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1987A -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1987A
CN116471987A CN202180078159.3A CN202180078159A CN116471987A CN 116471987 A CN116471987 A CN 116471987A CN 202180078159 A CN202180078159 A CN 202180078159A CN 116471987 A CN116471987 A CN 116471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dementia
electrode
electrode pairs
electrod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81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淳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onosi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onosi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onosis Ltd filed Critical Maconosi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71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1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76Diagnosing or monitoring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88Diagnosing of monitoring cognitive diseases, e.g. Alzheimer, prion diseases or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5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A61B5/4064Evaluating the 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61B5/6815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ur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痴呆症诊断系统包括实现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电极对控制部,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痴呆症诊断部,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Description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以下的实施例为涉及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及其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痴呆症诊断技术中,通过基于国际10-20标准(International10-20standard)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检测头皮电位,利用与以所检测的电位为基础获取的平均偶极子图的时间变化有关的统计量来诊断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如上所述,作为痴呆程度参数,使用与平均偶极子图的时间变化有关的统计量的现有的痴呆症诊断技术在韩国公开专利第2002-0048857号得以公开。
但是,现有的痴呆症诊断技术具有如下缺点,与被用作痴呆程度参数的平均偶极子图的时间变化有关的统计量的计算复杂程度极大。
对此,需要提出使用可简单计算的痴呆程度参数的痴呆症诊断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使用可简单计算的痴呆程度参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更详细地,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将通过基于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检测的头皮电位的阻抗用作痴呆程度参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包括实现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包括: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痴呆症诊断部,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当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上述痴呆症诊断部可以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痴呆症诊断部可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上述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可依次开闭上述多个电极对,使得上述电流一次注入一个电极对。
根据本发明还有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可控制上述剩余电极对,以停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除注入上述电流的电极对之外的剩余电极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痴呆症诊断系统可以还包括电极对选择部,在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形成上述多个电极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选择部可在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与记忆力有关的多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及在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来形成多个追加电极对,上述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以通过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注入上述电流,上述痴呆症诊断部在至少一个频率下比较每个上述追加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上述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的认知力及记忆力的减退。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当在上述至少一个频率下从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上述痴呆症诊断部可以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发生认知力减退及记忆力减退。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可依次开闭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使得上述电流一次注入一个追加电极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可以控制上述剩余追加电极对,以停用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中除注入上述电流的追加电极对之外的剩余追加电极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上述痴呆症诊断系统还可以包括:频率转换器,用于转换信号的频率;恒定电流发生器,基于上述信号来产生恒定电流(Constant current);电极部,包括上述多个电极对,以通过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包括的电极对控制部来将从上述恒定电流发生器输出的上述注入电流注入到上述诊断对象的头皮;以及电压检测器,依次测定每个上述电极对的电压并传递到上述痴呆症诊断部,以使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包括的痴呆症诊断部获取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部可以由基于国际10-20标准(International 10-20standard)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构成。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计算机系统执行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可包括:控制步骤,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诊断步骤,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述诊断步骤可包括如下步骤:当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为了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来执行痴呆症诊断方法而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上述痴呆症诊断方法可包括:控制步骤,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诊断步骤,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提出使用可简单计算的痴呆程度参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更详细地,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提出将通过基于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检测的头皮电位的阻抗用作痴呆程度参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因此,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以提出将痴呆程度参数的计算时间及复杂程度最小化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中所包括的电极部的图。
图3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中所包括的处理器可以包括的结构要素的例的框图。
图4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5a至图5b为示出用于说明执行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方法的阻抗图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或限定于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中所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terminology)是为了适当的表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使用的术语,这可根据使用人员、运用人员的意图或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惯例等改变。因此,对本术语的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整体内容来定义。
图1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的图,图2为用于说明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中所包括的电极部的图。图1的痴呆症诊断系统100示出包括波形发生器110、频率转换器120、恒定电流发生器130、电极部140、电压检测器150、滤波器和放大器160、模拟数字(AD)转换器170以及处理器180的例。上述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例,痴呆症诊断系统100的结构要素并不限定于如图1所示的部件。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痴呆症诊断系统100可以省略波形发生器110或频率转换器120。
波形发生器110可以产生具有至少一种波形的信号。作为一例,波形发生器110可以产生具有在三角函数(正弦(sine)、余弦(cosine))、双相波方波(biphasic wave squarewave)、直流和交流混合的波(wave)或粉红噪声(pink noise)中的一种波形的信号。
频率转换器120可转换从波形发生器110输出的信号的频率。例如,频率转换器120可以在0Hz至200MHz的范围内改变信号的频率。
恒定电流发生器130能够以在频率转换器120中转换频率的信号为基础产生恒定电流(Constant current)。在恒定电流发生器130中产生的电流具有2mA以下的值,且可在0Hz至200MHz范围内具有低频段频率或高频段频率。
因此,在后述的电压检测器150中测定的每个电极对的电压为在恒定电流发生器130中产生的电流具有低频段频率时的低频段中的电压,且为在恒定电流发生器130中产生的电流具有高频段频率时的高频段中的电压。
电极部140被后述的处理器180所包括的电极对控制部控制,可以将从恒定电流发生器130输出的电流注入到诊断对象的头皮。更详细地,如图2所示,电极部140由基于国际10-20标准(International 10-20standard)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构成,由此,可包括根据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例如,FP1-F3、FP2-F4、FP1-P3、FP2-P4、FP1-F7、FP2-F8、FP1-C3、FP2-C4、FP1-T3、FP2-T4、FP1-T5、FP2-T6等),以便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例如,FP1、FP2)。以下,虽然说明成多个电极对由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但并不局限或限定于此,上述多个电极对可以由任意两个以上电极(例如,三个电极或四个电极等)形成。并且,以下多个电极对可包括任意固定的一个电极对,且包括在一些情况下选择并形成的一个以上电极对,但并不局限或限定于此,在一些情况下也可选择并形成所有多个电极对。
因此,电极部140由电极对控制部控制,可以使电流在多个电极对流动。作为一例,在电极部140中可依次开闭多个电极对,以通过电极对控制部使电流一次注入一个电极对(例如,仅向FP1-F3电极对注入电流,同时停用剩余电极对,接着仅向FP2-F4电极对注入电流,同时停用剩余电极对)。其中,依次开闭多个电极对意味着执行诸如激活一个电极对并停用剩余电极对的顺序激活操作,作为一例,可以意味着对所有电极对依次执行诸如一个电极对与诊断对象的头皮相接触且剩余电极对与诊断对象的头皮分离的机械操作或电开闭操作。但是并不局限或限定于此,电极对控制部可以使电流同时在多个电极对流动或使电流在多个电极对中任意固定的一个电极对流动。
电压检测器150由后述的处理器180所包括的痴呆症诊断部控制,可以从电极部140测定头皮电位并通过滤波器和放大器160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170来传递到痴呆症诊断部。但是并不局限或限定于此,在电压检测器150中测定的头皮电位还可以仅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70传递到痴呆症诊断部。因此,在电压检测器150中测定头皮电位并传递到痴呆症诊断部意味着在电压检测器150中测定头皮电位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70(或还通过滤波器和放大器160)传递到痴呆症诊断部。
更详细地,电压检测器150可依次测定每个电极对的电压并传递到痴呆症诊断部,以在痴呆症诊断部中获取每个电极对(根据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阻抗大小。
此时,依次测定每个电极对的电压可以与上述的电极部140依次开闭多个电极对并注入电流同时实现。作为一例,在电极部140通过将一个电极对接触到诊断对象的头皮来注入电流后,电压检测器150可以直接利用相应的电极对或利用至少一个单独的电极来测定头皮电压。上述操作,即,电流注入操作和电压测定操作可以对所有的电极对按顺序执行。但是并不局限或限定于此,痴呆症诊断部可以同时测定每个电极对的电压或测定多个电极对中任意固定的一个电极对的电压。
滤波器和放大器160可过滤从电压检测器150输出的头皮电位的信号噪声并放大信号。滤波器和放大器160可以根据实例的例示而被省略。
模拟数字转换器170可以将在电压检测器中测定的头皮电位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传递到处理器180(更具体地,处理器180所包括的痴呆症诊断部)。
处理器180不仅在物理上和功能上包括在痴呆症诊断系统100,还可以在物理上独立实现并仅在功能上包括在痴呆症诊断系统100。例如,多个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中的部分结构要素可包括在发生痴呆症诊断请求的外部终端(未图示)中。
上述处理器180可执行基本算术、逻辑以及输入输出运算,由此可以处理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指令可通过存储器(未图示)或通信模块(未图示)向处理器180提供。例如,处理器180可根据存储于存储器等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来执行所接收的指令。
其中,存储器(未图示)作为与处理器180相连接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以及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大容量存储装置(permanent mass storage device)。并且,存储器可存储用于操作处理器180或基于操作的操作系统或至少一个程序代码。上述软件结构要素可以从独立于存储器的单独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加载。上述单独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包括软盘驱动器、磁盘、磁带、DVD/CD-ROM驱动器、存储卡等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通信模块(未图示)与处理器180相连接,从而处理器180可提供与外部服务器(未图示)、外部计算机(未图示)或外部终端(未图示)进行通信的功能。作为一例,在外部服务器或外部计算机中对于诊断对象的痴呆症诊断请求可通过网络(未图示)并经过通信模块向处理器180传递。相反,根据处理器180的操作生成的数据(例如,痴呆症诊断结果)可经过通信模块和网络向外部终端传送。
网络(未图示)可以支持使用通信网(作为一例,移动通信网、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广播网等)的通信方式和多个设备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例如,网络可包括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本地网络(LAN,local area network)、校园网(CAN,campus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area network)、宽带网(BBN,broadband network)、互联网等网络中任意一种以上网络。并且,可包括具有总线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网络、星型总线网络、树形网络、分级(hierarchical)网络等的网络拓扑中的任意一种以上,但并不局限于此。
尤其,处理器180作为执行后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的主体,可响应通过痴呆症诊断系统100所包括的输入输出装置(未图示)或通信模块发生的服务请求(痴呆症诊断请求)来执行痴呆症诊断方法,上述痴呆症诊断方法诊断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因此,当与模拟数字转换器170、电极部140等有线连接或通过上述的网络无线相连接时,处理器180可包括用于执行痴呆症诊断方法的结构要素。参照以下图3,将记载对其的详细说明。
此时,输入输出装置(未图示)作为向处理器180输入数据或输出由处理器180处理的数据的单元,输入装置可包括键盘、鼠标等装置并且输出装置可包括显示器等装置。作为另一例,输入输出装置可以为如触摸屏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为一体的装置。
以下,将对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3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中所包括的处理器可以包括的结构要素的例的框图,图4为示出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方法的流程图,图5a至图5b为示出用于说明执行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方法的阻抗图案的图。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处理器180包括作为痴呆症诊断系统的关键结构要素的电极对选择部310、电极对控制部320以及痴呆症诊断部330,从而可以执行图4的痴呆症诊断方法。根据实施例,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在处理器180或从中排除。作为一例,电极对控制部320固定使用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从而在处理器180中可以省略电极对选择部310。
并且,根据实施例,为了表现出处理器180的功能,可以分离或合并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例如,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中的至少部分可以形成在发生痴呆症诊断请求的外部终端。
上述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可以执行基于与痴呆症诊断方法所包括的多个步骤S410至S430有关的至少一个程序代码的指令(instruction)。
其中,根据至少一个程序代码所提供的指令,处理器180的结构要素可以是通过处理器180执行的处理器180的不同功能(different functions)的表现。例如,作为通过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方式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形成多个电极对的处理器180的功能表现,可以利用电极对选择部310。
在步骤S410中,电极对选择部310能够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方式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形成多个电极对。其中,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方式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形成多个电极对,这意味着在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设置能够输入用于诊断痴呆症的电流的多个电极对。
例如,如图2所示,电极对选择部310可在基于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此时,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FP1、FP2)来形成多个电极对(FP1-F3、FP2-F4、FP1-P3、FP2-P4、FP1-F7、FP2-F8、FP1-C3、FP2-C4、FP1-T3、FP2-T4、FP1-T5、FP2-T6等)。
接着,在步骤S420中,电极对控制部320可以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更详细地,对于所有的电极对,电极对控制部320可依次开闭多个电极对,以使得电流一次注入一个电极对。作为一例,电极对控制部320将多个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对接触到诊断对象的头皮来注入电流,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停用剩余电极对,从而可以最小化在测定后述的每个电极对的电压的操作中的噪声。如上所述,多个电极对的开闭操作(依次激活操作)可以基于多个电极对的机械操作或电开闭操作。
此时,在步骤S420中,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通过电压检测器测定每个电极对的电压(头皮电压)。更详细地,痴呆症诊断部330在电极对控制部320以使得电流一次注入一个电极对的方式对所有的电极对依次开闭多个电极对的同时,测定注入电流的电极对的电压,从而可以分别依次测定多个电极对的电压。例如,当电极对控制部320将一个电极对接触到诊断对象的头皮来注入电流时,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通过电压检测器直接利用相应的电极对或利用至少一个单独的电极来测定头皮电压。上述操作,即,电流注入操作和电压测定操作可以在步骤S420中对所有的电极对按顺序执行。
因此,在执行步骤S420之后,痴呆症诊断部330分别获取多个电极对的电压,并且可以计算在后述的步骤S430中使用的每个电极对的阻抗。即,在附图中虽然未示出步骤S420,但步骤S420可包括电流注入、电压测定以及阻抗计算的所有操作。
此时,如上所述,当在处理器180中省略电极对选择部310时,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可以从步骤S420开始执行,而不执行步骤S410。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420中,电极对控制部320固定使用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任意两个以上的电极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并且可以执行所说明的多个电极对的控制操作。
之后,在步骤S430中,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根据注入电流的结果,对每个电极对的阻抗大小和预设阻抗值进行比较来诊断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更详细地,当在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诊断为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以下,预设阻抗值作为预设阈值,可意味着用于判断并非最大值的痴呆症。
例如,阻抗值与测定的电压值成正比,因此,若使用12位分辨率(bit resolution)的模拟数字转换器确定最大测定电压AD转换值(阻抗值)为4095,而根据注入电流的结果,在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任意一个电极对的测定电压AD转换值(阻抗值)的大小为2050,则存在电压AD转换值(阻抗值)的大小为2050的电极对,与作为最大测定电压AD转换值4095相比,上述电压AD转换值为相当于预设比率50%的预设阻抗值2047以上,因此,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诊断为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
此时,痴呆症诊断部330使在恒定电流发生器130中产生的电流通过多个电极对注入到头皮,并在电压检测器150中测定每个电极对的电压,从而在步骤S430中,可以基于此比较每个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
例如,如图5a所示,可知诊断对象1在每个电极对的频率段中的阻抗大小具有小于2000的值,上述值小于相当于最大阻抗值4095的50%的预设阻抗值2047。在这种情况下,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诊断为诊断对象1未患有痴呆症。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可知诊断对象2在每个电极对的频率段中的阻抗大小具有2500以上的值,上述值为相当于预设阻抗值4095的50%的预设阻抗值2047以上。在上述情况下,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诊断为诊断对象2患有痴呆症。
并且,一实施例的痴呆症诊断系统100不仅可以诊断痴呆症,还可额外诊断诊断对象的认知力及记忆力的减退。上述认知力及记忆力减退的诊断可以与上述的痴呆症的诊断同时执行,或者可以在完成上述的痴呆症诊断并诊断为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之后执行。
例如,在步骤S410中,电极对选择部310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与记忆力有关的多个电极(例如,F3、F4、P3、P4)中的一个电极以及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来形成多个追加电极对(例如,F3-P3、F4-P4、P3-T3、P4-T4、F3-F7、F4-F8、P3-T5、P4-T6等),在步骤S420中,电极对控制部320控制多个追加电极对,以通过多个追加电极对注入电流,在步骤S430中,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在至少一个频率下比较每个追加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诊断对象的认知力及记忆力的减退,从而认知力及记忆力减退的诊断和上述的痴呆症诊断可同时执行。
作为另一例,若上述的痴呆症诊断通过多个步骤S410至S430来执行并诊断为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则在额外的第一步骤(未图示)中,电极对选择部310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与记忆力有关的多个电极(例如,F3、F4、P3、P4)中的一个电极及在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来形成多个追加电极对(例如,F3-T3、F4-P4、P3-T3、P4-T4、F3-F7、F4-F8、P3-T5、P4-T6等),在额外的第二步骤(未图示)中,电极对控制部320控制多个追加电极对,以通过多个追加电极对注入电流,从而在额外的第三步骤(未图示)中,痴呆症诊断部330可以在至少一个频率下比较每个追加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诊断对象的认知力及记忆力的减退。
在所说明的两个示例中,当在至少一个频率下在多个追加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痴呆症诊断部330均可诊断为诊断对象发生认知力减退及记忆力减退(例如,若在至少一个频率下检测到相当于作为最大阻抗值的预设比率的50%的预设阻抗值以上的电极对,则痴呆症诊断部330诊断为诊断对象发生认知力减退及记忆力减退)。
并且,在上述的两个示例中,与痴呆症的诊断过程相同,电极对控制部320均可利用机械方式或电开闭方式来依次开闭多个追加电极对,以使得电流一次注入一个追加电极对(例如,电极对控制部320控制剩余追加电极对,以在多个追加电极对中激活注入电流的追加电极对并停用剩余追加电极对)。
在以上实施例中,虽然对通过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方式由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并测定电压的2端电极法进行了说明,但还可以适用4端电极法。
在上述情况下,通过以包括与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的方式由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电流注入电极对来注入电流,并通过由除注入上述电流的电流注入电极对之外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电压测定电极对来测定电压,上述的痴呆症诊断过程可以基于4端电极法来执行。同样地,在4端电极法中也可以通过比较每个电压测定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是否患有痴呆症。
上述装置可以体现为硬件结构要素、软件结构要素、和/或硬件结构要素和软件结构要素的组合。例如,实施例中说明的装置和结构要素可利用处理器、控制器、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型计算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单元(PLU,programmable logic unit)、微型处理器、或如可执行且响应指令(instruction)的其他任何装置的一个以上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来实现。处理装置可执行操作系统(OS)和在上述操作系统上运行的一个以上软件应用程序。并且,处理装置还可响应软件的执行来访问、存储、操作、处理和生成数据。为了便于理解,可说明成使用一个处理装置的情况,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处理元件(processing element)和/或各种类型的处理元件。例如,处理装置可包括多个处理器或包括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控制器。并且,如并行处理器(parallel processor)的其他处理配置(processing configuration)也是可行的。
软件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代码(code)、指令(instruction)或它们中的一个以上组合,并且可以配置处理装置以根据需要进行操作,或独立地或共同地(collectively)命令处理装置。软件和/或数据可以具体表现为(embody)任何类型的机器、结构要素(component)、物理装置、虚拟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装置,以便由处理装置解释或向处理装置提供指令或数据。软件可以分散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并以分散的方式存储或执行。软件和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以上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
实施例的方法体现为可以通过各种计算机单元执行的程序指令的形式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此情况下,介质也可持续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或运行或下载而临时存储。并且,介质可以为由单个硬件结合而成的多种记录单元或存储单元,并不限定于直接连接计算机系统的介质,也可以为分散存在于网络上。例如,作为介质的例示,可包括硬盘、软盘和磁带等磁性介质,如CD-ROM和DVD等的光学记录介质、软式光盘(flopticaldisk)等磁光介质(magneto-optical medium)、以及ROM、RAM、闪存等来存储程序指令。并且,作为另一介质的示例,介质可以为由供应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商店、供应其他多种软件的网站、服务器等管理的记录介质或存储介质。
如上所述,虽然参考有限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上说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例如,以不同于所述方法的顺序执行所说明的技术,和/或以不同于所述方法的形式结合或组合所说明的系统、结构、装置、电路等结构要素,或即使被其他结构要素或等同技术方案代替或替换,也可以达到适当的结果。
因此,其他实施方式、其他实施例和等同于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内容也落入所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痴呆症诊断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
包括实现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至少一个处理器,
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
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
痴呆症诊断部,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上述痴呆症诊断部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痴呆症诊断部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上述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依次开闭上述多个电极对,使得上述电流一次注入一个电极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剩余电极对,以停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除注入上述电流的电极对之外的剩余电极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对选择部,在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来形成上述多个电极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对选择部在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选择与记忆力有关的多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及附着在上述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来形成多个追加电极对,
上述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以通过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注入上述电流,
上述痴呆症诊断部在至少一个频率下比较每个上述追加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上述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的认知力及记忆力的减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在上述至少一个频率下从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上述痴呆症诊断部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发生认知力减退及记忆力减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依次开闭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使得上述电流一次注入一个追加电极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对控制部控制上述剩余追加电极对,以停用上述多个追加电极对中除注入上述电流的追加电极对之外的剩余追加电极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痴呆症诊断系统还包括:
频率转换器,用于转换信号的频率;
恒定电流发生器,基于上述信号来产生恒定电流;
电极部,包括上述多个电极对,以通过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包括的电极对控制部来将从上述恒定电流发生器输出的上述电流注入到上述诊断对象的头皮;以及
电压检测器,依次测定每个上述电极对的电压并传递到上述痴呆症诊断部,以使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所包括的痴呆症诊断部获取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痴呆症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部由基于国际10-20标准的电极配置法的多个电极构成。
13.一种痴呆症诊断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步骤,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
诊断步骤,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诊断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当在上述多个电极对中检测到阻抗大小为上述预设阻抗值以上的一个以上电极对时,诊断为上述诊断对象患有痴呆症。
15.一种记录在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为了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来执行痴呆症诊断方法而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上述痴呆症诊断方法包括:
控制步骤,控制多个电极对,以分别通过由附着在诊断对象的多个电极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形成的多个电极对注入电流,上述任意两个以上电极包括与上述诊断对象的额叶有关地附着的多个电极;以及
诊断步骤,根据注入上述电流的结果,比较每个上述电极对的阻抗大小与预设阻抗值来诊断上述诊断对象是否患有痴呆症。
CN202180078159.3A 2020-03-24 2021-11-02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4719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035413 2020-03-24
KR10-2021-0030953 2021-03-09
KR1020210030953A KR20210119299A (ko) 2020-03-24 2021-03-09 두뇌 임피던스 패턴을 이용하는 치매 진단 방법 및 시스템
PCT/KR2021/015655 WO2022191376A1 (ko) 2020-03-24 2021-11-02 두뇌 임피던스 패턴을 이용하는 치매 진단 방법 및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1987A true CN116471987A (zh) 2023-07-21

Family

ID=7807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8159.3A Pending CN116471987A (zh) 2020-03-24 2021-11-02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4468A1 (zh)
EP (1) EP4306039A1 (zh)
KR (1) KR20210119299A (zh)
CN (1) CN116471987A (zh)
WO (1) WO2022191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1131B1 (ko) * 2021-11-23 2023-11-13 한국 한의학 연구원 사용자의 치매 정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1319B2 (ja) 2000-12-18 2004-10-27 株式会社脳機能研究所 脳活動自動判定装置
JP4833202B2 (ja) * 2004-06-18 2011-12-07 ニューロントリ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神経学的疾患のための誘発反応試験システム
KR20180017690A (ko) * 2016-08-10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정보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37970B1 (ko) * 2017-05-17 2019-10-30 주식회사 데이터사이언스랩 뇌파 측정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치매 진단 및 예방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047821B2 (en) * 2018-05-31 2021-06-29 Analog Devices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Bio-impedance and contact impedances measurement
KR20200073974A (ko) * 2018-12-14 202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임피던스 측정 및 전기 자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6039A1 (en) 2024-01-17
US20230404468A1 (en) 2023-12-21
WO2022191376A1 (ko) 2022-09-15
KR20210119299A (ko) 202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2703B (zh) 一种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KR102226875B1 (ko) 기계학습 모델을 이용한 심장질환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Patel et al. Hard real-time closed-loop electrophysiology with the Real-Time eXperiment Interface (RTXI)
CN116471987A (zh) 利用大脑阻抗图案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及系统
Pequito et al. Minimum number of probes for brain dynamics observability
Michalareas et al. Investigating causality between interacting brain areas with multivariate autoregressive models of MEG sensor data
Schinkel et al. Brain signal analysis based on recurrences
US11503019B2 (en) Multiuser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ultiuser measurement system
JP2014235127A (ja) 試験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データの書込方法
US11307253B2 (en) Self-test of an asynchronous circuit
CN108814584B (zh) 心电信号检测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78563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230047143A (ko) 양자 축퇴성 프로빙에 의한 마요라나 큐비트 캘리브레이트
US20110071795A1 (en)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sing Combined Signals
KR102651171B1 (ko) 생체 전위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220292011A1 (en) Automated application testing of mutable interfaces
CN103631316A (zh) 用于输出复杂触发信号的多级触发系统
CN107807885A (zh) 任务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Ryabinin et al. Ontology-driven toolset for audio-visual stimuli representation in EEG-based BCI research
KR102651172B1 (ko) 두뇌 임피던스 측정 기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6505137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est system
CN109965873B (zh) 生物功能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8226725B (zh) 局部放电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2217692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291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 situ analog signal diagnostic and debugging with calibrate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