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3838A -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3838A
CN116433838A CN202310341027.6A CN202310341027A CN116433838A CN 116433838 A CN116433838 A CN 116433838A CN 202310341027 A CN202310341027 A CN 202310341027A CN 116433838 A CN116433838 A CN 116433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symbol
target
prote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10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阳
刘洋
段鹏
付乐宜
吴凯华
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3410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3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3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3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通过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基于已有的基础符号库,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定制化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动态生成的三维树木符号,重点突出了在城市树木保护过程中关注的要素;在场景视觉表达上,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和其他树木这四类对应不同迁移措施的树木保护类型进行设计,具有清晰、突出的优势,且所述三维树木符号,在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有多层次的树木类型符号,依据视点与目标主体的距离,由远及近进行层次信息的呈现,可提高渲染效率,丰富视觉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符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并建立树木电子档案,绘制“树地图”。树木的符号设计在新技术的指引下也有了新的表达形态。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设计树木的符号:①使用属性组合的方式设计行道树和险树危树树木保护类型符号,即将园林管理中不同树种的典型图片经过抽取轮廓形成符号模型,通过FontCreater工具创建TrueType字体后,在行道树和险树危树管理系统中运用配色方案,比例尺控制,图层的条件筛选语句等方法对树种及其状态进行控制。但其对行道树和险树危树树木保护类型符号化设计相对局限,只考虑了行道树与险树危树树种,关注其移栽状态、与险树危树状态、与是否为已检测状态等共4个属性,局限于ArcMap只能对3个属性进行组合的设置,且树木符号形式为二维静态,在信息展示度上较弱。②使用参数化建模构建三维树木符号,通过依次建立树木树干、树木分枝结构、叶序结构、树叶参数模型,将形态要素予以集成和组织,满足树木的共性特征表达以及视觉真实感模拟,但该方法需要对各类树种的各环节依次进行参数化,且在设计时只考虑到其树种与形态,未考虑树龄、胸径、生长状况等属性,表达信息较为片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树木符号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已有的符号库进行定制化设计,依据调查树木基本信息,动态生成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的三维树木符号,能够更为全面地表达树木的基本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包括:
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具体包括: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
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
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
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生长状况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正常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叶片保持原有层次结构与绿色系叶片,树干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树皮贴图材质;
衰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6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1×1的贴图材质;
濒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3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3×3的贴图材质;
死亡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所有叶片均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孔图样密度为5×5的贴图材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立地环境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立地环境良好,表现为不配置杂物;
立地环境一般,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1×1的杂物;
立地环境较差,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5×5的杂物。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具体包括:
在LOD0,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色相、尺寸、组合、光晕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使用平面尺寸设置胸径范围,通过色相和贴图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通过周边杂物密度设置立地环境要素;
在LOD1,采用简单白模,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组合和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使用平面尺寸设置胸径范围,应用色相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中的叶片;
在LOD2,采用简单白模,应用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包括:
树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调用分类判断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符号要素设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符号层次设置模块,用于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树木符号输出模块,用于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用分类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基于已有的符号库,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定制化设计,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动态生成的三维树木符号,重点突出了在城市树木保护过程中关注的要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和其他树木这四类对应不同迁移措施的树木保护类型进行设计,具有清晰、突出的优势,且所述三维树木符号,在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有多层次的树木类型符号,依据视点与目标主体的距离,由远及近进行层次信息的呈现,可提高渲染效率,丰富视觉感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术语“包括”和“具体”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1至S15:
S11: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具体实施当中,对实施项目范围内的树木进行外业调查,主要通过实地测量,采用3D移动扫描仪,获取树木基础信息与相关属性,对其进行整理汇总为一个表格,主要字段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cm)、树龄、冠幅(m)、树高(m)、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照片。
S12: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S13: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S14: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S15: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
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
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
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
具体实施当中,判断选择的树种类型是否为《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17年版)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中的名木树种,若是,直接判定为名木设计方案;若否,进行下一步判断;
依据获取的测量胸径,若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使用古树后续资源设计方案;若小于20cm,使用其他树木设计方案;若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进行下一步判断;
对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若为非慢性树种,则直接使用大树设计方案;若是慢性树种,依据其树龄进行分类:若树龄大于100年,则使用古树设计方案;若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使用古树后续资源设计方案;若树龄小于80年,则使用大树设计方案。
依据上述树种与基本信息判断,可一共分为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其他树木五种类型。这里主要采用的是地图符号视觉变量中的尺寸、色相、明度、组合。其对应的设计方案如下:
①古树与名木:依据政策要求,古树与名木须原址保护,在设计时需重点突出其不可迁移的属性,古树特质为其树龄,名木为其树种类型。对输入的模型或符号库中调用的模型进行设计:在视觉上,将古树设置为最大尺寸,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光晕,主色为红色;②古树后续资源:古树后续资源的特点是胸径大于80cm或者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的慢性树种,在此不对其具体属性进行区分表达。在视觉上,将古树后续资源对应树木保护类型符号设置为大号,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光晕,主色为黄色;③大树:大树的特点是胸径在20到80cm之间的非慢性树种,或胸径在20到80cm之间且树龄小于80年的慢性树种。在视觉上,将大树设置为中号尺寸,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光晕,主色为深绿色;④其他树木:其他树木的主要特征为胸径小于20cm,在设计时使用最小尺寸突出其特征,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光晕,主色为嫩绿色。
树木保护政策下的该方法设计,弱化了生成树种本身叶片的颜色,通过光晕色突出其类型特征,强调树木保护中的不同角色。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生长状况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正常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叶片保持原有层次结构与绿色系叶片,树干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树皮贴图材质;
衰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6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1×1的贴图材质;
濒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3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3×3的贴图材质;
死亡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所有叶片均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孔图样密度为5×5的贴图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树木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的选择表达相关信息,主要采用的是地图符号视觉变量中的材质、色相、组合;设置正常、衰弱、濒危、死亡等生成状况对应的树干材质球。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地环境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立地环境良好,表现为不配置杂物;
立地环境一般,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1×1的杂物;
立地环境较差,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5×5的杂物。
具体的,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如从已有的、公开的资源平台上搜集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设置统一大小尺寸、统一树干颜色(灰棕色)、统一叶片颜色(浅绿色),构建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其语义信息主要为树木的种类。在3Dmax软件中,开发有符号查询模块,可实现输入树种名称,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中调用已有符号,或在上传界面直接上传通用格式的三维树木模型符号。已有符号库中各树木保护类型符号具有4个尺寸,最大号4×4、大号3×3、中号2×2、小号1×1。若用户上传符号,也将其配置为相同比例的4种尺寸。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具体包括:
在LOD0,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色相、尺寸、组合、光晕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通过色相和贴图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通过周边杂物密度设置立地环境要素;
在LOD1,采用简单白模,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组合和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使用尺寸设置胸径范围,应用色相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中的叶片;
在LOD2,采用简单白模,应用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LOD技术即Levels of Detail的简称,意为多细节层次。LOD技术指根据物体模型的节点在显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度,决定物体渲染的资源分配,降低非重要物体的面数和细节度,从而获得高效率的渲染运算。
LOD1,采用简单白模,并设置对应树种的纹理材质,依据胸径范围设置尺寸,使用组合图形表达其迁移特征。主要应用纹理、组合、色相、尺寸这四个视觉变量,分别表达树种、不同迁移方式对应的大类、胸径;
树种:在白模符号上设置对应树种特征贴图的材质球,传达其树种类型。
不同迁移方式对应的大类: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和其他树木的三种迁移类型分别设有3个尺寸一致、色相为红色、黄色、绿色的球体,并将其组合配置于树木白模顶部;
胸径:胸径依据树木保护指引办法分为三段:小于20cm、20-80cm、大于80cm,将白模尺寸依胸径所在范围设计为1x1、2x2、3x3。
LOD2,采用简单白模,通过颜色这一视觉变量设置色系,传递3类不同迁移办法的符号类型:
古树和名木:整体设置红色材质,古树和名木不可迁移需原址保护,视觉上使用红色色相,突出其不可迁移属性。
古树后续资源:整体设置黄色材质,古树后续资源原则上原址保护,视觉上使用黄色色相,突出“原则上原址保护”属性。
大树和其他树木:整体设置绿色材质,大树和其他树木实施最大限度的避让和保护,使用绿色色相传递其“最大限度的避让和保护”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树木保护类型符号设置完尺寸后,又会依据胸径再设置一次,依据树木保护类型设置的尺寸,是长和高,依据胸径设置的尺寸为长和宽。
当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发生变化时,以树木保护为核心对树种符号完成LOD模型自动切换,保留其主要特征,完成符号综合。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包括:
树木信息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调用分类判断模块22,用于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符号要素设计模块23,用于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符号层次设置模块24,用于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树木符号输出模块25,用于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调用分类判断模块22,具体用于: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需要说明的是,符号要素设计模块23包括:树木保护类型要素设计单元231、生长状况要素设计单元232、立地环境要素设计单元233。
树木保护类型要素设计单元231,具体用于:
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
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
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
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的所有流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作用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分别与上述实施例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的作用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对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对应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通过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基于已有的符号库,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定制化设计,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动态生成的三维树木符号,重点突出了在城市树木保护过程中关注的要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场景视觉表达上,对古树名木、古树后续资源、大树和其他树木这四类对应不同迁移措施的树木保护类型进行设计,具有清晰、突出的优势,且所述三维树木符号,在城市树木保护场景下,有多层次的树木类型符号,依据视点与目标主体的距离,由远及近进行层次信息的呈现,可提高渲染效率,丰富视觉感知。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适用于城市树木保护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具体包括: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采用地图符号视觉方法,依据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
将所述名木和古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大号尺寸(4×4),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1的光晕,主色采用红色;
将所述古树后续资源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大号尺寸(3×3),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8的光晕,主色采用黄色;
将所述大树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中号尺寸(2×2),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6的光晕,主色采用深绿色;
将所述其他树木对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设置为最小尺寸(1×1),对树干以上的叶片设置明度为0.4的光晕,主色采用嫩绿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状况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正常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叶片保持原有层次结构与绿色系叶片,树干选择正常状态下的树皮贴图材质;
衰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6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1×1的贴图材质;
濒危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将原有正常叶片数量调整为原始的30%,剩余叶片颜色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有孔图样密度为3×3的贴图材质;
死亡状况符号要素,表现为所有叶片均用枯黄色渲染,树干使用带孔图样密度为5×5的贴图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地环境符号要素,具体包括:
立地环境良好,表现为不配置杂物;
立地环境一般,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1×1的杂物;
立地环境较差,表现为在所述落点5米范围内配置密度为5×5的杂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具体包括:
在LOD0,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色相、尺寸、组合、光晕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使用平面尺寸设置胸径范围,通过色相和贴图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通过周边杂物密度设置立地环境要素;
在LOD1,采用简单白模,通过贴图表示树种,应用组合和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使用平面尺寸设置胸径范围,应用色相设置树木生长状态要素中的叶片;
在LOD2,采用简单白模,应用色相的视觉变量设置城市树木保护类型。
7.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树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项目名称、树木编号、树种、树种拉丁文、胸径、树龄、冠幅、树高、生长状况、立地环境、经纬度坐标和照片;
调用分类判断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
符号要素设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设计方案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设计,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生长状况,通过叶片的层次结构、颜色与树干材质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生长状况符号要素;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经纬度坐标与地形高程点进行落点,且设计所述目标树木的立地环境符号要素;
符号层次设置模块,用于采用LOD技术对所述目标树木的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生长状态符号要素和立地环境符号要素进行多层次设置,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LOD符号;所述城市保护树木类型符号要素包括:城市保护树木类型、树种和胸径;
树木符号输出模块,用于依据视点与所述目标树木的距离,选择对应的LOD符号,以表达所述目标树木的迁移特征要素,从而得到所述目标树木的三维树木符号;
其中,所述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具体为获取已有的各类树种对应的三维符号,将所述三维符号设置为统一的大小尺寸、树干颜色、叶片颜色,以构建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分类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调用预设的树木符号样本资源库,获取所述目标树木的符号原型,根据所述基础信息、符号原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所述目标树木进行城市保护树木类型判断,若树种类型为名木,则所述目标树木为名木;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大于100年,则为古树;
若所述树种类型不为名木且不为古树,则根据所述目标树木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80cm,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小于20cm,则为其他树木;
若所述目标树木的胸径大于20cm且小于80cm,则判断所述目标树木是否为非慢性树种,若是,则为大树;若否,则依据所述目标树木的树龄进行分类,若所述树龄在80到100年之间,则为古树后续资源;若所述树龄小于80年,则为大树。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
CN202310341027.6A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Pending CN116433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027.6A CN116433838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027.6A CN116433838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3838A true CN116433838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1027.6A Pending CN116433838A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38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1061A (zh) * 2023-08-17 2023-11-28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树木入库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287A (zh) * 2012-03-21 2012-08-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及其系统
CN104463948A (zh) * 2014-09-22 2015-03-25 北京大学 三维虚拟现实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可视化方法
CN104504742A (zh) * 2014-12-24 2015-04-0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子沙盘系统的三维军标标绘方法
CN106231290A (zh) * 2016-08-30 2016-12-14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模板的3d树木图像构建方法
CN106296804A (zh) * 2016-08-01 2017-01-04 南京大学 一种参数化三维树木符号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1462318A (zh) * 2020-05-26 2020-07-28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视点互信息的三维树木模型实时简化方法
KR20200122025A (ko) * 2019-04-17 2020-10-27 (주)케이웍스 스마트기기로 인식되는 수목관리용 식별띠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목관리 시스템
CN115457212A (zh) * 2022-09-26 2022-12-09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树木影像图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30037932A (ko) * 2021-09-10 2023-03-17 주식회사 림인포테크 레빗 기반의 수목 정보 모델링 시스템, 레빗 기반의 수목 정보 모델링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하는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287A (zh) * 2012-03-21 2012-08-2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场景漫游的虚拟森林仿真信息多级联动方法及其系统
CN104463948A (zh) * 2014-09-22 2015-03-25 北京大学 三维虚拟现实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可视化方法
CN104504742A (zh) * 2014-12-24 2015-04-0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一种基于电子沙盘系统的三维军标标绘方法
CN106296804A (zh) * 2016-08-01 2017-01-04 南京大学 一种参数化三维树木符号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6231290A (zh) * 2016-08-30 2016-12-14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模板的3d树木图像构建方法
KR20200122025A (ko) * 2019-04-17 2020-10-27 (주)케이웍스 스마트기기로 인식되는 수목관리용 식별띠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목관리 시스템
CN111462318A (zh) * 2020-05-26 2020-07-28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视点互信息的三维树木模型实时简化方法
KR20230037932A (ko) * 2021-09-10 2023-03-17 주식회사 림인포테크 레빗 기반의 수목 정보 모델링 시스템, 레빗 기반의 수목 정보 모델링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하는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15457212A (zh) * 2022-09-26 2022-12-09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树木影像图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璟: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5 November 2022 (2022-11-25), pages 40 - 42 *
朱坤;代继平;庞婧;韩旭;左翔;彭建松;: "云南省芒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 no. 01, 15 February 2020 (2020-02-15), pages 22 - 29 *
金兵兵: "直升机倾斜摄影测量在违法建设巡查中的应用", 地理空间信息, 28 December 2021 (2021-12-28), pages 73 - 7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1061A (zh) * 2023-08-17 2023-11-28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树木入库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7131061B (zh) * 2023-08-17 2024-05-17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入库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52593A1 (en) Providing visual selection of map data for a digital map
US20210232634A1 (en) Quantified euler analysis
Wood Geomorphometry in landserf
CN109976735B (zh) 一种基于web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算法应用平台
CN103093484A (zh) 一种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一体化批量制图的方法
CN107330858A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ewman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on landscape-level assessments: pixel-based versus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Touya et al. Clutter and map legibility in automated cartography: A research agenda
CN106484892A (zh) 数据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6433838A (zh) 一种三维树木符号动态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08958611B (zh) 一种信息编辑方法及装置
DE202013012486U1 (de) Benutzeroberfläche für das Orientieren einer Kameraansicht in Richtung von Oberflächen innerhalb einer 3-D-Karte und Einrichtungen, welche die Benutzeroberfläche miteinbeziehen
CN107743193A (zh) 图片编辑方式的选择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206914A1 (zh) 多源对地观测图像处理的可视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uzyakina et a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Forest Biomass Resource on the Basis of Data of Air Laser Scanning
CN104462526A (zh) 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人在线协同快速矢量化方法
CN108415697B (zh) 一种可视化组件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046217B (zh) 一种多源地质数据空间检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Middleton et al. Representing living architecture through skeleton reconstruction from point clouds
CN110096484A (zh) 一种基于Revit的3D模型批量导出方法
KR20160059452A (ko) 이미지의 파티셔닝
CN111445576B (zh) 地图数据的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325126A (zh) 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及装置
CN114612599A (zh) 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的批量单体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Farkas Practical G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No.10 Jianshe Avenue,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6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No.10 Jianshe Avenue,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