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8197A -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8197A
CN116498197A CN202310515142.0A CN202310515142A CN116498197A CN 116498197 A CN116498197 A CN 116498197A CN 202310515142 A CN202310515142 A CN 202310515142A CN 116498197 A CN116498197 A CN 116498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hutter
linkage
seat
connect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51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oeas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oeas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oeas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oeasy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51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8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8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8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58Guid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68Operat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e.g. with electric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框架、百叶幕帘、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百叶幕帘由活动跨接在两侧框之间的百叶组成;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及侧框内的同步带;联动组件包括主动连杆、纵向排列的多个摆动连杆和其间的折叠连杆;百叶的端部通过翻转轴座连接摆动连杆,侧框上开设有纵向开口,翻转轴座设在纵向开口中;同步带上固定设置有联动座;主动连杆轴接联动座与第一摆动连杆;第一摆动连杆与第一百叶连接;侧框内纵向设有轨道槽,轨道槽内设有滑动小车;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带动同步带上的联动座纵向移动,通过联动组件控制百叶幕帘的开合收放;其优点在于:传动部件精简,百叶幕帘开合收放动作稳定。

Description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叶幕帘,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电机驱动传动和联动系统来控制百叶幕帘上的百叶翻转及百叶幕帘的整体回收,进而实现百叶幕帘的开启和关闭。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百叶窗,可通过牵拉控制绳索控制百叶窗中的百叶翻转,以实现百叶窗的打开或关闭,也可以进一步将整个百叶窗向上收起或下放,以调节透过百叶窗进入室内的光线。
近些年,智能家居广泛普及,大型百叶幕帘在建筑物幕墙、遮阳蓬、光伏发电等领域也被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动控制百叶翻转和回收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百叶幕帘领域的发展需求,电动控制的百叶幕帘应运而生。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400081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百叶帘的收放机构及其电动百叶窗,包括剪叉式升降机构、夹持在百叶端头的百叶夹以及控制百叶夹旋转的旋转机构,其中,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相互交叉的连杆,两个相互交叉的连杆组成一组,且通过百叶夹进行铰接;旋转机构包括可旋转的多角转轴和锥齿轮组件,锥齿轮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多角转轴上的大锥齿轮和固定在百叶夹上的小锥齿轮,二者啮合驱动。
此种百叶帘的问题在于,剪叉式升降机构的连杆相互交叉,再加上每个百叶对应一组锥齿轮组件啮合驱动,造成零部件数量和相互之间交叉啮合关系琐碎繁多,容易造成卡顿、磨损,部件之间容易相互阻碍,导致百叶翻转和回收的不顺畅。
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37951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百叶控制装置,安装在滑槽中,包括:后翻转铰链、前翻转铰链、多数翻转臂、等间距铰链、叶片夹、叶片夹滑块、多数翻转臂压板、多数定向弹簧、前牵引绳以及后牵引绳,通过前牵引绳与前翻转铰链连接,后牵引绳与后翻转铰链连接,实现全部百叶统一转向。
此种百叶控制装置虽然精简了零部件数量,优化了连接关系,但通过牵引绳和翻转铰链传动仍存在百叶容易晃动不稳定的问题,尤其在应用于大型幕墙的场景中,由于百叶幕帘长度往往较长,此种问题尤为凸显。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电动控制的百叶幕帘系统存在机构繁简程度、百叶翻转与回收的顺畅与稳定程度难以兼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进一步提供该控制系统控制百叶幕帘开合收放的控制方法,在最大程度简化机构的基础上,实现百叶幕帘的稳定开合收放。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包括框架、百叶幕帘、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和两侧框;所述百叶幕帘由纵向排列于所述框架内的多片百叶组成;
各所述百叶活动跨接在两侧框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控制百叶幕帘的开合收放;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连接主动轮和被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同步带绕主动轮和被动轮转动;
所述主动轮位于上框内,所述被动轮位于下框内,所述同步带位于侧框内;
所述联动组件位于侧框内,包括主动连杆、纵向排列于所述侧框内的多个摆动连杆,相邻两所述摆动连杆之间连接有折叠连杆;
每一所述百叶的端部通过翻转轴座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可驱动与其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转动;
所述侧框上开设有纵向开口,所述翻转轴座设置在所述纵向开口中,并可沿所述纵向开口纵向移动;
所述同步带上固定设置有联动座;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轴接在所述联动座上,另一端与第一摆动连杆的端部轴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通过第一翻转轴座与第一百叶的端部连接;
所述侧框内纵向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设有可沿轨道槽纵向滑动的滑动小车;所述滑动小车连接所述联动座;
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同步带转动,使所述联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纵向移动时,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推拉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在纵向关闭状态和横向打开状态之间翻转切换;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在纵向关闭状态和横向打开状态之间翻转切换,进而百叶幕帘被关闭或打开;
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联动座从第二位置纵向上移时,所述联动座推动第一摆动连杆向上移动,进而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各所述翻转轴座在纵向开口中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并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堆叠上移,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下而上回收;
当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联动座纵向移动时,所述滑动小车同步沿轨道槽纵向滑动,以保持所述同步带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动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小车连杆连接所述联动座;
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若干底轮,侧方设有若干侧轮;所述底轮在所述轨道槽的底壁上滚动,所述侧轮在所述轨道槽的侧壁上滚动,以使所述滑动小车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转轴座侧向贯穿开设有轴孔;
所述百叶的端部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与所述轴孔匹配的轴接部,及所述轴接部前端的限位部;
所述轴接部插入所述轴孔内,以使所述百叶与翻转轴座形成翻转轴接;
所述限位部插入对应的摆动连杆,以使所述百叶与摆动连杆形成周向限位的连接。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纵向开口的两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圆柱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的卡条;
所述翻转轴座的两侧凹设有纵向的卡槽,所述翻转轴座卡设在所述纵向开口中,所述卡条卡入所述卡槽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侧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座顶杆;
当所述百叶幕帘完全下放,且百叶呈横向打开状态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二位置,所述轴座顶杆抵顶所述第一翻转轴座;
当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纵向移动时,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拉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横向向纵向转动,所述轴座顶杆抵顶所述第一翻转轴座以阻止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纵向位置下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联动座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抬升杆;
当所述联动座从第二位置进一步纵向上移时,所述抬升杆抬着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自下而上移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相邻两所述摆动连杆之间轴接有两条折叠连杆,每条所述折叠连杆上下轴接两摆动连杆纵向相对的两端部;
所述折叠连杆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在二者的轴接位置设有凸台,以使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形成小于180度且开口朝外的折叠角;
当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的两所述折叠连杆的折叠角角度逐渐变小,从而两所述折叠连杆均向内折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联动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制动绳和辅助弹簧,所述制动绳和辅助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制动绳的下端连接第二摆动连杆的一端,所述辅助弹簧的下端连接第二摆动连杆的另一端;
所述百叶呈横向打开状态时,所述制动绳拉紧;所述百叶呈纵向关闭状态时,所述辅助弹簧拉长蓄力;
当所述百叶由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时,所述辅助弹簧的回复力辅助所述百叶翻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同步带的内环面上均匀分布有传动齿条,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驱动齿条;
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的驱动齿条与所述同步带的传动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同步带绕主动轮和被动轮转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联动座夹持在所述同步带上,以与所述同步带固定;
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为最下方的摆动连杆,所述第一翻转轴座为最下方的的翻转轴座,所述第一百叶为最下方的百叶;
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上框内,所述主动轮由上固定架固定在上框内,并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被动轮由下固定架固定在下框内;
两所述侧框内对称设置有所述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主动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一方向转动,将所述联动座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推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纵向向横向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所述联动座来到第二位置,各所述摆动连杆转至横向,各所述百叶翻转至横向打开状态,所述百叶幕帘呈下放打开状态;
步骤2:所述主动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开始向上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推动第一摆动连杆向上移动,进而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向内折叠;
各所述摆动连杆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堆叠上移,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下而上回收;
当所述联动座将所述折叠连杆向上推至全部叠靠在一起时,所述联动座到达第三位置;全部所述百叶堆叠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百叶幕帘被完全回收;
步骤3:所述主动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联动座开始向下纵向移动;
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远离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展开;
各所述百叶随着各自连接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直至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上而下下放;
当所述联动座返回第二位置时,全部所述折叠连杆展开,全部所述摆动连杆和百叶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所述百叶幕帘被完全下放;
步骤4:所述主动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二方向转动,将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拉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横向向纵向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所述联动座来到第一位置,各所述摆动连杆转至纵,各所述百叶翻转至纵向关闭状态,所述百叶幕帘呈下放关闭状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所述联动座可停留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可自该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联动座可停留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可自该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在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侧框内的同步带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同步带上的联动座纵向移动,以实现对百叶幕帘的开合收放的控制作业,其中,联动座的设置,以及与其连接配合的联动组件中的主动连杆和第一摆动连杆形成传联动关节,从而实现传动组件的部件大为精简;
2、百叶的端部通过翻转轴座连接摆动连杆,故当百叶和摆动连杆在回收和下放的过程中,翻转轴座随之在纵向开口中上下纵向移动,从而提供第一层次的稳定导向效果,即为摆动连杆和百叶的上下纵向移动起到稳定导向作用;同时,联动座连接滑动小车,当同步带带动联动座纵向移动时,滑动小车同步沿轨道槽纵向滑动,从而提供第二层次的稳定导向效果,即保持同步带驱动联动座时的稳定运行。
3、前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稳定导向,也正是传动组件能够精简但不影响百叶幕帘状态转换动作稳定性的后盾与保证,尤其当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被应用在高度较高的场景中,百叶的自身重量较大,对翻转百叶所要求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且百叶幕帘被回收或下放时的移动距离较长,同步带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联动座的移动不稳定,同时联动组件的长度也较长,对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之间的稳定配合要求也更高。此时,本发明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相比现有技术的优势更加显著,在侧框、传动组件、联动组件之间的巧妙配合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应用于具有百叶幕墙的遮阳蓬的示意图;
图2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百叶幕帘下放并关闭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百叶幕帘下放并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百叶幕帘完全回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的分解图;
图6为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联动座处于第一位置时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联动座处于第二位置时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联动座处于第三位置时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联动座与滑动小车、主动连杆及第一摆动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侧框俯视视角下的透视图;
图12为百叶与翻转轴座及摆动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联动组件折叠回收时的动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第一”、“第二”仅为了进行便于理解的描述,没有其他指向性含义,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百叶幕墙的遮阳蓬200,包括顶部的百叶蓬顶201和侧面的百叶幕墙202。该百叶幕墙202装设有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
具体来看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
如图2至图6所示,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包括框架10、百叶幕帘20、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传动组件30和联动组件40。
框架10包括上框11、下框12和两侧框13。百叶幕帘20设置在由上框11、下框12和两侧框13围成的区域内。百叶幕帘20由纵向排列于框架10内的多片百叶21组成。各百叶21基本平行地纵向均匀排布,百叶21的两端活动跨接在两侧框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0和联动组件40基本对称地设置在框架10的两侧,故以下针对一侧的传动组件30和联动组件40及其与各百叶21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配合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另一侧便不再赘述。
如图5和图6所示,传动组件30包括主动轮31、被动轮32及同步带33。主动轮31由上固定架G1固定在上框11的内端面,被动轮32由下固定架G2固定在下框12的内端面。同步带33位于侧框13内,其内环面绕设在主动轮31的外周面和被动轮32的外周面上,从而纵向穿越侧框13的内部以连接主动轮31和被动轮32。
驱动电机设置在上框11内(图中未示出),主动轮31通过驱动轴Z连接驱动电机。从而驱动电机经驱动轴31Z驱动主动轮31转动,在被动轮32的辅助之下,带动同步带33绕主动轮31和被动轮32
如图5和图6所示,,联动组件40位于侧框13内,与同步带33前后布置,包括主动连杆41,以及纵向排列于侧框13内的多个摆动连杆42,相邻两摆动连杆42之间连接有折叠连杆43,从而位于同一侧的全部摆动连杆42被折叠连杆43串联成一纵列形成联动。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侧框1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纵向开口F,纵向开口F中设置有多个翻转轴座22,且各翻转轴座22可沿纵向开口F纵向移动。每一片百叶21的端部通过一个翻转轴座22连接对应位置的摆动连杆42,摆动连杆42可驱动与其连接的百叶21同步转动,在一系列折叠连杆43将整列摆动连杆42串联形成联动的基础上,使整列百叶21之间也形成联动,进而百叶幕帘20可同步打开和关闭。
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同步带33上固定设置有联动座34,联动座34能够随同步带33的转动纵向移动。主动连杆41的一端轴接在联动座34上,另一端与第一摆动连杆42a的端部轴接,第一摆动连杆42a通过第一翻转轴座22a与第一百叶21a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动连杆42a为最下方的那根摆动连杆42,第一翻转轴座22a为最下方的那个翻转轴座22,第一百叶21a为最下方的那片百叶21。
如图10和图11所示,侧框13内纵向设置有轨道槽14,轨道槽14内设有可沿轨道槽14纵向滑动的滑动小车50,滑动小车50连接联动座3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槽14纵向设置在侧框13的内底壁上,轨道槽14的底壁即侧框13的内底壁。滑动小车50包括车架51,车架51通过小车连杆52连接联动座34。车架51底部上下各设有一组底轮53,车架51的侧方上下各设有一组侧轮53。底轮53可在轨道槽14的底壁,也即侧框13的内底壁上滚动,侧轮可在轨道槽14的侧壁上滚动,从而滑动小车50被限制在轨道槽14内,并能沿轨道槽14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纵向滑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可由驱动电机驱动传动组件30,再由传动组件30通过联动组件40控制百叶幕帘20的开合收放,以下结合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以百叶幕帘20处于如图2所示的完全下放关闭状态作为初始状态为例,此时,所有百叶21呈纵向关闭状态,联动座34位于如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L1。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如图7和图8所示,步骤1: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31向如图7所示的第一方向的D1转动,在被动轮32的辅助下,带动同步带33向第一方向D1转动,联动座34由第一位置L1向第二位置L2纵向移动;
联动座34带动主动连杆41推动第一摆动连杆42a由纵向向横向转动,同步驱动第一百叶21a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在各折叠连杆43的联动传递下,各摆动连杆42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21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直至联动座34来到第二位置L2,各摆动连杆42转至横向,各百叶21翻转至横向打开状态,此时百叶幕帘20呈如图3所示的下放打开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步骤2: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31继续向第一方向D1转动,在被动轮32的辅助下,带动同步带33向第一方向D1转动,联动座34由第二位置L2开始向上纵向移动;
联动座34推动第一摆动连杆42a向上移动,第一摆动连杆42a向上靠近其上方的相邻的摆动连杆42,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43向内折叠,直至第一摆动连杆42a与其上方的相邻的摆动连杆42叠靠后继续上移;
依次类推,进而各摆动连杆42在联动座34的推动下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相邻两摆动连杆42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43向内折叠;
各摆动连杆42带动各自连接的百叶21同步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堆叠上移,从而百叶幕帘20被自下而上回收;
当联动座34将折叠连杆42向上推至全部叠靠在一起时,联动座34到达第三位置L3;此时,如图4所示,全部百叶21堆叠在框架10的上端,百叶幕帘20被完全回收。
如图8和图9所示,步骤3: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31向如图9所示的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第二方向D2转动,在被动轮32的辅助下,带动同步带33向第二方向D2转动,联动座34由第三位置L3开始向下纵向移动;
在各摆动连杆42自身重力的辅助下,各摆动连杆42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相邻两摆动连杆42相互远离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43展开,直至展开至极限长度,相邻两摆动连杆42回到二者之间的初始距离;
在各百叶21自身重力的辅助下,各百叶21随着各自连接的摆动连杆42同步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直至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从而百叶幕帘20被自上而下下放;
当联动座34返回第二位置L2时,全部折叠连杆43展开,全部摆动连杆42和百叶21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百叶幕帘20被完全下放,回到如图3所示的下放打开状态。
如图7和图8所示,步骤4: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31向第二方向D2转动,在被动轮32的辅助下,带动同步带33向第二方向D2转动,将联动座34由第二位置L2向第一位置L1纵向移动;
联动座34带动主动连杆41拉动第一摆动连杆42a由横向向纵向转动,同步驱动第一百叶21a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在各折叠连杆43的联动传递下,各摆动连杆42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21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联动座34来到第一位置L1,各摆动连杆42转至纵向,各百叶21翻转至纵向关闭状态,百叶幕帘20恢复如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的下放关闭状态。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L1最低,靠近侧框13的底端,第三位置L3最高,靠近侧框13的顶端,第二位置L2在第一位置L1的上方,其与第一位置L1之间的纵向距离与摆动连杆42的转动半径相关。
在步骤1和步骤4中,驱动电机可在中途停止驱动,以使联动座34停留在第一位置L1和第二位置L2之间的任意位置,使百叶幕帘20处在半开半闭的状态,以调节透过百叶幕帘20射入的光线的明暗。并且,驱动电机重新启动时,可以重新选择向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转动,从而联动座34可自停留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一位置L1或第二位置L2移动,以选择将百叶幕帘20打开或关闭。
类似的,在步骤2和步骤3中,驱动电机也可在中途停止驱动,以使联动座34停留在第二位置L2和第三位置L3之间的任意位置,使百叶幕帘20处在半回收状态。并且,驱动电机重新启动时,可以重新选择向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转动,从而联动座34可自停留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二位置L2或第三位置L3移动,以选择将百叶幕帘20的回收或下放。进而灵活地选择控制百叶幕帘20的开合收放模式。
在步骤2和步骤3中,由于百叶21的端部通过翻转轴座22连接摆动连杆42,故当百叶21和摆动连杆42在回收和下放的过程中,翻转轴座22随之在纵向开口F中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或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从而提供第一层次的稳定导向效果,即为摆动连杆42和百叶21的上下纵向移动起到稳定导向作用。
而在步骤1至4中,由于联动座34连接滑动小车50,当同步带33带动联动座34在第一位置L1、第二位置L2和第三位置L3之间纵向移动时,滑动小车50同步沿轨道槽纵向滑动,从而提供第二层次的稳定导向效果,即保持同步带33驱动联动座34时的稳定运行。
尤其当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被应用在例如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百叶幕墙的遮阳蓬200的使用场景中,抑或在建筑物幕墙等高度更高的百叶幕墙当中,百叶21的自身重量较大,对翻转百叶所要求的稳定性要求更高;且百叶幕帘20被回收或下放时的移动距离较长,同步带33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联动座34的移动不稳定,同时联动组件40的长度也较长,对传动组件30和联动组件40之间的稳定配合要求也更高。此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100相比现有技术的优势更加显著,在侧框13、传动组件30、联动组件40之间的巧妙配合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30较现有技术实现了部件大为精简,关键在于联动座34的设置及其与联动组件40中的主动连杆41和第一摆动连杆42a配合形成传联动关节,合并前述两个层次的稳定导向保障,得以上下穿越侧框13的同步带33完成百叶幕帘20的传动作业。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窗帘控制系统100的框架10也并非仅仅是支撑部件,除了前述已提及的与滑轨小车50配合的轨道槽14结构外,纵向开口F与翻转轴座22配合起到稳定导向作用。
如图12所示,翻转轴座22侧向贯穿开设有轴孔H,百叶21的端部凸设有连接柱E,连接柱E包括与轴孔H匹配的轴接部E1,及轴接部E1前端的限位部E2。轴接部E1插入翻转轴座22的轴孔H内,以使百叶21与翻转轴座22形成翻转轴接;限位部E2插入对应的摆动连杆42,以使百叶21与摆动连杆42形成周向限位的连接。
从而,当摆动连杆42驱动与其连接的百叶21翻转时,翻转轴座22并不因此动作,而当摆动连杆42带动百叶21上下纵向移动时,翻转轴座22随之沿着纵向开口F纵向上下移动,实现其第一层次的稳定导向效果。
如图11所示,纵向开口F的两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圆柱形加强筋F1,加强筋F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的卡条F2,加强筋F1一方面起到强化纵向开口F的机械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卡条F2共同形成供翻转轴座22纵向移动的轴座轨道。翻转轴座22的两侧凹设有纵向的卡槽F3,翻转轴座22卡设在纵向开口F中,卡条F2卡入卡槽F3内,从而翻转轴座22可沿纵向开口F上的轴座轨道上下纵向移动。
翻转轴座22的卡槽F3两边进一步向两侧延伸,以形成与加强筋F1的外周面匹配的弧形包裹槽F4,卡槽F3卡在卡条F2上,包裹槽F4包裹住卡条F2两边的一部分加强筋F1,进一步保证翻转轴座22在轴座轨道上稳定移动。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侧框1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座顶杆16,该轴座顶杆16的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架G2上并向上延伸。当百叶21呈横向打开状态,百叶幕帘20逐步下放直至完全下放,联动座34回到第二位置L2时,该轴座顶杆16抵顶第一翻转轴座22a,从而限制百叶幕帘20下放的最低位置。
进一步地,当联动座34由第二位置L2向第一位置L1纵向移动时,联动座34带动主动连杆41拉动第一摆动连杆42a由横向向纵向转动,轴座顶杆16抵顶第一翻转轴座22a,一方面阻止第一摆动连杆42a的纵向位置下移,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摆动连杆42a由横向转为纵向的杠杆支点。
如图8至图10所示,联动座34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抬升杆35,当联动座34从第二位置L2进一步纵向上移时,抬升杆35抬着第一摆动连杆42a自下而上移动。此时,主动连杆41轴接并支承着第一摆动连杆42a的一端,抬升杆35支承着第一摆动连杆42a的另一端,主动连杆41和抬升杆35将第一摆动连杆42a基本托举至水平,从而随着联动座34的上移,以第一摆动连杆42a打底将上方的摆动连杆42逐一层层叠靠提起,保证每一片百叶21在回收时被平稳地上抬。
如图13结合图7至图9所示,相邻两摆动连杆42之间轴接有两条折叠连杆43,每条折叠连杆43上下轴接两摆动连杆42纵向相对的两端部,从而相邻两摆动连杆42与二者之间轴接的两条折叠连杆43围成一个联动单元40a,一系列联动单元40a串联成本实施例中的一纵列联动组件40。
如图13所示,折叠连杆43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支杆43a和第二支杆43b,第二支杆43b在二者的轴接位置设有凸台T,以使第一支杆43a和第二支杆43b之间形成小于180度且开口朝外的折叠角R。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台T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杆43a上。
当相邻两摆动连杆42之间的纵向距离最远时,二者之间的两折叠连杆43的折叠角R角度最大,顶点距离最远;当相邻两摆动连杆42相互靠近,纵向距离缩短时,二者之间的两折叠连杆43的折叠角R角度逐渐变小,顶点距离逐渐靠近,从而确保两折叠连杆43均向内折叠,直至相邻两摆动连杆42相互叠靠,两折叠连杆43向内折叠在两相邻摆动连杆42之间。
如图7和图8所示,联动组件40的顶端设置有制动绳44和辅助弹簧45,制动绳44和辅助弹簧4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框架10上端的上固定架G1上,制动绳44的下端连接最上方的第二摆动连杆42b的一端,辅助弹簧45的下端连接第二摆动连杆42b的另一端。
当百叶21呈横向打开状态时,制动绳44拉紧,以辅助百叶21保持在基本水平的状态,而辅助弹簧45基本松弛;当百叶21呈纵向关闭状态时,制动绳44松弛,辅助弹簧45拉长蓄力;当百叶21由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时,辅助弹簧45收缩的回复力能够辅助百叶45的翻转。
如图6所示,同步带33的内环面上均匀分布有传动齿条C1,主动轮31和被动轮32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驱动齿条C2,主动轮31和被动轮32的驱动齿条C2与同步带33的传动齿条C1啮合,以驱动同步带33绕主动轮31和被动轮32转动。
联动座34通过螺钉夹持在同步带33上,以与同步带固定,驱动座34夹持同步带33内环面的一侧设置有与传动齿条C1向啮合的夹持齿条(图中未示出),使二者间的固定连接更牢靠,且同步带33带动驱动座34上下纵向移动时,传动齿条C1与夹持齿条之间的啮合进一步起到纵向限位功能,防止联动座34在重重百叶21重力的作用下从同步带33上脱落。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架、百叶幕帘、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下框和两侧框;所述百叶幕帘由纵向排列于所述框架内的多片百叶组成;
各所述百叶活动跨接在两侧框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控制百叶幕帘的开合收放;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连接主动轮和被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同步带绕主动轮和被动轮转动;
所述主动轮位于上框内,所述被动轮位于下框内,所述同步带位于侧框内;
所述联动组件位于侧框内,包括主动连杆、纵向排列于所述侧框内的多个摆动连杆,相邻两所述摆动连杆之间连接有折叠连杆;
每一所述百叶的端部通过翻转轴座连接对应位置的所述摆动连杆,所述摆动连杆可驱动与其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转动;
所述侧框上开设有纵向开口,所述翻转轴座设置在所述纵向开口中,并可沿所述纵向开口纵向移动;
所述同步带上固定设置有联动座;所述主动连杆的一端轴接在所述联动座上,另一端与第一摆动连杆的端部轴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通过第一翻转轴座与第一百叶的端部连接;
所述侧框内纵向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设有可沿轨道槽纵向滑动的滑动小车;所述滑动小车连接所述联动座;
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同步带转动,使所述联动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纵向移动时,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推拉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在纵向关闭状态和横向打开状态之间翻转切换;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在纵向关闭状态和横向打开状态之间翻转切换,进而百叶幕帘被关闭或打开;
当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联动座从第二位置纵向上移时,所述联动座推动第一摆动连杆向上移动,进而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各所述翻转轴座在纵向开口中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并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堆叠上移,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下而上回收;
当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联动座纵向移动时,所述滑动小车同步沿轨道槽纵向滑动,以保持所述同步带的稳定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小车连杆连接所述联动座;
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若干底轮,侧方设有若干侧轮;所述底轮在所述轨道槽的底壁上滚动,所述侧轮在所述轨道槽的侧壁上滚动,以使所述滑动小车沿所述轨道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轴座侧向贯穿开设有轴孔;
所述百叶的端部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与所述轴孔匹配的轴接部,及所述轴接部前端的限位部;
所述轴接部插入所述轴孔内,以使所述百叶与翻转轴座形成翻转轴接;
所述限位部插入对应的摆动连杆,以使所述百叶与摆动连杆形成周向限位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开口的两侧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圆柱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的卡条;
所述翻转轴座的两侧凹设有纵向的卡槽,所述翻转轴座卡设在所述纵向开口中,所述卡条卡入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轴座顶杆;
当所述百叶幕帘完全下放,且百叶呈横向打开状态时,所述联动座处于第二位置,所述轴座顶杆抵顶所述第一翻转轴座;
当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纵向移动时,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拉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横向向纵向转动,所述轴座顶杆抵顶所述第一翻转轴座以阻止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纵向位置下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座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抬升杆;
当所述联动座从第二位置进一步纵向上移时,所述抬升杆抬着所述第一摆动连杆自下而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所述摆动连杆之间轴接有两条折叠连杆,每条所述折叠连杆上下轴接两摆动连杆纵向相对的两端部;
所述折叠连杆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在二者的轴接位置设有凸台,以使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形成小于180度且开口朝外的折叠角;
当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的两所述折叠连杆的折叠角角度逐渐变小,从而两所述折叠连杆均向内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制动绳和辅助弹簧,所述制动绳和辅助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制动绳的下端连接第二摆动连杆的一端,所述辅助弹簧的下端连接第二摆动连杆的另一端;
所述百叶呈横向打开状态时,所述制动绳拉紧;所述百叶呈纵向关闭状态时,所述辅助弹簧拉长蓄力;
当所述百叶由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时,所述辅助弹簧的回复力辅助所述百叶翻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带的内环面上均匀分布有传动齿条,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驱动齿条;
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的驱动齿条与所述同步带的传动齿条啮合,以驱动所述同步带绕主动轮和被动轮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座夹持在所述同步带上,以与所述同步带固定;
所述第一摆动连杆为最下方的摆动连杆,所述第一翻转轴座为最下方的的翻转轴座,所述第一百叶为最下方的百叶;
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上框内,所述主动轮由上固定架固定在上框内,并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被动轮由下固定架固定在下框内;
两所述侧框内对称设置有所述传动组件和联动组件。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主动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一方向转动,将所述联动座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推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纵向向横向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从纵向关闭状态向横向打开状态翻转;
所述联动座来到第二位置,各所述摆动连杆转至横向,各所述百叶翻转至横向打开状态,所述百叶幕帘呈下放打开状态;
步骤2:所述主动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开始向上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推动第一摆动连杆向上移动,进而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叠靠上移,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向内折叠;
各所述摆动连杆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百叶同步自下而上逐一层层堆叠上移,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下而上回收;
当所述联动座将所述折叠连杆向上推至全部叠靠在一起时,所述联动座到达第三位置;全部所述百叶堆叠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百叶幕帘被完全回收;
步骤3:所述主动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联动座开始向下纵向移动;
各所述摆动连杆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相邻两摆动连杆相互远离时,二者之间的折叠连杆展开;
各所述百叶随着各自连接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自上而下逐一层层分离下移,直至返回各自的初始位置,从而所述百叶幕帘被自上而下下放;
当所述联动座返回第二位置时,全部所述折叠连杆展开,全部所述摆动连杆和百叶回到各自的初始位置,所述百叶幕帘被完全下放;
步骤4:所述主动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在所述被动轮的辅助下,带动所述同步带向第二方向转动,将所述联动座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纵向移动;
所述联动座带动所述主动连杆拉动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由横向向纵向转动,同步驱动所述第一百叶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在各所述折叠连杆的联动传递下,各所述摆动连杆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百叶从横向打开状态向纵向关闭状态翻转;
所述联动座来到第一位置,各所述摆动连杆转至纵,各所述百叶翻转至纵向关闭状态,所述百叶幕帘呈下放关闭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和步骤4中,所述联动座可停留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可自该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联动座可停留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可自该位置开始重新选择向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移动。
CN202310515142.0A 2023-05-06 2023-05-06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498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5142.0A CN116498197A (zh) 2023-05-06 2023-05-06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5142.0A CN116498197A (zh) 2023-05-06 2023-05-06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8197A true CN116498197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5142.0A Pending CN116498197A (zh) 2023-05-06 2023-05-06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8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2014A (zh) * 2023-08-23 2023-09-22 江苏雅丽特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自动调节的储能遮阳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2014A (zh) * 2023-08-23 2023-09-22 江苏雅丽特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自动调节的储能遮阳帘
CN116792014B (zh) * 2023-08-23 2023-11-21 江苏雅丽特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自动调节的储能遮阳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829B (zh) 多用途窗户
KR101938904B1 (ko) 이동가능한 레일의 제어
US20200024897A1 (en)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with coordinated vane sets
US5161852A (en) Convertible top with improved geometry
CN116498197A (zh)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0623938B1 (ko) 시계가 확보되는 셀형 창문 가리개
US6293329B1 (en) Coil spring drive system and window cover
EP2385184B1 (en) Skylight with operator for vertical opening movement
CN110805345A (zh) 一种双侧开闭式机械停车棚
CN201198728Y (zh) 内设遮阳中空百叶窗
CN219826675U (zh) 可回收式电动百叶幕帘控制系统
CN106193917A (zh) 剪力架式隐形门
KR100810517B1 (ko) 다목적 다기능을 가진 전동셔터
CN111764811B (zh)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百叶帘翻转机构
US7089989B2 (en) Lifting folding door
US10597925B1 (en) Mechanical mono-fold door
CN211691709U (zh) 一种双侧开闭式机械停车棚
CN210714410U (zh) 内置遮阳中空百叶窗
CN1123671C (zh) 一种具有移动轴的门窗
CN111764706A (zh) 一种舞台折叠台口
JP3301653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昇降装置
CN215292286U (zh) 一种防风拉链卷帘
CN212957834U (zh) 一种舞台折叠台口
US20240060360A1 (en) Top rail mounting assembly and blind
CN220667413U (zh) 一种内置遮阳百折帘的玻璃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