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5124U -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5124U
CN212785124U CN202022228634.6U CN202022228634U CN212785124U CN 212785124 U CN212785124 U CN 212785124U CN 202022228634 U CN202022228634 U CN 202022228634U CN 212785124 U CN212785124 U CN 212785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magnetic
magnetic plate
permanent magnet
plate
lef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86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agneto opti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2286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5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5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5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属于自发电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初始状态时,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第二上软磁板相接触后形成第一闭合磁路;当软磁板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软磁板、第二永磁体相接触后形成第二闭合磁路;第一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产生电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开关,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上述的自发电装置,自发电装置的线圈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可以实现无源无线式开关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控制器已经非常普遍的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相应的也就出现了使用无线开关来控制家用电器的无线开关,现有的无线开关可分为电池式无线开关和自发电式(无源)无线开关,这些无线开关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现有的无线开关在使用时存在很多的问题:1、电池式无线开关需要安装充电电池,由于开关处于无线连接状态,需要经常将电池取出充电,由于用户经常忘记充电,导致在使用电器的时候误判断为停电,使用不方便;2、现有的自发电式无线开关中自发电装置磁路复杂,制造不便,增加了制造成本;3、现有的自发电式无线开关中自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低,电流弱,供电量不足,导致家用电器的控制不稳定;4、现有的自发电式无线开关中永磁铁组件(永磁体和软磁架)与线圈组件(软磁板和线圈)之间组装所用部件结构复杂,制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本身组成零件少,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配合形成的闭合磁路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发电效率高,电流强,电流足。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和线圈,所述的软磁板可上下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线圈绕设在软磁板的中部;所述的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一软磁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的第一软磁架包括第一上软磁板、第一下软磁板、第二下软磁板、第二上软磁板、第一前软磁板和第一后软磁板,所述的第一前软磁板、第一后软磁板分别设置在软磁板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和第一下软磁板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的左端、第一下软磁板的左端、第一前软磁板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的左端通过第一左软磁板连接在一起;第一上软磁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的左上端、第一后软磁板的左上端固连,第一下软磁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的左下端、第一后软磁板的左下端固连;所述的第二上软磁板和第二下软磁板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右端的上下两侧,且第二上软磁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右上端、第一后软磁板的右上端固连,第二下软磁板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的右下端、第一后软磁板的右下端固连;所述的第一永磁体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上,第二永磁体吸附在第二下软磁板上;或者所述的第一永磁体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上,第二永磁体吸附在第一上软磁板上;
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第二上软磁板相接触后形成第一闭合磁路;当软磁板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软磁板、第二永磁体相接触后形成第二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一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或者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第二上软磁板相接触后形成第三闭合磁路;当软磁板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永磁体、第二下软磁板相接触后形成第四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三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四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和第二下软磁板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一下软磁板和第二上软磁板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左软磁板上开设有以防止第一左软磁板与软磁板左端相互影响的第一孔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软磁板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该拨动套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一前软磁板、第一后软磁板上,该拨动套上具有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和线圈,软磁板可上下转动地设置,线圈绕设在软磁板的中部;所述的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二软磁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二软磁架包括第三上软磁板、第三下软磁板、第四下软磁板和第四上软磁板,所述的第三上软磁板和第三下软磁板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左端的上下两侧,第三上软磁板的左端与第三下软磁板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左软磁板连接,第三下软磁板与第四下软磁板之间通过第一下软磁板连接;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和第四上软磁板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右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的后端和第四上软磁板的后端之间通过第二后软磁板连接;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的前端和第四上软磁板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前软磁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永磁体吸附在第三下软磁板的下表面,第二永磁体吸附在第三上软磁板的上表面;
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上软磁板、第一永磁体相接触后形成第五闭合磁路;当软磁板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下软磁板、第二永磁体相接触后形成第六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五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六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上软磁板和第四下软磁板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三下软磁板和第二上软磁板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软磁板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该拨动套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二后软磁板、第二前软磁板上,该拨动套上具有弹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下软磁板上开设有以便线圈缠绕的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左软磁板上开设有以防止第二左软磁板与软磁板左端相互影响的第二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开关,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上述的自发电装置,所述的自发电装置的线圈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通过控制软磁板相对永磁体组件上下转动来变换通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产生电源,又由于形成的是闭合磁路,因此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电效率高,电流强,电量足;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本身组成零件少,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配合形成的闭合磁路简单,制造快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第三上软磁板和第四下软磁板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三下软磁板和第二上软磁板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或者第一上软磁板和第二下软磁板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一下软磁板和第二上软磁板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大大增加了软磁板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了发电量;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通过设置左软磁板,增加了返回磁路,大大增加了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3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实施例3的剖视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线圈;2、软磁板;3、拨动套;3-1、弹片;4-1、第二上软磁板;4-2、第一后软磁板;4-3、第一前软磁板;4-4、第一上软磁板;4-5、第一下软磁板;4-6、第二下软磁板;5、第一左软磁板;5-1、第一孔洞;6、第一永磁体;7、第二永磁;8-1、第一线圈绕线块;8-1-1、第一中间活动腔;8-2、第一支撑块;8-3、第二支撑块;9-1、第二线圈绕线块;9-1-1、第二中间活动腔;9-2、第三支撑块;10-1、第四上软磁板;10-2、第四下软磁板;10-3、第三上软磁板;10-4、第三下软磁板;10-5、第二左软磁板;10-5-1、第二孔洞;10-6、第一下软磁板;10-6-1、开口;10-7、第二前软磁板;10-8、第二后软磁板;11、第三线圈座;11-1、第三活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2和线圈1,软磁板2可上下转动地设置,线圈1绕设在软磁板2的中部;
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一软磁架、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第一软磁架包括第一上软磁板4-4、第一下软磁板4-5、第二下软磁板4-6、第二上软磁板4-1、第一前软磁板4-3和第一后软磁板4-2;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分别设置在软磁板2前后两侧;第一上软磁板4-4和第一下软磁板4-5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左端的上下两侧;第一上软磁板4-4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上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上端固连,第一下软磁板4-5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下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下端固连;第二上软磁板4-1和第二下软磁板4-6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右端的上下两侧,且第二上软磁板4-1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右上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右上端固连,第二下软磁板4-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右下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右下端固连;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4-5上,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二下软磁板4-6上;
初始状态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6、第二上软磁板4-1相接触后形成第一闭合磁路,为增加此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6、第二上软磁板4-1的接触面积,第一下软磁板4-5和第二上软磁板4-1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软磁板4-4、第二永磁体7相接触后形成第二闭合磁路,为了增加此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软磁板4-4、第二永磁体7的接触面积,第一上软磁板4-4和第二下软磁板4-6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一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上下转动来变换通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产生电源,又由于形成的是闭合磁路,因此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电效率高,电流强,电量足。
接续图1,由于第一前软磁板4-3和第一后软磁板4-2是两块永磁体N极、S极的直接连接部分,同时也是闭合磁路中的一段返回磁路,因此例如第一永磁体N极发出的磁力线经过软磁板后,返回磁力线一部分通过第一前软磁板和第一后软磁板汇入第二永磁体S极,返回磁力线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前软磁板和第一后软磁板汇入第一永磁体S极,这样返回磁力线会变少,发电量少;为了增加发电量,第一上软磁板4-4的左端、第一下软磁板4-5的左端、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端通过第一左软磁板5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第一左软磁板5,也就增加了返回磁路,使得返回磁力线增加,发电量增加;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软磁板2上下转动发电时由于软磁板2左端与第一左软磁板5之间距离太近而影响发电量,第一左软磁板5上开设有以防止第一左软磁板5与软磁板2左端相互影响的第一孔洞5-1。
本实施例中第一软磁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由一整块板折弯形成的,第一上软磁板4-4、第一下软磁板4-5、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端围构成第一环状结构,第二下软磁板4-6、第二上软磁板4-1、第一前软磁板4-3的右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右端围构成第二环状结构,第一环状结构右侧面、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以及第二环状结构左侧面围构成第三环状结构;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本身组成零件少,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配合形成的闭合磁路简单,制造快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接续并结合图2、图3,为了使得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组装在一起,还包括第一线圈座,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软磁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第一线圈座为分体结构,第一线圈座包括用以绕设线圈的第一线圈绕线块8-1,第一线圈绕线块8-1设置在第三环状结构内并固定,具体固定手段有多种,例如使用卡扣结构固定或使用限位结构固定;第一线圈绕线块8-1的左侧设有前后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支撑块8-2,两块第一支撑块8-2夹在第一永磁体6前后两端后被卡入第一环状结构内并抵在第一线圈绕线块8-1上;第一线圈绕线块8-1的右侧设置有前后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支撑块8-3,两块第二支撑块8-3夹在第二永磁体7前后两端后被卡入第二环状结构内并抵在第一线圈绕线块8-1上,其中第一永磁体6与第一上软磁板4-4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永磁体7与第二上软磁板4-5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上软磁板4-4、第一下软磁板4-5、第二下软磁板4-6、第二上软磁板4-1均是倾斜设置的,因此第一环状结构与两块第一支撑块8-2的上下两侧面之间均是斜面配合,第二环状结构与两块第二支撑块8-3的上下两侧面之间均是斜面配合,两块第一支撑块8-2和两块第二支撑块8-3安装稳妥;第一左软磁板5卡在第一环状结构内,使得第一上软磁板4-4的左端、第一下软磁板4-5的左端、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端通过第一左软磁板5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左软磁板5被第一永磁体6磁吸固定;第一线圈绕线块8-1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第一线圈绕线块的第一中间活动腔8-1-1,两块第一支撑块8-2之间形成有第一左活动腔,两块第二支撑块8-3之间形成有右活动腔,右活动腔、第一中间活动腔8-1-1和第一左活动腔组成供软磁板2穿过做上下转动运动的第一活动腔;软磁板2可上下转动地设于第一活动腔内,软磁板的拨动端自第二永磁体与第二上软磁板之间穿出,其中第一中间活动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互相正对的作为软磁板转动支点的第一支点部;为了拨动软磁板更为方便省力,软磁板2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3,该拨动套3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上,该拨动套3上具有弹片3-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开关,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上述的自发电装置,自发电装置的线圈1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自发电装置中线圈1产生电流给射频控制板供电,可以实现无源无线式开关控制;使用本实施例的自发电装置适合做成跷板式无线开关。
实施例2
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4-5上,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一上软磁板4-4上,第一永磁体6与第二永磁体7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上软磁板4-4与第二下软磁板4-5之间的距离;
初始状态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6、第二上软磁板4-1相接触后形成第三闭合磁路;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永磁体7、第二下软磁板4-6相接触后形成第四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三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四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接续并结合图5、图6,为了使得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组装在一起,还包括第二线圈座,本实施例中第二线圈座为分体结构,第二线圈座包括用以绕设线圈的第二线圈绕线块9-1,第二线圈绕线块9-1设置在第三环状结构内并固定;第二线圈绕线块9-1的左侧设置有前后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三支撑块9-2,第二永磁体7和第一永磁体6被夹在两块第三支撑块9-2之间后被卡入第一环状结构内并抵在第二线圈绕线块9-1上;由于第一上软磁板4-4和第一下软磁板4-5均是倾斜设置的,因此第一环状结构与两块第三支撑块9-2的上下两侧面之间均是斜面配合,两块第三支撑块9-2安装稳妥;第一左软磁板5卡在第一环状结构内,使得第一上软磁板4-4的左端、第一下软磁板4-5的左端、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端通过第一左软磁板5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左软磁板5被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磁吸固定;第二线圈绕线块9-1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第二线圈绕线块的第二中间活动腔9-1-1,两块第三支撑块9-2之间形成有第二左活动腔,第二左活动腔和第二中间活动腔9-1-1组成供穿过做上下转动运动的第二活动腔;软磁板可上下转动地设于第二活动腔内;软磁板拨动端自第二下软磁板与第二上软磁板之间穿出,其中第二中间活动腔9-1-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互相正对的作为软磁板2转动支点的第二支点部;为了拨动软磁板2更为方便省力,软磁板2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3,该拨动套3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上,该拨动套3上具有弹片3-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开关,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上述的自发电装置,自发电装置的线圈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自发电装置中线圈产生电流给射频控制板供电,可以实现无源无线式开关控制;使用本实施例的自发电装置适合做成复位式无线开关。
实施例3
结合图7,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2和线圈1,软磁板2可上下转动地设置,线圈1绕设在软磁板2的中部;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二软磁架、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第二软磁架包括第三上软磁板10-3、第三下软磁板10-4、第四下软磁板10-2和第四上软磁板10-1,第三上软磁板10-3和第三下软磁板10-4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左端的上下两侧,第三上软磁板10-3的左端与第三下软磁板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左软磁板10-5连接,为了避免软磁板左端与第二左软磁板10-5距离太近而影响磁路,因此第二左软磁板10-5上设有第二孔洞10-5-1;第三下软磁板10-4与第四下软磁板10-2之间通过第一下软磁板10-6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线圈1缠绕更多的匝数,第一下软磁板10-6上开设有以便线圈1缠绕的开口10-6-1;第四下软磁板10-2和第四上软磁板10-1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右端的上下两侧;第四下软磁板10-2的后端和第四上软磁板10-1的后端之间通过第二后软磁板10-8连接;第四下软磁板10-2的前端和第四上软磁板10-1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前软磁板10-7连接;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三下软磁板10-4的下表面,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三上软磁板10-3的上表面;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上软磁板10-1和第四下软磁板10-2之间的距离;
初始状态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上软磁板10-1、第一永磁体6相接触后形成第五闭合磁路,为了增加此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上软磁板10-1、第一永磁体6的接触面积,第四上软磁板10-1和第三下软磁板10-4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下软磁板10-2、第二永磁体7相接触后形成第六闭合磁路,为了增加此时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下软磁板10-2、第二永磁体7的接触面积,第三上软磁板10-3和第四下软磁板10-2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五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六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上下转动来变换通过软磁板的磁力线方向,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产生电源,又由于形成的是闭合磁路,因此最大化了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电效率高,电流强,电量足。
接续,本实施例中第二软磁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是由一整块板折弯形成的,第四上软磁板10-1、第四下软磁板10-2、第二后软磁板10-8以及第二前软磁板10-7围构成第四环状结构,第三上软磁板10-3、第三下软磁板10-4以及第二左软磁板10-5围构成C形结构;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本身组成零件少,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配合形成的闭合磁路简单,制造快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接续并结合图8和图9,为了使得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组装在一起,还包括第三线圈座,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软磁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第三线圈座11为一体结构,第三线圈座11包括用以绕设线圈的线圈缠绕段和固设在线圈缠绕段左端的左软磁架安装段;线圈缠绕段的上侧面内凹形成有上安装腔,线圈缠绕段的下侧面内凹形成有下安装腔,第一永磁体6安装于上安装腔内,第二永磁体7安装于下安装腔内;第三线圈座11的线圈缠绕段卡在C形结构与第四环状结构之间并固定,第三线圈座11的左软磁架安装段卡在C形结构内固定,第三线圈座11的具体固定手段有多种,例如使用卡扣结构固定或使用限位结构固定;由于第三下软磁板10-4和第三上软磁板10-3均是斜向设置,因此左软磁架安装段的上下两侧面与C形结构之间均是斜面配合,第三线圈座11安装稳妥;第三线圈座11上设置有左右贯穿第三线圈座用以供软磁板2穿过的第三活动腔11-1;软磁板可上下转动地设于第三活动腔内;软磁板的拨动端自第四下软磁板与第四上软磁板之间穿出,其中第三活动腔11-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互相正对的作为软磁板2转动支点的第三支点部;为了拨动软磁板2更为方便省力,软磁板2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3,该拨动套3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二后软磁板10-8、第二前软磁板10-7上,该拨动套3上具有弹片3-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开关,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上述的自发电装置,自发电装置的线圈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自发电装置中线圈产生电流给射频控制板供电,可以实现无源无线式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本身组成零件少,永磁体组件和线圈组件配合形成的闭合磁路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发电效率高,电流强,电流足。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2)和线圈(1),所述的软磁板(2)可上下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线圈(1)绕设在软磁板(2)的中部;所述的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一软磁架、第一左软磁板(5)、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所述的第一软磁架包括第一上软磁板(4-4)、第一下软磁板(4-5)、第二下软磁板(4-6)、第二上软磁板(4-1)、第一前软磁板(4-3)和第一后软磁板(4-2),所述的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分别设置在软磁板(2)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4-4)和第一下软磁板(4-5)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4-4)的左端、第一下软磁板(4-5)的左端、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端以及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端通过第一左软磁板(5)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4-4)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上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上端固连,第一下软磁板(4-5)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左下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左下端固连;所述的第二上软磁板(4-1)和第二下软磁板(4-6)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右端的上下两侧,且第二上软磁板(4-1)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右上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右上端固连,第二下软磁板(4-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前软磁板(4-3)的右下端、第一后软磁板(4-2)的右下端固连;所述的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4-5)上,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二下软磁板(4-6)上;或者所述的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一下软磁板(4-5)上,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一上软磁板(4-4)上;
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6)、第二上软磁板(4-1)相接触后形成第一闭合磁路;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软磁板(4-4)、第二永磁体(7)相接触后形成第二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一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二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或者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永磁体(6)、第二上软磁板(4-1)相接触后形成第三闭合磁路;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永磁体(7)、第二下软磁板(4-6)相接触后形成第四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三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四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软磁板(4-4)和第二下软磁板(4-6)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一下软磁板(4-5)和第二上软磁板(4-1)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软磁板(5)上开设有以防止第一左软磁板(5)与软磁板(2)左端相互影响的第一孔洞(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磁板(2)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3),该拨动套(3)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一前软磁板(4-3)、第一后软磁板(4-2)上,该拨动套(3)上具有弹片(3-1)。
5.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和永磁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组件包括软磁板(2)和线圈(1),软磁板(2)可上下转动地设置,线圈(1)绕设在软磁板(2)的中部;所述的永磁体组件包括第二软磁架、第一永磁体(6)和第二永磁体(7),第二软磁架包括第三上软磁板(10-3)、第三下软磁板(10-4)、第四下软磁板(10-2)和第四上软磁板(10-1),所述的第三上软磁板(10-3)和第三下软磁板(10-4)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左端的上下两侧,第三上软磁板(10-3)的左端与第三下软磁板(10-4)的左端之间通过第二左软磁板(10-5)连接,第三下软磁板(10-4)与第四下软磁板(10-2)之间通过第一下软磁板(10-6)连接;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10-2)和第四上软磁板(10-1)分别相对地设置在软磁板(2)右端的上下两侧;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10-2)的后端和第四上软磁板(10-1)的后端之间通过第二后软磁板(10-8)连接;所述的第四下软磁板(10-2)的前端和第四上软磁板(10-1)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二前软磁板(10-7)连接;所述的第一永磁体(6)吸附在第三下软磁板(10-4)的下表面,第二永磁体(7)吸附在第三上软磁板(10-3)的上表面;
初始状态时,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上软磁板(10-1)、第一永磁体(6)相接触后形成第五闭合磁路;当软磁板(2)相对永磁体组件转动后,所述的软磁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下软磁板(10-2)、第二永磁体(7)相接触后形成第六闭合磁路;所述的第五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与第六闭合磁路中经过软磁板(2)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上软磁板(10-3)和第四下软磁板(10-2)均呈左高右低的斜向设置,第三下软磁板(10-4)和第四上软磁板(10-1)均呈左低右高的斜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磁板(2)的拨动端套设有拨动套(3),该拨动套(3)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铰接于第二后软磁板(10-8)、第二前软磁板(10-7)上,该拨动套(3)上具有弹片(3-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下软磁板(10-6)上开设有以便线圈缠绕的开口(10-6-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左软磁板(10-5)上开设有以防止第二左软磁板(10-5)与软磁板(2)左端相互影响的第二孔洞(10-5-1)。
10.一种无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控制板、用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关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自发电装置,所述的自发电装置的线圈(1)与射频控制板电性连接。
CN202022228634.6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Active CN212785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8634.6U CN212785124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8634.6U CN212785124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5124U true CN212785124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8634.6U Active CN212785124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5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366A (zh) * 2020-11-02 2021-01-12 常州工学院 一种两端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366A (zh) * 2020-11-02 2021-01-12 常州工学院 一种两端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112217366B (zh) * 2020-11-02 2024-07-09 常州磁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4184A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112152414B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CN212785124U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111478548A (zh) 一种c型双磁铁微型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07398006U (zh) 一种无源无线翘板开关
US11552665B2 (en) Apparatus for self-generating power with two magnets at two ends and wireless switch using same
CN109873545A (zh) 一种按压式自发电无线开关
CN111865032A (zh) 一种双磁铁水平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自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111416495A (zh) 一种独立双磁铁翘板式微型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111865031A (zh) 一种双磁铁竖向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自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12909311U (zh) 一种c型双磁铁微型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214591085U (zh) 一种单边接触型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212588251U (zh) 一种增强型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自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12909312U (zh) 一种双磁体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13483630U (zh) 一种自发电式无线旋钮开关
CN213521620U (zh) 一种两端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应用其的无线开关
CN209724724U (zh) 多功能风扇
CN111799978A (zh) 一种双磁体翘板式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12183372U (zh) 一种微型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14959232U (zh) 一种带楔形连接结构的拨动式自发电模块及无线开关
CN214205298U (zh) 一种带楔形连接结构的双磁自发电模块及无线开关
CN107994752B (zh) 一种自发电装置及具有该发电装置的无线开关
CN208384793U (zh) 一种无源无线开关
CN2129972Y (zh) 高灵敏超小型继电器
CN214959234U (zh) 一种杠杆驱动式自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No.1655, building 4, heimudan Science Park,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magneto opti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32 No. 666 Liaoh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