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4420B -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4420B
CN116464420B CN202310720320.3A CN202310720320A CN116464420B CN 116464420 B CN116464420 B CN 116464420B CN 202310720320 A CN202310720320 A CN 202310720320A CN 116464420 B CN116464420 B CN 116464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at
joint
fil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0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4420A (zh
Inventor
武玉建
刘东立
朱春明
马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Yuanfa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Yuanfa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Yuanfa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Yuanfa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03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4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4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4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4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4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2Subsoil filtering
    • E21B43/04Gravelling of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2Packers; Plugs
    • E21B33/127Packers; Plugs with inflatable slee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井充填防砂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包括上接头、充填工具本体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分别套设在所述充填工具本体的一端,所述充填工具本体包括承重结构、上中心管、下中心管、解封结构、填充结构、密封结构和留井结构,当充填防砂施工完成后,通过上提油管带动上接头至密封结构上行,通过上行的带动力和下接头配合,使密封结构与留井结构分离,从而使油井内只剩下留井结构和下接头,为后期打捞防砂管柱根除了造成卡管柱的所有因素,解决了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进行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现象,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充填防砂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背景技术
砾石充填防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砂技术,该方法防砂可在井眼内(裸眼或套管内)正对出砂地层下入金属全焊接的绕丝筛管,然后泵入砾石砂浆于筛管和井眼环空,如果是套管射孔完成井,还要将部分砾石挤入射孔炮眼和周围地层空穴内,利用充填砾石的桥堵作用来阻止地层砂运移,而充填砾石又被阻隔于筛管周围。这种多级过滤屏障,保证油流沿充填体内多孔系统经过筛管被源源不断地举升至地面,而地层砂则被挡在地层内不会进入井筒,实现油井生产不出砂或轻微出砂。
进行砾石充填防砂施工必不可少的便是砾石充填工具,常规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其充填工具留在井内。如中国专利号CN200720019002公布的“高压封隔一次挤压循环充填工具”和中国专利号CN200620009205公布的“高压一次挤压循环充填工具”两种充填工具。
但是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需倒扣丢手,充填工具留在井内的结构包括封隔部分、锚定部分和充填部分,因为上述部分外径较大和特殊材质等问题,在后续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问题,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以解决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进行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现象,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包括上接头、充填工具本体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分别套设在所述充填工具本体的一端,所述充填工具本体包括:
承重结构,接设在所述上接头的一端;
上中心管,其一端接设在所述承重结构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
下中心管,其一端与所述上中心管远离承重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结构,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上,且所述解封结构的内部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一处连通;
填充结构,接设在所述下中心管远离所述上中心管的一端;
密封结构,其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中,且另一端接设在所述填充结构远离所述下中心管的一端;
留井结构,套设在所述密封结构上,所述留井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
释放接头,其一端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中心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释放接头靠近所述上接头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一通井孔;
解封球座,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的内部,所述解封球座靠近所述上中心管的一处通过至少一个解封剪钉与所述释放接头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球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释放接头的承重锁块;
解封球,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的内部,所述解封球位于所述解封球座靠近上接头的一处;
承重接头,套设在所述释放接头上,所述承重接头的一端固设有承重管,且所述承重接头与承重管的连接处与所述承重锁块适配卡接。
优选的,所述解封结构包括:
座封过桥接头,套设在下中心管上,所述座封过桥接头上设有多个与下中心管连通的水眼;
液压部,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上,
座封管,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上,所述座封管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远离所述上中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驱动部,套设在所述座封管上,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液压部相抵。
优选的,所述液压部包括:
锁止管,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上,所述锁止管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靠近水眼的一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锁止管靠近所述承重管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二通井孔;
液缸,套设在所述锁止管上,且所述液缸在所述锁止管上可任意滑动;
锥体,套设在所述座封管上,所述锥体的一端与所述液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止管和所述液缸之间设有压环和锁环,所述压环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井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液缸固定连接,且所述锁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缸的内部和所述压环相抵。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封隔管,套设在所述座封管上,所述封隔管的一端与所述座封管远离所述锁止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锁块,设置在所述下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解封锁块穿设在所述封隔管上;
胶筒,套设在所述封隔管上,且所述胶筒的一端与所述锥体适配相抵;
封隔座,套设在所述封隔管上,且所述封隔座的一端与所述胶筒卡接;
解封锁块托,设置在所述封隔座与所述封隔管之间,所述解封锁块托与所述封隔座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锁块托与所述解封锁块适配卡接。
优选的,所述填充结构包括:
充填管,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上,所述充填管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井孔;
充填套,套设在所述封隔管上,所述充填套的一端与所述封隔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套设有与第三通井孔连通的第四通井孔;
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充填套和所述充填管之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充填套远离所述封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反洗管,设置在所述充填管的内部,且所述反洗管的一端与所述充填管远离所述下中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反洗管的内部焊设有档杆,所述反洗管靠近所述充填管的一处设有第五通井孔;
座封球座,设置在所述充填管的内部,所述座封球座位于所述第三通井孔设置,且所述座封球座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座封剪钉与所述充填管固定连接;
座封球,设置在所述充填管的内部,所述座封球位于所述座封球座靠近下中心管的一处;
其中,锁止管、上中心管、下中心管、座封过桥接头、座封管、封隔管、充填套、充填管、连接管和反洗管之间配合形成循环通道,且所述循环通道通过解封锁块收缩,以完成释放工作。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支撑套,套设在所述反洗管上,所述支撑套的一端与所述反洗管远离所述充填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下接头的内部;
防沉砂球,设置在所述反洗管的内部,所述防沉砂球卡设在所述反洗管和所述支撑套的连接处;
密封管,套设在所述支撑套上,所述密封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充填套的一端固定连接;
防尘套,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防尘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经过延伸套设在留井结构上;
丢手锁块座,套设在所述支撑套上,且所述丢手锁块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冲管接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的内部,所述冲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中。
优选的,所述留井结构包括:
丢手锁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套上,且所述丢手锁块穿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上;
留井打捞接头,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上,所述留井打捞接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尘套的内部;
丢手解锁管,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上,所述丢手解锁管的一端与所述留井打捞接头远离所述防尘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下接头上,且所述丢手解锁管与所述丢手锁块适配卡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上接头、承重结构、上中心管、下中心管、解封结构、填充结构、密封结构和留井结构组装在一起,可进行正常砾石充填工作,通过设置密封结构,从而避免密封结构与留井结构之间的可拆卸部分进入杂质,导致难以分离的问题,当充填防砂施工完成后,通过上提油管带动上接头至密封结构上行,通过上行的带动力和下接头配合,使密封结构与留井结构分离,从而使油井内只剩下留井结构和下接头,为后期打捞防砂管柱根除了造成卡管柱的所有因素,解决了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进行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现象,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在A-A处的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在A-A处的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上接头;2、下接头;3、承重结构;4、上中心管;5、下中心管;6、解封结构;7、填充结构;8、密封结构;9、留井结构;10、释放接头;11、第一通井孔;12、解封球座;13、解封剪钉;14、承重锁块;15、解封球;16、承重接头;17、承重管;18、座封过桥接头;19、水眼;20、座封管;21、锁止管;22、第二通井孔;23、液缸;24、锥体;25、压环;26、锁环;27、封隔管;28、解封锁块;29、胶筒;30、封隔座;31、解封锁块托;32、充填管;33、第三通井孔;34、充填套;35、第四通井孔;36、连接管;37、反洗管;38、档杆;39、第五通井孔;40、座封球座;41、座封剪钉;42、座封球;43、循环通道;44、支撑套;45、防沉砂球;46、密封管;47、防尘套;48、丢手锁块座;49、冲管接头;50、丢手锁块;51、留井打捞接头;52、丢手解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包括上接头1、充填工具本体和下接头2,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2分别套设在所述充填工具本体的一端,所述充填工具本体包括:
承重结构3,接设在所述上接头1的一端;
上中心管4,其一端接设在所述承重结构3远离所述上接头1的一端;
下中心管5,其一端与所述上中心管4远离承重结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结构6,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且所述解封结构6的内部与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处连通;
填充结构7,接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远离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端;
密封结构8,其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2中,且另一端接设在所述填充结构7远离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端;
留井结构9,套设在所述密封结构8上,所述留井结构9的一端与所述下接头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8可拆卸连接。
举例说明,通过将上接头1、承重结构3、上中心管4、下中心管5、解封结构6、填充结构7、密封结构8和留井结构9组装在一起,可进行正常砾石充填工作,通过设置密封结构8,从而避免密封结构8与留井结构9之间的可拆卸部分进入杂质,导致难以分离的问题,当充填防砂施工完成后,通过上提油管带动上接头1至密封结构8上行,通过上行的带动力和下接头2配合,使密封结构8与留井结构9分离,从而使油井内只剩下留井结构9和下接头2,为后期打捞防砂管柱根除了造成卡管柱的所有因素,解决了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进行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现象,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的问题。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承重结构3包括:
释放接头10,其一端与所述上接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中心管4固定连接,且所述释放接头10靠近所述上接头1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一通井孔11;
解封球座12,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10的内部,所述解封球座12靠近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处通过至少一个解封剪钉13与所述释放接头10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球座12上设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释放接头10的承重锁块14;
解封球15,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10的内部,所述解封球15位于所述解封球座12靠近上接头1的一处;
承重接头16,套设在所述释放接头10上,所述承重接头16的一端固设有承重管17,且所述承重接头16与承重管17的连接处与所述承重锁块14适配卡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解封结构6包括:
座封过桥接头18,套设在下中心管5上,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设有多个与下中心管5连通的水眼19;
液压部,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
座封管20,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所述座封管20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远离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
驱动部,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液压部相抵。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部包括:
锁止管21,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所述锁止管21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靠近水眼19的一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管17固定连接,且所述锁止管21靠近所述承重管17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二通井孔22;
液缸23,套设在所述锁止管21上,且所述液缸23在所述锁止管21上可任意滑动;
锥体24,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所述锥体24的一端与所述液缸23固定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锁止管21和所述液缸23之间设有压环25和锁环26,所述压环25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井孔22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液缸23固定连接,且所述锁环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缸23的内部和所述压环25相抵。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部包括:
封隔管27,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所述封隔管27的一端与所述座封管20远离所述锁止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锁块28,设置在所述下中心管5的外壁上,所述解封锁块28穿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
胶筒29,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且所述胶筒29的一端与所述锥体24适配相抵;
封隔座30,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且所述封隔座30的一端与所述胶筒29卡接;
解封锁块托31,设置在所述封隔座30与所述封隔管27之间,所述解封锁块托31与所述封隔座30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锁块托31与所述解封锁块28适配卡接。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填充结构7包括:
充填管32,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所述充填管32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管5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管3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井孔33;
充填套34,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所述充填套34的一端与所述封隔管27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套34设有与第三通井孔33连通的第四通井孔35;
连接管36,设置在所述充填套34和所述充填管32之间,所述连接管36的一端与所述充填套34远离所述封隔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
反洗管37,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且所述反洗管37的一端与所述充填管32远离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反洗管37的内部焊设有档杆38,所述反洗管37靠近所述充填管32的一处设有第五通井孔39;
座封球座40,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所述座封球座40位于所述第三通井孔33设置,且所述座封球座40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座封剪钉41与所述充填管32固定连接;
座封球42,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所述座封球42位于所述座封球座40靠近下中心管5的一处;
其中,锁止管21、上中心管4、下中心管5、座封过桥接头18、座封管20、封隔管27、充填套34、充填管32、连接管36和反洗管37之间配合形成循环通道43,且所述循环通道43通过解封锁块28收缩,以完成释放工作。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结构8包括:
支撑套44,套设在所述反洗管37上,所述支撑套44的一端与所述反洗管37远离所述充填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下接头2的内部;
防沉砂球45,设置在所述反洗管37的内部,所述防沉砂球45卡设在所述反洗管37和所述支撑套44的连接处;
密封管46,套设在所述支撑套44上,所述密封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6远离所述充填套34的一端固定连接;
防尘套47,套设在所述连接管36上,所述防尘套4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6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经过延伸套设在留井结构9上;
丢手锁块座48,套设在所述支撑套44上,且所述丢手锁块座48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管46远离所述连接管36的一端固定连接;
冲管接头49,设置在所述支撑套44的内部,所述冲管接头49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44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2中。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留井结构9包括:
丢手锁块50,设置在所述支撑套44上,且所述丢手锁块50穿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
留井打捞接头51,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所述留井打捞接头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尘套47的内部;
丢手解锁管52,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所述丢手解锁管52的一端与所述留井打捞接头51远离所述防尘套47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下接头2上,且所述丢手解锁管52与所述丢手锁块50适配卡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整个工具下至设计深度后,投入座封球42,使座封球42落在座封球座40上,通过对油管正打压,液流从下中心管5的水眼19经座封过桥接头18进入液缸23内部,在压力推动下锥体24下行挤压胶筒29,同时带动液缸23、压环25和锁环26下行,锁环26与锁止管21配合锁紧,防止胶筒29收缩完成座封;
当充填防砂施工完成后,投入解封球15,使解封球15落在解封球座12上,通过正打压,使解封球15带动解封球座12剪断解封剪钉13,让解封剪钉13下行释放承重锁块14,承重锁块14在重力作用下内收,使承重管17与释放接头10脱离,上提油管时带动工具内部配件释放接头10、解封球15、解封球座12、上中心管4、下中心管5、充填管、座封球42、座封球座40、反洗管37、档杆38、支撑套44、防沉砂球45和冲管接头49上行释放解封锁块28,使封隔座30和解封锁块托31下行,使胶筒29收缩解封,完成解封动作,同时通过支撑套44带动丢手锁块座48上行,通过留井打捞接头51挤压丢手锁块50,使丢手锁块50内收,完成丢手解锁管52与丢手锁块座48的脱离动作,继续上提油管时,因充填管外径大于封隔管27,带动工具外部配件承重接头16、承重管17、锁止管21、压环25、液缸23、锁环26、座封过桥接头18、座封密封管46、锥体24、胶筒29、封隔管27、封隔座30、解封锁块托31、充填套、连接管36、密封管46、防尘套47和丢手锁块50上行脱离丢手解锁管52,至此该工具除留井打捞接头51、丢手解锁管52和下接头2外全部被带出井筒,为后期打捞防砂管柱根除了造成卡管柱的所有因素,解决了现有的充填工具在防砂施工完成后进行打捞时,常出现卡管柱现象,容易造成严重的井下事故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包括上接头(1)、充填工具本体和下接头(2),所述上接头(1)和所述下接头(2)分别套设在所述充填工具本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工具本体包括:
承重结构(3),接设在所述上接头(1)的一端;
上中心管(4),其一端接设在所述承重结构(3)远离所述上接头(1)的一端;
下中心管(5),其一端与所述上中心管(4)远离承重结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结构(6),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且所述解封结构(6)的内部与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处连通;
填充结构(7),接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远离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端;
密封结构(8),其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2)中,且另一端接设在所述填充结构(7)远离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端;
留井结构(9),套设在所述密封结构(8)上,所述留井结构(9)的一端与所述下接头(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8)可拆卸连接;
所述承重结构(3)包括:
释放接头(10),其一端与所述上接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中心管(4)固定连接,且所述释放接头(10)靠近所述上接头(1)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一通井孔(11);
解封球座(12),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10)的内部,所述解封球座(12)靠近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处通过至少一个解封剪钉(13)与所述释放接头(10)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球座(12)上设有至少一个穿过所述释放接头(10)的承重锁块(14);
解封球(15),设置在所述释放接头(10)的内部,所述解封球(15)位于所述解封球座(12)靠近上接头(1)的一处;
承重接头(16),套设在所述释放接头(10)上,所述承重接头(16)的一端固设有承重管(17),且所述承重接头(16)与承重管(17)的连接处与所述承重锁块(14)适配卡接;
所述解封结构(6)包括:
座封过桥接头(18),套设在下中心管(5)上,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设有多个与下中心管(5)连通的水眼(19);
液压部,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
座封管(20),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所述座封管(20)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远离所述上中心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
驱动部,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液压部相抵;
所述液压部包括:
锁止管(21),套设在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上,所述锁止管(21)的一端与所述座封过桥接头(18)靠近水眼(19)的一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管(17)固定连接,且所述锁止管(21)靠近所述承重管(17)的一处设有多个第二通井孔(22);
液缸(23),套设在所述锁止管(21)上,且所述液缸(23)在所述锁止管(21)上可任意滑动;
锥体(24),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所述锥体(24)的一端与所述液缸(23)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部包括:
封隔管(27),套设在所述座封管(20)上,所述封隔管(27)的一端与所述座封管(20)远离所述锁止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
解封锁块(28),设置在所述下中心管(5)的外壁上,所述解封锁块(28)穿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
胶筒(29),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且所述胶筒(29)的一端与所述锥体(24)适配相抵;
封隔座(30),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且所述封隔座(30)的一端与所述胶筒(29)卡接;
解封锁块托(31),设置在所述封隔座(30)与所述封隔管(27)之间,所述解封锁块托(31)与所述封隔座(30)固定连接,且所述解封锁块托(31)与所述解封锁块(28)适配卡接;
所述填充结构(7)包括:
充填管(32),套设在所述下中心管(5)上,所述充填管(32)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管(5)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管(3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井孔(33);
充填套(34),套设在所述封隔管(27)上,所述充填套(34)的一端与所述封隔管(27)固定连接,且所述充填套(34)设有与第三通井孔(33)连通的第四通井孔(35);
连接管(36),设置在所述充填套(34)和所述充填管(32)之间,所述连接管(36)的一端与所述充填套(34)远离所述封隔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
反洗管(37),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且所述反洗管(37)的一端与所述充填管(32)远离所述下中心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反洗管(37)的内部焊设有档杆(38),所述反洗管(37)靠近所述充填管(32)的一处设有第五通井孔(39);
座封球座(40),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所述座封球座(40)位于所述第三通井孔(33)设置,且所述座封球座(40)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座封剪钉(41)与所述充填管(32)固定连接;
座封球(42),设置在所述充填管(32)的内部,所述座封球(42)位于所述座封球座(40)靠近下中心管(5)的一处;
其中,锁止管(21)、上中心管(4)、下中心管(5)、座封过桥接头(18)、座封管(20)、封隔管(27)、充填套(34)、充填管(32)、连接管(36)和反洗管(37)之间配合形成循环通道(43),且所述循环通道(43)通过解封锁块(28)收缩,以完成释放工作;
所述密封结构(8)包括:
支撑套(44),套设在所述反洗管(37)上,所述支撑套(44)的一端与所述反洗管(37)远离所述充填管(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设置在下接头(2)的内部;
防沉砂球(45),设置在所述反洗管(37)的内部,所述防沉砂球(45)卡设在所述反洗管(37)和所述支撑套(44)的连接处;
密封管(46),套设在所述支撑套(44)上,密封管(4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6)远离所述充填套(34)的一端固定连接;
防尘套(47),套设在所述连接管(36)上,所述防尘套(4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6)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经过延伸套设在留井结构(9)上;
丢手锁块座(48),套设在所述支撑套(44)上,且所述丢手锁块座(48)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管(46)远离所述连接管(36)的一端固定连接;
冲管接头(49),设置在所述支撑套(44)的内部,所述冲管接头(49)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套(44)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设在所述下接头(2)中;
所述留井结构(9)包括:
丢手锁块(50),设置在所述支撑套(44)上,且所述丢手锁块(50)穿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
留井打捞接头(51),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所述留井打捞接头(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防尘套(47)的内部;
丢手解锁管(52),套设在所述丢手锁块座(48)上,所述丢手解锁管(52)的一端与所述留井打捞接头(51)远离所述防尘套(47)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下接头(2)上,且所述丢手解锁管(52)与所述丢手锁块(50)适配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管(21)和所述液缸(23)之间设有压环(25)和锁环(26),所述压环(25)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井孔(22)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液缸(23)固定连接,且所述锁环(2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缸(23)的内部和所述压环(25)相抵。
CN202310720320.3A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Active CN116464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0320.3A CN116464420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0320.3A CN116464420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4420A CN116464420A (zh) 2023-07-21
CN116464420B true CN116464420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17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0320.3A Active CN116464420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442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0521Y (zh) * 1998-06-21 1999-11-24 陈铁栓 一种新型油井封隔器
CN2736529Y (zh) * 2004-10-01 2005-10-2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防砂充填工具
CN2839555Y (zh) * 2005-06-16 2006-11-22 郭长文 丢手封隔器
CN201068789Y (zh) * 2007-02-14 2008-06-04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压裂防砂充填工具
WO2017058255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Remotely operated and multi-functional down-hole control tools
CN106948792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防砂用可开关控制阀的充填转换工具
CN109236247A (zh) * 2018-10-18 2019-0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留井锚定防砂充填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0521Y (zh) * 1998-06-21 1999-11-24 陈铁栓 一种新型油井封隔器
CN2736529Y (zh) * 2004-10-01 2005-10-2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防砂充填工具
CN2839555Y (zh) * 2005-06-16 2006-11-22 郭长文 丢手封隔器
CN201068789Y (zh) * 2007-02-14 2008-06-04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压裂防砂充填工具
WO2017058255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Remotely operated and multi-functional down-hole control tools
CN106948792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防砂用可开关控制阀的充填转换工具
CN109236247A (zh) * 2018-10-18 2019-0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留井锚定防砂充填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4420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5830B (zh) 投球式分层防砂工艺管柱及其方法
CN108386160B (zh) 能冲洗泵下筛管的解堵型防砂管柱结构
CN104963652A (zh) 自封压缩式封隔器
CN109339862B (zh) 一种整体式分层充填装置
CN210530810U (zh) 一种一趟下入多层充填工艺管柱
CN111042776B (zh) 防窜流分层充填防砂管柱及方法
CN116464420B (zh) 一种本体不留井充填工具
CN106481321A (zh) 存在大段泥岩隔层的裸眼水平井砾石充填工具及工艺
CN110700802B (zh) 一种石油修井工具的施工方法
CN211422607U (zh) 防砂管柱及采油系统
CN203420698U (zh) 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CN110821449A (zh) 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筛管完井管柱及解卡方法
CN108204226B (zh) 防砂管柱
CN213450304U (zh) 一种适用于滩海大斜度井的滤砂管防砂冲下解卡工艺管柱
CN210422576U (zh) 一种易打捞防砂管柱
CN111706304B (zh) 一种具有反循环功能的充填工具
CN115853471A (zh) 一种水平井卡封充填合采工艺管柱及方法
CN110965950B (zh) 一种异型连续油管地面分注工艺管柱
CN115992652A (zh) 一种裸眼水平井水泥封隔分段控水防砂完井管柱及方法
CN218716591U (zh) 一种充填防砂井用扶正式安全接头
CN110905438A (zh) 强制解封封隔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1058778U (zh) 一种碳酸盐岩油井筛管完井管柱
CN112324398B (zh) 一种防砂管柱及一种冲防砂一体化管柱
CN220203873U (zh) 一种分层找水生产一体化管柱
CN219262336U (zh)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中的套损井井下长效封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