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4114B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4114B
CN112744114B CN202011599688.1A CN202011599688A CN112744114B CN 112744114 B CN112744114 B CN 112744114B CN 202011599688 A CN202011599688 A CN 202011599688A CN 112744114 B CN112744114 B CN 112744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ic automobile
power grid
time
grid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96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4114A (zh
Inventor
孙鸿昌
唐敏佳
黄广国
张卫芳
贾卫
崔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we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96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4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4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4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4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通过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基于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获取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普及度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迅速上升。电动汽车一般通过充电桩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桩一般采用单相交流电。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的持续上升,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随机性,电动汽车给电网也带来了很大的很多新的问题,造成电网设备投入量增大、故障率升高,例如:可能造成电网的三相不平衡,也有可能造成变压器低载或者超载,从而造成变压器的损坏。
基于此,在保证电动汽车正常充电的基础上,如何避免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电网故障、保证电网正常安全运行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技术问题: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电动汽车的充电对电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容易造成电网设备投入量增大、故障概率升高。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方法包括: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充电时长和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以及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所述电动汽车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连接时刻、以及所述电池信息中的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功率,确定相应的最大充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量以及最大充电量,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值;
在所述充电调度值满足预设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时长和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充电时长划分为多个充电子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时间段;
获取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并确定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所述更新次数等于所述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调度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动汽车对应的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向用户展示所述提示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操作,确定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汽车是否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用户的省电积分;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省电积分对应的兑换商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以及所述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计算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确定此次充电时变压器的数量;
根据所述变压器的数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切换电网对应的变压器的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桩对应的变压器的三个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
获取与所述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
根据各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三相不平衡度;
将所述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作为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连接的相线,并根据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接入所述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三相不平衡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中的相电流以及所述接入点电流数据,依次计算将所述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桩接入各相线后,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并基于所述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计算所述三相不平衡度。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充电模式,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并根据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提供相应的充电调度信息,按照该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可以在保证电动汽车正常充电的基础上,避免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对电网造成的冲击,避免电网故障的发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的用于搭载上述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服务器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
其中,上述电池信息可以包括:当前剩余电量、电池容量、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等等。
上述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至少可以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自动充电模式是指为该电动汽车充满电量。例如,若某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16kwh,当前剩余电量为8kwh,在自动充电模式下,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充满电量时的所需电量为8kwh。
按电量充电模式是指按照用户设置的充电需求,例如,若某电动汽车的用户选择充电的电量为6kwh。
上述按金钱充电模式是指按照电价计算用户设置的充电需求,例如,某电动汽车的用户选择充值20元,1kwh的价格为1元,则为该电动汽车充电20kwh,若未达到充电20kwh时该电动汽车已充满,则不再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服务器为例,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执行主体。但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于执行主体必须为服务器,还可以是其他与服务器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计算设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用户终端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后向用户展示待选的充电模式。用户终端根据用户对待选的充电模式进行的操作,确定该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用户终端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生成充电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器。其中,充电请求中可以包括充电模式、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桩的充电桩标识、电动汽车的车辆标识。服务器可以用户终端发送的充电请求中的车辆标识,获取相应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
S102,服务器基于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先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在充电模式为自动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计算该电动汽车充满电量的所需电量A,根据电池信息中的充电电流I1,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T1,如下公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071
在充电模式为按电量模式下,获取电动汽车的用户选择充电量B,根据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计算该电动汽车充满电量的所需电量A,判断A与B的大小,在A大于B的情况下,根据电池信息中的充电电流I1,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T2,如下公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081
在A小于B的情况下,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T2,如下公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082
在充电模式为按金钱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电动汽车的用户选择金钱C,根据电价转化为用户选择充电量B,然后再根据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计算该电动汽车充满电量的所需电量A,判断A与B的大小,在A大于B的情况下,根据电池信息中的充电电流I1,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T2,如下公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083
在A小于B的情况下,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T2,如下公式所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084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以确定不同的充电时长,为后续对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时间进行调整。
S103,服务器获取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S201,服务器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将充电时长划分为多个充电子时长。
例如,充电时长为2个小时,则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将充电时长2小时划分为4个充电子时长,每个充电子时长为30分钟。
S202,服务器根据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时间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服务器可以获取电动汽车连接到充电桩的时间,作为连接时刻。将连接时刻与下次使用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作为最大充电时间段。
服务器根据预先获取的电动汽车的车辆标识,从相应的存储设备中获取到的该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服务器可以获取此次电动汽车充电时的位置信息,确定该位置信息下对应的历史充电记录,以确定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
例如,电动汽车此次充电时的位置信息为m,m对应的历史充电记录有10条,其中,9条均为晚上9点充电、早晨7点半开车,另一条为晚上10点充电、早晨8点开车。通过该历史充电记录,可以得到该电动汽车一般在七点之后被使用,因此,可以将早晨七点作为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1与步骤S202可以是同时执行的,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01再执行步骤S202,或者先执行步骤S202再执行步骤S201,具体执行顺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S203,服务器获取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并确定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
上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可以是用于表示每天24小时的电网负荷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是充电桩对应的电网的历史负荷曲线,可以预先存储在相应的存储设备中。
S204,服务器在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
例如,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凌晨2点,充电子时长为30分钟,则第一充电时间段为:起始时间为凌晨1点45到结束时间为2点15之间的时间段。
S205,服务器根据第一充电时间段、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更新次数等于所述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具体地,将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添加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第一充电时间段中,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此时,更新次数为1。
S206,服务器在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确定最小电网负荷值。
S207,在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服务器以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二充电时间段。
通过与步骤S204相同的技术方案,在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得到第二充电时间段,在此不再多加赘述。
S208,服务器根据第二充电时间段、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二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更新次数等于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更新次数小于充电子时长的数目的情况下,基于步骤S204相同的技术方案,在第二电网负荷曲线中得到第三充电时间段,并跟新第二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三电网负荷曲线,此时更新次数为3,至更新次数等于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例如,充电子时长的数目为5,则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第二充电时间段、第三充电时间段、第四充电时间段、第五充电时间段。
也就是说,通过上述方案为每个充电子时长确定合适的充电时间段,并且还可以保证充电子时长在电网负荷较低时间段内,以达到电网负荷平稳,电网负荷峰值与谷值越来越接近。
S209,服务器基于第一充电时间段以及第二充电时间段,生成充电调度信息。
其中,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例如,充电开始时刻至少包括:第一充电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第二充电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至少包括:第一充电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第二充电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一充电时间段以及第二充电时间段,还包括其他充电时间段的情况下,充电开始时刻也包括其他充电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也包括其他充电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除了上述步骤S201-S209所提供的方案可以确定充电调度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1)从用户角度而言,用户最理想的方案是以最少的费用,在用户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充电任务。由于用电峰、谷、平时段的价格不同,用户的充电费可用如下表达式定义:
f1(n)=dp·tp(n)+df·tf(n)+dg·tg(n)
其中f1(n)为第n辆电动车的充电费用,df、dg和tp分别为第n辆电动汽车在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内充电站规定的价格,tf(n)、tg(n)和tp(n)分别为第n辆电动汽车在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的充电时间。
2)在保证每个正在充电站充电的电动汽车的需求下,最小化充电站向电网付出的总成本如下:
f2(n)=dp1·tp(n)+df1·tf(n)+dg1·tg(n)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11
其中,f2(n)为该充电站需要向电网提交的正常用电费用,dp1、df1和dg1分别为第n辆电动汽车在峰时段,谷时段和平时段内电网收取该充电站的用电价格,F2(n)为在充电站第n辆电动汽车驶入时,充电站内在这个周期内需要向电网缴付的总费用,为了减少充电站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和增加电网负荷的稳定性,对充电站在一个结算周期内的峰值功率收取的价格为ηCNY/KW,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12
为电动汽车n在充电时间t内的总充电功率。
3)在满足充电桩需求的情况下,使充电过程中该充电站用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最小,达到电网负荷峰谷差及负荷峰值最小的目的。
假设在t时刻第n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是Pc(n,t),在t-1时刻电网总用电负荷是P总(n-1,t-1),则在t时刻第n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后,电网总负荷P总(n,t)为: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13
则电网负荷的峰值和峰谷差的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F3(n)=Pf(n,t)
F4(n)=Pf(n,t)-Pg(n,t)
且峰谷差需要小于电网规定的峰谷差极限值Plim,即
Pf(n,t)-Pg(n,t)<Plim
式中,Pf(n,t)、Pg(n,t)分别为第n辆汽车在t时刻接入电网后,电网总用电负荷的峰值和谷值。
因此,充电策略的多目标函数可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21
将minF=a1F1+a2F2+a3F3+a4F4作为适应度函数,其中a1,a2,a3,a4为各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满足a1+a2+a3+a4=1且a1,a2,a3,a4≥0,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的求解过程转化为求解适应度的最小值。在最优化上述目标函数时,需要满足三个约束条件:
1)第n辆电动汽车开始充电的时间Ts(n)小于结束时间Te(n),小于用户取车时间Tq(n);
2)第n辆电动汽车在充电站的充电电量大于等于用户设定的目标电量和初始电量的差值;
3)峰谷差需要小于电网规定的峰谷差极限值Plim
本专利提出的智能充电调度策略中使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为电动汽车提供最合理的充电时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3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S301,服务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
上述步骤S202中已具体阐述根据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的技术方案,步骤S301可以采用相同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加以赘述。
S302,服务器根据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电动汽车连接充电桩的连接时刻、以及电池信息中的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功率,确定相应的最大充电量。
具体地,计算下次使用时刻与连接时刻之间的时间段,根据该时间段以及最大充电功率,计算上述最大充电量。最大充电量用于表示从连接时刻连续充电直至下次使用时刻所需要的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先执行步骤S301,再执行步骤S302;或者先执行步骤S302,再执行步骤S301;亦或者,步骤S301与步骤S302可以同时执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加以具体限定。
S303,服务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量以及最大充电量,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值。
其中,上述充电需求量即为充电时长与最大充电功率计算得到,用于表示充电时长内连续充电所需要的电量。
具体地,充电调度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31
其中W为充电需求量,Q为最大充电量。
S304,服务器在充电调度值满足预设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充电时长和历史充电记录,确定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
上述预设取值范围为(0,1],在充电掉调度值满足预设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说明充电桩对应的电网能够足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不会超出电网负荷,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的安全性。
S104,服务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具体地,服务器可以计算当前时刻与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
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以及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计算为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确定此次充电时变压器的数量;
根据变压器的数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切换电网对应的变压器的工作状态。
其中,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工作、关闭。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时的调整电网中变压器的数量,在充电总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变压器数量,避免变压器低载运行。在充电总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变压器数量,以满足充电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通过变压器,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可以切换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连接的相线,具体如下所示:
服务器计算当前时刻与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时刻与充电桩对应的变压器的三个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
根据各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三相不平衡度;
将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作为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连接的相线,并根据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接入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
更进一步地,根据负荷信息中的相电流以及接入点电流数据,依次计算将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桩接入各相线后,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并基于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计算三相不平衡度。
Figure BDA0002868943090000151
其中,Imax为三相电流中最大的一相电流,Imin为三相中最小的一相电流。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平衡各相电流大小,以减弱三相不平衡度。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充电模式,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并根据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提供相应的充电调度信息,按照该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可以在保证电动汽车正常充电的基础上,避免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对电网造成的冲击,避免电网故障的发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根据充电调度信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提示信息发送至电动汽车对应的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向用户展示提示信息,并基于用户对提示信息的操作,确定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
其中,反馈信息用于表示电动汽车是否根据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
接收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突发情况的产生,因此可以将充电调度信息生成提示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提示信息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进行选择。在用户选择采用所提供的充电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再根据充电调度信息控制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反馈信息表示电动汽车根据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更新用户的省电积分;
向用户终端发送更新后的省电积分对应的兑换商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积分账户,该积分账户中可以存储有相应的省电积分,在用户采用提供的充电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增加相应的省电积分,该省电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商品,这里的商品可以是指虚拟商品也可以是指实体商品,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激励用户采用提供的充电调度信息,以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对应的设备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的用于搭载上述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和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和介质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和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和介质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充电时长划分为多个充电子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时间段;
获取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并确定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确定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二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二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所述更新次数等于所述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基于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调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充电时长和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以及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下次使用时刻、所述电动汽车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连接时刻、以及所述电池信息中的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功率,确定相应的最大充电量;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量以及最大充电量,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值;
在所述充电调度值满足预设取值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充电时长和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将所述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动汽车对应的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向用户展示所述提示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操作,确定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电动汽车是否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反馈信息表示所述电动汽车根据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用户的省电积分;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更新后的省电积分对应的兑换商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以及所述当前时刻的电网负荷,计算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电网负荷,确定此次充电时变压器的数量;
根据所述变压器的数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切换电网对应的变压器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计算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调度信息中的充电起始时刻的差值,作为时间差值;
在所述时间差值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获取当前时刻与所述充电桩对应的变压器的三个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
获取与所述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
根据各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三相不平衡度;
将所述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作为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连接的相线,并根据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充电桩的功率输入端接入所述三相不平衡度最小的相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相线的负荷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接入点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三相不平衡度,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负荷信息中的相电流以及所述接入点电流数据,依次计算将所述电动汽车对应的充电桩接入各相线后,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并基于所述各相线的预测相电流,计算所述三相不平衡度。
8.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其中,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充电时长划分为多个充电子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时间段;
获取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并确定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确定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二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二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所述更新次数等于所述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基于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调度信息。
9.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获取与充电桩连接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至少包括:自动充电模式、按电量充电模式、按金钱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电池信息中的当前电池剩余电量、电池容量,以及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
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历史充电记录,并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其中,所述充电调度信息至少包括: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调度信息,控制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根据所述充电时长以及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此次充电的充电调度信息,具体包括:
按照相应的预设规则,将所述充电时长划分为多个充电子时长;以及
根据所述历史充电记录,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时间段;
获取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并确定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历史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一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预设的历史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
根据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确定最小电网负荷值;
在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以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中相应的最大充电时间段内的最小电网负荷值所处时刻为中心,以所述充电子时长为取值范围,得到第二充电时间段;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所述充电子时长对应的充电负荷,更新所述第一电网负荷曲线,得到第二电网负荷曲线并累计更新次数,直至所述更新次数等于所述充电子时长的数目;
基于所述第一充电时间段以及所述第二充电时间段,生成所述充电调度信息。
CN202011599688.1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Active CN112744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688.1A CN112744114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9688.1A CN112744114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114A CN112744114A (zh) 2021-05-04
CN112744114B true CN112744114B (zh) 2021-12-07

Family

ID=7564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9688.1A Active CN112744114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4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384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插头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195516B (zh) * 2022-09-19 2022-12-0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872776B (zh) * 2023-06-21 2024-05-14 隆瑞三优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充电功率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811646B (zh) * 2023-08-29 2023-11-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群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853062B (zh) * 2023-08-31 2023-11-14 深圳市森树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923162B (zh) * 2023-09-18 2023-12-12 杭州格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定制化数据同步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1610B2 (en) * 2013-09-19 2016-07-26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CN103915869B (zh) * 2014-03-10 2016-04-27 贾英昊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6712061B (zh) * 2016-05-16 2019-02-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可调度能力的日内优先调度方法
CN106427650B (zh) * 2016-11-21 2019-02-2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和系统
CN109177802B (zh) * 2018-10-18 2021-09-24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9871985B (zh) * 2019-01-23 2021-09-10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时长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03735B (zh) * 2019-05-21 2022-06-17 兰州理工大学 基于mopso算法的电动汽车最佳充电接入点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4114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411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设备、介质
CN110429620B (zh) 一种区域功率负载均衡方法
CN111619393B (zh) 一种面向用户的台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4966127B (zh)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经济调度方法
CN109217290A (zh) 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微网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CN107379990A (zh) 充电桩功率的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6344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273407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日前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1799775B (zh) 一种双层结构的pev能量调度算法
CN11489985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功率调节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755313A (zh) 电池集的充电
CN115709665A (zh) 基于台区自治的电动汽车交流桩有序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1002862B (zh) 一种基于实时恒定功率的谷时段有序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13910962A (zh) 一种充电桩充电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0175728A (zh) 基于梯度投影退化型内点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调度装置
CN111361443A (zh) 光伏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9464B (zh) 蓄电池控制装置
CN112436536B (zh) 一种高速路新能源汽车充电引导方法及系统
CN109598856B (zh) 一种储能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07612006A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JP7151570B2 (ja) 電力制御装置
CN113650515A (zh)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Mody et al. Optimal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and price prediction
Moham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in AC and DC power grids
CN114148213B (zh) 一种电网和电动车电网互动协调综合控制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