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8422A -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8422A
CN116448422A CN202310545367.0A CN202310545367A CN116448422A CN 116448422 A CN116448422 A CN 116448422A CN 202310545367 A CN202310545367 A CN 202310545367A CN 116448422 A CN116448422 A CN 116448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flexible
outer spherical
flexible piec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453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ongji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ongj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ongji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ongj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453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84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8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842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4Bea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8Hydraul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76Force, weight, load, energy, speed or accel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属于轴承抗压性试验技术领域。第一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抵接;第二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抵接;动力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以使第一柔性件靠近和远离轴承;第一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用于使第一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贴合;第二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二柔性件,用于使第二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贴合;其中,所述主动件使第一柔性件靠近第一外球面后对第一外球面施加抗压测试的压力。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轴承抗压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外球面球轴承是深沟球轴承的一种变型,特点是它的外圈外径表面为球面,可以配入轴承座相应的凹球面内起到调心的作用,轴承在出厂前要进行抗压性的实验,以此检测轴承的抗压能力,一般的抗压性试验装置在定位轴承时只是将轴承放置,轴承的前后两端没有定位,导致轴承不稳。
产品的结构可参照中国专利文献外球面轴承抗压试验装置(CN218444817U)中所公开的通过压块14对轴承进行抗压性试验,但是压块14形状固定,只能对单一规格的轴承进行抗压性试验。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所形成的不同弧度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抵接;第二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抵接;主动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以使第一柔性件靠近和远离轴承;第一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用于使第一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贴合;第二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二柔性件,用于使第二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贴合;所述主动件使第一柔性件靠近第一外球面后对第一外球面施加抗压测试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结构相同,且第一柔性和第二柔性件均为柔性线;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使柔性线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和第二外球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结构相同,且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均为柔性布;柔性布上形成有柔性面;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使柔性面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和第二外球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含: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部固定,所述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用于使柔性件处于拉紧和松弛的状态;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以使第一外球面均匀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含: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用于与柔性件相连;第一导向件上设置有实现第一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一位移驱动件,第二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二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二位移驱动件,以使柔性件的与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相连的两处下移至与第一外球面贴合;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含:位移控制件;所述位移控制件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且所述位移控制件用于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靠近和远离,以实现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形成多种曲率的弧线直接或间接与第一外球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件处设置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沿预设轨迹相互靠近至形成一个容纳区间;所述柔性件卡入至容纳区间中,以使柔性件被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区间中至少形成有一个弧形通道,以使柔性件弯折后被固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所形成的不同弧度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液压缸、第一固定板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主要示出了第一张紧件和第二张紧件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6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通道的结构;
图7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第一定位杆、定位柱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8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固定盘、伸缩杆和部分周围零件的结构;
图9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柔性件的结构;
图10是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第二定位杆和定位孔的结构。
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撑板;21、第一固定板;3、液压缸;4、轴承;5、上箱体;6、第一定位组件;61、柔性件;62、第一驱动件;621、第一转轴;622、第一绕卷轴;623、第二转轴;624、第二绕卷轮;63、第一导向轮;64、第二驱动件;641、第一推块;
642、第二导向轮;65、双向气缸;651、连接板;66、第一卡件;661、第三驱动件;
662、第一张紧件;6621、第一弯折部;6622、第二弯折部;6623、第三弯折部;6624、第四弯折部;663、第四驱动件;664、第二张紧块;6641、第五弯折部;6642、第六弯折部;6643、第七弯折部;6644、第八弯折部;665、通道;67、第二固定板;7、下箱体;8、第二定位组件;9、第三定位组件;91、第二推板;92、第五驱动件;931、推盘;932、连杆;933、固定盘;934、伸缩杆;94、第一定位杆;95、定位柱;96、调整板;97、第二定位杆;97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照图1-10,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液压缸3、轴承4和用于对轴承4内圈进行定位的中心支撑组件9。还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包括:上箱体5和用于对轴承4外圈一侧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6。第二控制组件包括:下箱体7和用于对轴承4外圈另一侧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8。支撑板2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板2上端设有第一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21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液压缸3的缸体固定设于第二固定板21下端。上箱体5与液压缸3的活塞固定连接,液压缸采用现有技术,且活塞是液压缸的推杆部分,液压缸用于实现上箱体5上下移动。下箱体7与底座1固定连接,下箱体存在部分位于底座1的上方。
第一定位组件6包含: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部固定,所述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用于使柔性件处于拉紧和松弛的状态;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以使第一外球面均匀受力。
第一定位组件6还包含: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用于与柔性件相连;第一导向件上设置有实现第一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一位移驱动件,第二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二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二位移驱动件,以使柔性件的与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相连的两处下移至与第一外球面贴合;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
第一定位组件6还包含:位移控制件;所述位移控制件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且所述位移控制件用于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靠近和远离,以实现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形成多种曲率的弧线直接或间接与第一外球面贴合。
第一导向件64和第二导向件的结构相同,第一导向件64包含第一推块641、第二导向轮642。第一位移驱动件和第二位移驱动件的结构相同,均为第二驱动件643。
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结构相同,第一动力件包含:第一转轴621、第一绕卷轮622、第二转轴623、第二绕卷轮624和第一驱动件62。
位移控制件包含:连接板651和双向气缸65。
所述第一动力件处设置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沿预设轨迹相互靠近至形成一个容纳区间;所述柔性件卡入至容纳区间中,以使柔性件被固定。
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结构相同,第一卡件66包含:第三驱动件661、第一张紧件662、第四驱动件663和第二张紧件664。
第一定位组件6用于对轴承4外圈的一侧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组件6包括:第二固定板67、第一导向轮63和柔性件61,柔性件在本实施例中为柔性线或柔性布,本实施例优选为柔性件为柔性线,且柔性线优选为钢制的柔软绳子。
第一转轴621设于上箱体5内部,且与上箱体5转动连接。第一绕卷轮622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621。第二转轴623设于上箱体5内部,且与上箱体5转动连接。第二绕卷轮624固定套设于第二转轴623。柔性件61两端分别于与第一绕卷轮622和第二绕卷轮624固定。柔性件61设有多根,沿着上箱体5的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第二固定板67设于上箱体5内部,且与上箱体5固定连接。连接板651固定设于第二固定板67下端。双向气缸65的缸体固定设于连接板651下端。双向气缸65水平设置。双向气缸65的一端活塞与第二驱动件643固定连接。第一推块641与第二驱动件643的驱动推杆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轮642与第一推块641转动连接。第一导向轮63与上箱体5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62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62设有两个,一个用于驱动第一转轴621转动,另一个用于驱动第二转轴623转动。第一定位组件6和第二定位组件8结构相同。
其中,第二驱动件643设有两个,分别与双向气缸65两侧的活塞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63和第二导向轮642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轮63和第二导向轮642对称设于轴承4的两侧。第三驱动件661与第二固定板6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驱动件663与上箱体5固定连接。第一张紧件662与第三驱动件661的驱动推杆固定连接。第二张紧件664与第四驱动件663的驱动推杆固定连接。第一张紧件662上形成有第一弯折部6621、第二弯折部6622、第三弯折部6623、第四弯折部6624。第二张紧件664上形成有第五弯折部6641、第六弯折部6642、第七弯折部6643、第八弯折部6644。
第一张紧件662与第二张紧件相互靠近至第一弯折部6621、第二弯折部6622、第三弯折部6623和第四弯折部6624与第五弯折部6641、第六弯折部6642、第七弯折部6643和第八弯折部6644形成一通道665,通道665用于容纳柔性件61,以使柔性件61被夹住;通道中形成有多个曲面,从而使柔性件在通道中弯折多次后被固定,增加了对柔性件固定的效果。第一驱动件62为电机。第二驱动件643、第三驱动件661、第四驱动件663均为气缸、液压缸和电动推杆中的一种。第一张紧件662和第二张紧件664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于轴承4的两侧。第一定位组件6和第二定位组件8结构相同。第一定位组件6的第二驱动件643带动两侧的第一推块641移动,第一推块641移动带动第二导向轮642与轴承4外侧抵接,然后第一驱动件62会驱动第一转轴621和第二转轴623转动,第一转轴621转动带动第一绕卷轮622转动,从而对一端的柔性件61张紧,第二转轴623转动带动第二绕卷轮624转动,从而对另一端的柔性件61进行张紧。因为电机的张紧力度有限,因此第三驱动件661驱动第一张紧件662移动,第四驱动件663驱动第二张紧件664移动,通过第一张紧件662和第二张紧件664形成的通道665使柔性件61进一步张紧,从而使柔性件61更加贴合轴承4外圈,从而对轴承4外圈一侧进行定位。同时第二绕卷轮624缠绕有多余的柔性件61,当需要就柔性件61更换时,只需要驱动第一绕卷轮622和第二绕卷轮624,使旧的柔性件61绕卷在第一绕卷轴上,使第二绕卷轴622上多余的柔性件61替换旧柔性件61,从而完成对旧柔性件61的更换。
中心支撑组件9用于对轴承4内圈进行定位,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杆94、第二定位杆97。定位部设于下箱体7的两侧。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二推板91、调整板96、导柱、推盘931、固定盘933、伸缩杆934、连杆932、第五驱动件92。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结构相同。
第二推板91与底座1水平滑动连接,第二推板91下端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与第二推板91固定。调整块与第二推板91竖直滑动连接。第五驱动件92与调整板96固定连接。导柱与调整板96固定连接。推盘931与导柱水平滑动连接。固定盘933固定套设于导柱。伸缩杆934设有多个,沿着推盘93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第一定位杆94与第一定位部的伸缩杆934一端固定连接。连杆932一端与推盘9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定位杆94转动连接。第二定位杆97与第二定位部的伸缩杆934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杆94一端设有定位柱95,第二定位杆97一端设有定位孔971,定位孔971供定位柱95插入。第五驱动件92为气缸。通过气缸推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使定位柱95插入定位孔971。然后两个第五驱动件92的驱动推杆推动推盘931移动,推盘931移动带动连杆932移动,第一定位杆94一端连接由伸缩杆934,因此连杆932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杆94沿着伸缩杆934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多个第一定位杆94、第二定位杆97。同时沿着固定盘933的径向移动,从而对轴承4的内圈进行定位,因此可以对不同大小轴承4进行定位。
工作流程:第一定位组件6的第二驱动件643带动两侧的第一推块641移动,第一推块641移动带动第二导向轮642与轴承4外侧抵接,然后第一驱动件62会驱动第一转轴621和第二转轴623转动,第一转轴621转动带动第一绕卷轮622转动,从而对一端的柔性件61张紧,第二转轴623转动带动第二绕卷轮624转动,从而对另一端的柔性件61进行张紧。因为电机的张紧力度有限,因此第三驱动件661驱动第一张紧件662移动,第四驱动件663驱动第二张紧件664移动,通过第一张紧件662和第二张紧件664形成的通道665使柔性件61进一步张紧,从而使柔性件61更加贴合轴承4外圈,从而对轴承4外圈一侧进行定位。因为第一定位组件6和第二定位组件8结构相同,因此可以同时对轴承4外圈的两侧进行定位。然后推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使定位柱95插入定位孔。然后两个第五驱动件92的驱动推杆推动推盘931移动,推盘931移动带动连杆932移动,第一定位杆94一端连接由伸缩杆934,因此连杆932移动带动第一定位杆94沿着伸缩杆934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多个第一定位杆94、第二定位杆97。同时沿着固定盘933的径向移动,从而对轴承4的内圈进行定位,因此可以对不同大小的轴承4进行定位。然后驱动液压缸3,液压缸3的活塞推动上箱体5,液压缸3的活塞带有压力传感器,从而对轴承4进行抗压测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抵接;
第二柔性件,用于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抵接;
主动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以使第一柔性件靠近和远离轴承;
第一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一柔性件,用于使第一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贴合;
第二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二柔性件,用于使第二柔性件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二外球面贴合;
其中,所述主动件使第一柔性件靠近第一外球面后对第一外球面施加抗压测试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结构相同,且第一柔性和第二柔性件均为柔性线;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使柔性线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和第二外球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结构相同,且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均为柔性布;柔性布上形成有柔性面;所述控制组件用于使柔性面弯曲变形至与轴承的第一外球面和第二外球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含: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部固定,所述第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第二端部固定;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动力件均用于使柔性件处于拉紧和松弛的状态;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以使第一外球面均匀受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含: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均用于与柔性件相连;第一导向件上设置有实现第一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一位移驱动件,第二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第二导向件上移和下移的第二位移驱动件,以使柔性件的与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相连的两处下移至与第一外球面贴合;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外球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含:位移控制件;所述位移控制件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且所述位移控制件用于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靠近和远离,以实现所述柔性件处于拉紧状态时,所述柔性件位于所述两处之间的部分形成多种曲率的弧线直接或间接与第一外球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件处设置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沿预设轨迹相互靠近至形成一个容纳区间;所述柔性件卡入至容纳区间中,以使柔性件被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区间中至少形成有一个弧形通道,以使柔性件弯折后被固定。
CN202310545367.0A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Withdrawn CN1164484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5367.0A CN116448422A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45367.0A CN116448422A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8422A true CN116448422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5367.0A Withdrawn CN116448422A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84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6913A (zh) * 2024-01-24 2024-02-27 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真空泵壳体抗压性能检测的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6913A (zh) * 2024-01-24 2024-02-27 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真空泵壳体抗压性能检测的试验装置
CN117606913B (zh) * 2024-01-24 2024-05-03 武汉特种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真空泵壳体抗压性能检测的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48422A (zh) 一种外球面轴承抗压性试验装置
CN111349987B (zh) 一种可调式纱线并捻装置及其调节并捻方法
JP2000343137A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
CN117346994B (zh) 一种振动台滑块试验装置
KR101108083B1 (ko) 와이어 마운트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와이어 마운트 제조방법
JP4479569B2 (ja) コイル巻取装置
TW201121735A (en) Parallel robot
CN116296937A (zh) 一种扎带生产用拉伸检测设备
CN111551436A (zh) 高分子纤维材料拉力试验装置
CN116476118A (zh) 一种搬运用机械手设备
CN105043734B (zh) 弹簧拉伸弯曲寿命测试装置
CN2848398Y (zh) 边丝收卷结构
CN112002550B (zh) 线圈绕制的智能拉紧装置和控制方法
CN220549850U (zh) 编织线缠绕装置
CN207451261U (zh) 一种自动放线机
CN116921519B (zh) 冰箱压缩机连接管压弯加工装置
CN220617938U (zh) 一种辅助压管机构及使用其的绕管机
CN218470410U (zh) 一种密封阀杆抗折检测平台
CN113702159B (zh) 一种用于复合绝缘子生产的节能型检测设备
CN213976773U (zh) 一种舞台钢丝挂载辅助装置
CN215065712U (zh) 多功能纱线性能测试装置
CN214989291U (zh) 一种线材自动成卷装置
CN116609391B (zh) 一种聚合物材料电学性能测试装置
CN220084681U (zh) 一种晶圆剥离力测试装置
CN218988690U (zh) 一种汽车维修托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