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0421B -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0421B
CN116520421B CN202310776683.9A CN202310776683A CN116520421B CN 116520421 B CN116520421 B CN 116520421B CN 202310776683 A CN202310776683 A CN 202310776683A CN 116520421 B CN116520421 B CN 116520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ression
hydrocarbon
potential
sour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66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0421A (zh
Inventor
彭光荣
刘军
李振升
梁杰
蔡嵩
刘华
靳瑶瑶
刘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107766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0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0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0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0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0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为:确定湖盆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基于追踪的的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根据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的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排队。

Description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无井或少井区,烃源规模预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演化分析方法,即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活动速率、伸展率等方面讨论构造运动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参见《姜雪,吴克强,刘丽芳,等.构造活动对富生油凹陷烃源岩的定量控制-以中国近海古近系为例[J].石油学报,2014, 35(3):455-461.》)。(2)层序地层分析识别方法,即从层序地层学角度分析,认为在最大湖泛期附近的沉积物是可能的烃源岩发育层段(参见《薛良清.层序地层分析在裂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0,5(2):7-11.》、《刘震,常迈,赵阳,等.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预测方法研究[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7,14(4):159-168.》)。(3)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参见《吴玉坤,胡明毅,柯岭,等,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J].沉积学报,2013,2(8):366-373.》)。(4)利用地球化学与地震资料综合方法识别烃源岩分布预测(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106324697B、专利名称为一种确定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及公开号为CN110441813A、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的预测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5)一套“基于构造差异活动”的烃源识别技术”,抓住洼陷结构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核心思想,从构造差异活动控差异沉积角度定性预测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考虑控制沉积期湖盆分布广度和沉积厚度的构造参数,拟合一套计算方法即“A-L”曲线法半定量化计算烃源规模随控洼断裂走向的变化趋势(参见《梁杰,刘培,陈维涛,等.适用于改造型洼陷的烃源规模识别技术-以西江主洼为例[J].海洋地质前沿,2022,38(6):78-87.》)。
综上可知,以往烃源规模预测方法仅从湖盆规模、沉积特征等影响烃源岩发育的相关参数角度预测烃源岩发育,对于烃源岩规模预测过于局限,缺乏系统综合考虑湖盆物源区、沉积区特征相关参数的方法定量预测评价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相关方法,难以对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的优选排队,影响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发育规律的认识,降低了断陷湖盆不同洼陷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对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排队等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对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排队及评价。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1、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S2、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S3、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
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
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分别表示为:
M1=A1*h(1)
M0=S*H/(A0*h)(2)
拟合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得到源-汇-泥指数I表示为:
I=M1/M0*10-3(3)
S6、根据源-汇-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源-汇-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具体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已钻井地化资料、地震解释、地震资料、地震相;
时期确定模块,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分布图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追踪模块,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量取模块,基于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
统计模块,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拟合模块,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汇-泥指数;
分析模块,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模块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拟合模块中,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公式(1)表示为:
M1=A1*h(1)
式中,M1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A1为洼陷泥岩分布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基于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2)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公式(2)表示为:
M0=S*H/(A0*h)(2)
式中,M0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S为洼陷物源区面积,H为物源区高程差,A0为洼陷沉积区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拟合模块中,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的源-汇-泥指数表示为:
I=M1/M0*10-3(3)
式中,I为源-汇-泥指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确定断陷湖盆成烃层系、泥岩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参数基础上,考虑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汇-泥指数,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陆相断陷湖盆各洼陷生烃潜力,实现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排队及评价。解决了以往仅利用洼陷沉积区相关参数评价洼陷生烃潜力的不足,使陆相断陷湖盆生烃潜力评价更具客观性,评价结果更为有效,为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评价提供了依据,进而提高断陷湖盆不同洼陷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惠陆地区构造位置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惠陆地区典型文四段已钻井泥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惠陆地区典型文四段已钻井泥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惠陆地区文四段沉积厚度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文四段不同洼陷源-汇-泥指数I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以往烃源规模预测方法仅从湖盆规模、沉积特征等影响烃源岩发育的相关参数角度预测烃源岩发育,缺乏系统综合考虑湖盆物源区、沉积区特征相关参数的方法定量预测评价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相关方法,难以对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的优选排队,影响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发育规律的认识,降低了断陷湖盆不同洼陷油气勘探的成功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在确定断陷湖盆成烃层系、泥岩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参数基础上,拟合洼陷烃源岩发育时期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汇-泥指数,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实现陆相断陷湖盆内洼陷生烃潜力排队及评价。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1、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S2、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S3、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
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
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公式(1)表示为:
M1=A1*h(1)
式中,M1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A1为洼陷泥岩分布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基于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公式(2)表示为:
M0=S*H/(A0*h)(2)
式中,M0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S为洼陷物源区面积,H为物源区高程差,A0为洼陷沉积区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拟合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得到源-汇-泥指数I表示为:
I=M1/M0*10-3(3)
S6、根据源-汇-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其具体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源-汇-泥指数I值越大,洼陷生烃潜力越大。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不同盆地研究区实际情况由经验获得,例如:在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第一预设阈值取50,第二预设阈值取10,当源-汇-泥指数I>50时,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当10<源-汇-泥指数I≤50时,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获取已钻井地化资料、地震解释、地震资料、地震相;
时期确定模块2,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分布图确定模块3,用于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追踪模块4,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量取模块5,基于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
统计模块6,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拟合模块7,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汇-泥指数;
分析模块8,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模块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源-汇-泥指数I值越大,洼陷生烃潜力越大。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不同盆地研究区实际情况由经验获得,例如:在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第一预设阈值取50,第二预设阈值取10,当源-汇-泥指数I>50时,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当10<源-汇-泥指数I≤50时,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拟合模块中,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公式(1)表示为:
M1=A1*h(1)
式中,M1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A1为洼陷泥岩分布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基于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2)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公式(2)表示为:
M0=S*H/(A0*h)(2)
式中,M0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S为洼陷物源区面积,H为物源区高程差,A0为洼陷沉积区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拟合模块中,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的源-汇-泥指数表示为:
I=M1/M0*10-3(3)
式中,I为源-汇-泥指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说明。
实施例:以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不同洼陷(参见图3)文四段不同次洼富烃源能力进行划分和对比为例,对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评价方法及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利用地化资料,确定惠陆地区已钻井LF16-A、LF13-A、HZ10-A、HZ24-A、HZ25-A文四段时期发育泥岩沉积,有机质类型为Ⅰ-II2型,中等-很好烃源岩,为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参见图4、图5)。
S2、利用地震解释,确定惠陆地区文四段沉积时期各洼陷地层厚度分布图,确认洼陷HZ26洼、XJ24洼、XJ30洼、XJ23E洼、XJ23W洼、HZ21洼、HZ13洼、HZ14洼、HZ08洼、HZ10洼、HZ05洼、HZ11洼、LF07洼、LF13W洼、LF13E洼、LF15洼均发育文四段地层沉积(参见图6)。
S3、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方法追踪文四段发育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个洼陷泥岩分布面积;
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参数(参见表1)。
表1
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基于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
S6、对比分析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文四段不同洼陷源-汇-泥指数I。参见图7,I值越大,洼陷生烃潜力越大,通过陷源-汇-泥指数I对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文四段不同洼陷烃源能力进行分类。
参见图7所示珠江口盆地惠陆地区文四段不同洼陷源-汇-泥指数I。根据源-汇-泥指数I可知,惠陆地区文四段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由大到小依次为HZ26洼>LF13E洼>XJ24洼>LF15洼>XJ30洼>LF13W洼>HZ10洼>HZ21洼>XJ23E洼>LF7洼>HZ11洼,HZ22洼、HZ13洼、HZ14洼、HZ05洼、HZ08洼、XJ23W洼文四段生烃潜力相对弱。实际勘探效果显示,HZ26洼、 LF13E、XJ24洼、LF15洼 、XJ30洼 、LF13W洼均已发现商业油田,HZ10洼、HZ21洼、XJ23E洼、LF7洼发现含油构造,所以根据源-汇-泥指数与各洼陷商业油气田发现的关系,判断:当源-汇-泥指数I大于50时,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当源-汇-泥指数I大于10小于等于50时,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S1、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S2、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S3、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
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
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分别表示为:
M1=A1*h(1)
M0=S*H/(A0*h)(2)
拟合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得到源-汇-泥指数I表示为:
I=M1/M0*10-3(3)
S6、根据源-汇-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源-汇-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具体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6.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已钻井地化资料、地震解释、地震资料、地震相;
时期确定模块,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分布图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追踪模块,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量取模块,基于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
统计模块,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拟合模块,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汇-泥指数;
分析模块,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模块根据源-汇-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方法为:
当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当第二预设阈值<源-汇-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拟合模块中,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公式(1)表示为:
M1=A1*h(1)
式中,M1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A1为洼陷泥岩分布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基于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2)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公式(2)表示为:
M0=S*H/(A0*h)(2)
式中,M0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供汇比,S为洼陷物源区面积,H为物源区高程差,A0为洼陷沉积区面积,h为洼陷最大沉降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拟合模块中,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的源-汇-泥指数表示为:
I=M1/M0*10-3(3)
式中,I为源-汇-泥指数。
CN202310776683.9A 2023-06-29 2023-06-29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520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6683.9A CN116520421B (zh) 2023-06-29 2023-06-29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6683.9A CN116520421B (zh) 2023-06-29 2023-06-29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0421A CN116520421A (zh) 2023-08-01
CN116520421B true CN116520421B (zh) 2023-10-13

Family

ID=8739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6683.9A Active CN116520421B (zh) 2023-06-29 2023-06-29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042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483A (zh) * 2014-03-26 2014-10-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陷湖盆斜坡带油藏分布的勘探方法
CN108680956A (zh) * 2018-01-08 2018-10-19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富油凹陷成熟探区整体勘探方法
CN109190953A (zh) * 2018-08-22 2019-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陆相湖盆泥页岩沉积体系划分方法
CN110703325A (zh) * 2019-09-11 2020-01-1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构造差异活动的烃源识别方法
CN110837117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气盆地中洼陷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11624678A (zh) * 2020-07-01 2020-09-04 长江大学 一种利用同期河道发育高程来划分高精度层序地层的方法
AU2020101809A4 (en) * 2020-06-09 2020-09-17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A simulation system for depositional sequenc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CN112859173A (zh) * 2021-01-12 2021-05-28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低勘探新区断陷湖盆烃源岩sastf预测方法
WO2023000257A1 (zh) * 2021-07-22 2023-01-2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部位地质-地震三维预测方法
CN115755184A (zh) * 2022-12-02 2023-03-0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盆地边缘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快速评价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3251B (en) * 2009-09-07 2013-09-18 Statoilhydro Asa Method of assessing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andidate
CN113156505B (zh) * 2021-04-16 2022-04-01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483A (zh) * 2014-03-26 2014-10-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陷湖盆斜坡带油藏分布的勘探方法
CN108680956A (zh) * 2018-01-08 2018-10-19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富油凹陷成熟探区整体勘探方法
CN110837117A (zh) * 2018-08-16 2020-02-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气盆地中洼陷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09190953A (zh) * 2018-08-22 2019-0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陆相湖盆泥页岩沉积体系划分方法
CN110703325A (zh) * 2019-09-11 2020-01-1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构造差异活动的烃源识别方法
AU2020101809A4 (en) * 2020-06-09 2020-09-17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A simulation system for depositional sequenc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CN111624678A (zh) * 2020-07-01 2020-09-04 长江大学 一种利用同期河道发育高程来划分高精度层序地层的方法
CN112859173A (zh) * 2021-01-12 2021-05-28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低勘探新区断陷湖盆烃源岩sastf预测方法
WO2023000257A1 (zh) * 2021-07-22 2023-01-26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部位地质-地震三维预测方法
CN115755184A (zh) * 2022-12-02 2023-03-0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盆地边缘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快速评价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东南缘古近系恩平组上段断-拗转换期源-汇系统及勘探意义;彭光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第44卷(第3期);613-6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0421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1813B (zh) 一种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的预测方法
Berne et al. Pleistocene forced regressions and tidal sand ridg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CN102109611B (zh) 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06443781A (zh) 一种预测薄层砂体分布的方法
CN110424956B (zh) 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中评价单元保存系数权重量化赋值方法
Wu et al. Facies model on the modern isolated carbonate platform in the Xisha Archipelago, South China Sea
CN105116449A (zh) 一种弱反射储层的识别方法
Chen et al. Curvature attributes with the 3D seismic Kalman filter for fault opening description—An application to a shale oil reservoir in the Jimsar sag, Junggar Basin, Xinjiang
CN11250575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格架模型的井震协同划分沉积微相的方法
CN109324171A (zh) 一种基于岩性统计的沉积相定量识别方法
CN116520421B (zh)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6371139A (zh) 一种应用层段振幅属性识别岩性油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6019A (zh) 一种基于频谱形状的油气预测方法
Hu et al. Probability mapping of petroleum occurrence with a multivariate-Bayesian approach for risk reduction in exploration, Nanpu Sag of Bohay Bay Basin, China
Archer et al. The Jasmine discovery, Central North Sea, UKCS
CN110568149B (zh) 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精细快速定量模拟方法
CN112415596A (zh) 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白云岩结构类型识别方法
Fustic et al. Geological mapping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oil sands reservoir by integrating 3D seismic, dipmeter, core descriptions, and analogs in the McMurray Formation, NE Alberta
Stoker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stratigraphic plays in the undiscovered resources of the UK Continental Shelf
Asim et al. A case study of Precambrian to Eocene sediments’ hydrocarbon potential assessment in Central Indus Basin of Pakistan
CN114076993B (zh) 低勘探程度区陆相细粒岩相分布的预测方法
Zhang et al. Seismic-Driven Modeling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Deep-Water Turbidite Channel Complexes Architecture Facies
Miranda et 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Late Silurian-Devonian Subandean Basin in Southern Bolivia and Northern Argentina
Srivastava et al. Utiliz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s for reservoir mapping: A case study from the Cambay Basin, India
CN113269381A (zh) 一种定量评价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4

Address after: Block a, CNOOC building, 3168 Houhaibin Road (Shenzhen Bay sectio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Address before: 257061 No. two, 271 North Road, Dongying District, Shandong, Dongy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