有活塞片(11),并且所述活塞片(11)下方通过输送管(12)固定连接抵触板(13),同时活塞片(11)的上表面与存储槽(10)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2)、抵触板(13)上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且所述输送管(12)为单向流通结构,并且所述吸取筒(9)的外侧连接有喷油管(15),同时所述喷油管(15)朝向轴承设置,而且喷油管(15)也为单向流通结构,油液通过输送管(12)进入存储槽(10)后通过喷油管(15)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16)为扇形结构设置,且位于暗槽(8)中的输液管(21)在旋转件(16)的运动轨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1)中的冷却液循环输送,且所述输液管(21)部分绕设于泵体(3)的壳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油仓(22),且所述油仓(22)与暗槽(8)之间开设有油孔,并且油孔中升降安装有密封塞(23),并且所述密封塞(23)呈倒置圆台形结构设置,同时所述密封塞(23)的上端与油仓(22)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内部固定嵌入安装有储气囊(25),且所述储气囊(25)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储气囊(25)贴合于轴承外圈,同时储气囊(25)通过输气管(27)连接有调节气囊(26),而且所述调节气囊(26)套设于密封塞(23)的外侧,所述调节气囊(26)的上端抵触于密封塞(23)的上端下表面。
CN202310847568.6A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Active CN116557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7568.6A CN116557335B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7568.6A CN116557335B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7335A true CN116557335A (zh) 2023-08-08
CN116557335B CN116557335B (zh) 2023-09-08

Family

ID=8748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7568.6A Active CN116557335B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573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9683A (en) * 1968-07-10 1972-06-28 Bosch Gmbh Robert Improvements in pump assemblies
EP2476869A1 (de) * 2011-01-17 2012-07-18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Schmierung volumetrisch arbeitender Expansionsmaschinen
CN202546197U (zh) * 2012-04-08 2012-11-21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轴承及该轴承的润滑装置
CN106285947A (zh) * 2015-06-24 2017-01-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泵
CN214998255U (zh) * 2021-03-19 2021-12-03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循环水泵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9683A (en) * 1968-07-10 1972-06-28 Bosch Gmbh Robert Improvements in pump assemblies
EP2476869A1 (de) * 2011-01-17 2012-07-18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Schmierung volumetrisch arbeitender Expansionsmaschinen
CN202546197U (zh) * 2012-04-08 2012-11-21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轴承及该轴承的润滑装置
CN106285947A (zh) * 2015-06-24 2017-01-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泵
CN214998255U (zh) * 2021-03-19 2021-12-03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循环水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57335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5404B (zh) 电机与变速器集成冷却系统
CN106640113B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116557335B (zh) 一种热力站动力循环泵
CN209925077U (zh) 一种自冷却式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211083574U (zh) 一种吊装设备的润滑装置
CN201546040U (zh) 一种缝纫机用润滑结构
CN217759056U (zh) 一种用于环冷机水封的雨水收集补水装置
CN206592132U (zh) 一种用于tbm的供水与冷却系统
CN113324018B (zh) 一种自动上润滑油的离心风机箱
CN11219698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负压降温机构
CN212377730U (zh) 一种轴承套冷却润滑装置
CN204825831U (zh) 一种节能海洋油污清理器
CN110061596B (zh) 一种冷水机组用积液控制装置
CN109973197B (zh) 一种自冷却式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111779823A (zh) 一种叶轮驱动式自清滤器
CN111155970B (zh) 采油井偏心施压收油装置
CN209053792U (zh) 一种可空转立式不锈钢泵
CN212536687U (zh) 一种用于热传导的直流止回阀
CN210053303U (zh) 一种斜齿轮减速电机
CN217541147U (zh) 一种风冷制冷机组冷凝器的淋水装置
CN218924651U (zh) 轴封自动冲洗的聚合反应釜
CN211852680U (zh) 一种后中央传动总成
CN213331459U (zh) 空压机热能回收机组
CN210966178U (zh) 一种带气泵的润滑系统智能清洗设备
CN112228543A (zh) 一种用于高温物料的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