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2578B -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2578B
CN116462578B CN202310402988.3A CN202310402988A CN116462578B CN 116462578 B CN116462578 B CN 116462578B CN 202310402988 A CN202310402988 A CN 202310402988A CN 116462578 B CN116462578 B CN 116462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atalyst
methyl
hydrogenation
autoc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29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2578A (zh
Inventor
黄文学
贾峥瑞
孙媛媛
马朋成
杨蕊
沈稳
张永振
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Sich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Sich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Sich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29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2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2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2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2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5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 C07C45/51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involving transformation of singly bound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to >C = O groups
    • C07C45/513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pyrolysis, rearrangement or decomposition involving transformation of singly bound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to >C = O groups the singly bound functional group being an etherified hydroxyl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具体如下:烯丙醇或炔丙醇与2‑烷氧基丙烯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作用下,一锅法发生Saucy‑Marbet重排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加氢反应,得到δ‑甲基酮产物。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一锅法实现了烯丙醇或炔丙醇向δ‑甲基酮的转化,对比目前现有的工艺流程,省去了重排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使得工艺流程更加简化高效。其次,重排反应结束后,本发明采用特种有机碱中和酸催化剂,避免了产物δ‑甲基酮的酮羰基发生加氢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炔丙醇或烯丙醇为原料,一锅法发生Saucy-Marbet重排和加氢反应得到δ-甲基酮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香料和医药中间体领域。
背景技术
δ-甲基酮结构广泛的存在于香料和医药分子中,例如6-甲基-2-庚酮,常温下是无色液体,沸点170-171℃,相对密度0.815,不但可以用于镇挛剂新握克丁的合成,还可以用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合成;假紫罗兰酮,学名6,10-二甲基-3,5,9-十一碳三烯-2-酮,分子中也含有δ-甲基酮结构,假紫罗兰酮不但是常用的香料,还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紫罗兰酮、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香精香料、营养品的合成中。其他一些含有δ-甲基酮结构的化合物,如六氢假紫罗兰酮、法尼基丙酮、植物酮等,同样是重要的香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综上所述,建议δ-甲基酮的广泛应用,发展快速、高效的δ-甲基酮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已知文献报道中,δ-甲基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重排反应合成不饱和酮,再通过氢化得到δ-甲基酮,目前用的最多重排方法有三种,分别是乙酰乙酸酯重排法、双乙烯酮重排法、烷氧基丙烯重排法。以六氢假紫罗兰酮为例,乙酰乙酸酯重排法即以去氢芳樟醇为原料,在异丙醇铝催化剂存在下和乙酰乙酸甲酯发生重排反应(反应温度160-180℃),脱除一分子二氧化碳和甲醇,得到不饱和酮,然后加氢得到六氢假紫罗兰酮(CN103012094A)。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原料乙酰乙酸甲酯价格昂贵、单耗大,反应中生成当量的二氧化碳和甲醇副产,原子经济性差,这些劣势都削弱了该方法的竞争力。
双乙烯酮重排法和乙酰乙酸甲酯重排法类似,也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芳樟醇和双乙烯酮发生重排反应(反应温度160-180℃),脱除一分子二氧化碳得到不饱和酮,然后加氢得到六氢假紫罗兰酮。该方法主要缺陷是双乙烯酮毒性大,性质活泼,不易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
烷氧基丙烯重排法,即以去氢芳樟醇和烷氧基丙烯为原料,在布朗斯特酸催化剂作用下发生Saucy-Marbet反应,该方法最早由Saucy和Marbet等报道(US3029287,US6184420;R.Marbet,G.Saucy,Helv.Chim.Acta.1967,50,1158-1167.),他们使用对甲苯磺酸、硫酸等强酸催化(反应温度110-130℃),可以高收率的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的起始原料烷氧基丙烯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前景。但是,目前已知专利报道中,该反应产物联烯酮热稳定性差,分离纯化困难,需要刮板、短程蒸发等特殊设备进行分离,然后加氢得到六氢假紫罗兰酮;因此该方法放大生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CN1293181A,CN1817841A,EP1092700;R.L.Snowden,S.Linder,Helv.Chim.Acta.2006,89,3071-3086.)。
综上所述,δ-甲基酮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维生素E、维生素K等医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已知专利报道的δ-甲基酮合成方法中,烷氧基丙烯重排法即Saucy-Marbet重排反应法,由于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同时反应条件温和,是经济性最优的合成方法。但是,目前该方法中间体联烯酮热稳定性差,分离纯化困难,需要刮板、短程蒸发等特殊的分离设备,成本较高;因此,亟待发展新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克服现有工艺流程的缺陷,从而促进炔丙醇和烷氧基丙烯Saucy-Marbet反应法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烯丙醇或炔丙醇与2-烷氧基丙烯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作用下,一锅法发生Saucy-Marbet重排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加氢反应,得到δ-甲基酮产物。
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中,所述酸催化剂选自磷酸、磷酸二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苯酯、磷酸二苄酯、硫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磷酸、磷酸二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苯酯、甲基磺酸;和/或,酸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05~0.2mol%,优选为0.1~0.15mol%。所述加氢催化剂选自钯碳、钯氧化铝、钯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加氢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5~2.0wt%,优选为0.1~0.15wt%。
本发明中,所述烯丙醇或炔丙醇选自2-甲基-3-丁烯-2-醇、2-甲基-3-丁炔-2-醇、3-甲基-1-戊烯-2-醇、3-甲基-1-戊炔-2-醇、去氢芳樟醇、芳樟醇、去氢橙花叔醇、橙花叔醇、去氢异植物醇、异植物醇、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3,7-二甲基辛炔-3-醇、3,7-二甲基辛烯-3-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2-甲基-3-丁烯-2-醇、2-甲基-3-丁炔-2-醇、3-甲基-1-戊烯-2-醇。
本发明中,所述2-烷氧基丙烯选自2-甲氧基丙烯、2-乙氧基丙烯、2-丙氧基丙烯、2-异丙氧基丙烯,优选为2-甲氧基丙烯、2-乙氧基丙烯。
本发明中,所述烯丙醇或炔丙醇与2-烷氧基丙烯摩尔投料比为1.0:2.5~4.0,如1:2.6、1:2.8、1:3、1:3.2、1:3.5、1:3.8。
本发明中,所述Saucy-Marbet重排反应温度为80~140℃,如90℃、100℃、110℃、120℃、130℃;和/或,反应时间为3~5小时,优选为3.5-4.5小时。
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Saucy-Marbet重排反应结束后,先降至加氢反应温度,然后加入中和剂淬灭酸催化剂,随后一锅法进行加氢反应;
所述中和剂选自1,1,3,3-四甲基胍、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丁胺、三辛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磷腈碱P4-叔丁基、2,8,9-三异丁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异丙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优选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所述中和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005~0.02mol%,优选为0.01-0.015mol%。
本发明中,所述加氢反应温度为30~60℃,如40℃、50℃;和/或,反应压力为1.0~3.0MPaG;和/或,反应时间0.5~3小时,如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
本发明中,所述加氢反应结束后,通过后处理实现δ-甲基酮反应液和加氢催化剂的分离,加氢催化剂可以多次套用。
本发明中,所述加氢反应结束后,通过精馏分离得到高纯度的δ-甲基酮产品,分离顺序依次是2-烷氧基丙烯、2,2-烷氧基丙烷、δ-甲基酮和重组分杂质;其中2-烷氧基丙烯、2,2-烷氧基丙烷均可以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一锅法实现烯丙醇或炔丙醇向δ-甲基酮的转化,对比目前现有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更加简化和高效。优选的方案中,特殊的有机碱中和剂的加入,不但中和了酸催化剂,避免了其对加氢催化剂的毒化,所产生的有机酸碱盐溶解性良好,不会析出、堵塞,不会污染加氢催化剂,有利于一锅法工艺。
2、采用目前的工艺流程,省去了不稳定联烯酮中间体的分离,避免分离过程中的变质损失,提升了整体的工艺收率;分部进行重排和加氢时,加氢需要额外加入溶剂,而一锅法工艺避免了溶剂的加入。
3、本发明采用特种有机碱中和酸催化剂,避免了产物δ-甲基酮的酮羰基发生加氢反应;所用有机碱沸点高,不影响加氢产物分离,增加了加氢催化剂套用次数。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使用药品:
2-甲基-3-丁烯-2-醇、2-甲基-3-丁炔-2-醇、去氢芳樟醇、3-甲基-1-戊炔-2-醇、去氢橙花叔醇、去氢异植物醇,九鼎试剂,99%(GC);3-甲基-1-戊烯-2-醇、芳樟醇、橙花叔醇,西格玛试剂,99%;异植物醇、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TCI,99%;3,7-二甲基辛炔-3-醇、3,7-二甲基辛烯-3-醇,Alfa试剂99%。
2-甲氧基丙烯,2-乙氧基丙烯,安耐吉化学,99%;钯碳、钯氧化铝、钯氧化硅,欣诺科。
磷酸、磷酸二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苯酯、磷酸二苄酯,安耐吉化学,99%;三(草酸根合)磷酸,阿尔法试剂,99%;硫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4-氯苯磺酸,99%,百灵威试剂;
1,1,3,3-四甲基胍、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磷腈碱P4-叔丁基、2,8,9-三异丁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异丙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阿尔德里奇试剂,98-99%;三乙胺,国药,AR。
本发明的气相色谱测试条件如下:仪器型号Shimadzu GC-2010-plus;色谱柱:DB-5(60m×0.25mm×0.25μm);柱温:起始温度50℃,以3℃/min升温至80℃,然后以10℃/min升温至120℃,最后以15℃/min升温至24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280℃;FID检测器温度:320℃;分流进样,分流比80:1;进样量:0.2μL;氢气流速:40mL/min;空气流速:400mL/min,尾吹气流速30mL/min。载气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燃气氢气,纯度不低于99.99%;辅助气(隔垫吹扫和尾):与载气具有相同性质的氮气。
实施例1
2-甲基-3-丁烯-2-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庚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2-甲基-3-丁烯-2-醇(43.1g,0.5mol)、2-甲氧基丙烯(144.2g,2.0mol)和催化剂85%磷酸(58mg,0.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2-甲基-3-丁烯-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异丁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343mg,1.0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215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3.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6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1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2-甲基-3-丁烯-2-醇,产物6-甲基-2-庚酮内标收率为97.2%。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3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庚酮。
实施例2
2-甲基-3-丁烯-2-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庚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2-甲基-3-丁烯-2-醇(51.7g,0.6mol)、2-甲氧基丙烯(108.2g,1.5mol)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75mg,0.3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2-甲基-3-丁烯-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105mg,0.6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1.03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1.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3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0.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2-甲基-3-丁烯-2-醇,产物6-甲基-2-庚酮内标收率为98.1%。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15次活性保持不变,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庚酮。
实施例3
2-甲基-3-丁炔-2-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庚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2-甲基-3-丁炔-2-醇(54.7g,0.65mol)、2-甲氧基丙烯(140.6g,1.95mol)和催化剂甲基磺酸(147mg,1.3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8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2-甲基-3-丁炔-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异丁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524mg,1.3mmol)中和催化剂甲基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550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2-甲基-3-丁炔-2-醇,产物6-甲基-2-庚酮内标收率为99.4%。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3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庚酮。
实施例4
3-甲基-1-戊烯-2-醇和2-乙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辛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甲基-1-戊烯-2-醇(61.1g,0.61mol)、2-甲氧基丙烯(110.0g,1.53mol)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180mg,0.6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4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甲基-1-戊烯-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214mg,1.2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0.5%Pd/C(611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3.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辛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甲基-1-戊烯-2-醇,产物6-甲基-2-辛酮内标收率为98.5%。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0.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0.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14次活性保持不变,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辛酮。
实施例5
3-甲基-1-戊炔-2-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辛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甲基-1-戊炔-2-醇(52.0g,0.53mol)、2-乙氧基丙烯(114.12g,1.33mol)和催化剂甲基磺酸(120mg,1.1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1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甲基-1-戊炔-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427mg,1.1mmol)中和催化剂甲基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10%Pd/C(520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3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辛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甲基-1-戊炔-2-醇,产物6-甲基-2-辛酮内标收率为96.9%。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10%Pd/C催化剂和反应液,10%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3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辛酮。
实施例6
去氢芳樟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去氢芳樟醇(65.5g,0.43mol)、2-甲氧基丙烯(93.0g,1.29mol)和催化剂甲基磺酸(49mg,0.4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1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去氢芳樟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226mg,1.3mmol)中和催化剂对甲基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655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10-二甲基-4,5,9-十一烷三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去氢芳樟醇,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内标收率为99.3%。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1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实施例7
芳樟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芳樟醇(83.3g,0.54mol)、2-甲氧基丙烯(116.8g,1.62mol)和催化剂磷酸二甲酯(160mg,1.1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2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芳樟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75mg,1.1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甲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氧化铝(416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芳樟醇,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内标收率为99.5%。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氧化铝催化剂和反应液,5%Pd/氧化铝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3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实施例8
去氢橙花叔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去氢橙花叔醇(85.9g,0.39mol)、2-甲氧基丙烯(84.36g,1.17mol)和催化剂苯磺酸(109mg,0.6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去氢橙花叔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磷腈碱P4-叔丁基(436mg,1.0mmol)中和催化剂苯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氧化硅(859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去氢橙花叔醇,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内标收率为98.9%。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氧化硅催化剂和反应液,5%Pd/氧化硅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实施例9
橙花叔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橙花叔醇(84.5g,0.38mol)、2-甲氧基丙烯(82.2g,1.14mol)和催化剂磷酸二苄酯(124mg,0.4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橙花叔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97mg,0.4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苄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845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橙花叔醇,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内标收率为98.8%。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6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实施例10
去氢异植物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去氢异植物醇(150.2g,0.51mol)、2-甲氧基丙烯(110.3g,1.53mol)和催化剂乙基磺酸(99mg,0.8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1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4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去氢异植物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磷腈碱P4-叔丁基(570mg,0.8mmol)中和催化剂乙基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1.50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去氢异植物醇,产物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内标收率为98.4%。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
实施例11
异植物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异植物醇(94.9g,0.32mol)、2-甲氧基丙烯(69.2g,0.96mol)和催化剂三(草酸根合)磷酸(223mg,0.6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4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异植物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225mg,1.3mmol)中和催化剂三(草酸根合)磷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950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异植物醇,产物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内标收率为97.9%。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1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18-四甲基-2-十九烷酮。
实施例12
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和2-乙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98.7g,0.44mol)、2-乙氧基丙烯(113.7g,1.32mol)和催化剂4-氯苯磺酸(100mg,0.4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1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2,8,9-三异丙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311mg,0.9mmol)中和催化剂4-氯苯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215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内标收率为98.7%。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7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实施例13
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和2-乙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101.9g,0.45mol)、2-甲氧基丙烯(97.3g,1.35mol)和催化剂磷酸二乙酯(82mg,0.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2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异丙醇胺(304mg,1.4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乙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1.02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内标收率为99.3%。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14次活性保持不变,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实施例14
3,7-二甲基辛炔-3-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7-二甲基辛炔-3-醇(81.8g,0.53mol)、2-甲氧基丙烯(114.7g,1.59mol)和催化剂甲基磺酸(60mg,0.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7-二甲基辛炔-3-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1,1,3,3-四甲基胍(114mg,1.1mmol)中和催化剂甲基磺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818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7-二甲基辛炔-3-醇,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内标收率为98.6%。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实施例15
3,7-二甲基辛烯-3-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3,7-二甲基辛烯-3-醇(76.6g,0.49mol)、2-甲氧基丙烯(106.0g,1.47mol)和催化剂三(草酸根合)磷酸(171mg,0.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2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3,7-二甲基辛烯-3-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160mg,1.0mmol)中和催化剂三(草酸根合)磷酸,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766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2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3,7-二甲基辛烯-3-醇,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内标收率为98.9%。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5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
实施例16
去氢芳樟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不加有机碱中和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去氢芳樟醇(63.9g,0.42mol)、2-甲氧基丙烯(90.9g,1.26mol)和催化剂甲基磺酸(47mg,0.4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1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去氢芳樟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不加有机碱中和甲基磺酸,直接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639m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2.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4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反应时间延长至3小时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10-二甲基-4,5,9-十一烷三烯-2-酮仍未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去氢芳樟醇,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内标收率为84.6%。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2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10-二甲基-2-十一烷酮和中间体的混合物。
实施例17
2-甲基-3-丁烯-2-醇和2-甲氧基丙烯合成6-甲基-2-庚酮,不采用一锅法工艺
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2-甲基-3-丁烯-2-醇(80.1g,0.93mol)、2-甲氧基丙烯(167.7g,2.325mol)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116mg,0.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2-甲基-3-丁烯-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醇胺(105mg,0.6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随后采用精馏分离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分离得到中间体113.8g,收率97.0%,因分离造成的中间体损失为3%。
高压釜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1.6g)、6-甲基-5-庚烯-2-酮(113.8g,0.902mol)、乙醇(120mL)。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1.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3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0.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2-甲基-3-丁烯-2-醇,产物6-甲基-2-庚酮内标收率为98.0%。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回收套用10次。对比一锅法工艺,重排和加氢分步进行产品收率降低了~3%。
实施例18
2-甲基-3-丁烯-2-醇和2-甲氧基丙烯一锅法合成6-甲基-2-庚酮,三乙胺中和空气中,室温下向500mL高压釜中加入2-甲基-3-丁烯-2-醇(56.0g,0.65mol)、2-甲氧基丙烯(117.2g,1.625mol)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163mg,0.65mmol);密封高压釜,用氮气缓慢置换反应釜3次,最后保持釜内压力为常压。开启高压釜搅拌(600rpm)和外伴热,当反应釜内温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反应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原料2-甲基-3-丁烯-2-醇反应完全。将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加入有机碱三乙胺(155mg,1.3mmol)中和催化剂磷酸二苯酯,随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加氢催化剂5%Pd/C(1.03g)。上述操作完成后,向反应釜中引入氢气,氢气压力为1.0MPa,将反应釜升温至30℃后,开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保温、保压加氢0.5小时后取样,GC检测分析,重排中间体6-甲基-5-庚烯-2-酮完全消失,相对于原料2-甲基-3-丁烯-2-醇,产物6-甲基-2-庚酮内标收率为93.4%。后处理,砂芯漏斗过滤分离5%Pd/C催化剂和反应液,5%Pd/C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2次,滤液进行蒸馏后得到产物6-甲基-2-庚酮。

Claims (13)

1.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烯丙醇或炔丙醇与2-烷氧基丙烯在酸催化剂和加氢催化剂共同作用下,一锅法发生Saucy-Marbet重排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加氢反应,得到δ-甲基酮产物,在所述Saucy-Marbet重排反应结束后,先降至加氢反应温度,然后加入中和剂淬灭酸催化剂,随后一锅法进行加氢反应,所述中和剂选自1,1,3,3-四甲基胍、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三丁胺、三辛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磷腈碱P4-叔丁基、2,8,9-三异丁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异丙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2,8,9-三甲基-2,5,8,9-四氮杂-1-磷酸双向环[3.3.3]十一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催化剂选自磷酸、磷酸二甲酯、磷酸二乙酯、磷酸二苯酯、磷酸二苄酯、硫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酸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05~0.2mo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酸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1~0.15mo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选自钯碳、钯氧化铝、钯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加氢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5~2.0w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1~0.15wt%。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醇或炔丙醇选自2-甲基-3-丁烯-2-醇、2-甲基-3-丁炔-2-醇、3-甲基-1-戊烯-2-醇、3-甲基-1-戊炔-2-醇、去氢芳樟醇、芳樟醇、去氢橙花叔醇、橙花叔醇、去氢异植物醇、异植物醇、3,7,11-三甲基十二炔-3-醇、3,7,11-三甲基十二烯-3-醇、3,7-二甲基辛炔-3-醇、3,7-二甲基辛烯-3-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烷氧基丙烯选自2-甲氧基丙烯、2-乙氧基丙烯、2-丙氧基丙烯、2-异丙氧基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醇或炔丙醇与2-烷氧基丙烯摩尔投料比为1.0:2.5~4.0。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ucy-Marbet重排反应温度为80~140℃;和/或,反应时间为3~5小时;和/或,所述加氢反应温度为30~60℃;和/或,反应压力为1.0~3.0MPaG;和/或,反应时间0.5~3小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aucy-Marbet重排反应温度为100-120℃;和/或,反应时间为3.5-4.5小时。
11.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选自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和/或,所述中和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005~0.02mol%。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用量为烯丙醇或炔丙醇底物的0.01-0.015mol%。
13.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结束后,通过精馏分离得到高纯度的δ-甲基酮产品,分离顺序依次是2-烷氧基丙烯、2,2-烷氧基丙烷、δ-甲基酮和重组分杂质。
CN202310402988.3A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Active CN116462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2988.3A CN116462578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2988.3A CN116462578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2578A CN116462578A (zh) 2023-07-21
CN116462578B true CN116462578B (zh) 2024-04-09

Family

ID=8717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2988.3A Active CN116462578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257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181A (zh) * 1999-10-15 2001-05-02 德古萨-于尔斯股份公司 制备不饱和的4,5-丙二烯酮、3、5-二烯酮以及相应的饱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1057A1 (de) * 2001-04-28 2002-10-31 Degus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eton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181A (zh) * 1999-10-15 2001-05-02 德古萨-于尔斯股份公司 制备不饱和的4,5-丙二烯酮、3、5-二烯酮以及相应的饱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2578A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4977B (zh) 一种由炔丙醇合成α,γ-不饱和二烯酮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
US4250337A (en) Two stage hydrogenation to make neopentyl glycol
US7838707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 using an ruthenium-promoted cobalt-based catalyst
US20050154239A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1,3 butylene glycol
US7560600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 using a promoted nickel-based catalyst
US881613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icyclic alcohol
US3801651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yrocatechol and its monoethers
US9056820B2 (en) Alicyclic alcohol
CN116462578B (zh) 一种一锅法合成δ-甲基酮的方法
CA1155462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 polyethers and methyl polyethers prepared by this process
US3963754A (en) 2-Vinyl-5-methyl-1,3-dioxane
US7524994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tetraalkylcyclobutane-1,3-diol using an iridium-promoted cobalt-based catalyst
Eisenbraun et al. Synthesis of polyalkyl-1-tetralo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naphthalenes
CN101765578A (zh) C6-c16脂肪族二醇的精制方法
US4288643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3-dimethyl-butene-2
US8933279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mixture of alcohols
CN113548952B (zh) 一种高品质假性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
CN111925275B (zh) 一种柠檬醛催化加氢制备香叶醇的方法
US3963755A (en) Mixture of 2(2'-propanal)-5-methyl-1,3-dioxane and 2(3'-propanal)-5-methyl-1,3-dioxane
US4263460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methyl-nonyl-acetaldehyde
US2819312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olyene aldehydes
CN107827723B (zh) 一种长链二酮合成方法
CN103012094B (zh) 一种紫罗兰酮系香料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US3819719A (en) Production of alkoxy phenolic compounds
EP2269971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2-alkyl-2-cycloalkene-1-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