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7266A -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7266A
CN116457266A CN202180076815.6A CN202180076815A CN116457266A CN 116457266 A CN116457266 A CN 116457266A CN 202180076815 A CN202180076815 A CN 202180076815A CN 116457266 A CN116457266 A CN 116457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bstrate
ground
substrates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6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旭
坂下登美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57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7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18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y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2Stacked spaced PCBs; Planar parts of folded flexible circuits having mounted components in between or spaced from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9Conductive planes
    • H05K2201/09345Power and ground in the same plane; Power planes for two voltages in one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相互传输信号的多个基板以及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器。并且,与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连接的接地线经由多个基板的一个接地端与其他基板的接地端连接。这样,在内置多个基板的电子控制装置中,能够使接地线的布线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

Description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多个基板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内置多个基板的电子控制装置中,对于各基板来说,需要将直流电源的接地端连接。作为相对于各基板将直流电源的接地端连接的方法,如(日本)特开2019-18707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在将直流电源的线束能够拆装结合的连接器内部使接地线分支而与各基板的接地端连接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870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接地线相对于基板的连接部位,需要安装电容器等噪声应对部件。在连接器的内部使接地线分支而与各基板连接的技术中,接地线相对于基板的连接部位有多个,在各连接部位必须安装噪声应对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电子控制装置中的接地线的布线变得复杂,并且会带来噪声应对部件的安装所导致的实际安装空间减少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接地线的布线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的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相互传输信号的多个基板和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器。而且,将与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线连接的接地线经由多个基板的一个接地端与其他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有益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内置多个基板的电子控制装置中,能够使接地线的布线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动力转向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马达单元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连接器单元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在电源基板的表面安装的电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在控制基板的表面安装的电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在控制基板的背面安装的电子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接地线的布线布局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从电源端子向控制基板供给电源电压的供给路径的一个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降低噪声的线配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降低噪声的线配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降低噪声的线配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系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回路图。
图14是第二系统的接地端断线时接地端电流流通的路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接地线的布线布局的其他例子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即搭载于乘用车、公共汽车、卡车、建筑机械等车辆的电动动力转向系统100的一个例子。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100具备齿轮齿条式转向齿轮箱200和针对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力进行助力的马达单元300。
转向齿轮箱200具备:输入轴210,其经由转向轴与方向盘连接;小齿轮(未图示),其固定于输入轴210的前端部;齿条(未图示),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与小齿轮啮合;齿轮壳体220,其收纳小齿轮和齿条。在齿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横拉杆230,在横拉杆230的前端部连接有与转向节的羊角臂连接的球接头240。并且,在齿轮壳体220的两端部,为了抑制雨水、尘埃等异物进入其内部,分别安装有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伸缩的橡胶套250。另外,在输入轴210的中间部安装有检测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力即转向力矩的力矩传感器260。
在齿轮壳体220的规定部位,以马达单元300的轴线与齿轮壳体220的轴线大致平行的状态形成有用于安装马达单元300的安装部270。例如,安装部270形成于沿着马达单元300的接合面的外形的突出面,在其内部配置使马达单元300的旋转驱动力减速而向齿条传递的减速器和滚珠螺母齿轮(未图示)。
如图2所示,马达单元300具备:马达320,其具备有刷马达、无刷马达等;电子控制装置340,其内置有对马达320进行控制和驱动的电子电路。电子控制装置340一体地安装于马达320的背面、即与转向齿轮箱200的接合面位于相反侧的背面。而且,马达320的输出轴322与在齿轮壳体220的安装部270配设的减速器和滚珠螺母齿轮,经由它们来讲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齿条。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控制装置340可以与马达单元300分体。
马达单元300的马达320具备:定子(未图示),其具有两个系统的线圈;转子(未图示),其与输出轴322一体化;壳体324,其收纳定子和转子。因此,马达单元300的马达320被两系统的线圈的至少一方驱动,即使两系统的线圈的一方发生故障等,也能够针对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力进行助力。
如图2至图4所示,马达单元300的电子控制装置340具备:相互传输信号的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连接器单元370,其用于向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供给直流电源和控制信号;盖380,其收纳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在这里,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例如经由导线、柔性电缆、B to B连接器(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以相互间能够传递任意信号等的方式连接。并且,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通过螺钉326相对于在马达320的壳体324的底壁部形成的凸台324A,324B能够拆装地连接。
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冗余结构,在电源基板350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系统的平滑电路350A和逆变器电路350B、以及第二系统的平滑电路350C和逆变器电路350D。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实现冗余结构,在控制基板360的表面和背面安装有:第一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A、电源电路360B和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第二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D、电源电路360E和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而且,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和第二系统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构成为能够经由未图示的母线等向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B和第二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D供给驱动信号。
连接器单元370具备:电源连接器370A,其能够拆装地连接有第一系统的直流电源的线束;电源连接器370B,其能够拆装地连接有第二系统的直流电源的线束;控制连接器370C,其能够拆装地连接有传递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控制信号的线束。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以及控制连接器370C例如一体地竖立设置形成于平板状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一面。
盖380为轴向的一端具有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状,其开口端部压入固定于在马达320的壳体324的外周面形成的凹槽。并且,在盖380的底壁部,以使连接器单元370的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以及控制连接器370C在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有沿着它们的外形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盖380为使水分、尘埃等异物不侵入其内部,例如,优选通过使用液体密封剂等来确保与马达320的壳体324的密封。
在电动动力转向系统100中,如果驾驶员操作方向盘,则经由转向轴使输入轴210旋转,在输入轴210的前端部固定的小齿轮旋转而使齿条向左方或右方滑动。如果齿条向左方或右方滑动,则其滑动力经由横拉杆230和球接头240传递到转向节的转向臂,转向轮绕转向销的轴旋转而转向。
并且,电子控制装置340根据由力矩传感器260检测到的转向力矩确定方向盘的操作方向(旋转方向),并且根据转向力矩和车速来运算对驾驶员的操作力进行助力的马达320的操作量。然后,电子控制装置340向定子的线圈供给与马达320的操作量对应的驱动电流,驱动马达320的输出轴322使其旋转而对操作力进行助力。此时,电子控制装置340使用来自在马达320附设的旋转角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马达320进行反馈控制。
如图8所示,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的母线370A2而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并且,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经由在电源基板350与控制基板360之间相互传输信号的信号传递路径,在图示的例中为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最左方的导线372)而与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因此,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经由通过母线370A2、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以及导线372组成的图中虚线所示的接地线GL1,经过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而与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连接。另外,在母线370A2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之间配置有作为噪声应对部件的一个例子而能够例举的规定容量的电容器374。
如图8所示,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的母线370B2而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并且,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经由在电源基板350与控制基板360之间相互传输信号的信号传递路径,在图示的例中为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最右方的导线372)而与控制基板36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因此,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经由通过母线370B2、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以及导线372组成的图中虚线所示的接地线GL2,经过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而与控制基板36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另外,在母线370B2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接地端之间配置有作为噪声应对部件的一个例子而能够例举的规定容量的电容器374。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电源基板350中第一系统的接地端和第二系统的接地端彼此绝缘。
根据所述构成,与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连接的接地线GL1经由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而与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连接。并且,由于在第一系统的接地线GL1相对于电源基板350的连接点配置的电容器374,噪声得以降低,与将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和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连接的导线372中流通的电流叠加的噪声变小。因此,不需要在第一系统的接地线GL1相对于控制基板360的连接点配置噪声应对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接地线GL1的布线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另外,由于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能够实现电子控制装置340的成本降低和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基板中电子部件的安装空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系统中的作用和效果与第一系统中的上述作用和效果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的母线370A4而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平滑电路350A(参照位于左方的虚线)连接。并且,通过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平滑电路350A平滑化的电源电压经由通过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左方第二条的导线372)组成的电源线PL1而向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供给。因此,向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供给的电源电压在经由母线370A4向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平滑电路350A供给而平滑化后,经由电源线PL1向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供给。总之,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仅相对于经由母线370A2直接连接有第一系统的接地端子370A1的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连接。
如图9所示,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电源端子370B3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的母线370B4而与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平滑电路350C(参照位于右方的虚线)连接。并且,通过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平滑电路350C平滑化的电源电压经由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从右方第二条的导线372)组成的电源线PL2而向控制基板360的第二系统供给。因此,向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电源端子370B3供给的电源电压在经由母线370B4向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的平滑电路350C供给而平滑化后经由电源线PL2向控制基板360的第二系统供给。总之,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电源端子370B3仅相对于经由母线370B2直接连接有第二系统的接地端子370B1的电源基板350的第二系统连接。
在这里,如图10所示,在电源基板350与控制基板360之间相互传输信号的多条导线372中,可以将第一系统的接地线、GL1与电源线PL1接近配置并且将第二系统的接地线GL2和电源线PL2接近配置。这样,由于在第一系统的接地线GL1中流通的电流与在第一系统的电源线PL1中流通的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与该电流叠加的噪声相互抵消而变小,例如,能够提高第一系统的耐噪声性能。并且,由于在第二系统的接地线GL2中流通的电流与在第二系统的电源线PL2中流通的电流方向相反,因而与该电流叠加的噪声相互抵消而变小,例如,能够提高第二系统的耐噪声性能。
此时,针对第一系统的接地线GL1和电源线PL1、第二系统的接地线GL2和电源线PL2,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的厚度(板厚)也可以以更小的距离配置。这样,由于振幅大的相反相位的噪声相互干涉而抵消,因而噪声变得更小,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噪声性能。
然而,在控制基板360中需要使用第一系统的电源电路360B和第二系统的电源电路360E来生成将电源电压降压到规定电压的降压电压,将其向电源基板350供给。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多条导线372中,优选将第一系统的电源线PL1、接地线GL1以及从控制基板360向电源基板350供给降压电压的降压线DL1接近配置。这样,由于在电源线PL1中从电源基板350向控制基板360流通的电流与在降压线DL1和接地线GL1中从控制基板360向电源基板350流通的电流相向而行,因而与各电流叠加的噪声相互抵消而降低。此时,电源线PL1、接地线GL1以及降压线DL1如果以比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的厚度(板厚)小的距离配置,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噪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系统也是如此。
并且,在控制基板360中需要使用第一系统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和第二系统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来生成与用于驱动电源基板350的第一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B和第二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D的电源电压为同等电压的驱动信号,将其向电源基板350供给。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多条导线372中,优选将第一系统的电源线PL1、接地线GL1以及从控制基板360向电源基板350供给驱动信号的信号线SL1接近配置。这样,由于在电源线PL1中从电源基板350向控制基板360流通的电流与在信号线SL1和接地线GL1中从控制基板360向电源基板350流通的电流相向而行,并且它们的电压相等,与各电流叠加的噪声相互抵消而降低。此时,电源线PL1、接地线GL1以及信号线SL1如果以比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的厚度(板厚)小的距离配置,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噪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系统也是如此。
图13表示的是以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为前提、控制基板360的第一系统的接地端和第二系统的接地端成为一体的、具有公用接地端360G的电子控制装置340的控制系的概略回路图。在这里,马达单元300中的马达320的定子具备被第一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B驱动控制的第一的线圈320A和被第二系统的逆变器电路350D驱动控制的第二的线圈320B。需要说明的是,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马达320的控制系分为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
[第一系统]
作为直流电源的一个例子能够例举的电池BAT1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分别与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和电源端子370A3连接。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与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B的接地端子连接,并且与控制基板360的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并且,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与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B的电源端子连接,并且与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电源电路360B的电源端子连接。而且,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B向马达320的第一线圈320A输出驱动电流。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基板360的电源电路360B向微型计算机360A和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供给规定电压的直流电源。
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微型计算机360A、电源电路360B以及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的接地端子分别与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微型计算机360A向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输出控制信号,并且与第二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D连接。因此,第一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A构成为能够与第二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D相互传递任意信号(反之亦然)。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360A的控制信号,向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B输出驱动信号。
[第二系统]
作为直流电源的一个例子能够例举的电池BAT2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分别与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和电源端子370B3连接。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与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D的接地端子连接,并且与控制基板360的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并且,电源连接器370B的电源端子370B3与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D的电源端子连接,并且与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电源电路360E的电源端子连接。而且,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D向马达320的第二线圈320B输出驱动电流。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基板360的电源电路360E向微型计算机360D和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供给规定电压的直流电源。
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微型计算机360D、电源电路360E以及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的接地端子分别与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微型计算机360D向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输出控制信号。在控制基板360上安装的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F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360D的控制信号,向在电源基板350上安装的逆变器电路350D输出驱动信号。
在这里,对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和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任一接地端断线的情况下,哪种电流在图13所示电路的接地线中流通进行研究。例如,如图14所示,如果第二系统中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断线,则来自第二系统中的电源基板350的逆变器电路350D的接地端电流将无法返回电池BAT2。在该情况下,来自电源基板350的逆变器电路350D的接地端电流如图中虚线A所示,经由将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与控制基板360的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的电路和公用接地端360G而流入第一系统的接地线。
在第一系统的接地线中,通常流通有来自电源基板350的逆变器电路350B的接地端电流(图中虚线B所示)和来自控制基板360的微型计算机360A、电源电路360B以及逆变器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60C的接地端电流(图中虚线C所示)。而且,如果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子370B1发生断线,第二系统的接地端电流进一步向第一系统的接地线流通,则在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中流通有上述接地端电流A、B以及C,例如,超出规定的电源容量。因此,正常的电源连接器370A也发生故障,在电动动力转向系统100中,例如,存在发生突然丧失助力的危险。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断线时,在第二系统的接地线中同样流通过大的电流。
出于这样的理由,需要对在第一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A和第二系统的电源连接器370B的接地端中是否发生了断线进行检测,通过使发生了断线的系统的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停止,从而避免正常的电源连接器也发生故障。
于是,如图13和图14所示,分别针对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在将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与控制基板360的公用接地端360G连接的电路(接地线的中途)配设例如分流电阻器等电流检测元件400,420。而且,第一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A和第二系统的微型计算机360D常时监视来自电流检测元件400,420的输出,当其为规定值以上时停止逆变器电路的工作。此时,发生了故障的系统的微型计算机将故障发生通知给正常的系统的微型计算机,必要情况下,可以委托马达320的控制的接管。这样,能够提高对接地端的断线进行检测的功能的鲁棒性。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一方的系统发生故障,通过正常系统的马达320继续控制,因此不会影响动力转向系统100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马达单元300中的马达320和电子控制装置340成为冗余结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不采用冗余结构的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在该情况下,马达320仅有一个线圈并且电子控制装置340的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也仅有一个系统的控制系。
图15表示的是电子控制装置340的另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与先前实施方式混淆,针对与先前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标注’(斜引号)进行说明。
在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形成有一个电源连接器370A’和一个控制连接器(未图示)。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的母线370A2’而与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并且,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经由在电源基板350’与控制基板360’之间相互传输信号的信号传递路径、在图示的例中为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最左方的导线372’)而与控制基板360的接地端(未图示)连接。因此,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经由通过母线370A2’、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以及导线372’而组成的图中位于左方的虚线所示的接地线GL’而经过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与控制基板360’的接地端连接。另外,在母线370A2’与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之间,配设有作为噪声应对部件的一个例子能够例举的规定容量的电容器374’。
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经由贯穿连接器单元370’的连接器基座370D’的内部后向电源基板350’弯曲而延伸母线370A4’而与电源基板350’的平滑电路(参照位于图中右侧的虚线)连接。并且,被电源基板350’的平滑电路平滑化的电源电压经由通过多条导线372’中的一条(例如,位于左方第二条的导线272’)组成的电源线PL’向控制基板360’供给。因此,向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供给的电源电压,通过母线370A4’向电源基板350’的平滑电路供给而平滑化后,经由电源线PL’向控制基板360’供给。总之,电源连接器370A’的电源端子370A3’仅相对于经由母线370A2’直接连接有接地端子370A1’的电源基板350’连接。
通过上述构成,与电源连接器370A’的接地端子370A1’连接的接地线GL’经由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而与控制基板360’的接地端连接。并且,由于在接地线GL’相对于电源基板350’的连接点配置的电容器374’,噪声得以降低,因而与将电源基板350’的接地端与控制基板360’的接地端连接的导线372’中流通的电流叠加的噪声变小。因此,不需要在接地线GL’相对于控制基板360’的连接点配置噪声应对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接地线GL’的布线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另外,由于能够减少噪声应对部件,能够实现电子控制装置340的成本降低和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基板中电子部件的安装空间。
对于不采用冗余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340,需要注意的是,也能够应用采用了冗余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340中的其他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容易理解,针对各种上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省略其一部分、对其一部分进行适当组合、将其一部分替换为公知技术,能够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
例举其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340不限于电动动力转向系统100,例如,也能适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自主行驶系统等公知的系统。在该情况下,电源基板350至少安装有平滑电路350A,350C,控制基板360至少安装有微型计算机360A,360D。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340不限于电源基板350和控制基板360,也可以具有匹配控制对象系统的三个以上的基板。另外,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动力转向系统100的控制系中,可以使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公用的电池。
附图标记说明
340…电子控制装置;350、350’…电源基板;350A、350C…平滑电路;360、360’…控制基板;360A、360D…微型计算机;360G…公用接地端;370A、370A’、370B…电源连接器;370A1、370A1’、370B1…接地端子;370A3、370A3’、370B3…电源端子;400、420…电流检测元件;DL1、DL2…降压线;GL1、GL2、GL’…接地线;PL1、PL2、PL’…电源线;SL1、SL2…信号线。

Claims (15)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相互传输信号的多个基板和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连接的接地线经由所述多个基板的一个接地端与其他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多个基板包括:控制基板,其至少安装有微型计算机;电源基板,其至少安装有电源电压的平滑电路;
所述接地线经由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多个基板包括:控制基板,其至少安装有微型计算机;电源基板,其至少安装有电源电压的平滑电路;
所述接地线经由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电源连接器、所述微型计算机以及所述平滑电路具有双重化的冗余系统,
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是各系统间公用的公用接地端,
在各系统中将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控制基板的公用接地端连接的所述接地线配置有对在该接地线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仅相对于直接连接有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所述基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在所述多个基板之间,从所述基板的一方向所述基板的另一方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线与所述接地线接近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在所述多个基板之间,从所述基板的一方向所述基板的另一方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线、在所述基板的另一方将所述电源电压降压而向所述基板的一方供给的降压线、以及所述接地线接近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在所述多个基板之间,从所述基板的一方向所述基板的另一方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线、具有与从所述基板的另一方向所述基板的一方供给的所述电源电压相同程度的电压的信号线、以及所述接地线接近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
所述电源线和所述接地线以比所述基板的厚度小的距离配置。
10.一种接地线的布线方法,是具备相互传输信号的多个基板和直流电源的电源连接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线连接的接地线经由所述多个基板的一个接地端与其他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所述多个基板包括:控制基板,其至少安装有微型计算机;电源基板,其至少安装有电源电压的平滑电路;
将所述接地线经由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所述多个基板包括:控制基板,其至少安装有微型计算机;电源基板,其至少安装有电源电压的平滑电路;
将所述接地线经由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所述电源连接器、所述微型计算机以及所述平滑电路具有双重化的冗余系统,
所述控制基板的接地端是各系统间公用的公用接地端,
在各系统中将所述电源基板的接地端与所述控制基板的公用接地端连接的所述接地线配置有对在该接地线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将所述电源连接器的电源端子仅相对于直接连接有所述电源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所述基板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在所述多个基板之间,将从所述基板的一方向所述基板的另一方供给电源电压的电源线和所述接地线接近配置。
CN202180076815.6A 2021-01-14 2021-11-29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Pending CN1164572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4132 2021-01-14
PCT/JP2021/043558 WO2022153690A1 (ja) 2021-01-14 2021-11-29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グランドラインの配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7266A true CN116457266A (zh) 2023-07-18

Family

ID=8244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6815.6A Pending CN116457266A (zh) 2021-01-14 2021-11-29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4034A1 (zh)
JP (1) JPWO2022153690A1 (zh)
CN (1) CN116457266A (zh)
WO (1) WO20221536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16442A (ja) * 2022-07-26 2024-02-07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6228B2 (ja) * 2015-02-05 2018-09-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169405A (ja) * 2016-03-17 2017-09-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操舵制御装置
JP2019139557A (ja) * 2018-02-13 2019-08-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装置、機能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状態遷移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063747B2 (ja) * 2018-07-02 2022-05-09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0145856A (ja) * 2019-03-06 2020-09-10 日本電産モビリティ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4034A1 (en) 2024-02-29
JPWO2022153690A1 (zh) 2022-07-21
WO2022153690A1 (ja)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8474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99476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diagnostic method therefor
US11104375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837004B2 (en) Steering assisting system for vehicle
EP0753448A1 (en)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1140097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US1133218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US11932324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11541930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ontrol device
JP2020205663A (ja) 電源システム
CN116457266A (zh)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接地线的布线方法
US5699874A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2021097487A (ja) 電子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CN114175497A (zh) 电子控制装置以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US8550205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JP7472745B2 (ja)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CN113460155A (zh) 带有电池接口的顺应插针电力感应器
WO2024024244A1 (ja) 電動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WO2024024245A1 (ja) 電動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JP2008296854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ecu接地構造
US20240106264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20210300458A1 (en) Power pack flex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ation
KR20230162364A (ko) 조향 제어 장치
CN113771937A (zh) 电动转向助力方法、系统及其助力装置
JP2004168258A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