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8309A -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8309A
CN116488309A CN202310740963.4A CN202310740963A CN116488309A CN 116488309 A CN116488309 A CN 116488309A CN 202310740963 A CN202310740963 A CN 202310740963A CN 116488309 A CN116488309 A CN 116488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module
optocoupler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09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88309B (zh
Inventor
冯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i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xi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xi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xi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09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bipolar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e.g. for maintain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7545Coupling arrangements; Impedance matchin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用于一主机多从机的并联电池包堆叠储能系统,该电路通过一个开关信号串联来逐一对所有并联的电池包进行数字化电子编号,可准确定位到有故障的电池包位置,可补偿有异常的电池包,使得开关信号有效的往下传递,不影响其它电池包的数字化电子编号。开关信号串联传递电路解决了人工编号的繁琐和防呆问题,多电池包管理更加灵活便捷,补偿电路解决了失效无法继续传递编号的问题,能快速帮助用户统计出失效和有效的从机数量。

Description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每个电池包的ID对每个电池包进行人工编号,粘贴标签,然后录入到主机管理系统,当遇到某个电池包出现异常后,需要通过人工到现场进程排查,然后处理异常的电池包。
由此得出,现有方案中存在由于人工根据电池包的ID进行贴标签编号,管理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的新方案以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存在由于人工根据电池包的ID进行贴标签编号,管理繁琐,容易出错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主要用于一主机多从机的并联电池包堆叠储能系统,给每个电池包进行数字化电子编号,通过一个开关信号来对所有并联的电池包进行顺序数字化电子编号,以便后续的远程维护管理,可以精准找到有异常的电池包,且对有异常的电池包失效后进行快速补偿,使得开关信号有效的往下传递,不影响其他电池包的数字化电子编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用于一主机多从机的并联电池包堆叠储能系统,其主机包括开关模块、主MCU模块、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从机包括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从MCU模块,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1从机包括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1从MCU模块,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MCU模块通过内置的ISO_CAN串行通信总线分别与第n从MCU模块、第n+1从MCU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传递地址编号和发出继续传递开关信号指令。
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的阳极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阴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二光耦,所述第二光耦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正电压源,所述第二光耦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n负电压源,所述第二光耦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三光耦,所述第三光耦的阳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阴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四光耦,所述第四光耦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1正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n+1负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包括第五光耦,所述第五光耦的阳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阴极接地。
优选地,在第n从机设置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耦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光耦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负电压源,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正电压源。
优选地,在第n+1从机设置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以及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其中,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光耦的阴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光耦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1负电压源,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1正电压源。
优选地,该电路还包括标准电压转换模块,所述标准电压转换模块设置于主机、第n从机和第n+1从机,用于将标准总线电压转换为芯片电压分别提供给主MCU模块、第n从机和第n+1从机。
基于相同的技术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通过一个开关信号串联来逐一对所有并联的电池包进行数字化编号,可准确定位到有故障的电池包位置,可补偿有异常的电池包,使得开关信号有效的往下传递,不影响其它电池包的编号。开关信号串联传递电路解决了人工编号的繁琐和防呆问题,多电池包管理更加灵活便捷,补偿电路解决了失效无法继续传递编号的问题,能快速帮助用户统计出失效和有效的从机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堆叠储能系统中开关信号串联和失效补偿电路拓扑图。
附图标记说明:
ISO12VBUS、标准总线电压;ISO12V+_n、第n正电压源;ISO12V+_n+1、第n+1正电压源;ISO_DCDC、标准电压转换模块;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六三极管;U1、第一光耦;U2、第二光耦;U3、第三光耦;U4、第四光耦;U5、第五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侧”等方位词是针对提供的附图作相对的位置说明,并不是用于描述实际产品特定顺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用于一主机多从机的并联电池包堆叠储能系统,主机包括开关模块、主MCU模块、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从机包括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从MCU模块,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1从机包括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1从MCU模块,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了描述方便,上述的主MCU模块、第n从MCU模块和第n+1从MCU模块可以是相同型号的MCU处理器。
基于本实施例方案,给每个电池包进行数字化电子编号,通过一个开关信号来对所有并联的电池包进行顺序数字化电子编号,以便后续的远程维护管理,可以精准找到有异常的电池包,且对有异常的电池包失效后进行快速补偿,使得开关信号有效的往下传递,不影响其他电池包的数字化电子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主MCU模块通过内置的ISO_CAN串行通信总线分别与第n从MCU模块、第n+1从MCU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传递地址编号和发出继续传递开关信号指令。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一光耦U1,所述第一光耦U1的阳极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二光耦U2,所述第二光耦U2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正电压源ISO12V+_n,所述第二光耦U2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光耦U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U1的发射极连接第n负电压源,所述第二光耦U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U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三光耦U3,所述第三光耦U3的阳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U3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四光耦U4,所述第四光耦U4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1正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U4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光耦U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光耦U3的发射极连接第n+1负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U4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包括第五光耦U5,所述第五光耦U5的阳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U3的阴极接地。
在第n从机设置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耦U2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ISO12VBUS,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光耦U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光耦U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第n负电压源,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n正电压源ISO12V+_n。
在第n+1从机设置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以及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其中,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四光耦U4的阴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ISO12VBUS,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五光耦U5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五光耦U5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第n+1负电压源,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第n+1正电压源。
上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为至少一个电阻,也可以是多个电阻进行串联或并联而得到阻值相一致,例如,第一电阻R1可以是单独一个电阻,亦或可以是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得到的阻值和一个电阻的阻值一致。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设置方式同第一电阻R1一样,其阻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优选采用PNP型三极管,上述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优选采用NPN型三极管。
该电路还包括标准电压转换模块ISO_DCDC,所述标准电压转换模块ISO_DCDC设置于主机、第n从机和第n+1从机,用于将标准总线电压ISO12VBUS转换为芯片电压分别提供给主MCU模块、第n从机和第n+1从机。
基于相同的技术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
上述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主从机组装好后,主机上的按键按下,主机的主MCU模块检测到按键后,整个系统进入编号模式,主机的主MCU模块向相邻的第n从机电池包输出开关信号,经过第一光耦U1隔离发出KEYOUT信号,将第n从机的第二光耦U2导通,第n从机的第n从MCU模块收到开关信号KEYIN后将本机的地址OX0A通过CAN总线上传给主机,此时,主机将第n从机的地址0X0A对应编号为1号,且向第n从机发出允许继续传递开关信号的指令,当第n从机接收到主机的允许继续传递开关信号后,通过KEYOUT功能脚,控制第三光耦U3将下一台第n+1从机的第四光耦U4导通,此时的第n+1从机功能脚KEYIN被拉低,第n+1从机的第n+1从MCU模块将本机地址0XBE通过CAN总线上传给主机,主机对n+1编号为2号,以此类推,直到所有从机被主机编号,结束编号的策略:主机接收到从机地址3s后,没有收到CAN总线的其它从机上传新的地址。
考虑到多台从机开关信号串联失效的问题,如其中一台从机的MCU模块或标准电压转换模块ISO_DCDC失效(无论是MCU模块失效还是标准电压转换模块ISO_DCDC失效会导致第n正电压源ISO12V+_n/第n+1正电压源无输出)导致开关信号无法继续传递编号的情况,图中的虚线框中就是开关信号的失效补偿电路。
1当所有从机电池包开关信号能正常传递的情况下,第n正电压源ISO12V+_n/第n+1正电压源有输出,图中的第三三极管Q3/第六三极管Q6导通,将第二三极管Q2/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拉低,无论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是否导通都不会驱动第二三极管Q2/第五三极管Q5导通,即本机(从机)KEYIN+和KEYIN-的导通和不导通,在补偿电路这边都不会改变KEYOUT+和KEYOUT-的状态,一直处于开路状态,此时的补偿电路相当于无效;
2当所有从机电池包开关信号串联有其中一台或几台失效的情况下,MCU无法处理开关信号,失效的从机第n正电压源ISO12V+_n/第n+1正电压源也没有输出,此时第三三极管Q3/第六三极管Q6截止,当上一台机发送开关信号将本机的的KEYIN+、KEYIN-导通,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导通(标准总线电压ISO12VBUS为所有从机隔离12V并联的12V总线,只要有一台有效,标准总线电压ISO12VBUS是有效的),第二三极管Q2/第五三极管Q5得到导通的偏置电压导通,这样就将开关信号往下传递了,从而达到传递失效补偿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通过一个开关信号串联来逐一对所有并联的电池包进行数字化编号,可准确定位到有故障的电池包位置,可补偿有异常的电池包,使得开关信号有效的往下传递,不影响其它电池包的编号。开关信号串联传递电路解决了人工编号的繁琐和防呆问题,多电池包管理更加灵活便捷,补偿电路解决了失效无法继续传递编号的问题,能快速帮助用户统计出失效和有效的从机数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用于一主机多从机的并联电池包堆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主机包括开关模块、主MCU模块、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从机包括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从MCU模块,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第n+1从机包括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第n+1从MCU模块,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串联连接,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MCU模块通过内置的ISO_CAN串行通信总线分别与第n从MCU模块、第n+1从MCU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用于传递地址编号和发出继续传递开关信号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按键,所述按键的第一端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的阳极与所述主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阴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二光耦,所述第二光耦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正电压源,所述第二光耦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n负电压源,所述第二光耦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三光耦,所述第三光耦的阳极与所述第n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阴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递开关信号模块包括第四光耦,所述第四光耦的阳极通过设置上拉电阻连接第n+1正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n+1负电压源,所述第四光耦的集电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入管脚连接;所述第五传递开关信号包括第五光耦,所述第五光耦的阳极与所述第n+1从MCU模块的开关输出管脚连接,所述第三光耦的阴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n从机设置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光耦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光耦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负电压源,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正电压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第n+1从机设置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所述第n+1失效补偿电路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以及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其中,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四光耦的阴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标准总线电压,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连接,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五光耦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光耦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1负电压源,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n+1正电压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标准电压转换模块,所述标准电压转换模块设置于主机、第n从机和第n+1从机,用于将标准总线电压转换为芯片电压分别提供给主MCU模块、第n从机和第n+1从机。
10.一种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
CN202310740963.4A 2023-06-21 2023-06-21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116488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0963.4A CN116488309B (zh) 2023-06-21 2023-06-21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0963.4A CN116488309B (zh) 2023-06-21 2023-06-21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09A true CN116488309A (zh) 2023-07-25
CN116488309B CN116488309B (zh) 2024-02-27

Family

ID=8721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0963.4A Active CN116488309B (zh) 2023-06-21 2023-06-21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830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3707A1 (en) * 2003-08-07 2005-03-24 Nobuyuki Imai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image signal, digital image transmitting device, digital image sending device and digital image receiver
KR20130129322A (ko) * 2012-05-17 2013-11-28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저항 변화를 보상한 밴드갭 기준전압 발생기
CN108737160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通信电路、通信系统及通信电路的自我诊断方法
CN112752376A (zh) * 2021-02-06 2021-05-04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控开关电路
CN214675119U (zh) * 2021-05-11 2021-11-09 深圳市伍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CN11412461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防止竞争的工业485组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239334A1 (en) * 2021-01-25 2022-07-28 Diodes Incorporated Signal correction for serial interfaces
CN115811103A (zh) * 2021-12-24 2023-03-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和供电设备
CN218888198U (zh) * 2022-11-23 2023-04-18 东莞赛普若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dc-dc电池系统及其高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3707A1 (en) * 2003-08-07 2005-03-24 Nobuyuki Imai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image signal, digital image transmitting device, digital image sending device and digital image receiver
KR20130129322A (ko) * 2012-05-17 2013-11-28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저항 변화를 보상한 밴드갭 기준전압 발생기
CN108737160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通信电路、通信系统及通信电路的自我诊断方法
US20220239334A1 (en) * 2021-01-25 2022-07-28 Diodes Incorporated Signal correction for serial interfaces
CN112752376A (zh) * 2021-02-06 2021-05-04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控开关电路
CN214675119U (zh) * 2021-05-11 2021-11-09 深圳市伍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CN11412461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防止竞争的工业485组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11103A (zh) * 2021-12-24 2023-03-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和供电设备
CN218888198U (zh) * 2022-11-23 2023-04-18 东莞赛普若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dc-dc电池系统及其高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09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2797B (zh) 管理板、双机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01794140B (zh) 用于数控系统的代码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5187233B (zh) 物联网终端数据上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248526A (zh) 实现带外监控管理的通信设备、方法及主从切换方法
CN116488309B (zh) 开关信号串联传递和失效补偿电路及装置
CN105259860B (zh) 一种主从式智能电力装置自动配置方法
CN110809003A (zh) 机器人和焊接设备间协议转换的方法及协议转换模块
US11956097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6155954A (zh) 一种模块识别和通信端口自动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CN102854816A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集成电路编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0469042C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持久冗余地传送数据电文的方法
CN1728609A (zh) 一种检测多框设备连接方式的方法
CN105404180A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柜总线控制系统中的节点地址设置方法
JP5418670B2 (ja) バス制御装置及びバス制御方法
CN103067195A (zh) 七号信令采集系统时隙/数据交换控制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8737583A (zh) 系统中从控制器的配置方法和配置系统
CN111052682B (zh) 总线系统的主设备
CN208596370U (zh) 一种治具和程序烧录系统
CN112859660A (zh) 一种设备同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202771203U (zh) 一种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集成电路编程系统
CN115687190B (zh) 一种多路交互控制电路及方法
CN217789693U (zh) 一种摩尔斯码自动识别与解码的电路模块
US5323145A (en) Alarm collection architecture with redundant bus
CN107395417A (zh) 一种管理网络故障讯息的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4779614A (zh) 一种逆变器的主从机确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