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5441A -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5441A
CN116485441A CN202310734969.0A CN202310734969A CN116485441A CN 116485441 A CN116485441 A CN 116485441A CN 202310734969 A CN202310734969 A CN 202310734969A CN 116485441 A CN116485441 A CN 116485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value
period
adjust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49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ran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49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5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5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5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6Price or cos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market fa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分析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能耗记录信息;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基于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获取所有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基于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获取所有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若是,则输出能耗调整信息。本申请具有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能耗管理一直都是企业管控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设备能耗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确定企业的具体能耗信息,从而能对企业的能耗管理提出有效的建议,进而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管控。
上述的方式虽然能够获得有效的成本管控的建议,但是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员工的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能耗记录信息,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
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所述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获取所有所述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基于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获取所有所述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判断所述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
若是,则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历史电费总值,能够确定企业当前的能耗消耗的成本,然后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并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调整电费总值,并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能够确定进行调整之后的耗能能否降低成本,如果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则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作为优选,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包括高峰时段、平稳时段和低谷时段,所述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包括:
将所述高峰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高峰单价;
将所述平稳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平稳单价;
将所述低谷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低谷单价;
所述高峰单价大于所述平稳单价,所述平稳单价大于所述低谷单价;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高峰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高峰耗能值;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低谷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低谷耗能值;
判断所述高峰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判断所述低谷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获取第一差值,并基于所述低谷耗能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获取第二差值;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平稳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平稳耗能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平稳调整耗能值;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平稳调整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高峰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判断低谷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能够确定对于电费的调整是否有增有减,且在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同时低谷耗能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也就说明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时,平稳耗能值对应的电费变化有增有减,所以此时可以基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进而方便后续将能耗调整信息与能耗记录信息中的总电费进行比较。
作为优选,还包括: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第一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一平稳耗能值;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低谷耗能值、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低谷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证明此时电费降低,因此可以直接根据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而无需执行获取第二差值的步骤,能够提高获取能耗调整信息的速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低谷耗能值、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低谷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无需执行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的步骤,并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不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证明把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会导致电费增加,成本会提高,所以此时不需要获取能耗调整信息,可以继续按照能耗记录信息对应的方式进行执行,能够提高判断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不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差值的预设电费单价;
判断所述预设电费单价是否大于所述平稳单价;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二平稳耗能值;
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高峰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若否,则进行下一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预设电费单价是否大于平稳单价,能够判断将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的过程中,第二差值对应的能量的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预设电费单价大于平稳单价,证明将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中之后,第二差值实际需要电费值会降低,所以此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从而提醒企业进行能耗调整,否则就不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是否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高峰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无需执行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的步骤,并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系统,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能耗记录信息,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所述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第一电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第二电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所述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第三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第三电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第四电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所述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电费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
信息输出控制模块,当所述调整电费总值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用于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历史电费总值,能够确定企业当前的能耗消耗的成本,然后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并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调整电费总值,并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能够确定进行调整之后的耗能能否降低成本,如果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则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器能够对信息进行调取并发出控制指令,保证程序的有序执行并实现上述方案的效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任一计算机就能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能够确定进行调整之后的耗能能否降低成本,如果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则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若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证明此时电费降低,因此可以直接根据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而无需执行获取第二差值的步骤,能够提高获取能耗调整信息的速度;
判断预设电费单价是否大于平稳单价,能够判断将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的过程中,第二差值对应的能量的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预设电费单价大于平稳单价,证明将第二差值添加到平稳耗能值中之后,第二差值实际需要电费值会降低,所以此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从而提醒企业进行能耗调整,否则就不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是否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至步骤S18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至步骤S22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1至步骤S35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信息获取模块;2、第二信息获取模块;3、第一电费获取模块;4、第二电费获取模块;5、第三信息获取模块;6、第三电费获取模块;7、第四电费获取模块;8、电费判断模块;9、信息输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
参照图1,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
S1.获取能耗记录信息;
首先获取能耗记录信息,获取方式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装置,测量不同的设备的耗电量,每个设备均有一个能耗记录信息,并记录耗电的时段,或者没经过一个预设的时长进行一次计时,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当然耗电量为实时进行记录,然后上传至分析系统内。其中,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即两次计时之间的间隔,即为一个耗能时段,以及与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也就是每个耗能时段的消耗的电能。
S2.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
然后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方式为根据当地的电费收费标准在系统中进行预先存储相关数据,当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进行读取,其中,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S3.基于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也就是将耗能时段与标准收费时段进行匹配,从而确定耗能时段所处的标准收费时段,从而可以获得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然后用匹配到的标准电费单价乘以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获取的值即为当前的耗能时段电费,即历史时段电费。
当然,耗能时段与标准收费时段进行匹配时,对于耗能时段的设置可以根据标准收费时段设置,例如标准收费时段时以整小时进行计算,例如上午6点至中午12点为一个标准收费时段,中午12点至下午5点为一个标准收费时段,即每个标准收费时段均是整点,则耗能时段则可以按照每小时进行设置。也就是耗能时段必然能够完整的匹配到标准收费时段内,而不会出现一个耗能时段出现在两个标准收费时段内的情况。
S4.获取所有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例如,以一天为一个周期,则能耗记录信息记录的即为一个周期的数据,而历史电费总值,即将同一个设备的所有的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进行求和,获取的值即为历史电费总值。
S5.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也就是,按照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中的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进行调整,当然调整完之后,所有耗能时段的历史耗能值的总和,与调整之前的总和一致,也就是在耗能值总和不变的情况下,对耗能时段的历史耗能值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的数据,即为能耗调整信息。也就是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其中,调整规则可以是,耗能调整时段可以与耗能时段相同,仅调整耗能值即可。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耗能调整时段也可以与耗能时段不同,例如调整前耗能时段为每一个小时一个时段,调整之后为每两个小时一个时段,当然调整之后也保证每个时段均对应一个标准收费时段。
S6.基于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获取方式与历史时段电费的获取方式相同,也就是将耗能调整时段与标准收费时段匹配,获得相应的标准电费单价,并将标准电费单价与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进行相乘,获取的值即为调整时段电费。
S7.获取所有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也就是将同一个设备所有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时段电费进行求和,获取的值即为调整电费总值。
S8.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
也就是判断进行调整之后的能耗能否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如果调整电费总值大于或等于历史电费总值,证明调整之后获得的能耗调整信息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提示不需要其他的操作。而如果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证明对耗能值的调整能够降低用电成本。
S9.若是,则输出能耗调整信息;
所以,若是,也就是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时,此时输出能耗调整信息,并传输至企业的相关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或者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上,从而能够对管理人员进行提醒,进而使管理人员能够调整设备的用电时间,进而能够调整不同耗能时段的耗能值。
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参照图2,标准收费时段包括高峰时段、平稳时段和低谷时段,将高峰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作为高峰单价;将平稳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作为平稳单价;将低谷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作为低谷单价;高峰单价大于平稳单价,平稳单价大于低谷单价。其中,平稳时段即为高峰时段与低谷时段之间的时段。
为了能够更好的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包括:
S11.基于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高峰时段的历史耗能值,作为高峰耗能值;
也就是将能耗记录信息中的耗能时段与高峰时段进行匹配,并获取匹配成功的耗能时段对应的厉害耗能值,即为高峰耗能值。
S12.基于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低谷时段的历史耗能值,作为低谷耗能值;
也就是将能耗记录信息中的耗能时段与低谷时段进行匹配,并获取匹配成功的耗能时段对应的厉害耗能值,即为低谷耗能值。
S13.判断高峰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其中,第一预设值为处于高峰时段时所允许的最大用电量,当然,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果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证明高峰时段用电量超出了限定,反之,就是没有超出限定。
S14.判断低谷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其中,第二预设值为处于低谷时段时所允许的最大用电量,当然,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果低谷耗能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证明低谷时段用电量超出了限定,反之,就是没有超出限定。
S15.若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基于高峰耗能值和第一预设值获取第一差值,并基于低谷耗能值和第二预设值获取第二差值;
也就是无论处于高峰时段还是低谷时段,用电量均超出了对应的时段的限定,即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所以,此时基于高峰耗能值和第一预设值获取第一差值,即用高峰耗能值减去第一预设值获取的即为第一差值,基于低谷耗能值和第二预设值获取第二差值,即用低谷耗能值减去第二预设值获取的即为第二差值。
S16.基于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平稳时段的历史耗能值,作为平稳耗能值;
也就是将能耗记录信息中的耗能时段与平稳时段进行匹配,并获取匹配成功的耗能时段对应的厉害耗能值,即为平稳耗能值。
S17.将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并获得平稳调整耗能值;
也就是将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超出限定部分的用电量,添加至平稳时段的用电量中,即用平稳耗能值加上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三者的总和即为平稳调整耗能值。
S18.基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即基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第一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第二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平稳调整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也就是,按照与能耗记录信息相同的方式获取能耗调整信息,即能耗调整信息中包括第一预设值以及第一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第二预设值以及第二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平稳调整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其中,预设规则即为步骤S13至步骤S18所代表的处理方式。
其中,第一预设值也就是高峰时段所允许的最大耗能值,第二预设值也就是高峰时段所允许的最大耗能值,且上述的方式中,可以对能耗记录信息中的耗能时段不作调整,而仅仅将高峰时段、平稳时段以及低谷时段的耗能值进行调整。
同时能耗调整信息中包括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从而,当企业管理人员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对应的能耗值,寻找适应的设备,并将设备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用电的成本。
参照图3,为了能够降低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过程中的繁琐性,降低系统的计算压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21.若高峰耗能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第一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一平稳耗能值;
此时证明高峰时段的能耗值超出限定,而低谷时段的能耗值没有超出限定,所以此时不需要获取低谷时段的差值,即第二差值,此时只需要获取第一差值,且由于高峰单价大于平稳单价,所以将第一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中之后,必然会导致用电成本降低。而将第一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获得的即为第一平稳耗能值。
S22.基于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即基于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第一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低谷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第一平稳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所以,此时能耗记录信息中的低谷耗能值不需要进行调整,仅需要对高峰耗能值和平稳耗能值进行调整即可。所以根据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即可以直接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而不需要考虑第二差值,从而能够降低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过程中的繁琐性,降低系统的计算压力。
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基于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
也就是当确定将第一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中之后,必然会导致用电成本降低时,不需要在获取调整电费总值,也不需要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即可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过程中的繁琐性,降低系统的计算压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若高峰耗能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低谷耗能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不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此时也就是说,高峰时段的能耗没有超出限定,而低谷时段的能耗超出了限定,且由于低谷单价小于平稳单价,所以将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的过程中,会导致用电成本升高,所以此时能耗调整信息并不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所以此时不需要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进而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参照图4,在高峰时段或低谷时段超出用电限额时,通常电费单价会呈阶梯式上升,提示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过程中,不确定第二差值的电费单价是否必然会导致成本升高,因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不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之前,还包括:
S31.获取第二差值的预设电费单价;
获取方式可以从收费时段信息中获取,第二差值的预设电费单价可以根据当地的收费标准进行设置,并预先存储于收费时段信息中。
S32.判断预设电费单价是否大于平稳单价;
也就是判断当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中时,会导致用电成本升高还是降低,如果预设电费单价大于平稳单价,证明如果将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中,以平稳单价计算第二差值的电费会比以预设电费单价计算第二差值的电费小,也就是用电成本降低,反之就是用电成本升高。
S33.若是,则将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二平稳耗能值;
也就是如果预设电费单价大于平稳单价,此时将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二平稳耗能值,即用第二差值加上平稳耗能值,即为第二平稳耗能值,也就说明此时可以实现用电成本降低的效果。
S34.基于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上述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即基于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高峰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第二预设值对应的耗能时段、第二平稳耗能值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
因此,此时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获取方式与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第一预设值、低谷耗能值、第一平稳耗能值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用电成本的降低。
S35.若否,则执行不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的步骤。
而如果预设电费单价小于或等于平稳单价,证明此时用电成功升高获取不变,所以此时确定没有必要获取能耗调整信息,因此执行不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的步骤。进而通过上述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是否获取能耗调整信息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基于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高峰耗能值、第二预设值、第二平稳耗能值三者各自对应的耗能时段,获得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
也就是当确定将第二差值添加至平稳耗能值中之后,必然会导致用电成本降低时,不需要在获取调整电费总值,也不需要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即可直接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获取能耗调整信息过程中的繁琐性,降低系统的计算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首先获取能耗记录信息其中,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接着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其中,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然后根据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接着获取所有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接着,根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其中,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然后,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接着获取所有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最后,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当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时,输出能耗调整信息。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系统,能够达到上述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同样的技术效果。
参照图5,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能耗记录信息,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第一电费获取模块3,用于基于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第二电费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所有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第三信息获取模块5,用于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第三电费获取模块6,用于基于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第四电费获取模块7,用于获取所有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电费判断模块8,用于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
信息输出控制模块9,当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用于输出能耗调整信息。
具体来说,首先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获取能耗记录信息,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一电费获取模块3,其中,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接着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一电费获取模块3和第三电费获取模块6,其中,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然后第一电费获取模块3基于能耗记录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二电费获取模块4。第二电费获取模块4获取所有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电费判断模块8。
接着,第三信息获取模块5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然后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三电费获取模块6,其中,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然后,第三电费获取模块6基于能耗调整信息和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并发送给与其相连的第四电费获取模块7,接着第四电费获取模块7获取所有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并发送给电费判断模块8。
最后,电费判断模块8判断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历史电费总值,并将判断的结果发送给与其相连的信息输出控制模块9。当调整电费总值小于历史电费总值时,信息输出控制模块9输出能耗调整信息。
从而使企业可以根据能耗调整信息对企业的能耗分布进行调整。无需特地安排人员进行数据的分析,进而企业能够在获得成功管控建议时,降低人力成本和员工的劳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智能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运行智能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的步骤。智能计算机程序能够采用公知的处理程序对数据进行查询、对比、调取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实现对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的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能耗记录信息,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
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所述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获取所有所述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基于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获取所有所述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判断所述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
若是,则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包括高峰时段、平稳时段和低谷时段,所述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包括:
将所述高峰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高峰单价;
将所述平稳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平稳单价;
将所述低谷时段对应的所述标准电费单价作为低谷单价;
所述高峰单价大于所述平稳单价,所述平稳单价大于所述低谷单价;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高峰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高峰耗能值;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低谷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低谷耗能值;
判断所述高峰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判断所述低谷耗能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和所述第一预设值获取第一差值,并基于所述低谷耗能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获取第二差值;
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获取位于所述平稳时段的所述历史耗能值,作为平稳耗能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平稳调整耗能值;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平稳调整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平稳调整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第一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一平稳耗能值;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低谷耗能值、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低谷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所述低谷耗能值、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第一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低谷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一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高峰耗能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低谷耗能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不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差值的预设电费单价;
判断所述预设电费单价是否大于所述平稳单价;
若是,则将所述第二差值添加至所述平稳耗能值,并获得第二平稳耗能值;
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高峰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若否,则进行下一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高峰耗能值、所述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以及所述高峰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预设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所述第二平稳耗能值对应的所述耗能时段,获得所述能耗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8.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能耗记录信息,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包括耗能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时段对应的历史耗能值;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预设的收费时段信息,所述收费时段信息包括标准收费时段,以及与所述标准收费时段对应的标准电费单价;
第一电费获取模块(3),用于基于所述能耗记录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时段的历史时段电费;
第二电费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所有所述历史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历史电费总值;
第三信息获取模块(5),用于基于预设的调整规则对所述能耗记录信息进行调整,并获得能耗调整信息,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包括耗能调整时段,以及与所述耗能调整时段对应的调整耗能值;
第三电费获取模块(6),用于基于所述能耗调整信息和所述收费时段信息获取每个所述耗能调整时段的调整时段电费;
第四电费获取模块(7),用于获取所有所述调整时段电费的总值,作为调整电费总值;
电费判断模块(8),用于判断所述调整电费总值是否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
信息输出控制模块(9),当所述调整电费总值小于所述历史电费总值,用于输出所述能耗调整信息。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0734969.0A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85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4969.0A CN11648544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4969.0A CN11648544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5441A true CN116485441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4969.0A Pending CN116485441A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54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5056A (zh) * 2023-12-28 2024-02-02 西安民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数据监测和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821A (zh) * 2011-12-31 2012-07-18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时间信息分析用户负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4577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亿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需量预测方法、需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80625A (zh) * 2021-08-12 2021-12-10 邹平市供电有限公司 用户电费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821A (zh) * 2011-12-31 2012-07-18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时间信息分析用户负荷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4577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亿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需量预测方法、需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80625A (zh) * 2021-08-12 2021-12-10 邹平市供电有限公司 用户电费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5056A (zh) * 2023-12-28 2024-02-02 西安民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数据监测和优化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3242B2 (en) Demand charge and response management using energy storage
US8571720B2 (en) Supply-demand balance controller
JP4757250B2 (ja)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システム
US20090063257A1 (en) Automated peak demand controller
CN110723029A (zh) 一种充电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6485441A (zh) 一种多设备能耗记录的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43076B (zh) 用于调节电池组的放电功率的方法
CN11274411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08099641B (zh) 充电站的能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042660A (zh) 一种智能协同管控的新能源充电桩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366708A (zh)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00658B (zh) 用于调节电池组的放电功率的系统
CN1141796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05350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500475B (zh) 一种具有实时soc校正补偿的储能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0138028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
KR101780342B1 (ko) 전기철도 시스템에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05590A (ko) 지역적으로 분산되어 있는 분산 발전기 및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와 연동하여 전력 중개 거래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488149A (zh) 微电网发电策略确定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
CN115800266A (zh) 一种电力需量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659464A (zh) 蓄电池控制装置
CN114609536A (zh) 基于充电桩历史数据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KR102276881B1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를 이용한 역률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6094012B (zh) 供电系统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8117625A (zh) 储能系统功率调度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能源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