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9141A -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9141A
CN116419141A CN202111642083.0A CN202111642083A CN116419141A CN 116419141 A CN116419141 A CN 116419141A CN 202111642083 A CN202111642083 A CN 202111642083A CN 116419141 A CN116419141 A CN 116419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access point
signal strength
adjus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20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权
毛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6420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91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8817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0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9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9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5Means for positioning
    • H01Q1/1257Means for positioning using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通过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实现了根据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动态调整定向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大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WiFi)的发展,需要提升提供WiFi的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AP)的信号质量,例如此AP可为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简称CPE)、路由器或移动热点(USIM-Fi,简称UFI)、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以满足用户使用体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接入点的WiFi信号质量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应用于接入点(AP),包括:
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应用于接入点(AP),包括:
定位模块,天线角度计算模块,及天线角度调节模块;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天线角度计算模块;
所述天线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并将所述旋转角度发送至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模块;
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点(AP),包括如前文阐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通过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实现了根据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动态调整定向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大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接入点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接入点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接入点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定向天线旋转后的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入点的WiFi信号质量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应用于接入点(AP)。如图1所示,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位置指纹的定位方法,其可分为两个阶段:生成预设指纹地图(也称无线电地图)阶段和在线定位阶段。
其中生成预设指纹地图为:采集待定位区域中各指纹点的数据,并将各指纹点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以生成预设指纹地图;其中,各指纹点的数据包括各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以及与预设位置信息一一对应的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待定位区域为全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单个接入点上设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全向天线。此全向天线的特性主要以天线设备为圆心向四周发射同等规模的信号。因此,这类信号的特征为覆盖范围广,指向性不明,离接入点同等距离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是相同的。由于这三个或者多个全向天线从接入点到达各指纹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不同,通过采集待定位区域中每个指纹点的数据,包括预设位置信息及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等,将其存入数据库中,得到整个区域的预设指纹地图。也即此预设指纹地图中含有预设位置信息与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需要理解的是,此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为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也即在设定的短周期内,针对同一指纹点采集多次数据,然后取这多个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以作为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存入数据库中。
其中在线定位阶段为:获取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接入点中全向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在预设指纹地图中进行匹配,找出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指纹点,将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作为终端的位置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此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为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也即在设定的短周期内,多次获取终端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然后取这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以作为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进行指纹匹配。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配合定位算法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定位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性算法或概率算法。其中配合定位算法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还包括:利用不同的定位算法找出与第一收信号强度值最为接近的多个指纹点,通过取这多个指纹点的平均位置信息或其中任一个指纹点的位置信息,估算得到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完成整个定位阶段。
S102: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还实时获取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在获得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后,便可得知终端相对接入点的方位。根据由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与终端方位所形成的角度得到此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点上设有至少一个定向天线,此定向天线由于其设备的特性,主要向其朝向的方位以某个角度辐射Wi-Fi信号,而不在其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远远弱于覆盖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同时由于定向天线的指向性,在其朝向的区域的Wi-Fi信号的抗干扰性更强,信号更加稳定。当接入点上设有多个定向天线时,可根据上述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出接入点中多个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
S103: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定向天线配置有动力系统以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通过调整定向天线的方向后可以使得终端处于定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内,从而提高了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当接入点上设有多个定向天线时,可为每个定向天线单独配置对应的动力系统,此时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只调整其中一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或者,依次调整每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或者,同时改变多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作为一种示例,根据多个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分别调节多个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多个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使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对准终端,本实施例还可将旋转角度和接收信号强度值二者结合以控制定向天线的旋转。作为一种示例,获取终端采集到的来自于接入点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在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的过程中,确定本次获取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不大于前次获取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时,停止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通过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实现了根据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动态调整定向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大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入点的WiFi信号质量受限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应用于接入点(AP)。如图2至图4所示,此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定位模块20,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及天线角度调节模块220;其中,
定位模块20用于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
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用于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并将旋转角度发送至天线角度调节模块220。
天线角度调节模块220用于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位置指纹的定位方法,其可分为两个阶段:生成预设指纹地图(也称无线电地图)阶段和在线定位阶段。对应地,此装置还包括位置指纹采集模块23,此定位模块20包括:接收单元201和匹配单元202。
其中,位置指纹采集模块23用于采集待定位区域中各指纹点的数据,并将各指纹点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以生成预设指纹地图,并将预设指纹地图发送至匹配单元;其中,各指纹点的数据包括各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以及与预设位置信息一一对应的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待定位区域为全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在实际应用中,单个接入点上设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全向天线。此全向天线的特性主要以天线设备为圆心向四周发射同等规模的信号。因此,这类信号的特征为覆盖范围广,指向性不明,离接入点同等距离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是相同的。由于这三个或者多个全向天线从接入点到达各指纹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值不同,通过采集待定位区域中每个指纹点的数据,包括预设位置信息及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等,将其存入数据库中,得到整个区域的预设指纹地图。也即此预设指纹地图中含有预设位置信息与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还需要理解的是,此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为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也即在设定的短周期内,针对同一指纹点采集多次数据,然后取这多个接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以作为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存入数据库中。
其中,接收单元201用于获取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接入点中全向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并将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发送至匹配单元202;匹配单元202用于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在预设指纹地图中进行匹配,找出与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指纹点,将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作为终端的位置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此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可为接收信号强度均值,也即在设定的短周期内,多次获取终端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强度值,然后取这多个接收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以作为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进行指纹匹配。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配合定位算法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其中定位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确定性算法或概率算法。其中配合定位算法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还包括:利用不同的定位算法找出与第一收信号强度值最为接近的多个指纹点,通过取这多个指纹点的平均位置信息或其中任一个指纹点的位置信息,估算得到终端的位置信息,以完成整个定位阶段。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还用于实时获取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在获得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后,便可得知终端相对接入点的方位。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还用于根据由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与终端方位所形成的角度得到此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在实际应用中,接入点上设有至少一个定向天线,此定向天线由于其设备的特性,主要向其朝向的方位以某个角度辐射Wi-Fi信号,而不在其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会远远弱于覆盖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同时由于定向天线的指向性,在其朝向的区域的Wi-Fi信号的抗干扰性更强,信号更加稳定。当接入点上设有多个定向天线时,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具体可用于根据上述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出接入点中多个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定向天线配置有动力系统以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通过调整定向天线的方向后可以使得终端处于定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内,从而提高了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当接入点上设有多个定向天线时,可为每个定向天线单独配置对应的动力系统,此时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只调整其中一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或者,依次调整每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或者,同时改变多个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作为一种示例,天线角度调节模块220包括与各定位天线分别对应的子调节模块2201,各子调节模块2201接收来自于天线角度计算模块210的旋转角度,并根据各定位天线对应的旋转角度调节各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多个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使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对准终端,本实施例还可将旋转角度和接收信号强度值二者结合以控制定向天线的旋转。作为一种示例,此装置还包括辅助调节模块24,此辅助调节模块24用于获取终端采集到的来自于接入点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在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的过程中,确定本次获取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不大于前次获取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时,停止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点,如图5所示,此接入点3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2。此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2可以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其对应的,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入点可为提供WiFi的任一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CPE、UFI、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及接入点,通过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出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根据旋转角度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定向天线朝向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实现了根据终端与接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动态调整定向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大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6至图8所示,接入点包括三个全向天线31,四个定向天线32,以及分别与各全向天线31、各定向天线32相连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图中未标注)。此接入点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或椭圆形。以接入点为矩形机构为例,三个全向天线31布局在接入点的上半部,四个定向天线32布局在接入点的下半部。如图9所示,借助此接入点执行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的具体方案如下:
S201:多天线接入点在信号可覆盖空间内绘制无线电地图。
基于三个全向天线从接入点到达某一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有所不同,通过采集各指纹点的位置信息及接收信号强度等数据以存入数据库中,绘制完成无线电地图。
S202:检测到终端进入无线电地图中。
当检测到终端接入到接入点时或当获取到终端所接收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时,可确定出终端已进入无线电地图中。
S203:接入点定位终端的相对位置。
根据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三个定向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值(此接收信号强度值为均值),配合定位算法,将此接收信号强度值与无线电地图中指纹点的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找出与此接收信号强度值最为接近的一个或多个指纹点,通过这些指纹点估算出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得到终端相对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也称为相对位置)。
S204:接入点利用相对位置计算出各定位天线需要旋转的角度。
获取当前各定位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根据终端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各定位天线需要旋转的角度。
S205:接入点控制各定位天线的动力系统进行旋转。
根据各定位天线所对应的旋转角度,控制各定位天线所对应的动力系统进行旋转。
S206:各定位天线旋转至朝向终端,以使终端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达到最强。
如图10所示,分别对各定位天线进行旋转后,各定位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对准终端4,增加了终端4所在方位上单位面积的信号强度,也增加了终端4所在方位上高信号强度的覆盖面积,使得终端4所在位置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最强,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接入点由于终端4所在位置处接收信号强度较弱而不断增加功耗,造成接入点整体功耗增加,达到平衡信号覆盖面积、传输速率以及功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应用于接入点(AP),包括:
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接入点中全向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
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在预设指纹地图中进行匹配,找出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指纹点,将所述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采集待定位区域中各所述指纹点的数据,并将各所述指纹点的所述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以生成所述预设指纹地图;其中,各所述指纹点的所述数据包括各所述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一一对应的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所述待定位区域为所述全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多个所述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
所述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分别调节多个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多个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接入点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
在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的过程中,确定本次获取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不大于前次获取的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值时,停止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
6.一种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应用于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天线角度计算模块,及天线角度调节模块;其中,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相对于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天线角度计算模块;
所述天线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定向天线的旋转角度,并将所述旋转角度发送至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模块;
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旋转角度调节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和匹配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接入点中全向天线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并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发送至所述匹配单元;
所述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在预设指纹地图中进行匹配,找出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指纹点,将所述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所述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还包括位置指纹采集模块;
所述位置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定位区域中各所述指纹点的数据,并将各所述指纹点的所述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以生成所述预设指纹地图,并将所述预设指纹地图发送至所述匹配单元;其中,各所述指纹点的所述数据包括各所述指纹点的预设位置信息、以及与所述预设位置信息一一对应的预设接收信号强度值;所述待定位区域为所述全向天线的信号辐射区域。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角度调节模块包括与各所述定位天线分别对应的子调节模块;
所述天线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出所述接入点中多个所述定向天线各自对应的旋转角度,并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子调节模块;
所述子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定位天线对应的所述旋转角度调节各所述定向天线的方向,以使多个所述定向天线朝向所述终端的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
10.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装置。
CN202111642083.0A 2021-12-29 2021-12-29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Pending CN116419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083.0A CN116419141A (zh) 2021-12-29 2021-12-29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PCT/CN2022/108817 WO2023124052A1 (zh) 2021-12-29 2022-07-29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083.0A CN116419141A (zh) 2021-12-29 2021-12-29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9141A true CN116419141A (zh) 2023-07-11

Family

ID=8699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2083.0A Pending CN116419141A (zh) 2021-12-29 2021-12-29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9141A (zh)
WO (1) WO202312405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2058B1 (ko) * 2010-10-22 2014-11-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로그 데이터를 이용한 ap 위치 추정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단말기
CN104219760B (zh) * 2013-05-31 2018-02-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定位方法与系统
CN106231559A (zh) * 2016-09-27 2016-12-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访问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204492A (zh) * 2019-08-30 2021-01-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方向的调节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382336B (zh) * 2021-06-09 2024-02-02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052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7868B2 (en) Handling signals
Gómez-Tornero et al. Hybrid analog-digit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amplitude-monopulse RSSI-based MIMO WiFi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CN103945331B (zh) 一种利用wifi场强进行离去角度估计的定位方法
US2016010319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estimating direction of arrival of a signal incident on at least one antenna array
US1178562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measurements based on adjusted beam configurations
CN103229587A (zh) 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辐射方向图识别系统和方法
CN114144977B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24465A (zh) 朝着接收器装置的极化对准传送
CN106792506B (zh) 一种WiFi定位方法及服务器
CN106851665A (zh) 天线的下倾角调整方法和基站
KR20200080849A (ko) 최적의 빔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1692127B (zh) 基于近场阵列距离估计的射频sim卡测距系统及测距方法
CN108900232B (zh) 一种自适应波束成形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95888B (zh) 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18530B (zh) 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的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6419141A (zh) 接收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CN107968451B (zh) 基于微波无线充电的效率提升方法与装置
US202203529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lecting bea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780296B (zh) 一种均匀圆形阵列天线的信号接收及失真矫正方法
CN113395763B (zh) 基于5G/NB-IoT簇节点信息融合的NB终端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911511A (zh) 一种基于rfid和载波相位的单站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4531187B (zh) 自动天线波束对准
CN117406256B (zh) 一种应用于低轨互联网卫星的终端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Folea et al. Indoor localization based on Wi-Fi parameters influence
CN117368841A (zh) 到达角度aoa的获取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