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6504A -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6504A
CN116436504A CN202310583497.3A CN202310583497A CN116436504A CN 116436504 A CN116436504 A CN 116436504A CN 202310583497 A CN202310583497 A CN 202310583497A CN 116436504 A CN116436504 A CN 116436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s
user equipment
beam scanning
present disclosure
burst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34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晖闵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34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65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6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65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54Sidelink beam training with support from third instance, e.g. the third instance being a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以及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该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2月02日,申请号为2018800811417,发明名称为“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1.本公开的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领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2.相关技术的描述
对于未来的第五代新无线(5G-NR)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决定5G-NR系统移动通信可以支持超高频(SHF)频谱以及甚至极高频(EHF)频谱,如毫米波(mmW)波带,中的无线传输和接收,这对于定向收发器操作,如波束赋形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有利的。将这个与在用户设备(如移动电话和车辆中的无线设备)中采用更多天线元件的趋势相结合,针对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操作的5G-NR的新近设计结合了大规模MIMO技术,以通过在基站(BS)采用大量天线元件来实现“铅笔状”波束传输,从而提高信号覆盖和增加数据吞吐量。
对于经由PC5接口用于直接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UE-to-UE)发现和通信而不通过BS路由的NR侧行链路技术,预期是,也可以支持MIMO和/或类似波束赋形的操作,以增强系统操作并支持更高级的用例。然而,在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和包括车辆到车辆(V2V)、车辆到行人(V2P)和车辆到基础设施/网络(V2I/N)的车联万物(V2X)通信的当前的长期演进(LTE)侧链技术中,不支持MIMO和波束赋形之类的操作。因此,侧行链路信号和信道从每个UE全向传输。此外,UE以最大允许功率发射,而不管信道类型(如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信号类型(如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操作条件(如网络内覆盖或网络外覆盖)、以及通信类型(如广播、组播或单播),以实现最大信号覆盖和通信范围。对于单播和组播类型的通信,当所需的通信范围远小于自以最大允许功率发射的信号覆盖时,其是使用UE的电池功率的相当低功率效率的方式。例如,当群组中进行通信的UE非常接近,例如10米或彼此直接相邻时,UE之间的相对速度低,或者传输速率/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低。此外,以大于所需功率电平的功率电平传输的信号传输也会增加对来自所需通信群组之外的其他UE的信号传输的干扰,并且因此限制了其他UE能够利用的可用资源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户设备(UE)及其无线通信方法,其能够进行波束赋形操作并且为群组环境中的侧行链路通信设置传输相关的参数。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以及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burst set)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包括与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设备的行进速度和传输载波的频率间隔(tone spacing)中的至少一个,在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包括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压缩(condense)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PSCCH承载用户设备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被应用于TTI的整个传输,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SCI包括用户设备的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gap)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SCI进一步指示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计算针对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估计到达时间(ToA)、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方向(DoA)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用于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传输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朝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也是针对另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包括与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包括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压缩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PSCCH承载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服针对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被应用于TTI的整个传输,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进一步指示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导出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路径损耗测量结果。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根据以下方程式中的至少一个来导出路径损耗测量结果: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RP,或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SI,
其中,power_offset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下一次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最高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下一次传输的MCS等级。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用户设备的数据缓冲保持在最小水平,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应功率来确定最高MCS,使得MCS<=Min{P_powerclass,P_cmax}。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MCS等级和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为下一次传输设置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输出功率电平。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以及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包括与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设备的行进速度和传输载波的频率间隔中的至少一个,在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包括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压缩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PSCCH承载用户设备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被应用于TTI的整个传输,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用户设备的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进一步指示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计算针对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估计到达时间(ToA)、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方向(DoA)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用于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传输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朝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也是针对另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报告信息,报告信息包括与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包括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压缩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PSCCH承载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被应用于TTI的整个传输,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进一步指示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导出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路径损耗测量结果。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方程式中的至少一个来导出路径损耗测量结果: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RP,或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SI,
其中,power_offset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下一次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最高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下一次传输的MCS等级。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数据缓冲保持在最小水平,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相应功率来确定最高MCS,使得MCS<=Min{P_powerclass,P_cmax}。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基于MCS等级和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为下一次传输设置针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输出功率电平。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以及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其中,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PSCCH承载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从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以及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其中,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是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包括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源标识是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者在用户设备对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排队操作中使用。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
根据结合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SCI进一步指示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能够进行波束赋形操作并且为群组环境中的侧行链路通信设置传输相关的参数,使得用户设备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的实施例,对将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以下附图进行简要介绍。显然,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付出的前提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2是从用于发射信号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从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波束扫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个用户设备参与侧行链路群组通信的场景。
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技术主题、结构特征、实现的目的和效果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具体而言,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
图1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100包括存储器102和耦合到存储器102的处理器104。处理器104被配置为通过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的群组通信,以及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使得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是用于发射信号的用户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可以是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之间通过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的群组通信可以基于在版本14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开发的LTE侧行链路技术和/或第五代新无线(5G-NR)无线接入技术。
图1进一步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2和耦合到存储器202的处理器204。处理器204被配置为通过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群组通信,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计算针对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使得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基于来自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估计到达时间(ToA)、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方向(DoA)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用于朝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传输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朝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也是针对另一个用户设备100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传输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包括与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导出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的路径损耗测量结果。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根据以下方程式中的至少一个来导出路径损耗测量结果: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RP,或
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SI。
其中,power_offset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基于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下一次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基于最高路径损耗测量结果来确定针对来自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下一次传输的MCS等级。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将用户设备200的数据缓冲保持在最小水平,并且基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相应功率来确定最高MCS,使得MCS<=Min{P_powerclass,P_cmax}。处理器204还被配置为基于MCS等级和路径损耗测量结果,为该下一次传输设置针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输出功率电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2和202各自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处理器104和204各自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处理器104和204各自还可以包括基带电路来处理射频信号。当实施例以软件实现时,本文描述的技术能够用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这些模块能够存储在存储器102和202中,并且由处理器104和204执行。存储器102和202能够在处理器104和204内实现,或者在处理器104和204外部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能够经由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式通信耦合到处理器104和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之间的群组通信涉及根据在版本14的3GPP下开发的LTE侧行链路技术和/或5G-NR无线接入技术的车联万物(V2X)通信,其中V2X通信包括车辆到车辆(V2V)、车辆到行人(V2P)和车辆到基础设施/网络(V2I/N)。
图2从用于发射信号的用户设备100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300。该方法300包括:在框302,通过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的群组通信,以及在框304,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使得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图3从用于接收信号的用户设备200的操作方面,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400。该方法400包括:在框402,通过诸如PC5接口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群组通信,在框404,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TRS,在框406,计算针对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在框408,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使得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图1和图4至6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4还被配置为从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接收报告信息,该报告信息包括与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04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00的行进速度和传输载波的频率间隔中的至少一个,在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例如,处理器104被配置为以每一个周期间隔,例如5ms、10ms、20ms、50ms和100ms,执行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不同的空间方向可以是例如4、8、16、32和64个方向。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包括如图5所示的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如图6所示的压缩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图1和图5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TTI的长度。针对每个波束扫描方向的TTI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训练RS和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PSCCH承载用户设备100的源标识、针对至少一个TRS的波束索引号、TTI内的至少一个TRS的资源分配和大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和TTI内的PSSCH的资源分配中的至少一部分。训练RS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PSSCH可以承载信息数据传输块(TB)。源标识是唯一标识用户设备100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或侧行链路通信群组内的成员号码。
图1和图5进一步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在用户设备100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的排队操作中使用,以到达尽可能多的设备,从而在任何时间通知和邀请新的群组成员加入。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可以基于其他群组成员的TRS的过去历史/检测来设置较低的功率电平,以限制传输范围,以及从而产生较少的干扰和实现功率节省。
图1和图6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被应用于TTI的整个传输,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SCI包括用户设备100的源标识、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功率偏移、至少一个TRS的波束传输的绝对功率、处理间隙长度和波束反馈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标识是唯一标识用户设备100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地址或侧行链路通信群组内的成员号码。处理间隙长度可以是基于OFDM符号的数量的固定长度。用户设备200将间隙周期用于RSRP/RSSI测量和最佳波束的选择。波束反馈报告区域的大小,以及可以将资源分配给群组成员用于复用波束报告。在所有支持的空间方向上重复和传输至少一个TRS。TRS传输的长度可以短至一个OFDM符号。如果在SCI中指示了间隔区域,则用户设备200能够在间隙区域利用间隙持续时间来计算针对每个传输的TRS的RSRP/RSSI测量结果并且选择突发集中的最佳波束。基于TRS的数量和每个TRS传输的长度,用户设备200能够确定间隙区域的开始位置。如果在SCI中指示了反馈区域,则反馈区域用于用户设备200进行波束报告。
图1和图6进一步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偏移指示Min{P_powerclass,P_cmax}和实际TRS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其中,P_powerclass是针对通信频带的用户设备的功率等级级别,P_cmax是处于网络覆盖时针对服务小区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之外时预配置的最大输出功率。零功率偏移意味着网络对于TRS传输所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最大功率电平被配置为在通过侧行链路接口的初始群组通信期间或在用户设备100对至少一个用户设备200的排队操作中使用,以到达尽可能多的用户设备,从而在任何时间通知和邀请新的群组成员加入。非零功率偏移意味着比最大功率电平低的功率。可以基于其他群组成员的TRS的过去历史/检测来设置较低的功率电平,以限制传输范围,以及从而产生较少的干扰和实现功率节省。在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的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内的至少一个TRS的数量对应于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SCI进一步指示了间隙区域和反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
图7示出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发送用户设备的每个波束扫描周期中,接收用户设备为突发集内的每个传输的TRS计算RSRP或RSSI,并且基于最佳RSRP/RSSI结果,例如最高RSRP/RSSI结果,选择最佳波束。如图7中的示例,其中,有六个用户设备(UE)参与侧行链路群组通信,以及UE3测量来自所有UE的所有接收到的TRS的RSRP/RSSI,并选择波束3作为来自UE1的最佳波束,波束4作为来自UE2的最佳波束,波束1作为来自UE4的最佳波束,波束2作为来自UE5的最佳波束,以及波束3作为来自UE6的最佳波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来自每个发送UE的所选择的最佳波束的估计的ToA、AoA和/或DoA,接收UE确定针对朝向每个发送UE的传输的合适的波束方向。有时,朝向一个UE的合适的波束方向也可以是对于另一个UE的最佳合适波束方向。如图7中的示例,UE3确定波束1作为针对朝向UE4和UE6的传输的最佳合适方向,波束2作为针对朝向UE1和UE5的传输的最佳合适方向,以及波束3作为针对朝向UE2的传输的最佳合适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UE根据PathLoss(PL)=Min{P_powerclass,P_cmax}–power_offset–RSRP/RSSI从每个所选择的最佳波束的RSRP/RSSI结果和在SCI中指示的相应的power_offset导出路径损耗测量结果。如图7中的示例,UE 3导出针对来自每个UE的所选的最佳波束的路径损耗。针对来自每个UE的所选的最佳波束的路径损耗假设为:对于来自UE1的波束3的PL=6dB,对于来自UE2的波束4的PL=3dB,对于来自UE4的波束1的PL=3dB,对于来自UE5的波束2的PL=4dB,以及对于来自UE6的波束3的PL=8dB。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为每个发送UE(Tx UE)选择的最佳波束的计算的PL中,接收UE(Rx UE)针对到群组的下一次传输确定合适的MCS等级。也就是说,Rx UE选择对应于最高PL链路的MCS等级,使得公共MCS被用于下一次组播传输,并且可对群组中的所有成员解码。同时,Rx UE也可以考虑其自身的数据缓冲状态,以便将数据缓冲保持在最小水平。能够选择/支持的最高MCS等级应该基于其相应的所需的Rx_power,以便所需的Rx_power(MCS)<=Min{P_powerclass,P_cmax}。如图7中的示例,UE3将选择对应于来自UE6的8dB的PL链路的MCS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选择的MCS等级和相应的所需的Rx_power,UE根据P_Tx(波束x)=所需的Tx_power(MCS)+PL(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来确定针对每个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方向的发射功率。如图7中的示例,假设针对来自UE6的8dB的PL链路的最高MCS等级将需要10dBm的Rx功率电平,则UE3将为每个发射波束设置其输出功率电平为:
P_Tx(朝向UE4和UE6的波束1)=10dBm+8dB=18dBm,
P_Tx(朝向UE1和UE5的波束2)=10dBm+6dB=16dBm,以及
P_Tx(朝向UE2的波束3)=10dBm+3dB=13dBm。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能够执行波束赋形操作并且为群组环境中的侧行链路通信设置传输相关的参数,使得用户设备可以节省电池,进行长时间操作,和/或由于较少的干扰而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和公开的每个单元、算法和步骤是使用电子硬件或用于计算机的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组合来实现的。这些功能是在硬件中运行还是在软件中运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应用的条件和设计要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对于每个特定应用的功能,而这种实现不应该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他/她能够参考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工作过程,因为上述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这些工作过程将不再详述。
应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公开的系统、设备和方法能够用其他方式实现。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单元的划分仅仅基于逻辑功能,而在实现中存在其他的划分。多个单元或组件可能被组合或集成在另外的系统中。也有可能省略或跳过一些特征。另一方面,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耦合、直接耦合或通信耦合,无论是间接地还是通信地通过电、机械或其他类型形式的方式,通过一些端口、设备或单元都能实现。
作为用于解释的分离组件的单元在物理上是分离的或者不是分离的。用于显示的单元是或不是物理单元,即,位于一个地方或分布在多个网络单元上。根据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一些或所有单元。
此外,每个实施例中的每个功能单元能够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或者集成在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单元的一个处理单元中。
如果软件功能单元作为产品实现、使用和销售,它能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种理解,本公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基本上或部分地实现为软件产品的形式。或者,有益于传统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能够实现为软件产品的形式。计算机中的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包括用于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网络设备)运行由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的所有或一些步骤的多个命令。存储介质包括USB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软盘或能够存储程序代码的其他类型的介质。
虽然已经结合被认为是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旨在覆盖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最广泛解释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布置。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以及
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波束扫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报告信息,所述报告信息包括与所选择的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所述至少一个TRS;
计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传输报告信息,所述报告信息包括与所述最佳波束扫描方向相关的信息和与传输参数的设置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5.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以及
在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波束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行进速度和传输载波的频率间隔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突发集中的所述不同空间方向上,朝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周期性地执行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所述波束扫描。
7.一种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所述至少一个TRS;
计算针对所述至少一个TRS的突发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T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基于最佳RSRP结果和最佳RSSI结果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所述突发集包括全波束扫描模式和压缩波束扫描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所述至少一个TRS;以及
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所述突发集是处于全波束扫描模式,每个波束扫描方向被应用于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整个传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所述突发集的持续时间是波束扫描方向的数量乘以所述TTI的长度。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通过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的群组通信;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在至少一个跟踪参考信号TRS的突发集中的不同空间方向上的所述至少一个TRS;以及
选择最佳波束扫描方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TRS的所述突发集是处于压缩波束扫描模式,并且包括保护周期GP)/自动增益控制AGC区域、承载用于调度所述至少一个TRS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的PSCCH和TRS波束扫描区域。
CN202310583497.3A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64365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497.3A CN116436504A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497.3A CN116436504A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201880081141.7A CN111480302B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PCT/CN2018/075143 WO2019148455A1 (en) 2018-02-02 2018-02-02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1141.7A Division CN111480302B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6504A true CN116436504A (zh) 2023-07-14

Family

ID=6747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3497.3A Pending CN116436504A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201880081141.7A Active CN111480302B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1141.7A Active CN111480302B (zh) 2018-02-02 2018-02-02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436504A (zh)
WO (1) WO2019148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4466A (zh) * 2019-08-16 2022-04-29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新无线电车辆通信的波束管理
EP3890208A1 (en) * 2020-03-20 2021-10-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Group timing adjustmen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command activation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WO2024050702A1 (en) * 2022-09-06 2024-03-1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Sidelink transmission beam sweeping
WO2024058947A1 (en) * 2022-09-16 2024-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block for side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9917A (en) * 1980-02-28 1981-09-1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Track deviation detecting system in magnetic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JP6121931B2 (ja) * 2014-03-20 2017-04-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9451536B2 (en) * 2014-06-18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initiated discovery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length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11563505B2 (en) * 2016-06-01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48455A1 (en) 2019-08-08
CN111480302A (zh) 2020-07-31
CN111480302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2007B2 (en) UE selection of contention-free and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for handover
CN110313199B (zh)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功率控制
CN109155656B (zh) 波束选择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220302975A1 (en) Adaptive numerology for beamforming training
CN110999125B (zh)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KR101387857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기지국 및 그것의 안테나 포트 모드 및 송신 모드 이행을 위한 방법
EP3547741B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147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80302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8112065B (zh) 发送功率的确定、信令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12350808B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14205833A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传输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4026263A1 (en) Channel sens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3641150A1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initiator device, and responder device
Srivastava et al. Enhanced Distributed Resource Selection and Power Control for High Frequency NR V2X Sidelink
CN108075783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06792776B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和基站
CN115244961A (zh) 选择波束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04719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via frequency interla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1492695B (zh) 用户设备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KR2023007314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6746076A (zh) 接收用于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空间配置指示
US20240155507A1 (en) Power headroom differential reporting
Morejon et al. New Radio Sidelink with Beam Selection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High-Density Dynamic Swarms
WO2019148414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