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5025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5025A
CN111405025A CN202010168299.7A CN202010168299A CN111405025A CN 111405025 A CN111405025 A CN 111405025A CN 202010168299 A CN202010168299 A CN 202010168299A CN 111405025 A CN111405025 A CN 111405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transmission
public network
transmis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82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炜隽
李卓研
彭彬
赖明基
劳荣添
王岳宇
陈文辉
张军
余世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xing Newst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xing Newst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xing Newst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xing Newst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82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5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5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包括: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确定用于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目标传输设备,以使目标传输设备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该方法提高了数据传输的传输带宽。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业务场景中,数据源负责采集数据或执行命令,传输设备负责发送和接收数据,数据中心负责数据处理、筛选、分析反馈等。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传输设备提供了稳定、可靠、更大带宽和更广覆盖面的传输链路,才能使数据源端产生的数据及时完整地回传到数据中心,以便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分析、最终指导和决策业务的执行。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4G聚合路由器作为传输设备,但是在实际部署时,特别是较大区域覆盖时,容易受网络现场环境的影响和困扰。
可见,现有的数据传输业务场景中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都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传输设备级联,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当其中一个传输设备接收到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时,会先判断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若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判断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直接将数据发送给公网,若不能直接发送给公网,确定传输待传输的数据的目标传输设备来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通过这种级联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式,不仅各个传输设备的数据传输压力减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针对不同的数据传输情况,能够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策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每个传输设备都可以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提升了传输带宽,减小传输设备的传输压力。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包括:查询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来确定目标传输设备,进而使目标传输设备的负载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包括:确定所述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确定为目标传输设备,进而使目标传输设备能够快速地完成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包括:判断所述传输地址是否为所述公网的地址;若所述传输地址为所述公网的地址,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所述公网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信息中可以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进而在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可以根据该传输地址快速准确地得到判断结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可以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可靠且稳定地完成数据的传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传输地址包括: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包括: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对应的传输设备时,由于各个传输设备之间是级联的,因此,可以快速地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和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完成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多个传输设备中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若检测到出现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确定用于替代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的新的传输设备;与所述新的传输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检测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当有故障传输设备时,进行新的级联,保证各个传输设备之间的级联状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设备,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部通信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结构框图。
图标:100-数据传输系统;101-第一传输设备;102-第二传输设备;103-第三传输设备;104-第一业务终端;105-第二业务终端;106-第三业务终端;300-传输设备;301-接收器;302-处理器;303-发送器;400-数据传输的装置;401-接收模块;402-处理模块;403-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100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在数据传输系统100中,包括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图1所示包括:第一传输设备101、第二传输设备102以及第三传输设备103。每个传输设备与其对应的业务终端连接,图1所示:第一传输设备101连接第一业务终端104、第二传输设备102连接第二业务终端105、以及第三传输设备连接第三业务终端106。图中所示每个传输设备仅连接一个业务终端,但实际部署时,一个传输设备可以与多个业务终端对应连接。业务终端可以是各种网络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一方面多个传输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例如:第一传输设备101、第二传输设备102以及第三传输设备103之间两两都可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传输设备向上连接数据中心(数据的最终接收端),传输设备向下连接业务终端(数据采集端)。为了实现这种级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的传输设备的实施方式,接下来对这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请参照图2和图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和内部通信模块示意图。在图2中,该传输设备上设置有网口1-7,以及天线8-21。在图3中,传输设备的通信模块包括7个上联模块(上联模块1-上联模块7),用于与数据中心连接;一个级联模块,用于不同的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6个下联模块(下联模块1-6),用于与业务终端连接。
可选的,在图3中,上联模块1-6可以是6个3G/4G/5G全网通通信模块用于连接Internet(网络),并且支持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大运营商,便于用户自由使用运营商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卡;上联模块7是RJ45网口用于有线连接Internet,支持自动获取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或静态设置IP。下联模块1至下联模块5是RJ45网口,下联模块6是2.4G WiFi模块,同时提供有线和无线的方式给业务终端接入;级联模块是5.8G WiFi模块。
进一步地,由于图3中的通信模块众多,相应的在图2中所需要的接口和天线数量也较多。可选的,网口1-5分别是下联模块1-5对应的RJ45网口,网口6是下联模块6(2.4GWiFi模块的)对应的模块口,网口7是上联模块7对应的的RJ45网口。天线8-11、13-16、18-21分别是上联模块1-6的3G/4G/5G通信模块对应的天线,每个3G/4G/5G通信模块可配置2根天线;天线12是5.8G WiFi模块对应的天线;天线17是2.4G WiFi模块对应的天线。
在启动传输设备时,首先启动上联模块,3G/4G/5G通信模块进行运营商注册网络和网口网络探测,确认3G/4G/5G和有线网络情况;接着启动级联模块,搜索附近是否有同类型的产品,进行自组网连接;最后启动下联模块,开启RJ45网口或WiFi功能,让联网设备(业务终端)接入。
基于上述对传输设备的介绍,接下来请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传输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传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传输设备101、第二传输设备102以及第三传输设备103。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
步骤202: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
步骤203:当确定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
步骤204:若当前不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确定用于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
步骤205: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目标传输设备,以使目标传输设备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这种级联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式,不仅各个传输设备的数据传输压力减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针对不同的数据传输情况,能够执行对应的数据传输策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通过传输设备间的级联,每个传输设备都可以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提升了传输带宽,减小传输设备的传输压力。
接下来对步骤201-步骤205的详细实施流程进行介绍。
在步骤201中,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可用于表征待传输的数据的数据来源以及去处,通俗来说,就是数据是从哪里产生的,需要发送给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的来源即为发送数据传输请求的业务终端,数据的去处可能是其他的传输设备或者公网。不管是业务终端,还是传输设备或者公网,都有唯一且对应的身份标识,例如IP地址。因此,该标识信息中可以包括:业务终端的地址和待传输的数据的传输地址(即,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
其中,当数据是发送到公网时,可以理解为数据需要发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常是服务器的形式。例如,用户在手机上访问一个网页,相当于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那么对应的,当用户想要存储数据时,就可以通过将数据发送到公网的方式,将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上。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待传输的数据,那么标识信息中应该包括第一业务终端104的地址以及对应的传输地址。
在步骤202中,根据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02包括:判断标识信息中的传输地址是否为公网的地址;若传输地址为公网的地址,确定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
可理解的,对于公网的地址,为因特网的公用地址,如可以是某个网站的公用地址。
继续举例,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待传输的数据,那么此时就判断标识信息中的传输地址是否为公网的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信息中可以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进而在确定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可以根据该传输地址快速准确地得到判断结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203中,当确定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数据时,可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传输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当前的网络状况,当前的处理中进程等各方面的情况,其中,当前的负载情况可以是数据缓存情况等。比如:在当前的负载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发送,可能会增加自身的压力,导致数据发送不稳定不可靠。再比如:在当前的网络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发送,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传输出现中断或者丢失等情况。再比如:当前已有较多的处理中进程,进行数据的发送,会导致数据的发送延迟,降低数据发送的效率。
继续举例,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需要发送至公网的待传输的数据,那么此时就根据第一传输设备101的各方面的条件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发送待传输的数据给公网。
因此,步骤203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和/或网络状况和/或处理中进程来判断是否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在判断时,可以仅依据一种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例如仅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进行判断;也可以结合多种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例如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和网络状况进行结合判断。
其中,假设仅根据一种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以负载情况为例,可以是设置一个负载的阈值,当自身的负载大于该阈值时,确定不能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当自身的负载小于该阈值时,确定能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公网。假设根据多种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以负载情况和网络状态为例,可以分别设置负载情况和网络状态的限定条件,例如:负载小于第一预设值;网络状态至少要为良好,两者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确定能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公网;若两者没有同时满足的情况下,确定不能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
进一步地,若在步骤203中判断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那么传输设备根据公网的地址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否则执行步骤204,即若当前不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确定用于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
可以理解,若当前不能够将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公网,说明传输设备此时不适合将数据往上传输,对于各个传输设备,由于采用的是级联模块进行级联,那么传输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比较便利且快速的,不会受到负载、网络等影响因素的影响,进而此时可以通过确定目标传输设备来完成往公网传输数据。
结合前述在判断是否满足传输数据的条件的介绍,在确定目标传输设备时,也可以根据目标传输设备的影响因素进行确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04包括:查询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根据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目标传输设备。
其中,多个传输设备之间是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部署时,设备间可以通过心跳报文通信,交互各自的数据链路情况、接入设备IP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局域网)地址、数据负载情况等;那么多个传输设备之间的状态或者运行情况都是可以同步的,因此,可以查询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
继续举例,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需要发送给公网的待传输的数据,并且第一传输设备101当前的运行情况不适合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公网,那么此时第一传输设备101可以通过心跳报文通信,查询第二传输设备102和第三传输设备103的负载或者是网络状况等,然后从第二传输设备102和第三传输设备103中确定出一个目标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来确定目标传输设备,进而使目标传输设备的负载能够满足数据传输的条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根据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目标传输设备,可以包括:确定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目标传输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确定为目标传输设备,进而使目标传输设备能够快速地完成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除了确定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目标传输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同时查询多个传输设备的网络状态,根据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和网络状态共同确定目标传输设备,具体的,该确定过程可以包括:先确定出当前负载小于预设值且网络状态在良好以上的传输设备,然后在这些传输设备中任意选择一个传输设备确定为目标传输设备;或者在这些传输设备中选择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或者在这些传输设备中选择网络状态最好的传输设备等。
其中,对于网络状态是否为良好,可以通过网速判断,例如:1M的宽带的正常下载速率在75-125KBs之间,那么当下载速率在100-125KBs之间时,都可判断为网络状态良好。
继续举例,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需要发送给公网的待传输的数据,并且第一传输设备101当前的运行情况不适合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公网,进而经过相关条件的查询,第二传输设备102的当前负载最小,那么可以确定第二传输设备102为目标传输设备。
进一步地,在步骤204后,执行步骤205: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目标传输设备,以使目标传输设备将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
其中,在发送待传输的数据给目标传输设备时,可以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以及目标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进行发送。
继续举例,当第二传输设备102为目标传输设备时,第一传输设备101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以及第二传输设备102的IP和MAC地址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第二传输设备102。
进一步地,在步骤202中会判断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若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执行步骤203-205;若步骤202中判断出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标识信息中的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传输地址包括: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包括: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对应的传输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接收到第一业务终端104发送的待传输的数据,该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第三传输设备103的数据,那么第一传输设备101就基于自身的IP和MAC地址、第三传输设备103的IP和MAC地址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第三传输设备1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可以直接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可靠且稳定地完成数据的传输。在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对应的传输设备时,由于各个传输设备之间是级联的,因此,可以快速地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和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完成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传输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会维持级联状态,但是随着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动,例如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影响这种级联状态,因此,该方法还包括: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多个传输设备中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若检测到出现故障传输设备,确定用于替代故障传输设备的新的传输设备;与新的传输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在检测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时,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与自身连接的各个传输设备的心跳报文实现,当无法接收到某个传输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说明该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此时可以搜索附近有没有新加入组网的传输设备,若有,则将该新加入的组网的传输设备作为替代的传输设备,与其进行连接。或者,搜索在组网中是否还有未建立级联关系的传输设备,与未建立级联关系的传输设备建立级联关系。可以理解,在初始部署时,不一定所有的传输设备之间都建立了级联关系,例如,在组网中部署有备用的传输设备,此时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将备用的传输设备作为故障传输设备的替代,保证组网内的业务处于稳定且正常的状态。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传输设备101检测到与其级联的第二传输设备102出现了故障,搜索到附近的第三传输设备103可以与其进行级联,此时第一传输设备101就与第三传输设备103建立级联,保证整个数据传输系统100中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检测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当有故障传输设备时,进行新的级联,保证各个传输设备之间的级联状态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设备之间的级联,以及所采用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够较好适应各种复杂的现场网络,并且提供了有线和无线便于业务终端和数据中心的接入;多台设备级联不仅增加了网络端口,还增加了更多的数据通道,扩充了网络带宽,不同设备端口之间还可直接通信,进行快速转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性能;并且各个网口或者断开都采用即插即用的方式,在物理连接完毕之后,即可正常运行,整个流程快速、全自动,无需人员干预,进而大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传输设备300,包括接收器301、处理器302以及发送器303。
接收器301,用于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处理器302,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发送器303,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可选的,处理器302具体用于:查询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器302具体还用于:确定所述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器302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传输地址是否为所述公网的地址;若所述传输地址为所述公网的地址,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所述公网的数据。
可选的,发送器303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
可选的,发送器303具体用于: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器302还用于: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多个传输设备中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若检测出现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确定用于替代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的新的传输设备;与所述新的传输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处理器30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的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图5的传输设备300,通过前述对数据传输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图5中的传输设备300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400,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数据传输的装置400包括接收模块401、处理模块402以及发送模块403。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发送模块403,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查询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还用于:确定所述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传输地址是否为所述公网的地址;若所述传输地址为所述公网的地址,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所述公网的数据。
可选的,发送模块403还用于: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
可选的,发送模块403具体用于: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
可选的,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多个传输设备中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若检测出现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确定用于替代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的新的传输设备;与所述新的传输设备建立连接。
前述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中的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图6的数据传输的装置400,通过前述对数据传输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图6中的数据传输的装置400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
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
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
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包括:
查询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
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传输设备的当前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负载最小的传输设备为所述目标传输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传输地址是否为所述公网的地址;
若所述传输地址为所述公网的地址,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所述公网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传输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不是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地址包括: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所述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传输地址对应的传输设备包括:
根据自身的IP和MAC地址、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的IP和MAC地址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对应的传输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多个传输设备中是否出现故障传输设备;
若检测到出现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确定用于替代所述故障传输设备的新的传输设备;
与所述新的传输设备建立连接。
8.一种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
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9.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级联的多个传输设备其中之一,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和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是否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当确定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为发送给公网的数据时,判断当前是否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若当前不能够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所述公网,确定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公网的目标传输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传输设备,以使所述目标传输设备将所述待传输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公网。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68299.7A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405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299.7A CN111405025A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8299.7A CN111405025A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5025A true CN111405025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8299.7A Pending CN111405025A (zh) 2020-03-11 2020-03-1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50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26A (zh) * 2021-10-15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274A (ja) * 1999-01-20 2000-07-28 Hitachi Ltd 管理サ―バ装置及びアクセスサ―バ装置
CN101383778A (zh) * 2008-10-27 2009-03-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双出口的报文传输方法和出口路由器
CN103516744A (zh) * 2012-06-20 2014-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应用服务器及集群
CN105657745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西安抱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91448A (zh) * 2014-12-18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cgn设备及cgn双主系统
CN109039893A (zh) * 2018-09-03 2018-12-18 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广域ip网络的数据交换网络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9274A (ja) * 1999-01-20 2000-07-28 Hitachi Ltd 管理サ―バ装置及びアクセスサ―バ装置
CN101383778A (zh) * 2008-10-27 2009-03-1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双出口的报文传输方法和出口路由器
CN103516744A (zh) * 2012-06-20 2014-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应用服务器及集群
CN105791448A (zh) * 2014-12-18 2016-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方法、cgn设备及cgn双主系统
CN105657745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西安抱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39893A (zh) * 2018-09-03 2018-12-18 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广域ip网络的数据交换网络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26A (zh) * 2021-10-15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91326B (zh) * 2021-10-15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4154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related to information about SCP(s) and SEPP(s) stored in NRF
US11963046B2 (en) Roaming method in a multi-link scenario, multi-lin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2851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bnormalit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80091581A1 (en) Method of switching download mod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US7359339B2 (en) Smart access point
CN110771203A (zh) 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
CN106817264B (zh) 一种链路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107895A1 (zh)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41321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1405492A (zh) 连接目标网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10149134B2 (en) Near field discovery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65474B (zh) AP设备与目标终端建立基于Mesh网络的通信连接方法及系统
WO2023045304A1 (zh) 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08647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884875A (zh)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869621A (zh) 一种网络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140502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传输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3764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point to station connection
CN112087787B (zh) 建立WiFi网络的方法、WiFi网络的通信方法、及WiFi设备
CN114390454A (zh) 消息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33480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US115894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CN114095759B (zh) 一种流媒体重定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596890B (zh) 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182907A1 (en) Base st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