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4137A -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4137A
CN116484137A CN202310424728.6A CN202310424728A CN116484137A CN 116484137 A CN116484137 A CN 116484137A CN 202310424728 A CN202310424728 A CN 202310424728A CN 116484137 A CN116484137 A CN 116484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quest
information
restor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47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琦
赵晓峰
潘超
李文霞
韩兴刚
鲍远勇
林剑浪
严斌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47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41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41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从而实现对问题反馈信息复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可视化复现,有利于提高对问题进行定位,为后期修复提供便利性。

Description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和装置。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二者产生大量的网络舆情数据。网络舆情数据为用户群体基于互联网发布的所持有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数据。
对于网络舆情数据的分析在应用软件安全生产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开发侧可以根据用户群体反馈的舆情数据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排障处理,从而优化应用软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问题数据定位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包括:
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的查询时间和用户标识信息,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网络请求事件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生成回调请求;
根据所述回调请求,获取与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相匹配的回调数据;
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事件的操作行为顺序,对所述回调数据进行聚合,获得所述交互还原数据;
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所述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交互还原数据进行缓存;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确定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交互场景页面;
基于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顺序,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操作行为事件;
若是,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操作行为事件对应的操作控件;
若是,则根据所述操作控件在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中的位置信息,渲染还原第二交互场景页面;其中,所述第二交互场景页面中包括用于引导对所述操作控件进行操作的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操作控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有与所述操作控件相匹配的第二交互还原数据;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交互还原数据,渲染还原第三交互场景页面;
基于所述第三交互场景页面,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顺序,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操作行为事件的步骤,直到不存在所述操作行为事件时,停止查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系统数据;
若是,则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数据对应的还原系统数据;
若是,则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包括:
根据还原系统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页面优化埋点数据;
若是,则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页面优化埋点数据对应的页面优化数据;
若是,则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包括:
根据所述页面优化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还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包括:
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包括:
建立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埋点数据标识与控件标识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系统,包括:标识生成端、资源服务应用端和服务端;
所述标识生成端,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端,用于根据对所述标识生成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从所述服务端的回到数据中获取交互还原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服务端,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并且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程序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处理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一方面能够将问题反馈信息中所涉及用户的交互事件流信息,在资源服务应用平台上进行交互还原场景页面的定位渲染输出,当交互事件流信息中仅涉及针对一种问题的一个事件时,可以还原出交互场景页面为单页面的形式;当交互事件流中包括对一种问题的多个事件或多个问题的多个事件时,能够将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所述涉及的用户操作动线过程,进行交互现场页面的还原,从而实现对问题反馈信息复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可视化复现,有利于提高对问题进行定位,为后期修复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由于本申请对于交互现场页面的还原是在资源服务应用上完成,因此,对资源服务应用的技术栈没有局限,对原生页面、H5页面等均适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中对于数据还原的触发,基于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而还原标识信息是根据问题反馈信息中的用户操作行为链路生成,因此,不强依赖于现有的排障平台,能够获得问题反馈信息以及获得用户操作行为链路的平台均可实现还原标识信息的生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中交互场景页面还原的时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对特定实施例描述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描述方式例如:“一种”、“第一”、和“第二”等,并非对数量上的限定或先后顺序上的限定,而是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可知,网络舆情数据对于应用软件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现有技术中,对于舆情数据分析和回放可以通过录制线上用户数据的方式进行舆情数据回放,具体可以是通过录制特定的请求数据和环境信息上报,再进行还原回放,该种方式下还原的用户舆情数据存在描述不准确,用户反馈信息难复现,进而导致故障排查定位效率低,同时也会因为描述不准确而导致大量数据垃圾的产生,造成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浪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还原方法,旨在将问题反馈信息所表征的问题数据以现场还原的形式进行输出,即:针对问题数据产生路径进行交互场景页面的可视化渲染还原,从而不论是对于开发侧还是客户端均能够提高问题数据定位效率。在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前,先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方案总体框架概要性描述,首先,针对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对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用于还原所述交互场景页面的数据还原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根据将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交互还原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输出在可视化电子设备界面上。
在方案实现的整个原理框架中,可以通过不同服务设备侧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设备A生成还原标识信息,设备B生成数据还原请求并进行后续还原处理。当然,并不排除通过同一服务设备侧实现相应的操作,例如:设备A生成还原标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还原处理;设备B生成还原标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还原处理;等等。本申请对原理实现过程的各个执行侧不做限制。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描述,该描述过程可以采用实现角度为交互场景页面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中交互场景页面还原的时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步骤S102: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步骤S103: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下面对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关于所述步骤S101: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中的问题反馈信息可以理解为,用于描述资源服务应用存在问题的信息,所述资源服务应用不限于客户端还可以是开发测试端,以及问题监测端等;所述客户端可以是资源获取用户侧也可以是提供资源的商家侧;所述开发测试端可以是测试平台,问题监测端可以是监测平台等。在本实施例中,以生活服务应用平台中产生的异常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如:外卖应用服务平台。
所述还原标识信息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等形式的标识码,但并不限于所列举的形式。
所述步骤S1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针对所述还原标识信息进行扫码,生成数据还原请求,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是基于资源服务应用而生成。如前述,本实施例中外卖应用服务平台为例,可以包括多个维度,当为用户维度时,在访问外卖应用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则可以反馈发生异常情况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不限于文本、图像、视频等,还可以是语音,或者对于发生异常情况界面执行反馈操作的触发等等。所述描述信息即为反馈用户在使用外卖应用服务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即问题反馈信息,因此,生成的数据还原请求则为针对发生问题的外卖应用服务平台。当为商户维度时,则生成的数据还原请求则为针对商户侧的应用服务平台。当为第三方配送维度时,则生成的数据还原请求为配送侧的应用服务平台。当为开发维度时,则生成的数据还原请求可以为开发所针对的测试场景下的测试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不论上述哪种维度,当存在多维度之间的异常情况时,生成的数据还原请求也可以是问题反馈信息所涉及的不同资源服务应用平台。例如:两个应用服务平台之间存在跨平台的场景下,而产生了异常情况,则问题反馈信息可以是跨平台问题描述。因此,本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单一资源服务应用平台的交互场景页面还原,比如: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平台进行第三方信息的访问时,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平台的当前页面跳转到第三方应用服务平台对应页面时发生异常情况也可以进行交互场景的还原。
以上是对所述步骤S101中数据还原请求获取过程的描述。
关于所述步骤S102: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可以理解为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平台上发生的,与问题反馈信息相关联的一系列交互事件信息,当然,如果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仅涉及一个交互事件,则交互事件流信息中可以仅包括与该问题反馈信息相关的事件信息。所述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102-11: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的查询时间和用户标识信息,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所述步骤S102-11的具体实现可以是: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可以包括表征问题反馈信息中异常问题的发生时间信息,比如发生异常问题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提供问题反馈信息的用户标识信息(即:用户ID)。根据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以及所述用户ID,可以查询在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范围内,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其中,所述开始时间和所述结束时间可以定位查询的时间范围,提高查询的准确性。关于查询时间的确定可以结合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的解析获得,当然对于查询时间的确定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具体请参考后续对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加以详述。
关于步骤S103: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步骤S103的目的在于,根据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交互场景页面进行可视化还原,从而便于用户能够对问题反馈信息直观的进行了解。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103-11: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网络请求事件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生成回调请求;
所述步骤S103-1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通过对交互事件流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的网络请求事件;在根据所述网络请求事件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生成回调请求。
步骤S103-12:根据所述回调请求,获取与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相匹配的回调数据;本实施中,可以是根据所述网络请求标识信息(traceid)在数据存储服务端(OSS)存储的日志数据中,查询与traceid匹配的回调数据(response),换言之,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访问过程中,会基于链路追踪技术,将访问过程中的日志以traceid和response的对应关系,记录到存储服务端;从而便于基于资源服务应用进行交互现场还原需要交互还原数据时,可以通过traceid得到相对应的response。
步骤S103-13: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事件的操作行为顺序,对所述回调数据进行聚合,获得所述交互还原数据;
步骤S103-14: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所述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14具体实现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103-141:将获取的所述交互还原数据进行缓存;
步骤S103-142: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确定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交互场景页面;
步骤S103-143:基于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顺序,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操作行为事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行为事件可以包括:点击事件、滚动事件、智能触点事件、系统事件;所述点击事件可以是针对页面中操作控件的点击操作;所述滚动事件可以是针对页面的滚动操作;所述智能触点事件可以理解为对悬浮触点的操作;所述系统事件可以理解为锁屏操作或退出后台等操作。
步骤S103-144:若是,则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操作行为事件对应的操作控件;
步骤S103-145:若是,则根据所述操作控件在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中的位置信息,渲染还原第二交互场景页面;其中,所述第二交互场景页面中包括用于引导对所述操作控件进行操作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示信息的目的在于引导用户对第二交互场景页面中的操作控件进行操作,例如:高亮显示控件或者在控件上增加提示信息等。
步骤S103-146: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操作控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有与所述操作控件相匹配的第二交互还原数据;
步骤S103-147: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交互还原数据,渲染还原第三交互场景页面;若无,则说明没有进一步的操作,可以对当前页面进行核实即可。
步骤S103-148:基于所述第三交互场景页面,执行所述步骤S103-143的步骤,直到不存在所述操作行为事件时,停止查询。也就是说,需要对交互事件流信息中的操作行为事件进行轮询,直到不存在操作行为停止轮询。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将问题反馈信息中所涉及用户的交互事件流信息,在资源服务应用平台上进行交互还原场景页面的定位渲染输出,当交互事件流信息中仅涉及针对一种问题的一个事件时交互还原场景页面为单页面渲染还原;当交互事件流中包括对一种问题的多个事件或多个问题的多个事件时,能够将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所述涉及的用户操作动线过程,进行交互现场页面的还原,从而实现对问题反馈信息复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实现可视化复现,有利于提高对问题进行定位,为后期修复提供便利性。
另外,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对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使得对问题反馈信息的复现不再强依赖与现有排障应用平台,减少前端和后端介入,提高还原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还原成本。
为进一步保证还原的交互场景页面与问题反馈信息中线上用户的一致性,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步骤S10a1: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系统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数据可以包括:资源服务应用平台的基础信息,例如:账号登录态、网络状态变化、配置信息与开关信息等。
步骤S10a2:若是,则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数据对应的还原系统数据;
步骤S10a3:若是,则根据还原系统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步骤S10a1到S10a3能够用于支撑还原过程中,页面逻辑执行时调用的本地数据,保证与线上用户一致。
为进一步保证还原的交互场景页面能够满足页面优化策略的要求,还可以包括:
步骤S10b1: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页面优化埋点数据;
步骤S10b2:若是,则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页面优化埋点数据对应的还原页面优化数据;
步骤S10b3:若是,则根据所述还原页面优化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步骤S10b1到所述步骤S10b3能够根据所述还原页面优化数据对所述交互还原数据进行重新编排聚合,从而保证还原交互场景页面的真实度。
本实施例中,对于交互现场页面的还原是在资源服务应用上完成,因此,对资源服务应用的技术栈没有局限,对原生页面、H5页面等均适用。
以上是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与前述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请参看图3,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如图3所示,图3是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实施例可以包括:
生成单元301,用于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查询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还原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查询单元3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的查询时间和用户标识信息,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所述还原单元303可以包括:生成子单元、获取子单元、聚合子单元、还原子单元;
所述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网络请求事件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生成回调请求;
所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回调请求,获取与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相匹配的回调数据;
所述聚合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事件的操作行为顺序,对所述回调数据进行聚合,获得所述交互还原数据;
所述还原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所述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还原子单元可以包括:缓存子单元、第一确定子单元、查询子单元、第二确定子单元、第一渲染子单元、第三确定子单元、第二渲染子单元;
所述缓存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所述交互还原数据进行缓存;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确定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交互场景页面;
所述查询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顺序,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操作行为事件;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询子单元的查询到的所述操作行为事件时,确定是否存在与所述操作行为事件对应的操作控件;
所述第一渲染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中查询到的所述操作控件,根据所述操作控件在所述第一交互场景页面中的位置信息,渲染还原第二交互场景页面;其中,所述第二交互场景页面中包括用于引导对所述操作控件进行操作的提示信息;
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渲染子单元中的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操作控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有与所述操作控件相匹配的第二交互还原数据;
所述第二渲染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中确定的所述第二交互还原数据,渲染还原第三交互场景页面;
基于所述第三交互场景页面,对循环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操作行为顺序,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操作行为事件的步骤,直到不存在所述操作行为事件时,停止查询。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系统数据查询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系统数据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系统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数据查询单元的查询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数据对应的还原系统数据;
若是,所述还原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时,根据还原系统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优化数据查询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优化数据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中是否存在页面优化埋点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优化数据查询单元的查询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缓存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页面优化埋点数据对应的页面优化数据;
若是,所述还原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页面优化数据和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以上是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关于该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3,上述步骤S10a1-步骤S10a3,以及上述步骤S10b1-步骤S10b3的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触发方法实施例可以从上述步骤S101中还原标识信息的生成角度理解,本实施例中,对还原标识信息的生成侧没有具体限定,可以是现有的排障平台也可以是自动化测试平台等,本实施例中,以排障平台为例进行说明,该触发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1: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步骤S402: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所述步骤S401中的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可以产生于用户,例如:使用外卖订餐应用平台进行订餐的用户,使用购物应用平台进行购物的用户,使用提供订餐服务应用平台的商家,使用配送应用平台的配送方等,当然还可以是对应用平台进行测试的测试方,对于问题反馈信息的产生没有具体限制。对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语音电话、调查问卷等方式,具体也不做限制。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表征问题的方式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方式。根据所述问题反馈信息表征的问题内容能够确定或推定问题数据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链路,比如:用户的问题反馈信息为“领取红包页面显示出错”,可以根据资源服务应用平台中的日志数据获得该用户的具体操作行为链路,例如:用户进入资源服务应用平台后,对领取红包进行点击操作,在弹出红包领取界面中对红包进行领取时,页面显示出错。
所述步骤S402中的用户标识可以通过用户提供的问题反馈信息获得,例如: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中的账号信息。所述发生时间可以根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解析获得,例如:问题反馈信息的图片中带有时间信息或者文字描述中带有时间信息,若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未涉及问题产生的时间,则可以通过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的产生时间,根据设定的日志筛选时间,对日志进行筛选,再结合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描述的问题内容,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时间段。例如:根据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的产生时间前的1-2小时进行日志筛选。沿用上例,当用户反馈“领取红包页面显示出错”时,则在反馈前2小时内查找与领取红包相关的日志,进而可以确定“领取红包页面显示出错”的发生时间,即:用户在对红包进行领取操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当然,也可以结合该用户反馈该问题信息时的订单数据进行分析定位。因为,对于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问题数据的发生时间可以存在多种方式,此处不再一一例举。所述步骤S402的目的是生成还原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中可以是还原标识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表现形式。所述还原标识信息中可以包括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对所述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可以进入到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的还原阶段,关于还原阶段的处理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101到步骤S103的描述,以及上述步骤S10a1-步骤S10a3,以及上述步骤S10b1-步骤S10b3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对还原标识信息的生成过程仅涉及所述问题反馈信息中的用户操作行为链路,因此,不强依赖于现有的排障平台,能够获得问题反馈信息以及获得用户操作行为链路即可。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装置,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触发装置实施例可以包括:确定单元501和生成单元502。
所述确定单元501,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所述生成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关于上述确定单元501和所述生成单元502的具体内容可以上述步骤S401和步骤S402,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S601: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步骤S602: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S603: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步骤S604: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步骤S605: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该实施例可以理解为,用户在对资源服务应用进行访问过程,将用户的行为数据还原交互场景页面的还原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步骤S601和步骤S60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内的操作触发生成访问请求被发送到服务端,如:通过Mtop请求业务回调。服务端可以通过用于还原交互场景页面的SDK,将访问请求过程中涉及的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例如:可以是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网络请求标识信息(traceid)在数据存储服务端(OSS)存储的回调数据(response),即:用户在资源服务应用访问过程中,会基于链路追踪技术,将访问过程中的访问数据以traceid和response的对应关系,记录到存储服务端;从而便于基于资源服务应用进行交互现场还原需要交互还原数据时,可以通过traceid得到相对应的response。Traceid通常在访问请求的请求头(header)中记录,在访问请求过程中透传到服务端。也可以是将Traceid记录到应用日志中,与日志进行关联,本实施例中对于Traceid的获取不做限定。
所述步骤S603的目的在于,当接收到资源服务应用侧或者交换场景页面还原侧发送的回调请求时,将与所述回调请求向对应的回调数据发送到所述资源服务应用侧或者交换场景页面还原侧,进而便于资源服务应用侧或者交换场景页面还原侧进行交互现场页面还原。
本实施例中,通过Mtop通道,以方便在服务端将用户线上对资源服务应用的操作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将操作对应的数据返回到资源服务应用对用户操作的页面进行更新,因此,能够在用户对资源服务应用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就将用户所涉及的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从而为后续提高交互现场页面还原的效率提供了保障。
所述步骤S604具体可以是将线上用户将在资源服务应用上产生的访问日志数据进行存储,例如:路由、操作、请求等相关日志数据以日志服务数据的形式存储到服务端。
所述步骤S605对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进行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605-1:建立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埋点数据标识与控件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S605-2: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
对于所述步骤S605的聚合处理可以根据设置的聚合周期定期进行。
以上是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第一获取单元701、存储单元702、发送单元703、第二获取单元704、确定单元705。
所述获取单元701,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所述存储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发送单元703,用于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704,用于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705,用于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关于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相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还原系统,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还原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实施例可以包括:标识生成端801、资源服务应用端802和服务端803。
所述标识生成端801,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端802,用于根据对所述标识生成端801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从所述服务端803的回到数据中获取交互还原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服务端803,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并且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关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关于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和数据处理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程序可以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方法中所涉及的步骤,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中所涉及的步骤,此处不再对上述各个步骤展开描述。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
所述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步骤,或者,执行如上述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步骤,此处不再对上述各个步骤展开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1、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中的查询时间和用户标识信息,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3.一种数据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响应于根据问题反馈信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
还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获取的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4.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5.一种数据还原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其中,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用于描述所述问题数据;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8.一种数据还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识生成端、资源服务应用端和服务端;
所述标识生成端,用于根据接收的问题反馈信息,确定产生问题数据的操作行为链路,根据所述操作行为链路中产生所述问题数据的用户标识和发生时间,生成用于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发生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还原的还原标识信息;
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端,用于根据对所述标识生成端生成的还原标识信息的触发,生成基于资源服务应用的数据还原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还原请求,查询与所述问题反馈信息相匹配的交互事件流信息;根据所述交互事件流信息从所述服务端的回到数据中获取交互还原数据,根据所述交互还原数据对所述问题反馈信息对应的交互场景页面进行渲染还原;
所述服务端,用于响应于对资源服务应用的访问请求,获取基于所述资源服务应用生成的访问路径下的访问数据;根据所述访问请求中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将所述访问数据作为回调数据进行存储;根据接收的回调请求,发送与所述回调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请求标识信息匹配的回调数据;并且获取响应于所述访问请求,存储的访问日志数据;对所述访问日志数据中的事件信息,按照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聚合处理,确定交互事件流信息。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程序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还原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还原的触发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310424728.6A 2023-04-19 2023-04-19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841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728.6A CN116484137A (zh) 2023-04-19 2023-04-19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728.6A CN116484137A (zh) 2023-04-19 2023-04-19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4137A true CN116484137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728.6A Pending CN116484137A (zh) 2023-04-19 2023-04-19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41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1470A (zh) * 2023-08-07 2023-09-05 舟谱数据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中台架构下客户问题的复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1470A (zh) * 2023-08-07 2023-09-05 舟谱数据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中台架构下客户问题的复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701470B (zh) * 2023-08-07 2023-10-13 舟谱数据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中台架构下客户问题的复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2296B (zh) 用于测试接口的数据断言的方法及设备
US20150295969A1 (en) Media stream fragment request
CN110941738B (zh) 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61227B2 (en) Onboarding of entity data
CN116484137A (zh) 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07009B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50123B (zh) 故障信息记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9820A (zh) 时间跳变的录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54372A (zh) 流媒体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74305B (zh) 一种信息传递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95648B (zh) 互联网电视全流程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0347597B (zh) 图片服务器的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移动终端
CN112135199B (zh) 基于多类型视频源的视频播放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62464B (zh) 软件分析方法及设备
CN11051701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60696A (zh) 一种程序问题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97119A (zh) 一种处理日志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11880B (zh) 排障方法及排障系统
CN112883205A (zh) 多媒体物料的入库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196689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214474B (zh) 基于信息编码的行为分析、信息编码风险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3778837B (zh) 页面故障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75354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60533B (zh) 校验值存储方法、帧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2134957B (zh) 数据请求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