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4139A -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4139A
CN116504139A CN202310469818.7A CN202310469818A CN116504139A CN 116504139 A CN116504139 A CN 116504139A CN 202310469818 A CN202310469818 A CN 202310469818A CN 116504139 A CN116504139 A CN 116504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
folding
support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98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桓
陆静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98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4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4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4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可折叠设置,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支撑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并与柔性显示面板同步折叠。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和第二子支撑结构。第一子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内折设置,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支撑装置既能外折和内折,在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实现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和外折,使柔性显示面板便于携带,在保证柔性显示面板便携性的同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外折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副屏显示。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已成为未来显示终端的发展趋势。用户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大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使柔性显示面板既能达到大屏显示效果,又方便携带,相关技术通常采用折叠屏的办法实现,即将两块柔性显示面板折叠设置,进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
而穿戴产品中的折叠屏即使具有两块屏幕的显示范围,但显示范围仍旧较小,还是无法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旨在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范围。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和第二子支撑结构,第一子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内折设置;第二支撑结构,连接于第一子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折叠结构,折叠结构连接于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折叠结构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外折,在展平状态,所述折叠结构平铺设置,折叠结构被配置为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变。
折叠结构将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进行连接,以使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实现副屏显示,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展平状态,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折叠轴,折叠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相邻的两个折叠轴绕沿第一方向的轴线可转动连接。
相邻折叠轴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折叠结构由展平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实现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外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折叠轴包括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及与支撑面相对设置的背侧面,背侧面沿远离支撑面的方向凸出成型。
当折叠结构需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折叠轴各背侧面相互靠近,以使第二支撑结构向第一支撑结构靠近,实现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外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背侧面为弧面或者曲面。
当背侧面为弧面或者曲面时,相邻折叠轴之间的背侧面相互抵接,以改善各折叠轴过度折叠,损坏折叠结构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面为平面。
当支撑面为平面时,位于支撑面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平铺于支撑面,不会发生褶皱,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折叠轴之间,柔性连接结构具有沿背侧面朝向支撑面的复位力。
柔性连接结构能够根据折叠状态发生形变,以适应折叠轴的转动连接,使得各折叠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稳定,提高折叠结构的折叠性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柔性连接结构设置于折叠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折叠结构在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柔性连接结构,以使各折叠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柔性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在跟随折叠结构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变而变形。
柔性连接结构的运动与折叠结构的运动相配合,以使折叠轴在转动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运动状态,以提高折叠轴之间的转动稳定性以及折叠结构的折叠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柔性连接结构包括V形弹片,V形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和顶端,在展平状态,顶端位于开口远离支撑面的一侧,在折叠状态顶端位于开口远离背侧面的一侧。
V形弹片具有较大张力,使得折叠结构能够具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以更好地恢复至展平状态。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折叠轴在靠近相邻的折叠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至少部分柔性连接结构位于凹槽内。
将柔性连接结构设置于凹槽内,能够使得柔性连接结构与折叠轴更好的粘接在一起,以提高柔性连接结构与折叠轴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凹槽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折叠轴设置。
凹槽贯穿折叠轴设置,能够提高柔性连接结构的厚度,使得柔性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支撑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折叠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第二支撑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折叠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能够保证支撑装置在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柔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部分能够全部位于折叠结构,以实现完全覆盖支撑。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装置包括磁吸部,磁吸部位于第二支撑结构,和/或,磁吸部位于第一子支撑结构,磁吸部用于在折叠状态下使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子支撑结构磁吸连接。
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子支撑结构磁吸连接,提高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子支撑结构之间的相对稳定性,以改善因折叠结构回弹力较大无法保持折叠状态的问题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显示面板和第二子显示面板,第一子显示面板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内折设置;第二柔性显示面板,连接于第一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柔性显示面板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外折设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柔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结构上,第二柔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二支撑结构上,第一子显示面板位于第一子支撑结构上,第二子显示面板位于第二子支撑结构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可折叠设置,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支撑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并与柔性显示面板同步折叠,提高支撑装置的支撑性能。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和第二子支撑结构。第一子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内折设置,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绕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支撑装置既能外折和内折,在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实现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和外折,使柔性显示面板便于携带,且在保证柔性显示面板便携性的同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外折,当其他部分内折后,外折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副屏显示,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装置;20、柔性显示面板;21、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2、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3、第一子显示面板;24、第二子显示面板;
100、第一支撑结构;110、第一子支撑结构;111、第一面;112、第二面;120、第二子支撑结构;
200、第二支撑结构;
300、折叠结构;310、折叠轴;311、支撑面;312、背侧面;313、凹槽;320、柔性连接结构;330、V形弹片;331、尖端;332、开口;
400、磁吸部;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已成为未来显示终端的发展趋势。用户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大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使柔性显示面板既能达到大屏显示效果,又方便携带,相关技术通常采用折叠屏的办法实现,即将两块柔性显示面板折叠设置,进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穿戴产品的体积较小屏幕也较小,使用上的体验不如大屏来的好,但是单纯采用现有的折叠屏时需要额外增加一个小尺寸副屏,小尺寸的副屏由于尺寸太小,显示范围较差,因此用户体验不好而且系统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1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第一支撑结构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和第二子支撑结构120,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120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线可内折设置;第二支撑结构200连接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侧,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绕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包括厚度方向Z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120可内折设置,即在内折状态下,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第一面111靠近第二子支撑结构120运动并与第二子支撑结构120接触。
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绕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即在外折状态下,第二支撑结构200靠近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第二面112运动并与第二面112接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均可折叠设置,使得支撑装置10能够支撑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并与柔性显示面板同步折叠,提高支撑装置10的支撑性能。第一支撑结构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和第二子支撑结构120。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相对于第二子支撑结构120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向可内折设置,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绕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向可外折设置。支撑装置10既能外折和内折,在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实现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和外折,使柔性显示面板便于携带,且在保证柔性显示面板便携性的同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范围。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外折,当其他部分内折后,外折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副屏显示,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还包括折叠结构300,折叠结构300连接于第一支撑结构100与第二支撑结构200之间,折叠结构300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外折,在展平状态,折叠结构300平铺设置,折叠结构300被配置为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变。
在展平状态下,折叠结构300为平铺设置,未发生弯折。
在折叠状态下,折叠结构300弯折。
折叠结构300被配置为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变,指折叠结构300可处于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以及折叠结构300可以位于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任一状态,即第一支撑结构100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之间的夹角可为0~180°中的任意角度。在展平状态下,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夹角为180°,在折叠状态下,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夹角为0°。且当折叠结构300位于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结构最为稳定。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结构300将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进行连接,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逐渐转变为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外折,使得第二支撑结构200折叠至与第一支撑结构100层叠设置,以使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实现副屏显示,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外折时,折叠结构300弯折,弯折后的折叠结构300占用空间较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展平状态,折叠结构300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的折叠轴310,折叠轴310沿第一方向X延伸成型,相邻的两个折叠轴310绕沿第一方向X的轴线可转动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根折叠轴310在第二方向Y上相互连接形成折叠结构300,相邻折叠轴310之间转动连接,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各折叠轴310开始转动,以使第二支撑结构200向第一支撑结构100靠近,实现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外折。折叠轴310沿第一方向X延伸成型,以增加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而与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相适配,以提高折叠结构300与第一支撑结构100以及第二支撑结构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轴310包括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面311及与支撑面311相对设置的背侧面312,背侧面312沿远离支撑面311的方向凸出成型。
可选的,在展平状态下,支撑面311位于折叠轴310靠近第一面111的一侧,背侧面312位于折叠轴310靠近第二面112的一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轴310的支撑面31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面311相对设置的背侧面312沿远离支撑面311的方向凸出设置,当折叠结构300需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折叠轴310各背侧面312相互靠近,以使第二支撑结构200向第一支撑结构100靠近,实现第二支撑结构200相对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外折。
可选的,背侧面312为弧面或者曲面。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各折叠轴310开始转动,各折叠轴310的背侧面312相互靠近,当背侧面312为弧面或者曲面时,相邻折叠轴310之间的背侧面312相互抵接,以改善各折叠轴310过度折叠,损坏折叠结构300的问题。
可选的,折叠轴310形状包括半圆柱形或者三棱柱。
可选的,支撑面311为平面。当支撑装置1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柔性显示面板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100、第二支撑结构200以及折叠结构300上。当支撑面311为平面时,位于支撑面311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平铺于支撑面311,不会发生褶皱,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7,图7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结构300包括柔性连接结构320,柔性连接结构320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折叠轴310之间,柔性连接结构320具有沿背侧面312朝向支撑面311的复位力。
复位力是指当柔性连接结构320连接折叠轴310时,由于柔性连接结构320受力,柔性连接结构320为了维持结构平衡会提供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为复位力。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320固定连接于相邻的折叠轴310之间,以连接各折叠轴310从而形成整个折叠结构300。且柔性连接结构320能够根据折叠状态发生形变,以适应折叠轴310的转动连接,使得各折叠轴310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稳定,提高折叠结构300的折叠性能。柔性连接结构320具有朝向支撑面311的复位力,即当支撑装置10为展平状态时,柔性连接结构320提供复位力与折叠轴310、第一支撑结构100、第二支撑结构200以及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重力相平衡,从而使得折叠结构300稳定展开,以改善重力造成的折叠轴310之间的断裂。
可选的,柔性连接结构320与折叠轴310通过点胶或者背胶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柔性连接结构320设置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柔性连接结构320,以使各折叠轴3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各折叠轴310之间的相对转动也更加稳定,提高折叠结构300的折叠稳定性。
可选的,柔性连接结构320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设置,增加柔性连接结构320与折叠轴310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图8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320被配置为在跟随折叠结构300在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转变而变形。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320能够发生形变,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第一位置状态与折叠结构300的展平状态相对应,第二位置状态与折叠结构300的折叠状态相对应。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柔性连接结构320由第一位置状态转变为第二位置状态,柔性连接结构320的运动与折叠结构300的运动相配合,以使折叠轴310在转动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运动状态,以提高折叠轴310之间的转动稳定性以及折叠结构300的折叠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320包括V形弹片330,V形弹片330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332和顶端331,在展平状态,顶端331位于开口332远离支撑面311的一侧,在折叠状态,顶端331位于开口332远离背侧面312的一侧。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V形弹片330具有互成一定角度的两片弹片,两片弹片连接处形成V形顶端331,当折叠结构300为展平状态时,顶端331位于开口332远离支撑面311的一侧,以提供由顶端331朝向支撑面311的复位力,以平衡折叠轴310、第一支撑结构100、第二支撑结构200以及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的重力,使得折叠结构300在展平状态下较为稳定。当折叠结构300为折叠状态时,顶端331位于开口332远离背侧面312的一侧,以提供更大的由背侧面312朝向支撑面311的复位力,以与折叠结构300所受到的弯折力相平衡,以使折叠结构300在展平状态下较为稳定,且V形弹片330保持较大张力,使得折叠结构300能够具有较好的回弹效果,以更好地恢复至展平状态。
可选的,柔性连接结构320包括弧形弹片,弧形弹片朝向背侧面312凹陷设置,以提供由背侧面312朝向支撑面311的复位力。
如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折叠轴310在靠近相邻的折叠轴3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313,至少部分柔性连接结构320位于凹槽313内。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320位于凹槽313内以连接相邻折叠轴310,将柔性连接结构320设置于凹槽313内,能够使得柔性连接结构320与折叠轴310更好的粘接在一起,以提高柔性连接结构320与折叠轴310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凹槽313在厚度方向Z上贯穿折叠轴310设置。凹槽313贯穿折叠轴310设置,能够提高柔性连接结构320的厚度,使得柔性连接结构320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以改善柔性连接结构320过度形变发生断裂的不良现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时,折叠结构300在保证能够使得第二支撑结构200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结构100外折的同时,还能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当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等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时,能够保证第二支撑结构200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结构100外折,且相对于较大的折叠结构300能够减少材料成本。其中,当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时,折叠结构300的一侧均连接第一支撑结构100,以进一步提高折叠结构300的稳定性。第二支撑结构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折叠结构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还能够保证支撑装置10在支撑柔性显示面板时,柔性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之间的部分能够全部位于折叠结构300,以实现完全覆盖支撑。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包括磁吸部400,如图10所示,磁吸部400位于第二支撑结构200,或者,如图11所示,磁吸部400位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磁吸部400用于在折叠状态下使第二支撑结构200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磁吸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折叠结构300由展平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结构200向第一子支撑结构110靠近,并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层叠设置,磁吸部400位于第二支撑结构200,和/或,第一子支撑结构110,能够使得第二支撑结构200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磁吸连接,提高第二支撑结构200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之间的相对稳定性,以改善因折叠结构300回弹力较大无法保持折叠状态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支撑结构100和第二支撑结构200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中框。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图1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1,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显示面板23和第二子显示面板24,第一子显示面板23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24内折设置;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连接于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侧,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3外折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20,柔性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1和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1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显示面板23和第二子显示面板24。第一子显示面板23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24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向可内折设置,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3绕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向可外折设置。柔性显示面板20既能外折和内折,使柔性显示面板20便于携带,且在保证柔性显示面板20便携性的同时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柔性显示面板20的显示范围。部分柔性显示面板20能够外折,当其他部分内折后,外折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20能够实现副屏显示,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第一子显示面板23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24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向内折和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3绕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向外折的顺序不作限定。例如,先将第一子显示面板23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24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向内折,再将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3绕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向外折,或者,先将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相对于第一子显示面板23绕第一方向X延伸的轴向外折,再将第一子显示面板23相对于第二子显示面板24绕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轴向内折。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及柔性显示面板20,其中,第一柔性显示面板21位于第一支撑结构100上,第二柔性显示面板22位于第二支撑结构200上,第一子显示面板23位于第一子支撑结构110上,第二子显示面板24位于第二子支撑结构120上。由于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和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20,因此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和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20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支撑结构和第二子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子支撑结构绕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内折设置;
第二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绕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可外折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所述折叠结构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外折,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折叠结构平铺设置,所述折叠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展平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可相互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折叠轴,所述折叠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轴绕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轴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面及与所述支撑面相对设置的背侧面,所述背侧面沿远离所述支撑面的方向凸出成型;
优选的,所述背侧面为弧面或者曲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结构包括柔性连接结构,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轴之间,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具有沿所述背侧面朝向所述支撑面的复位力;
优选的,多个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折叠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被配置为跟随所述折叠结构在所述展平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之间转变而变形;
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V形弹片,所述V形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开口和顶端,在所述展平状态,所述顶端位于所述开口远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顶端位于所述开口远离所述背侧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轴在靠近相邻的所述折叠轴的一侧设置有凹槽,至少部分所述柔性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凹槽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折叠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折叠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磁吸部,所述磁吸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或,所述磁吸部位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所述磁吸部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磁吸连接。
9.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显示面板和第二子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内折设置;
第二柔性显示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柔性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外折设置。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所述第二柔性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所述第一子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子支撑结构上,所述第二子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二子支撑结构上。
CN202310469818.7A 2023-04-27 2023-04-27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504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9818.7A CN116504139A (zh) 2023-04-27 2023-04-27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9818.7A CN116504139A (zh) 2023-04-27 2023-04-27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4139A true CN116504139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1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9818.7A Pending CN116504139A (zh) 2023-04-27 2023-04-27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41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906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11907026B2 (en) Rotat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foldable terminal device
US11917775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flexible display assembly
US11343923B2 (en) Scre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JP3164598U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電子装置
US20190373743A1 (en) Foldable display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20240040723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373297A1 (en) Foldable mechanism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580859A (zh)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150102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3202857A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2597904A (zh) 显示区域可变型显示装置
CN1096398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11262793B2 (en) Folding-type electronic device
EP4131896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suppor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28030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0168866A1 (zh) 移动终端
CN113242337A (zh) 移动终端
CN210378190U (zh)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6638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40714A9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862819A (zh) 转轴机构与显示装置
CN116504139A (zh) 支撑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434658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4495705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