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7147A - 衣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7147A
CN116427147A CN202210442715.7A CN202210442715A CN116427147A CN 116427147 A CN116427147 A CN 116427147A CN 202210442715 A CN202210442715 A CN 202210442715A CN 116427147 A CN116427147 A CN 116427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fan
main
suctio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27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主谦
刘炫善
金贤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42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7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9/00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 D06F59/02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for gar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14Clothing hangers, e.g. suit hangers
    • A47G25/28Hang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3Laundry 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06F58/263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236Ducting arrangements with ducts including air distributors, e.g. air collecting boxes with at least three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injection of steam into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7/00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 D06F57/12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ment to walls, ceilings, stoves, or other structures or objects
    • D06F57/125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ment to walls, ceilings, stoves, or other structures or objects for attachment to, or close to, the ce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包括:主体,包括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部的盖和形成有吐出经由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的吐出部的箱体;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过滤器,位于连接所述吸入部和所述风扇模块的流路之间,净化被所述风扇模块吸入的空气;排出管,贯通所述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并被安装,在排出管形成有所述吐出部;以及悬挂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

Description

衣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架作为用于将衣物挂起来保管的单元使用。
以下的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现有的衣架的特征在于,仅具有通过室内空气的循环来烘干衣物的功能。
但是,最近,除了用于在衣物悬挂状态下烘干衣物的烘干功能之外,消费者对可执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衣物除皱功能等的衣架装置的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专利文献:韩国公告专利第2018-0128746号(公开日:2018年12月04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不仅能够执行衣架功能,而且还能够执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衣架装置。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性地执行用于烘干挂在衣架上的衣物的烘干功能的衣架装置。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性地执行用于去除挂在衣架上的衣物的褶皱的褶皱去除功能的衣架装置。
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性地调节室内湿度的衣架装置。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可以包括:主体,包括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部的盖和形成有吐出经由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的吐出部的箱体;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过滤器,位于连接所述吸入部和所述风扇模块的流路之间,净化被所述风扇模块吸入的空气;排出管,贯通所述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并被安装,在排出管形成有所述吐出部;以及悬挂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
所述过滤器可以包括前置过滤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以及除味过滤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悬挂单元可以位于所述排出管的下侧。
所述悬挂单元可以包括:一对支架,分别从所述主体的底面的左侧和右侧向下侧延伸;以及悬挂杆,连接一对所述支架,在悬挂杆的底面形成有复数个吐出口;所述悬挂杆位于在前后方向上将所述排出管二等分的假想垂直面上。
所述吸入部可以形成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后侧,所述过滤器可以位于所述吸入部的下侧,所述排出管可以位于所述吸入部的前方。
所述吐出部可以包括:一对前方吐出管道,分别形成于所述排出管的正面的左侧和右侧;以及一对后方吐出管道,分别形成于所述排出管的背面的左侧和右侧。
还可以包括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方吐出管道和后方吐出管道的吐出叶片。
所述箱体可以包括:下箱体,包括从底面以包围所述排出管的形态向上侧延伸的管引导部;以及上箱体,结合于所述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包括:左侧上箱体,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的左侧;以及右侧上箱体,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的右侧;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以将所述主体左右二等分的假想垂直面为中心对称。
所述风扇模块可以包括主风扇模块和副风扇模块,所述主风扇模块和所述副风扇模块分别包括:风扇;以及风扇马达,驱动所述风扇。
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可以分别包括:主风扇壳体,容纳所述主风扇模块;主吐出管道,从所述主风扇壳体的出口延伸;吸入引导部,设置于所述主风扇壳体的侧面;吐出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吸入引导部的侧面;以及副吐出管道,从所述吐出引导部沿着所述排出管的侧面和正面延伸;经过了所述过滤器的空气被引向所述主风扇壳体和所述吸入引导部。
一对所述支架中的任意一个支架可以与所述左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一对所述支架中的另一个支架可以与所述右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
一对所述后方吐出管道可以分别与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的主吐出管道连通,一对所述前方吐出管道可以分别与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
所述副风扇模块可以安装在分隔所述吸入引导部和所述吐出引导部的分隔壁,将被引导至所述吸入引导部的空气向所述吐出引导部供应。
所述主吐出管道可以以覆盖所述主风扇壳体的正面和所述吸入引导部的正面的长度延伸。
所述主风扇模块的风扇可以包括横流风扇,所述副风扇模块的风扇包括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通过使室内空气循环能够烘干挂在衣架装置的悬挂单元上的衣物,还能通过悬挂衣架的悬挂单元吐出风,能够缩短衣物烘干时间。
第二,通过使设置于过滤模块的加热器工作产生温风,能够在短时间内烘干挂在衣架装置的悬挂单元上的衣物。
第三,通过使利用风扇模块向衣架装置内部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模块,能够获得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第四,通过使利用风扇模块向衣架装置内部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模块所包含的除湿过滤器,能够调节室内湿度。因此,能够在室内空气潮湿的夏季获得除湿效果。
第五,通过使设置于衣架装置内部的蒸汽供应装置中产生的蒸汽向挂在悬挂单元的衣物喷射,能够获得去除挂在悬挂单元的衣物的褶皱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能够在室内空气干燥的冬季获得加湿效果。
第六,当设置于衣架装置的吐出口周边的杀菌模块工作时,对经过了过滤模块的空气中包含的有害病毒进行杀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所述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所述衣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至图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箱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和图8是说明箱体内部产生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9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排出管的立体图。
图10是所述排出管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件的工作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13是沿着图2的13-13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4是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蒸汽供应装置的立体图。
图15和图16是从另一位置观察的所述蒸汽供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沿着图14的17-17线剖开的蒸汽产生部的侧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4的18-18线剖开的蒸汽供应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4的19-19线剖开的悬挂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图20是在悬挂单元安装于衣架装置的状态下沿着图14的20-20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结合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22是示出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结合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升降驱动器工作使集尘桶从灰尘连接器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24是示出灰尘连接器和集尘桶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25是集尘桶的外观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沿着图21的27-27线剖开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28是图27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30是沿着图29的30-30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32是所述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33是示出上盖从箱体分离的情形的衣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34是所述衣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沿着图31的35-35线剖开的所述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6是沿着图31的36-36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图37是沿着图31的37-37线剖开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图38是沿着图31的38-38线剖开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图39是图36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40是图37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41是示出挡风件已下降状态的本发明施例的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所述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所述衣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包括:主体11,构成外形;以及悬挂单元(hanging unit)50,连接于所述主体。
详细而言,所述主体11包括箱体12和覆盖所述箱体12的顶面的盖13,在所述主体11的顶面后侧形成有用于使外部空气流入的吸入部102,在所述吸入部的前方形成有贯通孔101。
所述贯通孔101从所述主体11的顶面贯通底面,所述贯通孔101的一端部与所述主体11的左侧边缘相邻,而其另一端部与所述主体11的右侧边缘相邻。
如图所示,所述贯通孔101的两侧端形成为弧状,但不限于此。例如,所述贯通孔101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跑道(track)形态的长孔形状或矩形形状。
所述贯通孔101可以由上下贯穿安装在所述主体11的排出管14限定。
所述悬挂单元50包括:一对支架51,从所述主体向下侧延伸;以及悬挂杆(hangingbar)52,连接一对所述支架51。
所述悬挂杆52利用所述支架51水平放置在从所述主体11的底面向下侧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并且位于所述贯通孔101的中央。在所述悬挂杆52的底面形成有隔开规定间隔的复数个吐出口522。
另外,在所述主体11的内部中相当于所述贯通孔101的前方的位置可以容纳有挡风件20。所述挡风件2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挡风件工作模式下,所述挡风件20可以下降并向所述主体11的下侧露出。
在所述挡风件20向所述主体11的下侧引出的状态下,可以位于所述挡风件20的正面的显示画面被激活,可以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各种信息。例如,可以在所述显示画面输出表示当前的运转模式的文字或视频,当前室内的温度、湿度、污染度等。
另外,在所述主体11的内部可以安装有蒸汽供应装置30和过滤器清扫装置40。此外,储存所述蒸汽供应用水的水箱(后述)和构成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的集尘桶(后述)可以分别通过蒸汽供应装置插入孔1209和过滤器清扫装置插入孔1208向所述主体11的外部分离。因此,用户可以在分离所述水箱并加水,分离所述集尘桶并清空灰尘后,将它们再次安装到所述主体11的内部。
另外,所述衣架装置1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11内部的过滤模块60和风扇模块(后述)。所述主体11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风扇模块的运转流过所述过滤模块60后,经由所述贯通孔101向所述主体11的外部吐出。
图4至图6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箱体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4至图6,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的箱体12包括下箱体12a和上箱体12b。
详细而言,在所述箱体12内部可以安装有风扇模块、蒸汽供应装置30以及过滤器清扫装置40,所述风扇模块可以包括主风扇模块15和副风扇模块16。
所述下箱体12a可以形成为顶面开口的六面体形状,所述上箱体12b可以形成为覆盖所述下箱体12a的顶面的结构。
所述下箱体12a可以由正面部1201、背面部1202、右侧面部1203、左侧面部1204以及底面部1205构成。所述底面部1205形成为向上倾斜,从而可以将所述背面部1202的上下方向宽度设计为大于所述正面部1201的上下方向宽度,但并不限于此。
所述下箱体12a的内部可以划分为放置所述风扇模块、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以及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的第一区域和形成供所述排出管14结合的管引导部1206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前方。
在所述下箱体12a的底面部1205中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位置可以分别形成有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插入孔1208和所述蒸汽供应装置插入孔1209。
所述管引导部1206可以从所述底面部1205向上侧延伸规定长度,并且可以具有与所述排出管1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和背面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吐出口1207,作为一例,可以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部和背面部各形成有两个所述吐出口1207,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部和背面部各形成有一个所述吐出口1207。
另一方面,所述上箱体12b包括左侧上箱体和右侧上箱体,可以以将所述箱体12左右二等分的垂直面为基准,以彼此对称的形状配置。
此外,在所述左侧上箱体和右侧上箱体之间可以配置有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和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
所述左侧上箱体和右侧上箱体分别包括主流动部和结合于所述主流动部的侧方的副流动部。
所述主流动部包括:主风扇壳体1211,其中放置所述主风扇模块15;以及主吐出管道1212,在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前端部沿所述箱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副流动部包括:吸入引导部1214;吐出引导部1215,设置于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的侧面;以及副吐出管道1216,从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的前端部以L字形弯折延伸。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紧贴于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侧面。在分隔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和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的分隔壁1219形成有副风扇安装孔1219a,所述副风扇模块16安装于所述副风扇安装孔1219a。
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作为将流过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引向所述副风扇模块16的吸入引导部发挥功能,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将被所述副风扇模块16强制流动的空气引向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
另一方面,所述上箱体12b还包括所述排出管14,所述排出管14插入所述下箱体12a的管引导部1206内侧。此外,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沿着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侧面和正面轮廓延伸。此外,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紧贴于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背面,构成为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的吐出口1212a与形成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背面的吐出口1207连通。
详细而言,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插入到所述下箱体12a的侧面部1203、1204和正面部1201之间的空间。此外,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吐出口1216a构成为与形成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的吐出口1207连通。
其中,可以将形成于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吐出口1216a定义为前方吐出口,将形成于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的吐出口定义为后方吐出口。
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包括:侧面副吐出管道,从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的正面延伸并包围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侧面;以及正面副吐出管道,在所述侧面部的前端弯折并沿着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延伸。所述前方吐出口1216a形成于所述正面副吐出管道的背面,并与形成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的吐出口1207连通。
在所述侧面副吐出管道的内侧凹陷形成有支架安装槽1217,构成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容纳于所述支架安装槽1217。此外,在所述正面副吐出管道的顶面形成有复数个蒸汽孔1218。此外,在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的顶面形成有复数个蒸汽孔1213。
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可以经由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的正面延伸至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即,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的宽度可以定义为从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一侧端部到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的长度。可以理解为,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一侧端部是指与所述下箱体12a的中央接近的侧端部,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另一侧端部是指紧贴于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的侧端部。
另一方面,所述主风扇模块15包括主风扇151和驱动所述主风扇151的主风扇马达152,所述副风扇模块16包括副风扇161和驱动所述副风扇161的副风扇马达162。根据设计条件,所述副风扇模块16还可以包括吸入格栅163,所述吸入格栅163可以配置在所述副风扇161的吸入侧。
所述主风扇151可以是横流风扇,所述副风扇161可以是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图7和图8是说明箱体内部产生的空气流动的图。
参照图7和图8,当所述主风扇模块15和副风扇模块16工作时,室内空气经过所述过滤模块60流入所述衣架装置10内部。
经过了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经由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向所述贯通孔101的背面吐出。
另外,经过了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的其余一部分流入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经过所述副风扇161后经由所述吐出引导部1215和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向所述贯通孔101的正面吐出。并且,被引向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空气的一部分向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内部供应。供应到所述支架51内部的空气沿着所述悬挂杆52内部流动,并且经由形成于所述悬挂杆52的吐出口522向挂在衣架的衣物吐出。
作为一例,所述支架51可以设计为其顶面开口并与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内部的流路连通,使得沿着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所述支架51内部。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侧面限定所述支架安装槽1217的位置形成有空气吐出口,在所述支架51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空气吐出口连通的空气流入口,由此使沿着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所述支架51内部。
图9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排出管的立体图,图10是所述排出管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件的工作剖视图。
参照图9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出管14包括:管正面144,沿所述衣架装置10的宽度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管背面145,在所述管正面144的后方沿所述衣架装置10的宽度方向延伸规定长度;以及一对管侧面146,分别连接所述管正面144和所述管背面145的两侧端。
一对所述管侧面146可以以规定曲率弧形地形成。此外,所述排出管14的顶面可以平坦地形成,而其底面可以形成为越靠近所述排出管背面145越向下倾斜的形态。
在所述管正面144和管背面145可以分别形成有一个或复数个吐出管道。作为一例,在所述管正面144和所述管背面145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可以形成有两个吐出管道。即,在所述管正面144可以凸出形成有一对前方吐出管道141,在所述管背面145可以凸出形成有一对后方吐出管道142。
所述前方吐出管道141和所述后方吐出管道142的端部可以分别与形成在所述管引导部1206的正面和背面的复数个吐出口1207结合,形成空气吐出流路。
另外,在所述前方吐出管道141和所述后方吐出管道142分别结合有吐出叶片19,所述吐出叶片19可以利用叶片马达191转动。
另外,在所述管正面144形成有容纳所述挡风件20的挡风件容纳部144。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44从所述管正面144凸出形成,以在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44的内侧形成容纳所述挡风件20的空间。此外,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44位于所述前方吐出管道141的下端和所述管正面144的下端之间,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44的底面开口,所述挡风件20从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44下降并向外部露出。
在所述前方吐出管道14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挡风件20的一对挡风件驱动部18。一对所述挡风件驱动部18分别包括:挡风件轴184;一对小齿轮185,连接于所述挡风件轴184的两端部;挡风件马达183,连接于所述挡风件轴184的一端,使所述挡风件轴184旋转。
另外,所述挡风件20包括挡风件主体201和从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上端向上侧延伸的挡风件齿条202。所述挡风件齿条202的数量与构成所述挡风件驱动部18的小齿轮185的数量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挡风件齿条202分别从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左右侧上端向上侧延伸,小齿轮185设置于一个挡风件轴184的两端部并分别与所述挡风件齿条202咬合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所述排出管14可以安装有氛围灯(mood light)17。作为一例,在所述排出管14的上端可以形成有氛围灯孔143(或氛围灯槽),所述氛围灯17安装于所述氛围灯孔143。所述氛围灯17可以安装于所述排出管14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且可以沿着所述排出管14以闭环形状包围。作为另一方法,如图9和图10所示,构成U字形的一对氛围灯17可以配置在彼此对称的位置。
若向所述衣架装置10施加电源,或者开启热风供应模式(或烘干模式)或蒸汽供应模式(加湿模式或褶皱去除模式),则所述氛围灯17接通,通过所述贯通孔101隐约地发光。
此外,可以所述氛围灯17被控制为,根据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污染度或衣物的干燥程度来照度或颜色变化。
所述氛围灯17包括LED模块和包括用于扩散从所述LED模块发出的光的导光板的面发光单元,但不限于此。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件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12,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件20包括挡风件主体201和从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上端向上侧延伸的复数个挡风件齿条202。
在所述挡风件齿条202的正面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小齿轮185咬合的齿条齿,在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背面可以安装有杀菌模块100。所述杀菌模块100可以由PCB基板和安装于所述PCB基板用于发出杀菌用紫外线的杀菌LED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若开启热风供应模式或蒸汽供应模式,则所述挡风件20下降并向所述衣架装置10外部露出,在此状态下若开启所述杀菌模块100,则能够对经由所述贯通孔101下降的空气进行杀菌。
或者还可以通过使从所述杀菌模块100发出的紫外线的照射方向朝衣架侧,来对挂在衣架的衣物进行杀菌。进一步,氛围灯还可以安装在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背面与所述杀菌模块100的上侧对应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所述挡风件主体201的正面可以设置有显示画面,可以通过所述显示画面输出各种信息。
图13是沿着图2的13-13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3,若所述衣架装置10的电源接通且所述主风扇模块15和副风扇模块16工作,则室内空气经过所述过滤模块60后,最终经由所述前方吐出管道141和所述后方吐出管道142向挂在衣架的衣物吐出。
其中,所述吐出叶片19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来控制空气的吐出方向。此外,所述挡风件20在下降的同时向外部露出,从而能够使从所述吐出管道141、142吐出的空气向所述衣架装置10的前方扩散的现象最小。即,所述挡风件20使空气向挂在所述衣架装置10上的衣服吐出,与此同时,由所述杀菌模块100对空气进行杀菌。
其中,在所述排出管14的内周面下侧也可以安装有结构与所述杀菌模块100相同的杀菌模块100a。
图14是设置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蒸汽供应装置的立体图,图15和图16是从另一位置观察的所述蒸汽供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沿着图14的17-17线剖开的蒸汽产生部的侧剖视图,图18是沿着图14的18-18线剖开的蒸汽供应管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4至图18,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供应装置30包括:产生蒸汽的蒸汽产生部31;从所述蒸汽产生部31延伸的蒸汽供应管32;以及加热器33,沿着所述蒸汽供应管32附着在所述蒸汽供应管32的外周面。
在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工作供应蒸汽的工作模式下,所述风扇模块15、16保持停止状态,以免除湿功能和蒸汽供应功能发生冲突。此外,所述蒸汽产生部31产生的蒸汽可以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蒸汽供应管32流动。
详细而言,所述蒸汽供应管32包括:主供应管321,沿着所述排出管14上端部的外侧边缘延伸;以及副供应管322,从所述蒸汽产生部31延伸并向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内部延伸。
在所述主供应管321的底面向下侧延伸有复数个吐出喷嘴323,复数个所述吐出喷嘴323分别插入到形成于构成所述上箱体12b的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的顶面的复数个蒸汽孔1213和形成于构成所述上箱体12b的所述副吐出管道1216的顶面的复数个蒸汽孔1218。因此,从复数个所述吐出喷嘴323吐出的蒸汽向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和副吐出管道1216供应。
另外,所述加热器33以紧贴于所述蒸汽供应管32的表面的状态延伸,并防止沿着所述蒸汽供应管32流动的蒸汽冷却而冷凝。即,所述加热器33中产生的热通过热传递向所述蒸汽供应管32传递,从而可以防止沿着所述蒸汽供应管32内部流动的蒸汽因热损失而冷凝的现象。
另一方面,所述蒸汽产生部31可以包括:蒸汽外壳311;加热箱318,容纳于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内部且结合于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前方上侧;水箱312,可分离地结合于所述加热箱318的下侧;泵313,容纳于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内部且结合于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后方上侧;以及蒸汽腔室319,分别设置在所述泵313的左侧和右侧。此外,在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内部中与所述泵313的下侧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蒸汽产生室3111。
详细而言,在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的底面安装有感应加热器316,将供应到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的水被加热成蒸汽状态。此外,在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的前方配置有所述水箱312,所述水箱312的底部形成为越接近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侧越向下倾斜。
此外,所述水箱312的后侧下端部的棱角部位可以向后方进一步延伸而形成残留水积聚部3121。此外,设计成所述残留水积聚部3121位于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的正面下端部的下侧。即,可以设计成限定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的正面下端部的所述蒸汽外壳311的下端部层叠或重叠于所述残留水积聚部3121的顶面的形态。
另外,吸入管314和吐出管315分别从所述泵313的底面垂直延伸。所述吸入管314的端部贯通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底部和所述水箱312并容纳于所述残留水积聚部3121内。根据这种结构,残留在所述水箱312中的水的大部分可以经由所述吸入管314被吸入,被所述泵313吸入的水可以经由所述吐出管315供应到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内部。所述吐出管315可以在从所述吸入管314向所述蒸汽外壳311的后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垂直延伸。
另外,在所述水箱312的上部配置有所述加热箱318,在所述加热箱318的底面安装有感应加热器317。此外,所述蒸汽腔室319与所述加热箱318连通,在所述蒸汽产生室3111产生的蒸汽经由所述蒸汽腔室319供应到所述加热箱318内部。
在所述加热箱31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连接有所述蒸汽供应管32和所述加热器33的结合体。即,流入所述加热箱318内部的蒸汽沿着所述蒸汽供应管32流动并供应到所述吐出管道141、142和所述支架51。
所述主供应管321和所述副供应管322分别连接在所述加热箱31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此外,所述主供应管321的两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加热箱318的侧面,从而形成沿着所述主供应管321流动的蒸汽的一部分再次回到所述加热箱318的流路结构。但是,与所述主供应管321不同地,在所述副供应管322的情况下,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加热箱318的侧面,而其另一端部向所述支架51的内部延伸。
所述加热箱318被所述感应加热器317加热,从而能够防止经由所述蒸汽腔室319流入所述加热箱318的蒸汽在与回到所述加热箱318的蒸汽混合的同时被冷凝。不仅如此,所述加热箱318内部的蒸汽压力因所述感应加热器317而保持较高,从而能够使所述蒸汽供应管32内部的压力下降最小。此外,能够充分确保经由所述吐出喷嘴323吐出的蒸汽的喷射距离(或吐出距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应用包括护套式加热器(Sheath Heater)或面状发热加热器在内的其他形态的加热手段来代替所述感应加热器316、317。
图19是沿着图14的19-19线剖开的悬挂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20是在悬挂单元衣架装置的状态下沿着图14的20-20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8、图19以及图20,在所述副风扇模块16的作用下流入所述箱体12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供应到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内部。流入所述支架51内部的空气在经过所述过滤模块60的同时异物被过滤,并且可以被加热到其温度高于周边温度。因此,可以将包括所述支架51内部和所述悬挂杆52内部的流路定义为干燥风流路L2。
另外,构成所述蒸汽供应管32的所述副供应管322的一端部向所述支架51内部延伸,从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供应的蒸汽的一部分经由所述悬挂杆52的吐出喷嘴323排出。其中,所述副供应管322的一端部可以延伸至靠近与所述悬挂杆52连接的所述支架51的下端部的位置。此外,可以将容纳于所述支架51内部的所述副供应管322的内部流路定义为蒸汽流路L1。
另一方面,在所述悬挂杆52可以形成有隔开规定距离的复数个衣架槽521,在所述悬挂杆52的底面中与复数个所述衣架槽521的下侧对应的位置可以形成有用于排出干燥风或蒸汽的复数个吐出口522。因此,供应到所述支架51内部的干燥风或经由所述副供应管322供应的蒸汽可以经由复数个所述吐出口522向所述悬挂杆52的外部排出。
所述衣架槽521可以从所述悬挂杆52的外周面朝中心方向凹陷规定深度,并且可以沿所述悬挂杆52的圆周方向延伸规定长度。
另外,在所述衣架槽521的底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PS,当挂有衣服的衣架挂在所述衣架槽521时,所述压力传感器PS可以检测挂在所述衣架上的衣物的荷重。此外,可以基于检测衣架的荷重的压力传感器PS的位置信息和由压力传感器PS检测出的衣物的荷重信息,调节所述吐出喷嘴323的开闭,以向挂有衣服的位置集中供应干燥风或蒸汽。
作为另一方法,可以适当地控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12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所述副风扇模块16的驱动,以在衣物偏心地挂在所述悬挂杆52的左侧或右侧时,向挂有更多衣物的一侧供应更多的干燥风或蒸汽。作为一例,可以控制为,仅单独驱动挂有更多衣物的一侧的副风扇模块16,或者使挂有更多衣物的一侧的副风扇模块16的转速大于另一侧副风扇模块16的转速。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结合状态的正面立体图,图22是示出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结合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21和图22,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包括:过滤模块60,包括用于去除被吸入的室内空气中包含的异物的过滤器;过滤器清扫装置40,吸入附着于所述过滤模块60的异物;以及升降单元(elevation unit)70,使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升降。
详细而言,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包括:集尘桶41,捕集从所述过滤模块60分离的尘块;顶盖43,结合于所述集尘桶41的开口的上端;以及灰尘连接器(dust connector)45,结合于所述顶盖43的顶面。
另外,所述升降单元70包括:升降板71,安置有所述集尘桶41;以及升降驱动器72,使所述升降板71垂直移动。
详细而言,所述升降板71包括:水平部711,在其顶面放置有所述集尘桶41;以及垂直部712,从所述水平部711的后端向上侧延伸并支撑所述集尘桶41的背面。一个或复数个升降齿条7121在所述垂直部712的背面沿着垂直方向延伸规定长度。
另外,所述升降驱动器72包括:升降小齿轮722,与所述升降齿条7121咬合;以及升降马达721,使所述升降小齿轮722旋转。
在所述集尘桶41装满灰尘时,用户可以操作为使所述升降驱动器72驱动,以使所述集尘桶41向所述衣架装置10的外部下降。当所述集尘桶41与所述升降板71一起下降并从所述衣架装置10的主体11完全分离时,用户可以将所述集尘桶41从所述升降板71分离并清空灰尘。此外,清空灰尘后将所述集尘桶41安置于所述升降板71,并且驱动所述升降驱动器72以使所述集尘桶41上升并与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紧贴。
在此,可以设计为,若所述升降板71下降,则所述灰尘连接器45、所述顶盖43以及所述集尘桶41从所述过滤模块60分离并下降。
或者可以设计为,若所述升降板71下降,则所述灰尘连接器45和集尘器44保持与所述过滤模块60结合的状态,只有所述顶盖43和所述集尘桶41与所述升降板71一起下降。
或者可以设计为,若所述升降板71下降,则只有所述集尘桶41与所述升降板71一起下降。
可以将所述顶盖43和所述集尘桶41的结合体定义为灰尘捕集装置,将所述集尘器44和集尘过滤器47的结合体定义为集尘装置。
图23是示出升降驱动器工作使集尘桶从灰尘连接器分离的状态的图,图24是示出灰尘连接器和集尘桶的结合状态的图,图25是集尘桶的外观立体图。
参照图23至图25,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安装有集尘器44,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内部中与所述集尘器44的上侧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吸入风扇模块46,在的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顶面中与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的上侧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吐出格栅456。所述集尘器44形成为越接近下端其宽度越变窄的圆锥形状,并且形成有复数个过滤孔441。
详细而言,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分别形成有灰尘流入口452,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顶面中与所述灰尘流入口452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凸出形成有安装套筒451。所述安装套筒451可以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但不限于此。
此外,在所述过滤模块60的底面中与所述灰尘连接器45结合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安装套筒451连通的灰尘排出口(后述)。如图所示,所述过滤模块60的数量可以与所述安装套筒451的数量对应。即,在一对过滤模块60可以分别结合有所述安装套筒451。
此外,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中与一对所述安装套筒451的下侧对应的位置延伸形成有吸入管道453。因此,在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工作时,被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吸入的外部空气和从所述过滤模块60分离的尘块经由所述灰尘流入口452和所述吸入管道453捕集到所述集尘桶41的内部。此外,流入所述集尘桶41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吐出格栅456向外部排出。下面,参照附图,对由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的驱动引起的空气流动和灰尘的捕集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另一方面,所述集尘桶41的开口的顶面被所述顶盖43遮蔽。详细而言,在所述顶盖43的中央形成有供所述集尘器44贯通的集尘器安装孔433。此外,在所述顶盖43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可以分别形成有管道插入口431,在所述顶盖43的前侧和后侧边缘可以形成有把手434。
在所述管道插入口43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在彼此相对的位置转动的一对挡板432。此外,当所述集尘桶41结合于所述灰尘连接器45时,所述吸入管道453插入到所述管道插入口431。在所述吸入管道453插入到所述管道插入口431的过程中,一对所述挡板432被所述吸入管道453施压而转动。此外,当所述集尘桶41从所述灰尘连接器45分离时,所述吸入管道453从所述管道插入口431脱离,同时一对所述挡板432逆向旋转关闭所述管道插入口431。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6,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模块60可以包括:第一过滤模块,与形成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的安装套筒451连接;以及第二过滤模块,与形成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侧的安装套筒451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的外形分别由下外壳61和结合于所述下外壳61的上端的上外壳66构成。
在所述上外壳66的顶面形成有吸入口661,在所述下外壳61的底面形成有吐出口611。此外,在所述下外壳61的一侧端形成有灰尘排出口613,所述灰尘排出口613与形成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顶面的灰尘流入口452连通。
详细而言,沿着所述灰尘排出口613的边缘延伸形成有套筒,所述套筒可以设计为与所述安装套筒451的内周面或外周面紧贴。通过这种结构性结合,能够防止灰尘经由所述灰尘排出口613和所述灰尘流入口452的连接部分泄漏的现象。
详细而言,所述过滤模块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外壳66的下侧的前置过滤器(prefilter)65。所述前置过滤器65设置为传送带形态,设置为传送带形态的所述前置过滤器65的内部的两侧端配置有一对驱动滚子67。此外,在一对所述驱动滚子67中的任意一个滚子连接有驱动马达671,以使所述驱动滚子67旋转。因此,所述前置过滤器65通过一对所述驱动滚子67的旋转朝一个方向旋转。在所述下外壳61和所述上外壳66可以分别形成有供所述驱动马达671安置的马达容纳槽612、662。
所述前置过滤器65的顶面和底面因一对所述滚子而隔开与所述滚子的直径对应的距离。此外,在隔开的空间可以放置有用于过滤微尘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filter)64,在所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64的下侧可以配置有除湿过滤器63。所述除湿过滤器63可以是以沸石为主要成分的过滤器。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所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64和所述除湿过滤器63之间设置除味过滤器。在此情况下,所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64和所述除味过滤器也可以以模块化的单一体的方式提供。
另一方面,在所述除湿过滤器63的下侧即所述下外壳61的底面可以安装有加热器62,以使经过了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作为干燥风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器62可以包括面状发热加热器或护套式加热器中的任意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其他形态的加热器。
另外,当判断为需要对所述除湿过滤器63进行再生时,可以在所述风扇模块15、16停止的状态下使所述加热器62工作,以蒸发所述除湿过滤器63吸收的水分。
图27是沿着图21的27-27线剖开的过滤器清扫装置和过滤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28是图27的A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27和图28,对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所述集尘器44的上端安装有集尘过滤器47,所述集尘器44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
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中安装有所述集尘器44的中央形成有吸入格栅454,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内部中与所述吸入格栅454的上侧对应的中央限定有风扇安装部455,在所述风扇安装部455容纳有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包括吸入风扇461和驱动所述吸入风扇461的风扇马达462。
另外,在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顶面中与所述吸入风扇461的上侧对应的中央形成有吐出格栅456。
当所述集尘桶41随着所述升降驱动器70上升而向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上升时,所述圆锥形态的集尘器44插入到形成于所述顶盖43的集尘器安装孔433并位于所述集尘桶41的内部中央。
另外,所述吸入管道453在插入到所述顶盖43的管道插入口431的同时使所述挡板432转动。当所述集尘桶41完全结合于所述灰尘连接器45时,所述升降板71的底面可以与所述主体11的底面形成相同的表面。进而,在所述挡板432转动的同时,所述吸入管道453和所述集尘桶41的内部连通。
另外,当沿着所述灰尘流入口452的边缘延伸的所述安装套筒451和从所述下外壳61的底面延伸的安装套筒614接触并结合时,处于能够将附着于所述前置过滤器65的外侧面的灰尘经由所述吸入管道453捕集到所述集尘桶41的内部的状态。即,形成于所述下外壳61的底面的所述灰尘排出口613和所述吸入管道453彼此连通,从而处于可清扫灰尘的状态。可以将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安装套筒451的内周面紧贴于所述下外壳61的安装套筒614的外周面的结构称为适合于防止灰尘泄漏的结合结构。
以下,详细说明附着于所述前置过滤器65的灰尘被捕集到所述集尘桶41的过程。
首先,若启动过滤器清扫模式,或者输入过滤器清扫指令,则所述驱动滚子67被所述驱动马达671旋转,其结果,所述前置过滤器65沿着一对所述驱动滚子67的外周面旋转。
并且,若所述吸入风扇模块46工作,则所述集尘桶41内部的空气经由形成于所述集尘器44的复数个所述过滤孔441吸入到所述集尘器44的内部。被吸入到所述集尘器44内部的空气上升并经过所述集尘过滤器47,然后经由所述吸入格栅454和吐出格栅456向室内重新排出。
在所述集尘桶41内部的空气向室内排出的同时,集尘桶41内部成为负压(negative pressure)状态,其结果,所述吸入管道453内部的空气被吸入到所述集尘桶41内部。此时,附着在所述前置过滤器65的外侧面的尘块因压力差而分离并被捕集到所述集尘桶41内部。
此外,捕集在所述集尘桶内部的灰尘和异物中粒子比所述过滤孔441大的灰尘和异物无法通过所述集尘器44,因此落到所述集尘桶41的底面,粒子比所述过滤孔441小的灰尘和异物被所述集尘过滤器47过滤。
另一方面,当所述吸入风扇461工作时,像应用于吸尘器的旋风集尘桶那样,在所述集尘桶41的内部产生旋风现象,从而可以使灰尘和空气分离。
如上所述的灰尘清扫模式可以被编程为在灰尘清扫指令输入后执行设定时间,或者可以被编程为即使用户没有输入灰尘清扫指令也以规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地执行。
此外,若判断为捕集于所述集尘桶41的灰尘达到设定量,则可以通过显示部和/或扬声器输出通知清空集尘桶的消息。
另一方面,所述集尘器44可以设计为能够通过旋入方式从所述灰尘连接器45的底面装卸,并且在所述集尘过滤器47从所述灰尘连接器45分离时,所述集尘器44也可以一起分离。所述集尘过滤器47可以设置为与所述集尘器44的顶面形状对应的扁平的圆形过滤器形态。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后视立体图,图30是沿着图29的30-30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在图26中,作为用于生成干燥风的方法,以在所述除湿过滤器63的下侧安装有加热器62为例进行了说明,图29和图30所示的示例示出在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背面代替加热器62安装有感应单元IU,使得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起到加热器功能。
详细而言,所述感应单元IU是指将感应电流作为热源使用的感应加热器。即,当向所述感应单元IU施加电源时,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通过电磁场原理被加热而作为加热器发挥作用。在此状态下若所述主风扇152旋转,则被所述主风扇152吸入到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内部的空气被加热后向所述主吐出管道1212吐出。
在上图中示出了所述感应单元IU仅安装于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的背面,但是所述感应单元IU也可以延伸至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的背面。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的背面另行安装有感应单元IU。
如上所述,通过使所述主风扇壳体1211和所述吸入引导部1214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加热器动作,具有能够使构成所述过滤模块60的复数个过滤器热损伤可能性最小化的优点。
图3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32是所述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31和图32,本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a的特征在于,在主体没有形成贯通孔,因此主体内部的空气流路与前述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结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主体内部的过滤模块、风扇模块、蒸汽供应装置以及过滤器清扫装置可以同样地应用,并且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需要预先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衣架装置10a的内部没有示出过滤器清扫装置,但是图21至图28所示的过滤器清扫装置40也可以同样地安装在本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a的内部。
详细而言,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地,所述衣架装置10a包括:构成外形的主体110;以及悬挂单元50,连接于所述主体110的下侧。所述悬挂单元50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悬挂单元50的结构同样地由支架51和悬挂杆52构成。
另外,所述主体110也可以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地定义为包括:箱体120,在其内部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以及盖130,覆盖所述箱体120的开口的顶面。此外,所述箱体120可以包括下箱体122和覆盖所述下箱体122的顶面的上箱体123。
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可以倾斜形成,在所述倾斜面可以向上凹陷形成有空气吐出部1223。详细而言,所述倾斜面可以从与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后端向前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开始延伸至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前端。此外,所述倾斜面可以从所述下箱体122的后端朝前端侧向上倾斜形成。
另外,作为一例,所述悬挂单元50可以位于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的下侧且位于在前后方向上将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二等分的垂直面。
图33是示出上盖从箱体分离的情形的衣架装置的立体图,图34是所述衣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5是沿着图31的35-35线剖开的所述衣架装置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33至图35,构成所述衣架装置10a的所述盖130可以可滑动分离地结合于所述上箱体123。
详细而言,所述盖130可以包括盖主体131和形成于所述盖主体131的前端的把持部132。在所述盖主体131的后侧可以设置有格子形态的吸入格栅133。所述把持部132可以设置为在所述盖主体131的前端凹陷规定深度的形态。
另外,在所述上箱体123可以形成有一个或复数个台阶部1233,所述台阶部1233通过所述盖130开闭。在本实施例中,以在所述上箱体12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台阶部1233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台阶部1233可以由隔板1234分隔为前方的第一空间和后方的第二空间。可以将所述第二空间理解为供过滤模块60安置的空间,可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定义为储存更换用的新过滤模块的储存空间。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空间也可以用作其他目的。
所述第二空间可以被定义为过滤器安置部1231,在所述过滤器安置部1231的底面可以形成有格栅形态的吐出口1232。通过使所述吐出口1232形成为格子形状的格栅形态,能够稳定地支撑放置在所述过滤器安置部1231的所述过滤模块60,并且能够使经过了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流入所述箱体120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所述箱体120的内部中与形成在所述上箱体123的左侧和右侧的复数个所述过滤器安置部1231之间对应的位置可以配置有构成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的蒸汽产生部31。此外,尽管没有示出,但可以通过调节所述蒸汽产生部31的前后方向宽度的大小,能够使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40配置在所述蒸汽产生部31的后侧。
在所述过滤器安置部1231的下侧放置有风扇模块15a,所述风扇模块15a包括:风扇153,驱动所述风扇153的风扇马达154,以及容纳所述风扇153的风扇壳体155。所述风扇153可以是横流风扇。
另外,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地,加热器62被排除于所述过滤模块60,在所述风扇壳体155的背面安装有感应单元IU,从而所述风扇壳体155可以起到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功能。
另外,所述箱体120还可以包括:中箱体124,位于所述上箱体123和所述下箱体122之间;以及流路分隔板125,位于所述中箱体124和所述下箱体122之间。
所述中箱体124和所述流路分隔板125位于所述上箱体123的下侧中与所述第一空间对应的位置。所述中箱体124位于从所述上箱体123向下侧隔开间隔的位置,所述流路分隔板125位于从所述中箱体124向下侧隔开间隔的位置。
此外,构成所述蒸汽供应装置30的蒸汽供应管32从所述蒸汽产生部31延伸并沿着所述中箱体124的顶面延伸。具体而言,所述蒸汽供应管32中的主供应管321沿着所述中箱体124的顶面边缘延伸。并且,从所述主供应管321的底面凸出的所述吐出喷嘴323贯通所述中箱体124并向所述中箱体124和所述流路分隔板125之间的空间露出。
此外,所述蒸汽供应管32中的副供应管322沿着所述中箱体124的后侧边缘和侧端部延伸并向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内部延伸。
另一方面,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内部形成有放置所述风扇模块15a的风扇安装部1221,在所述风扇安装部1221的前方形成有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
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中限定所述风扇安装部1221的位置可以形成有蒸汽供应装置插入孔1222。此外,在安装有过滤器清扫装置40的款式的情况下,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中与从所述蒸汽供应装置插入孔1222隔开间隔的位置对应的部位可以形成有过滤器清扫装置插入孔。
详细而言,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是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部向上侧复数次弯折而成的部分,由正面部、顶面部以及背面部限定。并且,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可以朝越接近上侧彼此越接近的方向倾斜形成。
在所述正面部、顶面部以及背面部分别形成有正面吐出口1223a、顶面吐出口1223b以及背面吐出口1223c。此外,在复数个所述吐出口1223a、1223b、1223c分别安装有吐出叶片19,所述吐出叶片19在叶片马达191的作用下倾斜规定角度来调节复数个所述吐出口1223a、1223b、1223c的开度和风向。
尤其,可以设计为,在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安装有一对吐出叶片19,并选择性地开闭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一例,一对所述吐出叶片19中的任意一个叶片可以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的前端部侧,而一对所述吐出叶片19中的另一个叶片可以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的后端部侧。
另外,与前述实施例同样地,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前端部侧可以形成有挡风件容纳部1242,在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242的内部可以插入有挡风件20。所述挡风件20可以设置为能够从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242向下侧引出。
另外,在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和所述中箱体124之间可以设置有所述流路分隔板125,从而可以在所述中箱体124和所述下箱体122之间形成上部流路PU和下部流路PL。
详细而言,所述中箱体124的后端部可以位于所述风扇153附近,其前端部可以连接于所述下箱体122的底面。其中,所述挡风件容纳部1242可以是从所述中箱体124的前端部进一步延伸的所述中箱体124的一部分。作为另一方法,还可以设计为,弯折为n字形的单独的结构物安装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前端部背面,并且在所述下箱体122形成有供所述挡风件20通过的通孔的结构。
与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的结构相似地,所述中箱体124由正面部、顶面部以及背面部构成,可以形成将从所述风扇153吐出的空气引向所述背面吐出口1223c、顶面吐出口1223b、正面吐出口1223a的流路。
所述流路分隔板125可以是结合于构成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的正面部的上端的单独的构件,作为另一方法,可以作为所述下箱体122的一部分注塑成型。限定于所述流路分隔板125和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的顶面部之间的下部流路PL与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连接,限定于所述流路分隔板125和所述中箱体124之间的上部流路PU与所述正面吐出口1223a连接。
另外,从所述主供应管32的底面延伸的复数个吐出喷嘴323贯通所述中箱体124的顶面部并露出到所述上部流路PU。并且,供应到上部流路PU的蒸汽的一部分被分流到所述下部流路PL中流动。通过使复数个所述吐出喷嘴323的一部分位于接近所述中箱体124的后端部的位置,即接近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吐出口1501的位置,能够使从贯通所述中箱体124的顶面部的复数个吐出喷嘴323供应的蒸汽分流到所述上部流路PU和下部流路PL中流动。
图36是沿着图31的36-36线剖开的衣架装置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参照图35和图36,如上所述,在所述上箱体123和所述中箱体124之间可以形成有隔开空间,在所述中箱体124的顶面部可以放置有所述蒸汽供应管32。
详细而言,在所述风扇模块15a工作时,所述衣架装置10a的外部的室内空气经过所述过滤模块60流入到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吸入口。与此同时,所述上箱体123和所述下箱体122之间的空间的空气也流入到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吸入口。其中,如图35所示,可以理解为,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吸入口是指限定于所述中箱体124的后端和所述风扇壳体155的后端之间的空间。
另一方面,当所述风扇模块15a驱动时,可以使所述中箱体124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上箱体123的底面,以防止在所述中箱体124和所述上箱体123之间的空间产生空气流动。即,可以使所述中箱体124的后端连接到形成于所述上箱体123的底面的吐出口1232的边缘。于是,只有经过了所述过滤模块60的空气可以吸入到所述风扇模块15a。
另外,尽管在图36中没有公开,但是可以设计为,将所述风扇模块15a移动到所述下箱体122的背面侧且减小所述蒸汽产生部31的前后方向宽度,由此可以将图21至图28中说明的过滤器清扫装置40配置在所述蒸汽产生部31的背面和所述下箱体122的背面之间。
另外,在从所述下箱体122的左侧面朝中心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和从所述下箱体122的右侧面朝中心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可以分别设置有外侧分隔壁1224。
详细而言,所述外侧分隔壁1224可以与所述下箱体122的侧面平行且设置于与所述下箱体122的侧面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此外,在限定于所述下箱体122的侧面和所述外侧分隔壁1224之间的空间可以配置有所述风扇马达154和所述悬挂单元50的支架51。此外,所述外侧分隔壁1224形成所述上部流路PU和下部流路PL的一侧面。
另外,在所述下箱体122的内部中与所述蒸汽产生部31的两侧面对应的位置可以平行地配置有一对内侧分隔壁1225。一对所述内侧分隔壁1225形成所述上部流路PU和下部流路PL的另一侧面。此外,可以在一对所述内侧分隔壁1225之间仅配置所述蒸汽产生部31,或者可以前后方向配置所述蒸汽产生部3和过滤器清扫装置。
图37是沿着图31的37-37线剖开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参照图35和图37,从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吐出口1501吐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形成在所述流路分隔板125的上侧的上部流路PU流动,并经由所述正面吐出口1223a向挂在所述悬挂杆52的衣物吐出。
图38是沿着图31的38-38线剖开的横截面剖切立体图。
参照图35和图38,从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吐出口1501吐出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所述背面吐出口1223c向挂在所述悬挂杆52的衣物吐出。
此外,从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吐出口1501吐出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形成在所述流路分隔板125的下侧的下部流路PL流动,并经由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向挂在所述悬挂杆52的衣物吐出。
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和背面吐出口1223c的开度可以根据开闭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的吐出叶片19和开闭所述背面吐出口1223c的吐出叶片19的倾斜角度不同地设定。其结果,可以不同地控制经由所述顶面吐出口1223b和背面吐出口1223c吐出的风量。
图39是图36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40是图37的C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39和图40,所述蒸汽供应管32中的所述副供应管322沿着所述中箱体124的后侧边缘延伸并向所述支架51的内部延伸。
详细而言,所述支架51的顶面被遮蔽,所述副供应管322可以贯通被遮蔽的所述支架51并向所述支架51的内部引入。
此外,所述支架51的顶面可以位于比所述流路分隔板125更高的位置。此外,连接所述支架51的顶面和所述流路分隔板125的所述支架51的侧面被开口。
另外,在所述流路分隔板125的顶面凸出有流动引导部1251,所述流动引导部1251的顶面连接于所述中箱体124的底面。所述流动引导部125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支架51的开口的侧面。在所述流动引导部1251的后端和所述支架51的开口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吸入口1244。在所述吸入口1244和所述支架51的开口的侧面之间,由所述流动引导部1251形成侧流路1252。
所述吸入口1244由挡盖126开闭,所述挡盖126在驱动马达M的作用下在左右方向上移动。所述挡盖126竖放在所述支架51的背面并能够在所述箱体12的左右方向上移动。
所述驱动马达M可以位于所述支架51的顶面,在所述驱动马达M的旋转轴可以安装有小齿轮。此外,在所述挡盖126的顶面可以形成有与所述小齿轮咬合的齿条。
根据这种结构,当所述驱动马达M朝一个方向旋转时,所述挡盖126朝接近所述箱体12的侧面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吸入口1244开放。若所述吸入口1244开放,则从所述风扇模块15a的吐出口1501吐出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吸入口1244向所述侧流路1252供应。沿着所述侧流路1252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所述支架51的内部,最终经由形成于所述悬挂杆52的底面的吐出口522向挂在所述悬挂杆52的衣物吐出。
所述侧流路1252通过所述挡盖126选择性地开闭或调解开度,从而具有能够适当地调节空气或蒸汽向所述悬挂单元5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供应更多的优点。例如,若根据从安装于所述悬挂杆52的衣架槽521的复数个压力传感器PS传输的检测值判断为所述悬挂杆52的右侧比左侧挂有更多衣物,则可以调节所述挡盖126的开度,向连接于所述悬挂杆52的右侧边缘的支架51供应更多的空气。
图41是示出挡风件已下降状态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衣架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参照图41,与前述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同样地,在本实施例的衣架装置10a也可以设置有挡风件20。
详细而言,所述挡风件20从所述衣架装置10a的箱体12前端部底面向下侧下降规定长度,执行使经由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吐出的干燥风、温风或蒸汽向所述衣架装置10a的前方分散的程度最小的功能。
当经由所述空气吐出部1223吐出的温风或蒸汽向所述衣架装置10a的前方分散时,不仅使经过衣架装置10a前方的用户感到不适,而且向挂在悬挂杆52的衣物喷射的干燥风、温风或蒸汽的量减少,从而可能会产生衣物烘干效果或褶皱去除效果下降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可以在烘干模式或褶皱去除模式下控制所述挡风件20下降。
另外,可以在所述挡风件20的背面设置氛围灯或杀菌模块,以追加执行照明功能或杀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衣架装置,其中,包括:
主体,包括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部的盖和形成有吐出经由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的吐出部的箱体;
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
过滤器,位于连接所述吸入部和所述风扇模块的流路之间,净化被所述风扇模块吸入的空气;
排出管,贯通所述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并被安装,在排出管形成有所述吐出部;以及
悬挂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过滤器包括前置过滤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以及除味过滤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悬挂单元位于所述排出管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悬挂单元包括:
一对支架,分别从所述主体的底面的左侧和右侧向下侧延伸;以及
悬挂杆,连接一对所述支架,在悬挂杆的底面形成有复数个吐出口;
所述悬挂杆位于在前后方向上将所述排出管二等分的假想垂直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吸入部形成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后侧,
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吸入部的下侧,
所述排出管位于所述吸入部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吐出部包括:
一对前方吐出管道,分别形成于所述排出管的正面的左侧和右侧;以及
一对后方吐出管道,分别形成于所述排出管的背面的左侧和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还包括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方吐出管道和后方吐出管道的吐出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
下箱体,包括从底面以包围所述排出管的形态向上侧延伸的管引导部;以及
上箱体,结合于所述下箱体,
所述上箱体包括:
左侧上箱体,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的左侧;以及
右侧上箱体,位于所述主体的中心的右侧;
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以将所述主体左右二等分的假想垂直面为中心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风扇模块包括主风扇模块和副风扇模块,
所述主风扇模块和所述副风扇模块分别包括:
风扇;以及
风扇马达,驱动所述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分别包括:
主风扇壳体,容纳所述主风扇模块;
主吐出管道,从所述主风扇壳体的出口延伸;
吸入引导部,设置于所述主风扇壳体的侧面;
吐出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吸入引导部的侧面;以及
副吐出管道,从所述吐出引导部沿着所述排出管的侧面和正面延伸;
经过了所述过滤器的空气被引向所述主风扇壳体和所述吸入引导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一对所述支架中的任意一个支架与所述左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
一对所述支架中的另一个支架与所述右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一对所述后方吐出管道分别与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的主吐出管道连通,
一对所述前方吐出管道分别与所述左侧上箱体和所述右侧上箱体的副吐出管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副风扇模块安装在分隔所述吸入引导部和所述吐出引导部的分隔壁,将被引导至所述吸入引导部的空气向所述吐出引导部供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主吐出管道以覆盖所述主风扇壳体的正面和所述吸入引导部的正面的长度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架装置,其中,
所述主风扇模块的风扇包括横流风扇,
所述副风扇模块的风扇包括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CN202210442715.7A 2022-01-04 2022-04-25 衣架装置 Pending CN116427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00952 2022-01-04
KR1020220000952A KR20230105499A (ko) 2022-01-04 2022-01-04 옷걸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7147A true CN116427147A (zh) 2023-07-14

Family

ID=84688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2715.7A Pending CN116427147A (zh) 2022-01-04 2022-04-25 衣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06390B1 (zh)
KR (1) KR20230105499A (zh)
CN (1) CN11642714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0476A (ja) * 2002-02-13 2003-08-19 Toshiba Corp 衣服用ハンガー
US20050120757A1 (en) * 2003-12-03 2005-06-09 Jackson W. S. Garment refres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312024B1 (ko) * 2012-03-06 2013-09-26 (주)에이치엔씨 의류 관리기
CN203252394U (zh) * 2013-03-29 2013-10-30 赵林 一种便携式电热风烘干衣架
CN203440684U (zh) * 2013-08-22 2014-02-19 冯舰 壁挂式干衣机
TWI735742B (zh) * 2017-02-28 2021-08-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脫臭衣架
KR102322514B1 (ko) 2017-05-24 2021-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물 처리기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06390A1 (en) 2023-07-05
EP4206390B1 (en) 2024-04-24
KR20230105499A (ko)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6746B2 (en) Clothes dryer
CN112368440A (zh) 包括再循环模块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102553925B1 (ko) 조리흄 제거장치
KR100762370B1 (ko) 건조기
CN116427141A (zh) 衣架装置
KR20230105505A (ko) 옷걸이 장치
CN116427147A (zh) 衣架装置
CN116427143A (zh) 衣架装置
CN112469859B (zh)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CN116427148A (zh) 衣架装置
CN116427149A (zh) 衣架装置
KR102021904B1 (ko) 온풍모드와 공기청정모드를 갖는 건조기
CN116427146A (zh) 衣架装置
CN116427144A (zh) 衣架装置
CN116427142A (zh) 衣架装置
CN116427145A (zh) 衣架装置
KR20230105750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504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501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578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47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513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69A (ko) 옷걸이 장치 및 옷걸이 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230105749A (ko) 옷걸이 장치
KR20230105752A (ko) 옷걸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