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5421A -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5421A
CN116515421A CN202310491981.3A CN202310491981A CN116515421A CN 116515421 A CN116515421 A CN 116515421A CN 202310491981 A CN202310491981 A CN 202310491981A CN 116515421 A CN116515421 A CN 116515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ubber
epoxy resin
dioctyl phthalate
weight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1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壮
黎敏
邵蓉
曹建平
李学涛
郝玉林
姚士聪
龙袁
陈炜煊
王姗姗
魏绍东
桑贺
张莉霞
潘跃
马闻宇
余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19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54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5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5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0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9J10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减震膨胀胶技术领域,所述减震膨胀胶的组分包括:环氧基POSS:1‑2重量%,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3.5‑4.5重量%,有机改性蒙脱石:0.1‑0.3重量%,橡胶:20‑25重量%,环氧树脂:5.5‑6.5重量%,双氰胺:0.3‑0.5重量%,过氧化二异丙苯:0.3‑0.5重量%,氧化锌:0.3‑0.5重量%,发泡剂:0.15‑0.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25重量%,碳酸钙:38‑45重量%。该减震膨胀胶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有效解决了目前减震膨胀胶耐湿热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震膨胀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减震膨胀胶是汽车焊装工序用量最大的一种胶粘剂,用于汽车内外板与加强筋等部件之间的缝隙处,可有效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同时改善内外板稳定性和整车安全性。
目前,市售减震膨胀胶的初始粘连性可以满足汽车焊装工序的要求,但在汽车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水、热侵蚀,容易产生减震膨胀胶失效等问题,特别是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该问题更突出,甚至发生零部件脱落、伤人等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减震膨胀胶耐湿热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目前减震膨胀胶耐湿热性不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膨胀胶,所述膨胀胶的组分包括:环氧基POSS:1-2重量%,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3.5-4.5重量%,有机改性蒙脱石:0.1-0.3重量%,橡胶:20-25重量%,环氧树脂:5.5-6.5重量%,双氰胺:0.3-0.5重量%,过氧化二异丙苯:0.3-0.5重量%,氧化锌:0.3-0.5重量%,发泡剂:0.15-0.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25重量%,碳酸钙:38-45重量%。
可选的,所述环氧基POSS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
可选的,所述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包括如下至少一种:2,3-环氧丙氧丙基、3,4-环氧环己基乙基。
可选的,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封端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端环氧基封端结构、双端环氧基封端结构。
可选的,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有机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
可选的,所述橡胶包括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
可选的,所述丁苯橡胶和所述顺丁橡胶的重量比为2:1。
可选的,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对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混炼,得到第一混合物;
对环氧基POSS、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有机改性蒙脱石、环氧树脂、双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发泡剂、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碳酸钙进行第一捏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第二捏合,后真空脱泡,得到减震膨胀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应用,所述膨胀胶用于汽车领域镀层钢板与各部件的粘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引入了环氧基POSS,一方面,其结构中的有机硅可增强减震膨胀胶的耐热性,另一方面,其环氧基与环氧树脂、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中的环氧基在双氰胺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可进一步促进减震膨胀胶的耐热性,另外,空间位阻较大的环氧基POSS也可作为发泡剂的“气核”形成中心,与发泡剂协同作用有利于阻碍水汽在减震膨胀胶内部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减震膨胀胶的耐湿性。同时,还引入了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一方面,其环氧基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在双氰胺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另一方面,其碳主链与橡胶的碳链缠结形成物理交联点,并在硫化过程中形成化学键,因此,可显著改善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橡胶和环氧树脂三者间的相容性,有利于减少因相分离而产生的微裂纹或开裂现象,从而提高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此外,还引入了有机改性蒙脱石,其结构中的层间空隙可作为发泡剂的“气核”形成中心,有利于发泡剂形成小而密的闭孔结构,极大地减少发泡后可能发生的泡并联或塌陷现象,从而提高减震膨胀胶的的耐湿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形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形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申请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另外,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等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申请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种”、“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所述膨胀胶的组分包括:
环氧基POSS:1-2重量%,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3.5-4.5重量%,有机改性蒙脱石:0.1-0.3重量%,橡胶:20-25重量%,环氧树脂:5.5-6.5重量%,双氰胺:0.3-0.5重量%,过氧化二异丙苯:0.3-0.5重量%,氧化锌:0.3-0.5重量%,发泡剂:0.15-0.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25重量%,碳酸钙:38-4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基POSS的含量为1-2重量%。
所述环氧基POSS的含量为1-2重量%时,可提高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示例性的,所述环氧基POSS的含量可为1重量%、1.1重量%、1.2重量%、1.3重量%、1.4重量%、1.5重量%、1.6重量%、1.7重量%、1.8重量%、1.9重量%、2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含量为3.5-4.5重量%。
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含量为3.5-4.5重量%时,可改善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含量较低时,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容性较差,易产生微裂纹或开裂现象,从而降低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含量较高时,体系交联过度,导致减震膨胀胶的脆性变大。示例性的,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含量可为3.5重量%、3.6重量%、3.7重量%、3.8重量%、3.9重量%、4.0重量%、4.1重量%、4.2重量%、4.3重量%、4.4重量%、4.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含量为0.1-0.3重量%。
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含量为0.1-0.3重量%时,可与发泡剂协同促进减震膨胀胶的尺寸稳定性和耐湿性。示例性的,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含量可为0.1重量%、0.12重量%、0.14重量%、0.16重量%、0.18重量%、0.2重量%、0.22重量%、0.25重量%、0.28重量%、0.3重量%或其他合适的含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的含量为20-25重量%。
所述橡胶的含量为20-25重量%时,可适当增加减震膨胀胶的韧性和耐热性,示例性的,所述橡胶的含量可为20重量%、21重量%、22重量%、23重量%、24重量%、2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的含量为5.5-6.5重量%。
所述环氧树脂的含量为5.5-6.5重量%时,减震膨胀胶具有优异的粘连性和耐湿热性;含量<5.5重量%时,体系内极性基团较少,减震膨胀胶的粘连性较差,不利于实际应用;含量>6.5重量%时,体系内应力增大,易产生微裂纹,从而降低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示例性的,所述环氧树脂的含量可为5.5重量%、5.6重量%、5.7重量%、5.8重量%、5.9重量%、6.0重量%、6.1重量%、6.2重量%、6.3重量%、6.4重量%、6.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氰胺的含量为0.3-0.5重量%。
双氰胺作为一种催化型固化剂,所述双氰胺的含量<0.3重量%时,体系交联度小,导致减震膨胀胶的强度降低;含量>0.5重量%时,体系交联过度,易导致减震膨胀胶的脆性和内应力增大,从而产生微裂纹使耐湿热性降低。示例性的,所述双氰胺的含量可为0.3重量%、0.35重量%、0.4重量%、0.45重量%、0.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含量为0.3-0.5重量%。
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一种硫化剂,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含量<0.3重量%时,难以获得所需的硫化效果,导致减震膨胀胶的强度下降;含量>0.5重量%时,体系交联过度,易导致减震膨胀胶的脆性变大。示例性的,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含量可为0.30重量%、0.35重量%、0.40重量%、0.45重量%、0.50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锌的含量为0.3-0.5重量%。
氧化锌作为一种硫化促进剂,所述氧化锌的含量<0.3重量%时,难以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体系硫化程度低,从而降低减震膨胀胶的强度;含量>0.5重量%时,体系交联过度,减震膨胀胶的脆性变大。示例性的,所述氧化锌的含量可为0.30重量%、0.35重量%、0.40重量%、0.45重量%、0.50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泡剂的含量为0.15-0.4重量%。
所述发泡剂的含量为0.15-0.4重量%时,具有适宜的发泡效果;含量<0.15重量%时,减震膨胀胶内部的N2含量较低,难以抗衡高分子内聚力导致发泡效果不明显;含量>0.4重量%时,虽发泡倍率增大,但易出现塌陷等缺陷,从而使减震膨胀胶的尺寸稳定性变差。示例性的,所述发泡剂的含量可为0.15重量%、0.20重量%、0.25重量%、0.30重量%、0.35重量%、0.40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含量为20-25重量%。
所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含量为20-25重量%时,具有适宜的润滑作用,有利于制备耐湿热性的减震膨胀胶;含量过低时,难以起到预期的润滑作用,不利于减震膨胀胶的制备;含量过高时,体系内极性基团的比例减少,可降低减震膨胀胶的粘连性,同时,体系硫化效果变差,严重时导致体系难以固化,从而降低减震膨胀胶的强度。示例性的,所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含量可为20重量%、21重量%、22重量%、23重量%、24重量%、2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酸钙的含量为38-45重量%。
碳酸钙作为一种填料,所述碳酸钙的含量为38-45重量%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减震膨胀胶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等相关性能。示例性的,所述碳酸钙的含量可为38重量%、39重量%、40重量%、41重量%、42重量%、43重量%、44重量%、45重量%或其他合适的含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基POSS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式Ⅰ中,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
环氧基POSS结构中的有机硅、环氧基以及较大的空间位阻,有利于改善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包括如下至少一种:2,3-环氧丙氧丙基、3,4-环氧环己基乙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封端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端环氧基封端结构、双端环氧基封端结构。
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式Ⅱ中,R9为脂肪链,R10为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或不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
上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可显著改善自身与橡胶、环氧树脂三者间的相容性,有利于减少因相分离而产生的微裂纹或开裂现象,从而提高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此外,其环氧基极性较大,可促进减震膨胀胶向被粘物表面迁移,从而提高粘连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有机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包括如下至少一种: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
经上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蒙脱石,与环氧基POSS、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有较好的亲和作用,可以促进其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有利于发泡剂在其层间空隙形成小而密的闭孔结构,从而提高减震膨胀胶的耐湿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优选包括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丁苯橡胶和所述顺丁橡胶的重量比为2:1
为了兼顾橡胶中长碳链的柔顺性和苯环的耐高温特性,所述丁苯橡胶和所述顺丁橡胶的重量比为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其中,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包括E51环氧树脂,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包括NPEF170环氧树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泡剂优选为4,4’-氧代双苯磺酰肼。
该发泡剂的发泡量和发泡速率适中,且发泡时释放的N2在橡胶中难以逸出,与环氧基POSS、有机改性蒙脱石协同作用,有利于发泡剂形成小而密的闭孔结构,该闭孔结构有利于阻碍水汽在减震膨胀胶内部的传输路径,从而提高耐湿性。
如图1所示,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对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混炼,得到第一混合物;
S2、对环氧基POSS、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有机改性蒙脱石、环氧树脂、双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发泡剂、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碳酸钙进行第一捏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S3、对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第二捏合,后真空脱泡,得到减震膨胀胶。
为改善第二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上述步骤S2具体可为:将环氧基POSS、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有机改性蒙脱石、环氧树脂、双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发泡剂、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均匀或不均匀地分为多份,上一份捏合后加入下一份继续捏合,直至捏合完每一份,每次捏合时间可相同或不同,最终得到第二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所述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所述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三者各自的含量可相同或不同,三者的总含量为20-25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炼的工艺参数包括:混炼温度为95-105℃和混炼时间为10-15min,示例性的,所述混炼的工艺参数可为混炼温度为95℃且混炼时间为15min、混炼温度为100℃且混炼时间为12min、混炼温度为105℃且混炼时间为15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捏合的总时间为15-20min,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捏合的总时间可为15min、16min、17min、18min、19min、20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捏合的时间为25-30min,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捏合的时间可为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30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脱泡的压力为-1MPa。
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应用。
所述膨胀胶用于汽车领域镀层钢板与各部件的粘连。目前汽车领域常采用镀锌或镀锌铝镁钢板作为四门两盖和顶梁的外板覆盖件,为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噪音和安全等问题,可利用所述膨胀胶粘连镀层钢板与加强筋等部件。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1
S101、将160g丁苯橡胶、80g顺丁橡胶、80g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投入密炼机中,在105℃的温度下混炼15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S201、将12g环氧基POSS、43g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1.2g有机改性蒙脱石、33gE51环氧树脂、25g NPEF170环氧树脂、3.5g双氰胺、4.5g过氧化二异丙苯、4.5g氧化锌、2g 4,4’-氧代双苯磺酰肼、80g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391.3g碳酸钙的混合物均匀地分为三份,上一份投入捏合机中捏合后加入下一份继续捏合,直至捏合完每一份,每次捏合5min,得到第二混合物;
S301、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80g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投入捏合机中,捏合25min,后在-1MPa的压力下真空脱泡,得到减震膨胀胶(记为减震膨胀胶A)。
实施例2
本例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记为减震膨胀胶B),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丁苯橡胶为140g、顺丁橡胶为70g、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环氧基POSS为18g、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为43g、有机改性蒙脱石为2.5g、E51环氧树脂为32g、NPEF170环氧树脂为30g、双氰胺为4.5g、过氧化二异丙苯为3.5g、氧化锌为3.5g、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为3.5g、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碳酸钙为439.5g;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其余参数和步骤均相同。
实施例3
本例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记为减震膨胀胶C),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丁苯橡胶为150g、顺丁橡胶为75g、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环氧基POSS为15g、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为40g、有机改性蒙脱石为2g、E51环氧树脂为30g、NPEF170环氧树脂为30g、双氰胺为4g、过氧化二异丙苯为4g、氧化锌为4g、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为3g、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碳酸钙为423g;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80g;其余参数和步骤均相同。
实施例4
本例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记为减震膨胀胶D),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丁苯橡胶为140g、顺丁橡胶为70g、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环氧基POSS为15g、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为37g、有机改性蒙脱石为2g、E51环氧树脂为30g、NPEF170环氧树脂为32g、双氰胺为4.5g、过氧化二异丙苯为3.5g、氧化锌为3.5g、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为2.5g、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70g、碳酸钙为430g;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90g;其余参数和步骤均相同。
实施例1-4制备的减震膨胀胶的组分及含量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的组分及含量(重量%)
对比例1
本例提供一种减震膨胀胶(记为减震膨胀胶F),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去掉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其余参数和步骤均相同。
实验测试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减震膨胀胶的耐湿热性能,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所得减震膨胀胶进行实验测试。
镀层钢板样品准备:将厚度为0.7mm的热浸镀锌钢板和热浸镀锌铝镁钢板制成100mm×25mm的样条,备用。
胶接接头制备:采用四氟乙烯垫片,控制胶层厚度为2mm,制成单搭接接头,每组为3个平行试样,室温静置24h后,在170℃的烘箱中固化20min后取出空冷静置24h以上。
湿热老化实验:将胶接样品放入温度为50±2℃、相对湿度为95%RH的湿热箱中老化480h,后取出室温静置24h以上。
剪切拉伸测试:按照国标GB/T 7124—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对经湿热老化实验前、后的胶接样品进行拉伸剪切测试,所得平均剪切强度及内聚破坏比例分别如下表2和3所示。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平均剪切强度(Mpa)及其保持率(%)
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平均内聚破坏比例(%)
如表2和3所示,实施例1-4制备的减震膨胀胶在镀锌及镀锌铝镁两种镀钢上均有优异的耐湿热性,剪切强度保持率均>95%,断裂面破坏形式均为100%胶黏剂内聚破坏。而对比例1制备的减震膨胀胶经湿热老化后剪切强度保持率仅为60-62%,断裂面趋向于界面破坏。由此可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减震膨胀胶,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解决了目前减震膨胀胶耐湿热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申请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申请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胶的组分包括:环氧基POSS:1-2重量%,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3.5-4.5重量%,有机改性蒙脱石:0.1-0.3重量%,橡胶:20-25重量%,环氧树脂:5.5-6.5重量%,双氰胺:0.3-0.5重量%,过氧化二异丙苯:0.3-0.5重量%,氧化锌:0.3-0.5重量%,发泡剂:0.15-0.4重量%,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25重量%,碳酸钙:38-4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基POSS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团的脂肪链包括如下至少一种:2,3-环氧丙氧丙基、3,4-环氧环己基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封端结构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单端环氧基封端结构、双端环氧基封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改性蒙脱石的有机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包括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苯橡胶和所述顺丁橡胶的重量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膨胀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9.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对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第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混炼,得到第一混合物;
对环氧基POSS、端环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有机改性蒙脱石、环氧树脂、双氰胺、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发泡剂、第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碳酸钙进行第一捏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第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第二捏合,后真空脱泡,得到减震膨胀胶。
10.一种减震膨胀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胶用于汽车领域镀层钢板与各部件的粘连。
CN202310491981.3A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65154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1981.3A CN116515421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1981.3A CN116515421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5421A true CN116515421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1981.3A Pending CN116515421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54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3537B (zh) 一种改性环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1290B (zh) 无溶剂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JP4639899B2 (ja) ハニカム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272401C (zh) 一种防火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61905A (zh) 一种易操作、增韧型环氧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15421A (zh) 一种减震膨胀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293391B1 (ko) 에폭시수지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그를 갖는 클린룸용 퍼포레이트 플로어 패널
CN111114039B (zh) 一种减振降噪用环保型复合阻尼板及制备方法
JPH0684052B2 (ja) 複層防音材
KR100648648B1 (ko) 차체에 강도 및 제진성을 동시에 부여하는 시트 조성물 및그 시트
JPS63284281A (ja) 薄板補強用の接着性シ−ト
CN115093819A (zh) 复合板连接用胶粘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0511449B (zh) 一种耐臭氧耐紫外极寒地区减震支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1219A (zh) 一种上光布黑胶
JPH0520269B2 (zh)
CN110885656A (zh) 一种车用不定型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97044B1 (ko) 자동차용 접착 조성물
CN116218295B (zh) 低密度高阻尼pvc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768919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вибродемпфирующий блок
CN112646356B (zh) 一种汽车前挡板减震垫及其制备方法
JPH04247935A (ja) 制振シート
KR20040009874A (ko) 차체 플로어 제진재용 고무시트
KR102197041B1 (ko) 자동차용 발포형 접착 조성물
RU2676634C1 (ru) Препрег на основе клеевого связующего пониженной горючести и стеклопластик, углепластик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CN113736214A (zh) 一种避免外覆盖件钣金变形的车用补强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