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9155A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9155A
CN116419155A CN202111664876.2A CN202111664876A CN116419155A CN 116419155 A CN116419155 A CN 116419155A CN 202111664876 A CN202111664876 A CN 202111664876A CN 116419155 A CN116419155 A CN 116419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information
time window
receiving e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48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晋辉
李浩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6648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91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227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5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9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9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与是否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有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地,可以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来提高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向发送端反馈HARQ信息来向发送端通知是否成功接收到了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分组。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向发送端发送确认(ACK)来通知发送端已成功接收到数据分组。再例如,接收端可以通过向发送端发送否定确认(NACK)来通知发送端未成功接收到数据分组并请求发送端重传数据分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或是没有必要发送重传请求,即NACK。例如,在资源(例如用于发送NACK的时频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可能无法保证每个未正确接收数据分组的接收端都具有发送NACK的资源。再例如,在具有大量接收端的例如广播通信或组播通信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可能存在一些接收端,他们是否能够成功接收到数据分组对于整体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重传请求可能是没有必要的,并且发送不必要的重传请求可能反而会导致干扰发送端正确判断哪些接收端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
鉴于此,需要对重传请求的发送进行控制,从而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未正确接收到数据分组也不发送重传请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与是否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有关的技术的方案,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和将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和将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
提供上述概述是为了总结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以提供对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各方面的基本理解。因此,上述特征仅仅是例子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范围或精神。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变得明晰。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实施例的以下具体描述时,可以获得对本公开内容更好的理解。在各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各附图连同下面的具体描述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例示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场景;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对是否发送重传请求的不恰当判定的示例;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的概念性配置;
图4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格式;
图4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二格式;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估计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时可以使用的定位参考信号可能所处的时间窗;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电子设备的概念性操作流程;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的概念性配置;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电子设备的概念性操作流程;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示例性交互;
图10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11为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2为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13为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4为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虽然在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可能易于有各种修改和另选形式,但是其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作为例子示出并且在本文中被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以及对其的详细描述不是要将实施例限定到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目的是要涵盖属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和另选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等各方面的代表性应用。这些例子的描述仅是为了增加上下文并帮助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晰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具体细节当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众所周知的过程步骤没有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所描述的实施例。其他应用也是可能的,本公开的方案并不限制于这些示例。
典型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可以是控制设备(例如,基站控制)或终端设备中的一者。特别地,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均可以是终端设备。
在本公开中,术语“基站”或“控制设备”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并且至少包括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以便于通信的无线通信站。作为例子,基站例如可以是4G通信标准的eNB、5G NR通信标准的gNB、远程无线电头端、无线接入点、无人机控制塔台或者执行类似功能的通信装置。在本公开中,“基站”和“控制设备”可以互换地使用,或者“控制设备”可以实现为“基站”的一部分。下文将以基站为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基站/终端设备的应用示例。
在本公开中,术语“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UE)”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并且至少包括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以便于通信的终端设备。作为例子,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平板电脑、车载通信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之类的终端设备或其元件。在本公开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以下可被简称为“UE”)可以互换地使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为“用户设备”的一部分。
在本公开中,术语“发送端”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通常指示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一侧,其可以是控制设备/基站侧,也可以是终端设备/UE侧。类似地,术语“接收端”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并且相应地可以指示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一侧,其可以是终端设备/UE侧,也可以是控制设备/基站侧。在下文中,以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应将此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在本公开中,同一个设备也可以既充当发送端又充当接收端。
如在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可以使用HARQ来提高两个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或是没有必要发送重传请求,即NACK。
例如,在侧链路通信中,已经引入了HARQ。特别地,在侧链路组播通信中,由于对于同一消息存在多个接收端设备,因此,如果每个接收端设备都进行HARQ反馈,可能会存在过多的HARQ反馈消息的传送,以致于发送端设备难以识别哪个接收端设备未接收到消息。此外,用于HARQ反馈的资源可能是有限的,因此,可能不能满足每个接收端设备都进行HARQ反馈。考虑到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为通信划分一定范围,在该范围内的接收端设备需要在未成功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发送NACK以请求重传,从而保证该通信范围内的可靠通信,而该范围内的接收端数据即使为成功接收数据,也不进行反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场景,其中划分了可靠通信范围。如图1所示,由发送端设备Tx发送的数据可能被实线圈内的任意接收端设备(例如,所示出的四个接收端设备Rx,但是还可存在更多的接收端设备)接收。但是,仅仅在虚线圈示出的可靠通信范围内确保通信的可靠性。也就说,当未成功接收到发送端设备Tx发送的数据时,只有可靠通信范围内的接收端设备(例如,所示出的两个接收端设备Rx,但是还可存在更多的接收端设备)才能够通过发送NACK反馈来请求数据的重传,而处于可能接收范围内但在可靠通信范围外的接收端设备Rx即使未成功接收到发送端设备Tx发送的数据,也不进行反馈。这样,可以减少发送NACK的接收端设备的数量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效率并且提高处于可靠通信范围内的接收端设备对于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在划分了可靠通信范围的通信系统中,需要接收端设备估计其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自己是否在可靠通信范围内,进而确定是否能够发送NACK。
已经提出了基于区域标识符(zone ID)来确定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自己的zone ID和可靠通信范围(例如,最小通信距离要求,minimum required communication range),接收端设备计算其与发送端设备所在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作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估计值。如果该通信距离估计值大于最小通信距离要求,接收端设备判定自己不在可靠通信范围内,不能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即,NACK);如果该通信距离估计值小于或者等于最小通信距离要求,则接收端设备判定自己在可靠通信范围之内,可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但是,本公开注意到这种估计距离的方法可能导致接收端设备对自己是否在可靠通信范围内的错判/漏判。图2示出了这种错判/漏判的例子。
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发送端设备为UE 0,接收端设备为UE1和UE2。如图2所示,发送端设备处于zone ID为0的矩形区域中,并且处于该区域的右上角。图2中以UE 0为中心的的虚线圈示出了UE 0的实际可靠通信范围。可以看出,UE 1在UE 0的实际可靠通信范围外,而UE 2在UE 0的实际可靠通信范围内。然而,按照上文所述的基于zone ID来估计距离的方法,由于采用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所在区域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作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估计值,因此在图2中,只有实线圈内的接收端设备可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NACK。在这种判定方法下,由于UE 1与区域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UE 0发送的最小通信距离要求,因此,UE 1会错误地判定自己处于UE 0的可靠通信范围内,导致UE 1可能错发NACK;而由于UE 2与区域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UE 0发送的最小通信距离要求,因此,UE 2会错误地判定自己处于UE 0的可靠通信范围外,导致UE 2可能漏发NACK。
鉴于以上,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更准确地估计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准确地判定是否能够发送重传请求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代替zone ID,可以利用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Reference Signal,PRS)来估计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例如,发送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指示发送端设备与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的控制信息;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该控制信息来确定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PRS,并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且,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通信范围阈值与所估计的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本公开的方案尤其适用于侧链路组播通信。在下文中,将以侧链路组播通信(其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均为终端设备)为例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侧链路组播通信,而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组播/广播通信时需要基于距离来对是否发送重传请求进行判定的场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发送端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流程
首先将参考图3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概念性结构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302。该处理电路302可以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例如,经由通信单元306)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电子设备30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电子设备30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电子设备30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电子设备30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电子设备30发送重传请求。
处理电路3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的形式,也可以是专用处理电路,例如ASIC。例如,处理电路302能够由电路(硬件)或中央处理设备(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构造。此外,处理电路302上可以承载用于使电路(硬件)或中央处理设备工作的程序(软件)。该程序能够存储在存储器(诸如,布置在存储器304中)或从外面连接的外部存储介质中,以及经网络(诸如,互联网)下载。
在一个实现中,处理电路302可以包括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该控制信息生成单元可以生成至少包括指示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的控制信息(以下称为第一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生成单元可以按照使得该控制信息可以被接收端设备用于确定要用于估计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的方式来生成第一控制信息。此外,控制信息生成单元还可以生成其他控制信息,例如,用于指示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的第二控制信息。
在一个实现中,处理电路302还可以包括控制与接收端设备和/或基站进行通信(可选地经由通信单元306)的通信控制单元。该通信控制单元例如可以控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控制信息、PRS、数据分组,以及控制从接收端设备接收重传请求等等。
可选地,电子设备30还可以包括图中以虚线示出的存储器304以及通信单元306。此外,电子设备3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其它部件,诸如射频链路、基带处理单元、网络接口、处理器、控制器等。处理电路302可以与存储器304和/或通信单元306关联。例如,处理电路302可以直接或间接(例如,中间可能连接有其它部件)连接到存储器304,以进行数据的存取。还例如,处理电路302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到通信单元306,以经由通信单元306发送无线电信号以及经由通信单元306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304可以存储要由处理电路302使用或由处理器302产生的各种信息(例如,通信范围阈值、下文将详细说明的与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相关的信息、与第一时间窗和/或第二时间窗相关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等)、用于电子设备3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将由通信单元306发送的数据等。存储器304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处理电路302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30外。存储器30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存储器3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
通信单元306可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302(例如通信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接收端设备和/或基站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306可以被实现为发射机或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虽然图3中示出了处理电路302与通信单元306分离,但是处理电路302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通信单元306,例如,与通信控制单元相结合地实现。此外,处理电路302还可以被实现为包括电子设备3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或者处理电路302可以被实现为电子设备30本身。在实际实现时,处理电路302可以被实现为芯片(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硬件部件或完整的产品。
应注意,上述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此外,上述各个单元在附图中用虚线示出指示这些单元可以并不实际存在,而它们所实现的操作/功能可由处理电路本身来实现。
下面将参考图4A-4B以及图5说明电子设备30所实施的各操作。
如上文简单介绍的,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电子设备30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且可以被接收端设备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PRS,这一个或多个PRS将被接收端设备用于估计电子设备30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图4A-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控制信息的两种可选的格式。
根据本公开,由于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是基于一个或多个PRS来确定的,因此,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不再需要向接收端设备通知其zone ID。因此,如图4A、4B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任一格式的第一控制信息都不包括指示zone ID的信息。
此外,与上文介绍的现有方法类似,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控制信息也包括指示发送端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例如,该通信范围阈值可以表示发送端的通信范围需求(例如,指示可靠通信范围)。当接收端设备估计其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在该通信范围阈值内时,该接收端设备要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根据一个实施例,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从基站接收通信范围阈值。例如,基站可以预先确定该通信范围阈值,并且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向电子设备30通知该通信范围阈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代替从基站接收通信范围阈值,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自己动态确定该通信范围阈值。特别地,电子设备30可以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动态确定通信范围阈值: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数量,和能够被接收端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时频资源的量。
具体而言,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移动速度越高,通信范围阈值可以被确定为越小的值;接收端设备的数量越多,通信范围阈值可以被确定为越小的值;并且能够被接收端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时频资源越多,通信范围阈值可以被确定为越大的值。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随时间动态地将通信范围阈值确定为对于当前通信最为恰当的值。例如,该最恰当的通信范围阈值可以使得在由通信范围阈值确定的可靠通信范围内发送NACK所使用的资源基本上等于或略小于通信系统中能够被接收端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资源。也就是说,最恰当的通信范围阈值可以被确定为使得能够提供通信系统当前能够满足的最大的可靠通信范围。
根据本公开,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作为发送端设备的电子设备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要用于估计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在本公开中,确定要用于估计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以下简称为估计距离用PRS)包括:一方面,确定一个或多个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以及可选的另一方面,确定将哪个或哪些子帧中的PRS用于估计该距离。
在第一控制信息采用如图4A所示的格式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信息可以不显式地包括关于估计距离用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预定规则(例如,由基站规定或由所使用的通信标准规定),第一控制信息可以隐式地指示估计距离用PRS采用了什么样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例如,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如图4A所示的格式的第一控制信息后,接收端设备就可以基于上述预定规则,确定估计距离用PRS所占的时间资源(例如,PRS在子帧中占用了哪几个符号)以及频率资源(例如,哪个或哪些子载波)。特别地,上述预定规则可以指示PRS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子帧号来确定估计距离用PRS所占的时间资源以及频率资源。类似地,上述预定规则还可以指示PRS的序列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接收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子帧号来确定估计距离用PRS所采用的序列。例如,这种序列可以是Gold序列或Zadoff-Chu序列。
根据本公开,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采用如图4B所示的格式。如图4B所示,这种格式的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显式地包括用于确定估计距离用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的信息。例如,这种信息可以包括指示PRS采用了哪种序列和/或占用了哪个/哪些资源颗粒(ResourceElement,RE)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动态地在需要时随时发送,例如,非周期地发送(例如,在接收端需要确定PRS以估计距离时发送)。替代地,第一控制信息也可以是周期性发送的。
在本公开的一些通信场景(例如车辆对外界通信V2X)中,由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在通信期间可能发生较快速的移动,因此可能存在先前的PRS不能反映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当前距离,即先前的PRS过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确定可以将哪个或哪些子帧中的PRS用于估计该距离。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信息还可以例如被接收端设备用于确定第一时间窗,并且仅第一时间窗内的一个或多个PRS可以被用于估计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图5示出了第一时间窗可以覆盖的时间范围。如图5所示,第一时间窗可以表示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之前的某个子帧起到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之后的某个子帧期间的任意一段时间。换句话说,第一时间窗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子帧。根据本公开,基于发送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接收端设备可以确定哪个时间段(换句话说,哪些帧)内发送的PRS可以被用于估计距离。接收端设备可以视情况(例如,PRS的接收情况、自己的计算能力等)来决定是使用第一时间窗内的全部PRS来估计距离,还是选择第一时间窗内的部分PRS来估计距离。有利地,联合地使用多个PRS来估计距离可以提高距离估计的准确度。
根据本公开,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第一时间窗。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可以由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例如,可以默认地将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作为第一时间窗的起始子帧(即,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再例如,也可以默认地将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起的向前或向后的第K个子帧作为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K为大于0的整数。再例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第一时间窗地起始位置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这样的字段可以包括指示第一时间窗的起始子帧位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之前还是之后的字段和/或指示第一时间窗的起始子帧是从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向前/向后起的第几个子帧的字段。
根据本公开,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确定第一时间窗的长度(例如,持续的子帧数)。例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第一时间窗的长度的字段。或者,第一时间窗的长度可以由基站经由RRC信令指示。亦或者,第一时间窗的长度还可以是预先规定的,即默认的。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第一时间窗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并且可以采用任何恰当地方法来确定第一时间窗。例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直接指示某个或某几个子帧(例如,通过指示子帧号)作为第一时间窗。此外,可以按任何上述确定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的方法的组合来确定第一时间窗。例如,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和第一时间窗的长度中的一者可以是默认的,而另一者可以是按照上文描述的方法之一指示/确定的,并且这里的“默认”可以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预先约定或者由发送端和接收端所使用的通信标准中规定。在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长度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这样的信息可以包括在如图4A、4B中由省略号示出的保留字段中。此外,在适用的场景下,也可以不划定第一时间窗,而是使用任意的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距离。
根据本公开,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在每次发送数据分组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例如在紧接着数据分组的发送之前或之后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使得接收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息以及一个或多个PRS来判定是否能够针对该次数据分组的接收失败发送重传请求。这里,“每次”发送的数据分组可以是单个数据分组,也可以是在按块来发送重传请求的情况下的构成数据块的多个数据分组。
替代地,也可以设置第二时间窗,以规定接收端设备基于第一控制信息估计的距离保持有效的时间,即接收端设备对是否能够针对未成功解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保持有效的时间。
例如,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也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来指示接收端设备启用第二时间窗,使得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由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通信范围阈值与基于利用该第一控制信息确定估计距离用PRS估计的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电子设备30在第二时间窗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而向电子设备30发送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重传请求。如果接收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判定能够发送重传请求,那么在该第一控制信息通知启用的第二时间窗期间,对于任何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接收端都可以向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
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窗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特别地,第二时间窗并不一定必须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段时间。第二时间窗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开始,并且在基于第一控制信息确定可以发送重传请求的情况下,接收端设备可以对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发送重传请求。
根据本公开,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来指示/确定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例如,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可以是基于第一时间窗确定的。例如,可以预先规定或通过控制信息(例如,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第二时间窗的起始位置与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时间窗的长度。例如,第二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可以是如下之一:第一时间窗起始的子帧,第一时间窗起始的子帧之前的第M个子帧,或者第一时间窗起始的子帧之后的第N个子帧,M、N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第二时间窗的长度可以与第一时间窗相等,或者可以是第一时间窗长度的整数倍(特别地,两倍)。
替代地,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也可以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例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与指示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和/或长度那样类似地指示第二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和/或长度。比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指示将从某个子帧(例如,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或者第一时间窗的起始子帧)起的若干个子帧作为第二时间窗,或者可以直接指示某个或某几个子帧作为第二时间窗。
替代地,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预先规定的,例如由发送端和接收端所使用的通信标准中规定。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第二时间窗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并且可以采用任何恰当地方法来确定第二时间窗。并且,可以按任何上述确定第二时间窗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的方法的组合来确定第二时间窗。
要说明的是,上文说明的“通过第一控制信息指示启用第二时间窗”指的是广义上的启用。例如,第一控制信息仅包括一个多个比特以通知接收端设备启用在标准中规定的第二时间窗。或者,在第一控制信息向接收端设备通知了指示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长度的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信息可以隐含地表示要启用第二时间窗而不一定必须包含指示是否启用第二时间窗的特定的比特。此外,也可以默认启用具有默认的起始位置和长度的第二时间窗,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控制信息可以不包括与第二时间窗有关的信息,并且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在预定的时间段(即,默认的第二时间窗)内使得基于第一控制信息作出的对是否能够针对未成功解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保持有效。
上文已经参考图4A、4B对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是专门配置成如图4A、4B那样的格式的专用信息,也可以重用本领域已有的任何适当的控制信息,只要该控制信息被配置成本公开说明的那样的格式即可。例如,在侧链路通信中,可以使用侧链路控制指示(Sidelink Control Indicator,SCI)作为第一控制信息。
由于本公开的方案可能重用已有的控制信息并且被重用的控制信息可能具有起不同的控制作用的多个格式,此外,第一控制信息本身也可能具有两种可选的格式,因此,在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可能需要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另一控制信息(以下称为第二控制信息)来向接收端设备通知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特别地,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是不同格式的同一种已有的控制信息。例如,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都可以是SCI,并且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级SCI而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看作是二级SCI,并且一级SCI与二级SCI的发送周期可能不同。
已经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各操作。下面,将参考图6说明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概念性操作流程60。
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操作开始于S602。
在S606处,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例如,这里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组播通信的一组接收端设备。如上文详细描述的,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电子设备30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且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PRS。
在S608处,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接收端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PRS。如上文详细描述的,PRS可以被接收端设备用于估计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S610处,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接收端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如上文详细描述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所接收的述通信范围阈值与所估计的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向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发送重传请求。
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概念性操作流程在S612处结束。
要指出的是,图6所示的作为发送端的电子设备30的操作步骤仅仅是示意性的。在实践中,发送端的操作还可以包括一些附加或替代的步骤。例如,如虚线框中的S604所示出的,可选地,在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发送端还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以指示接下来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此外,在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发送端还可以动态确定通信范围阈值。
此外,图6所示的各操作的执行顺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发送端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刻发送PRS,并且接收端可以按照上文说明的第一时间窗来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多个PRS用于计算距离。此外,不一定按图6所示的顺序发送数据分组。例如,数据分组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之前被发送,也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的发送与PRS的发送之间被发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接收端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流程
上文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公开的发送端设备的示例性结构以及示例性操作。下面,将结合图7-图8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接收端设备的示例性结构以及示例性操作流程。
首先将参考图7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的概念性结构。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702。该处理电路702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从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发送端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PRS;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发送端设备与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之间的距离;和将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具有上文已经详细的格式,并且可以如上文说明的那样进一步指示第一控制信息的视频资源、第一时间窗和/或第二时间窗等信息,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处理电路7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的形式,也可以是专用处理电路,例如ASIC。例如,处理电路702能够由电路(硬件)或中央处理设备(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构造。此外,处理电路702上可以承载用于使电路(硬件)或中央处理设备工作的程序(软件)。该程序能够存储在存储器(诸如,布置在存储器704中)或从外面连接的外部存储介质中,以及经网络(诸如,互联网)下载。
处理电路702可以包括PRS确定单元。例如,PRS确定单元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要用于估计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例如,PRS确定单元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例如,其子帧号或者其包括的关于估计距离用PRS的信息)来确定要用于估计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例如,PRS确定单元还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例如,其子帧号或其包括的关于第一时间窗的信息)来确定第一时间窗,从而确定要将哪个或哪些子帧中的PRS用于估计距离。此外,PRS确定单元还可以例如基于PRS的接收情况、电子设备70的计算能力等确定要将第一时间窗内的哪些PRS用于估计距离。上文已经详细说明了应如何确定估计距离用PRS,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电路702还可以包括距离估计单元。例如,距离估计单元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估计距离用PRS的发送功率与接收到估计距离用PRS的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值计算路径损耗,然后基于功率差值和路径损耗模型来计算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恰当的方法基于PRS的收发功率差来估计距离,这里不再展开说明。
处理电路702还可以包括控制与发送端设备和/基站进行通信(可选地经由通信单元706)的通信控制单元。该通信控制单元例如可以控制从发送端设备接收控制信息(特别是第一控制信息)、PRS、数据分组,以及控制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等等。特别地,响应于距离估计单元估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信范围阈值并且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通信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并且响应于距离估计单元估计的距离大于通信范围阈值并且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通信控制单元可以控制不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此外,可选地,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图中以虚线示出的存储器704以及通信单元706。此外,电子设备7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其它部件,诸如射频链路、基带处理单元、网络接口、处理器、控制器等。处理电路702可以与存储器704和/或通信单元706关联。例如,处理电路702可以直接或间接(例如,中间可能连接有其它部件)连接到存储器704,以进行数据的存取。还例如,处理电路702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到通信单元706,以经由通信单元706发送无线电信号以及经由通信单元706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704可以存储由处理电路702使用或由处理电路702产生的各种信息(例如,通信范围阈值、所估计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与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一时间窗和/或第二时间窗相关的信息等)、用于电子设备70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将由通信单元706发送的数据等。存储器704用虚线绘出,因为它还可以位于处理电路702内或者位于电子设备70外。存储器704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存储器7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存储器(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
通信单元706可以被配置为在处理电路702(例如通信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与基站进行通信。在一个示例中,通信单元706可以被实现为发射机或收发机,包括天线阵列和/或射频链路等通信部件。
虽然图7中示出了处理电路702与通信单元706分离,但是处理电路702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通信单元706。此外,处理电路702还可以被实现为包括电子设备7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或者处理电路702可以被实现为电子设备70本身。在实际实现时,处理电路702可以被实现为芯片(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硬件部件或完整的产品。
应注意,上述各个单元仅是根据其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划分的逻辑模块,而不是用于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在实际实现时,上述各个单元可被实现为独立的物理实体,或者也可由单个实体(例如,处理器(CPU或DSP等)、集成电路等)来实现。此外,上述各个单元在附图中用虚线示出指示这些单元可以并不实际存在,而它们所实现的操作/功能可由处理电路本身来实现。
下面,将参考图8说明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的概念性操作流程80。
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的操作开始于S802。
在S806处,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可以从发送端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如上文详细描述的,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发送端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
在S808处,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PRS(即,估计定位用PRS)。例如,电子设备70可以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估计定位用PRS的时频资源/序列以及第一时间窗。
在S810处,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可以从发送端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PRS。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70接收的PRS不一定全部用于估计距离。例如,电子设备70可以根据所确定的第一时间窗选择适当的一个或多个PRS来用于距离估计。
在S812处,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可以从发送端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
在S814处,电子设备70可以基于在S808处确定的估计距离用PRS来估计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在S816处,电子设备70可以将在S806处接收的第一控制信息中指示的通信范围阈值与在S814处估计的距离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如果估计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通信范围阈值并且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那么在S818处,电子设备70可以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否则,如果估计的距离大于通信范围阈值,则即使未成功解码由发送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电子设备70不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的概念性操作流程在S820处结束。
要指出的是,图8所示的作为接收端的电子设备70的操作步骤仅仅是示意性的。在实践中,接收端的操作还可以包括一些附加或替代的步骤。例如,如虚线框中的S804所示出的,可选地,在接收第一控制信息之前,接收端还可以从发送端接收指示接下来要接收的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的第二控制信息。此外,接收端还可以确定在S816作出的关于能否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可以在多长时间内保持有效。换句话说,接收端还可以判定是否要启用第二时间窗,并且在启用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特别地,在启用第二时间窗的情况下,操作流程80还可以在接收步骤S820之前包括判定第二时间窗是否到期的步骤,并且在未到期的情况下,对于新接收的数据分组,接收端可以不再确定距离估计用PRS并估计距离,而是延用之前的估计结果。
此外,图8所示的各操作的执行顺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接收端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刻接收PRS,并且可以按照第一时间窗来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多个PRS用于计算距离。此外,接收端也可以在任意时刻接收到数据分组,而不局限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以及PRS之后。
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交互
以上已经结合附图说明了根据本公开的发送端设备以及接收端设备的示意性配置以及操作流程。下面,将参考图9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交互。
首先,发送端设备可以可选地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指示接下来要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的第二控制信息。随后,发送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包括指示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的第一控制信息,以便接收端设备确定用于估计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的一个或多个PRS,并进一步判定是否能够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交互还可以包括由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PRS以及数据分组。在图9所示的交互流程中,PRS是在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发送的,并且数据分组是在PRS之后发送的。但是,如上文说明的,PRS与数据分组的发送顺序并不限于图9所示出的顺序,PRS与数据分组都可以在任意恰当的定时被发送。接下来,接收端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息判断是否可以响应于未成功解码数据分组而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此外,接收端设备还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分组,并且在存在这样的数据分组并且可以发送重传请求的情况下,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响应于接收端设备的重传请求,发送端设备可以向接收端设备重传数据分组。
以上已经参考图1-9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借助本公开的方案,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接收端设备能够更准确地判定是否能够向发送端设备发送重传请求。这样,能够避免不位于可靠通信范围内的接收端设备错发重传请求导致占用资源,另外,也可能够避免位于可靠通信范围内的接收端设备漏发重传请求导致可靠信降低。此外,在本公开的方案中,只有第一时间窗内的PRS可以被用于估计距离,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过时的PRS而导致的定位不准。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时间窗,本公开允许将对于是否能发送重传请求的判定的有效性保持一段时间,从而可以避免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过多的信息交互而消耗资源,并且可以避免对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资源的过于频繁的占用。
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上述设备和方法实施例相应的操作。当参考上述设备和方法实施例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程序产品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晰的,因此不再重复描述。用于承载或包括上述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也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这样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应当理解,上述系列处理和设备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0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13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图10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在一个例子中,该个人计算机可以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示例性终端设备。
在图10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3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3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3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3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301执行各种处理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1301、ROM 1302和RAM 1303经由总线13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305也连接到总线13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305:输入部分1306,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部分13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308,包括硬盘等;和通信部分13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3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13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305。可拆卸介质13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3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3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3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311。可拆卸介质13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302、存储部分13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和电子设备7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终端设备/用户设备或者被包含在各种终端设备/用户设备中,而如图6和图8所示的方法也可由各种终端设备/用户设备实现。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控制设备/基站或者被包含在各种控制设备/基站中,而如图6所示的方法也可由各种控制设备/基站实现。
例如,本公开中提到的控制设备/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基站,例如演进型节点B(gNB),诸如宏gNB和小gNB。小g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gNB,诸如微微gNB、微gNB和家庭(毫微微)g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emote Radio Head,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例如,本公开中提到的终端设备在一些示例中也称为用户设备,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用户设备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以下将参照图1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
[关于基站的示例]
应当理解,本公开中的基站一词具有其通常含义的全部广度,并且至少包括被用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以便于通信的无线通信站。基站的例子可以例如是但不限于以下:基站可以是GSM系统中的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和Node B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是LTE和LTE-Advanced系统中的eNB,可以是5G通信系统中出现的gNB,eLTE eNB等等,或者可以使未来通信系统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本公开的基站中的部分功能也可以实现为在D2D、M2M以及V2V通信场景下对通信具有控制功能的实体,或者实现为在认知无线电通信场景下起频谱协调作用的实体。
第一示例
图1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gNB 1400包括多个天线1410以及基站设备1420。基站设备1420和每个天线14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gNB 1400(或基站设备1420)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10、和/或电子设备80。
天线14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4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1所示,gNB 14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410。例如,多个天线1410可以与gNB 14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
基站设备1420包括控制器1421、存储器1422、网络接口14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425。
控制器14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4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4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4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4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4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4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g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4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4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4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420连接至核心网14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4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4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g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gNB 14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g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4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4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425使用的频段相比,网络接口1923可以使用较高频段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4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410来提供到位于gNB 14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4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426和RF电路1427。BB处理器14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421,BB处理器14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4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4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4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4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4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虽然图11示出一个RF电路1427与一根天线1410连接的示例,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该图示,而是一个RF电路1427可以同时连接多根天线1410。
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4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426可以与gNB 140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4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427。例如,多个RF电路14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1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4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26和多个RF电路14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4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426或单个RF电路1427。
第二示例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gNB 1530包括多个天线1540、基站设备1550和RRH 1560。RRH 1560和每个天线15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550和RRH 15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gNB 1530(或基站设备1550)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50和/或100。
天线15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5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2所示,gNB 15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540。例如,多个天线1540可以与gNB 15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
基站设备1550包括控制器1551、存储器1552、网络接口1553、无线通信接口1555以及连接接口1557。控制器1551、存储器1552和网络接口1553与参照图11描述的控制器1421、存储器1422和网络接口14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5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1560和天线15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5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5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556。除了BB处理器1556经由连接接口1557连接到RRH1560的RF电路1564之外,BB处理器1556与参照图11描述的BB处理器1426相同。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5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556可以与gNB 1530使用的多个频段兼容。虽然图12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5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5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556。
连接接口15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550(无线通信接口1555)连接至RRH 1560的接口。连接接口15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550(无线通信接口1555)连接至RRH 15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560包括连接接口1561和无线通信接口1563。
连接接口1561为用于将RRH 1560(无线通信接口1563)连接至基站设备1550的接口。连接接口15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563经由天线1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5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564。RF电路15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5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虽然图12示出一个RF电路1564与一根天线1540连接的示例,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该图示,而是一个RF电路1564可以同时连接多根天线1540。
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5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564。例如,多个RF电路15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2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563包括多个RF电路15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5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564。
[关于用户设备的示例]
第一示例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智能电话16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1600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存储装置1603、外部连接接口1604、摄像装置1606、传感器1607、麦克风1608、输入装置1609、显示装置1610、扬声器1611、无线通信接口16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615、一个或多个天线1616、总线1617、电池1618以及辅助控制器16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智能电话1600(或处理器1601)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50和/或电子设备100。
处理器16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16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16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6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16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16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1600的接口。
摄像装置16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16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16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16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16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6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6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16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1611将从智能电话16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16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6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9。BB处理器16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6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6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613和多个RF电路1614。虽然图13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6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1613和多个RF电路16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6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613或单个RF电路16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16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1613和RF电路1614。
天线开关16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6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6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6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6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3所示,智能电话16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616。虽然图13示出其中智能电话1600包括多个天线16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16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616。
此外,智能电话16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6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615可以从智能电话16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1617将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存储装置1603、外部连接接口1604、摄像装置1606、传感器1607、麦克风1608、输入装置1609、显示装置1610、扬声器1611、无线通信接口1612以及辅助控制器1619彼此连接。电池1618经由馈线向图13所示的智能电话16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16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1600的最小必需功能。
第二示例
图14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1720包括处理器1721、存储器17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1724、传感器1725、数据接口1726、内容播放器1727、存储介质接口1728、输入装置1729、显示装置1730、扬声器1731、无线通信接口17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736、一个或多个天线1737以及电池173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此处的汽车导航设备1720(或处理器1721)可以对应于上述电子设备50和/或电子设备100。
处理器17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17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7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17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17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17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17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17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1728中。输入装置17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7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7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17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17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7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BB处理器17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7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7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7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4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7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34和多个RF电路1735。虽然图14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7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1734和多个RF电路17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7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734或单个RF电路17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7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17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1734和RF电路1735。
天线开关17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7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7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7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7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4所示,汽车导航设备17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737。虽然图14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1720包括多个天线17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17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7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17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7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7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1738经由馈线向图14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17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17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本公开内容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1720、车载网络1741以及车辆模块17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1740。车辆模块17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1741。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上述设备和方法实施例相应的操作。当参考上述设备和方法实施例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程序产品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晰的,因此不再重复描述。用于承载或包括上述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也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这样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应当理解,上述系列处理和设备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在相关设备的存储介质(例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30或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70的存储器304或704中)存储构成相应软件的相应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本公开还可以具有如下配置: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2)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的信息。
(3)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用于确定第一时间窗,其中,仅第一时间窗内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能够被确定为所述一个或多个PRS。
(4)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子帧。
(5)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的;并且
第一时间窗的长度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的: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由基站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指示、或者预先规定。
(6)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不包括指示区域标识符zoneID的信息。
(7)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动态确定所述通信范围阈值。
(8)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动态确定所述通信范围阈值:
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
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和
能够被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时频资源的量。
(9)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还指示启用第二时间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窗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重传请求。
(10)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基于第一时间窗确定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预先规定的。
(11)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之前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
(12)如(1)或(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是侧链路控制信息SCI。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
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
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和
将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15)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的信息。
(16)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用于确定第一时间窗,其中,仅第一时间窗内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能够被确定为所述一个或多个PRS。
(17)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子帧。
(18)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的;并且
第一时间窗的长度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的: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由基站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指示、或者预先规定。
(19)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不包括指示区域标识符zone ID的信息。
(20)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范围阈值是由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动态确定的:
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
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和
能够被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时频资源的量。
(21)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还指示启用第二时间窗,其中,
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窗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重传请求。
(22)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基于第一时间窗确定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预先规定的。
(23)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接收第一控制信息之前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信息的格式。
(24)如(14)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是侧链路控制信息SCI。
(25)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响应于估计的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通信范围阈值,确定要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并且
响应于估计的所述距离大于所述通信范围阈值,确定在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的情况下不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
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
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PRS来估计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和
将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27)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13)或(26)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装置,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当被执行时实现如(13)或(26)所述的方法。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至少包括指示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范围阈值的信息并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PRS,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并用于由第二电子设备估计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重传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PRS的时频资源和/或序列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控制信息还用于确定第一时间窗,其中,仅第一时间窗内的一个或多个定位参考信号能够被确定为所述一个或多个PR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子帧和/或第一控制信息之后的一个或多个子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时间窗的起始位置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所在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的;并且
第一时间窗的长度是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的: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由基站经由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指示、或者预先规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不包括指示区域标识符zoneID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动态确定所述通信范围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基于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动态确定所述通信范围阈值:
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速度,
第二电子设备的数量,和
能够被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发送重传请求的时频资源的量。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第一控制信息还指示启用第二时间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通信范围阈值与估计的所述距离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未成功解码由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窗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而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重传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基于第一时间窗确定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或者
第二时间窗的位置和/或长度是预先规定的。
CN202111664876.2A 2021-12-31 2021-12-31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19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4876.2A CN11641915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42227 WO2023125501A1 (zh) 2021-12-31 2022-12-27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4876.2A CN11641915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9155A true CN116419155A (zh) 2023-07-11

Family

ID=8699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4876.2A Pending CN116419155A (zh) 2021-12-31 2021-12-31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9155A (zh)
WO (1) WO20231255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6404A1 (ko) * 2019-05-03 2020-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위치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038781A1 (en) * 2019-10-03 2022-08-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oft harq for sl range based retransmissions
CN112688761B (zh) * 2019-10-18 2023-10-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harq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194269A1 (en) * 2020-03-26 2021-09-30 Lg Electronics Inc. Harq feedback based on communication range and location of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501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573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EP392704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1161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12650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385029A1 (en) User devic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40071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273241B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1227914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9620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f downlink data
CN11639138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4891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25501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207827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发送电子设备和接收电子设备以及方法
US2023028341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back channel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3026270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2048486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08370A1 (zh)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810428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0137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3428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89770A (zh) 用于波束失败恢复的设备、方法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