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6660A -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6660A
CN116546660A CN202310356479.1A CN202310356479A CN116546660A CN 116546660 A CN116546660 A CN 116546660A CN 202310356479 A CN202310356479 A CN 202310356479A CN 116546660 A CN116546660 A CN 116546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tested
equipment
test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64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士
张宏韬
张凯
陈熙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64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6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6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6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蓝牙通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上位机设备首先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然后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当上位机设备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该蓝牙连接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的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可快速建立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避免测试环境中其它开启蓝牙功能的设备的干扰,从而提高对待测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测试方法、蓝牙测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将蓝牙通讯技术应用于储能设备,实现储能设备与控制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
为了保证储能设备的蓝牙通信功能可以正常使用,在对储能设备的整机测试过程中,需要增加对储能设备的蓝牙功能测试。但是在储能设备的整机测试环境中,由于电磁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大,且存在多台储能设备的蓝牙功能同时开启的情况,因此在利用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搜索目标储能设备的蓝牙信号时,不仅耗时较长且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了上位机设备对储能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蓝牙测试方案存在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测试方法,所述蓝牙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所述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蓝牙测试方法中,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建立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基于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实现对待测设备的测试。由于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是基于蓝牙硬件地址建立蓝牙连接的,而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通过物理串口连接。因此可以由上位机设备读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然后通过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通信连接将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发送给蓝牙适配器,以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该蓝牙硬件地址建立起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在基于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对待测设备进行蓝牙测试的过程中,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避免了测试环境中其它开启蓝牙功能的设备的干扰,便于快速建立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从而提高对待测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测试装置,所述蓝牙测试装置包括:读取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所述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连接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测试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位机设备,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控制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蓝牙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蓝牙测试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位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或流程图所示出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多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彼此互换,其中某些步骤也可以被删除。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多是通过人工或通过控制终端与待测设备有线连接的方式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如今,伴随着蓝牙通讯技术的发展,蓝牙通讯技术逐步应用于整机测试过程中。例如,将蓝牙通讯技术应用于储能设备,实现储能设备与控制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控制终端通过与储能设备之间的近网通信实现对储能设备的整机测试。而在对储能设备的整机测试过程中,为了保证储能设备的蓝牙通信功能可以正常使用,需要增加对储能设备的蓝牙功能测试。但是在储能设备的整机测试环境中,由于电磁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大,且存在多台储能设备的蓝牙功能同时开启的情况,因此在利用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搜索目标储能设备的蓝牙信号时,不仅耗时较长且成功率较低,严重影响了上位机设备对储能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测试方法,可以克服待测设备的整机测试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提高搜索待测设备的蓝牙信号的效率,从而提高待测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位机设备1上设置有物理串口(cluster communication port,COM,串行通讯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多种接口类型。上位机设备1通过物理串口与待测设备3有线连接,通过该有线连接,上位机设备1可以读取待测设备3的蓝牙硬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同时,上位机设备1的另一端口连接蓝牙适配器2,上位机设备1通过向蓝牙适配器2发送指令,可以控制蓝牙适配器2建立与待测设备3的蓝牙连接,及控制蓝牙适配器2与待测设备3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待测设备3的整机测试。其中,上位机设备1作为控制终端控制待测设备3的整机测试,上位机设备1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设备,或者是服务器,例如,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集群。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适配器2通过USB接口等与上位机设备1连接。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1也可以通过USB接口与待测设备3连接。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上位机设备,例如图1中的上位机设备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待测设备是指具备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例如储能设备、自移动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待测设备进行蓝牙测试时,通过与待测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连接,进而能够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实现测试。在此测试过程中,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需要获取到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蓝牙硬件地址是指在蓝牙模组出厂时,烧录在蓝牙模组的存储器中的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用于唯一标识蓝牙模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用于唯一标识待测设备的蓝牙模组,也即,上位机设备确定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后,便能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相关的测试方案中,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扫描待测设备广播的蓝牙数据包,进而获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但是由于测试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广播信号干扰,且需要测试人员操作上位机设备进而对扫描到的设备名称进行选取,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够获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进而与该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与待测设备有线连接,实现与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上位机设备通过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读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不仅用于唯一标识待测设备的蓝牙模组,还用于后续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也即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蓝牙适配器要建立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需要获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与待测设备连接,相较于相关的测试方案通过近场通信等方式连接待测设备,本实施例的方案更加方便可靠,且能够快速地获取到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避免了因蓝牙适配器发送广播信号而接收到多个蓝牙信号,而难以确定待测设备的蓝牙信号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可以与多个待测设备连接。
S12: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蓝牙适配器可以通过USB接口或其它类型接口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用于为上位机设备扩展蓝牙通信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通过与待测设备的连接读取到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后,将蓝牙硬件地址发送至蓝牙适配器。上位机设备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蓝牙连接指令,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接收到的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作为一示例,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Attention(AT)指令集控制蓝牙适配器,其中,AT指令集包括至少一个AT指令。作为一示例,上位机设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AT指令:AT+XXXX,该AT指令为蓝牙连接指令,其中“XXXXX”可以是十六进制的蓝牙硬件地址。若蓝牙适配器接收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该AT指令,则根据接收到的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蓝牙硬件地址锁定到待测设备,并向待测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待测设备响应蓝牙适配器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向蓝牙适配器发送回复信息。蓝牙适配器经过多次与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请求交互建立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上位机设备通过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减少了蓝牙适配器扫描待测设备蓝牙信号的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上位机设备对待测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还可以将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封装至蓝牙连接指令中,蓝牙适配器接收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指令,对其进行解析获取该蓝牙硬件地址,根据该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S13:在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待测设备/待测设备的蓝牙模组或蓝牙适配器重启等原因而导致蓝牙连接中断,蓝牙连接中断的情况下,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将中断。因此为了完成上位机设备对待测设备的整机测试,需要保证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对待测设备的蓝牙功能模块或蓝牙模组、其它功能模块例如储能设备的储能模块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可以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报告的形式或以图、表等的形式表征,这里不做限定。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指标、异常数据、异常原因等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后,蓝牙适配器会进入数据透传模式,在数据透传模式下,蓝牙适配器将上位机设备发送的指令,如对待测设备的测试指令等,转发至待测设备,同时,将待测设备响应测试指令返回的设备数据信息转发给上位机设备。蓝牙适配器起到转发指令和信息的作用,不会存储上位机设备或待测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实现与待测设备的通信交互,从而实现对待测设备的整机测试。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包括: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通过蓝牙适配器接收待测设备响应测试指令返回的设备数据;根据设备数据执行预设的测试任务,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设备数据可以包括待测设备的蓝牙版本、产品信息、网络状态、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信息。预设的测试任务可以是配置待测设备需要连接的无线局域网(Wi-Fi)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和密码(配网信息),需要注册的服务器统一资源定位系统(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等。预设的测试任务还可以是获取待测设备的配网上报信息,例如Wi-Fi状态,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S)状态,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状态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检测到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后,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发送对待测设备的测试指令,蓝牙适配器接收到测试指令,将测试指令转发至待测设备。待测设备接收到蓝牙适配器发送的测试指令,根据测试指令获取用于整机测试的设备数据,例如等网络状态等,并将设备数据发送至蓝牙适配器。蓝牙适配器接收到待测设备发送的设备数据,将设备数据转发至上位机设备。上位机设备接收到待测设备的设备数据,根据设备数据执行预设的测试任务,例如,获取配网上报信息:Wi-Fi状态,HTTPS状态,MQTT状态,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可以将测试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存储,便于测试人员查看分析。
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蓝牙测试方法中,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建立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并基于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实现对待测设备的测试。由于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是基于蓝牙硬件地址建立蓝牙连接的,而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通信连接。因此可以由上位机设备读取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然后通过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通信连接将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发送给蓝牙适配器,以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该蓝牙硬件地址建立起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在基于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对待测设备进行蓝牙测试的过程中,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避免了测试环境中其它开启蓝牙功能的设备的干扰,便于快速建立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从而提高对待测设备的蓝牙测试效率。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S21: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S22: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S23:在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其中,步骤S21-S23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图2步骤S11-S13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步骤S24:若接收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则控制蓝牙适配器断开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在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待测设备若检测到测试完成或较长时间未收到蓝牙适配器发送的测试指令,例如一小时未收到蓝牙适配器发送的测试指令,将向蓝牙适配器发送测试结束信息。蓝牙适配器将接收到的测试结束信息转发至上位机设备。上位机设备接收到测试结束信息,向蓝牙适配器发送蓝牙断开指令,控制蓝牙适配器断开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以避免长时间的蓝牙连接造成上位机设备与待测设备的电力损耗。作为一示例,蓝牙断开指令可以是AT指令:AT+DISCON。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自身也可以实时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测试结束时,向蓝牙适配器发送蓝牙断开指令,控制蓝牙适配器断开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S32: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其中,步骤S31-S32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图2步骤S11-S12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S33: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配置指令,以将蓝牙适配器配置为自动连接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预设配置指令用于将蓝牙适配器配置为自动连接模式,自动连接模式下,蓝牙适配器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时,根据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重新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在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待测模块或待测设备整机重启而导致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从而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基于此,上位机设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配置指令,以将蓝牙适配器配置为自动连接模式。在蓝牙适配器检测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时,启动自动连接模式,根据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重新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从而避免了测试过程中出现数据中断的情况,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作为一示例,预设配置指令可以是AT指令:AT+AUCO1。作为一示例,蓝牙适配器在自动连接模式下,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根据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直至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重新成功建立蓝牙连接,其中预设时间可以自定义。例如蓝牙适配器检测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则每间隔1s根据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直至成功建立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若获取到测试结束信息,而控制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断开蓝牙连接,则蓝牙适配器自动退出自动连接模式,不会重新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还用于检测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S34:在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步骤S34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对图2中步骤S13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S35:若接收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则控制蓝牙适配器断开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其中,步骤S35可参照上述对图3中步骤S24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正常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在接收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或上位机设备检测到测试结束之前的其它步骤执行步骤S33。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S42: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其中,步骤S41-S42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对图2中步骤S11-S12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S43:通过物理串口向待测设备发送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状态请求可以包括蓝牙版本、蓝牙连接时间、蓝牙硬件地址、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等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测试过程中数据的稳定传输,上位机设备还可以对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实时监测。具体地,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查询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来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状态。由于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与待测设备连接,因此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与待测设备连接的物理串口,向待测设备发送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以查询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作为一示例,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与待测设备连接的物理串口向待测设备发送isConnected()指令,以请求查询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S44:通过物理串口接收待测设备根据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返回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连接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信息,待测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蓝牙连接或未连接的状态信息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测设备接收到上位机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状态请求,则根据蓝牙连接请求匹配出上位机设备要查询蓝牙连接状态信息。待测设备匹配完成后,将获取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通过上位机设备与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发送至上位机设备的物理串口。上位机设备通过物理串口接收待测设备根据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返回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
S45:根据蓝牙连接状态信息,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成功与蓝牙连接中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上位机设备接收到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为待测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蓝牙连接或未连接的状态信息,上位机设备则根据蓝牙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为蓝牙连接成功,根据待蓝牙未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为蓝牙连接中断。若上位机设备接收到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为与待测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信息,上位机设备则检测该蓝牙连接状态信息是否存在蓝牙适配器的信息,例如蓝牙适配器的蓝牙硬件地址、蓝牙适配器的名称等信息。上位机设备若检测到该蓝牙连接状态信息存在蓝牙适配器的信息,则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蓝牙连接成功。上位机设备若检测到该蓝牙连接状态信息不存在蓝牙适配器的信息,则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蓝牙连接中断。
S46:在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步骤S46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对图2中步骤S13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步骤S43-S45还可以应用于上位机设备在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以及时发现蓝牙中断的情况,并作出及时处理,保证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1: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其中,步骤S51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对图2中步骤S11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S52: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为了预防蓝牙适配器与上位机设备连接不稳定,例如蓝牙适配器为正常安插在上位机设备时,将导致蓝牙适配器无法正常响应上位机设备的指令,从而影响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的测试。上位机设备可以在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之前,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其中,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连接正常与连接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包括: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连接指令;若接收到蓝牙适配器响应预设连接指令返回的确认响应指令,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连接指令来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蓝牙适配器若与上位机设备连接正常,则响应预设连接指令向上位机设备发送确认响应指令。蓝牙适配器若与上位机设备连接异常,则根据不同异常情况可能向上位机设备发送异常响应指令、超时响应指令或不发送响应指令。上位机设备若接收到蓝牙适配器发送的确认响应指令,则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上位机设备若接收到蓝牙适配器发送的异常响应指令、超时响应指令或没有接收到蓝牙适配器的响应指令,则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位机设备若确定与蓝牙适配器连接异常,可以触发报警提示,以提示测试人员进行重新插拔蓝牙适配器等操作。上位机设备在检测到蓝牙适配器重新接入上位机设备时,重新对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直至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
作为一示例,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指令AT来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若蓝牙适配器与上位机设备连接正常,蓝牙适配器则返回OK指令。
S53:在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时,设置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至少包括蓝牙适配器发射功率、蓝牙适配器接收增益、蓝牙适配器接收特征值及蓝牙适配器发送特征值中的一种。其中,上位机设备通过设置蓝牙适配器的蓝牙适配器发射功率,使得蓝牙适配器达到最佳通信传输质量和范围。上位机设备通过设置蓝牙适配器的蓝牙适配器接收增益,以增强通信传输稳定性。上位机设备通过设置蓝牙适配器的接收特征值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使得上位机设备能够通过蓝牙适配器接收待测设备方发送的数据。上位机设备通过设置蓝牙适配器的发送特征值UUID,使得上位机设备能够通过蓝牙适配器发送数据或指令至待测设备。当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后,蓝牙适配器会自动应用配置的接收/发送特征值UUID,使得蓝牙适配器进入数据透传模式。
作为一示例,在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时,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AT指令:AT+TXPWC,将蓝牙适配器发射功率设置为+5dbm,以使蓝牙适配器达到最佳通信传输质量和范围。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AT指令:AT+GAIN1,将蓝牙适配器接收增益设置为:高接收增益,以增强蓝牙适配器的通信传输稳定性。上位机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通过发送AT指令:AT+CHRXFFF0,设置蓝牙适配器接收特征值UUID,使得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能够接收储能设备的数据。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通过发送AT指令:AT+CHTXFFF1,设置蓝牙适配器发送特征值UUID,使得上位机设备能够通过蓝牙适配器发送数据或指令至待测设备。通过设备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保证蓝牙适配器进价的工作状态,以保证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蓝牙适配器首次插入上位机设备,且确定上位机设备与所述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时,上位机设备还可以控制蓝牙适配器恢复至出厂默认状态,以预防蓝牙适配器中设置了不正常的参数,而影响后续上位机设备通过蓝牙适配器对待测设备的整机测试的测试结果。作为一示例,上位机设备可以通过向蓝牙适配器发送AT指令:AT+RENEW,控制蓝牙适配器恢复至出厂默认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蓝牙适配器本身不具备记忆存储功能,断电后配置参数会丢失,第一次插到电脑上就处于出厂设置状态。上位机设备在控制蓝牙适配器恢复至出厂默认状态之后,设置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
S54: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S55:在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其中,步骤S54-S5的具体实现内容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图2步骤S12-S13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上位机设备在检测到蓝牙适配器接入时,均可执行步骤S52-S53,可以不限于在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之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上位机设备再次利用蓝牙适配器对上述待测设备或其他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时,可以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重启指令,以控制蓝牙适配器重启,以清除蓝牙适配器的缓存数据,从而提高蓝牙适配器的工作稳定性。作为一示例,重启指令可以是AT指令:AT+RESET。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蓝牙测试装置700,该蓝牙测试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蓝牙测试方法一一对应。如图7所示,该蓝牙测试装置包括读取模块701、连接模块702、测试模块703。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读取模块701,用于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所述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连接模块702,用于控制所述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测试模块703,用于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蓝牙测试装置700还用于,若接收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则控制蓝牙适配器断开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蓝牙测试装置700还用于,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配置指令,预设配置指令用于将蓝牙适配器配置为自动连接模式,自动连接模式下,蓝牙适配器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时,根据蓝牙硬件地址重新建立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蓝牙测试装置700还用于,通过物理串口向待测设备发送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通过物理串口接收待测设备根据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返回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根据蓝牙连接状态信息确定蓝牙适配器与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上述测试模块703用于:通过蓝牙适配器向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通过蓝牙适配器接收待测设备响应测试指令返回的设备数据;根据设备数据执行预设的测试任务,对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蓝牙测试装置700还用于,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在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时,设置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
其中,检测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包括:向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连接指令;若接收到蓝牙适配器响应预设连接指令返回的确认响应指令,确定上位机设备与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
关于蓝牙测试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蓝牙测试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蓝牙测试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上位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上位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位机设备,该上位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该上位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上位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上位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该上位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蓝牙测试方法所涉及的数据。该上位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蓝牙测试方法。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和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位机设备,该上位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上位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其中,该上位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上位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内存储器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运行提供环境。该上位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蓝牙测试方法。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和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位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上位机设备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确定上位机设备蓝牙适配器与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上位机设备蓝牙适配器向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和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上位机设备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上位机设备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确定上位机设备蓝牙适配器与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上位机设备蓝牙适配器向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上位机设备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可读取存储介质或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位机设备,所述蓝牙测试方法包括:
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所述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控制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则控制所述蓝牙适配器断开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接收到所述待测设备返回的测试结束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配置指令,所述预设配置指令用于将所述蓝牙适配器配置为自动连接模式,所述自动连接模式下,所述蓝牙适配器在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中断时,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重新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物理串口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
通过所述物理串口接收所述待测设备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查询请求返回的蓝牙连接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蓝牙连接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接收所述待测设备响应所述测试指令返回的设备数据;
根据所述设备数据执行预设的测试任务,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上位机设备与所述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
在确定所述上位机设备与所述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时,设置所述蓝牙适配器的工作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上位机设备与所述蓝牙适配器的连接状态,包括:
向所述蓝牙适配器发送预设连接指令;
若接收到所述蓝牙适配器响应所述预设连接指令返回的确认响应指令,确定所述上位机设备与所述蓝牙适配器连接正常。
8.一种蓝牙测试装置,应用于上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测试装置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通过物理串口读取与所述上位机设备连接的待测设备的蓝牙硬件地址;
连接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蓝牙适配器根据所述蓝牙硬件地址建立与所述待测设备的蓝牙连接;
测试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蓝牙适配器与所述待测设备成功建立蓝牙连接时,通过所述蓝牙适配器向所述待测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对所述待测设备进行整机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9.一种上位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测试方法。
CN202310356479.1A 2023-03-23 2023-03-23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546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479.1A CN116546660A (zh) 2023-03-23 2023-03-23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479.1A CN116546660A (zh) 2023-03-23 2023-03-23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6660A true CN116546660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2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6479.1A Pending CN116546660A (zh) 2023-03-23 2023-03-23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66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4850A (zh) * 2023-10-07 2023-11-07 深圳市鲸视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搜索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4850A (zh) * 2023-10-07 2023-11-07 深圳市鲸视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搜索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14850B (zh) * 2023-10-07 2024-01-19 深圳市鲸视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搜索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137A (zh) 实现WiFi配网与设备绑定的系统及方法
US2023024738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miniature intelligent sensor
US2015008185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devices to a network
CN111465015B (zh) 智能家居设备配网的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72012A (zh) 智能设备快速入网方法
KR2012002511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와이 파이 연결 확인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711533B (zh) 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6660A (zh) 蓝牙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26426B (zh) 一种直放站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US10390217B2 (en) Wireless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Wi-Fi range extenders using non-Wi-Fi-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N112566104B (zh) 基于Mesh网络的漫游协同方法、无线访问接入点及存储介质
CN113595839B (zh) 设备绑定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67919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7734A (zh) 无线智能漫游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6028326B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WiFi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431911B (zh) 网络中设备基础信息收集方法、网络边缘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130929B (zh) 自动测试wifi吞吐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663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426622B (zh) 一种无线数据采集棒的维护方法及终端
CN113038499A (zh) 终端Wi-Fi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40502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468B (zh) 一种网络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284391A (zh) 无线客户端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19B (zh) ZigBee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06343A1 (zh) 一种负荷查询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