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0131A -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0131A
CN116420131A CN202180072750.8A CN202180072750A CN116420131A CN 116420131 A CN116420131 A CN 116420131A CN 202180072750 A CN202180072750 A CN 202180072750A CN 116420131 A CN116420131 A CN 116420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detection time
data
touch data
elastic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2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ua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2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0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propagating acoustic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保持续接收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框是交互平板常用的触控方式之一,红外触摸框是通过安装在交互平板的显示屏四周的红外触控传感器识别触摸物的触控操作,即通过红外触控传感器识别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接触面积、位置、移动速度等,得到相应的红外触摸数据,并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根据触摸物的移动轨迹在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书写轨迹。
但是由于红外触控传感器中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灯珠与显示屏前面板之间的高度,导致用户在进行书写操作的时候,手指或者书写笔等触摸物尚未接触到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就检测到红外触摸数据,使得交互平板发生了误触,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存在偏差,无法准确显示书写笔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以减少书写笔迹与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 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确认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所述处理设备确认未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产生所述触发事件。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所述红外采集板检测到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所述红外采集板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所述红外采集板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交互平板的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并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传感器检测到传感信号,并将所述传感信号发送到处理设备,所述传感信号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产生;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传感信号后,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后,确定获取所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红外采集板、弹性波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弹性波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波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处理设备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在所述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弹性波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采集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 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从所述红外采集板获取第一设备信息,以及从所述弹性波采集板获取第二设备信息;
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和红外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以及所述弹性波传感器均与所述红外采集板连接,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生成传感信号,并向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所述传感信号;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
当触摸物在所述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获取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并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红外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弹性波传感器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处理设备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并 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生成传感信号,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传感信号;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从所述红外采集板获取设备信息,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获取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获取所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保持续接收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红外触控传感器的采集原理示意图;
图2是一种书写轨迹显示示意图所示;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书写操作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书写操作的显示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操作或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或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或对象之前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例如,第一触摸物和第二触摸物的“第一”和“第二”用来区分两个不同时间触碰显示屏的触摸物。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实施例中以交互平板为触摸数据处理装置进行示例性描述。其中,交互平板可以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作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其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等一种或多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交互平板的硬件部分由显示屏和智能处理系统等部分所构成,由整体结构件结合到一起,同时也由专用的软件系统作为支撑,其中显示屏具有触控功能。实施例中,显示屏显示电子白板,用户可通过手指或书写笔对显示屏进行触控操作,智能处理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生成书写轨迹绘制在电子白板上,或根据用户输入的触控操作生成控制指令以处理电子白板上的显示内容。
典型的,交互平板安装有至少一类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定于安卓系统、Linux系统及Windows系统。通过操作系统对通过显示屏接收到的触控操作进行处理。进一步的,交互平板可基于操作系统安装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实施例中,以电子白板这一应用程序进行示例性描述。例如,交互平板中安装有电子白板应用程序。其中,该应用程序可以为操作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为从第三方设备或者服务器中下载的应用程序。可选的,在电子白板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中,可以实现书写、插入表格、插入图片、插入多媒体、插入文件(如PPT等)、播放多媒体、插入图形、绘制表格等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当打开电子白板应用程序后,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显示电子白板的应用界面,从而用户在显示屏显示的电子 白板的应用界面上书写时,电子白板上显示对应的笔迹。
示例性的,为实现显示屏的触控功能,在显示屏表面的四周设置红外触控传感器,当触摸物触碰显示屏时,红外触控传感器通过光信号扫描触摸物,以感知触摸物在显示屏进行的操作输出对应的触控位置信号。具体的,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光,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光,利用不同方向上密布的红外光线形成光束栅格来定位触摸点。示例性的,显示屏水平方向一侧设置M个红外发射器,垂直方向一侧设置N个红外发射器,对应的,水平方向另一侧设置M个红外接收器,垂直方向另一侧设置N个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以一定频率发射红外光,对应的红外接收器以一定频率接收红外光。当触摸物触碰显示屏时,触摸物会完全或部分遮挡一个或多个垂直水平的红外光,然后得到一张M*N的红外光强像素图。首先,在红外光强像素图上找到大于第一光强阈值的位置,第一光强阈值表示真实有效的触碰,而非噪声或者物体接近而未完全触碰时半遮挡红外光时测得的光强,真实触碰位置即为触摸物与显示屏接触时的接触位置。进一步的,找到真实触碰位置的临近区域中大于第二光强阈值的位置,第二光强阈值大于噪声值,其可以表示真实触碰区的延伸,将真实触碰位置的临近区域中大于第二光强阈值的位置标记为有效的触摸区域,触摸区域的面积即为触摸物与显示屏接触的接触位置。当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移动时,多帧时间连续的红外光强像素图记录有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接触位置和接触面积,通过连续帧中记录的接触位置和接触面积可得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移动速度。当触摸物离开显示屏时,触摸物对红外光的遮挡变小,如果上一帧红外光强像素图中的接触位置,在当前红外光强像素图中的相对位置以及邻近区域内均没有超过第三光强阈值的像素,则确定此时触摸物与显示屏的关系为脱离触碰,第三光强阈值表示脱离触碰时的最大光强。可理解的,当用户通过触摸物触碰显示屏时,显示屏上安装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光线传输路径会被触摸物阻挡,红外触控传感器将输出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根据被红外受阻信号可测得触摸物与显示屏的接触面积、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移动速度和触摸物与显示屏接触时的触控位置。即接触面积、移动速度和触控位置等触控特征均可由红外触控传感器测得。
需要进行解释的是,对于通过红外触控传感器来实现交互平板的触控功能,在本行业中一直存在长期的技术难题,即零书写高度技术问题。所谓零书写高度是指:触摸物(例如手或书写笔)在显示屏上书写时,触摸物触碰到显示屏的表面时,才产生书写轨迹,触摸物在书写产生笔迹时与显示屏表面的间距为零。
图1给出了一种红外触控传感器的采集原理示意图,为了更好的理解零书写高度,结合图1作进一步的说明,红外触控传感器120发射或接收光信号是存在一定高度范围的,从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触控区域,其高度为H,在触摸物按下、抬起的阶段,会存在触摸物位于该触控区域内、但并未接触到显示屏110表面的情况,此时依然会上报触摸点数据(红外触摸数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显示触摸物的书写轨迹。
在一次触控操作中,触摸物会经历图1中的状态131-135,其中从状态131、状态132至状态133描述触摸物按下的阶段,在状态131中,触摸物处于触控区域之上,并不会产生触摸点数据(红外触摸数据), 也不会上报触控信号,在状态132中,触摸物处于触控区域中,但并未触碰到显示屏110表面,会产生触摸点数据,并上报触控信号,在状态133中,触摸物处于触控区域中,已触碰到显示屏110,会产生触摸点数据,并上报触控信号。
从状态133、状态134至状态135描述触摸物抬起的阶段,在状态134中,触摸物处于触控区域中,并未触碰到显示屏110,会产生触摸点数据,并上报触控信号,在状态135中,触摸物处于触控区域之上,并不会产生触摸点数据,也不会上报触控信号。
也就是,通过红外触控传感器来实现交互平板的触控功能,会存在一个书写高度H,无法做到零书写高度。由于用户日常使用的触控设备多为手机、平板电脑,这些触控设备多应用电阻式或电容式的触控操作,使得用户多习惯使用电阻式或电容式的触控操作,即接触到显示屏时才会上报红外触摸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用户在维持使用电容式的触控操作的习惯的情况下,触发红外式的触控操作,在部分的场景下容易导致误操作。
以书写轨迹为例,用户在显示屏进行书写操作,当手指在红外触控传感器的触控区域内,但并未接触到显示屏时,就显示笔迹,但用户此时可能是正在起笔或落笔,并非意图书写,显示起笔和落笔的笔迹会导致连笔,书写的字体就显得较为潦草。
例如,如图2提供的一种书写轨迹显示示意图所示,若用户在显示屏上书写“正”字,在书写第一横与第一竖之间存在连续的起笔与落笔141、在书写第二横结束时存在起笔142、在书写第二竖与第三横之间存在连续的起笔与落笔143,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连笔。
当前针对这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两种:
一、尽可能降低书写高度,通过减低红外触控传感器凸出于显示屏表面的高度,来降低书写高度;
二、通过在书写笔设置压电传感器,当书写笔触碰到显示屏表面时,书写笔会产生压感数据,从而实现零书写高度。
然而,第一种方法,红外触控传感器位置即使再低,也必须凸出于显示屏表面,就必然存在一个光线信号的高度,也就仍然不能实现零书写高度;并且,这种方法对交互平板的结构(如显示屏的盖板玻璃、背板等)要求内凹管控,避免显示屏及盖板玻璃外凸遮挡红外触控传感器的光线,成本及管控难度较高。
第二种方法,当触摸物不是书写笔,例如触摸物为手时,还是无法实现零书写高度;并且书写笔与交互平板连接,占用交互平板有限的端口资源,影响传屏、投屏等操作。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零高度书写设备包括显示屏100、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400、红外采集板600、弹性波采集板700和处理设备500,其中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其中,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设置在显示屏100表面的四周以形成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并且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通过红外采集板600与处理设备500通信连接,并且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一一对应并相对设置。弹性 波传感器400通过弹性波采集板700与处理设备500通信连接,具体的,红外采集板600和弹性波采集板700通过通信总线800与处理设备500连接,并且处理设备500通过显示总线900与显示屏100连接。其中通信总线800可以是USB接口、I2C接口、串口等的串型总线,还可以是各种总线类型的组合,例如USB+USB、USB+UART、USB+I2C、UART+UART、UART+I2C等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只需要检测触摸物触碰显示屏100时的震动即可,弹性波传感器400可只设置一个电极片进行表面弹性波的转换,也可设置多个电极片进行表面弹性波的转换,本方案以设置一个电极片为例进行描述。触摸物在阻挡红外触控传感器中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之间的红外线路径时,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
其中,红外采集板600,用于当触摸物在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主要是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处理,从而得到数字化的红外触摸数据。
具体的,当触摸物在显示屏100上进行触控操作时,红外采集板600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生成红外触摸数据,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可以包括表示红外线受阻的信号,转换所得的红外触摸数据可以包括位置触摸数据,该位置触摸数据可以包括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进一步的,红外触摸数据还可以包括触摸位置和触摸面积,对应的上报格式为(X,Y,W,H),其中X和Y为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W和H为触摸面积的宽度和高度。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不同介质类型的触摸物对应的标准参数不同,体现为上报的W,H的不同,可通过确定不同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W和H,实现对不同介质类型触摸物触发的红外触摸数据的区分。其中,红外采集板600配置有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IC芯片和模数转换电路,分别用于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
弹性波采集板700,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显示屏100时,采集弹性波传感器400生成的传感信号,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将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这里,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主要也是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处理,从而得到数字化的弹性波数据。
具体的,弹性波采集板700采集弹性波传感器400生成的传感信号(电压信号),对传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弹性波数据,将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处理设备500基于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执行本申请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从而控制显示屏100上显示的内容。其中,弹性波采集板700配置有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IC芯片和模数转换电路,分别用于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
需要进行解释的是,数据封装是指将数据按照设定的数据格式或者数据协议进行打包以形成特定数据格式的数据包,从而使得不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互通。
其中,红外采集板600通过以下方式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将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弹性波采集板700通过以下方式将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将弹性波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中记录有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报告标识以及数据包,数据包中记录的数据类型包括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根据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可确定设备信息中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类型。
其中,处理设备500,用于从红外采集板600获取第一设备信息,以及从弹性波采集板700获取第二设备信息;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从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100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其中,处理设备500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100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时,具体为: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
具体的,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此时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进一步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在设定的时间阈值(例如100ms)之外,即判断第一检测时间与第二检测时间的差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若是,则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100上显示对应的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提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后,此时触摸物已触碰显示屏100,对于后续收到的连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均可进行书写操作响应,直至当前书写操作结束。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500还用于:确定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确定未提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将第一检测时间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由上述可知,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可确认红外触摸数据有效,可对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响应(例如在显示屏100显示对应书写点)并持续获取第一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显示对应书写点以形成书写轨迹。若此时用户仍在持续在显示屏100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后打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那么此时会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此时将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的值不变,不会进行清零处理,也不会重新对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更新。
在前述步骤在连续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100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并等待下一次的对 书写操作的响应,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500还用于:确定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表示未接收到弹性波数据,此时,红外触摸数据是误触数据或者是触摸物未接触到显示屏100时产生的数据,因此将红外触摸数据进行丢弃,不进行处理。
本方案在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会将第二检测时间清零,以等待下一次的书写操作,在下一次书写操作的落笔过程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时,若此时第二检测时间未处于清零状态,则进入第二检测时间和第一检测时间的比较流程,若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则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以免在刚开始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就显示书写轨迹,导致书写轨迹显示的时机提前于与实际碰到显示屏100的时间的情况。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第一种交互平板的基础上,取消弹性波采集板700的设置,并将弹性波传感器400连接到红外采集板600中,由红外采集板600采集弹性波传感器400生成的传感信号并进行处理。
具体的,该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100、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400、红外采集板600和处理设备500,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设置在显示屏100表面的四周以形成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并且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一一对应并相对设置。红外发射器200、红外接收器300以及弹性波传感器400均与红外采集板600通信连接,红外采集板600通过通信总线800与处理设备500通信连接,处理设备500通过显示总线900与显示屏100连接。
触摸物在阻挡红外触控传感器中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之间的红外线路径时,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红外采集板600,用于当触摸物在显示屏100上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放大处理以及模数转换)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以及获取弹性波传感器400生成的传感信号,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放大处理以及模数转换)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具体的,红外采集板600配置有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IC芯片和模数转换电路,分别用于对红外受阻信号以及传感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
进一步的,红外采集板600还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
处理设备500,用于获取红外采集板600发送的设备信息,并从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以及根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100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采集板600通过以下方式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根据弹性波数据确认触摸物的介质类型;确定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根据标准参数,对红外触摸数据进行更新;将更新后的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成设备信息。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红外触摸数据的上报格式为(X,Y,W,H),其中X和Y为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W和H为触摸面积的宽度和高度。不同标准参数体现为红外触摸数据上报的W,H的不同,通过确定不同介质类型对应的标准参数W和H,实现对不同介质类型触摸物触发的红外触摸数据的区分。例如在确定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后,确定该介质类型的对应的标准参数(W和H),则将当前红外触摸数据中记录的W和H更新为标准参数对应的W和H。进一步的,将更新后的红外触摸数据(X,Y,W,H)封装成设备信息。后续处理设备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将基于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坐标和面积进行绘制显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采集板600还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小于第二检测时间,或者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进一步的,红外采集板600还用于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的过程中,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由上述可知,在确定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可确认红外触摸数据有效,可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由处理设备500在显示屏100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若此时用户仍在持续在显示屏100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后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那么此时会持续从设备信息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此时将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的值不变,不会进行清零处理,也不会重新对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更新。
在前述步骤在连续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100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并等待下一次的对书写操作的响应,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交互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第一种交互平板的基础上,取消弹性波采集板700的设置,并将弹性波传感器400直接连接到处理设备500中,由处理设备500采集板采集弹性波传感器400生成的传感信号并进行处理。
具体的,该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100、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400、红外采集板600和处 理设备500,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设置在显示屏100表面的四周以形成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并与红外采集板600通信连接,并且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一一对应并相对设置。红外采集板600通过通信总线800与处理设备500通信连接,弹性波传感器400与处理设备500通信连接,处理设备500通过显示总线900与显示屏100连接。
触摸物在阻挡红外触控传感器中红外发射器200和红外接收器300之间的红外线路径时,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红外采集板600,用于当触摸物在显示屏100上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及模数转换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具体的,红外采集板600配置有具有温度补偿电路的IC芯片和模数转换电路,分别用于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
其中,红外采集板600在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时,具体为:将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设备信息。
弹性波传感器400,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生成传感信号,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传感信号,以供处理设备500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及模数转换得到弹性波数据。
处理设备500,用于从红外采集板600获取设备信息,从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具体的,根据设备信息中携带的根据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从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以及获取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获取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还用于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其中,处理设备500在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并且,处理设备500在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的过程中,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由上述可知,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可确认红外触摸数据有效,可持续获取设备信息,并从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根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若此时用户仍在持续在显示屏100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后打包为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500发送。那么此时会持续从设备信息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此时将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的值不变,不会进行清零处理,也不会重新对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更新。
在前述步骤在连续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100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并等待下一次的对 书写操作的响应,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图6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交互平板中。典型的,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平板中。
下述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6,该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101: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红外触控传感器对触摸物在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例如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持续的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并生成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其中,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设置在交互平板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
进一步的,红外采集板在生成红外触摸数据后,将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
S102: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本方案中,在显示屏上设置有弹性波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传感信号,由弹性波采集板采集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并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
例如在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安装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当触摸物接触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会在显示屏上产生具有触摸物对应特征的弹性波,该弹性波从接触点开始,沿着显示屏向四周传播,或者向显示屏内侧传播。位于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的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可以对弹性波进行检测并转换为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发送给弹性波采集板,由弹性波采集板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模数转换处理,从而将传感信号转换为数字的弹性波数据,并进一步将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触摸物(例如手指、书写笔等)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操作,触摸物在触碰显示屏的过程中,先后被红外触控传感器和弹性波传感器检测到,并分别生成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和传感信号。进一步的,红外采集板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第一设备信息。弹性波采集板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将弹性波数据封装成第二设备信息。具体的,弹性波采集板将弹性波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信息中记录有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报告标识以及数据包,数据包中记录的数据类型包括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根据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 标识可确定设备信息中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类型。
S103: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连接红外采集板,具体的,该第一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与红外采集板通信连接,处理设备从第一通信接口获取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其中第一通信接口可以是USB接口、I2C接口、串口等的串型总线,还可以是各种总线接口的组合,例如USB+USB、USB+UART、USB+I2C、UART+UART、UART+I2C等的组合,本实施例以USB接口作为第一通信接口为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具体为:处理设备从第一通信接口获取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该第一设备信息包括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报告标识和红外触摸数据。
S104: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具体为: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和预设的第一产品来源标识、第一设备来源标识和第一报告标识一致,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出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从第一通信接口获取的第一设备信息,会携带有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处理设备通过hid枚举方式获取通信接口传输的设备信息,可提取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
在提取得到第一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后,将提取出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与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进行比较,判断第一设备信息和红外触摸数据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从该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
红外采集板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后,向处理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在获取第一设备信息后,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
示例性的,处理设备通过hid枚举的方式,通过第一通信接口从红外采集板获取第一设备信息。在获得第一设备信息后,再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假设红外触控传感器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分别为:PID=0x0001、VID=0x0002、ReportID=0x02,其中PID为产品来源标识,VID为设备来源标识,ReportID=0x02为报告标识,那么在满足当前第一设备信息的VID==0x0002、PID==0x0001并且ReportID==0x02时,从当前的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在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其中第一检测时间根据接收到对应的红外触摸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例如,假设在系统当前时间的实际时间戳为1616830056时,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那么该红外触 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t1为1616830056。
S105: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弹性波采集板,具体的,该第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与弹性波采集板通信连接,处理设备从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其中第二通信接口可以是USB接口、I2C接口、串口等的串型总线,还可以是各种总线接口的组合,例如USB+USB、USB+UART、USB+I2C、UART+UART、UART+I2C等的组合,本实施例以USB接口作为第二通信接口为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处理设备获取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具体为:处理设备从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包括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报告标识和弹性波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轮询的方式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获取数据。因此,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理论上会有先后的顺序。
S106: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具体为:
S1061: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信息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和预设的第二产品来源标识、第二设备来源标识和第二报告标识一致,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从第二通信接口获取的第二设备信息,会携带有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处理设备通过hid枚举方式获取通信接口传输的设备信息,可提取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
在提取得到第二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后,将提取出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与弹性波数据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进行比较,判断第二设备信息和弹性波数据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从该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弹性波采集板将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后,向处理设备发送第二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在获取第二设备信息后,从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示例性的,处理设备通过hid枚举的方式,通过第二通信接口从弹性波采集板获取第二设备信息。在获得第二设备信息后,再从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例如,弹性波传感器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分别为:PID=0x0003、VID=0x0002、ReportID=0x10,那么在满足当前第二设备信息的VID==0x0003、PID==0x0002并且ReportID==0x10时,从当前的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在从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时,确定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 其中第二检测时间根据接收到对应的弹性波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例如,假设在系统当前时间的实际时间戳为1616830081时,提取到弹性波数据,那么该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t2为1616830081。
由于红外采集板和弹性波采集板会输出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升级协议、私有协议等,不同类型的数据有各自的报告标识),需要进一步判断设备信息是否为所需要的红外触摸数据或弹性波数据。本方案通过报告标识锁定需要的数据,即设备信息中记录的报告标识和红外触控传感器或弹性波传感器的报告标识一致时,从设备信息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或弹性波数据。
以USB接口作为通信接口(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为例,可以理解的是,处理设备通过通信总线从USB接口获取设备信息后,根据产品来源标识和设备来源标识确定设备信息是不是来自于红外触摸传感器或者弹性波传感器,如果是就提取设备信息中的数据包,再根据数据包中的报告标识判断是对应红外触摸数据还是弹性波数据,再从数据包里面提取红外触摸数据或弹性波数据。
假设红外触控传感器按照hid-mulitouch的格式上报数据,红外触摸数据的数据包格式如下表1所示。在确定当前设备信息与红外触控传感器的产品来源标识和设备来源标识一致时,根据设备信息中数据包格式确定报告表示所对应的字节号,并根据字节号提取报告标识,在提取的报告标识与红外触控传感器的报告标识一致时,根据数据包格式对应的字节号确定红外触摸数据所在位置,并从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
表1
字节号 含义及作用
0 报文ID(0x02)
1 第一个点状态(例如)
2 第一个点ID(0x00,从小到大,例如20点触摸,则id从0到19)
3 第一个点X坐标低字节数据
4 第一个点X坐标高字节数据
5 第一个点Y坐标低字节数据
6 第一个点Y坐标高字节数据
7 第一个点宽度低字节数据
8 第一个点宽度高字节数据
9 第一个点高度低字节数据
10 第一个点高度高字节数据
11 第一个点压感低字节数据
12 第一个点压感高字节数据
13 第一个点方向角/旋转角低字节数据
14 第一个点方向角/旋转角高字节数据
15~28 第二点数据(若无触摸点,则填充ID=0xFF,数据段XYWH全0)
29~42 第三点数据(若无触摸点,则填充ID=0xFF,数据段XYWH全0)
43~56 第四点数据(若无触摸点,则填充ID=0xFF,数据段XYWH全0)
57~60 扫描时间
61 当前有效触摸点数
另外,弹性波的数据包格式如下表2所示。在确定当前设备信息与弹性波传感器的产品来源标识和设备来源标识一致时,根据设备信息中数据包格式确定报告表示所对应的字节号,并根据字节号提取报告标识,在提取的报告标识与弹性波传感器的报告标识一致时,根据数据包格式对应的字节号确定弹性波数据所在位置,并从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表2
字节号 作用
0 【必须】报文ID(0x10)
1 【必须】数据是否有效(01--有效;00-无效)
S107: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本方案在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后,根据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确定弹性波数据和红外触摸数据的被提取的先后顺序,即判断第一检测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具体的,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进一步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在设定的时间阈值(例如100ms)内,即判断第一检测时间与第二检测时间的差是否小于时间阈值,并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则认为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否则认为红外触摸数据先于弹性波数据被提取。
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此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则正常传输在弹性波数据之后的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在确定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后,此时触摸物已触碰显示屏,对于后续收到的连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均可根据红外触摸数 据进行书写操作响应,直至当前书写操作结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其具体为: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并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次书写操作中,其包括落笔阶段、书写阶段和抬笔阶段,在触摸物正处于书写操作的落笔阶段中,此时触摸物正在接近但未接触到显示屏,在这过程中,红外触控传感器对应位置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检测到触摸物对红外线的阻挡,但弹性波传感器未检测到触摸物,此时红外触摸数据先于弹性波数据被提取。
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此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则正常传输在弹性波数据之后的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此时根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是一个书写点),确定书写操作进入书写阶段,并持续获取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点,并由这些书写点形成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此时可确定触摸物已抬起,对应书写操的抬笔阶段,本次书写操作完成。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在书写过程中对应的书写轨迹。
进一步的,在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的步骤中,停止记录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并停止对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已确定触摸物触碰到显示屏,后续在提取红外触摸数据时,不需要再对后续连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与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直接依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即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检测时间被更新时,若当前连续的红外触摸数据中,第一个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即第二检测时间的更新时间先于第一检测时间的更新时间),或者是在第二检测时间被更新,但第一检测时间未更新时(即在提取到弹性波数据前,并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即使后续更新的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并不认为当前正在进行书写操作,此时会丢弃所获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不会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例如,敲击了下显示屏,然后衣服落入红外触控传感器的检测区域,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先于第一检测时间更新,但这并不是书写操作,本实施例中会丢弃此过程获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不会显示书写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根据书写操作对应的显示属性显示书写轨迹,基于此,本实施例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包括:
S1071: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根据所述介质类型确定所述书写操作的显示属性。
S1072: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和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书写轨迹。
在提取到弹性波数据后,进一步确定触碰显示屏的触摸物所对应的介质类型。具体的,将弹性波数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相应的标识,通过标识确定弹性波数据对应的介质类型。可以理解的是,在触碰显示屏的介质类型相同时,此时产生两个对应连续触控操作的弹性波数据,将获取的弹性波数据分别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机器学习模型将输出相同的标识。而在触碰显示屏的介质类型不相同时,此时产生两个对应连续触控操作的弹性波数据,将获取的弹性波数据分别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机器学习模型将输出不同的标识。假设手指对应的标识为标识1,书写笔笔头对应的标识为标识2。在通过两根手指在显示屏的不同位置进行触控操作时,机器学习模型将输出两个连续触控操作对应的标识均为标识1,可确定两个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均为手指。假设通过手指和书写笔笔头在显示屏的不同位置进行触控操作时,机器学习模型将输出两个连续触控操作对应的标识分别为标识1和标识2,可确定两个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分别为手指和书写笔笔头。
预先将不同的介质类型与显示属性进行关联,其中显示属性可以是在绘制书写轨迹时,书写轨迹对应的粗细、颜色、线条种类(虚线、实线等)。示例性的,将弹性波数据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识别出触摸物对应的介质类型,并根据介质类型和显示属性的关联关系,确定当前第一书写操作所对应的显示属性。进一步的,根据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确定书写轨迹,并按照确定的显示属性在显示屏中绘制并显示书写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平板配置有书写笔,该书写笔包括笔尖和笔尾,并且笔尖和笔尾的介质类型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操作由笔尖执行。基于此,在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和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书写轨迹之后,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S1073: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为所述笔尾。
S1074:在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为所述笔尾后,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擦除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书写轨迹。
具体的,在根据弹性波数据识别出介质类型为书写笔的笔尾时,确定当前触控操作需要对对应位置进行擦除,则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移动范围,并擦除显示屏上显示的,对应第一移动范围的书写轨迹。
具体来说,书写笔的笔头、笔身和笔尾分别由不同的介质类型对应的材料制成。基于不同部位的不同介质类型,一支书写笔的不同位置的操作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完成对应的触控操作,而不需要通过在触控检测区域通过对功能控件多次操作才能命中需要触发的控制操作。适应于用户纸质书写时的操作习惯,在本方案中将笔头和笔尾的介质类型对应为触控输入操作,所述笔身的介质类型对应为触控控制操作,例 如将书写笔的笔身水平滑动作为翻页指令的触发方式。更具体来说,笔头的介质类型对应为书写轨迹同步输入的书写操作,笔尾为对已有书写轨迹进行修正的操作(例如擦除)。当然,通过特定轨迹的触控操作或对特定区域的触控操作,笔头和笔尾也可以对应为触控控制操作。
基于介质类型和移动轨迹的综合判断,可以通过更简单的交互实现更丰富的触控功能。例如当前有用户使用一支书写笔在显示屏中进行触控操作,此时根据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可以确认当前触控操作为:介质类型为书写笔的书写操作,从而根据红外触摸数据绘制书写轨迹,该书写轨迹的显示属性根据当前的触碰介质对应显示属性确定。类似的,如果是用书写笔的笔尾在显示屏中滑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可以确认当前触控操作为:对已有书写轨迹的擦除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擦除过程中在触点位置跟随显示橡皮擦标识,并将橡皮擦标识经过的区域中已有显示的书写轨迹擦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指示切换显示属性的触控操作(属性切换操作)进行显示属性的切换,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S1075:确定在预设时间内,所提取的红外触摸数据均在一个触点范围内,在显示屏上显示属性切换窗口。
S1076:确定提取到位于所述属性切换窗口内的红外触摸数据,生成相应的显示属性切换指令。
S1077: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
具体的,在接收到触控操作时,根据第一个有效的(后于弹性波数据被提取的)红外触摸数据的位置预计设定的半径范围,确定一个触点范围。若在预设时长内,触控操作对应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位置均在高触点范围内,可确定该触控操作为属性切换操作,则在显示屏上展示属性切换窗口。该属性切换窗口提供不同的显示属性的选择按钮,以供用户进行显示属性的切换,从而向属性切换窗口发出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在属性切换窗口接收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时,根据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显示属性,在绘制书写轨迹时,将按照切换后的显示属性进行书写轨迹的绘制。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个用户需要输入且区别显示的情况,但是一台交互平板可能不会配置太多支书写笔,此时输入顺序靠后的用户可以对之前已经使用过的书写笔进行显示属性的切换。当用户需要进行书写笔的显示属性的切换时,通过触控操作(例如检测到笔头或笔尾在同一触点停留达到预设时长即确认为属性切换操作)激活对应的属性切换窗口,在属性切换窗口可以接收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并根据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对任意书写笔的显示属性进行切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包括: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的弹性波数据确认对应的介质类型;在所述属性切换窗口接收显示属性切换指令,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
预先确定不同介质类型与不同显示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在检测到在一个触点范围内持续达到预设时长的触控操作时,显示属性切换窗口。同时,获取触控操作对应的弹性波数据,根据弹性波数据 确认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并确定该介质类型所对应的显示属性,以基于该显示属性向属性切换窗口发出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在属性切换窗口接收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时,根据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对应的显示属性,在绘制书写轨迹时,将按照切换后的显示属性进行书写轨迹的绘制。
考虑到交互平板在接收该触控操作时,也能获得产生该触控操作的书写笔的弹性波数据,并由此确认该书写笔的介质类型,在进一步接收到确认的目标显示属性时,将该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重置为目标显示属性,即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只用于切换当前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例如介质类型为A的书写笔当前的显示颜色为红色,当用该书写笔在属性切换窗口切换显示属性为绿色,则将介质类型为A的书写笔后续输入的书写笔迹均显示为绿色,基于弹性波数据的识别设置,使得这一显示属性的设置过程可以仅对介质类型为A的书写笔的显示属性的设置有效,从而避免某个用户设置显示属性对其它书写笔的影响。
具体的显示属性设置方式例如通过在调色盘中选中目标颜色;又例如用参考色带的方式选中目标颜色,即在参考色带附近对应设置预览区域,当书写笔的笔头在预览区域移动时,根据参考色带的颜色变化对应绘制颜色变化的书写轨迹,移动结束时确认的颜色即为选中的目标的颜色。在显示属性设置过程中,除了颜色的显示,还可以有粗细的设置。对于笔尾对应的擦除操作的设置,可以设置橡皮擦标识的形状和大小,还可以设置一键擦除全屏,在具体实现时,擦除全屏的操作需要客户二次确认后再最终擦除。通过显示属性切换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用以区分触控轨迹的显示属性的数量,减少了书写笔的配置成本和使用复杂度,也减少了区别显示书写轨迹时多支书写笔的交替轮换使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之后,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S108:确定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持续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后打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那么此时处理设备会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
具体的,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并持续接收到红外触摸数据时,可不再更新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即确定持续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时,保持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至发生抬笔事件(此时表示在连续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并且此时已确定触摸物触碰到显示屏,后续在提取红外触摸数据时,不需要再对后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与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直接依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即可。
S109:确定未提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本方案中,在前述步骤在连续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之后,还包括:
S110:确定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时,表示未接收到弹性波数据,此时,红外触摸数据是误触数据或者是触摸物未接触到显示屏时产生的数据,因此将红外触摸数据进行丢弃,不进行处理。例如,本方案在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会将第二检测时间清零,以等待下一次的书写操作,在下一次书写操作的落笔过程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时,若此时第二检测时间未处于清零状态,则进入第二检测时间和第一检测时间的比较流程,若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则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以免在刚开始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就显示书写轨迹,导致书写轨迹显示的时机提前于与实际碰到显示屏的时间的情况。
具体的,在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后,在将第二检测时间和第一检测时间进行比较之前,先确定第二检测时间是否处于清零状态,即判断第二检测时间是否为0,若此时第二检测时间不为0,例如在提取到弹性波数据时第二检测时间被更新为当前系统时间的实际时间戳,可确定此时第二检测时间未处于清零状态,则进入第二检测时间和第一检测时间的比较流程。若第二检测时间为0,可确定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则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因为在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时,说明还未提取到弹性波数据,那么当前红外触摸数据就是触摸物还没有接触到显示屏的触摸数据(悬停状态的触摸数据),此时需要丢弃红外触摸数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发生落笔事件的过程中,触摸物并未触碰显示屏,此时弹性波传感器并未检测到触摸物,那么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提取到弹性波数据,并且第二检测时间也不会被更新。
在开始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得到第一检测时间后,先确定当前第二检测时间是否被更新,即判断第二检测时间是否处于清零状态,若处于清零状态,此时第二检测时间未被更新,可确定在本次书写事件中还未提取到弹性波数据,则丢弃红外触摸数据;若第二检测时间未处于清零状态,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已被更新,可确定已接收到弹性波数据,并进一步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S111: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并且第二检测时间大于第一检测时间时,可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先于弹性波数据被提取,此时触摸物并未触碰到显示屏,不需要对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处理,则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
图7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书写操作的操作示意图,图8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书写操作的显示示意图。如图7所示,假设以书写笔作为触摸物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操作,图7中箭头方向 为书写笔的移动方向。在本次书写操作中,会依次发生落笔事件、书写事件和抬笔事件,对应书写笔在显示屏上的落笔阶段、书写阶段和抬笔阶段。图7中轨迹A为书写笔的操作轨迹,操作轨迹按照书写笔的移动方向划分为A1、A2和A3,分别对应书写笔在显示屏上的落笔阶段、书写阶段和抬笔阶段。在落笔的过程中,书写笔未接触到显示屏,弹性波传感器未能检测到书写笔对显示屏的触碰操作,而在进入书写阶段时,书写笔接触到显示屏,弹性波传感器检测到书写笔对显示屏的触碰操作并输出对应的传感信号,并由弹性波采集板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得到弹性波数据。在落笔、移动和抬笔的整个过程中,红外触控传感器均能检测到书写笔的书写操作并输出对应的红外受阻信号,并由红外采集板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得到红外触摸数据。那么在落笔过程中,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丢弃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移动和抬笔过程中,由于在进入书写阶段的时候书写笔碰到了显示屏,并更新了第二检测时间,此时第二检测时间小于后续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可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并同步在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并将第二检测时间清零,最后在显示屏上显示的书写轨迹如图8中轨迹B所示,其中轨迹B划分为B2和B3,分别对应于A2和A3。
上述,通过红外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弹性波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弹性波数据并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从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保持续接收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同时,根据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提取需要的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准确锁定所需要关注的设备信息,并且在确定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时,才进行书写操作的响应,否则丢弃红外触摸数据,保证在触摸物触碰到显示屏时才显示对应的书写点,并由连续的书写点形成书写轨迹,对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高度书写,在商用显示设备领域,使用红外触控传感器作为红外触控传感器,无论是高精度红外触摸框,还是低精度红外触摸框,均可实现“零书写高度”。而且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后,第二检测时间就会被清零,保证下一次书写操作时间对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先后顺序的准确判断,并且在刚开始接收到红外触摸数据时,若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则丢弃红外触摸数据,避免因为误触而显示书写轨迹的情况。
图9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 成在交互平板中。典型的,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平板中。
下述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9,该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201: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S202: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本方案中,在显示屏上设置有弹性波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传感信号,由弹性波采集板采集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并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
例如在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安装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当触摸物接触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会在显示屏上产生具有触摸物对应特征的弹性波,该弹性波从接触点开始,沿着显示屏向四周传播,或者向显示屏内侧传播。位于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的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可以对弹性波进行检测并转换为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发送给弹性波采集板,由弹性波采集板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模数转换处理,从而将传感信号转换为数字的弹性波数据。弹性波采集板在生成弹性波数据后,根据该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触发信息包括触发信号或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得到的第二设备信息。例如,对于触发信号,弹性波采集板在得到弹性波数据后,判断弹性波数据是否有效,若弹性波数据有效,可确定有触摸物触碰显示屏,生成触发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若弹性波数据无效,可确定没有触摸物触碰显示屏,则忽略本次弹性波数据。而对于第二设备信息,弹性波采集板在得到有效的弹性波数据后,进一步将弹性波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处理设备根据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可从触发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S203: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S204: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S205: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弹性波采集板,具体的,该第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与弹性波采集板通信连接,处理设备从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触发信息,并将接收到触发信息的时间确定为第二检测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通过轮询的方式从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获取数据。因此,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理论上会有先后的顺序。
S206: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处理设备在接收到红外触摸数据和触发信息,并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后,判断第一检测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由于触发信息是响应于弹性波数据有效生成的,此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则正常传输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具体的,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其具体包括:
S2061: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设置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所述数据标志用于表征红外触摸数据的有效状态。
示例性的,设置一个用于表征红外触摸数据的有效状态的数据标志,在数据标志分别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时,分别表示当前红外触摸数据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
处理设备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并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将数据标志设置为有效状态,表示当前红外触摸数据处于有效状态。
S2062: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时,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到确认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数据标志设置为无效状态。
处理设备持续接收第一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且在每次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时,判断当前数据标志是否为有效状态。
若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则根据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到确认第一设备信息中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数据标志设置为无效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时,停止记录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并停止对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时,已确定触摸物触碰到显示屏,后续在提取红外触摸数据时,不需要再对第一检测时间与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直接依据连续的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即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无效状态时,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标志为无效状态时,可确定触摸物并未触碰到显示屏,不需要对此时接收到的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处理,则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
上述,通过红外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封装为第一设备信 息,并通过弹性波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弹性波数据并封装为触发信息,处理设备从第一设备信息和触发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图10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交互平板中。典型的,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平板中。
下述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10,该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301: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S302: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S303: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S304:所述处理设备确认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处理设备在接收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后,判断是否有产生触发事件。其中,在发生触发事件时,可确定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
具体的,处理设备在确认产生触发事件时,此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则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依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S305:所述处理设备确认未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处理设备在确定未产生触发事件时,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设备从第一通信接口获取的第一设备信息,会携带有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处理设备通过hid枚举方式获取通信接口传输的设备信息,可提取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处理设备在提取得到第一设备信息中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后,将提取出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与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产品来 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进行比较,判断第一设备信息和红外触摸数据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从该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在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其中第一检测时间根据接收到对应的红外触摸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设备确认未产生触发事件,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未发生触发事件时,不需要根据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书写轨迹显示,直接丢弃该红外触摸数据即可。
S306: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处理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弹性波采集板,处理设备从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触发信息,并将接收到触发信息的时间确定为第二检测时间。
S307: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产生所述触发事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发事件为将数据标志设置为有效状态。其中,数据标志用于表征红外触摸数据的有效状态,在数据标志分别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时,分别表示当前红外触摸数据处于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
处理设备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后,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产生触发事件,即将数据标志设置为有效状态。
上述,通过红外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弹性波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弹性波数据并封装为触发信息,处理设备从第一设备信息和触发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产生触发事件。处理设备在确认产生触发事件时,从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图1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交互平板中。典型的,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交互平板中。
下述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11,该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401: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触控传感器对触摸物在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持续的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并生成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
进一步的,红外采集板在检测生成红外触摸数据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其中第一检测时间根据检测到红外触摸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
S402:所述红外采集板检测到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波传感器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传感信号,由红外采集板检测并采集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并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
例如在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安装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当触摸物接触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会在显示屏上产生具有触摸物对应特征的弹性波,该弹性波从接触点开始,沿着显示屏向四周传播,或者向显示屏内侧传播。位于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的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可以对弹性波进行检测并转换为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发送给红外采集板,由红外采集板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模数转换处理,从而将传感信号转换为数字的弹性波数据。
进一步的,处理设备在得到弹性波数据后,确定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其中第二检测时间根据接收到对应的弹性波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
S403:所述红外采集板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红外采集板在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后,判断第一检测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检测时间。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时,进一步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在设定的时间阈值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可依据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进一步的,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红外采集板持续采集红外触摸数据,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 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具体包括:
S4031: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
红外采集板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进一步根据弹性波数据确认触摸物的介质类型。例如,在红外采集板中配置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并通过不同的标识区别不同的介质类型。将弹性波数据作为输入信号,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相应的标识,通过标识确定弹性波数据对应的介质类型。
S4032:确定所述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
其中,在红外采集板中记录有不同介质类型的触摸物对应的标准参数,在确定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后,根据介质类型的触摸物和标准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介质类型对应的标准参数。
S4033:根据所述标准参数,对所述红外触摸数据进行更新。
在确定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后,根据该标准参数对红外触摸数据进行更新。例如标准参数指示触摸物触碰显示屏的触摸面积时,将红外触摸数据中记录触摸面积的数据更新为标准参数指示的触摸面积,或者将标准参数指示的触摸面积添加到红外触摸数据中。
S4034:将更新后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将更新后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对该设备信息进行解析后可获得记录有标准参数的红外触摸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红外触摸数据的上报格式为(X,Y,W,H),其中X和Y为触摸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W和H为触摸面积的宽度和高度。不同标准参数体现为红外触摸数据上报的W,H的不同,通过确定不同介质类型对应的标准参数W和H,实现对不同介质类型触摸物触发的红外触摸数据的区分。例如在确定触摸物的介质类型后,确定该介质类型的对应的标准参数(W和H),则将当前红外触摸数据中记录的W和H更新为标准参数对应的W和H。进一步的,将更新后的红外触摸数据(X,Y,W,H)封装成设备信息。后续处理设备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将基于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坐标和面积进行绘制显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红外采集板在提取出红外触摸数据和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后,还包括:所述红外采集板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在第一检测时间小于第二检测时间时,此时红外触摸数据是在弹性波数据之前获取到的,触摸物并未触碰到显示屏,不需要对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响应,可将该红外触摸数据丢弃。在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认为上一次触控操作时第二检测时间未成功清零,不能确定 当前接红外触控数据是在触摸物触碰显示屏之后检测到的,红外采集板可将该红外触摸数据丢弃,不需要对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封装,以免错误显示书写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持续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红外采集板会持续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那么此时处理设备会持续从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而在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红外采集板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S404:所述红外采集板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交互平板的处理设备。
红外采集板在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后,将设备信息发送至交互平板的处理设备,由处理设备基于设备信息中记录的红外触摸数据进行书写轨迹显示。
S405: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并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S406: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具体的,处理设备获取红外采集板发送的设备信息,并从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进一步的,处理设备根据提取得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信息是由红外采集板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对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而生成的,设备信息中记录的红外触摸数据可确定是在触摸物触碰显示屏之后生成的,可直接根据这些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
上述,通过红外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和弹性波数据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处理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后,从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图12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数据 处理方法可以由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交互平板中。典型的,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集成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交互平板中。
下述以触摸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触摸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12,该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501: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S502:弹性波传感器检测到传感信号,并将所述传感信号发送到处理设备,所述传感信号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产生。
本方案中,在显示屏上设置有弹性波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传感信号,并向处理设备发送传感信号。
例如在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安装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当触摸物接触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会在显示屏上产生具有触摸物对应特征的弹性波,该弹性波从接触点开始,沿着显示屏向四周传播,或者向显示屏内侧传播。位于显示屏边框处或盖板内侧的压电式弹性波传感器可以对弹性波进行检测并转换为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发送给处理设备。
S503: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
S504: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触控传感器对触摸物在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进行检测,并生成对应的持续的红外受阻信号,由红外采集板采集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向处理设备发送。
处理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后,从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其中第一检测时间根据接收到对应的红外触摸数据的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当前的实际时间戳)进行确定。
S505: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传感信号后,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后,确定获取所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处理设备在接收到传感信号后,对传感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模数转换处理,从而将传感信号转换为数字的弹性波数据,从而获取弹性波数据。进一步的,处理设备在得到弹性波数据时,将获取传感信号的时间第二检测时间。本实施例在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认是有效弹性波数据时,将获取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表示有效触摸的起始时间,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连续获取的红外触摸数据均为有效的红外触摸数据。
S506: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 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处理设备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后,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在确定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此时可确定弹性波传感器已检测到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触碰操作,则依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设备在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后,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在第一检测时间小于第二检测时间时,此时红外触摸数据是在弹性波数据之前获取到的,触摸物并未触碰到显示屏,不需要对该红外触摸数据进行响应,可将该红外触摸数据丢弃。在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认为上一次触控操作时第二检测时间未成功清零,不能确定当前接红外触控数据是在触摸物触碰显示屏之后检测到的,处理设备可将该红外触摸数据丢弃,以免错误显示书写轨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持续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那么红外触控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红外受阻信号,红外采集板会持续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并向处理设备发送,那么此时处理设备会持续从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而在确认未获取到红外传感数据时,可确定此时触摸物已从显示屏上抬起,本次书写操作已完成,同时,处理设备将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上述,通过红外采集板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书写操作进行检测得到红外触摸数据并封装为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从设备信息中提取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并通过弹性波传感器对在显示屏上进行的触碰操作进行检测得到传感信号,处理设备并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传感信号对应的第二检测时间,在第一检测时间大于第二检测时间,且第一检测时间和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并且在根据红外触摸数据显示书写轨迹时,由于弹性波数据先于红外触摸数据被提取,可确定触摸物已经接触显示屏,有效减少显示的书写笔迹与触摸物在显示屏上的实际触摸轨迹之间的偏差,更准确地显示书写笔迹,实现书写操作的零书写高度,提高书写准确度。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 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37)

  1.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第二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其具体为:
    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并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至确认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
    确定未提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的步骤中,停止记录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并停止对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 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包括:
    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根据所述介质类型确定所述书写操作的显示属性;
    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和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书写轨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平板配置有书写笔,所述书写笔包括笔尖和笔尾,所述笔尖和所述笔尾的介质类型不同;所述触控操作由所述笔尖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和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书写轨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为所述笔尾;
    在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为所述笔尾后,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擦除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书写轨迹。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预设时间内,所提取的红外触摸数据均在一个触点范围内,在显示屏上显示属性切换窗口;
    确定提取到位于所述属性切换窗口内的红外触摸数据,生成相应的显示属性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属性切换指令切换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显示属性。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具体为: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和预设的第一产品来源标识、第一设备来源标识和第一报告标识一致,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出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具体为: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信息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和预设的第二产品来源标识、第二设备来源标识和第二报告标识一致,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出弹性波数据。
  11.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 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息包括触发信号或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得到的第二设备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其具体为: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设置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所述数据标志用于表征红外触摸数据的有效状态;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时,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直到确认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未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数据标志设置为无效状态。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有效状态时,停止记录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并停止对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进行比较。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标志为无效状态时,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16.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采集板生成弹性波数据,并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生成触发信息,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确认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所述处理设备确认未产生触发事件,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弹性波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触发信息,并确定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 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产生所述触发事件。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为将数据标志设置为有效状态。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确认未产生触发事件,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19.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所述红外采集板检测到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所述弹性波数据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生成;
    所述红外采集板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所述红外采集板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交互平板的处理设备;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并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其具体为:
    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
    确定所述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
    根据所述标准参数,对所述红外触摸数据进行更新;
    将更新后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红外采集板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23.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红外采集板检测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由触摸物在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产生;
    弹性波传感器检测到传感信号,并将所述传感信号发送到处理设备,所述传感信号由所述触摸物接触所述交互平板的显示屏时产生;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获取所述传感信号后,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后,确定获取所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26. 一种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红外采集板、弹性波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弹性波传感器通过所述弹性波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处理设备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在所述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弹性波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采集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弹性波数据,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从所述红外采集板获取第一设备信息,以及从所述弹性波采集板获取第二设备信息;
    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中提取弹性波数据,并确定提取到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确定持续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
    确定未提取到红外传感数据,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
    确定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中提取到红外触摸数据,并且所述第二检测时间处于清零状态,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丢弃所述红外触摸数据。
  29.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
    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一设备信息;
    所述弹性波采集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弹性波数据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
    将所述弹性波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第二设备信息。
  30. 一种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和红外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以及所述弹性波传感器均与所述红外采集板连接,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
    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生成传感信号,并向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所述传感信号;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
    当触摸物在所述触控检测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获取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生成所述弹性波数据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红外采集板发送的所述设备信息,并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弹性波数据确认所述触摸物的介质类型;
    确定所述介质类型的标准参数;
    根据所述标准参数,对所述红外触摸数据进行更新;
    将更新后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成设备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板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33.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板将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成设备信息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34. 一种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红外触控传感器、弹性波传感器、红外采集板和处理设备,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表面的四周以形成所述交互平板的触控检测区域,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所述红外采集板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弹性波传感器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处理设备与所述显示屏连接;
    所述红外采集板,用于当触摸物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时,采集所述红外触控传感器输出的红外受阻信号,对所述红外受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
    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用于当触摸物接触所述显示屏时,生成传感信号,并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传感信号;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从所述红外采集板获取设备信息,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提取持续的红外触摸数据,并确定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对应的第一检测时间;
    获取所述弹性波传感器生成的传感信号,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弹性波数据,并确定获取所述传感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检测时间;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且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书写轨迹。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或者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丢弃。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在根据在第二检测时间之后提取到的所述红外触摸数据的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不变,直到未提取到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后,将所述第一检测时间和所述第二检测时间清零。
  37.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交互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采集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封装为设备信息:
    将所述红外触摸数据以及对应的产品来源标识、设备来源标识和报告标识封装为设备信息。
CN202180072750.8A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Pending CN1164201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9028 WO2022257030A1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0131A true CN116420131A (zh) 2023-07-11

Family

ID=8442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2750.8A Pending CN116420131A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0131A (zh)
WO (1) WO20222570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3565B (zh) * 2023-11-02 2024-03-01 广州众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7867A (en) * 1998-05-29 1999-11-02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Touch pad panel with tactile feedback
JP4146188B2 (ja) * 2002-08-15 2008-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超音波型座標入力装置
CN101000529B (zh) * 2006-01-13 2011-09-14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触摸力检测装置
CN101206548B (zh) * 2006-12-19 2012-01-11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触摸力触发的红外触摸屏及其检测方法
CN105892760A (zh) * 2014-12-17 2016-08-24 广东新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键盘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6445252B (zh) * 2016-11-23 2023-10-20 杭州碳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能避免连笔轨迹误识别和记录粗细的手写红外采集结构
CN106775014B (zh) * 2016-12-12 2020-10-2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感笔的红外触摸屏的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45256B (zh) * 2017-04-14 2020-04-2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零触摸高度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0691282U (zh) * 2019-12-09 2020-06-05 北京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碰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7030A1 (zh)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1893B (zh) 在非电子表面上使用电子输入设备的内容创建
CN101375297B (zh) 交互式输入系统
US94950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puts input to mobile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US8269733B2 (en) Input precision
US20110243448A1 (en) Handwritte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handwritten data management program and handwritte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CN107145256B (zh) 零触摸高度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9511072A (ja) スタイラスのソフトタッチ検出
CN102436327B (zh) 一种屏幕输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208917B (zh) 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27300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截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70507B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6420131A (zh) 一种触摸数据处理方法及交互平板
CN104951213A (zh) 防止误触发边缘滑动手势的方法及手势触发方法
US20130002542A1 (en)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and program
CN105426104B (zh) 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和系统、装置及触控笔
US89485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andwritten document
CN103049187B (zh) 一种拼接式多屏交互电子白板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CN202257528U (zh) 一种屏幕输入系统
CN103970321A (zh) 触控屏幕的点击操作结构
CN103207706A (zh) 双光笔电子白板系统及笔区别方法
CN111694451B (zh) 操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267193A1 (en) Interactive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CN110456924B (zh) 一种电子笔位置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571603A (zh) 一种空中手写系统及手写笔
CN210038752U (zh) 一种红外检测电路、电子笔位置状态检测装置及书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