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5790B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5790B
CN116545790B CN202310709000.8A CN202310709000A CN116545790B CN 116545790 B CN116545790 B CN 116545790B CN 202310709000 A CN202310709000 A CN 202310709000A CN 116545790 B CN116545790 B CN 116545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intelligent
meeting
management modu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90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5790A (zh
Inventor
林敬钟
唐均伟
周正午
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090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5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5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5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5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5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7Network arrangements for conference optimisation or adap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31Tracking arrangements for later retrieval, e.g. recording contents, participants activities or behavior, network st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设备终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所述智能会议平台用于获取设备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智能会议平台包括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所述软件终端用于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所述设备终端用来采集设备信息;通过此系统实现开会时信号清晰,提高影响开会质量,提供多种语言服务,提高会议效果;整合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多功能的服务,根据用户的参会记录和重视程度进行精准推荐,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会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量的掌握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会议作为人与人交流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已经在国际交流、商务谈判、决策讨论、学术研讨等场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会议形式的复杂化,人们对会议系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在会议过程中获取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还希望在会议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引起人们通过科技来满足人们对会议系统的要求的想法,随即产生了现代的智能会议系统;目前的系统开会时信号比较多,背景杂乱,人员七嘴八舌,发言比较乱,影响开会质量,有的会议比较专业,语言看不懂,影响效果;没有好的推荐,推荐的会议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用以解决至少一个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设备终端;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辅助设备终端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会议平台,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
所述智能会议平台用于获取设备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并将整合后的信息在软件终端进行展示;所述智能会议平台包括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会议室管理;
所述软件终端用于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
所述设备终端用来采集设备信息。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通过个人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终端进入智能会议平台的注册界面进行注册,通过注册界面获取用户的信息;通过所述软件终端的登录界面进行登录;所述注册界面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账号、用户密码、手机号、邮箱、公司名称和职务;所述登录界面包括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会议创建、会议通知、在线签到、在线投票、会议沟通、视频会议、音频录播、资料共享和会议记录。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会议组织者在所述智能会议终端通过会议管理模块创建会议信息,所述会议信息包括与会人员信息、会议开始时间、会议主题、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
会议管理模块将所述会议信息以链接的形式通过与会者的注册联系方式发送给与会人员,并在会议开始前15min发送提醒给与会者,与会者可以勾选参加、不参加或者不确定;会议管理模块统计参加人员名单。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还包括:
与会人员通过获取链接并输入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登录会议,选择网络拨号或移动拨号连接会议音频;与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人员签到并记录登录者的个人账号信息,同时将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账号一一对应;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在会议开始15分钟后发送提醒给没有选择参加但没有参加的人员;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自动生成与会者列表并进行显示,同时设置搜索与会者功能;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开放管理权限给会议组织者,会议组织者通过参会人员列表控制参会者的音视频和分享权限;
会议管理模块记录会议总时长、中途退出人员的信息和参会人员的参会时长。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设置多种沟通模式,并设置聊天对话框;所述多种沟通模式包括公共群聊、私聊和举手发言;通过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信息一一对应,记录与会者的发言记录,并设置发言对话框将发言内容进行实时显示;同时记录发言时长;
会议管理模块识别到其中一名与会者发言时,智能控制系统对会议组织者以外的其余与会人员的音频设备自动进行静音并对发言者和会议组织者的环境进行降噪处理;统计发言的与会终端K的音频信号ki的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的平均时间差Lk;当检测到时间T≥(40+Lk)(说明书:时间为秒)而发言者无音信号时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并把举手列表按先后顺序排列;会议组织者根据提醒和排列顺序切换发言人;利用滑动平均法统计降噪后SNR的变化,获取SNR的均值当发言者/> 为前一滑动窗口的均值;SNR小于阈值或者会议组织者方的SNR1大于等于当前发言者SNR的1.2倍时,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提醒会议组织者降低分贝或切换会议发言人;其中/>其中,bi为降噪后的信号,ai为有用信号,n为采样点数;
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识别参会人员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所在的地区,将会议记录和/或音频翻译为相应的语言。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会议组织者通过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设置在线投票和问答,并在软件终端进行弹窗提示,与会者通过提示进行投票和答题,会议管理模块收集统计投票记录和/或答题记录并将时将投票结果同步公示到软件终端和/或会议大屏从而获取会议的反馈和效果;
会议组织者将会议资料上传至会议管理模块;
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音频录播;
会议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同时记录会议过程中的音视频文件,并将会议组织者上传的资料和公共群聊记录一起分组并进行加密存储;与会者通过获取查看和下载权限进行资料查看和/或下载;
会议管理模块通过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智能会议平台通过对参会人员进行统计,利用智能推荐模块根据参与者的职务、偏好及历史参会记录,推荐相关话题与参会者进行交流互动;计算参会用户对会议的重视程度Z,
其中,ti为该用户参加i会议的总时长,Ti为i会议的总时长;Yi为用户在i会议上的发言时长;α、β为系数,α范围为0.5~0.9;β范围为0.1~0.4;
提取Z≥0.65时的该用户的参会的关键词;
将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会议的关键词与待推荐会议的关键词进行比较;同时将待推荐会议领域范围与参会者的职务进行比对分别获得余弦相似度;
计算最终相似度S=0.9*max(sim(Mni,Mm))+0.1*sim(P,Pm);sim(Mni,Mm)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特征文本第i个关键词特征和推荐会议特征的余弦相似度;sim(P,Pm)为该用户的职务关键词特征与待推荐会议领域涉及范围的特征的余弦相似度;max(sim(Mni,Mm))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文本中多个关键词特征中与推荐会议特征的相似度的最大值;
当S≥0.5时,发送推荐给用户,如果用户连续三次拒绝或者忽略,则发送问卷给用户,收集用户的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推荐;
所述智能会议系统定期删除会议记录,并在删除前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进行询问和/或提醒。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在会议开始前自动打开会议室,会议室的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员进入时,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触发开会场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获取所述设备终端的信息控制会议室设备,所述会议室设备包括摄像头、显示设备、投影设备、灯光设备、空调、通风设备和智能座椅。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到开会场景,自动打开显示设备,投影设备和灯光设备;
根据室内的环境,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室内的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开关;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摄像头对人的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提醒;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获取并存储采集到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文本、语音、图像的智能交互及辅助决策。
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会议整体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会议体验。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会议平台,通过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实现对会议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智能会议平台则用于获取智能会议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能够为用户提供会议室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智能推荐服务,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佳的方案。软件终端作为用户的入口,能够实现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会议操作方式。设备终端则负责采集设备信息,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智能会议系统中各个终端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整合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推荐,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设备终端;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辅助设备终端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会议平台,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
所述智能会议平台用于获取智能会议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并将整合后的信息在软件终端进行展示;所述智能会议平台包括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会议室管理;
所述软件终端用于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
所述设备终端用来采集设备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设备终端等,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该系统实现了会议整体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会议体验。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会议平台,通过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实现对会议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智能会议平台则用于获取智能会议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能够为用户提供会议室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智能推荐服务,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佳的方案。软件终端作为用户的入口,能够实现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会议操作方式。设备终端则负责采集设备信息,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该系统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智能会议系统中各个终端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整合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并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推荐,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包括:通过个人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终端进入智能会议平台的注册界面进行注册,通过注册界面获取用户的信息;通过所述软件终端的登录界面进行登录;所述注册界面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账号、用户密码、手机号、邮箱、公司名称和职务;所述登录界面包括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中用户可以通过个人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终端注册并登录智能会议平台。具体实现为:用户首先需要通过软件终端进入智能会议平台的注册界面进行注册,填写自己的姓名、账号、密码、手机号、邮箱、公司名称和职务等信息。注册成功后,用户可以通过所述软件终端的登录界面输入自己的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登录。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参加会议,无需像传统会议那样手动签到和填写信息。此外,用户的信息被统一管理,有利于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同时,该系统实现了物联网的应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注册和登录,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与会议。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会议组织者在所述智能会议终端通过会议管理模块创建会议信息,所述会议信息包括与会人员信息、会议开始时间、会议主题、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如果包含线下会议,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自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推荐可用的线下会议室和可用时间段,会议组织者根据推荐创建会议信息,如果是纯线上会议,会议组织者通过选取时间创建会议信息;会议组织者可以设定必须参会者和可选参会者;系统通过会议组织者的设定发送重点提醒给必须参会者;
会议管理模块将所述会议信息以链接的形式通过与会者的注册联系方式发送给与会人员,并在会议开始前15min发送提醒给与会者,与会者可以勾选参加、不参加或者不确定;会议管理模块统计参加人员名单。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此智能会议系统提供了会议管理模块,使得会议的组织和参与更加便捷和高效。具体来说:会议组织者可以在所述智能会议终端通过会议管理模块创建会议信息,包括与会人员信息、会议开始时间、会议主题、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等,如果该会议包含线下会议,系统会自动推荐可用的线下会议室和时间段,如果是纯线上会议,则会议组织者通过选择时间创建会议信息。会议组织者可以设定必须参会者和可选参会者,通过系统提供的重点提醒功能,向必须参会的人员发送相应的提醒消息,确保必须参会的人员能够准时参加会议。所有参会人员可以在会议管理模块提供的链接中获取到会议信息,并在会议开始前15分钟收到系统提供的提醒,方便参会者及时准备。在会议开始后,参会人员可以勾选参加、不参加或者不确定,系统会根据参会人员提交的选择结果统计参加人员名单,方便会议组织者进行后续的会议管理工作。该智能会议系统大大提高了会议的组织效率和参与便捷性,减少了会议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会议的效果和参与率。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还包括:
与会人员通过获取链接并输入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登录会议,选择网络拨号或移动拨号连接会议音频;与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人员签到并记录登录者的个人账号信息,同时将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账号一一对应;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在会议开始15分钟后发送提醒给没有选择参加但没有参加的人员;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自动生成与会者列表并进行显示,同时设置搜索与会者功能;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开放管理权限给会议组织者,会议组织者通过参会人员列表控制参会者的音视频和分享权限;
会议管理模块记录会议总时长、中途退出人员的信息和参会人员的参会时长。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该智能会议系统提供了多种参会方式和丰富的会议管理功能:与会人员可以通过获取链接并输入会议账号和密码,选择网络或移动拨号方式连接会议音频,参与会议。会议管理模块会自动进行人员签到,并记录登录者的个人账号信息,同时将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账号一一对应,确保会议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会议开始后15分钟,会议管理模块会发送提醒给没有选择参加但没有参加的人员,提醒其确认参与状态。会议管理模块还能自动生成与会者列表并进行显示,并提供搜索与会者功能,方便参会者进行实时管理。会议组织者可以通过参会人员列表控制参会者的音视频和分享权限,提高会议的秩序和效率。会议管理模块还记录会议总时长、中途退出人员的信息和参会人员的参会时长,在会议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的会议管理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系统提供了全面的会议管理功能,使得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能够轻松地管理和参与会议。同时,系统提供了多种参会方式和音视频、分享权限控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了会议效果和体验。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设置多种沟通模式,并设置聊天对话框;所述多种沟通模式包括公共群聊、私聊和举手发言;通过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信息一一对应,记录与会者的发言记录,并设置发言对话框将发言内容进行实时显示;同时记录发言时长;
会议管理模块识别到其中一名与会者发言时,智能控制系统对会议组织者以外的其余与会人员的音频设备自动进行静音并对发言者和会议组织者的环境进行降噪处理;统计发言的与会终端K的音频信号ki的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的平均时间差Lk;当检测到时间T≥(40+Lk)(时间为秒)而发言者无音信号时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并把举手列表按先后顺序排列;会议组织者根据提醒和排列顺序切换发言人;利用滑动平均法统计降噪后SNR的变化,获取SNR的均值当发言者/> 为前一滑动窗口的均值;SNR小于阈值或者会议组织者方的SNR1大于等于当前发言者SNR的1.2倍时,系统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和当前发言者,提醒会议组织者降低分贝或切换会议发言人;其中/>其中,bi为降噪后的信号,ai为有用信号,n为采样点数;
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识别参会人员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所在的地区,将会议记录和/或音频翻译为相应的语言;例如检测到会议语言是英文,但是IP地址有中国,日本,则提供英文会议记录/音频翻译,同时提供对应的中文和日文记录/音频翻译。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具有多种沟通模式和强大的声音处理功能,能够大大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多种沟通模式,包括公共群聊、私聊和举手发言等,与会者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发言内容和时长,为会议的后续统计和分析提供便利。当有与会者发言时,系统能够自动静音其他参会者的音频设备,并对发言者和会议组织者的环境进行降噪处理,保证会议的清晰度和质量。同时,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发言者的静默时间,静默时间预留了系统反应时间即会终端K的音频信号ki的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的平均时间差Lk;提醒会议组织者和发言者;利用滑动窗口法进行降噪后SNR的判断和监测,将当前的SNR值和前面窗口的均值对比,如果发言者的当前SNR小于80%的前面窗口的SNR均值,或者会议组织方的SNR大于发言者的SNR的1.2倍时,提醒参会者降低分贝或切换会议发言人,避免了语音干扰和会议效率低下的问题。会议管理模块还能自动识别参会者的IP地址,根据其所在地区提供对应的语言翻译,方便跨国、多语言的会议交流。总之,该智能会议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和质量,为参会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水准的会议体验。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会议组织者通过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设置在线投票和问答,并在软件终端进行弹窗提示,与会者通过提示进行投票和答题,会议管理模块收集统计投票记录和/或答题记录并将时将投票结果同步公示到软件终端和/或会议大屏从而获取会议的反馈和效果;
会议组织者将会议资料上传至会议管理模块;
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音频录播;
会议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同时记录会议过程中的音视频文件,并将会议组织者上传的资料和公共群聊记录一起分组并进行加密存储;与会者通过获取查看和下载权限进行资料查看和/或下载;
会议管理模块通过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效果为: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具备诸多功能,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并记录会议过程和反馈。通过在线投票和问答等功能,参会者能够进行快速投票和答题,与会组织者能够快速收集并统计参会者的意见和反馈,从而更好地了解参会者的需求和看法,调整和优化会议进程。同时,在软件终端进行弹窗提示,为参会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和体验。会议组织者能够将会议资料上传至会议管理模块,供与会者下载和查看。会议管理模块会自动进行音频录播,记录会议过程中的音视频文件,并将会议组织者上传的资料和公共群聊记录等进行加密存储,保证会议内容的安全性和机密性。与会者能够通过获取查看和下载权限进行资料查看和/或下载,方便参会者对会议内容的回顾和进一步学习。会议管理模块还能够通过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给参会人员,帮助参会者更好地了解会议内容和结论,为下一步的工作和决策提供依据。总之,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具有多项功能和特点,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并记录会议内容和反馈,为参会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学习体验。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智能会议平台通过对参会人员进行统计,利用智能推荐模块根据参与者的职务、偏好及历史参会记录,推荐相关话题与参会者进行交流互动;计算参会用户对会议的重视程度Z,
其中,ti为该用户参加i会议的总时长,Ti为i会议的总时长;Yi为用户在i会议上的发言时长;α、β为系数;α范围为0.5~0.9,优选0.8;β范围为0.1~0.4,优选0.2;
提取Z≥0.65时的该用户的参会的关键词;
将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会议的关键词与待推荐会议的关键词进行比较;同时将待推荐会议领域范围与参会者的职务进行比对分别获得余弦相似度;
计算最终相似度S=0.9*max(sim(Mni,Mm))+0.1*sim(P,Pm);sim(Mni,Mm)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特征文本第i个关键词特征和推荐会议特征的余弦相似度;sim(P,Pm)为该用户的职务关键词特征与待推荐会议领域涉及范围的特征的余弦相似度;max(sim(Mni,Mn))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文本中多个关键词特征中与推荐会议特征的相似度的最大值;
当S≥0.5时,发送推荐给用户,如果用户连续三次拒绝或者忽略,则发送问卷给用户,收集用户的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推荐;
所述智能会议系统定期删除会议记录,并在删除前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进行询问和/或提醒。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中,通过对参会人员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智能推荐模块进行话题推荐和参会者交流互动,能够提高会议的参与度和质量,满足参会者的参会需求和兴趣。同时,通过参会记录的分析和比对,能够更好地为参会者推荐符合其职务和兴趣的会议,提高会议的个性化和针对性。通过用户参会时长,发言时长,并对照会议的总时长,得到该用户该会议的重视程度,重视程度越高,说明用户越感兴趣,推荐成功的可能性约到,利用用户的重视程度作为依据,提高推荐的成功率和用户体验,将用户重视程度高的会议提取关键信息,同时提取用户的职务信息等,将用户的信息与推荐会议的特征信息以及领域范围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通过综合对比结果判断是否推荐给客户,有利于推荐更合适的会议给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该系统中定期删除会议记录,能够有效清理会议记录并提高系统的存储空间利用率,减少系统负担和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具备多项功能和特点,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质量和参与度,满足参会者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并保护会议记录和信息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在会议开始前自动打开会议室,会议室的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员进入时,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触发开会场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获取所述设备终端的信息控制会议室设备,所述会议室设备包括摄像头、显示设备、投影设备、灯光设备、空调、通风设备和智能座椅。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到开会场景,自动打开显示设备,投影设备和灯光设备;
根据室内的环境,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室内的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开关;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摄像头对人的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提醒;当检测到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时(比如打瞌睡),对应座椅进行震动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中,通过自动化控制会议室的设备,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人工操作和误操作的风险。通过检测人员进入会议室的情况,能够实现自动化开启会议室设备,并且智能控制室内的温度、灯光等设备,提供舒适的会议环境。该系统中通过摄像头对参会人员的状态进行检测和提醒,避免参会人员出现疲劳和打瞌睡等情况,提高会议的参与度和效果。对智能座椅进行震动提示,能够及时提醒参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该实施例的智能会议系统具备多项智能化控制方式和应对策略,能够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优质的参会体验和服务,符合现代化智能会议的需求和趋势。
本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获取并存储采集到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文本、语音、图像的智能交互及辅助决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该实施例中的智能会议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实现了多种智能交互方式,包括文本、语音和图像等,能够满足不同参会人员的需求和习惯。系统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云端,实现多设备互联,提高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分析效率。该系统能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和语音分析,提供智能化交互和辅助决策服务。例如,当主持人讲话时,系统能够识别并提取重要信息,生成会议纪要或摘要,方便参会人员复盘和回顾会议内容。同时,系统还能根据参会人员的需求和提问,提供实时的智能咨询和答疑服务,提高会议的效率和参与度。该系统还能够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例如,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会议室内的人数和人脸识别,提供会议出席人员名单,帮助主持人控制会议进度和讨论顺序。另外,系统还能根据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自动控制会议室内的灯光和声音效果,提供更加优质和舒适的会议环境。综上所述,该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通过多种智能交互方式和辅助决策服务,提高了会议的效率和参与度,同时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体验和服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设备终端;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会议平台、软件终端和辅助设备终端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智能会议平台,监测和管理整个智能会议系统的运行;
所述智能会议平台用于获取设备终端采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并将整合后的信息在软件终端进行展示;所述智能会议平台包括会议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智能推荐模块,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会议室管理;
所述软件终端用于人员注册、签到、创建参与会议和查看下载会议信息;
所述设备终端用来采集设备信息;
其中,所述智能会议平台通过对参会人员进行统计,利用智能推荐模块根据参与者的职务、偏好及历史参会记录,推荐相关话题与参会者进行交流互动;包括:
计算参会用户对会议的重视程度Z,Z=
其中,为该用户参加i会议的总时长,/> 为i会议的总时长;/> 为用户在i 会议上的发言时长;/>为系数,/>范围为0.5~0.9;/>范围为0.1~0.4;
提取Z≥0.65 时的该用户的参会的关键词;
将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会议的关键词与待推荐会议的关键词进行比较;同时将待推荐会议领域范围与参会者的职务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别获得余弦相似度;
根据各个比较结果的余弦相似度计算最终相似度S;
S=0.9*max( sim(,/>))+ 0.1*sim(P, />);
sim(,/>)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特征文本第i个关键词特征和推荐会议特征的余弦相似度;sim(P, />)为该用户的职务关键词特征与待推荐会议领域涉及范围的特征的余弦相似度;max(sim(/>,/>))为该用户重视程度Z≥0.65的参会记录文本中多个关键词特征中与推荐会议特征的相似度的最大值;
当S≥0.5时,发送推荐给用户,如果用户连续三次拒绝或者忽略,则发送问卷给用户,收集用户的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推荐;
所述智能会议系统定期删除会议记录,并在删除前发送提醒给会议组织者进行询问和/或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个人设备上安装的软件终端进入智能会议平台的注册界面进行注册,通过注册界面获取用户的信息;通过所述软件终端的登录界面进行登录;所述注册界面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账号、用户密码、手机号、邮箱、公司名称和职务;所述登录界面包括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会议创建、会议通知、在线签到、在线投票、会议沟通、视频会议、音频录播、资料共享和会议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会议组织者在所述软件终端通过会议管理模块创建会议信息,所述会议信息包括与会人员信息、会议开始时间、会议主题、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
会议管理模块将所述会议信息以链接的形式通过与会者的注册联系方式发送给与会人员,并在会议开始前15min发送提醒给与会者,与会者可以勾选参加、不参加或者不确定;会议管理模块统计参加人员名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管理模块的功能还包括:
与会人员通过获取链接并输入会议账号和会议密码登录会议,选择网络拨号或移动拨号连接会议音频;与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人员签到并记录登录者的个人账号信息,同时将软件终端麦克风信息和个人账号一一对应;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在会议开始15分钟后发送提醒给没有选择参加但没有参加的人员;
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自动生成与会者列表并进行显示,同时设置搜索与会者功能;所述会议管理模块开放管理权限给会议组织者,会议组织者通过参会人员列表控制参会者的音视频和分享权限;
会议管理模块记录会议总时长、中途退出人员的信息和参会人员的参会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会议组织者通过所述会议管理模块设置在线投票和问答,并在软件终端进行弹窗提示,与会者通过提示进行投票和答题,会议管理模块收集统计投票记录和/或答题记录并将时将投票结果同步公示到软件终端和/或会议大屏从而获取会议的反馈和效果;
会议组织者将会议资料上传至会议管理模块;
会议管理模块自动进行音频录播;
会议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同时记录会议过程中的音视频文件,并将会议组织者上传的资料和公共群聊记录一起分组并进行加密存储;与会者通过获取查看和下载权限进行资料查看和/或下载;
会议管理模块通过会议内容,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给与会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在会议开始前自动打开会议室,会议室的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员进入时,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触发开会场景,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获取所述设备终端的信息控制会议室设备,所述会议室设备包括摄像头、显示设备、投影设备、灯光设备、空调、通风设备和智能座椅;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到开会场景,自动打开显示设备,投影设备和灯光设备;
根据室内的环境,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室内的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开关;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摄像头对人的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会议平台获取并存储采集到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同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文本、语音、图像的智能交互及辅助决策。
CN202310709000.8A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Active CN116545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9000.8A CN116545790B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09000.8A CN116545790B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5790A CN116545790A (zh) 2023-08-04
CN116545790B true CN116545790B (zh) 2024-04-02

Family

ID=8745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9000.8A Active CN116545790B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57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239A (zh) * 2008-05-20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升会议效果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91079A (zh) * 2018-01-27 2018-08-10 深圳市汉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会议讨论系统
CN110021403A (zh) * 2017-10-30 2019-07-16 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食材的方法和装置、家用电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87826A (zh) * 2021-08-10 2021-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需求项提取的测试用例复用系统及方法
CN114501238A (zh) * 2022-03-28 2022-05-13 广州迈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通道确定方法、装置、会议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239A (zh) * 2008-05-20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升会议效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21403A (zh) * 2017-10-30 2019-07-16 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食材的方法和装置、家用电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1079A (zh) * 2018-01-27 2018-08-10 深圳市汉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会议讨论系统
CN113687826A (zh) * 2021-08-10 2021-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需求项提取的测试用例复用系统及方法
CN114501238A (zh) * 2022-03-28 2022-05-13 广州迈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通道确定方法、装置、会议终端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5790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28358A1 (en) Coordinated intelligent multi-party conferencing
US11394923B2 (en) Embedding content of interest in video conferencing
JP3930022B2 (ja) 遠隔教育システム、受講確認方法および受講確認プログラム
US11496530B2 (en) Cloud-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sessions
JP4458888B2 (ja) 会議支援システム、議事録生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384565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ablishing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using ambient audio
JP2002522998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およびイントラネットを含むローカルおよびグローバ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るオーディオ会議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アーキテクチャーおよびプロセス
JP5959748B2 (ja) 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モデルを実施するビデオ会議システム
Jenks et al. Managing mutual orien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physical copresence: Multiparty voice-based chat room interaction
Ko The need for long-term empirical studies in remote interpreting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telephone interpreting
US20190019067A1 (en)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articipant engagement
US11349841B2 (en) Managing user access to restricted content through intelligent content redaction
JP2006345250A (ja) 発言者決定方法
US20050041786A1 (en) Method for non-real time group interaction using a voice messaging system
US8819564B1 (en) Distributed discussion collaboration
US1139822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vice to improve a speaking style
CN11654579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系统
JP2004199547A (ja) 相互行為分析システム、及び相互行為分析プログラム
CN109559760B (zh) 一种基于语音信息的情感分析方法及系统
JP2004032229A (ja) 音声会議支援システム、音声会議支援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968937A (zh) 界面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JP2006236149A (ja)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
KR20090062436A (ko) 전화를 활용한 외국어 회화연습 장치 및 방법
JPH0965306A (ja) 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
CN115834264A (zh) 一种无线数字化会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