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7779A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7779A
CN116487779A CN202210043499.9A CN202210043499A CN116487779A CN 116487779 A CN116487779 A CN 116487779A CN 202210043499 A CN202210043499 A CN 202210043499A CN 116487779 A CN116487779 A CN 116487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electrode terminal
heat
electrode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34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石雄
赵宾
俞丁山
齐聪成
杜航
李鹏飞
李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34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77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1122 priority patent/WO202313442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7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7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该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端盖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第一固定件,被配置为与端盖连接且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凸缘,第一凸缘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缘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耐热件,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耐热件位于第一凸缘与电极端子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提高了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Description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电池单体作为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包括有端盖、壳体、电极组件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电端盖盖合于壳体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端盖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一般穿设于端盖上所设的通孔与电极组件电连接,而电池单体内部还装有电解液,为避免电解液泄漏,需要在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密封件以进行密封。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的密封性,是保障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关键。因此,进一步地,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常使用凝固的塑胶来固定电极端子和端盖,以使得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端盖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并且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与所述端盖之间;第一固定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端盖连接且包围所述端子板,以将所述电极端子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端子板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耐热件,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其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端盖与电极端子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其端盖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该第一固定件包括有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的第一凸缘,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耐热件。由于耐热件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与端盖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限制了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一般情况下,如电极端子在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产生热量,电极端子的表面及周围环境温度在200℃至300℃之间,选用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的耐热件,可以更好地限制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可靠性更高,从而进一步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无论耐热件的材料包括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均能满足耐热件在温度升高的场景中形变量小的应用需求,以用于设置在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限制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从而降低温升对电极端子的位置的影响,减小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还能起到绝缘作用,以避免电极端子与第一凸缘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端子板,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电极端子彼此隔开。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使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并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能够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与端盖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所述耐热件。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之间的间距更稳定,电极端子能够向靠近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更小,也就更好地保障了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体设置,所述耐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围所述耐热件。由于电极端子的可移动方向即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因此,限制电极端子相对第一凸缘的移动距离,关键在于将耐热件设置于第一凸缘与电极端子之间,这种情况下,耐热件与第二固定件分体设置,第二固定件的选材范围更广,更便于实现对各部件的连接,且第二固定件以包围端子板和耐热件、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的形式设置,将第一固定件、耐热件及电极端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与端盖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容纳槽,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通过在第二固定件的位于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的部分设置容纳槽,使至少部分耐热件嵌设于该容纳槽内,更便于实现利用第二固定件将至少部分耐热件包围,以增强耐热件与第一凸缘及端子板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耐热件在第一凸缘与端子板间偏移、晃动而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之间的部分,以使所述耐热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通过将该容纳槽设置为贯穿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的部分的通孔,使耐热件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与端子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极端子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从而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为环状结构。通过将耐热件设置为环状结构,可以使得电极端子整体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的轴线偏移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耐热件沿环绕所述电极端子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通过沿环绕电极端子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耐热件,一方面,能够实现限制电极端子整体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的轴线偏移的情况,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耐热件的用料,从而节省制成耐热件的经济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朝远离所述端子板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端盖焊接;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贴片,所述贴片盖合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端盖焊接所形成的焊缝。一方面,设置连接部,以焊接连接部与端盖的方式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端盖的连接,更便于使第一固定件的位置固定;另一方面,在连接部与端盖焊接所形成的焊缝上设置贴片,可以避免焊缝外露于电池单体的表面,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覆盖所述开口。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其端盖组件的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端盖与电极端子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上;该第一固定件包括有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的第一凸缘,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耐热件。由于耐热件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与端盖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限制了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进而更好地保障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
根据本申请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其所包括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中,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端盖与电极端子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该第一固定件包括有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的第一凸缘,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耐热件。由于耐热件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与端盖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限制了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也就使得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更高,进而更好地保障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申请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其所包括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中,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端盖与电极端子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该第一固定件包括有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的第一凸缘,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耐热件。由于耐热件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与端盖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限制了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也就使得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更高,进而更好地保障了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车辆1000;电池单体700;控制器200;马达300;
电池7000;箱体80;第一部分81;第二部分82;
电极组件1100;壳体900;
端盖组件100;
端盖2;
电极端子1,端子板12;
密封件3;
第一固定件4,第一凸缘41,连接部42,嵌接通孔401;
耐热件5;
第二固定件6,容纳槽61;
焊缝400;
贴片7;
绝缘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电极端子一般穿设于端盖上所设的通孔,而电池单体内部装有电解液,为避免电解液泄漏,需要在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密封件以进行密封。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的密封性,是保障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关键。因此,进一步地,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常使用凝固的塑胶来固定电极端子和端盖,以使得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发明人发现,电池在密封件的位置会出现漏液的现象。经发明人分析发现,漏液的原因是密封件的压缩量不足。究其原因发现,塑胶发生了变形,从而导致塑胶对密封件的压紧力减小,从而导致密封件压缩量不足。在塑胶注塑成型过程中或电极端子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均会产生热量,塑胶容易受热变形,使得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密封件因压缩量不足而造成密封失效,尤其是在电池运输、振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更容易出现松动现象,造成电池密封失效,从而引起电解液泄漏等现象,造成电池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端盖组件,设置有与端盖连接且用于将电极端子固定在该端盖上的固定件,并在该固定件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耐热件,由于耐热件的热膨胀系数(固体在温度每升高1开时长度或体积发生的相对变化量)较小,当电极端子在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产生热量时,耐热件可以减小电极端子相对固定件的移动,而固定件与端盖连接,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位置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以此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单体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单体700,电池单体7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单体7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单体7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单体7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7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7000的爆炸图。电池7000包括箱体80和电池单体700,电池单体700容纳于箱体80内。其中,箱体80用于为电池单体70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8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8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相互盖合,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700的容纳空间。第二部分8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81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81盖合于第二部分82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8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82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形成的箱体8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在电池7000中,电池单体70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70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70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70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70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80内;当然,电池70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70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80内。电池70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70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70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70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70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70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电池单体70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如图3所示,电池单体700包括有端盖2、壳体900及电极组件1100。
端盖2是指盖合于壳体900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700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的部件。不限地,端盖2的形状可以与壳体900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900。可选地,端盖2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这样,端盖2在受挤压碰撞时就不易发生形变,使电池单体700能够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能也可以有所提高。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可以用于与电极组件1100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700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在电池单体70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放内部压力的泄压机构。端盖组件100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端盖2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绝缘件8,绝缘件8可以用于隔离壳体900内的电连接部件与端盖2,以降低短路的风险。示例性的,绝缘件8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壳体900是用于配合端盖2以形成电池单体700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100、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900和端盖2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900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700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和壳体900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和壳体900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900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盖合壳体900。壳体900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900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极组件1100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90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电极组件1100是电池单体10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900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极组件1100。电极组件1100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极组件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连接电极端子以形成电流回路。通常,极耳通过电连接部件连接至电极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端盖组件可以应用于任何电池单体的组装,例如圆柱电池单体、方体方形电池单体或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电池单体的封装的方式不做限制,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也不做特殊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端盖组件将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可以更好地保障电池单体的密封性,避免电池单体内部的电解液发生泄漏等现象,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100,包括端盖2、电极端子1、密封件3、第一固定件4和耐热件5。其中,端盖2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1包括端子板12,端子板12位于端盖2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12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3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第一固定件4被配置为与端盖2连接且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第一固定件4包括第一凸缘41,第一凸缘41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缘41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耐热件5位于第一凸缘41与电极端子1之间。
端盖2可以理解为盖合于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开口处、与壳体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形成可容纳并限制电极组件的空间的结构。
电极引出孔可以理解为贯通于端盖2的朝向电池单体内部的一面及背离电池单体内部的另一面的通孔。
电极端子1可以理解为一端与电极组件电连接、另一端配置为与电池单体外部的导体连接的结构,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的电能。
端子板12可以理解为凸出于电池单体内部的一种用于实现电连接的电子元器件。一种情况下,电极端子1还可以包括穿设于电极引出孔的柱体结构,以限制电极端子1沿电极引出孔的径向的移动,同时更便于与电池单体内部的电极组件实现电连接。端子板12的外周面可以理解为沿垂直于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端子板12的最大尺寸的部分的边缘周侧。
密封件3可以理解为用于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电池单体内部的材料或零件。举例来说,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相邻接合面可以包括端子板12与端盖2之间相对的两个面、以及柱体结构的外壁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这两个面。通常情况下,密封件3一般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如橡胶、硅胶等,为了使相邻结合面间紧密配合,将密封件3设置于相邻结合面间,使密封件3保持一定的压缩量,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密封件3与该相邻结合面间的缝隙,从而提高对相邻结合面间的密封效果。
第一固定件4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硬度和刚度、能够对端子板12与端盖2之间实施压紧作用的结构,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
第一凸缘41可以理解为第一固定件4的与连接端盖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由位于端子板12的外周面以外朝端子板12的中心延伸的部分,或者理解为第一固定件4的可以提供沿电极引出孔向靠近端盖2的方向将端子板12压向端盖2的力的部分。举例来说,第一固定件4可以是金属制的环状结构,包括与端子板12的外周面相适配的本体,相应地,第一凸缘41即可以理解为由该本体的远离端盖2的端面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结构。
耐热件5可以理解为在受热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其较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材料或零件,常用其材料的最高耐热温度来表征其耐热程度,在该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耐热件5的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100,其端盖2与电极端子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以对端盖2与电极端子1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其端盖2连接有第一固定件4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该第一固定件4包括有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41,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41和电极端子1之间的耐热件5。由于耐热件5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5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5限制了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1相对端盖2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耐热件5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
也就是耐热件5的最高耐热温度大于300℃,在300℃以下的受热条件下,耐热件5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其形状、尺寸不变。
一般情况下,如电极端子1在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产生热量,电极端子1的表面及周围环境温度在200℃至300℃之间,选用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的耐热件5,可以更好地限制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可靠性更高,从而进一步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耐热件5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
陶瓷是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或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其最高耐热温度高达1000℃以上,而且陶瓷还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利用陶瓷作为制成耐热件5的材料,既能满足耐热件5在如电极端子1在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受热不变形,又能避免电极端子1与第一凸缘41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聚苯并咪唑是含两个氮原子的苯并五元杂环刚性链聚合物,一般由芳族四胺与苯二甲酸二苯酯经缩聚和环化而成。聚苯并咪唑最突出的优点是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举例来说,利用聚苯并咪唑纺织成的纤维应用于增强塑料可耐300℃温度不变形,且具有绝缘性,适于作为制成耐热件5的材料。
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是耐热性较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热温度达400℃以上,且具备较优的绝缘性和隔热性,能够阻碍或阻滞电流的传导及热量的传递。利用聚酰亚胺作为制成耐热件5的材料,能够进一步地降低温升对电极端子1的位置的影响,从而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可见,无论耐热件5的材料包括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均能满足耐热件5在温度升高的场景中形变量小的应用需求,以用于设置在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限制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从而降低温升对电极端子1的位置的影响,减小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还能起到绝缘作用,以避免电极端子1与第一凸缘41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端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12,第一固定件4通过第二固定件6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
第二固定件6可以理解为填充于至少两个零件之间的空隙以将该至少两个零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举例来说,一种情况下,如图4和图6所示,可以在第一固定件4上设有贯通于第一固定件4的靠近端子板12的第一侧、及其远离端子板12的第二侧的嵌接通孔401,第二固定件6的一部分嵌入该嵌接通孔401内,通过使第二固定件6与第一固定件4所包括的嵌接通孔401以相互嵌接的方式连接,能够提高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6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6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进一步保障端子板12与端盖2的连接稳定性。这种情况下,第二固定件6可以为塑胶,塑胶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其成品为固体,但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利用塑胶的可熔及可塑特性,可以先加热使其熔化后,将熔融状的液体塑胶由嵌接通孔401的远离端子板12的一端注入,利用其流动性渗入第一固定件4的靠近端子板12的第一侧与端盖2之间,即填充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之间的空隙(包括第一固定件4与端子板间的间隙、端子板12与端盖2间的间隙等),这样,等该熔融状的液体塑胶冷却、凝固后即可形成能够将第一固定件4、电极端子1、及端盖2连接起来的固体结构。利用塑胶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第二固定件6,更便于实现第二固定件6与第一固定件4、电极端子1、及端盖2之间的连接,且塑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也能避免电极端子1与第一固定件4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6,使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12并将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能够将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6为耐热件5。
也就是可以理解为第二固定件6与耐热件5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第二固定件6具备耐热件5的在受热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其较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特性,且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12并将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
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之间的间距更稳定,电极端子1能够向靠近第一固定件4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更小,也就更好地保障了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耐热件5与第二固定件6分体设置,耐热件5设置于第一凸缘41与电极端子1之间且第二固定件6包围耐热件5。
由于电极端子1的可移动方向即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因此,限制电极端子1相对第一凸缘41的移动距离,关键在于将耐热件5设置于第一凸缘41与电极端子1之间,这种情况下,耐热件5与第二固定件6分体设置,第二固定件6的选材范围更广,更便于实现对各部件的连接,且第二固定件6以包围端子板12和耐热件5、将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的形式设置,将第一固定件4、耐热件5及电极端子1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件6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容纳槽61,至少部分耐热件5嵌设于该容纳槽61内。
容纳槽61可以理解为用于容纳、安装连接零件的腔体或孔或槽。
通过在第二固定件6的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设置容纳槽61,使至少部分耐热件5嵌设于该容纳槽61内,更便于实现利用第二固定件6将至少部分耐热件5包围,以增强耐热件5与第一凸缘41及端子板12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耐热件5在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间偏移、晃动而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该容纳槽61贯穿第二固定件6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以使耐热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
通过将该容纳槽61设置为贯穿第二固定件6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的通孔,使耐热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极端子1相对第一凸缘41的可移动距离,从而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耐热件5为环状结构。
环状结构可以理解为围绕某一零件的周侧一圈所形成的闭合结构。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端子板12上背向端盖2的一面设有沿电极引出孔的轴线向远离端盖2的方向凸起的凸台,以便于通过该凸台更顺利地与电池单体外部的导体实现电连接,其中,沿垂直于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该凸台的边缘周侧相比端子板12的外周面更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这种情况下,耐热件5便可以设置成围绕该凸台的边缘周侧一圈所形成的闭合结构,即为设置于端子板12的背向端盖2的一面且与该凸台相适配的环状结构。
通过将耐热件5设置为环状结构,可以使得电极端子1整体相对第一凸缘41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1的轴线偏移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耐热件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耐热件5沿环绕电极端子1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沿环绕电极端子1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耐热件5,一方面,能够实现限制电极端子1整体相对第一凸缘41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1的轴线偏移的情况,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耐热件5的用料,从而节省制成耐热件5的经济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4还包括朝远离端子板12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与端盖2焊接;端盖组件100还包括贴片7,贴片7盖合于连接部42与端盖2焊接所形成的焊缝400。
连接部42可以理解为第一固定件4的用于与连接端盖2的一端端部。如上面介绍第一凸缘41时所举的例子,第一固定件4可以是金属制的环状结构,包括与端子板12的外周面相适配的本体,相应地,第一凸缘41即可以理解为由该本体的远离端盖2的端面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结构,而连接部42则可以理解为由该本体的靠近端盖2的端面朝远离端子板12的方向延伸的结构。
焊缝400是指利用焊接热源的热量使连接部42与端盖2的连接处的金属熔化连接而成的脊或凸起,由于连接部42与端盖2的连接处的金属材质、及实施焊接操作时的人工特性,焊缝400的结构形状不定。
贴片7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够贴附于零件表面的薄片状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贴片7盖合于连接部42与端盖2焊接所形成的焊缝400,可以选用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如硅胶、橡皮、塑胶等)制成贴片7,以避免连接部42与端盖2的连接处出现漏电现象时与电池单体外部的环境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设置连接部42,以焊接连接部42与端盖2的方式实现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的连接,更便于使第一固定件4的位置固定;另一方面,在连接部42与端盖2焊接所形成的焊缝400上设置贴片7,可以避免焊缝400外露于电池单体的表面,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端盖组件100,包括端盖2、电极端子1、密封件3、第一固定件4、耐热件5和第二固定件6。其中,端盖2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1包括端子板12,端子板12位于端盖2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12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3至少部分设置于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第一固定件4被配置为与端盖2连接且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第一固定件4包括第一凸缘41,第一凸缘41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缘41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耐热件5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耐热件5位于第一凸缘41与电极端子1之间;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12且包围耐热件5,第一固定件4通过第二固定件6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第二固定件6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容纳槽61,至少部分耐热件5嵌设于该容纳槽61内,该容纳槽61贯穿第二固定件6位于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以使耐热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端盖组件100,其端盖2与电极端子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以对端盖2与电极端子1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其端盖2连接有第一固定件4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该第一固定件4包括有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41,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41和电极端子1之间的耐热件5;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12且包围耐热件5,耐热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由于耐热件5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始终间隔有耐热件5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5限制了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1相对端盖2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而且,无论耐热件5的材料包括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均能满足耐热件5在温度升高的场景中形变量小的应用需求,以用于设置在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限制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从而降低温升对电极端子1的位置的影响,减小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还能起到绝缘作用,以避免电极端子1与第一凸缘41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第二固定件6以包围端子板12和耐热件5、将第一固定件4与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的形式设置,将第一固定件4、耐热件5及电极端子1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也能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的固定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如图3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900、电极组件1100、以及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100。其中,壳体900具有开口,电极组件1100容纳于壳体900内,端盖组件100覆盖该开口。
壳体900即可以理解为用于配合端盖组件100以形成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100、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900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举例来说,一种情况下,壳体900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极组件1100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900的材质可以是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特殊限制。
电极组件1100即电池单体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壳体900内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110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单体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设备或系统中。该电池单体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该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该电池单体的形状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其端盖组件100的端盖2与电极端子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以对端盖2与电极端子1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2连接有第一固定件4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该第一固定件4包括有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41,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41和电极端子1之间的耐热件5。由于耐热件5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5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5限制了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1相对端盖2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进而更好地保障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举例来说,如果该电池中的电池单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将将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通过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内,其中,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当然,该电池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内。
根据本申请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其所包括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100中,端盖2与电极端子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以对端盖2与电极端子1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2连接有第一固定件4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该第一固定件4包括有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41,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41和电极端子1之间的耐热件5。由于耐热件5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5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5限制了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1相对端盖2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也就使得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更高,进而更好地保障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用电装置可以是前述任一应用电池单体的设备或系统。
根据本申请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其所包括的电池单体的端盖组件100中,端盖2与电极端子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以对端盖2与电极端子1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端盖2连接有第一固定件4包围端子板12,以将电极端子1固定在端盖2上;该第一固定件4包括有位于端子板12的远离端盖2的一侧的第一凸缘41,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41和电极端子1之间的耐热件5。由于耐热件5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4与端盖2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41与端子板12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5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5限制了端子板12向靠近第一凸缘4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1相对端盖2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4对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3的压缩量的变化,也就使得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1与端盖2之间的密封可靠性更高,进而更好地保障了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端盖组件(100),包括:
端盖(2),设置有电极引出孔;
电极端子(1),所述电极端子(1)包括端子板(12),所述端子板(12)位于所述端盖(2)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并且所述端子板(12)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
密封件(3),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1)与所述端盖(2)之间;
第一固定件(4),被配置为与所述端盖(2)连接且包围所述端子板(12),以将所述电极端子(1)固定在所述端盖(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第一凸缘(41),所述第一凸缘(41)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41)位于所述端子板(12)的远离所述端盖(2)的一侧;
耐热件(5),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5)位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电极端子(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端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所述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端子板(12),所述第一固定件(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6)与所述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6)为所述耐热件(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与所述第二固定件(6)分体设置,所述耐热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电极端子(1)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件(6)包围所述耐热件(5)。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6)位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容纳槽(61),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5)嵌设于所述容纳槽(6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所述容纳槽(6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6)位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端子板(12)之间的部分,以使所述耐热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端子板(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为环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耐热件(5)沿环绕所述电极端子(1)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4)还包括朝远离所述端子板(12)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端盖(2)焊接;所述端盖组件(100)还包括贴片(7),所述贴片(7)盖合于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端盖(2)焊接所形成的焊缝(400)。
12.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壳体(900),具有开口;
电极组件(1100),容纳于所述壳体(900)内;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所述端盖组件(100)覆盖所述开口。
13.一种电池,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
14.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CN202210043499.9A 2022-01-14 2022-01-14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Pending CN116487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499.9A CN116487779A (zh) 2022-01-14 2022-01-14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PCT/CN2022/141122 WO2023134422A1 (zh) 2022-01-14 2022-12-22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3499.9A CN116487779A (zh) 2022-01-14 2022-01-14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7779A true CN116487779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3499.9A Pending CN116487779A (zh) 2022-01-14 2022-01-14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7779A (zh)
WO (1) WO202313442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4381B1 (ko) * 2014-01-07 2021-03-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내열부재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CN111799403B (zh) * 2017-08-30 2021-08-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US10763466B2 (en) * 2018-03-09 2020-09-01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Top cap assembly of a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208690318U (zh) * 2018-09-26 2019-04-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CN209804723U (zh) * 2019-04-30 2019-12-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4422A1 (zh) 2023-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22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4477678U (zh) 盖板、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213726U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以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
CN217589184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114584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806393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电池和用电装置
WO2023143059A1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6487779A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4074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903240U (zh) 一种连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692151U (zh) 电池顶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242190U (zh)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04219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040589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527142U (zh) 连接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203426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76981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939865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586158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692426U (zh) 插座结构、电池箱、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40074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015615U (zh) 转接部件、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以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
CN217848132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98209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385462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