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1716A -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1716A
CN116501716A CN202310487125.0A CN202310487125A CN116501716A CN 116501716 A CN116501716 A CN 116501716A CN 202310487125 A CN202310487125 A CN 202310487125A CN 116501716 A CN116501716 A CN 116501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data
service
rule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71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珍锡
周圣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871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1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1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1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数据维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在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从而维护数据表中业务数据的准确。

Description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如今,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比如每半年即能够出现一款新机型。
每一款新机型的智能手机,从产品的开发、到生产制造、再到上线销售,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群体,同一款机型的智能手机会使用不同的名称来命名,会造成产品和名字一对多的混乱关系。
另外,数据表中智能手机的机型信息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系统,比如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PIM)系统、客户沟通管理(Customer CommunicationManagement,CCM)系统等,各个系统中的业务规则不统一,最终汇总至数据表中的数据混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数据维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基于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数据维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检验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本申请各个方面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各个方面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数据维护方法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本申请各个方面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可以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中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然后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都进行检验,在至少两组新增业务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发生冲突时,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也即对来源于不同数据系统的业务数据,采用统一的业务规则来规范,如果来源于其他数据系统的业务数据不符合当前数据系统的业务规则,则采用当前数据系统的业务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修正,从而保证当前数据系统中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智能手机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依赖数据表中的机型信息,但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由于不同阶段面对的群体不同,同一款机型的智能手机会使用不同的名称来命名,造成产品与名字一对多的混乱关系。例如,同一款智能手机,面向消费者时使用营销名Rxxx,面向软件工程师时使用机型PFyyy,面向硬件工程师时使用机型JMzzz,面向制造厂商时使用模型名称AKuuu等。
二,智能手机的机型信息可以来源于不同的数据系统,例如PIM系统、CCM系统等,不同的数据系统上的业务规则不同,各个系统中的业务规则不统一,最终汇总至数据表中的数据混乱。比如同一个牌子OxxO,从PIM系统来源的命名为Oxxo,从CCM系统来源的命名为oxxo。其次,由于业务规则的不统一,在同一款智能手机的机型信息的合并过程中,会存在多个数据系统的信息无法匹配,导致业务疏漏。
当前对数据表中的数据维护,主要是依靠人为修正。比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通过平台上提供的反馈通道进行问题反馈,由后台的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问题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正与维护。实际上,这种方式无法及时发现数据表中的问题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维护方法,详细的方法实现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应用于一个数据系统(本申请中称为“当前数据系统”)中,在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定义了元数据标准、以及制定了业务规则,后续基于上述定义的元数据标准和制定的业务规则来规范进入到当前数据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提高当前数据系统中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
在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之前,定义元数据标准、以及制定业务规则,如下所示。
·定义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组织、数据域及其关系的信息,简单来说,元数据是被用来描述数据的数据。
比如,在智能手机的行业里,按照领域和功能的不同,元数据可分为:技术元数据、业务元数据、操作元数据、管理元数据。其中,业务元数据、管理元数据、及技术元数据是上述行业里必备的元数据。
在当前数据系统中,特别设置了管理者(Owner)和数据本身是否穷举的说明。由管理者对当前数据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负责。比如,由一个管理者负责业务数据的维护,由另一个管理者负责业务规则的制定。
如表1所示,对元数据、元数据的分类、元数据描述进行示例性说明。
表1
在数据符合上述元数据的描述标准的情况下,数据能够写入当前数据系统,进入数据关联范畴。
·制定业务规则
产品主数据,是对成品级可销售的产品的描述。示例性的,产品主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产品分类信息、产品编码、产品名称、产品的规格属性、产品的上市时间、产品在系统中的录入时间。
首先,需要规范产品数据的架构,为业务规则的制定提供基础。以智能手机行业的数据架构为例,产品数据的架构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其中,品牌,是指公司的名称、产品或服务的商标。品类,是指按照某一属性划分的产品大类;产品类型属于品类下的产品小类,比如智能手环属于的品类为“穿戴”设备、属于的产品类型为“手环”,“手环”是“穿戴”设备下的小类。产品系列是指密切相关的一组产品,比如具有相同的设计依据、相同的结构特征及相同的使用条件的一组产品,即可作为一个产品系列。营销,指企业发现或发掘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了解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营销机型,是具有营销功能的产品机型,营销机型可以采用SPU(Standard ProductUnit,标准化产品单元)表示。SPU是指商品编码,比如SPU可以作为营销机型。SKU(Stock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是指商品的规格和属性。
示例性的,本申请中的数据结构为树状结构。Ln表示产品的数据结构中的第n个层级。比如,参考表2,产品资产目录可以是指系统中产品库存的目录,产品资产目录按照树状结构组成,L1表示产品资产目录中的第一个层级,L2表示产品资产目录中的第二个层级,以此类推。在表2中L1是品牌,L2是品类,L3是产品类型,L4是产品系列,L5是营销机型,L6是SKU。
从数据变更角度来看,产品分类的变更一般不大,比如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增加一次。所以,本申请中基于元数据标准,设计了分类数据表,在分类数据表中定义了各个层级的产品分类信息,对每个层级的产品分类进行了枚举。后续在数据录入的场景中,可以从已枚举的产品分类信息中选择所需的信息。随着产品的开发,可能出现新的产品类型,还可以在分类数据表中新增产品分类信息。
示例性的,设计了一张针对智能手机的分类数据表,如表3所示,枚举出了公司的产品分类信息,在进行产品库存的录入时,从分类数据表中为录入的产品选择产品分类信息,也即信息录入时只需要对产品类型信息进行定向选择即可,无需自定义输入。
表3
其中,资产ID(IDentity,标识)是各个分类层级上资产的标识,比如表3中Rx系列产品的资产ID为“1234”,OxxO手机的资产ID为“123”,可以理解为,在系统中Rx系列的产品标识为“1234”,OxxO手机标识为“123”。父级ID是指上一级类别下资产的标识;层级是指资产ID所指示的资产在数据结构中所处的层级,比如在树状结构中的层级。新增日期是指资产入库的日期;更新日期是指资产数据在系统中更新的日期,比如资产的库存量更新的日期。“20220901”表示2022年09日01号。
示例性的,每个产品包含两部分属性,一是基础属性,指所有产品都包含的属性,不因分类不同而改变的属性;二是拓展属性,指不同分类的产品各自所具备的独特属性,比如电视的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接口等。
其次,在规范数据结构之后,制定业务规则。可选地,业务规则是基于产品的属性定义的。如表4所示,对智能手机的属性与业务规则进行举例说明。
表4
预先制定出每一项数据的业务规则,之后可以基于业务规则对数据进行检测,以保证系统中的数据准确、且符合业务规则。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维护方法,基于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检测,从而进行数据的修复与维护,该方法的实现细节如下实施例所示。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计算机设备中安装并运行的当前数据系统,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中获取业务数据,作为当前数据系统的新增业务数据。新增业务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是由当前数据系统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中拉取,或者可以是由至少两个数据系统向当前数据系统上报,数据拉取或数据上报是按照设定周期来执行。示例性的,至少两个数据系统包括PIM系统和CCM系统。计算机设备从一个数据系统中获取至少一组新增业务数据,从另一个数据系统中获取至少一组新增业务数据;比如,计算机设备从PIM系统中获取一组新增业务数据,从CCM系统中获取一组新增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前数据系统是上述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当前数据系统是上述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之外的一个。
可选地,上述至少两个数据系统是当前数据系统下的子系统,比如当前数据系统是企业的主数据系统,至少两个数据系统是企业的各个销售门店内布局的子数据系统,子数据系统每日、或是每周、或是每月向主数据系统汇总销售数据。
业务数据是指业务的有关数据,比如电子产品的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产品名称、产品品类、产品类型、产品系列、机型信息、生命周期、产品颜色、上市时间、内存大小、显存大小。
示例性的,一组业务数据中包括一条或多条业务数据;多条业务数据中存在同一产品的至少两条业务数据,和/或,存在不同产品的不同业务数据。比如,多条业务数据中存在两个颜色的同一款智能手机的两条业务数据,多条业务数据中还存在一款智能手表的一条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数据可以是系统数据,还可以是埋点数据、和/或互联网上的爬虫数据等其他数据。
步骤120,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计算机设备中预先设置有业务规则。示例性的,上述业务规则可以是预先设置在当前数据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基于上述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比如,计算机设备基于一系列相同的业务规则对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也即,进入当前数据系统中的数据,采用统一的业务规则进行规范。
可选地,每组新增业务数据中包含不同属性的数据,不同属性的数据对应不同的业务规则。示例性的,新增业务数据中包含属性不同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的属性对应的业务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检验;基于第二数据的属性对应的业务规则,对第二数据进行检验。
可选地,每组新增业务数据中包含相同属性的数据,相同属性的数据对应相同的业务规则。比如,上市日期、录入日期(或者新增日期)和更新日期的属性均为日期,三者对应的业务规则要求了相同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每组新增业务数据中包含相同属性的数据,相同属性的不同数据对应不同的业务规则。比如,更新日期和上市日期的属性均属于日期,二者对应的不同业务规则要求了所需满足的不同阈值条件,比如更新日期与业务数据的上报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不能够超过业务数据的上报周期,上市日期与业务数据的录入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不能够超过半年。
可选地,新增业务数据中包含的多项数据间具备从属关系,基于预先设置的从属关系对新增业务数据中上述多项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比如,多层级的产品分类之间具备从属关系,对新增业务数据中产品分类名称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
步骤130,在至少两组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计算机设备在至少两组业务数据中的某一项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该项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设置有冲突处理方式;计算机设备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方式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设置有数据的修正规则,按照修正规则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或者,计算机设备中设置有警报发起规则,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修正第一业务数据的提示,以完成数据的人工修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中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然后基于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都进行检验,在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存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时,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该方法对来源不同的业务数据,采用统一的业务规则来规范,确保了存入当前数据系统中的业务数据的高准确性。
对于上述步骤120,如图2所示,可以采用步骤122至步骤126来实现,如下所示:
步骤122,针对每组新增业务数据,基于新增业务数据的属性,确定新增业务数据所需符合的业务规则。
可选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中英文混合的第一产品名称;确定产品名称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第一业务规则包括:产品名称包括三个字段,三个字段分别为产品名称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和编码字段,且三个字段存在于预先设置的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中。
可选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录入日期和第一上市日期;确定日期对应的第二业务规则,第二业务规则包括:业务数据的上市日期与录入日期属于同年;和/或,上市日期与录入日期的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
步骤124,基于业务规则对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可选地,对于第一产品名称的检验,首先对第一产品名称进行拆分,得到拆分后的字段;将拆分后的字段与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进行匹配。也即,在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对已存在的产品名称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进行了枚举,同一产品名称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对产品名称的检验,是对产品名称中是否包含存在关联关系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以及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是否均存在于产品分类信息表中进行检验,检验的方式可以是从产品名称中拆分出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中的至少一项,与产品分类信息表中的字段进行匹配。
在拆分后的字段成功匹配到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产品名称是准确的。示例性的,在拆分出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在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均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产品名称是准确的。
在拆分后的字段无法匹配到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示例性的,在拆分出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中的至少一项在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匹配失败的情况下,对第一产品名称进行修正。比如第一产品名称中缺少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中的一项或两项字段,对缺少的一项或两项字段进行自动补充;又如第一产品名称中文字段、英文字段、以及编码字段中的至少一项存在形式错误(例如大小写错误、格式错误等),按照预先设定的形式要求对第一产品名称中的形式错误进行修正。
可选地,对于第一录入日期和第一上市日期,比较第一录入日期与第一上市日期;和/或,确定第一上市日期与第一录入日期的第一间隔时长,比较第一间隔时长与间隔时长阈值。比如销售系统中,一款产品不会在录入系统半年之久后才上市,所以产品的录入日期和上市日期之间不会间隔太久,设定一个间隔时长阈值,来与第一录入日期和第一上市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如果间隔时长过长,则表示上市日期存在错误。
在第一录入日期与第一上市日期不在同年、和/或第一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新增业务数据对应的标准化产品单元里的最早上市日期;后续将第一上市日期替换为最早上市日期,完成对第一业务数据中上市日期的修正。
在第一录入日期与第一上市日期在同年、和/或第一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间隔时长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上市日期是准确的。
步骤126,针对每组新增业务数据,基于当前数据系统的数据结构和业务规则,对新增业务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
可选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基于业务规则,将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匹配;在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不匹配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在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匹配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业务数据的从属关系准确。
也即,当前数据系统中各层级产品分类名称间的数据结构为树状结构,存在稳定的上下级关系(即从属关系),确定第一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是否与上述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位于系统数据的树状结构中的从属关系相同;若是相同,则表示第一业务数据中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的从属关系准确;若是不同,则表示第一业务数据中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的从属关系错误,基于上述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位于系统数据的树状结构中的从属关系对第一业务数据中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的从属关系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针对数据的不同属性,确定出不同的业务规则,基于多条业务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检验,以保证业务数据进入当前数据系统的准确性,还能够提高后续的数据合并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还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一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第一业务数据存在异常的提示。当前数据系统中的设置有数据的负责人,不同部分数据的负责人可以对应同一负责人或者不同负责人。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且第一业务数据不是可自动修正的数据错误的情况下,还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一警报信息。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且第一业务规则是可自动修正的数据错误的情况下,不发起警报。
或者,计算机设备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且第一业务规则是可自动修正的数据错误的情况下,按照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方式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业务数据;之后还基于预先设置的评分算法,对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在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评分低于评分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二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修正后的业务数据需要再次修正的提示。也即在自动修正的可靠性不高的情况下,还需要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需要重新修正的提示。
或者,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且第一业务规则是可自动修正的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发起第四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数据出现错误、且可自动修正的提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式,能够更灵活、更及时的处理数据系统中的错误,保证了系统内数据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当前数据系统中,数据录入或者数据修改以选择的方式为主。示例性的,在数据录入或修改的过程中,在当前数据系统的终端上显示信息录入界面,信息录入界面上包括第一数据项的内容选择控件;响应于内容选择控件上的选择触发操作,展示第一数据项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数据;响应于至少一个可选数据中目标数据的选择操作,将目标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当前数据系统。
比如,第一数据项是对智能手机的外观颜色的选择,则内容选择控件被触发之后,会显示多个有关外观颜色的选项,如白色、黑色、暗紫色等,选中暗紫色,则暗紫色即为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在智能手机的数据填入结束后,响应录入操作,则将填入的信息写入数据系统。
存在无法选择的数据,这时则需要在填写控件中进行自定义编辑。示例性的,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第二数据项的内容填充控件;响应于针对内容填充控件的填写操作,在内容填充控件内显示填写内容;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填写内容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当前数据系统。
可选地,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第二数据项对应的规则查看控件;响应于规则查看控件上触发的查看操作,在信息录入界面上弹出弹窗;在弹窗中显示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内容填写所需遵循的第三业务规则。
可选地,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还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三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新增业务数据需要人工审核的提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录入方法,明确了当前数据系统中信息录入的规则,以保证在当前数据系统中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其次,还可以在数据录入之后提示数据的负责人进行人工审核,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综上,在定义了元数据与业务规则之后,还建立了冲突机制与警报机制,为解决新增业务数据的数据冲突提供了处理方式,如下所示。
·建立冲突机制
上述冲突处理方式可以是针对数据的属性本身而设计的,如下两个例子所示。
第一,属性数据中英文混杂。
对于未将产品名称区分成中英文的情况,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将产品名称分拆成中文+英文+编码字段,保持一一对应。以产品分类举例,每一层都有三个字段,L1品牌分拆成品牌中文、品牌英文、品牌编码,L4产品系列分拆成产品系列中文、产品系列英文、产品系列编码;利用已枚举好的产品分类信息表统一匹配,进行维护和数据质量评判,可以解决以往一个名称里中英文混杂的问题。
第二,日期型异常。
由于操作异常等原因,经常会发现新增产品的上市日期不在录入当年,或者录入的上市时间距今过长,脱离实际的业务表现。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是获取产品对应SPU(Standard Product Unit,标准化产品单元)里最早的上市日期,因为智能终端是按产品SPU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发售,一般上市时间是一致的;除此之外,考虑到可能获取不到对应SPU的情况,故取录入当天为上市日期。
上述冲突处理方式还可以是针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设计的,如下例子所示。
根据产品数据架构设计和业务规则,可清晰地了解到产品表是树状结构,本身存在一个从属关系。L1到L4可以通过产品分类维度表进行枚举。
根据产品名称的业务规则,SPU产品名称一般是由系列名称+数字+特定名词组合而成,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将SPU产品名称中对应数字和特定名词去除掉,剩下的词语X等同于系列名本身。如果存在不能一一对应的情况,即按系列名替换词语X,形成默认的SPU名称。同理,一个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一般是由SPU+颜色+ROM+RAM+认证机型组成的,反向解析后,SKU的指定词语等同于SPU。通过该逻辑便可维护好产品树本身的从属关系。
以上例子是以智能终端作为例子所形成的结论,其他行业可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规则进行制定冲突处理机制。每个纳入数据治理的产品属性都按照元数据标准和业务规则,进行相对应的冲突处理机制,实现百分百的数据质量准确性监测和处置。
·开发数据告警系统
上述冲突机制可以对冲突数据进行默认处理,后续还需要二次的人工判断和确认,数据告警的流程如下。
每一条新增产品数据,如果发生冲突,可以采取的解决方式为:将冲突的产品数据明细单独备份到一张冲突产品数据明细表中,后续通过系统报表自动告警。除了推送原始产品,告警内容还可以增加产品数据冲突前后的数据值,数据表设计如表5所示:
表5
数据字段 原始值 默认处置值
上市日期 20250101 20221125
SPU产品名称 Ry9 Pro Rx9 Pro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在定义了元数据和业务规则之后,还指定了数据校验机制和数据冲突机制来完成数据维护,整个流程如下图3所示,以新增产品数据的维护举例说明。
在数据校验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业务规则进行校验。示例性的,针对属性本身,计算机设备确定新增产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枚举型;基于业务规则中枚举型对应的规则,将新增产品数据与新增产品数据对应的数据项的枚举数据进行一一匹配。计算机设备确定新增产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日期型;基于业务规则中日期型对应的规则,比较新增产品数据与新增产品数据的新增日期,以确定新增产品数据是否在数据录入当年;或者,基于业务规则中日期型对应的规则,确定新增产品数据与新增产品数据的新增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比较间隔时长与时长阈值,时长阈值用于确定新增产品数据是否距离新增日期过长。计算机设备确定新增产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认证型;基于业务规则中认证型对应的规则,将新增产品数据与已认证的产品数据进行匹配。
针对从属关系,计算机设备确定新增产品数据的数据类型为产品分类型;基于业务规则中产品分类信息对应的规则,对新增产品数据中产品分类名称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
在数据冲突阶段,确定是否校验异常;若是校验异常,则执行冲突处理机制和数据告警机制;在执行完冲突处理和告警之后,继续判断是否执行人工判断是否再次修正;若是执行人工判断是否再次修正,执行数据人工更新;若不执行人工判断是否再次修正,则发布数据;若不存在校验异常,则发布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能够对新增产品数据进行细致的检验,保证数据表中的数据准确。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能够检测数据上传的完整性;且根据元数据标准,所有数据属性都有业务规则,依据业务规则制定出对应的监测规则,让机器辅助或增强数据准确性判断,这样可以避免因数据重复维护、操作失误、多业务理解偏差带来的质量问题。相比于以往的单流程审批,增加业务规则监控和告警,增加一道“防火墙”,使得数据质量更可靠。
业务规则除了监测告警,还得有冲突自动处置功能。在本申请的方法中,增加了冲突默认处置机制,可以在数据发生冲突时,根据业务规则实现自动处置,特别对应夜间或假期进来的数据,这样处理,一来可以避免告警后向下游逃窜的可能,二来也减少因人工处理周期过长而导致数据时效性问题。
本申请中数据的维护,还可以通过预警的方式,将冲突和告警机制应用在数据录入、审批环节,通过弹窗提醒等方式尽量将数据质量控制在维护阶段。可以在主数据系统,增加业务规则配置及告警功能,任一业务方都可将针对对应属性值进行自定义规则检测。还可以针对非枚举数据属性值,加入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算法进行解析,然后自动填充建议。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维护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检验模块402,用于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修正模块403,用于在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验模块402,用于:
针对每组新增业务数据,基于新增业务数据的属性,确定新增业务数据所需符合的业务规则;基于业务规则对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以及
基于当前数据系统的数据结构和业务规则,对新增业务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包括中英文混合的第一产品名称;
检验模块402,用于:
确定产品名称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第一业务规则包括:产品名称包括三个字段,三个字段分别为产品名称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和编码字段,且三个字段存在于预先设置的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中;
对第一产品名称进行拆分,得到拆分后的字段;
将拆分后的字段与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进行匹配;
修正模块403,用于:
在拆分后的字段无法匹配到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录入日期和第一上市日期;
检验模块402,用于:
确定日期对应的第二业务规则,第二业务规则包括:业务数据的上市日期与录入日期属于同年;和/或,上市日期与录入日期的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
比较第一录入日期与第一上市日期;和/或,确定第一上市日期与第一录入日期的第一间隔时长,比较第一间隔时长与间隔时长阈值;
修正模块403,用于:
在第一录入日期与第一上市日期不在同年、和/或第一间隔时长大于间隔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新增业务数据对应的标准化产品单元里的最早上市日期;
将第一上市日期替换为最早上市日期,完成对第一业务数据中上市日期的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业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
检验模块402,用于:
基于业务规则,将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匹配;
修正模块403,用于:
在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不匹配的情况下,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告警模块404;
告警模块404,用于在第一业务数据与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一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第一业务数据存在异常的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告警模块404;
修正模块403,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方式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
告警模块404,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评分算法,对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分;在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评分低于评分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二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修正后的业务数据需要再次修正的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录入模块405;
录入模块405,用于:
在当前数据系统的终端上显示信息录入界面,信息录入界面上包括第一数据项的内容选择控件;
响应于内容选择控件上的选择触发操作,展示第一数据项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数据;
响应于至少一个可选数据中目标数据的选择操作,将目标数据确定为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
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当前数据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第二数据项的内容填充控件;
录入模块405,用于:
响应于针对内容填充控件的填写操作,在内容填充控件内显示填写内容;
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填写内容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当前数据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第二数据项对应的规则查看控件;
录入模块405,用于:
响应于规则查看控件上触发的查看操作,在信息录入界面上弹出弹窗;
在弹窗中显示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内容填写所需遵循的第三业务规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告警模块404;
告警模块404,用于响应于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三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新增业务数据需要人工审核的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装置在执行数据维护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维护装置与数据维护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执行如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维护方法的服务器。具体来讲:
计算机设备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7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702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703的系统存储器7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704和中央处理单元701的系统总线705。计算机设备7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Input Output System)7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713、应用程序714和其他程序模块7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707。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7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7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709。其中显示器708和输入设备7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7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基本输入/输出系统7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7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7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大容量存储设备7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计算机设备7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数字通用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s)、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ReRAM,Resistance RandomAccess Memory)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7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7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计算机设备700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7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711连接到网络7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7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上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被配置由CPU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s)或光盘等。其中,随机存取记忆体可以包括电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ReRAM,Resistance RandomAccess Memory)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数据维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内容,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能够实现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数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包括:
针对所述每组新增业务数据,基于所述新增业务数据的属性,确定所述新增业务数据所需符合的业务规则;基于所述业务规则对所述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以及
基于所述当前数据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所述业务规则,对所述新增业务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中英文混合的第一产品名称;
所述基于所述新增业务数据的属性,确定所述新增业务数据所需符合的业务规则,包括:
确定产品名称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所述第一业务规则包括:产品名称包括三个字段,所述三个字段分别为所述产品名称的中文字段、英文字段和编码字段,且所述三个字段存在于预先设置的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中;
所述基于所述业务规则对所述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包括:
对所述第一产品名称进行拆分,得到拆分后的字段;
将所述拆分后的字段与所述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进行匹配;
所述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在所述拆分后的字段无法匹配到所述产品分类信息表中已枚举的名称字段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录入日期和第一上市日期;
所述基于所述新增业务数据的属性,确定所述新增业务数据所需符合的业务规则,包括:
确定日期对应的第二业务规则,所述第二业务规则包括:业务数据的上市日期与录入日期属于同年;和/或,所述上市日期与所述录入日期的间隔时长小于间隔时长阈值;
所述基于所述业务规则对所述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录入日期与所述第一上市日期;和/或,确定所述第一上市日期与所述第一录入日期的第一间隔时长,比较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与所述间隔时长阈值;
所述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在所述第一录入日期与所述第一上市日期不在同年、和/或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大于所述间隔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新增业务数据对应的标准化产品单元里的最早上市日期;
将所述第一上市日期替换为所述最早上市日期,完成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中上市日期的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包括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数据系统中数据的树状结构和所述业务规则,对所述新增业务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检验,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规则,将所述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所述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进行匹配;
所述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产品分类名称间的从属关系与所述树状结构中数据的从属关系不匹配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一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存在异常的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按照预先设置的冲突处理方式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评分算法,对所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分;
在所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的评分低于评分阈值的情况下,通过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二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所述修正后的业务数据需要再次修正的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数据系统的终端上显示信息录入界面,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包括第一数据项的内容选择控件;
响应于所述内容选择控件上的选择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第一数据项对应的至少一个可选数据;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可选数据中目标数据的选择操作,将所述目标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
响应于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所述第一数据项对应的值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所述当前数据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第二数据项的内容填充控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内容填充控件的填写操作,在所述内容填充控件内显示填写内容;
响应于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将所述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填写内容作为新增业务数据录入所述当前数据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还包括所述第二数据项对应的规则查看控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规则查看控件上触发的查看操作,在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弹出弹窗;
在弹窗中显示所述第二数据项对应的内容填写所需遵循的第三业务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息录入界面上触发的录入操作,通过所述当前数据系统发出第三警报信息,以向数据的负责人发起新增业务数据需要人工审核的提示。
12.一种数据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来源于至少两个数据系统;
检验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业务规则,对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每组新增业务数据进行检验;
修正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两组新增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与所述业务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修正。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数据维护方法。
CN202310487125.0A 2023-04-28 2023-04-28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501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7125.0A CN116501716A (zh) 2023-04-28 2023-04-28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87125.0A CN116501716A (zh) 2023-04-28 2023-04-28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1716A true CN116501716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1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7125.0A Pending CN116501716A (zh) 2023-04-28 2023-04-28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17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34258A1 (en) Fault management apparatus, fault management method, fault management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the same
US9262851B2 (en) Heat mapping of defects in software products
US20120254710A1 (en) Risk charts for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US2019017196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dict machine failures
US11853794B2 (en) Pipeline task verification for a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CN115081997B (zh) 设备备件库存诊断系统
CN113590432A (zh) 数据库的巡检方法与装置
US20020103620A1 (en)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apparatus management program product
CN114124743B (zh) 一种数据应用全链路检查规则执行方法及系统
CN110942314A (zh) 异常账户监管方法及装置
US201203108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product
US11625366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utomatic parser creation
CN116501716A (zh) 数据维护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7495247A (zh) 一种物料数据管理方法
US202301957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anomalies priority
CN115660451A (zh) 基于rpa的供应商风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16045819A (ja) 業績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280090B (zh) 一种智能反馈系统及方法
US8195609B2 (en) Process control segmentation of master data
US11428472B2 (en) Networked monitoring system for commercial cooking equipment
JP7296501B1 (ja) バグ検出率閾値更新システム、バグ検出率閾値更新方法、及びバグ検出率閾値更新プログラム
US20230267098A1 (en) Data blocking for application platforms
US20240029031A1 (en) Machine learning recommendation for maintenance targets in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lans
KR20150133470A (ko) 보험 상품 검증 방법과 이를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KR20230146197A (ko) 정보시스템감리시 db 품질점검가이드 변경에 민첩하게 적용가능한 db 품질점검 시스템 및 방법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