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2601A -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2601A
CN116512601A CN202310754527.2A CN202310754527A CN116512601A CN 116512601 A CN116512601 A CN 116512601A CN 202310754527 A CN202310754527 A CN 202310754527A CN 116512601 A CN116512601 A CN 116512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roller
discharging
blanking roller
movement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45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彪
王来松
刘洽
吴朋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y Plus 3d Additive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y Plus 3d Additive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y Plus 3d Additive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sy Plus 3d Additive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45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2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2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2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07Handling of material to be used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43Me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07Handling of material to be used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21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40/0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e.g. for material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是增材制造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高能束激光对预先铺设的粉末进行熔化,并逐层累积实现三维实体的不断堆积。
增材制造的成型系统的主体结构是在一封闭成型室中装有一个用于材料成型的成型缸。成型过程开始后,下料电机单向运转,并经由减速机控制料箱底部的下料辊循环旋转运动。下料辊被均匀的分成M格/360°,每格料粉质量固定,以便于工艺人员控制下料量。这样一来,下料箱内部未经加工的新料则经由下料辊的连续旋转将1格或者多格内的料粉下落到铺粉系统内,然后铺粉系统将粉末均匀地铺在加工平面上。
但是,现有的下料格数显示逻辑只是1到N的简单“累加”。对于循环显示的工艺要求,难以达到直观清晰的显示效果。长时间运行后不便于操作人员记录下料参数。此外,下料格数如果不能稳定、连续地显示,操作人员也难以准确地掌握实际下料格数。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所述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所述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所述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所述总计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整圈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所述目标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地,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在所述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所述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记录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将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地,记录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所述下料辊转动,所述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将所述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包括:记录所述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所述起始位置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前,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采集所述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所述实时位置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可选地,记录所述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和采集所述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包括: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所述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所述下料辊转动前,所述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所述起始位置;将所述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所述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所述实时位置。
可选地,在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所述下料辊上设置的所述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所述外圈周长与所述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所述预设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所述下料辊上设置的所述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与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所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将所述下料格数量与所述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设整圈格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所述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所述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所述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所述总计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整圈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所述目标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所述下料辊的计数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中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所述下料辊的计数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通过目标下料格数可以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的下料格数,达到了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下料辊实际下料格数进行连续且循环计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下料辊的计数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
步骤S104,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
步骤S106,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通过目标下料格数可以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的下料格数,达到了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下料辊实际下料格数进行连续且循环计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技术问题。
在上述步骤S102中,下料辊设置在金属3D打印设备的下料系统中,该下料系统中设置有下料伺服电机、减速机和下料辊,其中,下料伺服电机单向运转,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循环旋转运动。
在上述步骤S102中,下料辊近似于圆柱形,控制下料辊旋转运动的转动轴为圆柱形下料辊的圆柱中心,在下料辊的表面围绕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
在上述步骤S102中,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转动的过程中,下料辊表面的某一点实际经过的距离。
可选地,下料辊运动距离可以根据下料辊的转动角度和下料辊的半径计算。
在上述步骤S104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一个下料格完成一次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将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次数记录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地,在同一下料格完成多次下料的情况下,可以将该下料格的下料次数记录为完成下料的数量;例如,下料格A完成了2次下料,可以记录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为2。
在上述步骤S104中,预设运动距离可以根据下料格在下料辊的开口宽度确定,在下料格的开口与下料口重合,或下料格的开口经过下料口的情况下,下料格中的料品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下料口下料到加工平台,进而可以对加工平台上的料品进行进一步加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外圈周长与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预设运动距离。
可选地,预设运动距离可以根据下料格的开口宽度确定。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下料辊的开口宽度(即预设运动距离)可以根据下料辊上布置的下料格的数量确定,由于下料格是均匀的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设置的,因此,每个下料辊的开口宽度(即预设运动距离)为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格数量的比值;进而在下料辊运动距离达到预设运动距离的情况下,说明下料辊中某个下料格的开口完全经过了下料口完成了下料动作,实现了对预设运动距离的确定。
可选地,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包括:将下料辊运动距离与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截余取整,得到总计下料格数。
在上述步骤S106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计算下料辊在完成整圈转动的情况下,完成下料的下料格数作为预设整圈格数,进而计算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的差值可以确定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地,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包括:将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为目标下料格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下料辊运动距离与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将下料格数量与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预设整圈格数。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下料辊完成了一周的转动动作,则说明该下料辊上设置的全部下料格均完成了下料,因此,可以根据下料辊转动过的整数转动圈数,结合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数量确定下料辊的预设整圈格数,实现了对预设整圈格数的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在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记录标记点的运动距离;将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下料辊的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通过记录下料辊转动过程中标记点经过的运动距离,可以确定下料辊运动距离,实现了对下料辊运动距离的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记录标记点的运动距离为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转动,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将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下料辊的转动过程受下料伺服电机的驱动,通过伺服驱动器对下料辊的标记点进行参数采集,可以得到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运动距离,实现了基于预设伺服坐标系统表示下料辊运动距离的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包括:记录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起始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前,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采集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实时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起始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前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实时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通过伺服驱动器可以采集标记点的起始位置和实时位置,进而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值即为标记点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运动距离,实现了对绝对运动距离的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记录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和采集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包括: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下料辊转动前,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起始位置;将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实时位置。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下料辊的转动受下料伺服电机的驱动,因此,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的伺服工作参数,可以将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可以实现对起始位置和实时位置的确定。
可选地,预设变换关系可以根据伺服下料系统中下料伺服电机和下料辊的结构关系预先确定,其中,伺服下料系统包括:下料伺服电机、下料辊和减速机,下料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下料辊的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材制造下料辊多圈连续运动的位置显示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增材制造过程中,控制加工过程中的下料量对于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操作人员需要查看下料辊360°内的实时位置格数。例如,对于圆周内被划分成20格的下料辊操作界面需要连续循环显示0-1-2...18-19-20-0-1-2...18-19-20,以便于掌握实际下料情况。
可选地,针对金属3D打印设备的设备下料系统位置循环显示逻辑功能,下料下料伺服电机单向运转,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周长L、细分为M格/360°)循环旋转运动。因下料过程由下料伺服电机通过伺服定位控制,通过伺服驱动器直接采集到伺服系统换算后的下料辊实时绝对位置F。
需要说明的是,多圈连续运动要显示画面显示下料辊在360°内的旋转格数(0-M之间的自然整数),PLC程序逻辑计算运算值Y后输出到操作界面。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重点任务便是如何将采集到的实时位置转换为下料辊的旋转格数并且多圈连续循环显示。
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对下料辊进行计数,并显示实时位置格数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当前展示的位置格数对应的属性和/或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并显示,并将当前展示的位置格数对应的属性或状态信息存储至相应的存储区域,其中,不同的位置格数的属性或状态信息对应不同的存储区域,由于下料辊是按照转动周期进行转动的,因此,可以将相应存储区域中的状态信息以指定格式进行存储,即转动周期+属性或状态信息,以区分属性或状态信息所属的转动周期,这样有利于属性或状态信息的追溯查询,例如,可以用于故障定位等。另外,为了防止数据量过大,可以定期清理数据,例如,在存储了预设数量的转动周期的数据后,可以将存储的数据发送至后台系统,并删除发送的数据;也可以将存储的数据直接删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用于增材制造下料辊多圈连续运动的位置显示逻辑的具体算法如下:
S1、下料辊旋转一周运动距离为下料辊周长L。也就是说,下料辊被均匀细分为M格(即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对应周长(即下料辊的外圈周长L),平均每格移动距离(即预设运动距离)为L/M。
S2、每次运动开始记录下料辊起始位置(即标记点的起始位置F0);下料辊为旋转运动,需要认为指定起始位置作为参考点(即标记点)。
S3、计算实时圈数(F-F0)/L并截余取整为下料辊的转动圈数Q;其中,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做差值即得到“下料辊实时运动距离”(也即下料辊运动距离F-F0),截余取整的目的是得到下料辊已经移动圈数的整数值(即得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Q)。
S4、计算实时格数(F-F0)*M/L并截余取整为也即总计下料格数G;“下料辊实时运动距离”(也即下料辊运动距离F-F0)除以“平均每格移动距离”(也即预设运动距离L/M),取整后即得到下料辊运动格数(也即总计下料格数G),不足一格的小数部分舍去不计。
S5、显示格数Y=G-M*Q;实时格数(即总计下料格数G)减去已走过的整数圈格数(即预设整圈格数M*Q),即得到当前圈内的格数(即目标下料格数Y),且连续循环显示。
可选地,以20格细分下料辊为例,下料辊实际旋转运行过程中上位显示画面会循环连续显示位置格数0-1-2...18-19-20-0-1-2...18-19-20-0-1-2...以便利掌握实际下料格数及下料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金属3D打印设备下料系统位置循环显示逻辑功能,以利于操作人员直观清晰地掌握下料辊运行情况以及每次实际运行的下料格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监视下料系统运行状况,通过下料格数的连续变化反映下料系统的工作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并且通过下料格数的变化,与设定的下料格数作比较,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实际下料量与设定下料量的偏差,当然,偏差为零是理想状态;另外,下料过程循环连续的动态显示效果直观清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装置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该下料辊的计数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料辊的计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可以在该下料辊的计数装置中执行。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下料辊的计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第一确定模块22,用于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第二确定模块24,用于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20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模块22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该实施例中的第二确定模块24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S106。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通过目标下料格数可以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的下料格数,达到了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下料辊实际下料格数进行连续且循环计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获取模块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在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单元,用于将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记录单元包括:第一采集子单元,用于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转动,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采集子单元包括:记录子单元,用于记录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起始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前,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第二采集子单元,用于采集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实时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记录子单元和第二采集子单元包括:第三采集子单元,用于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转换子单元,用于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所述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下料辊转动前,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起始位置;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将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实时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在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将外圈周长与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预设运动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在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下料辊运动距离与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下料格数量与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预设整圈格数。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终端,该计算机终端可以是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设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替换为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可以执行下料辊的计数方法中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地,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终端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32、和存储器34。
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3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记录标记点的运动距离;将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转动,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将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记录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起始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前,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采集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实时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下料辊转动前,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起始位置;将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实时位置。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外圈周长与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预设运动距离。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下料辊运动距离与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将下料格数量与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预设整圈格数。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案。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通过目标下料格数可以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的下料格数,达到了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下料辊实际下料格数进行连续且循环计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下料格数进行循环显示技术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平板电脑、掌声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3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30还可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料辊的计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总计下料格数表示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预设整圈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目标下料格数表示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记录标记点的运动距离;将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下料辊转动,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将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下料辊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记录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起始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前,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采集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实时位置表示在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实时位置与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标记点在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将下料辊转动前,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起始位置;将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实时位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下料辊运动距离和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外圈周长与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预设运动距离。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在依据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获取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包括: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下料辊上设置的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将下料辊运动距离与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将下料格数量与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预设整圈格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料辊的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所述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所述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
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所述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所述总计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
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整圈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所述目标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
在所述下料辊开始运动的情况下,在所述下料辊在外圈表面设置标记点;
记录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
将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确定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述标记点的运动距离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包括:
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伺服电机经过减速机后控制所述下料辊转动,所述绝对运动距离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运动距离;
将所述绝对运动距离确定为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包括:
记录所述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所述起始位置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前,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
采集所述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其中,所述实时位置表示在所述下料辊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
将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差值,确定为所述标记点的绝对运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述标记点开始移动的起始位置和采集所述标记点实时移动的实时位置包括:
通过伺服驱动器采集下料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下料辊转动的伺服工作参数;
通过预设变换关系将所述伺服工作参数转换为所述标记点在所述伺服驱动器所在预设伺服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
将所述下料辊转动前,所述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所述起始位置;
将所述下料辊转动情况下,所述标记点的绝对位置确定为所述实时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所述下料辊上设置的所述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
将所述外圈周长与所述下料格数量的比值作为所述预设运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下料辊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和所述下料辊上设置的所述下料格的下料格数量;
将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与所述下料辊的外圈周长截余取整,得到所述下料辊的转动圈数;
将所述下料格数量与所述转动圈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预设整圈格数。
8.一种下料辊的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料辊的下料辊运动距离,其中,所述下料辊的圆柱形表面围绕所述下料辊的转动轴均匀设置多个下料格,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表示所述下料辊的外圈转动距离;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下料辊运动距离和所述下料格的预设运动距离,确定总计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运动距离表示使一个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情况下,所述下料辊需要转动的距离,所述总计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全部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总计下料格数和预设整圈格数确定目标下料格数,其中,所述预设整圈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已经完成的整圈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所述目标下料格数表示所述下料辊在当前转动周期内,所述下料格完成下料的数量。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下料辊的计数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中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下料辊的计数方法。
CN202310754527.2A 2023-06-26 2023-06-26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12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4527.2A CN116512601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4527.2A CN116512601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2601A true CN116512601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4527.2A Pending CN116512601A (zh) 2023-06-26 2023-06-26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260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901A (ja) * 1992-09-16 1994-04-12 Shionogi & Co Ltd 粉粒体充填装置
CN1775643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清华大学 粉末物料自动计量下料装置
CN104915711A (zh) * 2015-07-10 2015-09-16 江苏理工学院 绝对角度计数器
CN108394095A (zh) * 2018-03-02 2018-08-14 深圳市未来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成型自动送粉铺粉装置
CN210502997U (zh) * 2019-06-21 2020-05-12 天津爱赛克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记录行驶距离的自行车
CN112116055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钢印转动圈数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901A (ja) * 1992-09-16 1994-04-12 Shionogi & Co Ltd 粉粒体充填装置
CN1775643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清华大学 粉末物料自动计量下料装置
CN104915711A (zh) * 2015-07-10 2015-09-16 江苏理工学院 绝对角度计数器
CN108394095A (zh) * 2018-03-02 2018-08-14 深圳市未来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成型自动送粉铺粉装置
CN210502997U (zh) * 2019-06-21 2020-05-12 天津爱赛克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记录行驶距离的自行车
CN112116055A (zh) * 2020-09-29 2020-12-22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钢印转动圈数在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98341A1 (en) Metho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6707956A (zh) 一种智能化全自动堆取料机控制装置
CN206431477U (zh) 一种智能化全自动堆取料机控制装置
CN101776867B (zh) 一种堆取料机的自动取料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287968C (zh) 成形机管理系统、及装置、便携式信息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02084B (zh) 一种斗轮式取料机恒流量取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245284B (zh) 用于通过逐层添加生产圆形产品的机器
WO2018192833A1 (de) Kontrolle eines additiven fertigungsprozesses
CN104915986A (zh) 一种实体三维模型自动建模方法
CN106964776B (zh) 圆柱体形3d打印装备及3d打印机
CN202615415U (zh) 基于物联网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CN110639204A (zh) 游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5825521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09451B (zh) 一种生产设备的数字三维模型构建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512601A (zh) 下料辊的计数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79860A (zh) 基于动力学的斗轮堆取料机恒流量取料方法及装置
CN112487567A (zh) 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智能化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1918738B (zh) 粉末材料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829049B (zh)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制造实时监控投料速度和投料量的方法
DE102016215167A1 (de) Mess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Verschleißes eines Innenmischers
CN203096173U (zh) 一种高精度重力送粉器
CN107008903B (zh) 长方体形3d打印装备及3d打印机
CN208428688U (zh) 一种带外观检测功能的3d打印机
CN114030908A (zh) 斗轮机自动堆料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677188U (zh) 长方体形3d打印装备及3d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