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4374A -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4374A
CN116504374A CN202310772018.2A CN202310772018A CN116504374A CN 116504374 A CN116504374 A CN 116504374A CN 202310772018 A CN202310772018 A CN 202310772018A CN 116504374 A CN116504374 A CN 116504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information
bank
rfi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20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俊峰
巩龙贤
任慧颖
孙鉴
程祥峰
宋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720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4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4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86Handling a large number of blood product units, e.g. storage cabinets, blood bank administ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液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所述血液管理系统包括: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设于血液全周期内的流转点以获取血液自采集至使用/销毁的全周期内处理过程的血液信息,并存储在血袋上的RFID芯片内;管理终端,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血液信息;血库管理模块,用于在血液出入血库时获取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并在盘查血库时与依次获取血库内血液上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同时获取血液存储环境并上传至管理终端;本发明基于RFID芯片对血液进行全周期追踪,提高了信息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在出入库和盘库时,通过无线的方式获取血液信息,提高了出入库和盘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自采集到病人输血,中间需要经过许多流程处理,如检验、分离、存储等,血液在全周期中经过的每一步处理都需要跟踪并获取血液的信息。
目前是血液管理方式是通过条形码存储血液的基本信息,该方式存在部分缺陷,如条形码存储信息有限,且条形码不能更改,在获取血液的跟踪信息时需要连接服务器才能获取完整的跟踪信息;条形码容易磨损或污浊,在磨损或污浊后会造成识别率下降,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同时,在盘库时,需要工作人员依次检查血袋,盘库效率低。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以解决目前的基于条形码的血液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所述血液管理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设于血液全周期内的流转点以获取血液自采集至使用/销毁的全周期内处理过程的血液信息,并存储在血袋上的RFID芯片内;
管理终端,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血液信息;
血库管理模块,用于在血液出入血库时获取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并在盘查血库时与依次获取血库内血液上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同时获取血液存储环境并上传至管理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RFID读写模块,用于读取/写入RFID芯片;
智能终端,用于更新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同时在读取RFID芯片时下载位于管理终端内对应该RFID芯片的血液信息以核对下载的血液信息和读取的血液信息是否一致,并在信息不一致时上报管理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密封于血袋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终端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血液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血液库存、血液信息以及血液的跟踪信息;
盘库模块,所述盘库模块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以盘查血库;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血液保质期以及血库内血液存储环境是否复合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终端还包括:
血液调配模块,所述血液调配模块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血申请,其中,用血申请至少包括申请单位、血液类型以及血液用量;
基于用血申请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其中,血库包含血站血库以及医院血库;
获取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向申请单位以及血库发送血液调配信息,其中,血液调配信息包括调配血液信息、血液调配量。
进一步的,用血申请信息还包括血液使用时间,在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包含有用血申请所需血液的所有的血库地址,记为第一血库;
计算第一血库内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获取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早于血液使用时间的血库,记为第二血库;
获取第二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向申请单位以及第二血库发送血液调配信息,其中,血液调配信息包括调配血液信息、血液调配量。
进一步的,所述血液管理系统还包括:
智慧血库,用于存储血液以及血液的自动出入库和盘库。
进一步的,所述智慧血库包括:
存储架,所述存储架上设置有若干存储位以及带动所述存储位在存储架上流转的流转模块,所述存储架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以获取血袋上的血液信息,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位于存储位的流转路径上,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抓取机器人,用于抓取位于存储位上的血袋并运输至出入库窗口,所述抓取机器人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设于出入库窗口的RFID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血袋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血库管理模块,所述RFID读取单元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设于抓取机器人上的位置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抓取机器人在智慧血库内的位置;
环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智慧血库存储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架还包括安装存储位以及流转模块的壁板,
所述存储位包括:
存储座,所述存储座为U形槽,
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存储座内,所述存储位转动连接到所述流转模块上以使得若干第一支撑杆始终水平设置,所述存储座两端的结构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两侧;
所述抓取机器人包括:
行走底座,用于带动所述抓取机器人在智慧血库内移动,位置检测单元固定到所述行走底座内部;
设于所述行走底座上的抓取模块,用于抓取血袋,其中,所述抓取模块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上端的若干互相平行设置的抓取支架,每个抓取支架的两端均铰接有从动杆;
铰接于所述从动杆上远离抓取支架的一端的抓取杆,所述抓取支架、抓取杆以及从动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抓取杆的长度大于行走底座的直径;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内部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位于抓取支架其中一端的从动杆转动以带动抓取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流转模块包括:
转动连接到所述存储架上的从动链轮以及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
设于所述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存储位转动连接到所述链条的链条轴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基于RFID芯片对血液进行全周期追踪,使得血袋上RFID芯片存储有血液信息,使得获取血液信息时,可以离线获取全部信息,同时,由于RFID技术采用无线通信,能够预防磨损和污浊,提高了信息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在出入库和盘库时,通过无线的方式获取血液信息,提高了出入库和盘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一个具体实施例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血液调配模块工作时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血液调配模块其中一个子程序工作时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配套使用的血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智慧血库内存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智慧血库内存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智慧血库内抓取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智慧血库内升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中智慧血库内窗口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采集单元;102、管理终端;103、血库管理模块;104、存储模块;105、查询模块;106、盘库模块;107、监测模块;108、血液调配模块;109、输入终端;110、第一RFID读写器;111、第二RFID读写器;112、网络链路;113、数据中心;114、控制端;115、智慧血库;
200、存储架;210、存储位;211、存储座;212、第一支撑杆;220、流转模块;221、从动链轮;222、主动链轮;223、链条;230、第三RFID读写器;
300、抓取机器人;310、行走底座;320、抓取模块;321、抓取支架;322、抓取杆;323、从动杆;324、主动轴;325、从动轴;
400、升降模块;410、升降支架;420、升降板;430、丝杠;431、从动带轮;440、升降电机;441、主动带轮;450、皮带;
500、窗口密封门;510、门体;520、密封条;530、转轴;540、转轮;550、第二支撑杆;560、护板;
600、血袋;610、RFI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所述血液管理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101,所述采集单元101设于血液全周期内的流转点以获取血液自采集至使用/销毁的全周期内处理过程的血液信息,并存储在血袋600上的RFID芯片610芯片内;
管理终端102,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单元101获取的血液信息;
血库管理模块103,用于在血液出入血库时获取RFID芯片610内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并在盘查血库时与依次获取血库内血液上RFID芯片610内的血液信息,同时获取血液存储环境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
具体的,所述采集单元101可以设置在血站、献血车、医院等血液流转的场所,用于获取血液在处理时的各种信息,如当所述采集单元101设置在献血车时,所述采集单元101用于获取献血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初检结果,又如,所述采集单元101设置医院时,所述采集单元101可用于获取输血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血液的使用情况和处理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101能够连接网络,用于与所述管理终端102建立通信链接;
优选的,所述采集单元101包括:
RFID读写模块,用于读取/写入RFID芯片610;
智能终端,用于更新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同时在读取RFID芯片610时下载位于管理终端102内对应该RFID芯片610的血液信息以核对下载的血液信息和读取的血液信息是否一致,并在信息不一致时上报管理终端;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RFID读写模块为第一RFID读写器110,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10为手持式/固定式RFID读写器,用于读写位于血袋600上的RFID芯片610内的信息,所述智能终端为输入终端109,所述输入终端109为现有技术,如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10和所述输入终端109通过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终端109与所述管理终端102建立通信链接,用于向管理终端102下载信息或传输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采集单元101设置在献血车,用于在采集血液时获取血液的信息,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10为便携式RFID读写器,所述输入终端109为便携式计算机,所述输入终端109与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10通过USB数据线连接,所述输入终端109通过互联网与管理终端102建立通信链接,在采集信息时,工作人员通过输入终端109输入血液信息,包括献血人员的基本信息、血液的基本信息以及血液的初检结果,献血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血液的基本信息如血型、献血量,血液的初检结果如是否含有遗传病或传染病等,所述输入终端109将血液信息传输至第一RFID读写器110以及管理终端102,再通过第一RFID读写器110写入RFID芯片610内,以完成血液信息的初步输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RFID芯片610密封于血袋600内部,为了防止RFID芯片610丢失,还能够防止所述RFID芯片610被替换,具体的,血袋600在封装时,在其端部预留足够的长度,首先对半成品的血袋600的封边,然后在边缘放置RFID芯片610,再次对血袋600封边,使得RFID芯片610封如血袋600内,且RFID芯片610与血袋600内盛放血液的空腔隔离。
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设置在血库内,用于在血液出入库以及血液存储时采集相关信息,所述血库可以为血战的血库,也可以为医院的血库;
具体的,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包括:
第二RFID读写器111,用于在血液出入库时获取血液信息;
环境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血库内的存储环境;
第四RFID读写器,用于在盘库时获取血液信息;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管理终端102建立通信链接,其中,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111、环境采集模块以及第四RFID读写器与第一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111设于血库的取血/存血窗口,在血袋600经过第二RFID读写器111时,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111与用于在血液出入血库时获取RFID芯片610内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所述102将当前的操作(入库/出库)记录在数据库内;
当盘查血库时,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依次扫描位于血库内的血袋600,读取RFID芯片610的信息,并与管理终端102内存储的信息对比,从而判断库存是否准确,由于第四RFID读写器可以快速的读取RFID芯片610内的信息,因此可以提高盘库时的效率;
所述环境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布于血库内,用于检测血库内的环境,所述温度传感器还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出风口,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出风口,用于检测制冷设备的是否正常工作;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建立有无线局域网,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111、环境采集模块以及第四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局域网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电性连接以传递信息,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有线网络与所述管理终端102建立通信链接。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管理终端102包括设置在数据中心113处的服务器组以及控制端114,所述控制端114用于工作人员和服务器组建立人机交互以管理服务器内的数据,所述数据中心113与所述输入终端109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网络链路112建立通信链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管理终端102包括:
存储模块104,用于存储血液信息;
查询模块105,用于查询血液库存、血液信息以及血液的跟踪信息;
盘库模块106,所述盘库模块106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建立通信连接以盘查血库;
监测模块107,用于监测血液保质期以及血库内血液存储环境是否复合要求;
具体的,所述存储模块104为设置在数据中心113处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血液信息以及血液在全周期内的相关信息,所述查询模块105可以为APP、血液客户端的其中一个模块或者为智能终端,用于查询血液信息,所述查询模块105在查询血液信息时调取存储模块104内存储的血液信息;
所述盘库模块106用于盘查血库内的血液库存,所述盘库模块106在运行时调取存储模块104内的信息以及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连接以获取血库内的血液的信息,所述盘库模块106通过对比存储模块104内的信息以及从血库管理模块103获取的信息,从而检查血库的库存是否正确;
所述监测模块107与环境采集模块建立通信链接,用于获取血库血液的存储环境,并在血液的存储环境出现异常时报警,所述存储环境出现异常为血库内的温度超过阈值或血库内的工作设备工作异常;
同时,所述监测模块107还通过获取RFID芯片610内的信息判断入库的血液的保质期,由于血液具有保质期,在血液入库时,所述监测模块107记录血液的入库时间,以及血液在血库内保存的时间,当血液在血库内保存的时间超过保质期的时间时,所述监测模块107报警;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107在计算血液的保质期时,还计算血液在血库外的时间,例如血液在处理时,处于常温下的时间、处于冷藏的时间,依次综合计算血液的保质期;
具体的,由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能够在血液全周期内进行跟踪,在计算血液的保质期时,从血液采集后开始监测,如血液自采集后至冷藏箱的时间,即血液在常温下的时间,血液在冷藏箱的保存时间,血液制备后在血库内的保存时间,血液出库后处于常温的时间,血液出库后处于保存环境的时间,所述监测模块107监测血液自采集后到使用阶段的全周期内处于不同环境的时间,当某一时间超过阈值时,所述监测模块107判定血液超过保质期,如血液在采集后未及时放置到冷藏箱内,使得血液在常温环境下的时间超过对应的阈值,则所述监测模块107判定血液超过保质期,无法使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和图3所示,所述管理终端102还包括:
血液调配模块108,所述血液调配模块108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获取用血申请,其中,用血申请至少包括申请单位、血液类型以及血液用量;
步骤B、基于用血申请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其中,血库包含血站血库以及医院血库;
步骤C、获取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步骤D、向申请单位以及血库发送血液调配信息,其中,血液调配信息包括调配血液信息、血液调配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医院或用血单位需要用血时,向管理终端102发送用血申请,所述用血申请包括申请单位、血液类型以及血液用量,在所述管理终端102收到用血申请时,所述管理终端102从用血申请获取申请单位,并基于申请单位获取申请单位的地址,以申请单位的地位为中心,获取存储有所需血液离申请单位距离最近的血库,然后所述管理终端102调取该血库对应的数据库,获取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调配血液信息对应的血液为调配血液;然后所述管理终端102将调配血液信息发送至申请单位,所述申请单位基于获取的调配血液信息向血库取血;
需要说明的是,当离申请单位距离最近的血库的血液无法满足血液用量,所述管理终端102获取离申请单位第二近的血库、离申请单位第三近的血库,直至血库的存血满足用血申请中的血液用量;
本方法集合了地区内医院、血站等具有血库的单位,地区内医院和血站的血液信息共享,在用血时快速的匹配离用血单位最近的血库,使得血液及时的送到用血单位,同时减少血液的运输时间,同时在急用血时能够减少寻找血液的时间,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同时,用血时能够及时的消耗临近保质期的血液,减少血液因过期而造成的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用血申请信息还包括血液使用时间,在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获取包含有用血申请所需血液的所有的血库地址,记为第一血库;
步骤B2、计算第一血库内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获取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早于血液使用时间的血库,记为第二血库;
步骤B3、获取第二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理终端102收到用血申请时,所述管理终端102从用血申请获取用血类型以及用血量,并基于用血类型获取存储有该类型的血液的血库,记为第一血库,然后计算第一血库内各血库运送血液至申请单位的时间,其中,各血库运送血液至申请单位时间的计算方式为当前时间加上自申请单位出发到血库的时间、在血库停留的时间以及自血库出发至申请单位的时间,其中,自申请单位出发到血库的时间以及自血库出发至申请单位的时间可由实际测量得出,在血库停留的时间基于历史经验设定;获取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早于血液使用时间的血库,记为第二血库,获取第二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本方法在用血时优先消耗地区内临近血液保质期的血液,可以有效的减少因血液过保质期而造成的血液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中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血液管理系统还包括:
智慧血库115,用于存储血液以及血液的自动出入库和盘库;
优选的,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智慧血库115为密封空间,所述智慧血库115设置有出入库窗口,所述智慧血库115包括:
存储架200,所述存储架200上设置有若干存储位210以及带动所述存储位210在存储架200上流转的流转模块220,所述存储架200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230以获取血袋600上的血液信息,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位于存储位210的流转路径上,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电性连接;
抓取机器人300,用于抓取位于存储位210上的血袋600并运输至出入库窗口,所述抓取机器人300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电性连接;
设于出入库窗口的RFID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血袋600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血库管理模块103,所述RFID读取单元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电性连接;
设于抓取机器人300上的位置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抓取机器人300在智慧血库115内的位置;
环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智慧血库115存储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慧血库115为一密封建筑,如冷库结构,所述智慧血库115设置有安全门以供工作人员出入,所述出入库窗口设置在智慧血库115的墙面上以存取血袋600,所述智慧血库115内设置有若干存储架200,所述存储架200固定到智慧血库115的地面上;在血液入库时,工作人员将血袋600放置出入库窗口,并向所述血库管理模块103发送入库信号,所述RFID读取单元读取出入库窗口处的血液信息,并通过血库管理模块103将血液信息上传至管理终端102处,所述管理终端102记录入库信息,所述抓取机器人300移动至出去库窗口处,然后抓取位于出入库窗口的血袋600,所述流转模块220控制空置的存储位210流转至所述抓取机器人300可以放置的位置,所述抓取机器人300移动至空置的存储位210处,然后将血袋600放置到存储位210处;在血液出库时,所述抓取机器人300抓取位于存储位210上的血袋600,并移动至出入库窗口,然后将血袋600放置到出入库窗口处,所述RFID读取单元读取RFID芯片610内的血液信息,并将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处,所述管理终端102记录出库信息;在盘库时,所述存储架200带动存储位210流转至第三RFID读写器230处,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识别RFID芯片610内的信息并将其上传至管理终端102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慧血库115为全自动操作,在血液出入库和盘库时无需人员操作,减少了出错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出入库效率以及盘库效率;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存储架200还包括安装存储位210以及流转模块220的壁板,所述壁板呈T形,所述壁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到智慧血库115的地面上,所述流转模块220安装在所述壁板上,所述存储位210安装在所述流转模块220上;
如图7所示,所述存储位210包括存储座211以及若干第一支撑杆212,所述存储座211为U形槽,所述第一支撑杆212固定连接在所述存储座211内,所述存储位210转动连接到所述流转模块220上以使得若干第一支撑杆212始终水平设置,所述存储座211两端的结构位于第一支撑杆212的两侧,所述血袋600放置到第一支撑杆212上;
如图6所示,所述流转模块220为链条结构,所述流转模块220包括:
转动连接到所述存储架200上的从动链轮221以及主动链轮222,所述主动链轮222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链轮222转动,所述从动链轮221和主动链轮222上套设有链条223,所述存储位210转动连接到所述链条223的链条轴上,在所述链条223转动时,所述存储位210在所述链条223上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212水平;
具体的,所述从动链轮221以及主动链轮222竖直设置,所述链条223连接到所述存储位210靠近上端的位置,使得存储位210的重心处于链条223和存储位210连接点的下方,从而使得链条223在转动时,所述存储位210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转动;
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固定连接到主动链轮222的下方,当所述链条223带动所述存储位210经过第三RFID读写器230时,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与位于存储位210上的血袋600所连接的RFID芯片610建立通信,从而读取所述RFID芯片610内的信息;
在血液出入库或盘库时,所述链条223带动所述存储位210转动,在盘库时,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230启动。
如图8所示,所述抓取机器人300包括:
行走底座310,用于带动所述抓取机器人300在智慧血库115内移动,位置检测单元固定到所述行走底座310内部;
设于所述行走底座310上的抓取模块320,用于抓取血袋600,其中,所述抓取模块320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310上端的若干互相平行设置的抓取支架321,每个抓取支架321的两端均铰接有从动杆323;
铰接于所述从动杆323上远离抓取支架321的一端的抓取杆322,所述抓取支架321、抓取杆322以及从动杆32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抓取杆322的长度大于行走底座310的直径;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310内部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位于抓取支架321其中一端的从动杆323转动以带动抓取杆32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血液出入库时,所述行走底座310带动所述抓取模块320在所述智慧血库115内移动,由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在行走底座310上,使得所述行走底座310可以在智慧血库115内精确的移动,从而使得行走底座310移动至出入库窗口或存储位210处,在抓取血袋600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从动杆323摆动,由于抓取支架321、抓取杆322以及抓取支架321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在所述从动杆323转动时,所述抓取杆322与所述抓取支架321始终平行,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从动杆323的摆动将所述抓取杆322移动至高度低于存储位210的位置,所述行走底座310将抓取杆322移动至存储位210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从动杆323反向摆动,所述从动杆323带动所述抓取杆322从所述第一支撑杆212之间的缝隙穿过,所述抓取杆322抬起血袋600,从而将血袋600放置到抓取杆322上;在放置血袋600时,所述抓取杆322转动至第一支撑杆212的上方并从第一支撑杆212之间的缝隙中转过,位于抓取杆322上的血袋600被截停在第一支撑杆212上,从而将所述血袋600放置到存储位210上;
具体的,所述行走底座310内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技术,如轮式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扫地机器人的行走机构等,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为现有技术,如无线载波室内定位技术、激光定位技术,用于在所述智慧血库115内对行走底座310定位;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与设置行走底座310内的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行走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基于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的行走底座310的位置以及存储位210的位置控制行走机构行走;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行走底座310可以为轮式机器人;
所述抓取支架321为方形板状,所述抓取支架321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行走底座310的外壳上,所述抓取支架32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324和从动轴325,所述从动杆323的一端固定到主动轴324或从动轴325上,所述从动杆323为长条状,所述抓取杆322为长条状,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杆322设置有两条,所述抓取支架321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慧血库115的出入库窗口还设置有窗口密封门500,用于密封出入库窗口以减少温度的流失;
如图10所示,所述窗口密封门500包括:
门体510,所述门体510转动连接在出入库窗口内;
设于所述门体510两侧的若干第二支撑杆550,用于支撑血袋6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器人300将血袋600放置到第二支撑杆550上,然后工作人员转动门体510,所述门体510将血袋600转动至出入库窗口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门体510为透明材质,所述门体510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转轴530,所述转轴53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到智慧血库115的墙壁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55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杆550的两侧还设置有护板560,用于防止血袋600脱落,所述护板560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到门体510上;
优选的,所述窗口密封门500还包括:
门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门体510转动;
具体的,所述转轴530上固定连接有转轮540,所述门驱动电机上固定连接有门驱动带轮,所述转轮540和门驱动带轮连接,所述门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门体510转动;
所述窗口密封门500在出入库窗口形成转门结构,使得出入库窗口密封;
优选的,所述门体510的边缘还设置有密封条520,用于密封门体510和出入库窗口,增加门体510的密封性,所述密封条520为橡胶圈。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慧血库115还包括:
位于出入库窗口处的升降模块400,用于将抓取机器人300举升至出入库窗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血液出入库,所述出入库窗口一般距离地面存在一定的高度,所述升降模块400设置在智慧血库115内,且位于出入库窗口的位置,当抓取机器人300需要移动到出入库窗口处时,所述升降模块400将抓取机器人300举升至出入库窗口上;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升降模块400包括:
升降支架410,所述升降支架410为方形框体;
设于所述升降支架410内的升降板420;
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板420上的丝杠430,所述丝杠430位于所述升降板420的两端,且所述丝杠430与所述升降板420通过螺纹连接;
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410上的升降电机440,用于带动丝杠430转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杠430上设置有从动带轮431,所述升降电机440上设置有主动带轮441,所述主动带轮441为双联带轮,所述主动带轮441和所述从动带轮431通过皮带450连接,所述丝杠43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到所述升降支架410的两端,所述升降板420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杠430上,所述升降电机44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所述升降支架410上,所升降板420的边缘设置有斜坡,便于抓取机器人300移动到升降板420上,所述从动带轮431为齿带轮,所述皮带450为齿形带;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440与行走底座310内的处理器通过无线网络电性连接,用于接收行走底座310内的处理器的控制,当所述行走底座310移动至升降模块400处时,所述行走底座310控制所述升降电机440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智慧血库115内还设置有总控制装置,所述总控制装置可以为服务器,还可以为微处理器,所述总控制装置与窗口密封门500、升降模块400、抓取机器人300、存储架200以及血库管理模块103、环境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智慧血库115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控制单元为制冷设备,用于控制所述智慧血库115内的温度。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用于血液的全周期跟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管理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设于血液全周期内的流转点以获取血液自采集至使用/销毁的全周期内处理过程的血液信息,并存储在血袋上的RFID芯片内;
管理终端,用于存储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血液信息;
血库管理模块,用于在血液出入血库时获取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并在盘查血库时与依次获取血库内血液上RFID芯片内的血液信息,同时获取血液存储环境并上传至管理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单元包括:
RFID读写模块,用于读取/写入RFID芯片;
智能终端,用于更新血液信息并上传至管理终端,同时在读取RFID芯片时下载位于管理终端内对应该RFID芯片的血液信息以核对下载的血液信息和读取的血液信息是否一致,并在信息不一致时上报管理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芯片密封于血袋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血液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血液库存、血液信息以及血液的跟踪信息;
盘库模块,所述盘库模块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以盘查血库;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血液保质期以及血库内血液存储环境是否复合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还包括:
血液调配模块,所述血液调配模块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血申请,其中,用血申请至少包括申请单位、血液类型以及血液用量;
基于用血申请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其中,血库包含血站血库以及医院血库;
获取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向申请单位以及血库发送血液调配信息,其中,血液调配信息包括调配血液信息、血液调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血申请信息还包括血液使用时间,在获取离申请单位最近的血库的地址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包含有用血申请所需血液的所有的血库地址,记为第一血库;
计算第一血库内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获取血液运送至申请单位的时间早于血液使用时间的血库,记为第二血库;
获取第二血库内离保质期最近的血液的信息,记为调配血液信息;
向申请单位以及第二血库发送血液调配信息,其中,血液调配信息包括调配血液信息、血液调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管理系统还包括:
智慧血库,用于存储血液以及血液的自动出入库和盘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血库包括:
存储架,所述存储架上设置有若干存储位以及带动所述存储位在存储架上流转的流转模块,所述存储架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以获取血袋上的血液信息,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位于存储位的流转路径上,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抓取机器人,用于抓取位于存储位上的血袋并运输至出入库窗口,所述抓取机器人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设于出入库窗口的RFID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血袋的血液信息并上传至血库管理模块,所述RFID读取单元与所述血库管理模块电性连接;
设于抓取机器人上的位置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抓取机器人在智慧血库内的位置;
环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智慧血库存储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架还包括安装存储位以及流转模块的壁板,
所述存储位包括:
存储座,所述存储座为U形槽,
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存储座内,所述存储位转动连接到所述流转模块上以使得若干第一支撑杆始终水平设置,所述存储座两端的结构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两侧;
所述抓取机器人包括:
行走底座,用于带动所述抓取机器人在智慧血库内移动,位置检测单元固定到所述行走底座内部;
设于所述行走底座上的抓取模块,用于抓取血袋,其中,所述抓取模块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上端的若干互相平行设置的抓取支架,每个抓取支架的两端均铰接有从动杆;
铰接于所述从动杆上远离抓取支架的一端的抓取杆,所述抓取支架、抓取杆以及从动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抓取杆的长度大于行走底座的直径;
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底座内部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带动位于抓取支架其中一端的从动杆转动以带动抓取杆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模块为链条结构,所述流转模块包括:
转动连接到所述存储架上的从动链轮以及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
设于所述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存储位转动连接到所述链条的链条轴上。
CN202310772018.2A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6504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2018.2A CN116504374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2018.2A CN116504374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4374A true CN116504374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2018.2A Pending CN116504374A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437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4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CN104229678A (zh) * 2014-08-22 2014-12-24 安庆市天润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油缸搬运小推车
CN105825457A (zh) * 2016-03-16 2016-08-03 宁波市江东精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fid血液管理系统
CN110797116A (zh) * 2019-12-16 2020-02-14 烟台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血液全流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494737A (zh) * 2019-01-31 2020-08-07 青岛海特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垂直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及存取方法
CN114496180A (zh) * 2020-10-27 2022-05-13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调配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41A (zh) * 2011-12-31 2012-07-11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CN104229678A (zh) * 2014-08-22 2014-12-24 安庆市天润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油缸搬运小推车
CN105825457A (zh) * 2016-03-16 2016-08-03 宁波市江东精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rfid血液管理系统
CN111494737A (zh) * 2019-01-31 2020-08-07 青岛海特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垂直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及存取方法
CN110797116A (zh) * 2019-12-16 2020-02-14 烟台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血液全流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496180A (zh) * 2020-10-27 2022-05-13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调配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2233B2 (ja) 温度敏感製品の自動スマート保存
US1087701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food and other perishable product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industrial supply chains
US11945652B2 (en) Automated smart storage of products
US20200132362A1 (en) Cold storage box and cold storage box management system
CN109911497B (zh) 一种血液安全管理系统
US20080186183A1 (en) Goods/i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goods/item management method
CN11650437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血液管理系统
WO2019044017A1 (ja) 医療用台車
CN206892901U (zh) 一种医院药品冷链监测系统
EP3588407A1 (en)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1590585B (zh) 一种能够适应应急状态的医院药房调剂管理系统
Kim et al. Smart blood bag management system in a hospital environment
JP2002333263A (ja) 物流サイクルにおける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213634668U (zh) 一种工作鞋智能发放装置
CN213582242U (zh) 一种便于运转的仓储系统
CN113086466B (zh) 无人冷仓无源多元传感悬挂式自主穿梭巡检系统及方法
CN211827009U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工厂物料管理系统
CN114013896A (zh) 一种卷烟智能存取留样货柜、系统及方法
CN218299034U (zh) 一种冷链仓储系统
CN113625679B (zh) 自动运输装置的休眠唤醒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7049052A (zh) 一种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CN11126085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医疗用品自助发放系统及其方法
RU232983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хранения и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пакетов для крови
WO2023154421A1 (en) Store delivery vision system
CN111933294A (zh) 一种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