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6257B -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6257B
CN116526257B CN202310809044.8A CN202310809044A CN116526257B CN 116526257 B CN116526257 B CN 116526257B CN 202310809044 A CN202310809044 A CN 202310809044A CN 116526257 B CN116526257 B CN 116526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lamping
normal pressure
spring
monito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9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6257A (zh
Inventor
许家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90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6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6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包括:端子卡接机构,滑动施压套件,压力监控组件,倾斜监控组件。采用本线头端子安装装置能够通过滑动施压套件下压端子卡接机构能将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中,利用压力监控组件能够监控线头端子在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端子底座PIN针是否有异常,利用倾斜监控组件能够监控线头端子在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是否竖直插入。如果PIN针倾斜、弯曲或是反向插入,就会导致插入力增加,压力监控组件上的压力监控指示灯和蜂鸣器显示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如果手持线头端子倾斜插入端子底座,也会导致侧边指示灯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

Description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端子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和电脑产品需要用线头端子和端子底座进行电气连接。在印刷电路板(PCBA板)级测试、整机组装过程中也要进行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的操作。PIN针是连接器中用来完成电(信号)的导电(传输)的一种金属物质。在将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需要保持端子底座上的PIN针与端子的PIN孔要一一对准、端子底座上所有PIN针需竖直不能弯曲、端子底座上PIN针不能倾斜,线头端子需竖直压入端子底座。如端子底座和线头端子有防呆设计,底座特定位置少装一根PIN针和端子少开一孔,在按插线头端子时需防呆位置对应,否则就会造成线头端子压坏端子底座PIN针,将底座压坏或PIN针戳破端子,造成端子底座或线头端子物料有连接异常隐患,或是损坏端子底座或线头端子,严重的还会损坏底座下方的印刷电路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监控线头端子在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竖直插入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用于将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中,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包括:
端子卡接机构,设有底座和杆部;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夹槽,在所述夹槽内卡接所述线头端子;
滑动施压套件,套设在所述杆部且能够沿所述杆部延伸方向滑动,其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弹性件连接;
压力监控组件,设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相对于所述杆部的移动距离提醒对线头端子施加的压力范围;
倾斜监控组件,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朝向所述杆部的内侧壁上,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是否存在挤压应力来提醒是否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卡接机构呈倒U形,所述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所述第一夹手和所述第二夹手之间设置所述夹槽以卡持所述线头端子的两侧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左夹臂的顶部与所述右夹臂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夹臂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夹手连接,所述右夹臂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手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夹臂的顶部设有夹臂伸缩导柱,所述右夹臂的顶部设有夹臂限位槽,所述夹臂伸缩导柱伸入至所述夹臂限位槽内通过限位螺丝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监控组件和右监控组件,所述左监控组件套设在所述左夹臂上,所述右监控组件套设在所述右夹臂上,所述左监控组件套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夹手的顶面,所述右监控组件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夹手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之间通过弹性缓冲结构连接;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弹簧和套筒,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上,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弹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均包括推动主体和固定盖;所述推动主体和所述固定盖之间形成贯穿通孔;所述固定盖上设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上能够卡接所述弹簧,所述套筒和所述卡接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上均设有防滑纹和推力凸台;所述防滑纹设于所述推动主体外侧壁上部,所述推力凸台设于所述推动主体外侧壁下部,所述推力凸台的表面凸出于所述防滑纹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监控组件包括:
左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的左夹臂上;
左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上;
左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右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的右夹臂上;
右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上;
右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供电触点结构和所述右供电触点结构均包括电池、走线、感应弹片;所述感应弹片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负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感应弹片朝向所述推动主体的内侧壁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均包括常压指示灯和常压触点;所述常压指示灯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的顶面;所述常压触点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常压触点和负极常压触点,所述正极常压触点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与所述常压指示灯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常压触点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超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超压提醒回路均包括蜂鸣器、超压指示灯和超压触点;所述超压指示灯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的顶面;所述超压触点包括相分离的正极超压触点和负极超压触点,所述正极超压触点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与所述蜂鸣器及所述超压指示灯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超压触点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监控组件包括侧向感应块,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设有感应块安装槽,所述感应块安装槽成对设于所述推动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侧向感应块安装在所述感应块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向感应块包括第一侧感应块和第二侧感应块;所述倾斜监控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推动主体顶面的第一侧倾斜指示灯和第二侧倾斜指示灯,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侧感应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与所述第二侧感应块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被点亮;当所述第二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被点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卡接机构的底座设有缓冲支柱,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缓冲支柱上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还包括:
过压保护机构,设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施加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当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施加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相对所述杆部非受力自由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机构包括控力块和受力凸台;所述控力块可活动式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朝向所述杆部的内侧壁上;所述受力凸台设于所述杆部朝向所述控力块的一侧表面,所述受力凸台呈楔形,所述受力凸台的顶部宽度小于所述受力凸台的底部宽度;当所述控力块与所述受力凸台相抵接从上至下滑动时,所述控力块受到所述受力凸台的挤压压力大小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力块与所述受力凸台的底部相互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时能够压坏端子底座PIN针的最小应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机构还包括复位楔;所述复位楔设于所述杆部上且对应所述控力块设置;所述复位楔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与所述控力块卡接;当所述控力块位于所述受力凸台的底部下方时,能够通过拨动所述控力块带动所述复位杆控制所述控力块越过所述受力凸台的底部滑动至所述受力凸台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楔还设有导轨孔和弹簧孔,所述导轨孔用于固定所述复位楔在所述杆部上的位置,所述弹簧孔内安装复位弹簧使所述复位楔的复位杆自动复位。
上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通过滑动施压套件下压端子卡接机构能将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中,利用压力监控组件能够监控线头端子在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端子底座PIN针是否有异常,利用倾斜监控组件能够监控线头端子在插入端子底座过程中是否竖直插入。如果PIN针倾斜、弯曲或是反向插入,就会导致插入力增加,压力监控组件上的压力监控指示灯和蜂鸣器显示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如果手持线头端子倾斜插入端子底座,也会导致侧边指示灯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线头端子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线头端子安装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端子卡接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端子卡接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施压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施压套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端子卡接机构与滑动施压套件的配合结构截面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压力监控组件的电性连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侧向感应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楔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楔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识如下:
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端子卡接机构1,底座11,第一夹手111,第二夹手112,缓冲支柱113,杆部12,左夹臂121,右夹臂122,夹臂伸缩导柱123,夹臂限位槽124,夹槽13,弹性件14,限位环15,滑动施压套件2,左监控组件21,右监控组件22,弹性缓冲结构23,弹簧231,套筒232,推动主体24,防滑纹241,推力凸台242,固定盖25,卡接柱251,压力监控组件3,电池311,走线312,感应弹片313,常压指示灯321,常压触点322,蜂鸣器331,超压指示灯332,超压触点333,倾斜监控组件4,侧向感应块41,感应块安装槽42,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第二侧倾斜指示灯44,接触光面411,弹簧螺丝柱412,上接触头413,下接触头414,过压保护机构5,控力块51,控力接触面511,复位卡口512,控力弹簧柱513,受力凸台52,复位楔53,复位杆531,导轨孔532,弹簧孔533,线头端子200,端子底座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背景技术所述,参考图1,在服务器和电脑产品用线头端子200和印刷电路板(PCBA板)的端子底座300进行电气连接时,在将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过程中,存在以下因素导致异常:
1)端子底座300来料无法保证PIN针100%是竖直,经常存在PIN针倾斜或弯曲。插端子时导致压坏PIN针和损坏物料,或是造成电气连接隐患。
2)端子底座300和端子防呆有设计,插端子就要保证端子底座300和线头端子200的防呆位置对应。实际生产中员工因为长时间操作,容易忽视防呆对准,强力将端子插到端子底座300去,导致压坏PIN针和损坏物料,或是造成电气连接隐患。
3)员工手抓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时,因视线受阻很难保证竖直向下,经常出现倾斜导致端子底座300PIN针和线头端子200PIN孔无法一一对准。倾斜插入导致压坏PIN针和损坏物料,或是造成电气连接隐患。
4)新进员工插线头端子200过程中,因为按插力度和方向把握不熟悉。在以上三点都正常情况下,也会在按压中途导致倾斜和力度过大弄坏端子底座300。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能够监控线头端子200在插入端子底座300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端子底座300PIN针是否有异常、是否竖直插入。如果PIN针倾斜、弯曲或是反向插入,就会导致插入力增加,装置上压力监控指示灯和蜂鸣器331显示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如果手持线头端子200倾斜插入端子底座300,也会导致侧边指示灯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如果以上报警操作人员都不做检查还是强行将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则装置启动防损缓冲机制。防止端子底座300被插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用于将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中,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包括:
端子卡接机构1,设有底座11和杆部12;所述底座11的底面设有夹槽13,在所述夹槽13内卡接所述线头端子200;
滑动施压套件2,套设在所述杆部12且能够沿所述杆部12延伸方向滑动,其底部与所述底座11的顶面通过弹性件14连接;
压力监控组件3,设于所述杆部12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之间,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相对于所述杆部12的移动距离提醒对线头端子200施加的压力范围;
倾斜监控组件4,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朝向所述杆部12的内侧壁上,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杆部12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之间是否存在挤压应力来提醒是否倾斜。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卡接机构1呈倒U形,所述底座1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手111和第二夹手112,所述第一夹手111和所述第二夹手112之间设置所述夹槽13以卡持所述线头端子200的两侧端部。所述第一夹手111和所述第二夹手112成对设置,下文简称为夹手。夹手的主要功能是夹持住线头端子200,将线头端子200夹持住并按压到端子底座300上。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部12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夹臂121和右夹臂122,所述左夹臂121的顶部与所述右夹臂12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夹臂12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夹手111连接,所述右夹臂12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手112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夹臂121的顶部设有夹臂伸缩导柱123,所述右夹臂122的顶部设有夹臂限位槽124,所述夹臂伸缩导柱123伸入至所述夹臂限位槽124内相连接,具体可通过限位螺丝固定连接。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左监控组件21和右监控组件22,所述左监控组件21套设在所述左夹臂121上,所述右监控组件22套设在所述右夹臂122上,所述左监控组件21套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14连接至所述第一夹手111的顶面,所述右监控组件22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14连接至所述第二夹手112的顶面。
如图2、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21和所述右监控组件22之间通过弹性缓冲结构23连接;所述弹性缓冲结构23包括弹簧231和套筒232,所述弹簧2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监控组件21和所述右监控组件22上,所述套筒232设置在所述弹簧231内。
所述弹性缓冲结构23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左右夹臂122上的监控组件,使左右监控组件22可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伸缩移动,竖直方向不可相对移动。保证左右夹臂122与左右监控组件22竖直方向的力均衡。
如图2、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21和所述右监控组件22均包括推动主体24和固定盖25;所述推动主体24和所述固定盖25之间形成贯穿通孔;贯穿通孔内容置左夹臂12或右夹臂122;所述固定盖25上设有卡接柱251,所述卡接柱251上能够卡接所述弹簧231,所述套筒232和所述卡接柱251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监控组件21和所述右监控组件22上均设有防滑纹241和推力凸台242;所述防滑纹241设于所述推动主体24外侧壁上部,所述推力凸台242设于所述推动主体24外侧壁下部,所述推力凸台242的表面凸出于所述防滑纹241的表面。
其中,左监控组件21及左夹手安装在左夹臂121上,与右夹臂122组合成本装置的基体。其主要功能是将人手作用在左监控组件21上的力传播到夹手,使夹手夹持住线头端子200。并将线头端子200按压到端子底座300上。
如图2、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监控组件3包括:
左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12的左夹臂121上;
左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21上;
左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21上,且位于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右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12的右夹臂122上;
右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22上;
右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22上,且位于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如图2、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供电触点结构和所述右供电触点结构均包括电池311、走线312、感应弹片313;所述感应弹片313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312连接至所述电池311的正极,所述负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312连接至所述电池311的负极,所述感应弹片313朝向所述推动主体24的内侧壁设置。
如图2、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均包括常压指示灯321和常压触点322;所述常压指示灯321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24的顶面;所述常压触点322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常压触点322和负极常压触点322,所述正极常压触点322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322与所述常压指示灯321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常压触点322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322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如图2、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超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超压提醒回路均包括蜂鸣器331、超压指示灯332和超压触点333;所述超压指示灯332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24的顶面;所述超压触点333包括相分离的正极超压触点333和负极超压触点333,所述正极超压触点333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333与所述蜂鸣器331及所述超压指示灯332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超压触点333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333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其中,所述压力监控组件3主要功能是监控竖直向下按压线头端子200力的大小;同时也监控左右夹臂122是否竖直向下按压,有无倾斜。如果向下按压力超出正常值,会有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331响报警。如左右夹臂122不是竖直向下按压,也有侧向倾斜指示灯报警。当按压力过大时为了保护线头端子200或端子底座300不受损坏,监控组件启动缓冲减压机制。
如图2、图6、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监控组件4包括侧向感应块41,所述左监控组件21和所述右监控组件22设有感应块安装槽42,所述感应块安装槽42成对设于所述推动主体24的内侧壁上,所述侧向感应块41安装在所述感应块安装槽42内。
如图2、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向感应块41包括第一侧感应块和第二侧感应块;所述倾斜监控组件4还包括设于所述推动主体24顶面的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和第二侧倾斜指示灯44,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与所述第一侧感应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44与所述第二侧感应块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被点亮;当所述第二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44被点亮。
如图10所示,所述侧向感应块41包括接触光面411、弹簧螺丝柱412、上接触头413和下接触头414,上接触头413和下接触头414分别位于侧向感应块41本体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光面411与弹簧螺丝柱412分别位于侧向感应块41本体的两侧。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卡接机构1的底座11设有缓冲支柱113,所述弹性件14为套设在所述缓冲支柱113上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的底部和所述底座11的顶面。
如图2所示,所述端子卡接机构1的左夹臂121和右夹臂122上均设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用于限制所述倾斜监控组件4的最高位置,还能防止所述弹性件14UI所述缓冲支柱113脱离。
如图1、图2、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还包括:
过压保护机构5,设于所述杆部12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1施加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当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1施加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相对所述杆部12非受力自由滑动。
如图3、图4、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机构5包括控力块51和受力凸台52;所述控力块51可活动式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2朝向所述杆部12的内侧壁上;所述受力凸台52设于所述杆部12朝向所述控力块51的一侧表面,所述受力凸台52呈楔形,所述受力凸台52的顶部宽度小于所述受力凸台52的底部宽度;当所述控力块51与所述受力凸台52相抵接从上至下滑动时,所述控力块51受到所述受力凸台52的挤压压力大小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力块51与所述受力凸台52的底部相互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时能够压坏端子底座300PIN针的最小应力。
如图5、图6、图11、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压保护机构5还包括复位楔53;所述复位楔53设于所述杆部12上且对应所述控力块51设置;所述复位楔53设有复位杆531,所述复位杆531与所述控力块51卡接;当所述控力块51位于所述受力凸台52的底部下方时,能够通过拨动所述控力块51带动所述复位杆531控制所述控力块51越过所述受力凸台52的底部滑动至所述受力凸台52的顶部。所述复位楔53为拨动按键。
如图9所示,所述控力块51与受力凸台52相接触的斜面为控力接触面511,所述控力块51的侧部设有复位卡口512,所述复位杆531通过所述复位卡口512与所述控力块51卡接;所述控力块51背离所述控力接触面511一侧设有控力弹簧柱513。
如图11、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楔53还设有导轨孔532和弹簧孔533,所述导轨孔532用于固定所述复位楔53在所述杆部12上的位置,所述弹簧孔533内安装复位弹簧231使所述复位楔53的复位杆531自动复位。
综上所述,下面对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中的结构特征分别依次说明:
1)左夹臂121,左夹臂121结构如下图3所示。左夹臂121的主要功能是将左监控组件21和夹手安装在其臂体上,与右夹臂122一起组合成一个可夹持、收放的夹子,通过左右夹臂122底端的夹手夹持、按压线头端子200到端子底座300的作用。夹臂上各结构功能如下:
a.电池槽,用于安放本装置指示灯和蜂鸣器331所需电力的电池311。
b.线槽,用于安放连接感应弹片313、触点、指示灯、蜂鸣器331和电池311的线路。
c.感应弹片313安装孔,用于安装感应金属弹片,当左监控组件21在夹臂体向下滑动时,感应弹片313会接触到左监控组件21上的常压触点322或超压触点333。使电池311-感应弹片313-常压触点322-常压指示灯321形成闭合回路,或者电池311-感应弹片313-超压触点333-超压指示灯332和蜂鸣器331形成闭合回路,点亮指示灯或促使蜂鸣器331报警。
d.受力凸台52,受力凸台52与监控组件上的控力块51相互作用、卡持。将人手作用在监控组件向下的力传输到左夹臂121上,使左夹臂121上的夹手有竖直向下按压线头端子200的作用力。
e.缓冲支柱113,用于放置缓冲弹簧,当人手作用于左监控组件21向下的力大于受力凸台52和控力块51之间所设置的最大摩檫力时,监控组件的控力块51就滑过受力凸台52,使监控组件向下滑动。在缓冲支柱113弹簧231的缓冲作用下监控组件向下滑动速度减低直至停止,移动时使操作人员有时间减小下压力或脱开装置。避免人手作用于监控组件向下的力过大而导致线头端子200压坏端子底座300PIN针或是压坏物料。
f.夹手固定孔,用于将夹手固定在左右夹臂122上,三个孔采用三角形分布使其固定更牢固和受力更稳定。针对不同的线头端子200外型设计不同的夹手,通过夹手固定孔进行固定。
g.夹手安装槽用于安放夹手。
h.夹臂伸缩导孔,用于同右臂的伸缩导孔相配套结合,使左右夹臂122在组装完成后形成一个竖直方向不可相对移动,水平方向可相互移动的整体。
2)右夹臂122,右夹臂122的结构如下图4所示。右夹臂122的主要功能是将右监控组件22和夹手安装在其臂体上。右夹臂122大部分结构及其功能与左夹臂121一样,参考左夹臂121结构介绍及功能即可,与左夹臂121不一样的有以下两点:
a.夹臂伸缩导孔,右夹臂122的伸缩导孔与左夹臂121的导孔结构刚好互补。
b.限位螺丝孔,用于安装限位螺丝,使螺丝柱能在左夹臂121的限位槽上滑动。让左右夹臂122伸缩导孔在相对水平滑动时不能完全脱开。
3)左监控组件21,左监控组件21的结构如下图5所示。左监控组件21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人手传输到左夹臂121下压力大小、监控装置是否是竖直向下按压。如果下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监控组件内的控力块51与夹臂上的受力凸台52移位脱离,使监控组件向下移动挤压缓冲弹簧,起到释放按压力的作用。
监控组件各结构功能如下:
a.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用于显示监控组件及夹臂向第二侧倾斜。当监控组件向第二侧倾斜时,第一侧感应块与夹臂相互挤压,使第一侧感应块两端的接触头与连接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的线路相互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第一侧指示灯亮起。
b.第二侧倾斜指示灯44的功能和作用同第一侧倾斜指示灯43一样。
c.常压指示灯321。当装置将线头端子200正常压入端子底座300时,常压指示灯321-组件上的常压触点322-夹臂上的感应弹片313-电池311 四者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常压指示灯321亮起。证明装置夹手往下将线头端子200按压到端子底座300的过程正常、阻力正常,没有出现端子底座300PIN针弯曲、倾斜、反向的等异常导致下压阻力变大的情况。
d.超压指示灯332与蜂鸣器331。当线头端子200与端子底座300反向、端子底座300PIN针弯曲、端子底座300PIN针倾斜、线头端子200与端子底座300未对齐时,因有结构干涉作用。所以向下按压线头端子200时阻力会比正常时大很多。因控力块51受到弹簧231横向推力是一定,当夹臂上的受力凸台52对控力块51受力接触面挤压力大过控力块51受到弹簧231的推力时,控力块51往弹簧231方向收缩。使控力块51相对受力凸台52往下移动,带动整个监控组件在夹臂向下滑动。当监控组件上的超压触点333与夹臂上的感应弹片313相互接触时。超压指示灯332-蜂鸣器331-组件上的超压触点333-夹臂上的感应弹片313-电池311 五者之间形成闭合的回路,超压指示灯332亮起、蜂鸣器331响起。提醒操作员向下的按压力过大,需停止操作、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压坏端子底座300或是端子等异常。
e.控力块51调压螺丝。用于调节放置在控力块51螺丝柱上弹簧231的伸缩量,从而达到调节控力块51能承受来自夹臂受力凸台52压力大小。进而确定控力块51与受力凸台52之间竖直方向最大卡持力,最大卡持力与线头端子200正常情况下按压到端子底座300的最大力相同。
f.侧向调压螺丝。用于调节放置在感应块螺丝柱上弹簧231的伸缩量,从而达到调节感应块能承受来自夹臂受力倾斜的压力大小。从而能够监控装置是否处于倾斜操作。
g.固定盖25,用于将监控组件的各个部件组合、包裹在夹臂上,使监控组件各部分组合后能形成一个整体,能在夹臂上移动。其上的伸缩导轨和限位导轨,用于将左右监控组件22组合成一个水平方向可伸缩移动(人员用手夹住左右监控组件22时),竖直方向不可相对移动。
h.操作夹持面。是人员使用本装置时手指接触的表面。
i.复位锲。当装置按压力过大时,装置泄压后控力块51滑到受力凸台52下端无法自动复位。需人手按压复位锲将控力块51往后挤压(通过复位杆531挤压复位卡口512),控力块51控力接触面511缩回行程超过受力凸台52后才能复位。控力块51复位后在弹簧231的作用下复位锲又自动回到原位,等待需要下一次需要复位操作。
4)右监控组件22,右监控组件22结构和功能都与左监控组件21一致。其结构与功能件参考左监控组件21描述。
5)夹手,包括第一夹手111和第二夹手112,夹手的主要功能是夹住线头端子200,在夹臂向下作用力将线头端子200压入端子底座300中。第一夹手111的结构如图6所示,用螺栓通过固定孔与夹臂上的夹手固定孔连接固定。夹槽13用于夹持线头端子200。跟据线头端子200外形结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夹槽13类型。以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6)套筒232,功能是连接左右夹臂122上的监控组件,使左右监控组件22可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伸缩移动,竖直方向不可相对移动。保证左右夹臂122与左右监控组件22竖直方向的力均衡。其结构如下图7所示。导轨槽用于按放左右监控组件22固定盖25的伸缩导轨和限位导轨。将螺丝通过限位螺丝孔,与固定盖25限位导轨相互配合,防止在弹簧231的压力下左右组件的固定盖25脱离套筒232。在套筒232外装上弹簧231,在弹簧231弹力作用下,左右夹臂122自动打开,使整个装置处于类似夹子的打开状态。方便操作人员用装置夹持线头端子200。
上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中,通过滑动施压套件2下压端子卡接机构1能将线头端子200插入端子底座300中,利用压力监控组件3能够监控线头端子200在插入端子底座300过程中方向是否正确、端子底座300PIN针是否有异常,利用倾斜监控组件4能够监控线头端子200在插入端子底座300过程中是否竖直插入。如果PIN针倾斜、弯曲或是反向插入,就会导致插入力增加,压力监控组件3上的压力监控指示灯和蜂鸣器331显示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如果手持线头端子200倾斜插入端子底座300,也会导致侧边指示灯亮起,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
在使用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时,操作步骤包括:
S1.将装置的各个组件组装好,连接指示灯、蜂鸣器331及弹片、触点和电池311。
S2.根据需要插装线头端子200与端子底座300之间按插力大小,调节监控组件上的控力块51调压螺丝。使弹簧231顶撑控力块51的压力处在合适的大小(当有异常按插力变大导致端子或端子底座300破损前,异常指示灯亮起蜂鸣器331报警的状态)。调节监控组件上的侧向调压螺丝,使当装置倾斜时对应测试指示灯能够亮起报警。
S3.将线头端子200放入装置的夹手内,操作人员拇指和食指分别夹持住左右监控组件22上的操作夹持面,使夹手能够夹住线头端子200。
S4.线头端子200与端子底座300对准后,用力夹持装置向下压线头端子200,在下压过程中如有超压指示灯332/蜂鸣器331报警,需停止向下插压,确认异常后才可继续操作;如倾斜指示灯亮起需及时纠正避免装置倾斜。
S5.将线头端子200按压到端子底座300后,提起装置可进入下一循环插线头端子200操作。
本申请提供可监控压力和方向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100,能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a.通过装置按压线头端子200,能够避免因端子底座300PIN针歪曲、倾斜按压导致端子底座300或是线头端子200损坏报废异常。降低报废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直通率。
b.通过装置按压线头端子200,能够避免因为人员倾斜按压线头端子200,导致端子底座300或是线头端子200损坏报废异常。降低报废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直通率。
c.通过装置按压线头端子200,能够避免有防呆设计的线头端子200与端子底座300反向,导致端子底座300或是线头端子200损坏报废异常。降低报废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直通率。
d.通过装置按压线头端子200,降低了对人员操作能力和感知的要求。对产线员工的能力要求降低。降低人力生本和培训时间。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用于将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卡接机构,设有底座和杆部;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夹槽,在所述夹槽内卡接所述线头端子;
滑动施压套件,套设在所述杆部且能够沿所述杆部延伸方向滑动,其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弹性件连接;
压力监控组件,设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相对于所述杆部的移动距离提醒对线头端子施加的压力范围;
倾斜监控组件,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朝向所述杆部的内侧壁上,用于通过检测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是否存在挤压应力来提醒是否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卡接机构呈倒U形,所述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所述第一夹手和所述第二夹手之间设置所述夹槽以卡持所述线头端子的两侧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左夹臂的顶部与所述右夹臂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左夹臂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夹手连接,所述右夹臂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臂的顶部设有夹臂伸缩导柱,所述右夹臂的顶部设有夹臂限位槽,所述夹臂伸缩导柱伸入至所述夹臂限位槽内通过限位螺丝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监控组件和右监控组件,所述左监控组件套设在所述左夹臂上,所述右监控组件套设在所述右夹臂上,所述左监控组件套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夹手的顶面,所述右监控组件的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夹手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之间通过弹性缓冲结构连接;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弹簧和套筒,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上,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弹簧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均包括推动主体和固定盖;所述推动主体和所述固定盖之间形成贯穿通孔;所述固定盖上设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上能够卡接所述弹簧,所述套筒和所述卡接柱位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上均设有防滑纹和推力凸台;所述防滑纹设于所述推动主体外侧壁上部,所述推力凸台设于所述推动主体外侧壁下部,所述推力凸台的表面凸出于所述防滑纹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控组件包括:
左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的左夹臂上;
左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上;
左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左监控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右供电触点结构,分别设于所述杆部的右夹臂上;
右常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上;
右超压提醒回路,设于所述右监控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供电触点结构和所述右供电触点结构均包括电池、走线、感应弹片;所述感应弹片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负极弹片通过所述走线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感应弹片朝向所述推动主体的内侧壁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常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常压提醒回路均包括常压指示灯和常压触点;所述常压指示灯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的顶面;所述常压触点包括相分离的正极常压触点和负极常压触点,所述正极常压触点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与所述常压指示灯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常压触点和所述负极常压触点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超压提醒回路和所述右超压提醒回路均包括蜂鸣器、超压指示灯和超压触点;所述超压指示灯安装在所述推动主体的顶面;所述超压触点包括相分离的正极超压触点和负极超压触点,所述正极超压触点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与所述蜂鸣器及所述超压指示灯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超压触点和所述负极超压触点能够分别同时与所述正极弹片和所述负极弹片电性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监控组件包括侧向感应块,所述左监控组件和所述右监控组件设有感应块安装槽,所述感应块安装槽成对设于所述推动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侧向感应块安装在所述感应块安装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感应块包括第一侧感应块和第二侧感应块;所述倾斜监控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推动主体顶面的第一侧倾斜指示灯和第二侧倾斜指示灯,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侧感应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与所述第二侧感应块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一侧倾斜指示灯被点亮;当所述第二侧感应块被挤压时,所述第二侧倾斜指示灯被点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卡接机构的底座设有缓冲支柱,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缓冲支柱上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的底部和所述底座的顶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端子安装装置还包括:
过压保护机构,设于所述杆部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施加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阈值;当所述滑动施压套件对所述端子卡接机构施加的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滑动施压套件相对所述杆部非受力自由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机构包括控力块和推力凸台;所述控力块可活动式设于所述滑动施压套件朝向所述杆部的内侧壁上;所述推力凸台设于所述杆部朝向所述控力块的一侧表面,所述推力凸台呈楔形,所述推力凸台的顶部宽度小于所述推力凸台的底部宽度;当所述控力块与所述推力凸台相抵接从上至下滑动时,所述控力块受到所述推力凸台的挤压压力大小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力块与所述推力凸台的底部相互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线头端子插入端子底座时能够压坏端子底座PIN针的最小应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机构还包括复位楔;所述复位楔设于所述杆部上且对应所述控力块设置;所述复位楔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与所述控力块卡接;当所述控力块位于所述推力凸台的底部下方时,能够通过拨动所述控力块带动所述复位杆控制所述控力块越过所述推力凸台的底部滑动至所述推力凸台的顶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线头端子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楔还设有导轨孔和弹簧孔,所述导轨孔用于固定所述复位楔在所述杆部上的位置,所述弹簧孔内安装复位弹簧使所述复位楔的复位杆自动复位。
CN202310809044.8A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Active CN116526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9044.8A CN116526257B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9044.8A CN116526257B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257A CN116526257A (zh) 2023-08-01
CN116526257B true CN116526257B (zh) 2023-08-25

Family

ID=8740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9044.8A Active CN116526257B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62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1617A (zh) * 2018-01-12 2018-04-2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拉剪作用下锚杆锚索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1505834U (zh) * 2019-11-29 2020-09-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用电流通断检测治具
CN214894626U (zh) * 2021-05-08 2021-11-26 襄阳钛虎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耐压检测用多级加压装置
CN11516560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兴化) 一种不锈钢管抗压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1617A (zh) * 2018-01-12 2018-04-20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拉剪作用下锚杆锚索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1505834U (zh) * 2019-11-29 2020-09-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用电流通断检测治具
CN214894626U (zh) * 2021-05-08 2021-11-26 襄阳钛虎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耐压检测用多级加压装置
CN115165600A (zh) * 2022-09-08 2022-10-11 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兴化) 一种不锈钢管抗压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257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7869B2 (ja) 電気接触子及び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CN116526257B (zh) 一种线头端子安装装置
CN211653018U (zh) 一种电容器的检测设备
CN211123137U (zh) Ict光感测试治具
CN114878343A (zh) 一种绝缘子铁帽质量检测装置
CN215866829U (zh) 一种用于pcb电路测试的探针
CN210665297U (zh) 一种球团抗压检测装置
CN114137398B (zh) 一种pcba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
CN215415791U (zh) 一种电池检测仪
CN211123148U (zh) 电路板测试治具
CN114487508A (zh) 一种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设备
CN114791518A (zh) 探针夹具、探针架及具有该探针架的测试平台
CN110673026A (zh) 一种开关检测辅具及其检测方法
CN21557560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快速检测治具
CN220872564U (zh) 一种双铆钉型电触头电阻检测设备
CN110596197A (zh) 一种用于钢带内钢绳检测的连接装置
CN218584846U (zh) 一种用于电容测试的夹具
CN219417571U (zh) 一种带有限位柱的ict测试治具
CN21089655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固定机构及含有其的检测装置
CN211361995U (zh) 一种金属分析检测用压入夹具
CN212821854U (zh) 检测机构和机床
CN217238158U (zh) 充电器电路板功能测试装置
CN216288912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天线升降杆
CN215492366U (zh) 一种快速检测车灯凸透镜焦距的工装
CN219265156U (zh) 一种针规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