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6147B -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6147B
CN116436147B CN202310695735.XA CN202310695735A CN116436147B CN 116436147 B CN116436147 B CN 116436147B CN 202310695735 A CN202310695735 A CN 202310695735A CN 116436147 B CN116436147 B CN 116436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supply
voltage
thermoelectric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57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36147A (zh
Inventor
潘信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57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6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6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6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36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6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模块,其中,整流输出端与热电备用输出端电性连接后与初级低压输入端电性连接,初级低压输出端与初级控制模块的初级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与次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耦合;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则向热电备用模块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电能后输入至低压供电模块,以供初级控制模块维持工作;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双向传输信号。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能够在数字电源初级因故障掉电的情况下,持续为其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服务器供电的稳定性,现在常采用数字电源作为服务器的电源设备。图1示出了单个数字电源的电路模块。数字电源在工作时,变压器初级控制模块通过光耦与次级控制模块进行通信(初、次级控制模块通常是微控制单元,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同时,次级控制模块与服务器系统进行通信,向服务器系统传输初级、次级实时参数。借助次级控制模块,初级控制模块能够与系统进行通信:传输电源初级实时参数,并接收系统数据。
图1还示出了电源初级控制模块由初级低压电源供电,初级低压电源由初级整流输出供电,次级控制模块由次级低压电源供电;同时初级控制模块监测输入电压信号是否正常。一旦电源输入端发生故障,故障电源的初、次级控制模块之间,次级控制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被切断,丧失与上位机的通信功能。若在数字电源进行固件更新的过程中,电源初级侧发生掉电故障,因其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通信中断,固件代码无法完整写入该电源初级控制模块,从而导致该电源完全丧失功能,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字电源初级侧因故障掉电后,其初级控制模块供电中断,丧失与次级控制模块通信能力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电路,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还包括热电备用模块,初级低压供电模块,次级低压供电模块,初级控制模块,次级控制模块,初级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进行功率校正,次级控制模块用于调制输出整流模块;
整流模块的整流输出端与热电备用模块的热电备用输出端电性连接后与初级低压供电模块的初级低压输入端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的初级低压输出端与初级控制模块的初级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与次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耦合;
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则向热电备用模块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电能后输入至低压供电模块,以供初级控制模块维持工作;
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双向传输信号。
进一步地,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次级低压输出端与次级控制模块的次级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为次级控制模块提供输入电压。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和第二输出二极管;
第一输出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低压输出端电性连接;
第一输出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总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进一步地,热电备用模块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第二热电子模块;
第一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第二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与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热电备用输出端。
进一步地,第一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第一电压转换电路;
第一热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
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
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作为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
进一步地,第一热电转换模块为第一热电芯片;
第一热电芯片包括: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
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作为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热电芯片还包括:第一热电芯片热端;
第一热电芯片热端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其中,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工作时,位于电源壳体内、距温度最高点最近的散热片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一互感线圈,第二互感线圈;
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串联第一电阻后与第一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二极与第二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一互感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一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第一晶体管第三极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互感线圈的一端与第二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进一步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电阻;
第二晶体管第一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一启动信号,第二晶体管第二极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三极接地,其中,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第二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第二电压转换电路;
第二热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
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
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作为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
进一步地,第二热电转换模块为第二热电芯片;
第二热电芯片包括: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
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作为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二热电芯片还包括:第二热电芯片冷端;
第二热电芯片冷端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壳体内距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最近的散热片表面。
进一步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电阻,第三互感线圈,第四互感线圈;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串联第三电阻后与第三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与第四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三互感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第三晶体管第三极接地。
进一步地,第三互感线圈的一端与第四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进一步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第四电阻;
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二启动信号,第四晶体管第二极与第三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第三极接地,其中,第二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为NPN三极管。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模块;稳压模块的稳压输入端与热电备用输出端电性连接,稳压模块的稳压输出端与初级低压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稳压模块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还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输入端与热电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与稳压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电容;
二极管阴极与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阳极作为整流电路输入端,二极管阴极作为整流电路输出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记载的供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能够在数字电源初级因故障掉电的情况下,持续为其初级控制模块供电,维持其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进而维持初级控制模块与服务器系统或上位机的通信;
2. 在数字电源固件更新过程中,保障固件更新的供电环境,并在供电电路能量即将消耗殆尽前发出告警信号,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保障数字电源固件更新作业的实施,提高数字电源可靠性;
3. 在备用电源失效前,安全地中断数字电源当前任务,保障数字电源正常功能不丧失;
4. 充分利用服务器运转过程中,电源、机箱产生的废热,作为供电的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数字电源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次级低压供电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电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电子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电转换模块示意图;
图7是塞贝克效应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芯片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风扇气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芯片贴附方式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稳压模块的电源模块示意图;
图16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示意图;
图17是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整流电路的电源模块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电路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方法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说明书附图中的编号,仅表示对各个功能部件或模块的区分,不表示部件或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针对现有技术中,数字电源初级因故障掉电后,其初级控制模块供电中断,丧失与次级控制模块通信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一种供电电路至少两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0,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还包括热电备用模块1,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初级控制模块4,次级控制模块5,初级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进行功率校正,次级控制模块用于调制输出整流模块0;
整流模块0的整流输出端0O与热电备用模块1的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后与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的初级低压输入端2I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的初级低压输出端2O与初级控制模块4的初级控制输入端4I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与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通过低压变压器8耦合;通过低压变压器8耦合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与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为次级低压供电模块提供相应的输入电压。
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4接收到整流模块0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则向热电备用模块1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1产生电能后输入至低压供电模块2,以供初级控制模块4维持工作;其中,电路启动信号包括:电路启动信号包括第一启动信号、第二启动信号。
初级控制模块4与次级控制模块5双向传输信号。
初级低压供电模块,用来给功率主回路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或电源系统的监控电路供电,满足不同电压的需求。通常,提供的电压规格为12V,5V,3.3V等。当初级侧输入端掉电时,热电备用模块1向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供电,进而保障初级控制模块4的正常工作,维持其与次级控制模块5的通信。
如图3所示(图中未示出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的次级低压输出端3O与次级控制模块5的次级控制输入端5I电性连接,为次级控制模块5提供输入电压。
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DO1和第二输出二极管DO2
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阳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阴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低压输出端3O电性连接;
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阴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阳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总输出端SO电性连接。
上述电源模块之间是用于服务器电源的冗余设计。在冗余设计的架构下,某一电源初级侧输入端发生掉电,其次级控制模块5可以通过其他电源模块进行供电,以保障次级控制模块5的正常运转。但是,基于电源安规,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无法通过低压变压器8向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供电。
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由于电源的冗余设计,次级低压供电模块,可以从其他路电源模块处获得电能,以供应次级控制模块工作;并且由于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电能较小,关闭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能够保障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的电能都供初级控制模块使用。
如图4所示,热电备用模块1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11,第二热电子模块12。第一热电子模块11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第二热电子模块12包括: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与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电性连接后作为热电备用输出端1O
如图5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子模块11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电性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作为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
具体地,如图6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为第一热电芯片TG1。第一热电芯片TG1包括: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1P,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1N;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1P作为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1N接地。
热电芯片是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在具有温差环境下,产生电动势的元器件。图7简单地示意了塞贝克效应的原理。
温差电动势可表示为:其中,S AS B分别为两种材料的塞贝克系数。
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热电芯片可以是,KRYOTHERM生产的TGM-127-1.0-0.8、TGM-127-1.0-1.3、TGM-127-1.0-2.5、TGM-127-1.4-1.5、TGM-127-1.4-2.5、TGM-199-1.4-0.8、TGM-199-1.4-1.5、TGM-199-1.4-3.2、TGM-254-1.0-1.3、TGM-287-1.0-1.3、TGM-287-1.0-1.5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对热电芯片的品牌和具体型号不加以限定。为便于进行说明,仅借助KRYOTHERM的热电芯片产品阐述第一热电芯片TG1、第二热电芯片TG2的结构。
如图8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芯片TG1还包括: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其中,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工作时,位于电源壳体内、距温度最高点最近的散热片表面,如图9中B所示位置。将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可使第一芯片产生温差电动势。
由鼓风装置(通常是风扇)带动的气流从入风口,经过电源内部,由风扇排出。电源内部封装了很多功率器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风扇吹出。示意性的,B位置为电源内部温度最高点,其附近通常设置有散热片,电源工作时,散热片附近热源温度可高达100-110℃,而气流带走热量,使散热片与电源内部环境之间产生温度差,第一热电芯片TG1便利用该温度差产生电动势。
下面,简要介绍散热片的热学特性。电源模块在散热片的使用上经常以铝或铜为主,因此,可利用铜与铝的导热率,热容,比热容等特性做设计。铝的比热容为0.9J/g℃,而铜为0.39J/g℃,比热容越大则代表温度上升越慢,以1克的铝与铜做计算,等同于铝每上升1℃必需要有0.9J的热能提供,铜每上升1℃必需要有0.39J的热能提供;另外,铜的导热系数为401W/mK,而铝的导热系数为237W/mK,铜为铝的1.69倍,即同样的条件下,铜比铝更容易导热,但是铜的密度是8.9kg/m3,而铝的只有是2.7kg/m3,接近铝的3.3倍,同样体积的散热片, 纯铜材质比纯铝材质的热容量高,即使容易导热,但更不易散热,因此,热容量大,散热就变慢,而高比热容则需更高的热能才能提升温度。
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通常包括: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和/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以数字电源中常采用的MCU芯片和DSP为例,MICROCHIP-dsPIC33FJ64GS606,TI-UCD3138的工作电流为毫安级,无需大功率的电源电路对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供电。采用热电芯片产生的电压与电流已足以供其使用。但是通过热电芯片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无法精确匹配MCU/DSP的输入电压,因此,在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的后级需要增加电路,获得满足MCU/DSP输入要求的电压。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电阻R1,第一互感线圈L1,第二互感线圈L2。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第一互感线圈L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与第二互感线圈L2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互感线圈L2的另一端与第一互感线圈L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接地。第一互感线圈L1的一端与第二互感线圈L2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通常,需要对热电芯片产生的温差电动势进行升压,以满足MCU/DSP的输入电压要求。图10示出的是焦耳小偷(Joule Thief)电路,焦耳小偷电路是一种自振荡升压电路,本发明实施例以焦耳小偷电路为例,描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的具体形式。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将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由温度转转化的电压,转换为较高的电压脉冲形式。焦耳小偷电路的原理不在此赘述。其他拓扑结构的电压转换器亦可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的具体形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还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电阻R2。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一启动信号,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接地,其中,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当第一晶体管T1为NPN三极管时,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为基极,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为集电极,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为发射极。第二晶体管T2可以是NPN三极管,亦可以是NMOS管。以NMOS管为例,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为栅极,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为漏极,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为源极。
第一关闭信号为高电平,使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不工作;第一启动信号为低电平,使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开始工作。当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接收到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发出的第一启动信号,第二晶体管T2被关断,使经过第一互感线圈L1,第一电阻R1的电流流入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开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由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向后级输出电压。
如图5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子模块12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电性连接,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作为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
具体地,如图6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为第二热电芯片TG2。第二热电芯片TG2包括: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2P,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2N;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2P作为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2N接地。
如图8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芯片TG2还包括: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壳体内距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最近的散热片表面,如图9中A或C所示位置。
图9示意性地展示了电源内部风流的方向,在服务器正常工作时,该风流会携带服务器机箱内排出的热量。因此,吹入电源入风口处的气流温度通常达到45-55℃。在电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风口处散热片的最高温度低于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的气流温度,将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可使第二芯片产生温差电动势。
图12示意性的展示了B点以及A点处,第一热电芯片热端和第二热电芯片冷端的贴附位置。
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电阻R3,第三互感线圈L3,第四互感线圈L4。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串联第三电阻R3后与第三互感线圈L3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与第四互感线圈L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互感线圈L4的另一端与第三互感线圈L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接地。
第三互感线圈L3的一端与第四互感线圈L4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四电阻R4。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二启动信号,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与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接地,其中,第二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当第三晶体管T3为NPN三极管时,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为基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为集电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为发射极。第四晶体管T4可以是NPN三极管,亦可以是NMOS管。以NMOS管为例,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为栅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为漏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为源极。
第二关闭信号为高电平,使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不工作;第二启动信号为低电平,使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开始工作。当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接收到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发出的第二启动信号,第四晶体管T4被关断,使经过第三互感线圈L3,第三电阻R3的电流流入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开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由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向后级输出电压。
优选地,第一晶体管T1,第三晶体管T3为NPN三极管。
由于焦耳小偷电路的自激振荡特性,其输出的电压存在较大纹波,在电压转换电路的后级增加稳压电路,可以为给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入。
优选地,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模块6;如图15所示,稳压模块6的稳压输入端6I与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稳压模块6的稳压输出端6O与初级低压输入端2I电性连接。
优选地,稳压模块6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LDO)。图16示出了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典型电路。可替代地,通过TL431与功率晶体管配合使用,亦可组成稳压电路,如图17所示。LDO与TL431电路的工作原理,不在此赘述。
优选地,电源模块还包括:整流电路7,如图18所示,整流电路输入端7I与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7O与稳压输出端口6I电性连接。
具体地,如图19所示,整流电路7包括:二极管D,电容C;
二极管阴极DC与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阳极DA作为整流电路输入端7I,二极管阴极DC作为整流电路输出端7O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供电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记载的供电电路,使初级低压供电模块为初级控制模块供电,维持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进行通信,方法包括:
S100:响应于获取电源故障信号,向热电备用模块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工作,为初级低压供电模块提供输入电压。
具体地,S110:获取电源输入指示信号,以及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监测信号,并根据电源输入指示信号,以及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监测信号判断电源输入是否异常;
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可以是电源故障信号,也可以是电源正常工作信号;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监测信号,是初级控制模块自身输入的监测信号。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同时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信号异常,表示电源输入异常。
S120:响应于电源输入异常,向第一热电子模块发送第一启动信号,并获取第一热电子模块监测信号;
S130:获取电源输入指示信号,以及第一热电子模块监测信号,并根据电源输入指示信号,以及第一热电子模块监测信号判断第一热电子模块是否异常;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同时第一热电子模块检测信号异常,表示第一热电子模块异常。
S140:响应于第一热电子模块异常,则向第二热电子模块发出第二启动信号。
通常冗余电源模块本身具备两种告警信号,一为Input_OK,即为输入正常与否的告警信号,另一为Output_OK,即为输出正常与否的告警信号。通过上述两种告警信号电源控制模块可以获取自身输入、输出的状态。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源输入指示信号正常,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持续向第一热电子模块11发送第一关闭信号,第一关闭信号为高电平。通过第一关闭信号开启第二晶体管T2,从而拉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的电压,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不工作,初级低压电源由电源输入供电,向初级控制模块4供电,如图20中t1时段所示。
当监测到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说明电源输入出现故障。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无法由电源输入维持正常工作,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出现异常,如图20中t2时段。此时,向第一热电子模块11发送第一启动信号,第一启动信号为低电平。通过第一启动信号关断第二晶体管T2,使经过第一互感线圈L1,第一电阻R1的电流流入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开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初级控制模块4随即由第一热电子模块11供电,如图20中t3时段。其中,第一热电子模块11供电过程中,因初级低压电源大电容放电的原因,呈现出第一热电子模块11与初级低压电源交替供电的情况,但二者互不影响。
电源输入出现故障后,初级失效,初级的功率器件不再参与工作,停止发热。冗余设计下,风扇持续转动进行散热,电源内部温度逐渐降低,使散热片与风扇带动的热流之间的温度差逐渐降低。当电源内部温度差不足以支持第一热电子模块11向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供电时,第一热电子模块11的工作出现异常。当监测到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并且第一热电子模块11工作异常时,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向第一热电子模块11发送第一关闭信号,并向第二热电子模块12发送第二启动信号,第二启动信号为低电平。通过第一关闭信号切断第一热电子模块11的工作;通过第二启动信号关断第四晶体管T4,使经过第三互感线圈L3,第三电阻R3的电流流入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极T31,开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初级控制模块4随机由第二热电子模块12供电如图20中t4时段。
S150:响应于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以及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中断电源当前任务,并发出电源失效告警。
响应于电源输入指示信号异常,以及第二热电子模块12工作异常,则需要对电源及时采取保全措施,避免电源完全失效。
对于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的监测可以通过输入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得到。对于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状态的监测可以通过检测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实现,当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时,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即判定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亦可以通过对促使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工作的温度差获得,当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阈值时,及判定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同理,在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时,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即判定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亦可以通过对促使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工作的温度差获得,当温度差小于第二温差阈值时,及判定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对于温度差的获取,可以通过热敏电阻或热电偶,配合电压检测电路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加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压阈值通常高于第一电压阈值;第二温差阈值通常高于第一温差阈值。由于第二热电子模块12是在电源输入异常时,为电源初级控制模块提供输入的最后一道供电方式。因此,对于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状态的监测更为严苛,使得在第二热电子模块12失效前,电源初级控制模块4尚能与电源次级控制模块5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及时对电源采取保全措施,避免电源完全失效。尤其是在数字电源的固件更新过程中,这一措施尤为重要。当温差电动势维持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固件更新,需立刻告警。进一步由维护人员更换电源或重新进行更新。
优选地,供电方法还包括:
S200: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由于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电能较小,关闭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能够保障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的电能都为初级控制模块使用。
同时,由于电源的冗余设计,次级低压供电模块,可以从其他路电源模块处获得电能,以供应次级控制模块工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记载的供电电路。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能够在数字电源初级因故障掉电的情况下,持续为其初级控制模块供电,维持其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在数字电源固件更新过程中,保障固件更新的供电环境,并在供电电路能量即将消耗殆尽前发出告警信号,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保障数字电源固件更新作业的实施;充分利用服务器运转过程中,电源、机箱产生的废热,作为供电的能源。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一
一种供电电路至少两个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如图2所示,包括:
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0,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还包括热电备用模块1,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初级控制模块4,次级控制模块5,以及初级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进行功率校正,次级控制模块用于调制输出整流模块0;整流模块0的整流输出端0O与热电备用模块1的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后与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的初级低压输入端2I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的初级低压输出端2O与初级控制模块4的初级控制输入端4I电性连接,初级低压供电模块2与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通过低压变压器8耦合;
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4接收到整流模块0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则向热电备用模块1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1产生电能后输入至低压供电模块2,以供初级控制模块4维持工作;
初级控制模块4与次级控制模块5双向传输信号。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次级低压供电模块3的次级低压输出端3O与次级控制模块5的次级控制输入端5I电性连接,为次级控制模块5提供输入电压。
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DO1和第二输出二极管DO2
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阳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阴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低压输出端3O电性连接;
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阴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阳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总输出端SO电性连接。
响应于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如图4所示,热电备用模块1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11,第二热电子模块12。第一热电子模块11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第二热电子模块12包括: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与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电性连接后作为热电备用输出端1O
如图5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子模块11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电性连接,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作为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1O
具体地,如图6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转换模块111为第一热电芯片TG1。第一热电芯片TG1包括: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1P,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1N;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1P作为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11O,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1N接地。
如图8中(a)部分所示,第一热电芯片TG1还包括: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其中,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工作时,位于电源壳体内、距温度最高点最近的散热片表面,如图9中B所示位置。将第一热电芯片热端TG1H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可使第一芯片产生温差电动势。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电阻R1,第一互感线圈L1,第二互感线圈L2。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第一互感线圈L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与第二互感线圈L2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互感线圈L2的另一端与第一互感线圈L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12I,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作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12O,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接地。第一互感线圈L1的一端与第二互感线圈L2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如图11所示,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还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电阻R2。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一启动信号,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接地,其中,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12。当第一晶体管T1为NPN三极管时,第一晶体管第一极T11为基极,第一晶体管第二极T12为集电极,第一晶体管第三极T13为发射极。第二晶体管T2可以是NPN三极管,亦可以是NMOS管。以NMOS管为例,第二晶体管第一极T21为栅极,第二晶体管第二极T22为漏极,第二晶体管第三极T23为源极。
如图5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子模块12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电性连接,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作为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12O
具体地,如图6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转换模块121为第二热电芯片TG2。第二热电芯片TG2包括: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2P,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2N;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TG2P作为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121O,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TG2N接地。
如图8中(b)部分所示,第二热电芯片TG2还包括: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其中,第二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壳体内距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最近的散热片表面,如图9中A或C所示位置。
图9示意性地展示了电源内部风流的方向,在服务器正常工作时,该风流会携带服务器机箱内排出的热量。因此,吹入电源入风口处的气流温度通常达到45-55℃。在电源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风口处散热片的最高温度低于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的气流温度,将第二热电芯片冷端TG2C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可使第二芯片产生温差电动势。
图12示意性的展示了B点以及A点处,第一热电芯片热端和第二热电芯片冷端的贴附位置。
如图13所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电阻R3,第三互感线圈L3,第四互感线圈L4。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串联第三电阻R3后与第三互感线圈L3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与第四互感线圈L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互感线圈L4的另一端与第三互感线圈L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122I,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作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122O,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接地。
第三互感线圈L3的一端与第四互感线圈L4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如图14所示,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四电阻R4。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二启动信号,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与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接地,其中,第二启动信号用于开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122。当第三晶体管T3为NPN三极管时,第三晶体管第一极T31为基极,第三晶体管第二极T32为集电极,第三晶体管第三极T33为发射极。第四晶体管T4可以是NPN三极管,亦可以是NMOS管。以NMOS管为例,第四晶体管第一极T41为栅极,第四晶体管第二极T42为漏极,第四晶体管第三极T43为源极。
第一晶体管T1,第三晶体管T3为NPN三极管。
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模块6;如图15所示,稳压模块6的稳压输入端6I与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稳压模块6的稳压输出端6O与初级低压输入端2I电性连接。
稳压模块6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LDO)。图16示出了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典型电路。可替代地,通过TL431与功率晶体管配合使用,亦可组成稳压电路,如图17所示。LDO与TL431电路的工作原理,不在此赘述。
电源模块还包括:整流电路7,如图18所示,整流电路输入端7I与热电备用输出端1O电性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7O与稳压输出端口6I电性连接。
如图19所示,整流电路7包括:二极管D,电容C;
二极管阴极DC与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阳极DA作为整流电路输入端7I,二极管阴极DC作为整流电路输出端7O
实施例三
一种供电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记载的供电电路,使初级低压供电模块为初级控制模块供电,维持初级控制模块与次级控制模块进行通信,方法包括:
S100:响应于获取电源故障信号,向热电备用模块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热电备用模块工作,为初级低压供电模块提供输入电压。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供电方法还包括:
S200: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实施例五
一种电子设备,如图21所示,包括实施例二记载的供电电路。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装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器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外部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Radio Frequency,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服务器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服务器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服务器执行时,使得该服务器:响应于检测到终端的外设模式未激活时,获取终端上应用的帧率;在帧率满足息屏条件时,判断用户是否正在获取终端的屏幕信息;响应于判断结果为用户未获取终端的屏幕信息,控制屏幕进入立即暗淡模式。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 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变压器,输出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热电备用模块,初级低压供电模块,次级低压供电模块,初级控制模块,次级控制模块,所述初级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模块进行功率校正,所述次级控制模块用于调制输出整流模块;
所述热电备用模块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第二热电子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输出端与所述热电备用模块的热电备用输出端电性连接后与所述初级低压供电模块的初级低压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初级低压供电模块的初级低压输出端与所述初级控制模块的初级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初级低压供电模块与所述次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耦合;
响应于所述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则向所述热电备用模块发出电路启动信号,使所述热电备用模块产生电能后输入至所述低压供电模块,以供所述初级控制模块维持工作;
所述初级控制模块与所述次级控制模块双向传输信号;
所述供电电路被设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则向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发送第一关闭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发送第二启动信号,使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向电源初级控制模块供电;响应于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则对所述电源采取保全措施;其中,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表示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或促使第一热电转换模块工作的温度差小于第一温差阈值;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工作异常表示电源初级控制模块输入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或促使第二热电转换模块工作的温度差小于第二温差阈值,所述第二电压阈值高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第二温差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次级低压输出端与所述次级控制模块的次级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为所述次级控制模块提供输入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和第二输出二极管;
所述第一输出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输出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后,与所述次级低压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输出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后,与次级总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初级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整流模块发出的电源故障信号,断开初级低压供电模块通过低压变压器向次级低压供电模块的供电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热电备用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第一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热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
所述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热电子模块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转换模块为第一热电芯片;
所述第一热电芯片包括: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
所述第一热电芯片正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一热电芯片负输出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芯片还包括:第一热电芯片热端;
所述第一热电芯片热端贴附于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工作时,位于电源壳体内、距温度最高点最近的散热片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一互感线圈,第二互感线圈;
第一晶体管第一极串联所述第一电阻后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第一晶体管第三极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互感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电阻;
第二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一启动信号,第二晶体管第二极与第一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三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一启动信号用于开启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第二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第二热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
所述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热电子模块输出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电转换模块为第二热电芯片;
所述第二热电芯片包括: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
所述第二热电芯片正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热电转换模块输出端,所述第二热电芯片负输出端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电芯片还包括:第二热电芯片冷端;
所述第二热电芯片冷端贴附于第二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设置于:电源壳体内距电源入风口或电源出风口最近的散热片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电阻,第三互感线圈,第四互感线圈;
第三晶体管第一极串联所述第三电阻后与所述第三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与所述第四互感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互感线圈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作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输出端,第三晶体管第三极接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互感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互感线圈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第四电阻;
第四晶体管第一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第二启动信号,第四晶体管第二极与第三晶体管第一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第三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二启动信号用于开启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9或1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为NPN三极管。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的稳压输入端与所述热电备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稳压输出端与所述初级低压输入端电性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热电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稳压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电容;
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阳极作为所述整流电路输入端,所述二极管阴极作为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供电电路。
CN202310695735.XA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436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5735.XA CN116436147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5735.XA CN116436147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6147A CN116436147A (zh) 2023-07-14
CN116436147B true CN11643614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709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5735.XA Active CN116436147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614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13285U (zh) * 2014-07-29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计算机热电转换装置
CN113078728A (zh) * 2021-05-06 2021-07-06 深圳弘德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安全高频隔离ups电源
CN115248628A (zh) * 2021-04-27 2022-10-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备份操作的备用电源系统
CN115580007A (zh) * 2022-10-21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源的电路、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13285U (zh) * 2014-07-29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计算机热电转换装置
CN115248628A (zh) * 2021-04-27 2022-10-2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备份操作的备用电源系统
CN113078728A (zh) * 2021-05-06 2021-07-06 深圳弘德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安全高频隔离ups电源
CN115580007A (zh) * 2022-10-21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源的电路、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6147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847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ow cost self-healing power supply
JP5905689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348662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KR20090118306A (ko) 열전 변환을 이용한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US20060267513A1 (en) Projector
JP6669968B2 (ja) 電圧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534603B (zh) 電源供應系統
CN116436147B (zh) 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JPH0736556A (ja) 太陽電池を電源とする電気機器の冷却方法
US11859840B2 (en)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artup method, controller and photovolta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545068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1238465A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US20140103713A1 (en) Cooling system of server with ac and dc power sourc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20342470A1 (en) Backup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backup operation
JP2008172937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10099542A (zh) 确保电子设备中电源装置正常运作的方法
JP2022084840A (ja) 電子ラックを冷却するための熱管理システム、情報技術部品冷却方法、非一時的な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12659998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CN112902494A (zh)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744132U (zh) 不间断供电智能控制系统
Seo et al. DC-level dimmable LED driver with primary side on-time control for DC distribution
CN110098742B (zh) 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的应用
CN111030273A (zh) 电器设备中功率器件的供电电源和电器设备
CN109931287B (zh) 一种交流风扇的故障检测电路及其故障检测方法
CN220342212U (zh) 一种具有收音机功能的逆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