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0439A - 调光组件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调光组件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0439A
CN116540439A CN202310462249.3A CN202310462249A CN116540439A CN 116540439 A CN116540439 A CN 116540439A CN 202310462249 A CN202310462249 A CN 202310462249A CN 116540439 A CN116540439 A CN 116540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mming
functional layer
lin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22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新
林寿
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22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0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0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调光组件与车辆,调光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层、第一调光功能层以及第二调光功能层。第一调光功能层连接于第一基板层上。第二调光功能层与第一调光功能层相连,第一调光功能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由于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无需将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表面方向上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的对位难度,提高组件结构的质量与生产良率、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调光组件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窗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光组件与车辆。
背景技术
车窗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保证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车窗玻璃要求具有高强度、刚度等安全性能参数。车窗玻璃通常设计成夹层玻璃,包括两片或多片无机玻璃板以及设于中间的一层或多层功能膜层。夹层玻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隔音性,应用在汽车车窗中时可以作为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边窗玻璃、天窗玻璃等。
相关技术中,当功能膜层例如设置为调光功能层时,调光功能层分别通过粘结胶层与两片玻璃基板相连,粘结胶层为同一透光率材料、非过渡色材料及不同透光率粘结层材料。为了使得车窗玻璃的透光效果呈现为暗态,调光功能层通常采用双层染料液晶LC调光膜层,由双层染料液晶LC调光膜层相互配合来实现暗态效果。
为了实现车窗玻璃具有分区渐变的效果,通常需要在各个调光功能层上设置分区线,并使得上下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各个分区线分别相互对位设置。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对位操作较为繁琐,产品质量、良率较低,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满足于客户要求。此外,若其中一个调光功能层上的分区线的加工位置或者加工形状等存在偏差,则势必使得上下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无法精准地相互对位组合在一起,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与调光组件,它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
第一基板层;
第一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层上;以及
第二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相连,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一分区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分区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二分区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分区线;所述第一分区线与所述第二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还包括一个第三分区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分区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四分区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分区线;所述第三分区线与所述第四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各自包括LC、PDLC、GHLC、PNLC、PSLC、PIL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时,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时,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处于同一层并沿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边缘布置的第一填充层;和/或,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处于同一层并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边缘布置的第二填充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一填充层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二填充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二填充层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基板层,所述第二基板层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上;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一粘接胶层、连接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二粘接胶层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基板层之间的第三粘接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薄膜开关层;所述薄膜开关层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层的任意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胶层、所述第二粘接胶层、所述第三粘接胶层各自采用高隔紫外的PVB材料、EVA材料、TPU材料或SGP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所述第二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所述第三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胶层、所述第二粘接胶层、所述第三粘接胶层各自采用过渡PVB材料、过渡EVA材料、过渡TPU材料或过渡SGP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层与所述第二基板层各自采用玻璃或PC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二基板层替换为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
一种调光组件,所述调光组件包括:
第三基板层;
第三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板层上,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包括电致变色调光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调光层相背两侧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线,所述第二导电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线,所述第一分隔线与所述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线与所述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隔线包括一个第一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隔离线;所述第二分隔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分隔线包括一个第二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隔离线;所述第一隔离线与所述第二隔离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线还包括一个第三隔离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隔离线;所述第二分隔线包括一个第四隔离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隔离线;所述第三隔离线与所述第四隔离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透射型的偏光膜层,所述偏光膜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板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四粘接胶层以及连接于所述偏光膜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五粘接胶层;所述第四粘接胶层、所述五粘接胶层各自采用过渡PVB材料、过渡EVA材料、过渡TPU材料或过渡SGP材料。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调光组件。
上述的车辆与调光组件,一方面,第一调光功能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各自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第一调光功能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相互配合工作时便能在不同区域实现实际所需的透光率,也即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所需的暗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即在生产组装时,无需使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表面方向上上下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的对位难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良率,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的车辆与调光组件,一方面,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各自均设有至少一个分隔线,并在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相互配合下作用于电致变色调光层,能实现调光组件不同区域的调光效果,也即能在不同区域实现实际所需的透光率,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所需的暗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即在生产组装时,无需使严格要求第一分隔线与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表面方向上上下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对位难度,使得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相对于第一调光功能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组合形成的双调光功能层而言,采用单个调光功能层搭配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分隔线,也可以实现分区域调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的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与图6所示的第二调光功能层叠加在一起时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的俯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与图9所示的第二调光功能层叠加在一起时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图案分区效果图。
图12为图10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分区效果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第一基板层;20、第一调光功能层;21、分区线;211、第一分区线;212、第三分区线;22、第一调光膜层;23、第一公共电极;231、第一载体;232、第一导电层;24、第一分区电极;241、第二载体;242、第二导电层;30、第二调光功能层;31、分区线;311、第二分区线;312、第四分区线;32、第二调光膜层;33、第二公共电极;34、第二分区电极;41、第一填充层;42、第二填充层;50、第二基板层;60、第一粘接胶层;70、第二粘接胶层;80、第三粘接胶层;91、第三基板层;92、第三调光功能层;921、电致变色调光层;922、第一导电层;9221、第一分隔线;9222、第一透光导电分区;923、第二导电层;9231、第二分隔线;9232、第二透光导电分区;93、偏光膜层;94、第三填充层;95、第四基板层;961、第四粘接胶层;962、第五粘接胶层;963、第六粘接胶层;97、薄膜开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或图4,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与图4的主要区别在于图4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的数量多于图1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的数量。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包括:第一基板层10、第一调光功能层20以及第二调光功能层30。第一调光功能层20连接于第一基板层10上。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与第一调光功能层20相连,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21、31),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如图1或图4中的箭头Z所示)至少部分不重合。
上述的调光组件,一方面,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各自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21、31),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相互配合工作时便能在不同区域实现实际所需的透光率,也即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所需的暗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即在生产组装时,无需使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21、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方向上上下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21、31)的对位难度,使得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的其中一部分不重合,另一部分相互重合。其中,当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合时,可以作为对位基准线,也即通过观察两者是否重合来判断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是否对位准确,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等。
请参阅图1至图3,图2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解结构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解结构图。可选地,第一调光功能层20包括第一调光膜层22、连接于第一调光膜层22其中一侧的第一公共电极23以及连接于第一调光膜层22另一侧的第一分区电极24。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设置于第一分区电极24上。其中,第一公共电极23没有设置分区线,在第一公共电极23上例如施加第一公共电压时,各个部位的电压均为第一公共电压且大小相同。第一分区电极24设有分区线21,使得第一分区电极24划分成多个第一单元区域,各个第一单元区域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第一分区电极24上的分区线21的设置位置来确定。各个第一单元区域根据实际需求各自施加所需的第一分区电压,也即各个第一单元区域所施加的第一分区电压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进行限定。各个单元区域所施加的第一分区电压分别与第一公共电压能形成多个第一电场,通过控制调整第一电场强弱能相应调整第一调光膜层22的液晶排布姿态,从而能调整相应的第一单元区域的透光率。
具体而言,第一公共电极23包括第一载体231以及设置于第一载体231上的第一导电层232。可选地,第一载体231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为PET材料、玻璃或PC材料。第一导电层232包括但不限于电镀、溅镀、3D打印等等方式形成于第一载体231上。此外,类似地,第一分区电极24包括第二载体241以及设置于第二载体241上的第二导电层242。第二载体241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为PET材料、玻璃或PC材料。第二导电层242包括但不限于电镀、溅镀、3D打印等等方式形成于第二载体24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23与第一分区电极24各自包括但不限于为半透明导电层或透明导电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请参阅图1至图3,类似于第一调光功能层20,第二调光功能层30包括第二调光膜层32、连接于第二调光膜层32其中一侧的第二公共电极33以及连接于第二调光膜层32另一侧的第二分区电极34。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设置于第二分区电极34上。其中,第二公共电极33没有设置分区线,在第二公共电极33上例如施加第二公共电压时,各个部位的电压均为第二公共电压且大小相同。第二分区电极34设有分区线31,使得第二分区电极34划分成多个第二单元区域,各个第二单元区域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第二分区电极34上的分区线31的设置位置来确定。各个第二单元区域根据实际需求各自施加所需的第二分区电压,也即各个第二单元区域所施加的第二分区电压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进行限定。各个单元区域所施加的第二分区电压分别与第二公共电压能形成多个第二电场,通过控制调整第二电场强弱能相应调整第二调光膜层32的液晶排布姿态,从而能调整相应的第二单元区域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电极33与第二分区电极34各自包括但不限于为半透明导电层或透明导电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其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调光组件的表面上划分形成多个显示区域,各个显示区域所呈现的暗态效果由与显示区域位置对应的第一单元区域的透光率和与显示区域位置对应的第二单元区域的透光率相互叠加配合得到。此外,显示区域的边缘形状与分区线(21、31)的形状相关。可选地,分区线(21、31)包括但不限于为直线与弯曲线。其中,弯曲线包括但不限于为直线、弧线、折线以及抛物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选地,折线包括但不限于为Z形线、W形线、N形线以及L形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将以分区线(21、31)具体为直线为示例进行展开,但是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换言之,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错位布置。如此,在生产组装时,无需考虑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的对位问题,使得生产效率较高,且不会出现相关技术中的对位不准时的微量偏移并导致的产品瑕疵问题,产品质量较高。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图6所示的第二调光功能层30叠加在一起时的俯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包括一个第一分区线211或沿第一方向(如图5的箭头X所示)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分区线211。此外,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包括一个第二分区线311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分区线311。第一分区线211与第二分区线31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如此,第一分区线211与第二分区线311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能实现将调光组件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划分成多个第一显示区域,并能分别控制各个第一显示区域的透光率大小。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调光组件的分区调光原理更加清楚,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分区线211为两个,第二分区线311为两个为例进行展开介绍,当然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分区线211与第二分区线311各自还可以设置为其它数量。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请参阅图5至图7,第一分区线211设为两个,两个第一分区线211将第一调光功能层20划分形成三个第一单元区域,将该三个第一单元区域按照布置方式依次分别记为A1、A2与A3。第二分区线311设为两个,两个第二分区线311将第二调光功能层30划分形成三个第二单元区域,将该三个第二单元区域按照布置方式依次分别记为B1、B2与B3。此外,两个第一分区线211与两个第二分区线311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将调光组件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划分成五个第一显示区域,将该五个第一显示区域按照布置方式依次分别记为C1、C2、C3、C4与C5。其中,C1对应于A1与B1的重叠区域,通过分别控制A1与B1的各自透光率,能相应调整C1的透光率;C2对应于A1与B2的重叠区域,通过分别控制A1与B2的各自透光率,能相应调整C2的透光率;C3对应于A1与B3的重叠区域,通过分别控制A1与B3的各自透光率,能相应调整C3的透光率;C4对应于A2与B3的重叠区域,通过分别控制A2与B3的各自透光率,能相应调整C4的透光率;C5对应于A3与B3的重叠区域,通过分别控制A3与B3的各自透光率,能相应调整C5的透光率。
具体而言,以C1为例对其透光率的调整进行具体介绍,A1的透光率在开启(也即通电)时设为60%,以及在关闭(也即断电)时设为30%,B1的透光率在开启(也即通电)时设为60%,以及在关闭(也即断电)时设为30%。当A1处于开启,B1处于开启时,C1的透光率相应为30%;当A1与B1中的其中一个处于开启,另一个处于关闭时,C1的透光率相应为20%;当A1与B1两者均处于关闭时,C1的透光率相应为1.5%。
请参阅图8至图10,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俯视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中的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图8所示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图9所示的第二调光功能层30叠加在一起时的俯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还包括一个第三分区线212或沿第二方向(如图8中的箭头Y所示)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分区线212。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包括一个第四分区线312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分区线312。第三分区线212与第四分区线312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如此,第三分区线212与第四分区线312在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能实现将调光组件的表面沿第二方向划分成多个第二显示区域,并能分别控制各个第二显示区域的透光率大小。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分区线211与第三分区线212相互交错设置,使得第一调光功能层20分成多个第一控制区,各个第一控制区的透光率可调。具体而言,多个第一控制区分别如图8中的D1至D9所示。此外,第二分区线311与第四分区线312相互交错设置,使得第二调光功能层30分成大小不完全相同的多个第二控制区,各个第二控制区的透光率可调。具体而言,多个第二控制区分别如图9中的E1至E9所示。相应地,第一控制区与第二控制区相互重叠的部位为多个,并分别例如为如图10中的F1至F25所示。重叠部位的透光率根据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区的透光率与第二控制区的透光率相互叠加得到。
请再参阅图11与图12,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图案分区效果图。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分区效果图。图11与图12中,填充线部分的透光率相同,非填充线部分的透光率相同,填充线部分的透光率不同于非填充线部分的透光率。可以看出,通过对第一控制区的透光率与第二控制区的透光率进行调控,能实现如图11中所示图案分区效果,也能实现如图12中所示图案分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各自包括但不限于为LC(染料液晶膜)膜片、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片、GHLC(宾主液晶)、PNLC(Polymer NetworkLiquid Crystal聚合物网络液晶)功能元件、PSLC(聚合物稳定液晶)膜片、PILC(像素隔离型液晶)膜片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时,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时,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如此,当光线依次穿过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时,呈现出暗态效果。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与第一调光功能层20处于同一层并沿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边缘布置的第一填充层41。如此,能保证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填充层41与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厚度相同。如此,使得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较好。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填充层4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处于同一层并沿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边缘布置的第二填充层42。如此,能保证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填充层42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厚度相同。如此,使得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填充层4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基板层50。第二基板层50连接于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上。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一基板层10与第一调光功能层20之间的第一粘接胶层60、连接于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之间的第二粘接胶层70以及连接于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与第二基板层50之间的第三粘接胶层80。如此,第一基板层10、第一粘接胶层60、第一调光功能层20、第二粘接胶层70、第二调光功能层30、第三粘接胶层80以及第二基板层50相互组合在一起,连接稳固。
可选地,第一基板层10与第二基板层50的通常选用刚性材料,使得调光组件的刚性足够大,不易于损坏。另外,为了能减小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在组合过程中因为挤压而出现损坏,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具体例如选用刚性片材,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柔性或者复合片材。
作为一些可选的方案,第二基板层50可以省略掉,即仅采用第一基板层10作为载体。如此,调光组件压合组装在一起过程中,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受到压合力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使得不仅可以采用钢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还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压合组装得到的调光组件,具有较好的外观,避免或减小出现斑纹以及不均匀缺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层50替换为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如此,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能实现偏光、防刮、防飞溅等作用,使得产品功能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刮涂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喷涂、粘贴等处理方式连接于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上,并例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组合形成第一复合功能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飞溅膜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喷涂、粘贴等处理方式连接于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上,并例如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组合形成第二复合功能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薄膜开关层(图中未示出)。薄膜开关层连接于第二基板层50的任意一侧面上。如此,集成有薄膜开关层后,既对产品外观不会构成影响,同时能使得产品性能更加智能化。
可选地,薄膜开关层包括但不限于为电容式触摸膜,与调光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定义的触摸方式控制调光控制器,调光控制器相应控制第一调光功能层20、第二调光功能层30上的染料液晶分布姿态,从而能实现调光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胶层6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PVB、EVA材料、TPU材料或SGP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胶层60采用高隔紫外的PVB材料、EVA材料、TPU材料或SGP材料制成,且UV截止波段≥390nm。如此,在同等组合下,以SPD调光为例,第一粘接胶层60的UV截止波段≥390nm与常规的PVB即UV截止波段380nm,紫外老化结果比较:截止波段UV截止波段≥390nm老化约5000H后,SPD膜透光率劣化较UV截止波段380nm少约13%。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接胶层60的UV截止波段为400nm。如此,在同等组合下,以SPD调光为例第一粘接胶层60的UV截止波段为400nm与常规的PVB即UV截止波段380nm,紫外老化结果比较:截止波段UV截止波段400nm老化约5000H后,SPD膜透光率劣化较UV截止波段380nm少约1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结胶层采用过渡PVB材料、EVA材料、TPU材料或SGP材料。如此,能实现不同区域的发光效果不同,具体例如呈现渐变发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粘接胶层70、第三粘接胶层80的材料选取方式类似于第一粘接胶层60,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层10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PC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层50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PC材料制成。
此外,当第一基板层10面向于车身外部时,即朝向阳光直接照射面,第二基板层50面向于车身内部;反之,第二基板层50面向于车身外部时,即朝向阳光直接照射面,第一基板层10面向于车身内部。
请参阅图13,图13示出了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包括:第三基板层91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第三调光功能层92连接于第三基板层91上,第三调光功能层92包括电致变色调光层921分别设置于电致变色调光层921相背两侧的第一导电层922与第二导电层923。第一导电层922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线9221,第二导电层923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线9231。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上述的调光组件,一方面,第一导电层922与第二导电层923各自均设有至少一个分隔线,并在第一导电层922与第二导电层923相互配合下作用于电致变色调光层921,能实现调光组件不同区域的调光效果,也即能在不同区域实现实际所需的透光率,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所需的暗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即在生产组装时,无需使严格要求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方向上上下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对位难度,使得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922与第二导电层923各自包括但不限于为半透明导电层或透明导电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分区线21实质相同或者有所不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重合是数学意义上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重合时有无限多个相交点。从狭义的角度来说,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而重合有无数个交点,所以,重合与相交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当然,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相交的定义为:只要有交点,就称其为相交。这样说来,重合便成为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此外,根据平行的含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可知: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相互平行设置,或者非平行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平行设置”并非数学意义上的严格的“相互平行”,而是允许实际加工所导致的误差,该误差例如设定为5°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分隔线9221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分隔线9221彼此平行设置,或者彼此非平行设置。另外,当第二分隔线9231设置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分隔线9231彼此平行设置,或者彼此非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的其中一部分不重合,另一部分相互重合。其中,当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相互重合时,可以作为对位基准线,也即通过观察两者是否重合来判断第一导电层922与第二导电层923是否对位准确,以提高产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隔线9221、第二分隔线9231的设置方式类似于分区线(21、31),包括但不限于为直线与弯曲线。其中,弯曲线包括但不限于为直线、弧线、折线以及抛物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选地,折线包括但不限于为Z形线、W形线、N形线以及L形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将以第一分隔线9221、第二分隔线9231具体为直线为示例进行展开,但是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换言之,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错位布置。如此,在生产组装时,无需考虑第一分隔线9221与第二分隔线9231的对位问题,使得生产效率较高,且不会出现相关技术中的对位不准时的微量偏移并导致的产品瑕疵问题,产品质量较高。
请参阅图13,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分隔线9221将第一导电层922划分为多个第一透光导电分区9222,至少一个第二分隔线9231将第二导电层923划分为多个第二透光导电分区9232。其中,当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的第一透光导电分区9222与第二透光导电分区9232同时工作时,该第一透光导电分区9222与第二透光导电分区9232的重叠区域形成第三电场,且第三电场作用于所对应的电致变色调光层921时,使得重叠区域处的透光率发生改变,相应发生调光。此外,重叠区域的透光率将随着第三电场的大小改变而相应改变。
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线9221设为多个,多个第一分隔线9221包括一个第一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隔离线;第二分隔线9231设为多个,多个第二分隔线9231包括一个第二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隔离线;第一隔离线与第二隔离线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线9221还包括一个第三隔离线(图中未示出)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隔离线;第二分隔线9231包括一个第四隔离线(图中未示出)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隔离线;第三隔离线与第四隔离线在沿垂直于第三基板层91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请参阅图14至图16任意一幅,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透射型的偏光膜层93。偏光膜层93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相连。如此,偏光膜层93采用透射型偏光材料制成,且偏光膜层93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相互结合在一起,当光线依次穿过偏光膜层93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或者依次穿过第三调光功能层92与偏光膜层93时,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能使得调光组件呈现出暗态效果。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两层调光功能层相互配合实现暗态效果,或者采用厚度较厚的调光功能层实现暗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偏光膜层93的厚度相对较小,且材料成本低廉,在与调光功能层相互组合后,能使得调光组件的厚度减小,成本降低,重量减小。此外,调光功能层中的掺杂的染料含量较低,能避免因染料浓度高产生析出,提高调光组件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可见光透光率≥20%。如此,调光膜(LC)透光率调整,是通过掺杂染料的液晶配方掺杂染料浓度来获得不同透光率或是在同等染料液晶配方下,加厚功能层材料厚度(染料液晶)。因此低透光率不仅意味着高成本,同时对后续的加工和实验带来更大的技术瓶颈。
其中,依据掺杂的染料含量和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厚度与材料成本,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可见光透光率具体例如设置在25%~65%,使得掺杂的染料含量不至于过多,以及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厚度不至于过厚,并能相应控制材料成本不至于过高。
具体而言,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可见光透光率包括但不限于为25%、30%、35%、40%、45%、50%、55%、60%、65%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光膜层93的可见光透光率≥20%。如此,偏光膜层93透光率调整,是通过制作过程中调节染料浓度来获得不同透光率,越低的透光率意味着高浓度的染料或材料厚度加厚。当偏光膜层93透光率为20%,与暗态透光率20%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配合使用时,可以获取相对比较低暗态的透光率,譬如约0.5%的透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光膜层93的可见光透光率为20%~40%。如此,当偏光膜层93透光率为20%~40%时,与暗态透光率20%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配合使用时,可以获取相对比较低暗态的透光率(0%~1%),譬如约0.5~0.8%的透光率。满足大部分客户对低透光率的调光产品的要求。同时,若偏光膜层93的可见光透光率为40%与与暗态透光率60%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配合使用时,可以获取相对比较高暗态的透光率(25%~40%)。可用于建筑对暗态高透光率的调光产品的要求。
具体而言,偏光膜层93的可见光透光率包括但不限于为20%、23%、28%、30%、33%、36%、40%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调光功能层92包括但不限于为LC膜片、PDLC膜片、GHLC膜片、PNLC膜片、PSLC膜片、PILC膜片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或S偏振;当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时,偏光膜层93为S偏振膜;当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时,偏光膜层93为P偏振膜。如此,当光线依次穿过偏光膜层93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或者依次穿过第三调光功能层92与偏光膜层93时,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能使得调光组件呈现出暗态效果。
请参阅图14至图16任意一幅,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处于同一层并沿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边缘布置的第三填充层94。如此,能保证第三调光功能层92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填充层94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厚度相同。如此,能保证第三调光功能层92与其它层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平整性与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填充层94包括但不限于采用PVB材料或EVA材料等制成。
请参阅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第四基板层95。第三基板层91与第四基板层95分别连接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相对两侧。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三基板层91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之间的第四粘接胶层961以及连接于第四基板层95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之间的第五粘接胶层962。偏光膜层93连接于第四基板层95与第五粘接胶层962之间(如图14所示)或者连接于第四基板层95背向于第三基板层91的一侧。如此,第三基板层91、第四粘接胶层961、第三调光功能层92、第五粘接胶层962、第四基板层95以及偏光膜层93相互组合在一起,连接稳固。此外,第三基板层91与第四基板层95的通常选用刚性材料,使得调光组件的刚性足够大,不易于损坏。另外,为了能减小第三调光功能层92在组合过程中因为挤压而出现损坏,第三调光功能层92具体例如选用刚性片材,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柔性或者复合片材。
请参阅图15,当然,作为一些可选的方案,第四基板层95可以省略掉,即仅采用第三基板层91作为载体。如此,调光组件在压合组装在一起过程中,第三调光功能层92受到压合力较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使得不仅可以采用钢性材料制成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还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三调光功能层92压合组装得到的调光组件,具有较好的外观,避免或减小出现斑纹以及不均匀缺陷。
请参阅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四基板层95省略掉后,调光组件还包括与偏光膜层93相连的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如此,偏光膜层93与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组合形成复合功能层,能实现偏光、防刮、防飞溅等作用,使得产品功能多样化。此外,复合功能层刚性相对于偏光膜层93而言更大,能充当第四基板层95的作用,不易于损坏,使用寿命延长。另外,省略掉第四基板层95后,能相对减小调光组件的厚度和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刮涂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喷涂、粘贴等处理方式连接于偏光膜层93上,并与偏光膜层93组合形成复合功能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飞溅膜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喷涂、粘贴等处理方式连接于偏光膜层93上,并与偏光膜层93组合形成复合功能层。
作为一些可选的方案,当第四基板层95省略掉后,增加偏光膜层93的厚度,使得偏光膜层93的刚性增加,充当第四基板层95的作用,使得调光组件不易于损坏,使用寿命延长。
请参阅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三基板层91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之间的第四粘接胶层961以及连接于偏光膜层93与第三调光功能层92之间的第五粘接胶层962。如此,第三基板层91、第四粘接胶层961、第三调光功能层92、第五粘接胶层962以及偏光膜层93相互组合在一起,连接稳固。
请参阅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薄膜开关层97。薄膜开关层97连接于偏光膜层93任意一侧面上。如此,集成有薄膜开关层97后,既对产品外观不会构成影响,同时能使得产品性能更加智能化。
可选地,薄膜开关层97包括但不限于为电容式触摸膜,与调光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定义的触摸方式控制调光控制器,调光控制器相应控制第三调光功能层92上的染料液晶分布姿态,从而能实现调光作用。
请参阅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调光组件还包括位于薄膜开关层97与偏光膜层93之间的第六粘接胶层963。薄膜开关层97通过第六粘接胶层963与偏光膜层93相连。如此,通过第六粘接胶层963能实现薄膜开关层97与偏光膜层93连接稳固。其中,当薄膜开关层97位于偏光膜层93面向于第三调光功能层92的一侧时,第五粘接胶层962与偏光膜层93间接相连,薄膜开关层97与第六粘接胶层963两者位于第五粘接胶层962与偏光膜层93之间,薄膜开关层97还与第五粘接胶层962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粘接胶层961至第六粘接胶层963类似于第一粘接胶层,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基板层91、第四基板层95各自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PC材料制成。此外,当第三基板层91面向于车身外部时,即朝向阳光直接照射面,第四基板层95面向于车身内部;反之,第四基板层95面向于车身外部时,即朝向阳光直接照射面,第三基板层91面向于车身内部。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巴士、小轿车、公交车、大巴、货车、吉普车、火车、高铁等等。其中,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调光组件。调光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侧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以及天窗玻璃等等。
上述的车辆,一方面,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各自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21、31),第一调光功能层20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相互配合工作时便能在不同区域实现实际所需的透光率,也即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所需的暗态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调光功能层20的分区线21与第二调光功能层30的分区线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即在生产组装时,无需使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21、31)在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层10表面方向上上下一一对位,从而降低了两个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21、31)的对位难度,使得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内”、“外”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包括:
第一基板层;
第一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层上;以及
第二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相连,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均设有至少一个分区线,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一分区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分区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二分区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分区线;所述第一分区线与所述第二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还包括一个第三分区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分区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分区线包括一个第四分区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分区线;所述第三分区线与所述第四分区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各自包括LC、PDLC、GHLC、PNLC、PSLC、PIL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时,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S偏振时,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液晶排布初始状态为P偏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处于同一层并沿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边缘布置的第一填充层;和/或,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处于同一层并沿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边缘布置的第二填充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一填充层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二填充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的厚度相同;和/或,所述第二填充层采用PVB材料、EVA材料、SGP材料或TPU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基板层,所述第二基板层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上;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层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一粘接胶层、连接于所述第一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二粘接胶层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调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基板层之间的第三粘接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薄膜开关层;所述薄膜开关层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层的任意一侧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胶层、所述第二粘接胶层、所述第三粘接胶层各自采用高隔紫外的PVB材料、EVA材料、TPU材料或SGP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所述第二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所述第三粘接胶层的UV截止波段≥390n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胶层、所述第二粘接胶层、所述第三粘接胶层各自采用过渡PVB材料、过渡EVA材料、过渡TPU材料或过渡SGP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层与所述第二基板层各自采用玻璃或PC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二基板层替换为防刮涂层和/或防飞溅膜层。
15.一种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包括:
第三基板层;
第三调光功能层,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板层上,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包括电致变色调光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致变色调光层相背两侧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线,所述第二导电层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隔线,所述第一分隔线与所述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线与所述第二分隔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完全不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隔线包括一个第一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隔离线;所述第二分隔线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分隔线包括一个第二隔离线或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隔离线;所述第一隔离线与所述第二隔离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线还包括一个第三隔离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三隔离线;所述第二分隔线包括一个第四隔离线或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第四隔离线;所述第三隔离线与所述第四隔离线在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基板层表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不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透射型的偏光膜层,所述偏光膜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调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板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四粘接胶层以及连接于所述偏光膜层与所述第三调光功能层之间的第五粘接胶层;所述第四粘接胶层、所述五粘接胶层各自采用过渡PVB材料、过渡EVA材料、过渡TPU材料或过渡SGP材料。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组件。
CN202310462249.3A 2023-04-26 2023-04-26 调光组件与车辆 Pending CN116540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2249.3A CN116540439A (zh) 2023-04-26 2023-04-26 调光组件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2249.3A CN116540439A (zh) 2023-04-26 2023-04-26 调光组件与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0439A true CN116540439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2249.3A Pending CN116540439A (zh) 2023-04-26 2023-04-26 调光组件与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04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9164B (zh) 多功能调光膜和包括此类膜的构造体
US6746775B1 (en) Glazing with optical and/or energetic properties capable of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US8405901B2 (en) Switchable glazings
CN109588053B (zh) 用于减小电晕效应的包含具有特定微滴尺寸分布的pdlc薄膜的车辆玻璃板
KR20090034948A (ko) 가변 광학적 특성 및/또는 에너지 특성을 갖는, 글레이징 타입의 전기화학적 및/또는 전기 제어 가능한 디바이스
US20100132988A1 (en) Highly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ransparent layer with a metal grid having optimized electrochemical resistance
CN110914055B (zh) 具有可电切换的光学性能和改进的电接触的多层薄膜
CN110546022B (zh) 通过深色内部堆叠体和外部堆叠体的组合而具有改进的视觉印象的pdlc车辆玻璃板
CZ20033382A3 (en)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device having variable optical qualities or system which is holographic,thermotropic or which has suspended particles
CN104950491A (zh) 一种使用液晶显示技术的汽车挡风玻璃
US10768501B2 (en) Tile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on carrier gla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2967967B (zh) 一种用于调光体间隔粒子的粘接层的粘结强度的控制方法
US11294252B2 (en) Light adjusting glass
JP2020511689A (ja) 適応型積層パネル要素
US20230347626A1 (en) Laminated glass
CN111505857A (zh) 一种pdlc调光膜及调光玻璃
US20220194057A1 (en) Switchable laminated glazing with improved bus bar
WO2021001287A1 (en) Switchable optical device and switchable glazing unit
CN116540439A (zh) 调光组件与车辆
US20220221753A1 (en) Glazing having a variable switchable film
EP3894950B1 (en) Switchable window element
US20230339297A1 (en) Transparent sun visor for vehicles
WO2010032067A1 (en) Switchable glazings
JP7503881B2 (ja) 多機能の調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のフィルムを含む構造体
TWI779060B (zh) 包含片材及至少一個可切換光學元件之可切換光學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