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6800B -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6800B
CN116526800B CN202310796492.9A CN202310796492A CN116526800B CN 116526800 B CN116526800 B CN 116526800B CN 202310796492 A CN202310796492 A CN 202310796492A CN 116526800 B CN116526800 B CN 1165268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contact end
iron core
magnet
magne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64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6800A (zh
Inventor
孙青�
闵哆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ge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g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ge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g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964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6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6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6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2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magnets and stationary coi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rec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转化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包括:支架,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形成;线圈,套设在铁芯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磁铁组件,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磁铁组件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接触;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本发明的完整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闭合磁路简单清晰,减少了磁力损耗,在铁芯处的磁感线方向的改变最大化,能够获得更高的磁变化量,提升发电机的发电量;并且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实际产品厚度为7毫米及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转化发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背景技术
动能开关元件、自发电开关以及无线遥控器元件等都需要用到电磁转化发电机,能够使得开关或者遥控器等通过自发电的发电机供电,不需要另外接入电源或者使用电池。
在现有技术中,电磁转化发电机由于其零件较多而导致体积较大,对生产效率和成本有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导致使用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产品无法做到小型化;例如,公开号为CN 110635656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动能自生电装置,其包括:磁组,导磁腔体和线圈,导磁腔体磁组形成导磁腔,并且导磁腔体还包括设置于导磁腔内的中柱,所述线圈设置于导磁腔内,并环绕在中柱上,其中中柱延伸进入磁间隙,通过磁组和中柱产生相对位移使中柱交替接触顶导磁件和底导磁件,使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上述专利中的发电机体积也是比较小的,但是其将线圈设置于导磁腔内,导磁腔的结构无疑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厚度,并且,此发电机在实现非复位功能时,需要另外设置外部结构才能实现。
另外,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发电量若是不能保证,则会影响自发电开关等产品信号的传送距离和强度,将会导致丢包几率增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包括:
支架,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形成;
线圈,套设在铁芯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
磁铁组件,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磁铁组件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接触;
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
所述磁铁组件远离线圈的一侧设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上设有一个复位按压区;
所述磁铁组件的一面设有两个非复位按压区,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分别设置在磁铁组件旋转轴线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磁铁组件包括:
固定架,通过转轴与两个支撑臂转动连接;
永磁体,设置在固定架上;
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分别设置在永磁体的上下两侧;
与铁芯选择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三接触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
与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以及与另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四接触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用于与铁芯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臂为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
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一接触端与铁芯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的第四接触端与第二支撑臂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一闭合磁路;
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二接触端与第一支撑臂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的第三接触端与铁芯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二闭合磁路;
所述第一闭合磁路和第二闭合磁路经过铁芯的磁感线方向相反。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端部上方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接触端延伸至第一槽口处,所述第四接触端延伸至第二槽口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软磁体的第一接触端延伸至铁芯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软磁体的第三接触端延伸至铁芯端部的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供第一软磁体、永磁体和第二软磁体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中部用于容纳永磁体,所述支撑框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
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框远离通孔的一端上方和下方均延伸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所述支撑框远离第二接触端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支撑框远离第四接触端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二挡板;
所述支撑框上位于限位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上分别设有与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固定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固定在支撑框上。
优选的是,所述按压片远离线圈的一侧设有凸出磁铁组件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复位按压区设置在凸出部的一面,所述复位按压区内设有第一按压点。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非复位按压区设置在第二软磁体远离第一软磁体的一侧,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分别设有第二按压点和第三按压点,所述第二按压点和第三按压点分别布置在转轴的两侧。
优选的是,还包括:与线圈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微能量收集整流单元,用于将线圈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为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和发射单元供电;
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并转换为能够用于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
发射单元,用于向对应的接收端发射信号。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通过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磁铁组件,使得一个完整的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闭合磁路简单,形成的磁路清晰,大大减少了磁力损耗,使得在铁芯处的磁感线方向的改变最大化,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磁变化量,提升了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进而提高自发电开关等产品信号的传送距离和强度,降低丢包几率;
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体积较小,能够通过磁铁组件的转动来实现经过铁芯上磁感线方向的变化,结构简单,可使发电机的体积减小,实际产品可做到厚度为7毫米及7毫米以下,为自发电开关以及遥控器等产品小型化提供可能;并且,简单的结构还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为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为初始状态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为初始状态时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旋转后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磁铁组件旋转后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中永磁体、第一软磁体和第二软磁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在复位应用上的第一按压点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在非复位应用上的第二按压点和第三按压点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另一种结构中四个接触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包括:
支架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2形成;
线圈5,套设在铁芯2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
磁铁组件6,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磁铁组件6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2接触;
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2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
所述磁铁组件6远离线圈5的一侧设有按压片12,所述按压片12上设有一个复位按压区;
所述磁铁组件6的一面设有两个非复位按压区,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分别设置在磁铁组件6旋转轴线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两个支撑臂与铁芯2一体成型,形成的支架1为M型或者三叉戟型;磁铁组件6的两个磁极为上下布置,并且每个磁极均有两个接触端,这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铁芯2和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并且,一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不同时与铁芯2和支撑臂接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2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从而能够形成闭合磁路;磁铁组件6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使得两个磁极通过四个接触端交替与铁芯2和支撑臂接触,能够交替形成两个磁感线方向相反的闭合磁路,这两个闭合磁路分别经过两个不同的支撑臂,一个完整的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并且,设置在铁芯2两侧的支撑臂作为闭合磁路的路径,能够降低发电机的整体厚度,进一步减小体积;
通过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磁铁组件6,使得一个完整的闭合磁路只通过一个支撑臂就可形成,闭合磁路简单,形成的磁路清晰,大大减少了磁力损耗,使得在铁芯2处的磁感线方向的改变最大化,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磁变化量,提升了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进而提高自发电开关等产品信号的传送距离和强度,降低丢包几率;
按压片12在其复位按压区处需另外设置与其接触的复位组件(例如弹簧或扭簧),这样,通过转动设置的磁铁组件6以及按压片12,能够实现该发电机的复位功能,可以应用于复位开关;
在磁铁组件6裸露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的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可应用于非复位开关,将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对应非复位开关的两个触点安装即可;这样基于具备复位功能的发电机的基础上,不需要改变发电机的结构,也不需要另外设置复杂的外部结构,就能够实现非复位的功能;使得发电机的适用性更广泛的同时,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体积较小,能够通过磁铁组件6的转动来实现经过铁芯2上磁感线方向的变化,结构简单,可使发电机的体积减小,实际产品可做到厚度为7毫米及7毫米以下,为自发电开关以及遥控器等产品小型化提供可能;并且,简单的结构还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铁组件6包括:
固定架610,通过转轴620与两个支撑臂转动连接;
永磁体630,设置在固定架610上;
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分别设置在永磁体630的上下两侧;
与铁芯2选择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641和第三接触端651,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
与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642,以及与另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四接触端652,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固定架610和转轴620均不具备导磁性;永磁体630的两个磁极为上下布置,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分别与永磁体630的两个磁极接触,则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和第二接触端642的极性均被磁化为与永磁体630上部分的磁极相同,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和第四接触端652的极性均被磁化为与永磁体630下部分的磁极相同;在第一接触端641与铁芯2接触时,第二接触端642与支撑臂不接触,同时第三接触端651与铁芯2不接触,第四接触端652与支撑臂接触,如此可形成一个闭合磁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用于与铁芯2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臂为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与铁芯2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四接触端652与第二支撑臂4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一闭合磁路7;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二接触端642与第一支撑臂3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与铁芯2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二闭合磁路8;
所述第一闭合磁路7和第二闭合磁路8经过铁芯2的磁感线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臂4和铁芯2为一体成型;
如图5-图7所示,磁铁组件6为初始状态时,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与铁芯2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四接触端652与第二支撑臂4接触,形成第一闭合磁路7(图7中示出的为永磁体630的下部为N极,若是下部为S极则磁感线方向与图7中示出的相反),第一闭合磁路7的磁感线是从第四接触端652(N极)发出,经过第二支撑臂4,流向铁芯2,磁感线经过铁芯2回到第一接触端641(S极);从图中可见,第一闭合磁路7仅经过了第二支撑臂4便从铁芯2回到了第一接触端641;
如图8-图10所示,磁铁组件6向下转动,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二接触端642与第一支撑臂3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与铁芯2接触,形成第二闭合磁路8,此时磁感线的方向随即被切换,第二闭合磁路8的磁感线是从第三接触端651(N极)发出,首先经过了铁芯2,然后经过第一支撑臂3回到了第二接触端642(S极);从图可见,第二闭合磁路8仅经过了第一支撑臂3;
可见,两个闭合磁路均经过了铁芯2,并分别经过了第二支撑臂4和第一支撑臂3,不仅磁路清晰,并且在两个支撑臂上的磁力损耗较小,使得在铁芯2上的磁变化量能够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和发电量。
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3的端部上方设有第一槽口310,所述第二支撑臂4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槽口410,所述第二接触端642延伸至第一槽口310处,所述第四接触端652延伸至第二槽口410处;
第一槽口310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磁铁组件6旋转后的角度相同,使得第二接触端642旋转后能够与第一槽口310的底面接触;第二槽口410的顶面为平面,使得磁铁组件6为初始状态时,第四接触端652能够与第二槽口410的顶面接触,保证闭合磁路的有效形成。
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下方。
铁芯2位于第一接触端641和第三接触端651之间,且铁芯2的厚度小于第一接触端641与第三接触端651之间的距离;在磁铁组件6为初始状态时,铁芯2的底面与第三接触端651的顶面相距第一距离,此第一距离应在不影响第一闭合磁路7和第二闭合磁路8正常形成的情况下设置为最小,从而能够缩短接触端与铁芯2的触碰距离,缩短触碰行程,从而能够降低移动部分的速度和冲击,并且同时还能够保证磁感线方向转换的时间;能够降低发电机的噪音,同时发电机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在设计时能够避免共振腔体的出现,进一步降低噪音。
如图12-图1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610上设有供第一软磁体640、永磁体630和第二软磁体650穿过的通孔611,所述通孔611的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框612,所述支撑框612的中部用于容纳永磁体630,所述支撑框61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通过连接件660与支撑框612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固定架610用于固定第一软磁体640、永磁体630和第二软磁体650,在安装时,将永磁体630置于支撑框612的中部,永磁体630远离通孔611的一侧为梯形,则支撑框612中部的这一侧为与梯形相对应的梯形槽口,然后将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分别放置在支撑框612的上下方,则两个软磁体均与永磁体630吸附,将永磁体630夹在两个软磁体之间;然后利用连接件660将两个软磁体固定在支撑框612上,连接件660可选用铆钉等,固定牢固。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612远离通孔611的一端上方和下方均延伸设有限位块613,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限位块613对应的第一限位槽643和第二限位槽653;
所述支撑框612远离第二接触端642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614,所述支撑框612远离第四接触端652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二挡板615;
所述支撑框612上位于限位块613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616,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分别设有与固定孔616对应的第一安装孔644和第二安装孔654,所述连接件660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644、固定孔616和第二安装孔654,将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固定在支撑框61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一限位槽643和第二限位槽653分别与上下方的限位块613对应插入,对两个软磁体进行限位;
第一挡板614能够防止第一软磁体640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臂4接触,第二挡板615能够防止第二软磁体650的另一侧与第一支撑臂3接触,保证闭合磁路清晰有效的形成;
连接件660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644、固定孔616和第二安装孔654,能够将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固定在支撑框612上,同时通过限位块613的限位,第一挡板614以及第二挡板615的阻挡,能够保证两个软磁体和永磁体630安装的稳定性,在磁铁组件6多次旋转位置发生变化时,防止两个软磁体和永磁体630产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四个接触端与铁芯2和支撑臂的接触更为稳定,进而保证发电机的工作。
如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片12远离线圈5的一侧设有凸出磁铁组件6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复位按压区设置在凸出部的一面,所述复位按压区内设有第一按压点9;
按压片12设置在第一软磁体640的上方,便于安装;
按压片12还可设置在永磁体630和第一软磁体640(或第二软磁体650)之间。
如图17所示,所述两个非复位按压区设置在第二软磁体650远离第一软磁体640的一侧,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分别设有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所述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分别布置在转轴620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能够同时实现复位和非复位的功能,非复位一般用在翘板开关及一个动作后固定在一边,而不返回初始位的应用;
在需要实现复位功能时,按压片12为复位弹片,通过连接件660固定在第一软磁体640的上方,或者固定在永磁体630和第一软磁体640(或第二软磁体650)之间,将按压片12凸出固定架610设置的凸出部上设为复位按压区,复位按压区内设置第一按压点9,可在第一按压点9处设置复位组件(图中未示出),复位组件也就是外部动能,一般为弹簧或扭簧,复位组件作用于第一按压点9的反方向,用于复位;也就是,通过外部施力将按压片12向下按压后,磁铁组件6转动,然后撤去外部施加的力,通过复位组件能够使按压片12恢复至初始位置,则磁铁组件6同时转动至初始位置,由此,便可产生电能进行发电;复位功能主要用于复位式开关控制;
在需要实现非复位功能时,将发电机反过来用,这时无需使用按压片12(可将其拆卸下来),也就是以第二软磁体650远离第一软磁体640一侧设置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在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选取两个关于转轴620的轴线对称的按压点,即对称布置在转轴620两侧的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这两个按压点与翘板开关的两个按压触点接触;在对第二按压点10或第三按压点11施力后,则磁铁组件6会转动,便可产生电能进行发电;非复位功能主要应用于翘板开关;
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复杂结构实现非复位功能的设计,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在同一个发电机上实现复位和非复位开关的应用,提升了发电机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两个支撑臂上还设有用于与基座(图中未示出)连接的固定孔位,而复位件一般设置在基座上,基座可以是开关或遥控器等产品上的固定部件,或者用于将发电机固定在开关或遥控器等产品上的固定部件。
如图18-图20所示,为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的另一种实现结构:
与上一种结构不同的是,磁铁组件6通过转轴620与外壳13转动连接,复位件15设置在外壳13上,其余部件均设置在外壳13内,外壳13上方卡接有盖14,盖14用于将支架1固定在外壳13内,第二接触端642和第四接触端65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接触端641和第三接触端65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接触端642和第四接触端652均延伸为L形,且分别与铁芯2的下方和上方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线圈5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微能量收集整流单元,用于将线圈5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为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和发射单元供电;
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并转换为能够用于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
发射单元,用于向对应的接收端发射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所述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上连接有指示灯,用于确认信号是否正常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利用经过铁芯2内的磁感线方向发生变化,使得线圈5产生交流电流,此微能量收集整流单元能够收集交流电流,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流,然后为后续的用电元件进行供电,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能够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然后转换为能够用于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然后通过发射单元将转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接收端,信号发送时间一般在120ms以内完成;在控制模块上可配置指示灯,用于确认信号是否发送成功,若是发送成功,则指示灯会亮若是未发送成功则指示灯不会亮,从而用来确认控制模块是否为正常工作状态;当然,指示灯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为了节省电能可不配置指示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支撑臂和设置在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铁芯(2)形成;
线圈(5),套设在铁芯(2)的外部,且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
磁铁组件(6),转动设于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磁铁组件(6)的两个磁极均设有两个接触端,每个磁极的两个接触端分别用于与支撑臂和铁芯(2)接触;
其中,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铁芯(2)接触时,另一个磁极的一个接触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接触;
所述磁铁组件(6)远离线圈(5)的一侧设有按压片(12),所述按压片(12)上设有一个复位按压区;
所述磁铁组件(6)的一面设有两个非复位按压区,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分别设置在磁铁组件(6)旋转轴线的两侧;
所述磁铁组件(6)包括:
固定架(610),通过转轴(620)与两个支撑臂转动连接;
永磁体(630),设置在固定架(610)上;
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分别设置在永磁体(630)的上下两侧;
与铁芯(2)选择性接触的第一接触端(641)和第三接触端(651),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
与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二接触端(642),以及与另一个支撑臂选择性接触的第四接触端(652),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
所述两个非复位按压区设置在第二软磁体(650)远离第一软磁体(640)的一侧,两个非复位按压区内分别设有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所述第二按压点(10)和第三按压点(11)分别布置在转轴(62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用于与铁芯(2)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撑臂为第一支撑臂(3)和第二支撑臂(4);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与铁芯(2)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四接触端(652)与第二支撑臂(4)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一闭合磁路(7);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二接触端(642)与第一支撑臂(3)接触,同时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与铁芯(2)接触的情况下,形成第二闭合磁路(8);
所述第一闭合磁路(7)和第二闭合磁路(8)经过铁芯(2)的磁感线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3)的端部上方设有第一槽口(310),所述第二支撑臂(4)的端部下方设有第二槽口(410),所述第二接触端(642)延伸至第一槽口(310)处,所述第四接触端(652)延伸至第二槽口(410)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磁体(640)的第一接触端(64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软磁体(650)的第三接触端(651)延伸至铁芯(2)端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10)上设有供第一软磁体(640)、永磁体(630)和第二软磁体(650)穿过的通孔(611),所述通孔(611)的一侧延伸设有支撑框(612),所述支撑框(612)的中部用于容纳永磁体(630),所述支撑框(61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
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通过连接件(660)与支撑框(61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612)远离通孔(611)的一端上方和下方均延伸设有限位块(613),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的端部分别设有与限位块(613)对应的第一限位槽(643)和第二限位槽(653);
所述支撑框(612)远离第二接触端(642)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614),所述支撑框(612)远离第四接触端(652)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二挡板(615);
所述支撑框(612)上位于限位块(613)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616),所述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上分别设有与固定孔(616)对应的第一安装孔(644)和第二安装孔(654),所述连接件(660)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644)、固定孔(616)和第二安装孔(654),将第一软磁体(640)和第二软磁体(650)固定在支撑框(6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片(12)远离线圈(5)的一侧设有凸出磁铁组件(6)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复位按压区设置在凸出部的一面,所述复位按压区内设有第一按压点(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线圈(5)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微能量收集整流单元,用于将线圈(5)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流,为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和发射单元供电;
逻辑与无线编码处理单元,用于将信号或数据进行编制,并转换为能够用于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
发射单元,用于向对应的接收端发射信号。
CN202310796492.9A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Active CN116526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6492.9A CN116526800B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6492.9A CN116526800B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800A CN116526800A (zh) 2023-08-01
CN116526800B true CN116526800B (zh) 2024-01-12

Family

ID=8740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6492.9A Active CN116526800B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68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93542U (zh) * 2016-02-04 2016-11-16 廖淑辉 高功率动能自生电装置
WO2017030498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Wisqo Pte. Ltd. A press-type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for wireless smart switches
CN208190493U (zh) * 2018-04-25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装置和无线开关
CN109861489A (zh) * 2019-01-28 2019-06-07 廖淑辉 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
CN209844811U (zh) * 2019-01-11 2019-12-24 伍敏祥 一种按压自复位式自发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0498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Wisqo Pte. Ltd. A press-type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for wireless smart switches
CN205693542U (zh) * 2016-02-04 2016-11-16 廖淑辉 高功率动能自生电装置
CN208190493U (zh) * 2018-04-25 2018-12-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装置和无线开关
CN209844811U (zh) * 2019-01-11 2019-12-24 伍敏祥 一种按压自复位式自发电装置
CN109861489A (zh) * 2019-01-28 2019-06-07 廖淑辉 嵌入式能量发生模块和无源通信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800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5914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KR102101312B1 (ko) 유도 발전기 및 유도 발전기를 사용하여 전류를 발생시키는 방법
CN207398006U (zh) 一种无源无线翘板开关
CN208190493U (zh) 一种发电装置和无线开关
CN116526800B (zh) 一种高功率动能电磁转化发电机
CN112104184A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112952973A (zh) 一体式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多键无线开关
CN201117589Y (zh) 单相磁保持继电器
WO2010100464A2 (en) Holder for a position sensor
CN212137521U (zh) 一种自供能无线开关的发电机
CN209787011U (zh) 一种非簧片导电式闭环马达
CN201185162Y (zh) 一种控制用磁保持继电器
CN108134502B (zh) 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
JP3945025B2 (ja) 電動機
CN213708833U (zh) 一种高频振动无线洗衣器
CN214256090U (zh) 一种微型按压发电机
CN111884470A (zh) 一种电磁阻尼线性马达
CN212572351U (zh) 一种电磁阻尼线性马达
CN111181348A (zh) 一种z形导磁板磁生电装置
CN111953169A (zh) 一种直流往复电机
CN211701808U (zh) 一种按键开关发电结构
CN220964612U (zh) 一种垂直线性振动马达
CN212785124U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212305098U (zh) 一种磁铁阻尼线性马达
CN220421679U (zh) 一种低频多方向磁耦合压电-电磁式混合能量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