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7125A -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7125A
CN116457125A CN202180077838.9A CN202180077838A CN116457125A CN 116457125 A CN116457125 A CN 116457125A CN 202180077838 A CN202180077838 A CN 202180077838A CN 116457125 A CN116457125 A CN 116457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turning
turning tool
cutting
metal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7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当·约翰松
罗尼·洛夫
克里斯特·维克布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vik Coromant AB
Original Assignee
Sandvik Coroma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vik Coromant AB filed Critical Sandvik Coromant AB
Publication of CN116457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7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00Methods for turning or working essentially requiring the use of turning-machine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9/00Holders for non-rotary cutting tools; Boring bars or boring heads; Accessories for tool holders
    • B23B29/24Tool holders for a plurality of cutting tools, e.g. turr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10/00Details of turning tools
    • B23B2210/02Tool holders having multiple cutting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车削方法,包括步骤:提供金属工件(2);提供车削刀具(1),其中所述车削刀具(1)包括联接部分(3),其中所述联接部分(3)沿联接轴线(A2)延伸,其中所述车削刀具(1)包括第一切削元件(7)和第二切削元件(8),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元件(7)包括第一切削刃(5);其中所述第二切削元件(8)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6),该第二刀尖切削刃将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分开,并连接所述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所述第二后向切削刃(15);使所述金属工件(2)绕其旋转轴线(A1)沿一个方向(50)旋转;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一切削刃(5)处于切削状态;在一方向(19)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一切削刃(5)远离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朝向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二前向切削刃(13)以5–45°的第二进入角(β)处于切削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方向(18)是所述第一方向(17)的相反方向或基本相反方向。

Description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切削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本发明属于车削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换句话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NC车床的车削方法。
在金属切削中,车削是一种常见的操作。通常使用数控车床。通常,从金属工件加工出复杂形状。为了获得复杂形状,通常使用两个或更多个车削刀具,其中车削刀具有不同几何形状或不同定向。例如,一把车削刀具可以适于一个方向上的加工,而第二车削刀具可以适于不同方向上的加工。
通常,每个车削刀具配备一个车削刀片。在使用一个车削刀片进行车削后,通常将第一车削刀具转位到第二车削刀具。例如,数控车床可以包括转塔,并且通过将转塔旋转预定角度来实现从一个车削刀具到第二车削刀具的转位。通过转塔的旋转进行转位花费时间,这取决于例如数控车床。没有切削的时间可称为停机时间,诸如从一个刀具改变成或转位到另一刀具时的时间。
EP 1 317 981 A1公开了一种携带有多个车削刀片的刀具,由此通过车削刀具围绕联接轴线的旋转,可以快速实现不同的车削刀片之间的切换。
发明人已经发现,存在对于进一步改进的车削方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车削方法,尤其是一种其中至少两个切削元件被一个接一个地使用的车削方法,其中减少了停机时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广泛数量的数控车床的方法,特别是其中车削刀具不能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的数控车床。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能够以更有效方式加工出复杂形状的方法。又一目的是减少车削刀具的数量,这通过使用仅一个车削刀具而不是两个或更多个车削刀具来实现。又一个目的是改进利用单个车削刀具加工出具有复杂形状的部件的方法。
所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车削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金属工件;提供车削刀具,其中车削刀具包括联接部分,其中联接部分沿联接轴线延伸,其中车削刀具包括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其中第一切削元件包括第一切削刃,其中第二切削元件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该第二刀尖切削刃将第二前向切削刃和第二后向切削刃分开,并连接第二前向切削刃和第二后向切削刃;使金属工件围绕其旋转轴线沿一个方向旋转;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刃处于切削状态;在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刃远离金属工件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朝向金属工件移动;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二前向切削刃以5-45°的第二进入角处于切削状态,其中第二方向是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或基本相反方向。
该车削方法用于数控车床,即计算机或计算机化数字控制车床,即适合用于车削的任何数控机床,诸如车削车床、多任务机床、车铣机床或滑动头机床。提供金属工件。金属工件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是径向外表面。该径向外表面背对旋转轴线。该车削方法用于对该径向外表面进行车削,即用于外部车削。金属工件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金属工件被夹持装置夹持。夹持装置保持金属工件,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电机或主轴控制和驱动。
夹持装置可以是夹头卡盘、端面驱动器或三爪卡盘的形式,并且可以包括尾座。机器的床头箱(head-stock)端优选位于金属工件的第一端。金属工件的第二端与工件的第一端相反,并且可以是自由端。替代性地是,所述第二端与尾座或第二卡盘接触。
提供车削刀具。车削刀具包括前端和相反的后端,所述后端呈联接部分的形式。联接部分连接到数控车床,更具体地是连接到数控车床的机器接口,诸如连接到机器主轴或刀具转塔或夹刀柱。
联接部分的横截面可以具有正方形或矩形形状。联接部分可以是锥形的或基本上锥形的,诸如优选地是根据ISO标准26623-1。在该情况下,截头锥是类似锥体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渐缩部分形成所述ISO标准26623-1联接器的后部部分,并且为类似锥体的形状。联接部分优选地是锥形的,使得所述锥体或所述类似锥体的形状围绕联接轴线是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在该情况下,三重对称被认为是对称的。优选地是,所述锥体或所述类似锥体的形状的横截面积在向后方向上减小。联接部分可以采用中空渐缩柄部的形式,诸如根据DIN69893的HSK。
联接部分沿着联接轴线或中心轴线延伸,该中心轴线限定车削刀具的纵向轴线。车削刀具的沿着或平行于联接轴线测量得到的长度(即总长度)优选为50-400毫米(mm),甚至更优选为70-300mm。
车削刀具包括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分开。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优选地是切削刀片或车削刀片,即由耐磨材料(例如硬质合金)制成的可更换元件。替代性地是,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可以是单个耐磨元件的一部分,该耐磨元件优选地是由单块硬质合金制成的。第一切削元件包括第一顶表面。第一顶表面包括前刀面或前刀表面。
第一切削元件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一切削刃可以优选地是呈刀尖切削刃的形式,即该切削刃在俯视图中为凸形。第一切削刃或第一切削刃的一部分产生加工表面。第一切削元件可以是圆化切削刀片的形式,即该刀片在俯视图中为圆形或基本圆形。所述圆的半径优选为5-30mm。替代性地是,第一切削刃可以是在俯视图中为凸形的刀尖切削刃,优选地是呈圆弧的形式,具有0.2-1.6mm的曲率半径,并且布置在第一前向切削刃(即主要切削刃或主切削刃或前部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即辅助切削刃或尾部切削刃)之间,即连接第一前向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
第二切削元件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该第二刀尖切削刃将第二前向切削刃和第二后向切削刃分开,并连接第二前向切削刃和第二后向切削刃。第二切削元件包括第一顶表面。第二顶表面包括前刀面或前刀表面。第二前向切削刃是前部切削刃。第二后向切削刃是尾部切削刃。
第一顶表面在俯视图中可以具有菱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八边形形状、正方形形状、圆化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第一顶表面和第二顶表面各自可以是平坦的。替代性地是,所述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都可以是不平坦的或非平面的。优选地是,所述表面可以包括呈一个或多个突出和/或凹陷形式的一个或多个断屑装置。
第一顶表面所面对的方向为第一顶表面的法线,即垂直于第一顶表面的方向。如果第一切削元件是具有第一底表面的切削刀片或车削刀片的形式,则所述方向远离第一顶表面,并且远离第一底表面。
在第一顶表面不平坦的情况下,为了确定第一顶表面所面向的方向,可以将这样的第一顶表面限定为或近似于平行于第一中平面的平面,其中所述平面与第一切削刃或第一切削刃的至少一部分相交。如果第一切削元件是具有第一底表面的切削刀片或车削刀片的形式,则所述第一中平面是第一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之间的中间的平面。
或者,为了确定第一顶表面所面对的方向,所述第一顶表面可以被限定为与所有接壤或邻接第一顶表面的刀尖切削刃相交的平面。
对应的推理适用于第二顶表面和第二切削元件。
该方法包括使金属工件围绕其旋转轴线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步骤。该一个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即在第一进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的步骤。换句话说,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车削的步骤。
第一方向可以优选地是平行于旋转轴线,也称为纵向车削。所述步骤被包括在第一走刀(first pass)中,在进入切削和退出切削之间限定为第一走刀。第一走刀不一定是第一切削元件沿着直线的移动。当在第一方向上车削时,第一切削刃处于切削状态,即处于起作用状态。加工表面由第一切削刃形成。
在退出切削之后或在切削期间,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刃远离金属工件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朝向金属工件移动。在所述移动的至少一部分期间,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都不起作用,即在所述移动期间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都不进行金属切削。
车削刀具的移动可以是在垂直于联接轴线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进行。车削刀具的移动可以优选地是线性移动或包括线性移动。所述移动优选地是在没有围绕联接轴线的旋转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广泛范围的数控车床上。该移动可以是在与第一顶表面垂直或基本垂直的方向上进行。
所述移动是转位运动。换言之,该移动使得第一切削元件被置于不起作用位置,并且使得第二切削元件被置于起作用位置,即其中第二元件适合于从金属工件切削金属的位置。
该方法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的步骤。换句话说,在第二方向上进行车削。第二方向或第二进刀方向是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或基本相反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平行于旋转轴线,但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远离工件的第一端的方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朝向工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可以是夹持端,即工件的由夹持装置夹持的端部。所述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的步骤被包括在第二走刀中,在进入切削和退出切削之间限定第二走刀。第二走刀不一定是第一切削元件沿直线的移动。加工表面由第二刀尖切削刃形成。第二刀尖切削刃和第二前向切削刃起作用,使得第二前向切削刃以锐角的第二进入角起作用。锐角的第二进入角优选为5-45°,甚至更优选为5-30°。与第二进入角较大的情况相比,通过这种锐角的进入角,第二切削元件的刀片磨损减少。第二进入角是当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第二前向切削刃的进入角。
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二切削元件不起作用,即不进行切削,换言之,与金属工件分开。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一切削元件不起作用,即不进行切削,换言之,与金属工件分开。
优选地是,车削刀具的任何部分都不在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之间。换言之,优选地是,车削刀具的任何部分都不位于连接第一刀尖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的直线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削元件包括第一前向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其中第一切削刃是第一刀尖切削刃,其中第一刀尖切削刃将第一前向切削刃与第一后向切削刃分开,并连接第一前向切削刃与第一后向切削刃,其中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一前向切削刃形成5-45°的第一进入角。
通过这种方法,与第一进入角较大的情况相比,第一切削元件的磨损减少。
第一前向切削刃是主切削刃或主要切削刃,第一后向切削刃是辅助切削刃,优选地是,第一前向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各自在俯视图中是直的或线性的,或者是基本直的或基本线性的。第一刀尖切削刃在俯视图中为凸形,优选地是呈圆弧的形式,优选地是具有0.2-1.6mm的曲率半径。
第一切削元件的刀尖角限定为第一前向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之间的角度,该刀尖角优选地是小于或等于160°,甚至更优选地为30°-80°。
第一前向切削刃形成锐角的第一进入角,所述第一进入角为5-45°,甚至更优选地为5-30°。
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一刀尖切削刃和第一前向切削刃处于切削或起作用状态。
当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进行车削时,第一刀尖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优选地是沿旋转轴线间隔开恒定的距离。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二后向切削刃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
通过这种方法,第二切削元件可以加工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表面。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在径向上朝向旋转轴线移动硬盘车削刀具,使得第二切削元件处于切削状态。优选地是,所述步骤在沿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的步骤之前。
优选地是,所述后间隙角为91°-135°,更优选为93°-120°。进入角、刀尖角和后间隙角的总和等于180°。这适用于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两者。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后向切削刃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
通过这种方法,第一切削元件可以加工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表面。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在径向上朝向旋转轴线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元件处于切削状态。优选地是,所述步骤在沿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的步骤之前。
优选地是,所述后间隙角为至少91°,甚至更优选地为93°-120°。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步骤: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对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加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车削。
通过这种方法,粗加工和精加工操作可以仅用一个车削刀具进行。
该方法可以包括另一步骤: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元件处于切削状态,并且使得对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加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工。
该方法可以包括另一步骤,使得第一切削元件和第二切削元件相继交替地处于切削状态,其中当车削刀具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切削元件处于切削状态,并且当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第二切削元件处于切削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使得第一切削刃远离金属工件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朝向金属工件移动的步骤是在没有车削刀具围绕联接中心轴线旋转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述移动是在没有车削刀具围绕联接轴线或围绕平行于联接轴线的任何其它轴线旋转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广泛数量的数控机床。所述移动可以是线性移动,或者车削刀具可以在由两个机器轴线限定的平面(诸如数控车床的X-Z平面)中非线性地移动,例如以圆弧移动。由此,与旋转移动相比,转位时间可以更短。线性移动的另一效果在于,该方法可以使用没有旋转选项的数控车床执行。
优选地是,车削刀具在第一走刀期间、第二走刀期间或在第一走刀和第二走刀之间不围绕联接轴线旋转。优选地是,在第一走刀和第二走刀期间或在两者之间,车削刀具不围绕任何其它轴线(诸如任何平行于联接轴线的轴线)旋转。换句话说,该方法优选地是在没有车削刀具的任何旋转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联接轴线平行于或垂直于旋转轴线。
通过这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更多的数控车床。当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车削时,优选地是在该方法的所有步骤期间,联接轴线平行于或垂直于旋转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金属工件由夹持装置夹持,其中从夹持装置到第二刀尖切削刃的距离短于从夹持装置到第一切削刃的距离。
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到旋转的或能够旋转的主轴,并由其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可以呈例如夹头卡盘、三爪卡盘或端面驱动器的形式。所述距离是沿着或平行于旋转轴线测量得到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二刀尖切削刃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切削刃的前方,其中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一切削刃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二刀尖切削刃的前方。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加工出更多的形状,因为不起作用的切削元件与金属工件干涉的风险更小。前方应理解为沿着旋转轴线在进刀方向上的前方。更具体地是,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二刀尖切削刃在第一切削刃的表面生成部分的前方,其中在第二方向上移动车削刀具时,第一切削刃的表面生成部分在第二刀尖切削刃的前方。第一切削刃的表面生成部分优选地为第一刀尖切削刃的形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方向是远离金属工件的角部的方向。
角部或肩部被限定为与旋转轴线同心的第一表面和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相交部。第一表面可以是外部表面或内部表面,即孔内的表面。优选地是,第一表面是外部表面,即径向外部表面。所述角部优选为90°角部。所述角部优选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由第二切割元件形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在第三方向上进行车削,使得第二前向切削刃以钝角的第三进入角处于起作用状态,其中第三方向朝向旋转轴线。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用一个车削刀具加工出更复杂的部件形状。在第三方向上车削的步骤优选在沿第一方向进行车削之后。在第三方向上车削的步骤优选地是在沿第二方向进行车削之前。在第三方向上车削的步骤优选地是第二走刀的一部分,使得当在第三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车削时,第二切削元件连续地处于切削状态或起作用状态。因此,第二走刀优选地是非线性的。第三进入角优选为至少100°,更优选为至少110°。第三方向优选地是垂直于并朝向旋转轴线。当在第三方向上车削时,第二刀尖切削刃形成表面。
优选地是,通过在第三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车削形成外部角部或外部肩部。所述外部角部由两个表面形成,其中一个第一表面为柱形或锥形,并且一个第二表面为平坦的或锥形。所述两个表面由弯曲表面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角部或肩部由与旋转轴线同心的第一表面和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第二表面限定。第一表面可以是外部表面或内部表面,即孔内的表面。优选地是,第一表面是外部表面,即径向外部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由弯曲表面连接。优选地是,当在包括旋转轴线的平面中观察时,所述弯曲表面呈圆弧的形式。所述圆弧的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刀尖切削刃的半径。
第一方向优选地是朝向角部(即,所述角部)的方向。换句话说,第一走刀是在朝向待成形角部(would be corner)的方向上,优选地是,该待成形角部是在第二走刀之后完成的角部。因此,第一走刀包括对角部的粗加工,即去除一些但不是全部材料,以获得期望或预定的形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切削元件是第一车削刀片,其中第二切削元件是第二车削刀片,其中第一车削刀片包括第一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其中第一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由第一侧表面连接,其中第二车削刀片包括第二顶表面和第二底表面,其中第二顶表面和第二底表面由第二侧表面连接,其中第一顶表面和第二顶表面包括断屑装置。
第一车削刀片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一前向切削刃和第一后向切削刃。第二车削刀片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第二前向切削刃和第二后向切削刃。
第一顶表面包括前刀面。第二顶表面包括前刀面。第一底表面和第二底表面中的每一个底表面包括座置表面或接触表面。
优选地是,用于第一螺钉的第一通孔与第一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相交。
优选地是,用于第二螺钉的第二通孔与第二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相交。
断屑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突出和/或凹陷的形式。优选地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和/或凹陷被布置用以控制切屑或使切屑断裂。当在侧视图中观察刀片时,所述突出优选地突出到与顶表面接界的切削刃上方。断屑装置改进了在车削中的断屑。
根据一个实施例,联接部分的横截面是正方形或矩形的,或者包括锥形或基本锥形的部分。
所述横截面在垂直于联接轴线的平面内。联接部分优选地是包括锥形或基本锥形部分和环形部分,诸如优选地为带有凸缘接触表面的多边形中空渐缩交界面的形式(诸如根据ISO 26623-1:2014),或以带有凸缘接触表面的中空渐缩部的形式(诸如根据DIN69893、ISO 12164-1或ISO 12164-1F)。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另一步骤:布置车削刀具,使得金属工件位于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之间。
通过这种方法,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的转位可以通过沿联接轴线的线性移动来进行。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大量的数控车床。因此,在沿第一方向车削时以及在沿第二方向车削时,金属工件位于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之间。
优选地是,旋转轴线在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之间,或基本上在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刀尖切削刃之间。换言之,相对于金属工件的旋转轴线,利用第一切削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车削和利用第二切削元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车削是在相反两侧上。优选地是,与第一切削刃相关联的前刀面和与第二切削刃相关联的前刀面面向相反方向或基本相反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指令的计算机程序,该指令在由数控车床执行时使数控车床执行根据前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含在CAM软件产品中,即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软件。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形式,诸如USB棒、CD-ROM或数据流。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并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削刀具以及金属工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车削刀具和金属工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车削刀具的一部分以及金属工件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车削刀具的一部分以及金属工件的另一仰视图。
图5是图1中的车削刀具的一部分以及金属工件的再一仰视图。
图6是图1中的车削刀具的一部分以及金属工件的再一仰视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削刀具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削刀具和金属工件的侧视图。
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车削刀具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的前视图。
图12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的侧视图。
图13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与金属工件的俯视图。
图14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与金属工件的再一俯视图。
图15是图9中的车削刀具与金属工件的又一俯视图。
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车削刀具的透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21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与金属工件的俯视图。
图22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和金属工件的侧视图。
图23是图16中的车削刀具与金属工件的俯视图。
图24为车削刀具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图25为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图26为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又一示意图。
图27是示出第一切削元件、第二切削元件和旋转的金属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的所有车削刀具均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6,其示出了适合用于执行以上限定的方法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金属工件2通过夹持装置(未示出)连接到数控(CNC)车床(未示出)的主轴(未示出)。车削刀具1包括沿联接轴线A2延伸的联接部分3。联接轴线A2限定车削刀具1的纵向轴线。向前方向远离联接部分3,即向前方向基本朝向图1中的左手侧。金属工件2的旋转轴线A1布置为垂直于联接轴线A2并与其相交。车削刀具1包括呈第一车削刀片7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元件7,和呈第二车削刀片8的形式的第二切削元件8。
如图3至6所示,第一切削元件7包括呈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刃5,其将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分开,并连接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6,其将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分开,并连接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
如图2所示,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顶表面20,并且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在图2中,金属工件2围绕其旋转轴线A1顺时针旋转。该第一切削刃和该第二刀尖切削刃与包括联接轴线A2和旋转轴线A1的平面相交或基本相交。在图2中,第一车削刀片7处于切削状态,并且第二车削刀片8与金属工件2相距仅非常小的距离。优选地是,金属工件2与不起作用的第二车削刀片8之间的距离较大,诸如图3和图4所示。
在图1和图2中,车削刀具1包括呈凹入部分33或弯曲部分的形式的中间部分33,该中间部分连接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中间部分33包括开口41。开口41或空穴或空腔为要加工的金属工件形成空间。凹入部分33围绕垂直于联接轴线A2的轴线弯曲,其中所述轴线与所述开口41或空穴或空腔相交。如在例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是,开口41相对于旋转轴线A1在径向上打开。至少如果金属工件2的直径小于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之间的距离,则车削刀具1可以从图2的上方被置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特别是,如果金属工件1较长或在两端上被夹持,这将是一个优势。
中间部分33包括第一侧表面40和相反的第二侧表面。由于开口41,第一侧表面40不围绕或包围旋转轴线A1。第一侧表面40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平面内延伸。所述平面40与联接轴线A2间隔开。
突出部分30、31从第一侧表面40突出,呈可更换的切削头30、31的形式,它们通过夹持装置连接到第一侧表面。每个切削头30、31包括至少一个刀片座。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通过相应的切削头30、31连接到第一侧表面40。
在图2中,旋转轴线A1垂直于联接轴线A2并与联接轴线A2相交。如图2所示,金属工件2的旋转轴线A2在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之间。联接部分3包括渐缩部分。联接部分3是快速更换联接器,在行业中被称为Coromant在替选实施例中(未示出),联接部分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并且联接轴线A2平行于图2中的联接轴线A2,并且在图2中的联接轴线A2下方5-20mm。
当在俯视图中(例如在图3中)观察第一车削刀片7时,限定为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之间的角度的第一刀尖角是锐角。
当在俯视图或仰视图(例如在图3中)中观察第二车削刀片时,限定为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之间的角度的第二刀尖角是锐角。
如例如图1中所见,用于第一螺钉(未示出)的第一通孔与第一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相交,并且用于第二螺钉(未示出)的第二通孔与第二顶表面和第一底表面相交。
图3和图4示出了第一加工步骤,其中车削刀具1在垂直于联接轴线A2的第一方向17上移动。第一前向切削刃12形成锐角的第一进入角。第一后向切削刃14形成钝角的第一后间隙角。第一车削刀片7处于切削状态。第二车削刀片8与金属工件2分开。第二刀尖切削刃6在第一方向17上位于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前方。
在图3、4中所示的步骤之后,第一车削刀片7退出切削,并且车削刀具1沿一方向19移动,使得第一切削刃5远离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6朝向金属工件2移动,如图5所示。第一车削刀片7在径向上移动远离金属工件2的旋转轴线A1移动。
在图5所示的步骤之后,进行图6所示的步骤。图6示出了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车削工具1,其中第二方向18是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第一方向17的相反方向。第二车削刀片8处于切削状态。第一车削刀片7不起作用。换言之,第一车削刀片与金属工件2分开。第二前向切削刃13形成锐角的第二进入角。第二后向切削刃15形成钝角的第二后间隙角。
在图3、图4和图6中,金属工件2围绕其旋转轴线A1沿相同方向旋转。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之间的唯一实质区别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包括第三车削刀片9。当从第一车削刀片7转位到第二车削刀片8或反过来是通过车削刀具1沿联接轴线A2的移动实现的,到第三车削刀片9的转位是通过车削刀具在垂直于联接轴线A2的方向(更具体地是在图2中向下)上的移动实现的。如图7所示,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以及第三车削刀片9与假想的圆或圆柱C1相交,该假想的圆或圆柱C1具有垂直于联接轴线A2的中心轴线A3。第一车削刀片7相对于第二车削刀片8倾斜一倾角ω。倾角ω是围绕假想圆C1的中心轴线A3测量得到的。第二顶表面21面向垂直于联接轴线A2并且垂直或基本垂直于假想圆或圆柱C1的中心轴线A3的方向。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以及金属工件2。根据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之间的唯一实质区别在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包括第四车削刀片10,并且中间部分33包围旋转轴线A1。换句话说,该中间部分不包括径向开口。
现在参考图9至15,其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车削刀具1包括联接部分3。联接部分3沿联接轴线A2延伸,联接轴线A2限定车削刀具1的纵向轴线。该联接部分限定了车削刀具1的后端。车削刀具1包括呈第一车削刀片7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元件7,和呈第二车削刀片8的形式的第二切削元件8。如在例如图10中所见,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前向切削刃12、第一后向切削刃14和第一刀尖切削刃5。第一刀尖切削刃5是第一车削刀片7的最靠近联接轴线A2的部分。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6、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限定为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之间的角度的第一刀尖角是锐角。限定为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之间的角度的第二刀尖角是锐角。如在例如图10中所见,沿或平行于连接轴线A2测量,第二刀尖切削刃6位于第一切削刃5前方。前方限定为远离联接部分3,并朝向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
如在例如图11中所见,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顶表面20和相反的第一底表面。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和相反的第二底表面。第一顶表面20包括第一前刀面,并且第二顶表面21包括第二前刀面。如图11所示,第一切削刀片7和第二切削刀片8与假想的圆或圆柱C1相交,该假想的圆或圆柱C1具有平行于联接轴线A2的中心轴线A3。第一车削刀片7相对于第二车削刀片8倾斜一倾角ω,其中所述倾角ω是围绕假想的圆C1的中心轴线A3测量得到的。第一顶表面20面向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联接轴线的方向。
如在例如图9中所见,车削刀具1包括面向前的表面42,即背对联接部分3的表面。两个元件30、31呈可更换的切削头30、31的形式,其从面向前的表面42沿向前方向突出。第一切削头30包括第一车削刀片7,这意味着第一切削头包括其中安装有第一车削刀片7的刀片座。第二切割头31包括第二切削元件8。切割头30、31与联接轴线A2间隔开。
联接部分3限定了车削刀具1的后端并且适合用于插入到优选地是包括空腔或凹部(未示出)的机器接口(未示出)中。示出在例如图9中的联接部分3包括基本锥形部分或基本渐缩部分或渐缩部分。该联接部分在金属切削刀具领域被称为Coromant其它类型的联接部分也是可能的,例如已知的方柄类型。例如,如果联接部分是方柄类型,则垂直于联接轴线的联接部分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形状。此外,对于这样的车削刀具,联接轴线平行于图12中的联接轴线A2,并在其下方5-20mm。
图13示出了第一加工步骤。金属工件2围绕其旋转轴线A1沿一个方向旋转。车削刀具1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第一方向17平行于联接轴线A2并且平行于其金属工件2的旋转轴线A1。第一方向17是向前方向,即在远离联接部分3的方向上并且在面前向的表面42所面对的方向上。在图13中,第一车削刀片7的顶表面面向观察者。加工表面由第一刀尖切削刃5形成,换句话说,第一刀尖切削刃5是表面生成切削刃。第一车削刀片7布置成使得第一前向切削刃12形成3-45°的锐角的第一进入角α。第一后向切削刃14形成93°-135°的钝角的第一后间隙角γ。第二车削刀片8与金属工件2分开。当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车削刀具1时,第二刀尖切削刃6在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前方。如图13所示,车削刀具1布置成使得圆柱形的金属工件2布置在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之间,其中旋转轴线A1(其是金属工件2的纵向轴线A1)处在所述车削刀片7、8之间。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的步骤之后的步骤。车削刀具1在一方向19上移动,使得第一刀尖切削刃5远离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6朝向金属工件2移动。车削刀具1在垂直于联接轴线A2和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方向19上移动。所述移动是线性移动。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步骤之后的步骤。车削刀具18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第二方向18是第一方向17的相反方向。第二前向切削刃13形成3°-45°的锐角的第二进入角β。第二后向切削刃15形成93°-135°的钝角的第二后间隙角δ。第一车削刀片7与金属工件2分开。第一刀尖切削刃5在第二方向18上位于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前方。第二车削刀片8对在如图13所示的第一步骤中由第一车削刀片7加工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加工。
现在参考图16-图23,其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削刀具1。车削刀具1包括联接部分3。联接部分3沿联接轴线A2延伸。联接轴线A2限定了车削刀具1的纵向轴线。联接部分3包括锥形或基本锥形部分。在该示例中,所述基本锥形部分是根据行业内已知的Coromant的部分。联接部分可以具有其它形状,诸如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其中所述横截面垂直于联接轴线。
车削刀具1包括呈第一车削刀片7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元件7、呈第二车削刀片8的形式的第二切削元件8和呈第三车削刀片9的形式的第三切削元件9。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呈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刃5、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第一刀尖切削刃5将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分开,并连接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顶表面20和相反的第一底表面。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前向切削刃6、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第二刀尖切削刃6将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分开,并连接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换言之,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朝向第二刀尖切削刃6会聚。第二切削元件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和相反的第二底表面。
第一中平面P1在第一顶表面20和第一底表面之间的中间或基本中间延伸。第一中平面P1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第一底表面。以对应的方式,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和相反的第二底表面,其中第二中平面P2在第二顶表面21和第二底表面之间的中间或基本中间延伸。第三车削刀片9以对应的方式布置,其具有位于其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中间的第三中平面P3。所述顶表面20、21适合用于用作前刀面。第一中平面P1、第二中平面P2和第三中平面P3在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平面中延伸。如在例如图17中所见,第一顶表面20和第二顶表面21面向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方向,该方向在图17中为向上的。
如图18所示,从联接轴线A2到第二刀尖切削刃的距离大于从联接轴线A2到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距离。所述距离在图18中是水平地测量得到的。换言之,距包括联接轴线的第一平面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第一中平面。因此,所述距离是从所述第一平面到第一刀尖切削刃5和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距离。在俯视图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图20是图19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之间的第一等分线相对于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之间的第二等分线形成45-90°的角度。还可以看出的是,第一后向切削刃14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相对于彼此形成6-20°的角度。此外,从第一前向切削刃12到第二前向切削刃13的距离比从第一前向切削刃12到第二后向切削刃15的距离短。限定为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之间的角度的第一刀尖角是锐角。限定为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之间的角度的第二刀尖角是锐角。在例如图19中,第一刀尖切削刃5和第二刀尖切削刃6在纵向上处于相等或基本相等的距离。第一刀尖切削刃5和/或第二刀尖切削刃6是车削刀具1的纵向最远端部分,其中纵向被限定为沿着联接轴线或沿着平行于联接轴线A2的轴线。
在图20中,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在俯视图中部分重叠。
图21示出了用于数控车床(未示出)的车削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例。金属工件2围绕其旋转轴线A1在一个方向50上旋转。车削刀具1的联接部分3连接到数控车床(未示出),更具体地是,该联接部分连接到机器接口。联接轴线A2垂直于旋转轴线A1。车削刀具1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使得第一刀尖切削刃5处于切削状态,并且使得第一前向切削刃形成锐角的进入角。第一后向切削刃14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第二车削刀片8和第三车削刀片9与金属工件2分开。第二刀尖切削刃在第一方向17上位于第一刀尖切削刃5的前方。第一方向平行于旋转轴线A1。
在第一步骤之后,如图22所示,车削刀具1在垂直于联接轴线A2且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方向19上移动。所述方向是与第一顶表面20所面向的方向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方向。所述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A1不是在径向上,而是相对于金属工件2在切向上。车削刀具1的所述移动是线性移动,其中第一刀尖切削刃更加远离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第二刀尖切削刃6更加靠近或朝向金属工件2移动。第一切削刀片7、第二切削刀片8或第三切削刀片9均未处于切削状态。
图23示出了在图22所示的步骤之后的另一步骤。车削刀具1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使得第二前向切削刃13以锐角的第二进入角β处于切削状态,该第二进入角β为5–45°。加工表面由第二刀尖切削刃6形成。第二方向18是第一方向17的相反方向或基本相反方向。第二后向切削刃15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第一刀尖切削刃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前方。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三车削刀片9与金属工件2分开。在图23所示的步骤中加工由图21所示的步骤产生的加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与上面描述的相比,金属工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金属工件可以是棒材、中空棒材或任何其它围绕其旋转轴线具有旋转对称性或基本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形状。可加工出的形状可以具有与上述不同的构造。例如,该形状不仅可以具有一个侧壁,而且可以具有两个侧壁,即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表面。换言之,车削刀具可以用于加工外部凹槽。
图24是车削刀具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切削元件7处于切削状态。第一方向17是进刀方向。第一前向切削刃形成5–45°的第一进入角α,并且第一后向切削刃形成至少91°的钝角的后间隙角γ。第二切削元件8与金属工件2分开。加工表面25由第一切削元件7形成。更具体地是,表面25由第一刀尖切削刃5形成。
图25是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切削元件8处于切削状态。第二方向是进刀方向。第二前向切削刃以5–45°的第二进入角β处于切削状态,并且第二后向切削刃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δ。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车削刀具1时加工的表面25的至少一部分(参见图24)在图25及图26中借助第二切削元件8被加工。
图26是车削刀具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的又一示意图,其中第二切削元件8处于切削状态。第二前向切削刃以5–45°的第二进入角β处于切削状态,并且第二后向切削刃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δ。第二底表面面向观察者。
图24示出了第一加工步骤,其后可以是图25或图26中所示的步骤。如果车削刀具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车削刀具,则应用图25中所示的步骤,而如果车削刀具是根据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实施例的车削刀具,则应用图26所示的步骤。在图25中,第二切削元件8位于旋转轴线A1的与图24中的第一切削元件7相同的一侧上,并且第一顶表面与第二顶表面朝向相同的方向。相反,在图26中,第二切削元件8位于旋转轴线A1的与图24中的第一切削元件7相反的一侧上,并且第一顶表面面向第二顶表面的相反方向。
图24-图26中的金属工件2在一端被夹持装置60夹持。所述夹持装置60与旋转的或能够旋转的主轴(未示出)连接并由其驱动,该主轴是数控车床(未示出)的一部分。所述夹持装置可以是例如夹头卡盘、三爪卡盘或端面驱动器的形式。从夹持装置60到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距离比从夹持装置60到第一切削刃5的距离短,其中所述距离是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A1的线测量得到的。在图24-图26中,第一方向17远离夹持装置60,第二方向18朝向夹持装置。替代性地是(未示出),第一方向17朝向夹持装置60,而第二方向18远离夹持装置。第一方向17和第二方向18因此是沿着旋转轴线A1的相反方向。因此,相反方向可以被理解为朝向或远离夹持装置,或者理解为朝向或远离金属工件的一个纵向端。因此,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一定是线性的并且平行于旋转轴线。
图27是横截面示意图,其示出了呈第一车削刀片7的形式的第一切削元件7、呈第二车削刀片8的形式的第二切削元件8和旋转的金属工件。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根据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车削刀具实施例布置。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顶表面20和第一底表面22,两者都是水平的或基本水平的。第二切削刀片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和第二底表面23,两者都是水平的或基本水平的。第一中平面P1在第一顶表面20和第一底表面22之间的中间或基本中间。第一中平面P1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第一底表面22。第二中平面P2以对应的方式布置。第一中平面P1和第二中平面P2布置在平行平面中。金属工件2围绕其旋转轴线A1沿一个方向50旋转。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位于旋转轴线A1的相反两侧上。第一顶表面20在图中面向上,第二顶表面21在图中面向下。当第一车削刀片7处于切削状态时,第二车削刀片8与金属工件2分开。
图25和图26示出了第二方向18如何在远离金属工件2的角部的方向上。换句话说,第二方向18在远离如下一表面的方向上,该表面在垂直于旋转轴线A1的平面中。所述角部或肩部是与该旋转轴线同心的表面与垂直于该旋转轴线的第二表面之间的相交部。所述角部为90°角部。所述角部优选地是完全由第二切削元件形成的,其中紧接于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车削刀具之前,车削刀具朝向旋转轴线A1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优选由耐磨材料制成,优选硬质合金。第一顶表面20和第二顶表面21优选地是包括切屑形成装置或断屑装置(未示出)。优选地是,从所述切屑形成装置或断屑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到相应的车削刀片的中平面的距离大于从与顶表面接界的切削刃到所述中平面的距离。换言之,第一车削刀片的顶表面20和第二车削刀片的顶表面21包括至少一个突出,该至少一个突出在侧视图中高于切削刃或在切削刃上方。这样,车削刀片更适合用于车削。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车削刀片7和第二车削刀片8优选设计成使得第一前向切削刃12以距离第一刀尖切削刃5渐增的距离向下倾斜,即朝向第一底表面22倾斜。第二前向切削刃13优选地是以对应的方式布置。以此方式,进一步改善了切屑控制。
前向切削刃和后向切削刃在相应的进刀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而不一定是相对于车削刀具本身的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向前或向后。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车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金属工件(2),
提供车削刀具(1),
其中,所述车削刀具(1)包括联接部分(3),
其中,所述联接部分(3)沿联接轴线(A2)延伸,
其中,所述车削刀具(1)包括第一切削元件(7)和第二切削元件(8),
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元件(7)包括第一切削刃(5);
其中,所述第二切削元件(8)包括第二刀尖切削刃(6),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将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第二后向切削刃(15)分开,并连接所述第二前向切削刃(13)和所述第二后向切削刃(15);
使所述金属工件(2)绕其旋转轴线(A1)沿一个方向(50)旋转;
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一切削刃(5)处于切削状态,
在一方向(19)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一切削刃(5)远离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朝向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
在第二方向(18)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二前向切削刃(13)以5–45°的第二进入角(β)处于切削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18)是所述第一方向(17)的相反方向,或者是所述第一方向(17)的基本相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元件(7)包括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第一后向切削刃(14);
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刃(5)是第一刀尖切削刃(5);
其中,所述第一刀尖切削刃(5)将所述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所述第一后向切削刃(14)分开,并连接所述第一前向切削刃(12)和所述第一后向切削刃(14),
其中,当在第一方向(17)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时,所述第一前向切削刃(12)形成5-45°的第一进入角(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当使所述车削刀具(1)在所述第二方向(18)上移动时,所述第二后向切削刃(15)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当使所述车削刀具(1)在所述第一方向(17)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后向切削刃(14)形成钝角的后间隙角(γ)。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当使所述车削刀具(1)在所述第二方向(18)上移动时,所述车削方法包括:对在所述第一方向(17)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时加工的表面(25)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车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在一方向(19)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第一切削刃(5)远离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朝向所述金属工件(2)移动的步骤是在没有所述车削刀具(1)围绕所述联接中心轴线(A2)旋转的情况下进行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联接轴线(A2)平行于或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A1)。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金属工件(2)由夹持装置(60)夹持,
其中,从所述夹持装置到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距离短于从所述夹持装置(60)到所述第一切削刃(5)的距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方向(17)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时,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在所述第一方向(17)上位于所述第一切削刃(5)的前方,
其中,当在所述第二方向(18)上移动所述车削刀具(1)时,所述第一切削刃(5)在所述第二方向(18)上位于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的前方。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18)在远离所述金属工件(2)的角部的方向上。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包括另一步骤:在第三方向上进行车削,使得所述第二前向切削刃(13)以钝角的第三进入角处于起作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线(A1)。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元件(7)是第一车削刀片(7),
其中,所述第二切削元件(8)是第二车削刀片(8),
其中,所述第一车削刀片(7)包括第一顶表面(20)和第一底表面(22),
其中,所述第一顶表面(20)和所述第一底表面(22)由第一侧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车削刀片(8)包括第二顶表面(21)和第二底表面(23),
其中,所述第二顶表面(21)和所述第二底表面(23)由第二侧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顶表面(20)和所述第二顶表面(21)包括断屑装置。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联接部分(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或者所述联接部分(3)包括锥形或基本锥形的部分。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削方法,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另一步骤:布置所述车削刀具(1),使得所述金属工件(2)位于所述第一切削刃(5)和所述第二刀尖切削刃(6)之间。
15.一种具有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在由数控车床执行时使所述数控车床执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CN202180077838.9A 2020-12-15 2021-11-03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Pending CN1164571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4135.4A EP4015116B1 (en) 2020-12-15 2020-12-15 A metal cutting turning method
EP20214135.4 2020-12-15
PCT/EP2021/080451 WO2022128238A1 (en) 2020-12-15 2021-11-03 A metal cutting turning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7125A true CN116457125A (zh) 2023-07-18

Family

ID=73854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7838.9A Pending CN116457125A (zh) 2020-12-15 2021-11-03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8871A1 (zh)
EP (1) EP4015116B1 (zh)
JP (1) JP2023552875A (zh)
KR (1) KR20230117340A (zh)
CN (1) CN116457125A (zh)
MX (1) MX2023007102A (zh)
WO (1) WO20221282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0680C2 (sv) 2001-12-10 2003-08-12 Sandvik Ab Verktygshållare med adapter med divergerande sidoytor
US9352396B2 (en) * 2013-03-05 2016-05-31 Oberg Industries Lathe for machining a workpiece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toolholders
US20210046551A1 (en) * 2018-03-08 2021-02-18 Ab Sandvik Coromant Turning method for a cnc-lathe and a turning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17340A (ko) 2023-08-08
EP4015116A1 (en) 2022-06-22
MX2023007102A (es) 2023-06-27
US20240058871A1 (en) 2024-02-22
EP4015116B1 (en) 2023-06-21
WO2022128238A1 (en) 2022-06-23
JP2023552875A (ja)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1642B2 (en) Cutting tool, insert holder and machining method
CN109475944B (zh) 车削刀片
US7927047B2 (en) Multi-cartridge cutting tool
EP3536425B1 (en) Turning method for a cnc-lathe
EP3536427B1 (en) Turning tool and turning method for cnc-machines
CN116457125A (zh) 金属切削的车削方法
EP4015118A1 (en) A metal cutting turning tool
US20240051036A1 (en) Metal cutting turning tool
CN116547094A (zh) 金属切削的车削刀具
JPH0325850Y2 (zh)
JP2007069306A (ja) 切削工具及びインサート
CN116963859A (zh) 用于cnc车床的方法
CN115673397A (zh) 一种铣刀片及其铣削方法
JP2002166304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バイト
JPS62213901A (ja) 複合バイト
JPH10249612A (ja) バイト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