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1990A - 血液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液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1990A
CN116471990A CN202180067450.0A CN202180067450A CN116471990A CN 116471990 A CN116471990 A CN 116471990A CN 202180067450 A CN202180067450 A CN 202180067450A CN 116471990 A CN116471990 A CN 116471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lancing device
spring
lanc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74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李
H·J·朴
J·李
M·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bu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bu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bu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bu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71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1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83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vibration, e.g. ultras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106Means for reducing pain or discomfort applied before puncturing; desensitising the skin at the location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 A61B5/150137Means for reducing pain or discomfort applied before puncturing; desensitising the skin at the location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by vib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A61B5/150435Specific design of proxim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linear sliding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tooth-shaped elements, e.g. toothed wheel or rack and pin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86Devices loaded with a single lancet, i.e. a single lancet with or without a casing is loaded into a reusable drive device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use; drive devices reloadable for multiple use
    • A61B5/151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 A61B5/151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86Devices loaded with a single lancet, i.e. a single lancet with or without a casing is loaded into a reusable drive device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use; drive devices reloadable for multiple use
    • A61B5/151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 A61B5/1519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lancet unit into the driving device housing
    • A61B5/1519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retracting the lancet unit into the driving device housing fully automatically retracted, i.e. the retraction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e.g. by terminating the contact with the patient's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106Means for reducing pain or discomfort applied before puncturing; desensitising the skin at the location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 A61B5/150152Means for reducing pain or discomfort applied before puncturing; desensitising the skin at the location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by an adequate mechanical impact on the puncturing lo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所述采血装置包括用于刺穿使用者的皮肤的采血器和驱动所述采血器的采血装置本体。被包括在所述采血装置本体中的致动器可在单次启动后驱动所述采血器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多次。因此,所述采血器可在单次启动后刺穿所述使用者的皮肤多次。

Description

血液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提取血样的采血装置。
相关技术讨论
医疗保健社区和行业对改进感测血糖水平的技术高度感兴趣。对于血糖水平,需要从人身上抽取血样。期望一种用于舒适地采集血样而没有过度疼痛的采血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该采血装置包括:采血器连接器、往复致动器、触发器和采血装置本体。采血器连接器用于与采血器连接,该采血器包括采血器本体和针,该针固定到采血器本体并从该采血器本体延伸。往复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并且被配置为引起采血器连接器沿着轴线的线性往复运动。触发器被配置为触发往复致动器以引起采血器连接器的线性往复运动。采血装置本体包括沿着轴线按顺序布置并集成以形成单个本体的主体部分、采血器接纳部分和尖端部分。
在上述采血装置中,主体部是被配置为用人的一只手握住的手握持部分。尖端部分可包括皮肤接触表面或边缘以用于接触要从中对血液取样的皮肤区域。尖端部分还可包括针从中行进穿过的开口。采血器接纳部分在主体部分与尖端部分之间连接该主体部分和该尖端部分。采血器连接器可包括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被配置为与采血器本体的配对部件连接以使采血器与采血器连接器集成。在使采血器与采血器连接器集成而没有触发往复致动器时,采血器大体位于采血装置本体的采血器接纳部分中或上,其中针沿着轴线在向前方向上远离主体部分延伸但未在向前方向上延伸超过皮肤接触表面,使得针的远侧端部不会并且没有刺到皮肤区域,即使尖端部分放置在皮肤区域上也是如此。
响应于用触发器单次触发往复致动器,往复致动器将引起采血器连接器沿着轴线多次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使得当采血器与采血器连接器集成时,采血器朝向主体部分沿着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推进和在向后方向上撤退,由此针的远侧端部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在推进位置与撤回位置之间多次行进穿过所述开口。在推进位置,针的远侧端部在向前方向上超过皮肤接触表面,使得如果皮肤区域接触皮肤接触表面,则针能够刺穿皮肤区域,其中轴线大体垂直于皮肤区域的假想平面。在撤回位置,针的远侧端部沿着轴线比在推进位置更靠近主体部分,使得即使皮肤区域接触皮肤接触表面,针也不能刺穿皮肤区域,其中轴线大体垂直于皮肤区域的假想平面。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往复致动器可包括凸轮和凸轮从动件,该凸轮从动件可操作地连接到凸轮以产生沿着轴线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的线性往复运动。采血器连接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凸轮从动件以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往复致动器还可包括大体沿轴线伸长的齿条齿轮和与齿条齿轮接合的小齿轮。小齿轮可与齿条齿轮可操作地接合并且进一步可操作地连接到凸轮,使得齿条齿轮沿着轴线的滑动引起小齿轮的旋转,这进一步引起凸轮绕凸轮轴线的旋转。往复致动器还包括手柄,该手柄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外部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沿着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拉动。手柄可连接到齿条齿轮以用于当在向后方向上拉动手柄时使齿条齿轮相对于小齿轮在向后方向上滑动。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往复致动器可包括机电式往复致动器,该机电式往复致动器可包括被配置为产生旋转力以使凸轮旋转的马达。触发器可包括被配置为打开马达的电开关。往复致动器可包括弹簧加载式往复致动器,该弹簧加载式往复致动器可包括被配置为储存弹簧能以产生旋转力来使凸轮旋转的弹簧机构,其中触发器可被配置为发起弹簧能的释放。触发器可位于主体部分与尖端部分相反的外部上,使得当用人的一只手握住采血装置本体时,同一只手或另一只手的手指可向触发器施加外力。往复致动器可被配置为响应于施加到触发器的外力而发起致动操作。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往复致动器可包括弹簧、之字形引导构件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之字形引导构件的臂。在这里,轴线可被称为第一轴线,其中之字形引导构件可被配置为沿着第一轴线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滑动。之字形引导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弹簧,使得当之字形引导构件在向后方向上移动时,弹簧可被压缩并储存弹簧能,并且进一步使得在弹簧能被释放时,弹簧可使之字形引导构件在向前方向上延伸并移动,其中之字形引导构件可包括之字形引导件。臂可包括第一连接部分,该第一连接部分与采血器连接器铰接地连接以便相对于采血器连接器绕大体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进行铰接旋转。臂可包括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远离第一连接部分并与之字形引导件接合,使得当之字形引导构件沿着第一轴线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移动时,第二连接部分将沿着之字形引导件行进。臂还可包括第三连接部分,该第三连接部分远离第一连接部分并与线性引导件接合,该线性引导件设置在主体部分内部并且在大体垂直于第一轴线且进一步垂直于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上延伸,使得第三连接部分将沿着线性引导件在第三轴线上的两个侧向位置之间延伸。触发器可被配置为发起弹簧能的释放。当弹簧能被释放时,之字形引导构件在向前方向上滑动,这致使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之字形引导构件沿着之字形引导件行进,这进一步引起臂绕第二轴线相对于采血器连接器的铰接旋转,而臂的第三连接部分沿着线性引导件在第三轴线上的两个侧向位置之间行进,这进一步致使臂在向前方向上推动采血器连接器并在向后方向上拉动采血器连接器以进行采血器连接器的线性往复运动。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之字形引导件可包括形成在之字形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凹槽,该至少一个引导凹槽在沿第二轴线观察时以之字形图案延伸。臂的第二连接部分被设定大小和形状以用于与至少一个引导凹槽接合以便当之字形引导构件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滑动时沿着第三轴线行进。在前述采血装置中,之字形引导件包括形成在之字形引导构件上的至少一个导轨,该至少一个导轨在沿第二轴线观察时以之字形图案延伸。臂的第二连接部分被设定大小和形状以用于与至少一个导轨接合以便当之字形引导构件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滑动时沿着第三轴线行进。直线引导件可包括线性引导通道,该线性引导通道被限定在主体内并沿第三轴线延伸。第三连接部分可插入线性引导通道中并被限制为仅沿线性引导通道在第三轴线上的两个侧向位置之间行进。臂可被配置为在大体平行于由第一轴线和第三轴线限定的平面的假想平面上铰接地旋转。第二连接部分大体在第二轴线上延伸远离第三连接部分以与之字形引导件接合。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往复致动器还可包括弹簧引导件,该弹簧引导件被配置为在弹簧压缩和伸展时将弹簧引导并保持在其限定的空间内。弹簧引导件可包括与弹簧的一端接触的弹簧接触表面。之字形引导构件可与弹簧引导件集成,其中在弹簧能被释放时,弹簧被配置为推动弹簧接触表面,这致使弹簧引导件在向前方向上行进并因此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主体部分移动之字形引导构件。往复致动器还可包括手柄,该手柄连接到弹簧引导件并在尖端部分的相反端处暴露在主体部分之外。手柄可被配置为相对于主体部分在向后方向上被拉动,这致使弹簧引导件在向后方向上行进并压缩弹簧。往复致动器还可包括闩锁,该闩锁被配置为阻止手柄在向后方向移动超过主体部分中的预定点,在该预定点处弹簧被压缩并储存弹簧能,其中触发器可被配置为发起弹簧能的释放。
在前述采血装置中,采血器接纳部分可包括通道,该通道沿轴线延伸以用于在将采血器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时对准针。采血器接纳部分还可包括凹部,该凹部被配置为接纳采血器本体并且当采血器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并且采血器沿着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推进并在向后方向上撤退时准许采血器本体沿着轴线的线性移动。采血器接纳部分还可包括台阶,该台阶被配置为阻止采血器本体在向前方向上进一步推进。采血器可包括至少一个翼部,该至少一个翼部在大体垂直于针从采血器本体的延伸的方向上从采血器本体延伸。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血系统,该采血系统包括前述采血装置中的任一者和采血器,该采血器包括采血器本体和从该采血器本体延伸的针。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前述采血装置或系统中的任一者对血液取样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和采血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现方式的采血器联接到的采血装置。
图3是根据图1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及其部件的分解图。
图4A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部件和构造,其中采血装置处于其完全放松或释放状态并且采血器针没有延伸到采血装置外。
图4B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内部部件和构造,其中采血装置处于其完全加载状态并准备好进行多次采血并且采血器针没有延伸到采血装置外。
图4C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内部部件和构造,其中采血装置正从图4B的完全加载状态转变到图4A的完全放松状态并且采血器针延伸到采血装置外。
图5至图7示出了要在图1的采血装置中使用的示例致动器。
图8是根据实现方式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图8的实现方式的致动器的顶视图,其中采血装置处于放松或释放状态。
图10是根据图9的实现方式的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图8的实现方式的致动器的顶视图,其中采血装置处于加载状态。
图12是根据图11的实现方式的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实现方式的另一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14是根据实现方式的另一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结合图8或图14的致动器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透视图,其中采血装置被完全释放。
图16是图15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17是根据结合图8或图14的致动器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透视图,其中采血装置被完全加载并准备好进行多次采血。
图16是图17的实现方式的采血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现方式。提供这些实现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现方式。从实现方式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改仍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时,原始权利要求构成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采血器和采血装置
采血器包括针并且用于切开或穿透皮肤以形成开口。采血装置用于操作采血器并从皮肤抽取血液。采血器联接到采血装置,这导致采血器朝向和远离选定位置(诸如手指或前臂)的皮肤的线性往复运动。采血器针的尖端通过穿透皮肤而形成开口,并且刺破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当血液从破裂的毛细血管通过开口流出并聚集在皮肤上时,可采集血液进行化验,或者可使化验仪器与血液接触以便立即化验。
针的大小和疼痛
可确定针的规格大小或直径,以便在单次操作中获得期望量的血样。如果采血器的直径太小,毛细血管可能破裂不充分,并且可能无法流出足够量的血液。另外,如果在皮肤上形成的开口太小,血液将难流出。然而,如果柳叶针的直径过大,针可能会碰到或触及分布在皮下方的痛觉感受器,这在每次使用采血器时都导致疼痛。一些人对这种疼痛极为敏感。每天采血3到4次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觉得这个过程不舒服。另外,当在一个部位反复使用采血器时,可能会形成胼胝。
多次采血
具有较小直径的采血器针不太可能触及皮肤下方的疼痛感受器,并且因此可减少在使用采血器采集血液时的不适和疼痛。如果使用小直径的采血器针对同一皮肤位置多次采血,则更多的毛细血管可能会破裂并且可获得更多的血液,而不会导致较大的采血器针带来的不适或疼痛。然而,当使用被设计用于单次采血的采血装置时,难以在同一皮肤位置进行多次采血。
多次采血装置
在实现方式中,采血装置使得能够响应于使用者的单个触发动作而进行采血器针进入皮肤区域中的多次采血。采血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采血器针沿着采血器针延伸的轴线多次线性往复移动的机构。采血装置包括致动器和用于连接致动器和采血器针的采血器连接器。采血装置还包括壳体,该壳体容纳采血装置本体的至少一些部件,包括致动器。采血装置本体还包括用于启动致动器的触发器。一旦致动器被启动,致动器边驱动采血器针进行多次线性往复运动。
采血装置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实现方式的用于多次采血的采血装置100。采血装置100具有沿着一个轴线(第一轴线)延伸的采血器140和采血装置本体110。在图1中,采血器140和采血装置本体110是分开的。另一方面,在图2中,采血器140与采血装置本体110接合。在操作中,采血装置100致使采血器140进行多次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0的线性往复运动,从而沿着第一轴线在采血装置本体110中的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采血器
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140包括针或采血器针142和采血器本体144。针142的一部分插入到采血器本体144中并固定到采血器本体144。采血器本体144与采血装置100接合,使得针142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当采血器140联接到采血装置100时,针142可不延伸到刺血装置100外,除非采血装置100进行操作以采血。因此,当采血装置100不操作以刺穿皮肤时,针142可不接触皮肤。
针的形状
针142具有用于刺穿皮肤的细长本体。针142具有大体圆形横截面,但不限于此。针142可具有朝向其尖端的大体锥形形状,但不限于此。针142可以是管状构造,但不限于此。
针的长度
在实现方式中,针142超过采血器本体144到其尖端的长度是约0.3cm、0.4cm、0.5cm、0.6cm、0.7cm、0.8cm、0.9cm、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或2.0cm。长度可在选自前一句中列出的那些数字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范围内。鉴于采血装置100的大小和构造来选择针142的长度。另外,可鉴于使用多次采血的受试者来选择长度。例如,当对皮肤较厚的动物使用多次采血时,较长的针可能是合适的。同样,当装置未操作用于采血时,针尖端不延伸超过采血装置100。
针横截面的直径
针的直径典型地用规格号表示。例如,20号针具有0.9081mm的外径,25号针具有0.5144mm的外径,30号针具有0.3112mm的外径,并且34号针具有0.1842mm的外径。在实现方式中,用于多次采血的针142具有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或10规格号。规格号可在选自前一句中列出的那些数字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范围内。鉴于施加多次采血的皮肤位置和/或受试者来选择针142的规格号。在人的痛觉感受器丰富或聚集的皮肤区域使用较细的针,而在痛觉感受器稀少的皮肤区域使用较粗的针。
采血器本体
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本体144包括主采血器本体144a。针142的一部分可插入采血器本体144a中并由其支撑。采血器本体144的大小大于针142,并且便于使用者用两根手指拿起和握持。在实现方式中,使用者握持采血器本体144并将其联接到采血装置100。
采血器本体翼部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本体144另外地包括采血器本体翼部144b。采血器本体翼部144b可与针142大致成直角从主采血器本体144a延伸。采血器本体翼部144b可使使用者容易握持采血器140。
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本体144另外地包括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144c,该接合部分在与针142相反的方向上从主采血器本体144a延伸。该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144c被配置为接合并联接到采血装置100,更具体地,接合并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当采血器140适当地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时,针142的延伸可与第一轴线一致,并且采血器本体翼部144b可与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一致。
采血装置本体
在图1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采血装置本体110包括主体112、前端部分135和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如图所示,采血器接纳部分130介于主体112与前端部分135之间并且连接这两个部件。
主体
在实现方式中,主体112用作容纳采血装置100的一些部件的壳体。主体112可大体沿着第一轴线延伸。主体112提供使用者用手抓握和握持以供使用的表面。主体112的大小和厚度可用一只手握持。
前端部分
在实现方式中,前端部分135形成在采血装置100的一端处。前端部分135可包括皮肤接触表面135a和穿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形成的孔135b。当采血装置100定位在皮肤上以进行血液取样时,皮肤接触表面135a将与皮肤接触。孔135b提供针142来回行进穿过的通道。
采血器接纳部分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接纳部分130是在前端部分135与主体112之间的容纳采血器140的部分。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包括采血器引导凹槽136a和凹部136b,以在采血器140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时接纳采血器本体140。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在第一轴线上的长度可略大于采血器140的总长度,使得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可容易地容纳采血器140。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可与主体112一体形成。
采血器引导凹槽
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可包括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采血器引导凹槽136a,如图1和2所示。凹槽136a的形状可容纳采血器主体144a的形状,并且凹槽136的大小可略大于采血器主体144a的大小。当将采血器140定位在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处时,凹槽136可有助于对准针142。在操作中,针142或采血器主体144a可接触也可不接触采血器引导凹槽的表面。
凹部
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接纳部分130还包括凹部136b,该凹部容纳采血器本体144并且允许采血器本体144沿着第一轴线的线性移动。在实现方式中,在引导凹槽136a和凹部136b的接合处,可限定肩部或台阶以阻止采血器本体144在向前方向上推进移动超过预期。例如,台阶可阻碍并防止采血器本体144进一步朝向前端部135移动。
采血器连接器
采血器140可移除地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该采血器连接器可与采血器接纳部分130中的采血器140联接。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连接器134可包括狭槽孔134a以接纳采血器本体144,如图1所示。例如,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144c可插入狭槽孔134a中并压配合以固定到采血器连接器134。狭槽孔134a可暴露在外,这使得容易插入采血器本体144。采血器连接器134设置在主体112和采血器接纳部分130相遇的位置附近。采血器连接器134可包括本领域已知的任何适当的机构以可释放地保持采血器140。例如,采血器140和采血器连接器134可磁性地连接。
采血器连接器的移动
采血器连接器134被配置为相对于主体112、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和前端部分135沿着第一轴线移动。因此,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的采血器140也可相对于主体112、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和前端部分135沿着第一轴线移动。更具体地,采血器连接器134可相对于主体112、采血器接纳部分130和前端部分135沿着第一轴线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往复运动。
驱动机构
采血装置本体110还包括用于驱动采血器连接器134的线性往复运动的致动机构。致动机构可操作地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并且可通过往复致动器的单次启动来引起相对于采血装置主体110多次沿着采血器连接器134的第一轴线的往复线性运动。
往复致动器
图3至图4C示出了根据一个实现方式设置在采血装置本体110中的往复致动器120。所示的往复致动器120包括手柄122、致动构件124和引导构件128、一对臂138、弹簧150以及一对闩锁116a。往复致动器120可操作地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在下面将讨论的正确启动后,往复致动器120产生采血器连接器134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0的往复线性移动。
致动构件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致动构件124具有细长本体,该细长本体在一端处与手柄122集成并且在另一端处与引导构件128集成。细长本体包括用于容纳弹簧150的具有端件124b的弹簧空间124a。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手柄122、致动构件124和引导构件128按顺序布置并形成为单件。例如,通过注塑成型来生产单件以形成单件部件。
手柄
手柄122沿着第一轴线设置在采血装置100与前端部分相反的一端处。手柄122用于用一只手的一个或两个手指沿第一轴线相对于主体112向后拉动手柄122,而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采血装置本体110。手柄122与致动构件124成一体,使得当相对于主体112向后拉动时,致动构件124与手柄122一起沿第一轴线相对于主体112向后移动。手柄122可具有开口以将一个或两个手指插入其中。
引导构件
引导构件128是与致动构件124集成的板。引导构件包括形成在板中的两个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和128b。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和128b中的每一者沿着致动构件14的细长本体的纵向方向以重复的之字形图案延伸,使得两个之字形引导凹槽沿着第一轴线以同相靠近在一起、远离彼此移动、然后靠近在一起。代替之字形图案,引导凹槽128a和128b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其中两个引导凹槽像两条正弦曲线一样起伏,但不限于此。
主体壳体致动器部件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主体112提供容纳致动构件124、弹簧150、引导构件128和臂138的内部空间。主体112还可容纳采血器连接器134的至少一部分。参考图3至图4,主体112包括第一容纳空间154、第二容纳空间158以及桥接件156。
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
第一容纳空间154可以是形成在主体112内部的凹槽或通道。致动器120的致动构件124和导引构件128被容纳在第一容纳空间154内并且可沿着第一轴线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0向前和向后滑动。第二容纳空间158可以是形成在主体112内部的凹槽或通道。
桥接件
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容纳空间154和第二容纳空间158被桥接件156分开。然而,第一容纳空间154和第二容纳空间158经由桥接件156下方的开口(未示出)彼此连接。
引导构件滑入第二容纳空间中
当致动件124和引导构件128置于第一容纳空间154中时,引导构件128可经由桥接件156下方的开口滑入第二容纳空间158中。另一方面,致动件124可不移动到第二容纳空间158中。桥接件156阻止致动构件124的端件124b朝向第二容纳空间158的移动。
弹簧挡块
弹簧挡块152形成在主体112的第一容纳空间154中。弹簧挡块152是第一容纳空间的凹槽或通道中的壁或隔板。当致动构件124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时,弹簧挡块152定位在弹簧空间124a内并且与致动构件124的端件124b相反。
弹簧
弹簧150在致动构件124的弹簧空间124a内插入在弹簧挡块152与端件124b之间。弹簧150可替换为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可通过沿其长度的线性膨胀或压缩来产生动力。弹簧150的一端抵靠和/或固定到致动构件124的端件124b。弹簧150的另一端抵靠和/或固定到形成在主体112的第一容纳空间154中的弹簧挡块152。因此,弹簧150介于(致动构件124的)一个端件124b与(主体112的)弹簧挡块152之间。如果弹簧150是压缩弹簧,则当通过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2在向前方向上推动手柄122来压缩弹簧时,弹簧在其中积聚能量。如果弹簧是拉伸弹簧,则当通过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2在向后方向上拉动手柄122来拉伸弹簧时,弹簧在其中积聚能量。
当从放松状态拉动手柄时
在弹簧150是压缩弹簧的情况下,图4A示出了致动器120的完全放松状态,其中弹簧150完全展开并且引导构件128完全推进到第二容纳空间158中。当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0在向后方向上将手柄122从图4A的放松状态拉动到图4B的加载状态时,致动构件124和引导构件128向后移动。致动构件124的一部分延伸超出采血装置本体110并在其外部,并且引导构件128从第二容纳空间158移动到第一容纳空间154。此外,致动构件124的端件124b将弹簧150压向主体112的弹簧挡板152,这将致动器120加载到图4B的加载状态。
将致动器保持在加载状态的闩锁
闩锁116a可连接到主体112内的致动器120。闩锁116a可选择性地将致动器120保持在预定位置。例如,图4B示出了闩锁116a将致动器120保持在其加载状态,其中闩锁116a的尖端接触引导构件128的前缘并且阻止引导构件128移动到第二容纳空间158中。
当闩锁释放致动器时
闩锁116a可在加载状态下从预定位置选择性地释放致动器120并启动致动器120。在实现方式中,机械或电子按钮116可致使闩锁116a释放引导构件128或致动器120的加载状态。当按钮116从图4B的加载状态被按下时,闩锁116可释放引导构件128,这然后致使弹簧150展开并推动引导构件128以移动到第二容纳空间158中。在实现方式中,闩锁116a的按钮可设置在主体112的侧面,使得使用者可在用一只手握持采血装置100时按下按钮116。
一对直臂138可操作地连接在引导构件128与采血器连接器134之间以实现采血器连接器134的线性往复移动。每个臂138包括与采血器连接器134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和与引导构件128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
每个臂的第一端与采血器连接器连接
每个臂138在其靠近采血器连接器134的端部处或附近包括第一连接部分。在实现方式中,每个臂138的第一连接部分(或第一端部部分)与设置在采血器连接器134中的配对机构铰接地连接。例如,采血器连接器134包括铰链销(未示出),并且每个臂的第一连接部分包括接纳铰链销的孔,这允许臂围绕铰链销(即,采血器连接器134的铰接轴线并且大体在由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形成的平面上)铰接地移动。
引导狭缝
在第一容纳空间154与第二容纳空间158之间分开的桥接件156大体在第三轴线上延伸。引导狭缝156a是在第二轴线上穿过桥接件156形成并在第三轴线上伸长的开口。引导狭缝156a暴露引导构件128的在桥接件158下方通过的一部分,使得引导狭槽128a和128b中的每一者的一部分也通过引导狭缝156a暴露。
每个臂的第二端经由引导狭缝与引导构件连接
每个臂138在远离采血器连接器134的另一端处或附近包括第二连接部分。在实现方式中,每个臂138的第二连接部分(或第二端部部分)包括大体在第二轴线上延伸的突出部139。每个臂138的突出部139穿过引导狭缝156a并延伸到桥接件156下方的空间中。此外,每个臂138的突出部139与在引导狭缝156a的正下方暴露的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和128b中的一者接合。
每个臂的第二端的移动
当引导构件128沿着第一轴线相对于主体112在第一容纳空间154和第二容纳空间158中滑动时,每个臂的突出部139沿着与其接合的引导构件128的一个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或128b滑动。在突出部139沿着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或128b滑动时,突出部139也沿着引导狭缝156a滑动,因为它穿过引导狭缝156a并由引导狭缝156a引导。因此,每个臂的第二端部部分(突出部139从其延伸)只能沿着第三轴线在引导狭缝156a上来回移动(从引导狭缝的一侧到中心)。此外,由于两个之字形或波状引导凹槽沿着第一轴线以同相彼此靠近和远离,因此两个臂的第二端部部分同步移动,其中它们在第三轴线上一起朝向引导狭缝156a的中心靠近并一起远离彼此。在第一端部部分沿着第三轴移动时,每个臂的第二端部部分围绕穿过采血器连接器134的铰接轴线铰接地移动。
采血器连接器的多次线性往复运动
在两个臂138如上所述那样移动时,采血器连接器134沿着第一轴线前后移动。在臂138的第二端部部分朝向引导狭缝156a的中心移动时,采血器连接器134在第一轴线上向前推进。当第二端部部分位于引导狭缝156a的中心或在它们最靠近引导狭缝的位置时,采血器连接器134位于第一轴线上距桥接件156距离L2处的最向前位置(参见图4C)。在臂138的第二端部部分远离引导狭缝156a的中心移动时,采血器连接器134在第一轴线上向后缩回。当第二端部部分位于它们距引导狭缝156a的中心最远的位置时,采血器连接器134位于第一轴线上距桥接件156距离L1处的最向后位置(参见图4A和图4B)。由于引导凹槽128a和128b的之字形或波状图案在引导构件128中重复多次,因此采血器连接器134沿着第一轴线来回移动多次。
通过单一触发进行的多次采血
通过诸如按下按钮116一次的单一触发动作来启动采血器连接器134的多次线性往复运动。当采血器140与采血器连接器134正确地联接时,响应于单一触发,采血器沿着第一轴线来回移动多次,使得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多次推进超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并缩回回到皮肤接触表面135a的后面。如果皮肤接触表面135a适当地放置在皮肤表面上,响应于单一触发动作,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将多次刺穿皮肤并且可在皮肤表面中产生多个开口。
线性往复运动次数
在单一触发动作后,采血器连接器134执行多次重复的线性往复运动,即,在向前方向上的多次推进而无论是否到达最向前位置。在前述实现方式中,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的之字形圈数决定了多次推进的次数。在下面讨论的其他实现方式及其变型中,将以不同的方式确定推进的次数。响应于单一触发动作,采血器140在致动器120的单一触发启动后沿向前方向推进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10次、11次、12次、13次、14次、15次、16次、17次、18次、19次或20次。推进的次数可由选自前一句中列出的那些数字的两个数字形成的范围内,例如,2至6、3至5等。
时间
多次线性往复移动在从按下按钮或触发致动器120起约0.1秒、0.2秒、0.3秒、0.4秒、0.5秒、0.6秒、0.7秒、0.8秒、0.9秒、1.0秒、1.1秒、1.2秒、1.3秒、1.4秒、1.5秒、1.6秒、1.7秒、1.8秒、1.9秒、2.0秒、2.1秒、2.2秒、2.3秒、2.4秒、2.5秒、2.6秒、2.7秒、2.8秒、2.9秒或3.0秒。完成多次直线往复移动的时间在由选自前一句中列出的那些数字的两个数字形成的范围内。例如,该时间介于约0.4和约1.5秒之间、介于约0.3秒和约0.9秒之间等。
使用采血装置抽取血液
使用者可使用采血装置100刺穿皮肤并取得血样。
将采血器联接到采血装置
在实现方式中,使用者可以在使用采血装置之前将采血器140联接到采血装置100。例如,使用者用手指握持采血器本体144并且大体在采血器接纳部分130上方移动采血器140。随后,使用者沿着第一轴线对准采血器针142,使得针142的尖端指向向前方向并且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144c面向采血器连接器134。然后,使用者将采血器本体144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例如,使用者可将采血器本体接合部分144c插入并压配合到采血器连接器134的狭槽孔134a中。随后,使用者进一步将采血器针142与采血器引导凹槽136a对准,使得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将穿过前端部分135的孔135b。一旦采血器主体144与采血器连接器134适当地联接,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将不会延伸超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
致动器的加载
在使用采血器之前,使用者用一只手握持采血装置本体110并且用另一只手的一个或两个手指向后拉动手柄122,使得手柄122在第一轴线上相对于采血装置本体110移动。将手柄122拉离采血装置主体110会使致动器120从图4A的状态转变到图4B的加载状态,其中弹簧150被压缩并且引导构件128主要由闩锁116a保持在第一容纳空间154中。
将采血装置定位在皮肤上
一旦致动器120处于其加载状态,使用者将采血装置100定位在皮肤上的期望位置以抽取血液。具体地,使用者用一只手握持采血装置100并将其放置在期望的皮肤位置上,使得前端部分135的皮肤接触表面135a接触期望位置的皮肤并且进一步使得采血装置100的第一轴线基本上垂直于皮肤表面的平面。在采血装置100正确地定位之后,使用者用采血装置100按压皮肤,以加强皮肤接触空间135a与皮肤之间的接触。
触发和致动
随后,使用者按下按钮116以触发致动器120,这发起对皮肤的多次采血。按下按钮116致使闩锁116a释放引导构件128并使其向前移动到第二容纳空间158,这也将使弹簧150展开并在第一轴线上推动致动构件124远离主体112的弹簧挡块152。在弹簧150展开并推动致动构件124时,引导构件128在第一方向上进一步向前移动,并且引导构件128的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和128b在引导狭缝156a下方穿过。然后,每个臂138的第二端部部分在从第二端部部分延伸的突出部139遵循之字形引导凹槽128a或128b时沿第三轴线来回移动多次。每个臂138的第二端部部分在第三轴线上的多次移动致使采血器连接器134在第一轴线上进行多次线性往复运动。最终,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134的采血器140也在第一轴线上进行多次线性往复运动。
多次采血
在皮肤接触表面135a保持与期望位置的接触时发生对皮肤的多次采血。当采血器连接器134在多次线性往复运动期间朝向其最推进位置推进时,采血器针142的尖端沿第一轴线延伸超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以刺穿期望位置的皮肤。当采血器连接器134在多次线性往复运动期间向后缩回时,采血器针142沿第一轴线向后移动并且从皮肤下方拉回。当采血器连接器134在多次线性往复运动期间处于其最缩回位置时,采血器针142缩回,使得采血器针142的尖端不延伸超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并完全离开皮肤。在采血器连接器134的最缩回位置之后,采血器连接器134再次向前移动到其最推进位置,这致使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刺穿先前进行刺穿的相同皮肤位置或与先前的刺穿非常接近的另一个位置。
针尖端留在皮肤下方
在替代方案中,当采血器连接器134在多次线性往复运动期间处于其最缩回位置时,采血器针142的尖端仍可延伸超过皮肤接触表面135a并留在皮肤下方。在采血器连接器134的最缩回位置之后,采血器连接器134再次向前移动到其最推进位置,这致使采血器针142的尖端在皮肤下方更多地推进以进一步使先前破裂的毛细血管或一个或多个相邻的毛细血管中的一者破裂。
形成开口和使毛细血管破裂
当采血器140从采血装置100发射时,针142的尖端刺穿并穿透皮肤并且使皮肤下方的一个或多个毛细血管破裂。当针142的尖端随着采血器140返回到采血装置100而离开皮肤时,它在针142已经穿透的地方形成开口。随着采血器针142多次刺穿和穿透皮肤,针142可在皮肤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针142可能会在略有不同的位置形成多个开口,因为由于握持采血装置100的使用者手的轻微抖动、致动器120的移动等,针可能不会每次都刺穿完全相同的位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次采血可能导致单个大开口。
采集血液
在皮肤处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之后,可移除采血装置100。然后,血液将自发地或在稍微挤压开口附近的区域的情况下从开口流出。然后可采集血液进行分析,或者可将血液与分析装置(诸如血糖仪)接触。
采血器的处置
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140可以是一次性的,并且可在使用之后处置。例如,在使用采血装置100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之后,可将采血器140从采血器连接器134拆下并处置。对于下一血液抽取时期,可提供新的采血器140并将其联接到采血器连接器。
附加的致动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采血装置100可包括不同于上述致动器120的致动器机构。这种致动机构能够在致动器的单一启动后实现采血器连接器的多次重复线性往复运动。在实现方式中,致动器包括被配置为产生和/或引导线性往复运动的往复模块,并且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以致动线性往复运动的动力模块。例如,致动器可包括将特定移动转化为采血器的线性往复运动的机构。下面讨论致动器的一些示例。包括现在描述的致动器的采血装置可与采血装置100相同或相似,除了致动器120被替换为另一个致动器。
凸轮致动器1
参考图5,致动器200包括凸轮轴202、凸轮204和凸轮从动件206。凸轮204相对于凸轮轴202偏心。凸轮从动件206具有接触凸轮204的圆周(凸轮表面205)的凸轮从动件表面207。在凸轮轴202旋转时,凸轮204绕凸轮轴202旋转,凸轮从动件表面207跟随凸轮表面205,这致使凸轮从动件206在推进(最高)位置与缩回(最低)位置之间线性往复运动距离210。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连接器134可联接到凸轮从动件206的尖端208。虽然凸轮204呈圆形形状,但它可以是椭圆形的或不同的形状。
凸轮致动器2
参考图6,致动器300可包括圆柱形凸轮302、凸轮轴304和凸轮从动件306。凸轮302大体呈圆柱形形状并且在圆柱体的周向表面上形成有闭环凹槽308。凸轮轴304穿过圆柱形凸轮302并与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对准。凸轮从动件306的一端插入凹槽中或与凹槽接合,使得当圆柱形凸轮302绕中心轴线旋转时,凸轮从动件306的接合端跟随凹槽的闭环。在凸轮轴304旋转时,圆柱形凸轮302绕中心轴线旋转,凸轮从动件306相对于圆柱形凸轮302沿凹槽的闭环移动,这致使凸轮从动件306的另一端在推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沿着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轴线线性地往复运动。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连接器134可联接到凸轮从动件306的另一端。
凸轮致动器3
参考图7,致动器400包括凸轮402、凸轮轴404和凸轮从动件406。凸轮402具有圆柱形结构,该圆柱形结构被切割以在其厚度上提供弯曲轮廓403。弯曲轮廓403提供凸轮402的凸轮表面。凸轮从动件406具有与凸轮402的弯曲轮廓403接触并跟随弯曲轮廓的滚子408。在凸轮轴404旋转时,凸轮402绕圆柱形结构的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滚子408沿着弯曲轮廓403移动,而实际上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上不沿任何方向移动,这致使凸轮从动件406在推进(最高)位置与缩回(最低)位置之间沿着平行于中心轴线的轴线上下线性地往复运动。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连接器134可联接到凸轮从动件406。
使凸轮轴旋转的马达
在前述凸轮致动器实现方式及其变型中,凸轮轴202、304、404连接到用于凸轮轴的旋转的马达或旋转动力源。旋转动力源可在有或没有电动马达的情况下运行。在实现方式中,按钮116可在有或没有附加的机构或电路的情况下启动马达或另一旋转动力源以将旋转动力传递到凸轮轴。
使凸轮轴旋转的弹簧(主发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凸轮轴202、304、404连接到手动旋转机构,例如主发条。在一个实现方式中,采血装置100包括主发条,并且通过卷绕主发条和释放卷绕的主发条,凸轮204、302、402可通过主发条的解开力进行旋转。
致动器1020
图8至图13示出了根据实现方式的另一个致动器1020。致动器1020包括致动器壳体1022、齿条1028、小齿轮1026、凸轮1025以及连接到凸轮1025的凸轮从动件1029。图14是在功能上与致动器1020相同但设计略有不同的另一个致动器1520。
致动器壳体
致动器壳体1022包括大体平行的两个相对壁。致动器壳体1022容纳小齿轮1026和齿条齿轮1028。在前部附近(图8至图14中的左侧),每个壁包括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引导开口1022a。
小齿轮
小齿轮1026大体是圆形的并且联接到在第三轴线上延伸的轴1021,使得当轴1021旋转时,小齿轮1026与轴1021一起旋转得更紧。轴1021定位在致动器壳体1022的固定位置,并且可限制除旋转之外的任何显著移动。除了旋转和旋转摆动之外,阻止轴1021相对于致动器壳体1022沿着第一轴线、第二轴线或第三轴线移动。因此,小齿轮1026也定位在致动器壳体1022中的固定位置,并且限制除了围绕轴1021的旋转和相关联的摆动之外的任何移动。
齿条齿轮
齿条齿轮1028大体是线性的并且沿着或平行于第一轴线延伸。齿条齿轮1028位于致动器壳体1022的两个相对壁之间,使得齿条齿轮1028可相对于致动器壳体1022沿着第一轴线向前和向后滑动,并且可能无法沿着第二轴线或第三轴线移动。致动器壳体1022可具有与齿条齿轮1028的底部或侧面接合的轨道(未示出)。齿条齿轮1028被配置为相对于致动器壳体1022在最向前(前)位置(图9和图10)与最向后(后)位置(图11和12)之间沿着第一轴线向前和向后滑动。
接合的齿条和小齿轮
小齿轮1026放置在齿条齿轮1028上并与其可操作地接合。当齿条齿轮1028向前滑动时,小齿轮1026在图10的视图中绕轴1021顺时针旋转。当齿条齿轮1028向后移动时,小齿轮1026在图10的视图中绕轴1021逆时针旋转。
齿轮比
小齿轮1026和齿条齿轮1028具有齿轮比,其中当齿条1028沿其整个长度在前位置与后位置之间行进时,小齿轮1026旋转多次。例如,当齿条齿轮1028从前位置行进到后位置一次时,小齿轮1026可旋转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或10次。
手柄连接器
用于连接到手柄1222的手柄连接器1024集成到齿条齿轮1028。在实现方式中,手柄连接器1024沿第一轴线大体位于齿条齿轮1028的后端处。手柄连接器1024包括用于与手柄1222联接的机构,例如通孔1024a。当手柄1022相对于采血装置1000的壳体1010向后拉动时,齿条齿轮1028相对于致动器壳体1022沿着第一轴线向后滑动。
凸轮
致动器1020包括一对凸轮,但不限于此。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凸轮通过轴1021连接到小齿轮1025的一侧。每个凸轮1025可以是大体圆形或椭圆形的,但不限于此。小齿轮1026的旋转引起凸轮1025绕轴1021的旋转。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小齿轮1026和凸轮1025具有穿过轴1021的相同旋转轴线。然而,凸轮1025和小齿轮1026可不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
凸轮从动件
致动器1020包括一对凸轮从动件1029,但不限于此。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凸轮从动件1029通过其后端部分连接到凸轮1025中的一者。在图10中,凸轮从动件1029的后端部分在除了凸轮1025的旋转轴线以外的位置联接到凸轮1025的销1025a。凸轮从动件1029的后端部分与凸轮1025的销1025a的接合允许凸轮从动件1029绕销1025a自由地旋转。凸轮从动件1029的前端部分经由销1029a连接到采血器连接器基座1034a,该销在第三轴线上延伸并穿过两个引导开口1022a,这两个引导开口是穿过致动器壳体1022的相对壁形成的。
凸轮从动件的移动
当凸轮绕其穿过轴1021的旋转轴线旋转时,销1025a绕旋转轴线旋转。然后,连接到销1025a的凸轮从动件1029的后端部分也绕旋转轴线旋转,这致使凸轮从动件1029的前端部分沿第一轴线向前和向后行进,即,随销1029a在引导开口1022a中的向前和向后移动的线性往复运动。
采血器连接器
采血器连接器1034具有带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形状。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采血器连接器1034与位于致动器壳体1022上方的采血器连接器基座1034a成一体,但不限于此。采血器连接器基座1034a通过销1029a集成到凸轮从动件1029的前端部分。在凸轮从动件1029的前端部分沿第一轴线向前和向后行进时,采血器连接器基座1034a和采血器连接器1034与销1029a一起沿第一轴线向前和向后行进。
采血器
采血器1040具有采血器本体和固定到采血器本体的采血器针,如结合图1至图4C的实现方式所讨论。在实现方式中,采血器本体包括用于与采血器连接器1034的配对部分接合的接合部分。任何机械或磁性接合在这里都适用。
采血装置
图15至图18示出了结合有图14的致动器的采血装置1000。采血装置1000包括前端部分1050、采血装置本体1010、触发按钮1060和手柄1022。图15和图16示出了采血装置1000,其中手柄1022未被拉离采血装置本体1010。图17和图18示出了采血装置1000,其中手柄1022被拉离采血装置本体1010。
采血器针未暴露
如图15和图17所示,前端部分1050包括接触期望位置的皮肤以对血液进行取样的尖端表面或边缘。前端部分1050容纳采血器针1042,使得采血器针1042在任何所示配置中都不会延伸超过前端部分1050。然而,当采血装置1000用于对皮肤多次采血时,采血器针1042多次沿第一轴线向前推进超过前端部分1050的尖端表面或边缘并向后缩回。
弹簧
致动器1020包括弹簧或弹性构件1030以用于为其操作提供动力。在实现方式中,弹簧1030可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弹簧1030可放置在齿条齿轮1028下方,如图10和图12所示。替代地,弹簧或它的至少一部分可放置在齿条齿轮1028的后面,如图13所示。在图10和图12中,弹簧1030的前端固定到附接至致动壳体1022的前固定构件1023,并且弹簧1030的后端固定到附接至齿条齿轮1028的后固定构件1027。
拉伸弹簧
当相对于主体1010将手柄1222从图15和图16的状态向后拉到图17和图18的状态时,齿条齿轮1028也相对于致动器本体1022从图9和图10的状态向后拉到图11和图12的状态,并且后固定构件1027向后移动并且弹簧1030拉伸。如果弹簧是拉伸弹簧,则弹簧的拉伸状态可提供恢复力以驱动齿条齿轮1028在向前方向上返回,这将致使小齿轮1026和凸轮1025旋转并且进一步致使销1029a和与其集成的部件的线性往复运动。
压缩弹簧
当相对于主体1010将手柄1222从图17和图18的状态向前推到图15和图16的状态时,齿条齿轮1028或手柄1222也相对于致动器本体1022从图11和图12的状态向前推到图9和图10的状态,后固定构件1027向前移动并且弹簧1030被压缩。如果弹簧是压缩弹簧,则弹簧的压缩状态可提供恢复力以驱动齿条齿轮1028在向后方向上返回,这将致使小齿轮1026和凸轮1025旋转并且进一步致使销1029a和与其集成的部件的线性往复运动。
示例
示例1
根据采血装置100的实现方式的多次采血装置通过单一触发动作来提供2次采血能力。提供带有30号针(外径为0.31mm)的采血器以与多次采血装置一起使用。采血器安装有多次采血装置,最大穿透深度为1.0mm。
将示例1的带有采血器的多次采血装置放置在人类受试者的前臂处并触发一次以进行血液采集。当在没有挤压相邻皮肤区域的情况下从皮肤流出血液时,使用可从OsangHealthcare获得的MIRAE 3.3G+血糖仪条带来采集血液。刺血和血液采集的整个过程被录像。在血液采集后,在数值评定量表(NRS)中向受试者询问她/他在用多次采血装置采血时感觉到的疼痛级别。
示例2
提供Roche的“Accu-Chek Softclix”采血装置。提供带有28号针(外径为0.36mm)的采血器以与Accu-Chek Softclix采血装置一起使用。采血器安装有多次采血装置,最大穿透深度为1.0mm。
将示例6的带有采血器的Accu-Chek Softclix采血装置放置在人类受试者的前臂处并触发一次以进行血液采集。当在没有挤压相邻皮肤区域的情况下从皮肤流出血液时,使用可从Osang Healthcare获得的MIRAE 3.3G+血糖仪条带来采集血液。刺血和血液采集的整个过程被录像。在血液采集后,在数值评定量表(NRS)中向受试者询问她/他在用Accu-Chek Softclix采血装置采血时感觉到的疼痛级别。
示例3
使用可从Osang Healthcare获得的Mirae 3.3G血糖仪测试来自示例1和2的血糖仪条带,需要最少0.3μL以提供测试结果。
示例4
用以下标准评估示例1和2的采血和血液收集的视频记录:
示例5
对总共31名人类受试者执行了示例1和2。在表1中列出了示例3和4的结果。
表1
如表1所示,与Accu-Check Softclix相比,示例1的多次采血装置对受试者造成的疼痛更小。此外,即使示例1的多次采血装置具有直径更小且采血深度更浅的针,用示例1的多次采血装置进行的采血造成更多的血液采集和更大的血糖测量成功机会。
其他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范围
尽管已经在某些实现方式和示例的上下文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超出具体公开的实现方式而延伸到本发明及其明显的修改和等效物的其他替代实现方式和/或用途。例如,致动器120的所示实现方式包括弹簧作为动力源,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动力源代替弹簧。
替换/组合/子组合
另外,虽然已经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变型,但基于本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他修改。还预期可做出实现方式的特定特征和方面的各种组合或子组合并且仍落在本发明中的一者或多者内。因此,应理解,所公开的实现方式的各种特征和方面可彼此组合或替换,以便形成所公开的发明的不同模式。因此,意图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受限于上述具体公开的实现方式,并且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例如,根据本发明的采血装置可包括致动器1020和关于采血装置100描述的其他部件。或者,根据本发明的采血装置可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结合了本文关于致动器的不同实现方式描述的部件。

Claims (20)

1.一种采血装置,所述采血装置包括:
采血器连接器,所述采血器连接器用于与采血器连接,所述采血器包括采血器本体和针,所述针固定到所述采血器本体并从所述采血器本体延伸;
往复致动器,所述往复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采血器连接器并且被配置为引起所述采血器连接器沿着轴线的线性往复运动;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触发所述往复致动器以引起所述采血器连接器的所述线性往复运动;
采血装置本体,所述采血装置本体包括沿着所述轴线按顺序布置并集成以形成单个本体的主体部分、采血器接纳部分和尖端部分;
所述主体部分被配置为用人的一只手抓握;
所述尖端部分包括皮肤接触表面,所述皮肤接触表面用于接触要从中对血液取样的皮肤区域,所述尖端部分还包括所述针从中行进穿过的开口;并且
所述采血器接纳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尖端部分之间连接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尖端部分,
其中所述采血器连接器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被配置为与所述采血器本体的配对部件连接以使所述采血器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集成,
其中在使所述采血器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集成而没有触发所述往复致动器时,所述采血器大体位于所述采血装置本体的所述采血器接纳部分中或上,其中所述针沿着所述轴线在向前方向上远离所述主体部分延伸但未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皮肤接触表面,使得所述针的远侧端部不刺到所述皮肤区域,即使所述尖端部分放置在所述皮肤区域上也是如此,
其中响应于用所述触发器单次触发所述往复致动器,所述往复致动器将引起所述采血器连接器沿着所述轴线多次进行所述线性往复运动,使得当所述采血器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集成时,所述采血器朝向所述主体部分沿着所述轴线在所述向前方向上推进和在向后方向上撤退,由此所述针的所述远侧端部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在推进位置与撤回位置之间多次行进穿过所述开口,
其中在所述推进位置,所述针的所述远侧端部在所述向前方向上超过所述皮肤接触表面,使得如果所述皮肤区域接触所述皮肤接触表面,则所述针能够刺穿所述皮肤区域,其中所述轴线大体垂直于所述皮肤区域的假想平面,其中在所述撤回位置,所述针的所述远侧端部沿着所述轴线比在所述推进位置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分,使得即使所述皮肤区域接触所述皮肤接触表面,所述针也不能刺穿所述皮肤区域,其中所述轴线大体垂直于所述皮肤区域的所述假想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包括被配置为绕凸轮轴线旋转的凸轮以及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从动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凸轮以沿着所述轴线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采血器连接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凸轮从动件以进行所述线性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还包括大体沿所述轴线伸长的齿条齿轮和与所述齿条齿轮接合的小齿轮,其中所述小齿轮与所述齿条齿轮可操作地接合并且进一步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凸轮,使得所述齿条齿轮沿着所述轴线的滑动引起所述小齿轮的旋转,这进一步引起所述凸轮绕所述凸轮轴线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部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采血装置本体沿着所述轴线在所述向后方向上拉动,其中所述手柄连接到所述齿条齿轮以用于当在所述向后方向上拉动所述手柄时使所述齿条齿轮相对于所述小齿轮在所述向后方向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包括机电式往复致动器,所述机电式往复致动器包括被配置为产生旋转力以使所述凸轮旋转的马达,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被配置为打开所述马达的电开关。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包括弹簧加载式往复致动器,所述弹簧加载式往复致动器包括被配置为储存弹簧能以产生旋转力来使所述凸轮旋转的弹簧机构,其中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发起所述弹簧能的释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尖端部分相反的外部上,使得当用所述人的一只手握住所述采血装置本体时,同一只手或另一只手的手指能够向所述触发器施加外力,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施加到所述触发器的所述外力而发起致动操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包括弹簧、之字形引导构件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的臂,
其中所述轴线在下文被称为第一轴线,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被配置为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滑动,
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弹簧,使得当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在所述向后方向上移动时,所述弹簧将被压缩并储存弹簧能,并且进一步使得在所述弹簧能被释放时,所述弹簧将使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延伸并移动,
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包括之字形引导件,
其中所述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铰接地连接以便相对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绕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进行铰接旋转,
其中所述臂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并与所述之字形引导件接合,使得当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沿着所述第一轴线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将沿着所述之字形引导件行进,
其中所述臂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分,所述第三连接部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并与线性引导件接合,所述线性引导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内部并且在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且进一步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上延伸,使得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将沿着所述线性引导件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的两个侧向位置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发起所述弹簧能的释放,
其中当所述弹簧能被释放时,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在所述向前方向上滑动,这致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沿着所述之字形引导件行进,这进一步引起所述臂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采血器连接器的所述铰接旋转,而所述臂的所述第三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线性引导件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的所述两个侧向位置之间行进,这进一步致使所述臂在所述向前方向上推动所述采血器连接器并在所述向后方向上拉动所述采血器连接器以进行所述采血器连接器的所述线性往复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件包括形成在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凹槽在沿所述第二轴线观察时以之字形图案延伸,其中所述臂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被设定大小和形状以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凹槽接合以便当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滑动时沿着所述第三轴线行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件包括形成在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上的至少一个导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在沿所述第二轴线观察时以之字形图案延伸,其中所述臂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被设定大小和形状以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导轨接合以便当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在所述向前方向和所述向后方向上滑动时沿着所述第三轴线行进。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直线引导件包括线性引导通道,所述线性引导通道被限定在所述主体内并沿所述第三轴线延伸,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分插入所述线性引导通道内并被限制为仅沿所述线性引导通道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的所述两个侧向位置之间行进。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臂被配置为在大体平行于由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三轴线限定的平面的假想平面上铰接地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大体在所述第二轴线上延伸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分以与所述之字形引导件接合。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还包括弹簧引导件,所述弹簧引导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弹簧压缩和伸展时将所述弹簧引导并保持在其限定的空间内,其中所述弹簧引导件包括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接触的弹簧接触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与所述弹簧引导件集成,其中在所述弹簧能被释放时,所述弹簧被配置为推动所述弹簧接触表面,这致使所述弹簧引导件在所述向前方向上行进并因此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移动所述之字形引导构件。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连接到所述弹簧引导件并在所述尖端部分的相反端处暴露在所述主体部分之外,其中所述手柄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所述向后方向上被拉动,这致使所述弹簧引导件在所述向后方向上行进并压缩所述弹簧,其中所述往复致动器还包括闩锁,所述闩锁被配置为阻止所述手柄在所述向后方向移动超过所述主体部分中的预定点,在所述预定点处弹簧被压缩并储存所述弹簧能,其中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发起所述弹簧能的所述释放。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采血器接纳部分包括通道,所述通道沿所述轴线延伸以用于在将所述采血器连接到所述采血器连接器时对准所述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采血器接纳部分还包括凹部,所述凹部被配置为接纳所述采血器本体并且当所述采血器连接到所述采血器连接器并且所述采血器沿着所述轴线在所述向前方向上推进并在所述向后方向上撤退时准许所述采血器本体沿着所述轴线的线性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采血器接纳部分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被配置为阻止所述采血器本体在所述向前方向上进一步推进。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所述采血器包括至少一个翼部,所述至少一个翼部在大体垂直于所述针从所述采血器本体的所述延伸的方向上从所述采血器本体延伸。
20.一种采血系统,所述采血系统包括:
采血器,所述采血器包括采血器本体和从所述采血器本体延伸的针;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采血装置。
CN202180067450.0A 2020-08-18 2021-08-18 血液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64719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7224P 2020-08-18 2020-08-18
US63/067,224 2020-08-18
PCT/US2021/046559 WO2022040348A1 (en) 2020-08-18 2021-08-18 Blood sampl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1990A true CN116471990A (zh) 2023-07-21

Family

ID=8032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7450.0A Pending CN116471990A (zh) 2020-08-18 2021-08-18 血液取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0694A1 (zh)
EP (1) EP4199822A1 (zh)
JP (1) JP2023538126A (zh)
KR (1) KR20230076130A (zh)
CN (1) CN116471990A (zh)
WO (1) WO2022040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7262B (zh) * 2023-11-14 2024-05-17 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糖尿病患者治疗用检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79814A3 (en) * 1996-05-17 2006-06-14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ampling and analyzing body fluid
US7828749B2 (en) * 1996-05-17 2010-11-09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Blood and interstitial fluid sampling device
US20040267160A9 (en) * 2001-09-26 2004-12-30 Edward Perez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mpling bodily fluid
EP1513447B1 (en) * 2002-05-31 2007-10-31 Facet Technologies, LLC Precisely guided lancet
US20050070819A1 (en) * 2003-03-31 2005-03-31 Rosedale Medical, Inc. Body fluid sampling constructions and techniques
US20060247671A1 (en) * 2005-05-02 2006-11-02 Levaughn Richard W Compact, multi-use micro-sampling device
US20100145377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Venture Corporation Limited Lancing Device For Minimizing Pain
EP2281507A1 (de) * 2009-08-04 2011-02-09 F. Hoffmann-La Roche AG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 medizinisches Gerät
US20110106126A1 (en) * 2009-08-31 2011-05-05 Michael Love Inserter device including rotor subassembly
EP2460471B1 (de) * 2010-12-04 2013-07-03 Roche Diagnostics GmbH Lanzettenvorrichtung mit optional wiederverwendbaren magazinierten Lanzetten
KR20190136027A (ko) * 2017-04-19 2019-12-09 메트로놈 헬스, 인크. 분석물 센서용 삽입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0348A1 (en) 2022-02-24
EP4199822A1 (en) 2023-06-28
US20230200694A1 (en) 2023-06-29
JP2023538126A (ja) 2023-09-06
KR20230076130A (ko)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3536B1 (en) Lancing device
US7288102B2 (en) Lancing device with decoupled lancet
US7655019B2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
EP1031319B1 (en) Lancing device having a releasable connector
JP4772777B2 (ja) 小型多目的ランシングデバイス
EP1854408B1 (en) In-situ adapter for an analyte testing device
US4577630A (en) Reusable breach loading target pressure activated lancet firing device
US20050234492A1 (en) Lance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H03210250A (ja) 使い捨ての柔軟組織バイオプシー装置
US20050149089A1 (en) Multi-lancet device with sterility cap repositioning mechanism
US20230200694A1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RU2506898C2 (ru) Прокал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забора крови
CN215778272U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活检取样装置
RU4274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зятия проб кров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