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7071A - 射频器件 - Google Patents

射频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7071A
CN116527071A CN202310558270.3A CN202310558270A CN116527071A CN 116527071 A CN116527071 A CN 116527071A CN 202310558270 A CN202310558270 A CN 202310558270A CN 116527071 A CN116527071 A CN 116527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device
functional box
substrate
electri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82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岿
陈茄
刘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engw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engw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e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engw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82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7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7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器件,将辐射部设置在基板的背离功能箱的一侧,在功能箱中同时设置滤波部和多个隔离腔。在射频组件和功能箱彼此扣合时,还利用电连接组件将二者进行通讯连接,简化了射频器件装配。由此,一方面,通过与多个辐射单元对应的多组隔离腔,对射频器件与外部设备之间以及各滤波单元之间的电磁信号进行屏蔽,提高了射频器件的通讯性能。满足了射频器件对多个频段电磁信号的收发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及朝向射频组件的开口端,在射频组件扣合在功能箱上时,可以容置部分射频组件上的电子元件,减少了射频器件的厚度。同时,组成隔离腔的多个散热板,还能进一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Description

射频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器件。
背景技术
射频单元是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体积和重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基站的布局以及运营商的运营成本。目前,5G技术在通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布设更多的基站来满足通讯需求。尤其当射频单元的通道数增加,其体积和成本也对应快速增加。如何降低射频单元的体积和成本,提高射频单元的性能,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器件,利用电连接组件将功能箱和射频组件通讯连接在一起,以使射频器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包括:
电连接组件;
功能箱,包括滤波部和多个散热板,多个所述散热板围绕形成多组隔离腔,所述隔离腔与所述滤波部相邻设置且设有开口端,所述滤波部包括多个滤波单元,多个所述滤波单元与多组所述隔离腔对应;以及
射频组件,与所述功能箱的一侧扣合并封盖于各所述开口端,所述射频组件包括基板和辐射部,所述辐射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离所述功能箱的一侧并包括多个辐射单元,多个所述辐射单元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与多个所述滤波单元一一对应耦接;
其中,各组所述隔离腔用于屏蔽或削弱各所述滤波单元之间以及所述射频器件与外部的电磁信号。
进一步地,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谐振腔:
多个所述散热板包括:
底板,所述谐振腔和所述隔离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板面,且各组所述隔离腔位于所述滤波部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散热板还包括:
多个第一立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一侧板;
多个第二立板,包括第二隔板和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滤波部,另一侧经过第一隔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多个第一立板与多个所述第二立板交错形成所述隔离腔的侧壁。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立板的长度方向与各所述第二立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隔板至所述滤波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隔板至所述第一侧板的距离。
进一步地,各所述滤波单元包括多个谐振腔,多个所述谐振腔包括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间隔排列: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多组电连接部,各组所述电连接部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
所述射频组件还包括射频信号发生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功能箱的一侧;
各所述辐射单元具有信号馈入触点,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具有多个信号馈出触点,多组所述电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同时与多个所述信号馈出触点以及多个所述滤波单元的所述第一谐振腔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电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同时与多个所述信号馈入触点以及多个所述滤波单元的所述第二谐振腔一一对应;
所述基板与所述功能箱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一端与所述信号馈出触点抵接,另一端与各所述第一谐振腔耦接,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一端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抵接,另一端与各所述第二谐振腔耦接,且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隔离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箱开设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同时围绕所述滤波部和所述隔离腔且与所述基板的边缘相适应;
所述基板与所述功能箱处于扣合状态,所述基板沉入所述安装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箱开设容置凹陷,所述容置凹陷朝向所述基板;
各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与多个所述谐振腔一一对应的多个调谐钉,多个所述调谐钉一端伸入所述谐振腔,另一端朝所述基板伸出并位于所述容置凹陷内;
所述基板与所述功能箱处于扣合状态,所述基板封盖所述容置凹陷且所述调谐钉与所述基板具有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壁分别开设第一连接通孔;
所述电连接部包括:
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并开设通道;以及
导电件,包括连接体和接触体,所述接触体设置于所述绝缘件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接触体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通道伸入所述谐振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所述通道,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朝所述基板开设并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容置槽,所述第一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滤波部的朝向所述基板一侧;
所述接触体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并在自由状态下,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外侧;
所述基板与所述功能箱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或所述信号馈出触点抵接并向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形变,且所述容置槽的顶部与所述基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体包括:
连接套,包括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位于所述连接套的端部;
连接芯,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内侧并包括多个弹片,多个所述弹片沿所述连接套的周向布置并朝所述连接套中心弯曲;
所述连接体包括与所述连接芯适配的插针头以及与穿设于所述通道内的止退裙边;
所述基板设有第二连接通孔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内壁的连接图案,所述连接图案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或所述信号馈出触点电连接;
所述基板与所述功能箱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连接凸台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并与所述连接图案电连接,多个所述弹片抵靠于所述插针头的侧向。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相邻的介质层和铜层,所述铜层厚度为0.114mm至0.126mm;
所述辐射部为辐射图案,所述辐射图案布设于所述介质层的背离所述铜层的一侧,同时所述铜层作为所述辐射图案的反射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将辐射部设置在基板的背离功能箱的一侧,在功能箱中同时设置滤波部和多个隔离腔。在射频组件和功能箱彼此扣合时,还利用电连接组件将二者进行通讯连接,简化了射频器件装配。由此,一方面,通过与多个辐射单元对应的多组隔离腔,对射频器件与外部设备之间以及各滤波单元之间的电磁信号进行屏蔽,提高了射频器件的通讯性能。满足了射频器件对多个频段电磁信号的收发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及朝向射频组件的开口端,在射频组件扣合在功能箱上时,可以容置部分射频组件上的电子元件,减少了射频器件的厚度。同时,组成隔离腔的多个散热板,还能进一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箱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发明实施例的射频组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连接组件;
11-第一电连接部;12-第二电连接部;13-电连接部;131-绝缘件;1311-通道;132-导电件;1321-连接体;1322-接触体;1323-插针头;1324-止退裙边;133-第一部分;134-第二部分;1341-容置槽;1342-连接套;1343-连接芯;1344-连接凸台;1345-弹片;1346-定位缘;1347-开口;1348-固定圈;
2-功能箱;
21-滤波部;2a-配合部;22-散热板;221-底板;222-第一立板;223-第二立板;224-第一隔板;225-第一侧板;226-第二隔板;227-第二侧板;23-隔离腔;24-开口端;25-滤波单元;251-第一谐振腔;252-第二谐振腔;253-调谐钉;254-第一连接通孔;26-谐振腔;27-安装凹槽;28-容置凹陷;
3-射频组件;
31-基板;311-第二连接通孔;312-连接图案;313-介质层;314-铜层;315-接地图案;32-辐射部;33-辐射单元;34-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5-信号馈入触点;36-信号馈出触点;37-功放管;38-环形器;
4-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申请文件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射频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射频器件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在射频器件的顶部用点划线展示了辐射部32的大致布设区域。该辐射部32也即射频器件的天线,当导行电磁波传导至辐射部32上时,可以通过该辐射部32辐射出电磁信号。该射频器件可用于基站,例如该射频器件为射频拉远单元(RRU),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光纤线与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通讯连接。
图2是射频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其中功能箱2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两图中左侧为滤波部21,右侧为与该滤波部21对应的多个隔离腔23。图中辐射部32展示的布设区域设置有10个振子单元。
图5是图2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的箭头展示了导行电磁波在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电连接组件1和辐射单元33中的传导方向。其中,放大图中还用粗实线展示了上述各器件中的波导。该波导也即传导导行电磁波的介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射频器件包括电连接组件1、功能箱2和射频组件3。该功能箱2包括滤波部21和多个散热板22,多个散热板22围绕形成多组隔离腔23,隔离腔23与滤波部21相邻设置且设有开口端24,滤波部21包括多个滤波单元25,多个滤波单元25与多组隔离腔23对应。该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的一侧扣合并封盖于各开口端24,射频组件3包括基板31和辐射部32,辐射部32设置于基板31的背离功能箱2的一侧并包括多个辐射单元33,多个辐射单元33通过电连接组件1与多个滤波单元25一一对应耦接。其中,各组隔离腔23用于屏蔽或削弱各滤波单元25之间以及射频器件与外部的电磁信号。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辐射部32为设置在基板31顶部的辐射图案,该辐射图案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成型在基板31的顶部。从而,便于射频器件向外部收发电磁信号,同时还能使得射频组件3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在射频组件3的顶部,也即背离功能箱2的一侧罩设天线罩,该天线罩可以配置为与功能箱2的宽度和长度相适应。从而在射频组件3、功能箱2和天线罩组装在一起后,整个射频器件结构更加规整,以保护射频组件3免受磕碰或锈蚀等损伤。
容易理解,本实施例的射频器件为了适应对多个频段电磁信号的收发要求,同时设置了多组相互独立的滤波单元25。图2和图3中展示了的一种功能箱2的具体形式。图中滤波部21位于配合部2a的左侧。图中滤波部21共有4个滤波单元25,4个滤波单元25并行排列。与此相对的,配合部2a还设置有4组隔离腔23,各组隔离腔23分别与各滤波单元25对应。该配合部2a可以用于对射频组件3进行散热以及提高射频器件的抗干扰能力。
换言之,配合部2a可以等效为EMC和散热器的组合设备。其中的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也即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产生电磁干扰的能力。例如,将配合部2a的外壳接地,使得串扰信号通过接地线传导至射频器件的外侧。其中的射频组件3可以包括功率放大器和变频器等器件。本实施例当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相互扣合时,隔离腔23的内壁通过开口端24暴露于射频组件3,增加了换热面积。由此,在使用中上述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散热部件(也即多个散热板22),将热量传递至射频器件的外侧,以降低射频组件3的温度。例如该散热板22可以为镀锌钢板、坡莫合金板或硅钢板。
综上,本实施例的射频器件,将辐射部32设置在基板31的背离功能箱2的一侧,在功能箱2中同时设置滤波部21和多个隔离腔23,在射频组件3和功能箱2彼此扣合时,还利用电连接组件1将二者进行通讯连接,简化了射频器件装配。由此,一方面,通过与多个辐射单元33对应的多组隔离腔23,对射频器件与外部设备之间以及各滤波单元25之间的电磁信号进行屏蔽和削弱,提高了射频器件的通讯性能。满足了射频器件对多个频段电磁信号的收发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及朝向射频组件3的开口端24,在射频组件3扣合在功能箱2上时,可以容置部分射频组件3上的电子元件,减少了射频器件的体积。同时,组成隔离腔23的多个散热板22,还能进一步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各滤波单元25包括至少一个谐振腔26。多个散热板22包括底板221,谐振腔26和隔离腔23设置于底板221的同一板面,且各组隔离腔23位于滤波部21的同一侧。也即,本实施例的底板221用于同时形成谐振腔26的底壳以及隔离腔23的底壳。
为了满足射频器件收发不同频段的电磁信号的要求,并避免射频器件与外部器件以及各滤波单元25之间的电磁信号干扰。本实施例在功能箱2的底板221上同时设置多个腔体结构,以分别形成谐振腔26和隔离腔23。因此,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制成上述结构。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压铸制成上述滤波部21和隔离腔23,从而简化功能箱2的加工工艺。压铸也即压力铸造,是一种将熔融状态的合金倒入压室内,并使合金在压力下凝固形成的铸造方法。同时,功能箱2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或坡莫合金等,此类材质既可以传导导行电磁波,又可以导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多个散热板22还包括多个第一立板222和多个第二立板223。其中,多个第一立板222包括第一隔板224和第一侧板225。多个第二立板223包括第二隔板226和位于第二隔板226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27,各第二侧板227的一侧延伸至滤波部21,另一侧经过第一隔板224延伸至第一侧板225,多个第一立板222与多个第二立板223交错形成隔离腔23的侧壁。本实施例还利用了滤波部21靠近配合部2a一侧的侧壁,同时作为相邻的隔离腔23和谐振腔26的侧壁。
图3中展示了的一种具有4个第二立板223和2个第一立板222的功能箱2。通过4个第二立板223、2个第一立板222以及滤波部21的侧壁,共同形成了8个隔离腔23。其中,8个隔离腔23两个形成为一组,共形成了4组,用于分别对4组滤波单元25各自的导行电磁波进行隔离。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多个滤波单元25,每个滤波单元25中还包括多个谐振腔26。图4中每个谐振腔26的上下端面可以等效为电容的两个极板。当导行电磁波在每个谐振腔26中振荡时,达到滤波器谐振频率的导行电磁波可以得到保留,而其他频率的导行电磁波会被耗散掉,由此实现了滤波功能。
与此相对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滤波部21相邻的配合部2a还设置有多个第二立板223。当各滤波单元25中的各级谐振腔26的导行电磁波依次耦合时,位于各谐振腔26两侧的两个第二立板223可以等效为电容的两个极板。另一方面,介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板223之间的两个第一立板222可以等效为电感,以在两个极板之间传递导行电磁波。
由此,通过与各滤波单元25对应的交错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板223和第一立板222,将各滤波单元25中的电磁信号约束在其中,从而抑制各滤波单元25之间的干扰,或是避免甚至电磁信号传递至射频器件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各第一立板222的长度方向与各第二立板223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第一隔板224至滤波部21的距离小于第一隔板224至第一侧板225的距离。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立板222和第二隔板226形成的隔离腔23为长方体结构。该结构可以便于容置射频组件3上的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同时,靠近滤波部21的隔离腔23容积小于远离滤波部21的隔离腔23容积。以便于容置较大体积的元器件。
图14是射频组件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再进一步参照图14所示,图中展示了基板31朝向功能箱2的一侧。图中的射频组件中每个第一电连接部11分别对应两个功放管37和一个环形器38。其中,该环形器38是使电磁信号单向传输的器件。由此,本实施例中每个环形器38可以设置于靠近滤波部21的隔离腔23中,两个功放管37可以同时设置于远离滤波部21的隔离腔23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各滤波单元25包括多个谐振腔26,多个谐振腔26包括第一谐振腔251和第二谐振腔252,第一谐振腔251和第二谐振腔252间隔排列。图5中在第一谐振腔251和第二谐振腔252之间还设置有3个第三谐振腔。与此相对的,电连接组件1包括多组电连接部13,各组电连接部13包括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射频组件3还包括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设置于基板31的朝向功能箱2的一侧。各辐射单元33具有信号馈入触点35,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具有多个信号馈出触点36,多组电连接部13的第一电连接部11同时与多个信号馈出触点36以及多个滤波单元25的第一谐振腔251一一对应,多组电连接部13的第二电连接部12同时与多个信号馈入触点35以及多个滤波单元25的第二谐振腔252一一对应。
同时,在基板31与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第一电连接部11一端与信号馈出触点36抵接,另一端与各第一谐振腔251耦接,各第二电连接部12一端与信号馈入触点35抵接,另一端与各第二谐振腔252耦接,且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至少部分容置于隔离腔23内。
具体地,图1中的放大图展示一种电连接部13的具体形式,其顶部为接触体1322,底部为与接触体1322连接的连接体1321。接触体1322用于与射频组件3抵接,连接体1321的底部伸入至谐振腔26内。
如图5所示,图中展示了a1、a2、a3、a4、a5和a6六个箭头。六个箭头为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扣合后,在一组滤波单元25中,导行电磁波的传递方向。图中的位于右侧的放大图,粗实线分别展示了信号馈入触点357、接触体1322以及连接体1321。a1和a2分别为导行电磁波从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传递至接触体1322,而后通过连接体1321传递至第二谐振腔252。图中的a3和a4分别为电磁信号在3个第三谐振腔依次耦合时的传递方向。位于左侧的放大图中展示箭头a5和a6为电磁信号由第一谐振腔251传递至连接体1321,以及由接触体1322传递至信号馈出触点36,而后从信号馈出触点36传递至辐射单元33。
由此,一方面,通过功能箱2的电磁信号,既保证了电磁信号能够处于规定的频段中,又能保证射频器件不会受到串扰信号的影响。另一方面,使得射频器件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化了安装工序。又一方面,还能使得射频器件的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不用单独设置散热翅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功能箱2开设安装凹槽27,安装凹槽27同时围绕滤波部21和隔离腔23且与基板31的边缘相适应。基板31与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基板31沉入安装凹槽27内。通过本实施例的安装凹槽27,使得基板31在与功能箱2扣合后,射频器件的整体呈现为长方体结构,其表面相对平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功能箱2开设容置凹陷28,容置凹陷28朝向基板31。各滤波单元25还包括与多个谐振腔26一一对应的多个调谐钉253,多个调谐钉253一端伸入谐振腔26,另一端朝基板31伸出并位于容置凹陷28内。此种状态下,基板31与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基板31封盖容置凹陷28且调谐钉253与基板31具有预定距离(如图5中放大图中区域Ⅰ所示)。
具体地,调谐钉253与谐振器的壳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控制调谐钉253的旋入深度,可以进一步改变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了保证调谐钉253与谐振器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可以在调谐钉253的露出位置涂抹固定胶。在此前提下,将调谐钉253设置在容置凹陷28中,当基板31封盖在功能箱2上时,会与容置凹陷28形成一个容置区域,该容置区域可以保证调谐钉253的头部会不被磕碰,同时还能保证固定胶不会轻易脱落。避免了调谐钉253与基板31之间发生干涉。
图6-图13展示了不同形式的电连接部13结构,以及电连接部13与射频组件3和功能箱2的连接关系。其中图9为图8中D向所示的视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13所示,第一谐振腔251和第二谐振腔252朝向基板31的一侧壁分别开设第一连接通孔254。电连接部13包括绝缘件131和导电件132。该绝缘件131设置于第一连接通孔254并开设通道1311。同时,导电件132包括连接体1321和接触体1322,接触体1322设置于绝缘件131的靠近基板31的一侧,连接体1321的一端与接触体1322连接,另一端经过通道1311伸入谐振腔26内。
本实施例通过导电件132实现导行电磁波的馈入和馈出。同时,通过绝缘件131避免导电件132与滤波部21外壳发生短接,以降低电磁信号的泄露。
进一步地,绝缘件131包括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第一部分133具有通道1311,第二部分134具有朝基板31开设并与通道1311连通的容置槽1341,第一部分133安装于第一连接通孔254内,第二部分134位于滤波部21的朝向基板31一侧。接触体1322为弹性体,弹性体设置于容置槽1341并在自由状态下,部分位于容置槽1341的外侧。基板31与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弹性体与信号馈入触点35或信号馈出触点36抵接并向容置槽1341的底部形变,且容置槽1341的顶部与基板31抵接。
本实施例中弹性体具有的朝向容置槽1341底部的变形量,通过该变形量可以实现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的抵接。简化了射频器件的组装工序。同时,容置槽1341可以在弹性件与连接触点抵接时,扣合在连接触点的周围,还能通过绝缘件131避免导电件132与功能箱2短接。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9所示,导电件132还包括弹簧(图中未展示),接触体1322为顶杆,连接体1321为弹簧座(图中未展示)。顶杆通过弹簧可伸缩地设置在弹簧座中。弹簧座通过绝缘件131与滤波部21固定。当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扣合时,信号馈入触点35和信号馈出触点36会与该顶杆抵接。
优选地,滤波部21顶部与电连接部13相邻的位置,涂抹导电胶4。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的胶粘剂。它可以将多种导电材料连接在一起,使被连接材料间形成电的通路。与此相对的,在信号馈入触点35和信号馈出触点36附近设置接地图案315,该接地图案315为围绕信号馈入触点35或信号馈出触点36的C形结构。当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扣合时,射频组件3通过导电胶4与接地图案315的连接,使得射频组件3能够接地。由此,避免了电磁信号向外侧泄露,减少信号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13所示,接触体1322包括连接套1342和连接芯1343。连接套1342包括连接凸台1344,连接凸台1344位于连接套1342的端部。连接芯1343设置于连接套1342内侧并包括多个弹片1345,多个弹片1345沿连接套1342的周向布置并朝连接套1342中心弯曲。连接体1321包括与连接芯1343适配的插针头1323以及与穿设于通道1311内的止退裙边1324。基板31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11以及布设于第二连接通孔311内壁的连接图案312(如图5中左下的放大图所示),连接图案312与信号馈入触点35或信号馈出触点36电连接。此种形式下,当基板31与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连接凸台1344穿设于第二连接通孔311并与连接图案312电连接,多个弹片1345抵靠于插针头1323的侧向。该连接图案312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在第二连接通孔311的内壁形成,以实现与信号馈入触点35或信号馈出触点36电连接。
优选地,在绝缘件131外周设置外螺纹,在第一连接通孔254内部设置与上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以实现绝缘件131与滤波部21壳体的螺纹连接。与此相对的,本实施例在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扣合前,可以将连接芯1343前提置入连接套1342内,并将连接套1342提前与基板31的第二连接通孔311连接(如图11中连接套1342与第二连接通孔311所示的状态)。待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相互扣合时,使得插针头1323可以直接插入连接芯1343中,以实现射频组件3与功能箱2的电连接。
具体地,在连接套1342靠近连接凸台1344的位置,且朝连接凸台1344的周向凸设有定位缘1346。该在连接凸台1344与第二连接通孔311固定连接时,定位缘1346可以抵靠在基板31板面上,以限定连接凸台1344的插入深度。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在连接套1342远离连接凸台1344的一端开设有开口1347,开口1347内侧位置还设置有卡勾。连接芯1343还包括两个固定圈1348,上述多个弹片134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圈1348连接。同时,在两个固定圈1348的同一位置设置有缺口。该缺口可以使得连接芯1343可以向中心收缩,从而通过开口1347使得连接芯1343可以安装于连接套1342的内部。通过卡勾还能避免连接芯1343轻易从连接套1342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放大图所示,基板31包括相邻的介质层313和铜层314,铜层314厚度为0.114mm至0.126mm。辐射部32为辐射图案,辐射图案布设于介质层313的背离铜层314的一侧,同时铜层314作为辐射图案的反射层。
容易理解,集肤效应又叫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根据本实施例中射频器件的工作频率和导电介质的导电率等因素计算,趋肤深度仅为0.0066mm。因此,将与辐射图案相邻的铜层314厚度设置为0.114mm至0.126mm时,从而将其作为射频组件3的反射层(也即辐射部32的反射板)。从而,保证辐射部32辐射的电磁信号可以朝预定方向收发,提高了电磁信号的指向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器件包括:
电连接组件(1);
功能箱(2),包括滤波部(21)和多个散热板(22),多个所述散热板(22)围绕形成多组隔离腔(23),所述隔离腔(23)与所述滤波部(21)相邻设置且设有开口端(24),所述滤波部(21)包括多个滤波单元(25),多个所述滤波单元(25)与多组所述隔离腔(23)对应;以及
射频组件(3),与所述功能箱(2)的一侧扣合并封盖于各所述开口端(24),所述射频组件(3)包括基板(31)和辐射部(32),所述辐射部(32)设置于所述基板(31)的背离所述功能箱(2)的一侧并包括多个辐射单元(33),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3)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1)与多个所述滤波单元(25)一一对应耦接;
其中,各组所述隔离腔(23)用于屏蔽或削弱各所述滤波单元(25)之间以及所述射频器件与外部的电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滤波单元(25)包括至少一个谐振腔(26):
多个所述散热板(22)包括:
底板(221),所述谐振腔(26)和所述隔离腔(23)设置于所述底板(221)的同一板面,且各组所述隔离腔(23)位于所述滤波部(21)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板(22)还包括:
多个第一立板(222),包括第一隔板(224)和第一侧板(225);
多个第二立板(223),包括第二隔板(226)和位于所述第二隔板(226)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27),各所述第二侧板(227)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滤波部(21),另一侧经过第一隔板(224)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225),多个第一立板(222)与多个所述第二立板(223)交错形成所述隔离腔(23)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立板(222)的长度方向与各所述第二立板(223)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隔板(224)至所述滤波部(2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隔板(224)至所述第一侧板(225)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滤波单元(25)包括多个谐振腔(26),多个所述谐振腔(26)包括第一谐振腔(251)和第二谐振腔(252),所述第一谐振腔(251)和所述第二谐振腔(252)间隔排列:
所述电连接组件(1)包括多组电连接部(13),各组所述电连接部(13)包括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
所述射频组件(3)还包括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设置于所述基板(31)的朝向所述功能箱(2)的一侧;
各所述辐射单元(33)具有信号馈入触点(35),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具有多个信号馈出触点(36),多组所述电连接部(13)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同时与多个所述信号馈出触点(36)以及多个所述滤波单元(25)的所述第一谐振腔(251)一一对应,多组所述电连接部(13)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同时与多个所述信号馈入触点(35)以及多个所述滤波单元(25)的所述第二谐振腔(252)一一对应;
所述基板(31)与所述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一端与所述信号馈出触点(36)抵接,另一端与各所述第一谐振腔(251)耦接,各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一端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35)抵接,另一端与各所述第二谐振腔(252)耦接,且所述射频信号发生电路(34)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隔离腔(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箱(2)开设安装凹槽(27),所述安装凹槽(27)同时围绕所述滤波部(21)和所述隔离腔(23)且与所述基板(31)的边缘相适应;
所述基板(31)与所述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所述基板(31)沉入所述安装凹槽(27)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箱(2)开设容置凹陷(28),所述容置凹陷(28)朝向所述基板(31);
各所述滤波单元(25)还包括与多个所述谐振腔(26)一一对应的多个调谐钉(253),多个所述调谐钉(253)一端伸入所述谐振腔(26),另一端朝所述基板(31)伸出并位于所述容置凹陷(28)内;
所述基板(31)与所述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所述基板(31)封盖所述容置凹陷(28)且所述调谐钉(253)与所述基板(31)具有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腔(251)和所述第二谐振腔(252)朝向所述基板(31)的一侧壁分别开设第一连接通孔(254);
所述电连接部(13)包括:
绝缘件(13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54)并开设通道(1311);以及
导电件(132),包括连接体(1321)和接触体(1322),所述接触体(1322)设置于所述绝缘件(131)的靠近所述基板(31)的一侧,所述连接体(1321)的一端与所述接触体(1322)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通道(1311)伸入所述谐振腔(2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31)包括第一部分(133)和第二部分(134),所述第一部分(133)具有所述通道(1311),所述第二部分(134)具有朝所述基板(31)开设并与所述通道(1311)连通的容置槽(1341),所述第一部分(133)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54)内,所述第二部分(134)位于所述滤波部(21)的朝向所述基板(31)一侧;
所述接触体(1322)为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341)并在自由状态下,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1341)的外侧;
所述基板(31)与所述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弹性体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35)或所述信号馈出触点(36)抵接并向所述容置槽(1341)的底部形变,且所述容置槽(1341)的顶部与所述基板(31)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1322)包括:
连接套(1342),包括连接凸台(1344),所述连接凸台(1344)位于所述连接套(1342)的端部;
连接芯(1343),设置于所述连接套(1342)内侧并包括多个弹片(1345),多个所述弹片(1345)沿所述连接套(1342)的周向布置并朝所述连接套(1342)中心弯曲;
所述连接体(1321)包括与所述连接芯(1343)适配的插针头(1323)以及与穿设于所述通道(1311)内的止退裙边(1324);
所述基板(31)设有第二连接通孔(311)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11)内壁的连接图案(312),所述连接图案(312)与所述信号馈入触点(35)或所述信号馈出触点(36)电连接;
所述基板(31)与所述功能箱(2)处于扣合状态,各所述连接凸台(1344)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11)并与所述连接图案(312)电连接,多个所述弹片(1345)抵靠于所述插针头(1323)的侧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1)包括相邻的介质层(313)和铜层(314),所述铜层(314)厚度为0.114mm至0.126mm;
所述辐射部(32)为辐射图案,所述辐射图案布设于所述介质层(313)的背离所述铜层(314)的一侧,同时所述铜层(314)作为所述辐射图案的反射层。
CN202310558270.3A 2023-05-17 2023-05-17 射频器件 Pending CN116527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8270.3A CN116527071A (zh) 2023-05-17 2023-05-17 射频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8270.3A CN116527071A (zh) 2023-05-17 2023-05-17 射频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7071A true CN116527071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8270.3A Pending CN116527071A (zh) 2023-05-17 2023-05-17 射频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70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548B (zh) 通信设备
CN102255126B (zh) 无线通信装置
WO2014171125A1 (ja) 電磁共鳴結合器及び高周波伝送装置
CN114128047A (zh) 天线装置
US9343806B2 (en) Antennas integrated in shield can assembly
CN107210510B (zh) 介质谐振器及滤波器
US11509030B2 (en) Dielectric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101974303B1 (ko) Mimo 안테나 디바이스 및 이동 통신 디바이스
US10840577B2 (en) 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KR20200049620A (ko) 안테나 장치
EP1275172A1 (en) Planar array antenna
US11026355B2 (en) Housing for receiving electronic devices and electronic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13130423B (zh) 一种屏蔽组件、车载设备及通信设备
CN116527071A (zh) 射频器件
CN217009554U (zh) 天线装置
KR102534806B1 (ko)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 장치
EP3046179B1 (en) Ceramic fil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1168485B1 (en) Microwave diplexer-module for separating high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ignals on the basis of their frequencies
KR102636233B1 (ko)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 장치
EP4351292A1 (en) Signal shielding apparatus and antenna apparatus for including the same
CN218242242U (zh) 天线
JP7444022B2 (ja) 車両用無線通信装置
CN215771567U (zh) 一种小型天线调谐器和收发信机
CN113612014B (zh) 电子设备
CN117561802A (zh) 信号屏蔽装置及包括此的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